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人怎麼評價戰鬥力

日本人怎麼評價戰鬥力

發布時間: 2023-01-11 20:34:55

Ⅰ 日本的士兵戰鬥力到底有多麼強

若說單兵戰鬥力,和別國差不多,雖然日本士兵普遍矮小,在身形比例方面不佔優勢,但是經歷了長期的戰亂,最後大浪淘沙出來的士兵,還是在戰斗意識、經驗方面更具優勢。



當年的抗日游擊隊員曾回憶,有的游擊隊員夜間行軍時違反燈火管制紀律,想抽袋煙,往往剛剛擦著火柴,煙還沒點著呢,幾百米外日軍崗樓上一聲槍響,便應聲倒斃。

200米以內,鬼子兵步槍射擊的命中率普遍能夠達到80%以上。50米內,即使是在運動中的短停頓狀態下,也能保證每10發子彈射殺至少9個目標。注意,這里說的可不是象運動場那樣全無干擾的情況下的射擊,而是與敵對射時的射擊,是迎著敵方火力情況下的射擊。

Ⅱ 二戰日軍的大阪師團真的如歷史所說戰鬥力很弱嗎

根本不弱,它可是日本當時17個常備師團、甲種師團之一,論武裝,訓練,士兵素質和戰鬥力都是很強的,就算比不上歐美那邊的王牌部隊,也至少遠遠強於當時的國軍士兵,但日本人對其評價「戰鬥力不高」是站在當時日本人的角度來說的,當時整個日本都信奉軍國主義,非常的瘋狂,而大阪師團卻因為兵員來源地區的人文因素導致「軍國主義獻身思想不夠,對天皇不夠忠誠」,戰斗時「不打多餘的戰斗,不做無謂的犧牲」,從來不搞神風攻擊,自殺沖鋒什麼的。
簡單點說就是當時,絕大部分日本軍隊都是被天皇洗腦的瘋子,而大阪師團卻是正常人,在其他瘋子看來,這些正常人 不夠瘋狂=弱。

Ⅲ 日本武士的戰鬥力如何 聯系歷史說說。 憤青免進!

武士這個詞在日語就是「侍」,是《御成敗式目》之後才有的正式稱呼。意思是侍奉自己上級封建主的仆從。講究忠誠和勇敢,本身一般也有一定的封地,大部分脫產成為專職戰士。
武士的形成時代與中國的元明時期基本相當,所以論戰鬥力可以和元明時期的中國軍隊比較。
日本人由於人種和歷史上長期禁止肉食的原因,體格比較小,所以從絕對的體力上來說是不如中國人的,而且相差還比較大。但是武士的戰鬥力卻勝過同時代的中國軍隊很多,具體原因主要有3點:
1.由於天皇的無力,日本長期處於戰爭狀態,優勝劣汰法則使得新技術的採用更加追求實用性。在日趨沒落華而不實的中國盔甲基礎上,日本創造了竹木為材料的扎甲,便宜而且輕便,適合大量裝備。又比如說中國的唐刀,一直沒落下去後卻在日本被發展成更為實用的曲刃武士刀。實用性極強的裝備給了武士戰鬥力的保證。
2.脫產的狀態。 武士在日本是特權階級,是不從事生產的。他們的任務就是練習軍事技能在戰場上打仗,而且對於平民有生殺予奪的權力。即便是失去了工作的流浪武士,再落魄也會想法子去當兵而不是去種地,所以對自身的軍事訓練十分刻苦。而此時代的中國軍隊由於明國對於武將叛變的擔心,講究「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士兵訓練由文官負責,還有嚴重的吃空餉和剋扣餉銀的情況,訓練極其差勁。
3.戰術的研究。 中國的兵法本是戰爭的精髓,可是宋朝以後文官越來越強勢,開始插手軍事,把兵法的意義給搞變味了。兵法就是為了戰爭勝利的一切方法,重中之重就是對於軍隊的統御、後勤、偵查、信息傳送等「不起眼的小事」。而文官們卻把兵法當成了說書人講的「在某處設下伏兵」「擺下鴛鴦大陣」之類的東西。再結合八卦五行之類的東西給弄得不知道是兵法還是江湖騙術。日本在實戰中發展了中國兵法,這一點在入侵朝鮮的時候可以看出日軍的戰術水平超過了中國很多。這個差距在其後的時間內越來越大,到了二戰的時候則到了頂峰,一個日軍小隊長敢跟中國的中將玩兵法未必會輸。。。

