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人租中國多少畝地

日本人租中國多少畝地

發布時間: 2023-01-14 10:44:19

『壹』 為啥咱老農把老祖宗留下的土地休耕輪種法拋棄了

山東萊陽一家朝日綠源的企業,2006年由日本朝日啤酒、住友化學、伊藤忠商事三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山東萊陽創辦,他們聯合在萊陽市沐浴店鎮五個村租了1500畝耕地,租期20年。日本人在山東買地後任其荒廢五年,五年後開始耕種,結果真正有機的產品就種出來了,震驚眾人。

實話說,這種休耕方式符合中國天人合一觀念,遵循自然規律的種植方式,並非只是日本人的智慧,在中國早就有農民實施並取得了成功,如果這種綠色種植的理念能擴大推廣,受益的將是全體國人和子孫後代。

按說,土地的主人是農民,但咱中國的農民為啥把自古就懂的土地休耕輪種法拋棄了?

舉目之下看看,農民在耕地時大肆使用不健康肥料,農葯。尤其有一種進口的肥料含有福壽螺。福壽螺繁殖迅猛,農民又不得不使用更加厲害的農葯對付,豈止是資本家壞嗎?加上現在各地實行擴張式的城市化建設,農民缺乏灌溉用水,乾脆自己不耕田,把田「承包」給外來人,隨意污染,結果土壤被濫用農葯、化肥的速度以宇宙級數增長。

再看,清朝乃至民國時期,農民擁有私有土地,合理、科學地承接老祖宗留下的方法耕田,該休耕就休耕,該使用農家肥就使用農家肥,結果土地就比較肥沃。

這里不能不參考日本人的做法。

來自外電的一篇報道說,日本人在山東萊陽征1500畝良田後荒廢2年,農作物不打葯不施肥,玉米和麥子都打碎了喂牛,牛奶有時則噴灑給草莓,然後就那麼任地里雜草瘋長……任其荒廢,五年後震驚眾人。為什麼呢?日本人說,「我們不是在糟蹋土地,而是在保護土地。」

這就是2006年由日本朝日啤酒、住友化學、伊藤忠商事三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山東萊陽做的事,他們聯合在萊陽市沐浴店鎮的五個村租了1500畝耕地,租期20年。前面幾年就這么硬生生地荒著。

報道說,這家農業企業做得事情,令所在地的農民鄭大爺看後氣得直跺腳,他種了一輩子地,也沒見這樣順天收的方法,「地里草也不除,遠遠看去全是草,這莊稼能長得好嗎?」剛開始,山東當地人對這幫在自家門口種地的外國人,還充滿了好奇,但沒多久人們就失望、憤怒了……因為人們心疼!租的都是水源地周圍最好的土地,5年了先是荒著,然後總算種了糧食,卻不打葯、不施肥,甚至草都不除,一畝地的產量也就當地人的一半。

甚至有人開始懷疑他們的動機,有村民看到日企在地頭鑽土,說他們在勘探礦藏,還有人說日本要在中國建個糧食基地,目的是「圈佔地盤」。

「看不懂」,「日本人根本不會擺弄莊稼」,打了200多米的深水井,更是讓村民覺得不可思議,「一般打井20米水質就很好了,為什麼要打那麼深的井?」因為當地村民的小麥地都普遍花好幾百元澆好幾次水,但他們沒見日企澆過水,「心疼啊,好好的土地就那麼撂荒了。」一些村民提出要返租土地,但卻被拒絕。

於是乎,他們「搞不清楚日本人想做什麼」,對於當地人的評價和質疑,日企山東負責人前島啟二表示接受:我們自己也覺得種地理念完全異於本地村民。前5年難免會出一些問題,但正逐步地改進。就這樣,近乎「閑置荒蕪」的狀態長達5年之久,人們終於見到了日本人開始行動。他們先是引進了1800頭荷斯坦良種奶牛,就這么在田間散養著。目的只有一個:用牛糞來堆肥,改善土壤品質,種出無公害作物,作物再餵食奶牛,這樣高品質的牛奶自然就能產出。按照前島啟二的說法「我們最看重土壤的品質,日本有句古訓:種植之前先做土,做土之前先育人。

