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和俄國交戰在哪裡

日本和俄國交戰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3-01-12 20:15:38

Ⅰ 日俄戰爭簡單介紹

日俄戰爭,是指1904年到1905年間,日本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為了爭奪中國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而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進行的一場帝國主義列強之間戰爭。以俄羅斯帝國的失敗而告終。

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野心更大了,瘋狂推行其侵略中國、吞並朝鮮的「大陸政策」。這樣,就同沙皇俄國推行的侵略中國、吞並朝鮮、獨占亞洲、稱霸太平洋的「遠東政策」發生了尖銳矛盾。《馬關條約》規定割讓遼東半島給日本,引起了沙俄的不滿,沙俄為獲得不凍港旅順,控制我國東北地區,聯合法、德對日施壓,最後中國給日本白銀3000萬兩作為「贖遼費」贖回遼東半島,史稱「三國干涉還遼」。對此,日本懷恨在心,伺機報復。逼日還遼不久,沙皇俄國便以「還遼有功」為借口,攫取了在中國東北修築中東鐵路及其支線等特權,後來,又強行向中國政府租借旅順和大連。而日本經過10年備戰,實力大增,決心在東北地區卷土重來,建立霸權,取代俄國在東北的地位。

1904年2月8日,日軍向旅順俄國艦隊發動突然襲擊。10日,日俄正式宣戰。經過一系列的惡戰,俄軍沙俄軍隊戰敗向北敗退。

這時俄國因國內爆發革命,無心再戰;日本由於戰爭消耗,已筋疲力盡,也急欲結束戰爭。美國擔心日本過分強大,就從中調停。1905年9月5日,日俄兩國在美國簽訂了《朴次茅斯和約》,背著中國,擅自在中國東北劃分「勢力范圍」。根據條約,俄國將過去所霸佔我國的庫頁島南半部(北緯50度以南)及其附近一切島嶼割讓給日本,將旅順、大連及附近領土領海的租借權讓給日本,俄國還承認朝鮮為日本的「保護國」。條約簽訂後,日、俄兩國立刻逼迫清朝政府給與承認。1905年12月,在日本的壓力下,清朝政府與日本簽訂了《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除了接受日、俄《朴次茅斯和約》中的所有規定外,還額外給日本以某些權益。

日俄戰爭是一場帝國主義之間不義之戰,是交戰雙方站在對立的立場同時侵略中國、重新劃分勢力范圍、爭奪利權的戰爭。日俄戰爭爆發後,日本居然要求清政府在東北三省能以外地區嚴守中立,讓出東北地區作戰場,坐視日俄兩國在中國境內為爭奪在中國的勢力范圍而廝殺。腐敗至極的清政府竟同意宣布「局外中立」。在日俄戰爭中,旅順的工廠被炸毀,房屋被炸毀,就連寺廟也未能倖免。耕牛被搶走,糧食被搶光,流離失所的難民有幾十萬人。日、俄都強拉中國老百姓為他們運送彈葯,服勞役,許多人冤死在兩國侵略者的炮火之下,更有成批的中國平民被日俄雙方當作「間諜」,慘遭殺害。這場戰爭不僅是對中國領土和主權的粗暴踐踏,而且使中國東北人民在戰爭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和人身傷亡。

1906年6月7日,日本天皇敕令在中國東北設立「南滿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它是一個十分特殊的行業,機構龐大,管理著鐵路之外的礦山、港口、行政區域、文化和科研機構及情報組織,「佯裝出經營鐵道之假面,暗裡則建立百般之設施」。日本還把遼東半島改稱「關東州」,把駐扎在東北的日軍命名為「關東軍」,設立殖民統治機構「關東都督府」,總理軍政並監督「滿鐵業務」,成為對中國東北南部進行殖民統治的「大腦」。日本為長遠的目標作了准備。

參考資料:http://ke..com/link?url=ygB--YcGqquQIFtRBeTgGK_qtWzhG0eK

Ⅱ 日俄戰爭:第零次世界大戰

1904年2月10日,俄國和日本同時向對方宣戰,史稱「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的主戰場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這場戰爭使得中國東北地區「縱橫千里,幾同赤地」。不僅是對中國領土和主權的粗暴踐踏,而且使中國東北人民在戰爭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和傷亡。