Ⅳ 二戰時期日軍的單兵作戰能力如何

實事求是說,日本普通二等兵的作戰能力,也沒有很厲害。

日本男性20歲徵兵,服役2年,然後就是預備役和後備役了,1年就去軍營報道一次就可以了。所以,日本預備役士兵的訓練程度其實並不高,技戰術早就生疏了。如果是補充兵役,也只是訓練4個月,就可以回家了。

在1938年,日軍在我國的士兵,只有11%是現役士兵,其他67%都是預備役和後備役,還有21%是補充兵役。很多現役士兵,其實都剛剛服役半年,連刺刀戰訓練,都還沒有進行。

那麼日軍的軍官呢?日本在高中畢業生,還有普通士官,當中大量招募幹部候補生,這些人在軍校學習6個月,然後實習7個月,就可以擔任少尉,但是晉升到大尉就到頭了,不再繼續晉升。

結果從1931年-1945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只有1.2萬畢業生,但是幹部候補生出身的軍官達到了27萬人以上。這就是,日本軍官的基礎來源,都是6個月速成班出來的。

但是,日本軍隊有一大批非常有經驗的下士官,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士官。日軍1個中隊都有1個指揮班,是由幾名下士官組成的。他們基本上都有戰斗經驗,而且在軍隊時間很長,熟悉各種技戰術。

他們也會在部隊,對那些預備役和新兵進行第2次訓練。比如川軍將領向文彬說,日軍投降以後,日本俘虜看到我們的士兵打籃球就說,日軍在兵營里,業余 娛樂 活動,就說訓練刺槍術。

傅作義的部將董其武說過「在有名的百靈廟戰役中,看到我軍傷亡的官兵,多數都是頭部中彈,說明日軍訓練有素,槍法很准」。這就是說,日軍大部分人剛剛抵達戰場的時候,其實水平一般,但是在駐地時間一長,就會被那些瘋狂的士官們進行殘酷的軍紀和軍事訓練。

還記得曾經美國有個賊厲害的海軍軍團,當時中國軍隊與他們作戰之前,他們很是不屑一顧,覺得中國軍隊不堪一擊。在他們看來唯一能與他們作戰的是日本軍隊,其中這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日本在二戰中的表現。日本的單兵作戰能力很強,那麼你想過其中的原因嗎?其實你只要看了這些單兵武器就會明白一切了。

關於武器裝備,日本給了這些士兵最好的配備,即使是再小的一個兵,身上的武器都不會少。每個士兵身上都有彈葯手,有步槍,同時子彈也會給的很多,有刺刀,如果是近身搏鬥的話刺刀的作用很大,可能給與對方致命一擊。除了這些其餘的士兵該有的東西日本士兵都有,像水壺等這些小東西,他們都會背在身後,隨時補充能量,隨時戰斗。充分保障了士兵在作戰中的優勢地位,相信即使武力再差的人,有了這些武器實力也會大大提升吧!