雖然山東萊陽土地肥沃,但經過化肥和農葯的洗刷,土地已退化,前幾年必須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在土壤恢復上。」

在萊陽當地一些有著豐富種地經驗的「農把式」看來:日本人真是「傻」。土地沒肥力,撒點肥不就完了?除草不用葯,還花錢僱人拔;偶爾打個葯,得請來日本的專家,而且用的是生物制劑。

日企養牛的方式更是遭到人們的「吐槽」:牛吃的每一口飼料都要經過檢測,喝的是味增湯,連飼養人員都不得觸摸奶牛,更不準對奶牛大喊大叫。有大奶牛去世,全體職工要默哀三分鍾,小奶牛去世則要默哀一分鍾。

不過,如果產出的牛奶不達標,得倒掉。如此「順天收」之法,更是被當地人恥笑,這樣美其名曰「循環生態農業」的方式,讓一畝地農作物、果蔬的產量不足當地人一半,連續5年每年賠進去幾百萬,「簡直是犯傻。」但五年後,人們看到日企產出牛奶瓜果的價格,卻誰也不曾想到。

牛奶每升22元,是當時國內奶價的1.5倍,技術顧問村田典男開玩笑似的說:我們的牛奶兌水以後,還能比中國一些品牌的營養價值高,甚至比日本同類產品的質量也要好,是中國奶業自身的問題給我們讓出了空間。草莓更是每公斤高達120元,甚至賣到過320元,在上海一上市,就刷新了草莓的價格紀錄。這些價格昂貴的農產品只供應中國和海外的高端市場,而且供不應求。他們當初吃了小虧,如今看來卻佔了大便宜,當初定下的10年後盈利的目標,現今整整十年,估計業已實現。

在當今浮躁又急功近利的社會環境下,很少有人或企業願意吃10年的「虧」去做成一件事,這恐怕也是日本人「可怕」的地方吧。但仔細一想,這種符合中國天人合一觀念,遵循自然規律的種植方式,並非只是日本人的智慧,在中國早就有農民實施並取得了成功,如果這種綠色種植的理念能擴大推廣,受益的將是全體國人和子孫後代。

日本人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恢復,三十年時間里,有成千上萬只高品質品牌日本產品走向世界。中國改革開放至今也有三十多年了,有什麼令人自豪的高品質自主品牌拿得出手的?跟人家比,差距不是一點點,如果連這個事實都不敢面對,那世上沒有更不要臉的人了。

說實話,咱們普通的中國農戶就是急功近利,他們哪有那麼多錢可賠?如果有那麼多資金,還用得著承包土地做那麼辛苦嗎?急功近利的思想是非常有害的,今天能先撈到手、賺到錢,哪裡管它明天寸草不生,所以用化肥、用農葯、用激素,催生長、催早熟。其結果就是摧毀國人身體的正常生存、發育,摧毀子孫的健康。網民還有一句話倒有道理,不妨把咱中國的土地都承包給日本人,讓中國人吃上綠色食品。或者說,「如果這種綠色種植的理念能擴大推廣,受益的將是全體國人和子孫後代。」 

『貳』 近代史上外國在中國建立的第一塊租借地在哪裡

在上海。

1845年11月29日,清政府蘇松太兵備道宮慕久與英國領事巴富爾(George Balfour)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也有稱《上海租地章程》)(The Shanghai Land Regulations),設立了近代史上的第一塊租界。

上海英租界從1845年11月設立開始,至1943年8月結束,歷時近百年。在近代中國史上,上海的外國租界開辟最早,存在時間最長,面積最大。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日本人租中國多少畝地擴展閱讀:

上海是中國最早植入西方城市管理理念和制度的城市。1854年7月17日工部局的設立,拉開了租界制度化管理的序幕。

工部局作為租界真正意義上帶有地方自治色彩的市政管理機構,憑借《上海土地章程》及其《附則》所賦予的權利,全面統轄整個租界內的公共事宜。

其最初確立的行政管理制度在上海租界百年間不斷發展完善並始終保持著統一性和連貫性。上海租界也是中國最早移植現代法治的地方。

租界作為實際上的「國中之國」,擁有自己的立法主體和立法權。體現現代法制的法規體系、法規結構、審判制度、律師制度和監獄制度等都最早出現在上海租界。

上海租界作為被歐風美雨吹打的前沿地域,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具有鮮明的殖民性、混合性、近代性的租界文化。