日俄戰爭也影響了當時正在日本留學的魯迅,結果是魯迅棄醫從文。當時魯迅在日本觀看幻燈片:一個中國人給俄軍做偵探被日軍捕獲,正被砍頭,一群雖強壯但麻木不仁的中國人正津津有味地圍觀。日本學生拍手歡呼萬歲,聲震屋瓦,深深刺痛了魯迅,他於是憤然離開,決定以文藝喚醒國人。
日俄戰爭也是近代史上亞洲國家打敗歐洲國家的第一個重要戰事,讓日本國內軍國主義力量上升,成為新帝國主義國家。該戰爭結束後,由於分贓不均也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在19世紀末,日本與俄國因為都想佔領中國東北領土,才爆發了這場戰爭。
19世紀中葉,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出現產業革命的高潮,急需對外輸出商品和資本,同時攫取資源。因此,日本參謀本部制定了「大陸政策」,妄圖通過攻佔台灣、吞並朝鮮、進軍滿蒙,最終佔領中國、征服亞洲、稱霸世界。

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1894年7月,蓄謀已久的日本發動豐島海戰,清政府倉皇應戰,以致北洋水師最終全軍覆沒。被逼無奈的清政府與日本締結《馬關條約》,割台灣、澎湖列島及遼東半島給日本以停戰。

眼看著日本得手,甚至比清政府還著急的,是遼東半島以北的俄國。
19世紀中葉,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戰敗。佔領巴爾干半島、向歐洲擴張計劃失敗的俄國便將注意力轉向了遠東,制定了「黃色俄羅斯計劃」,意圖鯨吞中國領土,使長城以北成為「黃俄羅斯」。
所以,俄國也覬覦被其納入「黃色俄羅斯計劃」的遼東半島。《馬關條約》後,俄國拉上德國與法國一同,策劃了「三國干涉還遼」事件,三國派艦隊在日本臨海示威,同時俄國向遠東增兵近30萬,逼迫日本最終放棄佔領遼東半島。
此後,俄國借八國聯軍侵華機會,全面入侵東北三省,並在1904年以前一直保持著軍事佔領的狀態。俄國在遠東的擴張勢頭過猛,使西方列強恐懼,但山水迢迢,沒有國家願意親自來干涉,便把目光轉向了剛剛崛起的日本。1902年,英日同盟生效,這在日俄海戰中間接幫了日本大忙。
其實受三國干涉放棄遼東半島後,日本不但沒有對侵略東北死心,反而在神社正門懸掛上「卧薪嘗膽」四個字,以示決心。1904年,日本多次向俄國發出撤兵的要求沒有得到完整的滿足後,在2月與俄國斷交並宣戰。
對於這一切,清政府的態度是「誰也惹不起」,因此在袁世凱的建議下,清政府表示「維持中立」。事實上,這一時期遼東半島人民受沙俄凌虐早已忍無可忍,因此民眾甚至是支持日本的宣戰的。

