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7月7是什麼節日

日本7月7是什麼節日

發布時間: 2023-01-11 21:25:23

㈠ 日本七月份有什麼節日

日本七月份的節日有:七夕(7月7日)、祇園祭(7月1-7月29日)、海洋節(7月的第三個星期一)、相馬追趕野馬節(7月23日-7月25日)和那智火祭(7月14日)。
1、七夕(7月7日)
這個是中國傳說與日本古老習俗的融合。這一天,人們會寫詩歌、心願系在竹簽上,許願望。
2、祇園祭(7月1-7月29日)
八坂神社節慶活動被人們親切地稱之為「祇園SAN(日語中擬人化的稱呼)」,其最精彩的節目於7月17日在京都的主幹道上演,豪華的遊行隊伍由大約30輛名為「山矛」的花車組成。每座花車高達6米多,兩層結構,頂端插有類似長槍的高竿。由於花車上裝飾有紡織物、印染品、雕刻等精美工藝品,故有「移動美術館」之美名。
3、海洋節(7月的第三個星期一)
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由古至今不管是國外文化的傳入,還是人員往來,物品的運輸,以至於涉及到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日本都與大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1996年開始將7月20日定為「海洋日」,即「感謝大海的恩惠,期盼海洋國家日本的繁榮的日子。2001年6月,由於《關於修改法定節假日的相關法律的部分內容》的法律的出台,「海洋日」從2002年起改在每年7月的第三個禮拜一。
4、相馬追趕野馬節(7月23日-7月25日)
因馬匹產地而聞名的福島縣相馬地區,至今仍保留著「相馬追趕野馬」節。這是由太田神社、小高神社、中村神社三家共同舉辦的活動,已被指定為國家「重要非物質民俗文化遺產」(來源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並得到繼承的、與衣食住行、職業、信仰、每年固定的節慶活動等相關的風俗習慣、民俗藝術當中,國家認為特別重要並予以指定的民俗文化遺產」)。
5、那智火祭(7月14日)
作為日本三大火節之一的那智火祭,在已被選入世界遺產的和歌山縣熊野的群山中舉行。飾有摺扇、鏡子,高達6米的12座大紅神轎,象徵著神社近旁的那智大瀑布,熊野那智大社一直把這座瀑布尊奉為神靈。

㈡ 日本的夏季傳統節日:七夕節

日本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國,自古以來就與中國交流頻繁。

而中國的傳統節日,也隨著文化交流傳入到日本,逐漸成為具有日本當地特色的傳統佳節。據傳,早在奈良時代(710-794年),七夕節就傳到了日本。

最開始作為宮廷貴族的祭祀活動,又稱為「乞巧奠」,直到江戶時代(1603-1868)才被傳入民間,成為了民間的慶祝活動。

本來日本的七夕節和中國一樣是農歷的7月7日,但是在明治6年(1873年)改歷之後,大部分的地區把七夕變成了新歷的7月7日,只有仙台,北海道等地會把節日推遲一個月,將8月6日到8日三天作為七夕節,大致和農歷接近。

中國的七夕節,來源於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和中國相似,日本也流傳了很多七夕節的傳說。

但是故事內容卻和中國大有不同。相傳,織機天帝的女兒愛上了牛郎,並且得到了允許和牛郎結了婚。可是有一次,天帝來看望自己的女兒,發現勤勞的女兒不再織布,牛郎也不認真放牛了。

天帝非常生氣,就用一條銀河將兩人分割東西兩側,並許諾兩人辛勤勞作便可在每年7月7日相會。

不僅流傳的傳說故事不相同,日本七夕的習俗也和中國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國,如今的七夕多是定位在了情人節。而在日本,七夕節,和人日(1月7日),上巳(3月3日女兒節),端午(5月5日),重陽(9月9日)並列入日本的五節供,是國家的固定節日。

每年各地都會舉辦大大小小的七夕活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安城七夕」,「仙台七夕」和「平冢七夕」。

在七夕這天,人們會把自己的願望寫五色紙上,日語叫做「短冊(たんざく)