租界里的外國人把不乏先進的西方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帶入租界,形成了西方文化在上海被逐漸理解、接受、模仿、採用的過程。

1853年小刀會起義前後,大批華人湧入租界避難,打破了「華洋分居」的格局,形成了「華洋雜處」、「五方雜處」的局面。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聚集租界,為培育新型文化提供了土壤。

租界文化就是租界歷史上逐漸發展出的移民之間彼此認同的共同文化。以開放、寬容、求新、進取為主流特徵的近代移民文化,100多年來深刻影響著上海的城市精神風貌。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老上海的租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海租界

『叄』 日本人佔領了多少中國土地

二戰之後,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近代所有侵佔的土地全部被吐了出來,台灣和「滿洲」歸還中國,朝鮮半島獨立,關島等太平洋島嶼交給了美國。所以除了釣魚島這個遺留問題外,現在日本沒有佔領中國土地。

至於琉球列島,根據波斯坦公告,實際也應該獨立或者置於中國統治之下,不過由於冷戰,其實際佔領者美國將其交給了日本。但基於歷史,中國在當時和目前均沒有對其提出領土要求。美軍將琉球移交給日本時,附帶將釣魚島一起移交給給日本,中國認為釣魚島屬於台灣附屬島嶼,美軍和日本均將其視為沖繩群島(琉球)附屬島嶼。目前中日均對其提出主權,美國對其主權不持立場,但認可日本的實際管轄權。

『肆』 日本面積10a相當於中國多少畝地

根據1998年的最新測量,包括北方四島(擇捉島、國後島、色丹島、齒舞群島,現已被俄佔)在內,日本國土總面積377800平方公里,約相當於俄羅斯的1/45,中國和美國的1/25。 日本的國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國4個大島和6848個小島組成,東西寬300公里,南北長3500公里。 日本的國土習慣上自北向南分為北海道、東北、關東、中部、近畿、中國、四國、九州等8個地區,不是行政上的劃分。領海面積310000平方公里。與俄羅斯存在「北方四島」(俄方名為「南千島群島」)領土爭端,與韓國存在竹島(韓方名為「獨島」)領土爭端 中國佔地960W平方公里。他是咱的25分之一

『伍』 上海以前是哪些國家的租界

上海有兩個租界:上海公共租界(由英美租界合並而來)和上海法租界。

  • 上海公共租界

上海公共租界(英語: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是近代中國唯一的一個居留地,同時也是近代中國兩個公共租界之一(另一個是鼓浪嶼公共租界)、以及上海的兩個租界之一。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國租界史上是開辟最早、存在時間最長、面積最大、管理機構最龐大、發展最為充分的一個租界。

1843年11月,根據《南京條約》的規定,上海成為向外商開放的通商口岸。12月,上海道台與英國領事劃定了外灘英國租界的南北界限。1844年,已經有英資怡和洋行、寶順洋行租借了一批土地。1845年,中英會訂《上海土地章程》。在章程中,上海縣城北部的一塊約830畝被劃給英方作為英商居留地。後在1846年,西界確定。租界地東依黃浦江,南臨洋涇浜,北至李家廠,西達界路,總面積增加到了1080畝。

1848年11月27日,英租界的西界推進到今西藏路;同年,美國聖公會主教文惠廉已在蘇州河北岸租地造屋,並於上海道台吳健彰交涉後,虹口地區也被劃作了美商居留地,美租界從而形成。

1853年9月7日,小刀會佔領上海縣城,從此中國政府失去對租界的控制。1853年,太平天國軍隊佔領南京。1854年7月11日,上海英法美租界聯合組建獨立的市政機構「上海工部局」,建立警察武裝,正式形成第一個後來真正意義上的租界——國中之國。