旅順會戰路線失意
7月爆發的旅順會戰是日俄戰爭中持續最久的一次戰役,也是世界上首次大規模現代化要塞圍攻戰,其中爭奪大連「203高地」是旅順陸戰西部防線最殘酷的主戰場。
1904年9月,日本第三軍司令乃木希典親自到前線指揮進攻203高地,日軍使用榴彈炮和其他攻城炮猛烈攻擊。俄軍環形塹壕被毀後失去守衛,雙方展開手榴彈和白刃戰斗。戰場血肉橫飛,雙方均死傷慘重。
對外侵略擴張政策的忠實擁護者乃木希典,其小兒子便在向203高地沖擊時被俄軍打死,得知這一消息的他鎮靜地說:他終於獲得了一次為天皇盡忠的機會啦。
由於會戰雙方投入了大量手榴彈、馬克沁機關槍等先進武器和無線電設備,旅順會戰也因此被認為是一戰中塹壕戰的預演。
1905年3月的奉天會戰後,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曾受日政府之託向俄提出交涉。
此時的美國經濟實力大漲,出於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目的,已在1898年美西戰爭中奪下了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作為自己的殖民地。但美國始終不願與列強進行直接對抗,而是利用列強間的矛盾,坐收漁翁之利,鼓吹門戶開放,均分利益,順便發戰爭財。
俄國在羅斯福調停時仍寄希望於波羅的海艦隊的增援,希望扭轉敗局,沒有接受調停。5月,俄艦隊終於到達日本近海,在對馬海峽與日艦隊開打。對馬海戰是海戰史上損失最為懸殊的海戰之一,日軍兩天之內全殲波羅的海艦隊,僅損失3艘魚雷艇。至此,俄國太平洋艦隊及波羅的海艦隊全軍覆沒。
經過19個月的交戰,日本的人力、財力都將消耗殆盡,而俄國接連失利,國內醞釀著革命危機,雙方在1905年9月在美國媾和談判,簽訂了《朴次茅斯和約》。此戰之後,俄國海軍一蹶不振,日本則躍升為亞洲第一帝國主義強國。
日俄戰爭與美西戰爭、英布戰爭並列為資本主義國家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的標志戰爭。殖民者進行不義之戰的目的,就在於重新瓜分殖民利益,其猖狂掠奪為被殖民地人民帶來深重苦難的同時,分贓不均的結果也給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歷代評價
1. 日俄戰爭是帝國主義戰爭,是帝國主義的「世界歷史新時代主要歷史標志」之一。對日俄雙方而言,則是完全意義上的帝國主義瓜分與再瓜分殖民地的戰爭,是爭奪遠東霸權的戰爭。
——王春良,歷史學家
2.(日俄戰爭)確立了日本的強國地位,改變了遠東地區的力量對比。更有意義的是,歷史上第一次有一個亞洲國家戰勝了一個歐洲國家,而且是一個大帝國。這對整個亞洲均產生了鼓舞人心的影響。
——斯塔夫理阿諾斯,《全球通史》

Ⅲ 日俄戰爭為何發生在中國

因為那個時候遼東半島已經被劃給日本,兩國都在爭奪中方的資源。相信很多人都清楚的記得1904年發生的日俄戰爭,讓人感到諷刺的是,日本和俄國之所以會打起來,完全是為了爭奪我們的資源。就這樣,雙方在中方領土進行了長達一年多的血腥爭奪戰,最終沙皇戰敗後這場戰爭才算結束。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日本正式佔領東北地區,獲得了駐軍的權利。

最後,眾所周知,俄國大部分地區都非常寒冷,他們的港口一年當中有很長一段時間無法正常使用。為了獲得一個能夠長期使用的港口,他們將目標放在了東北,所以這也是為了他們自己後續的發展,甚至他們還修建了一條從俄國通向中方的鐵路。清朝戰敗後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將遼東半島一部分的土地全部割讓給日本,這也是導致在我們土地上發生戰爭的直接原因。

Ⅳ 日俄戰爭首山打的是中國哪個城市

日俄戰爭首山打的是中國遼寧省遼陽市。

大連
1904年5月底,在日軍猛烈攻勢下,俄軍放棄大連,徑直向旅順撤退。日軍隨即佔領金州和大連,並向旅順逼進。此役日軍損失4000人,俄軍僅傷亡1100餘人。
圖集:日俄戰爭被日軍佔領的中國城市(1904年至1905年)X
大連市街景

圖集:日俄戰爭被日軍佔領的中國城市(1904年至1905年)
大連兵站醫院隔離室

圖集:日俄戰爭被日軍佔領的中國城市(1904年至1905年)
蓋平東關門外

圖集:日俄戰爭被日軍佔領的中國城市(1904年至1905年)
蓋平市街

遼陽
遼陽會戰始於1904年8月24日。在兩軍多次交鋒後,1904年9月3日,俄軍指揮官命令放棄遼陽,退守奉天。俄軍在遼陽會戰中損失2.7萬人,日軍損失約1.4萬人。

圖集:日俄戰爭被日軍佔領的中國城市(1904年至1905年) 遼陽城外的火車站、兵營及其它建築。

圖集:日俄戰爭被日軍佔領的中國城市(1904年至1905年)日軍佔領遼陽城西門

旅順
1904年12月15日,被俄國人稱為旅順俄軍防禦「靈魂」的康得拉欽科將軍斃命。1905年1月2日,俄方正式簽訂投降文書。整個旅順戰役過程中,俄軍損失4.4萬餘人,日軍損失約6萬人。
圖集:日俄戰爭被日軍佔領的中國城市(1904年至1905年)
旅順火車站外被日炮火襲擊後的畫面