其實除了武器,日本士兵在上戰場之前都有一個培訓,學習各種射擊技巧。就連俯卧姿射擊、坐姿射擊、擲彈筒跪姿射擊等基本姿勢都會經過專業訓練,讓人一看就知道他們是專業有素的軍隊。而級別更高的士兵配備條件也會更好,就比如副射手,他所用的槍支是明治26式左輪手槍,這個槍的威力極強。而一等的日軍配備的槍支還會更好,同時子彈也會更多。比如班長射手等他們手中的武器也會更多。

戰爭的勝利不僅僅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需要軍隊團結一心,同時也需要仰仗充足的物資以及厲害的武器,有了厲害的武器,面對敵人才會更有勇氣去戰斗。二戰時期的日本士兵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他們的單軍作戰能力也那麼強與他們高配置的武器也有很大關系。

每日點兵為您解答:

古往今來,任何軍事單元的強弱都可從三個方面評估:一曰機動能力;二曰打擊與抗打擊能力;三曰偵知與隱秘能力。若兩軍對壘中一方在全部這三個方面都強於另一方,這個戰斗將是毫無懸念的一邊倒。

我就從這三個方面講日軍步兵單兵技戰術能力。

先看看日軍步兵標准制式裝備:鋼盔一,皮鞋一雙(通常後跟有鐵掌,這個東東確保日軍士兵可在任何地方使用手榴彈),軍服一套,寢具一套,水壺一隻,三至十日口糧一份,急救包一個,防毒面具一(通常預設),步槍一,刺刀一,槍彈一至二百,手榴彈四,全套裝備重15至20公斤。

接下來是訓練,二戰中前期參戰的全部日軍士兵均要受過最少11個月的軍訓。這一年軍訓的前五個月是新兵集訓,訓煉課目包括隊列、刺殺、打靶及拉練;這期最少要有一次在嚴冬條件下的五天野營拉煉,訓煉士兵嚴寒耐力及夜間應戰能力。

接下來的兩個月是常規單兵綜合素質訓煉,強調排(小隊),連(中隊)一級作戰協調。在這期每天必須有30km以上行軍耐力訓練,由教官掌握其中強行軍比例,但不得低於每日5km強行軍。

再下來一個月是連營(大隊)級作戰訓煉。此時的新兵打靶成績已趨穩定,基本要求是應在四百米打出10槍800環的成績;新兵從這個月開始接受野戰射擊訓練,游泳訓練及強化刺殺訓練。除此之外,另有每天40公里行軍。

再下來兩個月搞營(大隊)團(聯隊)級作戰協同,高級技戰術動作及火線機動,這個就是我軍後來的摸爬滾打。

經此訓練,日本普通士兵除具有出色的單兵技能,而大多能對更大的戰局有很清醒的認識,這就是為什麼日軍常常能在失去指揮官的條件下保持其戰力的原因。

現在可以對日軍士兵的戰力做一個相對准確的評估了。

機動能力,日軍士兵持續作戰行軍能力在每日50km左右,加上有限舟車輔助,其戰役機動能力平均可達每日100km以上。強行軍每日可達到80公里以上,並能於當日再戰斗6小時,這樣的戰斗可以持續約一個月。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一般國軍部隊持續行軍能力在每日35至45公里左右,強行軍一天也可達到60公里左右,再快了就會造成大幅減員。簡言之,日軍機動能力相對國軍一直有明顯的優勢,這就決定了國軍在大多數情況被動受攻的態勢。

八路持續作戰行軍能力在80公里之間,強行軍能力可以在持續以上!恐怖吧,但卻沒什可驚訝的,若非如此能跑,八路主力早給鬼子打光了,跑得過對手是游擊戰略的先決條件。當然這不是 體育 比賽,拉開架式跑就行,實際戰斗中八路決不可能跑直線,鬼子也決不會眼睜睜地看著八路輕易逃脫自已佔優的戰局。這其中又加雜許多鬥智斗勇的情節,最終結果是,盡管八路如此能跑,抗戰中仍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數以百萬八路軍、新四軍指戰員及根椐地地方武裝壯烈殉國;抗日軍民則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成長壯大起來。