1862年,法租界退出聯合,自設公董局。1863年9月,英國和美國在上海的租界正式合並,統一由工部局(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管理。1848年11月27日,在青浦教案發生後,英方乘機向上海道台施壓,將北界推至蘇州河南岸,西界向西擴張至了周涇浜。面積由此增加一倍多達到了2820畝。但是在美租界設立後,一直沒有劃定邊界。直至英美租借合並後的1893年,美租界的面積被確認為了7856畝。1899年,公共租界當局以租界內華人及工廠增多為由要求增加租界面積。在多番交涉後,公共租界面積擴展到33503畝(22.59平方公里),北面的邊界到達上海、寶山2縣的交界處,西面一直擴展到靜安寺。整個租界劃分為中、北、東、西4個區。

租界當局使用的另一個擴張方法為越界築路。在法租界成功通過該方法擴張後,公共租界工部局也開始越界築路。越界築路所劃圈的區域租界方面擁有徵稅以及控制權。1914年後,公共租界當局通過越界築路將該類區域的面積增加到了4.7萬畝。

192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的穩固根基開始遭到威脅。1925年5月30日,南京路老閘捕房的巡捕槍殺中國示威者的事件,引起了中國全國性的愛國運動。在五卅運動之後,大規模越界築路基本停止。上海公共租界繼續向外擴張的態勢趨於穩定下來。在蔣介石主政的南京十年的黃金時代,上海公共租界繼續繁榮。

1937年8月13日-11月10日的淞滬會戰中,日軍將公共租界北區和東區作為進攻中國軍隊的基地,並以海軍陸戰隊代替租界巡捕,公共租界在事實上被分割成兩部分,蘇州河以北地區成為日軍控制的勢力范圍。北區和東區的日佔區遭到中國多個軍團的猛烈進攻,70%地區在戰爭中受到嚴重破壞。公共租界的主體部分中區、西區及西部越界築路區域分別由英國、美國和義大利軍隊防守,繼續在戰爭中保持中立達四年之久。位於區內的中國機構照常運行。這些地區又擠進了40萬中國難民。

上海公共租界經歷了兩次撤銷過程。第一次是1940年,由於歐洲戰事爆發,駐滬英軍撤退。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駐公共租界的中區、西區,英美控制上海公共租界的時代宣告結束。隨後任職於工部局的英美人士陸續遭到解聘。不過工部局仍然繼續工作,直到1943年租界正式撤銷。1943年,日本人支持的汪精衛政權經過對日交涉,收回所有租界,8月,歷時近百年的上海公共租界宣告結束。

  • 上海法租界

上海法租界(法語:la concession française de Changhaï)是歷史上法國在中國上海的租界。法租界大致位於上海市原盧灣區和徐匯區兩區境內,東部狹長地帶(今金陵東路及中山東二路一帶)伸入原黃浦區。它是近代中國4個在華法租界中開辟最早、面積最大、也最繁榮的一個。

1847年法國駐上海第一任領事敏體尼被任命後的兩年,即1849年,法國商人雷米在英租界外租到了2.385畝土地。而後,法租界在於上海道台麟桂的同意後開辟。租借范圍南至護城河,北至洋涇浜,西至關帝廟諸家橋,東至廣東潮州會館沿河至洋涇浜東角,面積共約986畝。

1861年,法國又以為了開辟滬法之間航線需租地造屋為由,租得了小東門外37畝土地。1899年6月,法租界再次擴張。新租界的區域北至北長浜(今延安東路西段),西至顧家宅、關帝廟(今重慶南路),南至打鐵浜、晏公廟、丁公橋(今西門路、自忠路),東至城河浜(今人民路西段)。法租界總面積從而增加到2135畝。

法租界在19世紀60年代開始越界築路,最初是從上海縣城西門築至徐家匯的軍路。1913年,當時的法國公使康德向中國政府索求界外馬路警權,欲圖再一次擴充租界面積。袁世凱政權為拉攏西方,答應了法租界的擴張要求並與法國簽訂了關於法租界界外馬路協定十一條。協定給予法租界當局在越界築路區域行使警政和征稅權,但條件是法租界當局要驅逐租借內的革命黨人士。法租界當局控制區面積從而達到了15150畝,是法租界初辟時的15倍。同時,租界當局也同意由中國人中推選2名紳董,參加法租界董事會。20世紀20年代,法租界已發展成上海條件設施最高級的住宅區。