圖集:日俄戰爭被日軍佔領的中國城市(1904年至1905年) 旅順新市街景

圖集:日俄戰爭被日軍佔領的中國城市(1904年至1905年)日軍在旅順街頭舉行閱兵式

撫順
1905年3月9日,日軍進駐撫順城,並於兩天後打敗並驅離了屯伏於城外的俄軍。

圖集:日俄戰爭被日軍佔領的中國城市(1904年至1905年) 日軍佔領撫順時的情景

圖集:日俄戰爭被日軍佔領的中國城市(1904年至1905年)撫順南門

圖集:日俄戰爭被日軍佔領的中國城市(1904年至1905年) 從撫順高山塔下俯看撫順全景

奉天
1905年2月至3月進行的奉天會戰,是日俄戰爭最後也是最大的一次會戰,總計俄軍損失近12萬人,日軍損失約7萬餘人。俄軍的慘敗,導致庫羅帕特金被撤職,降為「滿洲」第1集團軍司令。
圖集:日俄戰爭被日軍佔領的中國城市(1904年至1905年)
日軍佔領後的奉天

圖集:日俄戰爭被日軍佔領的中國城市(1904年至1905年)
從奉天城西門看奉天內部景象

圖集:日俄戰爭被日軍佔領的中國城市(1904年至1905年)奉天城內 機器製造銀元總局

圖集:日俄戰爭被日軍佔領的中國城市(1904年至1905年)奉天城內 金鑾殿 六角堂
圖集:日俄戰爭被日軍佔領的中國城市(1904年至1905年) 甜水站 假炮
圖集:日俄戰爭被日軍佔領的中國城市(1904年至1905年)在黑溝台附近會戰時,被俄軍炮彈損壞的漢帝廟

圖集:日俄戰爭被日軍佔領的中國城市(1904年至1905年)開原市街
圖集:日俄戰爭被日軍佔領的中國城市(1904年至1905年)昌圖市街
圖集:日俄戰爭被日軍佔領的中國城市(1904年至1905年)鐵嶺市街

圖集:日俄戰爭被日軍佔領的中國城市(1904年至1905年)青泥窪?

日俄戰爭以日本陸軍慘勝、沙俄海軍慘敗的結局告終,雙方均無力將對方逐出中國東北。在美國調停下,雙方都承認了清政府對中國東北的主權,沙俄保留了滿洲里-綏芬河(中東鐵路)的鐵路支線,日本得到了大連租借地和長春—大連的鐵路支線(南滿鐵路),雙方各自從中國東北撤軍。
泱泱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在19世紀初,竟然成為了積貧積弱的東亞病夫,在日俄兩國的夾縫中苟延殘喘,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Ⅳ 日俄戰爭始末過程是怎樣的

1904年至1905年(清光緒三十年至三十一年)日俄兩國為爭奪中國東北和鄰邦朝鮮以中國為主要戰場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長期以來,日俄各對中國東北和朝鮮懷有強烈的領土野心,中日甲午戰爭後,日本強迫中國割讓遼東半島,承認朝鮮「獨立」,實際上由其控制。沙俄看到日本在亞洲大陸積極擴張勢力,於己不利,於是糾合法、德兩國進行干涉,要求日本退還遼東半島。日本被迫屆服,引為奇恥大辱,決意擴軍備戰,伺機報復。俄國隨後引誘清政府訂立密約,取得在中國東北修建鐵路的權利,接著又強租旅順、大連。1900年,中國爆發義和團運動,沙俄乘機出兵佔領東北全境,企圖據為已有,遭到中國人民的堅決反對和世界輿論的指責。日本借機與英國訂立反俄軍事同盟,要求俄國撤出在中國東北的佔領軍,雙方談判沒有結果。日本便依仗英國的軍事支持和英美等國的經濟援助,1904年2月8日派遣海軍偷襲停泊在旅順港外的沙俄太平洋艦隊,並擊沉在朝鮮仁川的俄國軍艦。日俄兩國遂於2月10日同時宣戰。