再談打擊與抗打擊能力。

二戰初,日本步兵射擊技術普遍高於中國軍隊。 日軍上等兵可以在800米外打中在城牆垜口處探頭觀察的士兵,其首發命中率可以達到80%以上;行進於四百米外可迅速擊中只露一小部身體的靜止目標,命中率可以達到80%;二百至一百米外射殺機槍射手或移動目標,命中率可達70%(註:這是在對射且對方有一定壓制火力的情況下);50米以內頓停射擊一切目標,首發命中率均在90%以上。概率學得好的朋友可算算幾槍可以達到95%的命中率,而每名日軍攜帶的150發子彈又可造成多大的傷亡。

一般在中國戰場上,日軍壓制火力占優勢的情況下,平均每一個日軍突擊小隊的士兵在沖鋒過程中都能射殺3至25名中國守軍,跟您的計算差得多嗎?聽來覺得接受不了吧?

設想一下您自已就站那樣一個陣地上,你和你的戰友被敵人的火力壓得抬不起頭來,已方的壓制火力逐一被敵人打啞,而敵人在一步步地迫近,戰友們奮起還擊,雖然一個又一個被敵人打倒,但你們仍然堅持戰斗,此時傳來你們的長官已經嚇得逃跑的消息,你還能打下去嗎?這個故事重演過無數次,卻沒有幾位我國軍高級將領認真地研究過有效的對策,人人都喜歡高談戰略戰役構想,卻沒有幾人知曉可以與日軍抗衡的技戰術。到頭來是真正的「一寸山河一寸血」,而這一切本不必如此。

日軍士兵還有很堅忍的抗打擊及吃苦能力。武士道及日本民族穩忍特性是其基礎,關於這方面的東東很多,不再綴述。

最後一個方面是偵察與隱秘能力。

這里只講日軍步兵偵察與隱蔽。日軍極為重視偵察與隱形能力,士兵訓練中都含有忍術介紹及基礎訓練。東洋忍者及忍術世界聞名,但中國方面卻出奇地忽視它,深究其理,竟然是這樣一句話「這不過是我們祖上玩剩下的」。盲目的優越感害死人。縱觀日本軍隊各兵種的偵察及隱秘方法,雖千變萬化,卻可歸納為忍術中變形、潛蹤、暗襲三法則的現代版。

日本兵在這方面的能力,在戰爭初期略強於國共軍隊,而在戰爭中後期則是遜於八路,卻仍強於國軍。這個體現在抗戰中後期,八路經常能打鬼子埋伏,鬼子雖時有偷襲卻少有成果。而在正面戰場上,國軍仍然屢遭日軍迂迴與襲擊,而且在許多戰役中飽受日軍殘兵冷槍之苦。

二戰時期的日本單兵作戰能力得分幾個方面來說,一是裝備,二是戰斗素養,三是實戰經驗,四是後的勤補給,五是士兵身體和受教育水平。這幾個方面決定了一個士兵的戰斗能力是否能得到發揮和保障。二戰的前期中期和後期這這些因素都在不斷的改變所以日本的單兵素質也在不斷的改變,但是整體的能力實是在下降的。我們這里簡單談談日本最強的時期,在初期相較中國,日本士兵的單兵素質是要優越於中國士兵的。但是隨著戰爭的進行這五個影響單兵作戰能力的因素如雪崩般相互影響並垮塌使得日本的單兵素質慢慢被中國軍隊趕上並被蘇美軍碾壓。

日軍的單兵作戰能力,世界第一,這個是沒有爭議的,不管是美軍,英國軍,還是我國軍人都望塵莫及,他們視死如歸,整齊劃一,紀律性強,決不投降,終於國家,吃苦耐勞,論單兵肉搏,美國,英國軍人絕對比不了,包括我國軍人,也沒有這種精神,