1943年2月23日,法國維希政府宣布,同意放棄在華租界。6月5日,汪精衛政權先收回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和廣州法租界。7月30日,汪精衛政權收回最為重要的上海法租界,改稱第八區;上海法租界宣告結束,歷時近百年。(8月1日,汪精衛政權收回上海公共租界)。10月10日,更改原租界地區240條路名。

雖然維希法蘭西政權和汪精衛政權都屬於不被廣泛承認的傀儡政權,但戰後的中、法政府在1946年2月簽署的中法協約中承認了租界歸還中國的既成事實。按照此協約的規定,中華民國政府同意撤出戰爭結束時由中國佔領的法屬印度支那(越南)北部並將其歸還法國,而法國政府則相應的同意放棄包括廣州灣在內的所有在華租界地。

『陸』 我國在舊社會時期總共有多少個租界

重慶日租界:1901年9月24日, 川東道員兼重慶關監督寶芬與日本駐重慶領事山崎桂簽訂《重慶日本商民專界約書二十二條》,劃定重慶長江南岸王家沱地段為日本租界,佔地143089坪,合701畝。上海英租界:1845 年 11 月 29日,英國駐上海領事巴富爾( G.Balfour)與蘇松太道員宮慕久劃定洋涇浜以北、李家場以南、黃浦江以西地段為英租界,佔地830畝。1848年11月27日, 英國駐滬領事阿禮國(R. Alcock)與上海道(蘇松太道此時自松江移駐上海, 一般人稱之為上海道)道員麟桂商定,擴展地區西北至蘇州河,西至洋涇浜,佔地2820畝。美租界:1847年,美國代理領事文惠廉(W.J.Boone )向上海道員要求劃虹口一帶為美租界。1863年6月25日, 美國駐滬領事熙華德(G.F.Seward)與上海道員黃芳議定,自濠溝起,沿蘇州至黃浦江,過楊樹浦地段,劃為美租界,佔地7865畝。公共租界:1863年9月20日,英租界與美租界合並為公共租界,佔地10685畝。1870年起, 公共租界越界築路,經1898年以後的屢次擴展,1899年擴展至泥城橋、跑馬場以西地帶;至1930年,共擴展佔地15893畝。法租界:1849年4月6日, 法國駐上海領事敏體尼(de Montigny )與上海道員麟桂劃定上海縣城北門外地帶為法租界,佔地500畝;1861與1899年屢次擴展,至1914 年,共擴展佔地15150畝。廣州英租界:1861年9月,英國領事羅伯遜(D.B.Robertson)與兩廣總督勞崇光議定,劃沙面島西部為英租界,佔地264畝。法租界:在劃定英租界同時, 清政府允許法國在沙面島東部建立法租界, 佔地66畝。廈門英租界:1852年,英國駐廈門領事金執爾(W.R.Gingell )與泉州府知府來錫藩商租烏空圖頭巾礁地段,1861 年劃定地界, 佔地76畝。1899 年,美國在廈門劃定租界, 旋歸並於英租界。日租界:1900年1月25日, 清政府與日本簽訂《廈門日本專管租界續約章程十二款》,劃定廈門虎頭山下臨海灘地約40000坪(每坪合中國營造尺5.8尺)為日租界。天津英租界:1860年10月,英國公使卜魯斯(F.W.A.Bruce )照會直隸總督恆福與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將天津迤南紫竹林至上下園地方劃為英租界,佔地429畝。美國在英租界南劃定美租界,佔地 131 畝。1897年 3月,英租界擴展為1800畝。1902年10月,美租界並入英租界,成為英國租界的「南擴界」。同時,英租界又再加擴展,佔地4000畝。為天津第一大租界。法租界:1861年6月,法國公使布爾布隆( A.de Bourboulon)與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簽訂《天津紫竹林法國租地條款》,在英租界北劃定法租界,佔地439畝;1900年12月,擴展為1380畝。