其時,日本現役兵員13個師,20萬餘人,海軍艦只152艘。俄國實力遠較日本強大。但俄國陸軍精銳集中西部邊境,駐扎遠東俄軍僅4個師,12餘萬人,海軍分布於太平洋、波羅的海和黑海而且艦齡較老,戰鬥力弱。沙俄兵力分散,交通運輸不便,如調集重兵來遠東作戰,需要較長時間,因此利在推遲決戰。日本則力圖一舉奪取日本海和黃海的制海權,利在速戰速決。2月,日本黑木第一軍6萬人,在仁川登陸,迅速北上,5月初強渡鴨綠江,擊敗沙俄沿江守軍3萬餘人,攻入中國境內。佔領重要據點九連城、鳳凰城,取得對俄陸上作戰的第一個勝利。沙俄在遼陽修築堅固工事,與太平洋艦隊基地旅順要塞共同作為抗擊日本陸海進攻的強大堡壘。5月5日,奧保鞏第二軍5萬人在貔子窩附近登陸,進攻沙俄金州守軍。雙方經激戰後,俄軍後撤,日軍奪取大連,取得重要補給基地,並切斷旅順俄軍與遼陽俄軍主力的鐵路交通。遼陽俄軍奉命救援旅順,雙方在瓦房溝交戰,俄軍戰敗。野津第四軍接著又在大孤山登陸,與第二軍分道北上,會合第一軍進攻遼陽。6月初,乃木希典率第三軍進攻旅順,7月佔領營口。8月,日海軍在旅順港附近摧毀俄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奪得黃海、日本海域的制海權,旅順俄軍陷入重圍。8月,日軍在總司令官大山岩指揮下,一、二、四軍會攻遼陽。俄守軍16萬人,憑借重炮和強固工事,重創日本二、四軍。日第一軍渡太子河包抄俄軍,俄軍統帥庫羅巴特金擔心被圍,命令全軍後撤。遼陽戰役中,日軍的人數、裝備均居劣勢,傷亡也超過俄軍,因俄軍指揮失誤,日軍反取得重大勝利。10月7日,俄軍渡沙河企圖包圍日軍,日軍全線出擊,大舉反攻。至16日,俄軍撤至奉天,雙方大規模戰斗暫停,出現所謂「沙河間歇」的膠著狀態。1905年1月1日,經幾個月的圍攻,在雙方均遭極大傷亡後,旅順俄軍投降。乃木遂率第三軍移師北上,參加奉天(今沈陽)會戰。交戰雙方兵力約60萬人,俄國33萬,日本27萬。2月23日,日軍聲東擊西,率先進攻俄軍左翼,俄軍急調右翼兵力增強左翼,乃木率軍立即向俄軍右翼迂迴前進,進攻得手後,於3月4日接近奉天以北鐵路線,同時,日軍又在俄軍左翼加緊進攻,形成對俄軍大包圍的形勢。3月10日,俄軍被迫後撤,日軍佔領奉天,並乘勝進據鐵嶺、開原。俄軍退至四平街,直至戰爭結束。5月27日至28日,遠道趕來增援的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在對馬海峽同東鄉平八郎率領的.日本聯合艦隊進行了大規模海戰(即對馬海戰),俄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隨後日軍又佔領了庫頁島的一部分。至此,大規模軍事行動停止。

俄軍陸海軍接連失敗,導致國內政局不穩;日本雖取得勝利,但兵員傷亡重大,雙方都無力再戰。在美國調停下,從8月10日起日俄開始議和,9月5日簽訂《朴茨茅斯和約》,主要內容:俄國承認日本得以「監理」名義處置朝鮮事務,俄國將旅大租借地及該租借地內的一切權益、公產等轉給日本;將長春至旅順間的鐵路連同支路、利權、煤礦等無償轉讓給日本;將庫頁島南部及附近島嶼割予日本。另外在附約中雙方規定在東北各自的鐵路線內每公里駐護路兵15名。自此中國東北成為日俄兩國的勢力范圍,出現從一國獨占變為兩國分據南北的局面。日俄訂約後,日本又強迫清政府承認《朴茨茅斯和約》中有關中國的各項規定,並取得經營安(東)奉(天)路、修築長春到吉林的鐵路以及在鴨綠江右岸伐木等權利,又開放東三省十六處為商埠。戰後,日本加強對朝鮮的控制,至1910年(宣統二年)兼並朝鮮。

日俄戰爭期間,中國東北是雙方陸上交鋒的戰場,當地人民蒙受極大的災難,生命財產遭到空前的浩劫。清政府無力約束交戰雙方,屈辱地宣布局外中立。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