但是日本人少,他們的兵都是千錘百煉的精銳不假,但是死一個就少一個,打個比方說,日本跟美國打,均作戰能力,日軍確實不怕死,但是打仗比的是武器,不好意思不是武士道,在打個比方,日本的飛行員素質確實要比美國的好,他們,技術好,不怕死,不完成任務,就不罷休,但是,他們的飛行員有限,相比之下,美國就不一樣了,據統計二戰時期,美國光是民間持飛行執照的就有十來萬,飛行員死一個,補十個,日本呢?全都是精銳飛行員,死一個少一個,還得慢慢培養, 汽車 兵也是,日本一車兵,如果駕駛員死了,那麼這一車人就只能走路了,但是美國就不一樣了,駕駛員死了,一整車人都會駕駛,隨便在上一個就行了,這就是國力的差距。單兵素質在好沒用,這不是冷兵器時代。

很強

老實說,日本普通士兵的戰鬥力不是很強大。日本人應征入伍,享年20歲,服役2年,然後提供預備役和預備役。每年向軍營報告一次就足夠了。因此,日本預備役士兵的訓練水平實際上並不高,技能和戰術長期以來一直生疏。如果這是一項補充性軍事服務,則只需四個月的培訓,然後您就可以回家了。1938年,在我國,只有11名日軍是現役軍人,其餘67名是預備役和後備役,還有21名是補充役。實際上,許多現役士兵已經服役了半年,甚至沒有進行刺刀訓練。那日本軍官呢?日本的高中畢業生以及普通的士官都會招募大量的幹部候選人。這些人在軍事學院學習了6個月,然後練習了7個月。他們可以擔任第二中尉,但晉升為上尉已經結束,無法再晉升。 。結果,從1931年到1945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只有12,000名畢業生,但從候補幹部畢業的官員人數卻超過270,000。這是日本軍官的基本資源,全部來自於為期6個月的速成班。但是,日軍擁有大量經驗豐富的下士,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士官。日軍的每個中隊都有一個指揮小隊,由幾個下士組成。基本上,他們具有戰斗經驗,並且已經在部隊服役了很長時間,並且熟悉各種技巧和戰術。他們還將在部隊中對這些預備役和新兵進行第二次訓練。例如,四川陸軍向文斌將軍說,日本投降後,日本俘虜看到我們的士兵打籃球,並說日本士兵在軍營里,他們正在訓練長矛進行業余 娛樂 。傅作義將軍董其武說:「在著名的百靈廟戰役中,看到我軍傷亡的大多數官兵被擊中頭部,這表明日軍是訓練有素,准確的槍法。」也就是說,當大多數日本士兵第一次到達戰場時,他們實際上是中等水平的,但是在駐扎了很長時間之後,他們將受到那些瘋狂的士官的殘酷軍事紀律和軍事訓練長官。

Ⅳ 二戰中日軍平均身高不到1米6,為何戰鬥力會這么強

二戰,可謂是人類歷史上破壞性最大的戰爭了,許多人在這場戰爭中喪生,損失的財產更是不計其數。而作為二戰的主要參戰國家之一,我國也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眾所周知,日本在二戰期間曾打下了大半個中國,好在最後資源耗盡加上美國的打擊最後失敗投降。但說起日本人給中國人的印象大多都是「個子矮」以及「倭人」,而實際上也是如此,二戰中日本軍人的身高平均一米六都不到,但為何日本兵的戰鬥力卻如此之強呢?

最後還是與日本人嚴謹的訓練分不開,日本人異常重視關於射擊精度,在平時也進行了大量的訓練,據悉,每個新兵都會有將近2000發的子彈進行實彈射擊,和訓練不足的中國士兵形成鮮明對比。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下評論!