」,然後把它綁上絲線系在竹林或者放入江河中,以此祈願自己願望達成。

每年到了七夕來臨之際,各大超市,商場,街邊小店就開始准備,到處都能看到人們寫著願望的紙條。

於是,七夕節也逐漸變成了訴說心願的節日。

相關推薦:日語學習就到東經日語

㈢ 7月7日是日本的什麼節啊

牛郎織女的故事應該聽過吧.
相傳牛郎織女在7月初7這一天相會,這一天就是七夕節.
這其實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古代社會,男耕女織,一個心靈手巧的女孩子更容易嫁個好郎君.於是每逢七夕晚上,女孩子們就會向天上的織女祈禱,希望自己能夠和織女一樣,有一手好技藝.要好手藝幹嘛?就是為了找個好郎君,呵呵.
這個節日由中國傳播到日本,也成為日本的傳統節日之一.
19世紀60年代,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全面學習西方,開始西方化改革.拋棄中國的農歷,採用歐美的陽歷.於是在日本,原來在農歷7月初7過的七夕節,改成了陽歷的七月七日.同時因為社會的發展,原來只是祈禱技藝和愛情的節日,現在變成了可以祈禱任何東西.比如學生可以祈禱自己成績好點等等.
這就是日本的七夕節,七夕祭.
不過我們中國現在已經查不多沒這個節日啦!
參考:櫻桃小丸子-商店街的七夕祭

㈣ 日本七夕節幾月幾日

日本七夕節是新歷七月七日。

日本七夕節本來跟中國一樣,是舊歷的7月7日,後來在明治6年(1873年)改歷以後,只有很少地區沿用舊歷,大部分地區把七夕節變為新歷的7月7日;另外東日本和北海道,仙台等地是推遲一月,把8月7日(一說8月6日到8日三天)作為七夕節,這樣跟舊歷七夕大致相同。

日本七夕的習俗

在這一天,人們會在彩色小紙條上寫下願望,然後掛在竹子上祈求願望成真,大多是祈求書法、珠算、縫紉等技藝取得進步。

日本各地每年夏天還會舉辦一年一度的「七夕祭」,人們身穿傳統服裝,載歌載舞,同時會吸引大量民眾圍觀。但也有例外,那就是日本東北地區著名的「仙台七夕祭」歷年都是在陰歷的7月7日前後舉辦。

㈤ 七月七日是日本什麼節日

七月七日是日本的七夕節。

日本的「七夕節」源自中國,延續了「乞巧」的風俗與習慣,現已成為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原本是陰歷七月初七,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廢除了農歷,所以現在日本的七夕節,是每年陽歷7月7日。

在日本,七夕節反而是孩子們的節日。之所以有這樣的習俗,原因在於最初孩子們是利用這個節日向織女祈求一雙巧手。傳說中的織女心靈手巧,七夕時她夫妻相會,心情自然很好,這時候向她祈求,被允準的可能性很大。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的織女責任越來越大,已經不但要賜給孩子們巧手,而且要負責滿足他們的各種願望。

1、七夕人偶

在日本長野縣松本市、新瀉、山梨等地區,一到七夕,各家各戶就會做一些人偶掛在自己的門前,寓意希望「能縫制出越來越漂亮的和服」、「能夠將孩子順利的撫養成人」,有的地方還有代表「將和服借給牛郎和織女」的意義。

2、吃索餅

索餅是以前人們在七夕食用的食物。後來演變成了吃掛面的習俗,可以說,掛面的祖先就是索餅。索餅是奈良時代傳入日本的,長得很像我們中國的麻花。日本人把小麥和米粉和在一起,擰成繩子一樣的細長狀,再油炸或烘烤至熟。

3、吃掛面

平安時代的書籍中記載「七夕吃掛面大病不生」,從很久以前開始,皇宮里就有七夕吃掛面的風俗。之後這個風俗在老百姓中流傳開來,直至今日。就算是炎熱的夏天,掛面也是爽口的美味,對預防食慾不振和夏日厭倦症很有功效。

4、七夕紙衣

在仙台、京都等很多地方,七夕紙衣被當作驅除不詳的方法。繼承古代人,為了能夠避免在7月,這個馬上就要迎來豐收的季節,碰到一些大自然所帶來的災難,人們一直延續著用紙衣來乞求風調雨順。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