Ⅵ 二戰日本人的戰鬥力到底怎麼樣

極為強悍,天下第二。
你想想,神州大地,全是能夠手撕鬼子,能夠手榴彈打飛機,能夠褲襠藏雷,能夠包子當炸彈的恐怖生物,在這樣的敵人面前,皇軍還可以英勇抵抗,奮勇作戰,堅持了8年,現在是說14年,你可想而知,日軍有多恐怖。

Ⅶ 為什麼有些日本人認為自衛隊的戰鬥力還沒有日本特警強在一些日劇里危險情況發生時來的都是日本特警,主

日本自衛隊戰鬥力有多強? 暗藏7項"世界第一"

(中國)中國中央電視台 (2005-11-02)

中國國防報消息:在日本媒體眼裡,日本自衛隊的戰鬥力究竟有多強?日本《追求》半月刊刊登了記者井上和彥的文章,列舉了日本自衛隊多項鮮為人知的「世界第一」。

海上掃雷日本海上自衛隊掃雷部隊擁有掃雷艇、掃雷艦、掃雷母艦、掃雷管制艇等承擔掃雷任務的掃雷艦艇30餘艘,居世界之冠。事實上,美國海軍在亞太地區海域的掃雷作業還需依賴海上自衛隊。海灣戰爭期間,日本海上自衛隊出兵海灣,為美軍掃除了34顆水雷。近年來,掃雷部隊逐步引入了遠距離掃雷器等最新裝備,掃雷能力不斷提高。日本媒體稱,今後海上自衛隊掃雷能力將依然是「世界第一」。

反潛作戰反潛是海上自衛隊的看家本領。二戰中,美軍潛艇擊沉1000多艘日本商船,對日本工業造成毀滅性打擊。日本媒體稱:「歷史的教訓使日本認識到,必須彌補這種致命的脆弱性。」

如今,海上自衛隊擁有的P-3C反潛機數量僅次於美國,遠遠超過其他國家。海上自衛隊的約50艘護衛艦幾乎都是反潛「高手」。目前擔任4個護衛艦群旗艦的「榛名」級和「白根」級等艦艇搭載有3架反潛直升機,是世界上罕見的重視反潛作戰的艦種。日本媒體評價說:「如此數量的同級先進軍艦集合,給人的感覺只能用可怕形容。」

常規潛艇日本海上自衛隊目前共擁有16艘常規潛艇,數量雖然算不上很多,但性能十分出眾。日本媒體在評價日本海上自衛隊最先進的「親潮」級潛艇時稱:除了沒有攜帶核武器和在續航時間方面不及核潛艇外,其戰斗能力與核潛艇相比,決不遜色。

日本擁有世界一流的常規潛艇技術。最近又有報道披露,日本海上自衛隊已經從瑞典進口了先進「斯特林」AIP發動機,並開始在潛艇上進行實用試驗。如果引入這種新的推進系統,自衛隊的常規潛艇的性能將更上一層樓。

F-2戰斗機F-2是以F-16為藍本,由日、美兩國共同研製的「混血戰斗機」。日本媒體評價稱,其技術含量大大超過F-16,尤其是在機身建造上,採用了最先進的復合材料一體成型建造技術,連美國的飛機都比不上。F-2還是世界上最先裝備主動式相控陣雷達的戰斗機,機上集中了代表日本電子技術精華的各種高技術裝備。因此,每架飛機造價高達120億日元,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戰斗機。

日本媒體評價說:不管怎樣,融會了世界上最先進技術同時又是最昂貴的F-2戰斗機無論從何種意義上都稱得上是「世界第一」。

高技術導彈日本工業技術具有世界一流水準,因此可以製造出許多高技術的先進武器裝備。88式地對艦導彈就是其中之一。據日本媒體披露,該型導彈在研發期間在美國進行過試射試驗。試射的導彈全部命中100公里以外的目標,令在場的美軍軍事人員愕然失色。

世界一流的訓練水平日本航空自衛隊最讓各國空軍驚訝的是其居「世界第一」的空軍保飛率。日本F-15戰斗機的保飛率竟能達到90%,比生產和裝備F-15的美國空軍還高。

越是先進的現代化武器裝備,其維護管理水平越高。能夠保持90%的保飛率,說明其維護人員的素質和後勤保障能力都是出類拔萃的,同時也說明了其部隊的訓練水平和素質均屬一流。

據日本媒體披露,日本自衛隊每年到美國進行的防空導彈實彈射擊訓練,即使使用老式的「霍克」導彈,其命中率也常常超出各國,位居首位,甚至讓美軍都驚嘆不已。

高素質的軍事人才日本媒體評價稱:日本自衛隊最實在的「世界第一」是其高素質的官兵。自衛隊24萬名官兵的受教育程度都在高中以上,這才是真正「世所罕見」的。

在日本,由於自衛隊待遇優厚,加上現在日本經濟不景氣和就業困難,為數眾多的大學本科畢業生都來參加二等兵的招考,選拔比例達到5∶1。想競爭候補軍官的職位,必須擁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才有應試資格,而且選拔比例更超過50∶1,被稱為「超難應聘職位」。

據日本媒體介紹,自衛隊還繼承了舊軍隊「陸軍幼兒學校」傳統,建立了獨特的「學生自衛隊」制度。陸、海、空自衛隊分別設有各自的少年自衛隊。年滿15歲的中學畢業生就可以報考,然後作為年齡最小的士兵入校。這種學校競爭十分激烈。例如陸上自衛隊少年工科學校的選拔比例竟高達40∶1。學生畢業後即為最年輕的三等軍士,成為自衛隊的骨幹。

日本媒體評論稱:「即便擁有高性能先進的武器,如果不能最大限度發揮它的性能,那也只能是一隻外強中乾的紙老虎。另外,無論是多麼先進的高技術武器,歸根到底需要人去操縱掌握。人的資源如果弱化,就什麼也談不上。」

Ⅷ 日本人是怎麼評價朝鮮中國志願軍的戰鬥力的

日本人又沒有和他們交過手。專門研究這段歷史的學者理論不清楚。

Ⅸ 二戰時日軍平均身高僅只有1.5米,為何他們的戰鬥力卻能出奇的厲害

日本崇尚武士道,培養了他們不怕死的精神。其次日本士兵訓練的資源充足,在眾多子彈的堆砌下,使得日本士兵的設計水平普遍很高,所以戰鬥力異常兇悍。

二戰時期日本參戰,在身高普遍只有1米5的情況下,日本士兵表現出了空前的戰鬥力。但我們要知道的是,在熱兵器時代,個人的身高對戰鬥力沒有直接影響。真正使得日軍戰鬥力這么強大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雖然日軍的戰鬥力非常強盛,但戰爭後期,由於異地作戰,兵員漸漸枯竭。使得後來日軍招到的士兵水平都參差不齊,戰鬥力也大打折扣。

Ⅹ 自豪吧,二戰中為什麼日本會稱中國軍隊為最強的軍隊

自豪吧!二戰中為什麼日本會稱中國軍隊為最強的軍隊

很多網友認為國軍無能,被日軍摁著打了14年,網上也流行許多關於日軍強悍的材料以及對「抗日神劇」的抨擊。可曾想過關於日軍是怎樣評價中國軍隊的呢?

辻政信,日軍中最兇殘最狡猾的參謀,與石原莞爾、瀨島龍三並稱為「昭和三參謀」。辻政信曾經與中、蘇、美、英等十幾個國家的軍隊交過手,幾乎參加指揮過日軍所有的著名戰役,被稱為「作戰之神」,他最有資格對各國的軍隊進行評價、比較了。

對比之下,裝備低劣,缺吃少穿的中國軍隊卻已獨自頑強抵抗日軍10年(從918算起)。辻參謀承認中國軍隊是他所見士兵投降比例最少的。辻政信在書中說,自己經常親眼看到中國軍隊戰斗到最後一人,那個人還在殊死抵抗。他感慨盟軍中只有中國軍隊能夠戰斗到最後一人。

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日軍懟上了同樣不怕犧牲的中國軍隊,不免對對手產生了「惺惺相惜」之情。正是這種為了家國大義不怕犧牲的精神,使得我們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五千年不倒。自豪吧!中國人。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