德租界:1895年10月,天津津海關監督盛宣懷和天津道員李岷琛,與德國駐津領事司艮德(E.von Seckendorff)簽訂《天津條約港租界協定》,劃定瀕臨海河地段為德租界,佔地1034畝;1905年6月,擴展至3200 畝。日租界:1898年8月, 日本駐天津領事鄭永昌與津海關監督李岷琛簽訂《天津日本租界條款十四款》;同年11月4日, 又簽訂《天津日本租界續立條款十三款》,劃定海光寺地帶為日本租界,佔地1667 畝(303530坪)。俄租界:1900年12月,俄國公使格爾思(M.H.ГИPC)與清政府簽訂《天津租界條款》;1901年 5月,天津俄租界正式劃定,共佔地5474畝,為天津第二大租界。比租界:1902年2月, 天津道員張蓮芬與比利時駐天津領事嘎德斯(W. Henri Ketels )簽訂《天津比國租界合同》(即《天津永代租地協定》),在海河東岸劃定比租界,佔地740.5畝。意租界:1902年6月,義大利公使嘎喱納(G.Gallina )與津海關監督唐紹儀簽訂《天津義國租界章程合同》,在海河北岸劃定意租界,佔地771畝。奧地利租界:1902年6月,奧地利駐天津副領事貝瑙爾(K.Bernauer)與津海關監督唐紹儀簽訂《天津奧國租界章程合同》,劃海河東岸臨近意租界地帶為奧租界,佔地1030畝。鎮江英租界:1861年1月23 日, 英國公使館參贊巴夏禮(H. S.Parkes)與常鎮通海道員江清驥訂立租地批約, 劃定鎮江西城外雲台山地帶為英租界,佔地142畝。九江英租界:1861年3月25日, 英國公使館參贊巴夏禮與江西省藩司張集馨議定,劃九江城西門外龍開河以東地帶為英租界,佔地 150畝。漢口英租界:1861年3月21日, 湖廣總督官文委派漢陽府知府劉齊衡與英國公使館參贊巴夏禮議定,劃夏口鎮(即漢口鎮)下街尾楊林口上下地區為英租界,佔地458畝;1898年又擴展337畝;1901年再事擴展;共佔地 1069畝。法租界:1896年6月,法國在漢口租界條款議定,劃江邊至火車站地帶為法租界,佔地187畝;1902年又加擴展; 共佔地492畝。德租界:1895年10月,清政府與德國簽訂《德國漢口租地條款》,劃通濟門外沿江官地至李家墩地帶為德租界,佔地600畝;1898 年又加擴展。俄租界:1896年5月, 清政府與俄國在漢口簽訂《俄國漢口租界條款》,劃定自英租界北界起,沿江岸至通濟門止之地段為俄租界,佔地414.65畝。日租界:1897年7月16日, 湖北按察使黃德道與日本駐滬總領事小田切萬壽之助簽訂《漢口日本專管租界條款十二款》,勘定南界緊靠德租界,東起江口,西至鐵道地界為止之地段為日租界,最初佔地50000 坪;1907年9月2日,又經擴展,日租界總面積達124162坪,約相當600餘畝。沙市日租界:1898年8月18日, 湖北荊宜施道員俞鍾穎與日本駐沙市領事永隴簽訂《沙市日本租界章程十七條》,劃定自洋碼頭荊州官地起,至東南臨江地段為日租界,佔地108857坪。杭州日租界:1896年9月27日, 浙江按察使兼杭州洋務總局督辦聶緝規與日本駐杭州領事小田切萬壽之助簽訂《杭州日本租界原議章程十四條》,劃杭州武林門外拱宸橋北,運河東岸一帶地段為日租界,佔地718畝。蘇州日租界:1897年3月5日,清政府與日本簽訂《蘇州日租界章程十四條》,劃蘇州盤門外相王廟對岸青@①地地段為日租界,佔地為100000坪;另說為778畝。福州日租界:1899年4月28日, 日本駐福州領事與福建寧福道員簽訂《福州日本租界條款十二款》,劃福州口岸天主堂碼頭東界起,沿閩江地帶170000坪,另新洲約400000坪,為日租界。廈門廳鼓浪嶼公共租界:1901年12月,英、美、德、法、日、西班牙、荷蘭、瑞典、挪威、丹麥等國領事與福建興泉永道員簽訂《廈門鼓浪嶼公地章程》,1902年1月, 續簽《廈門鼓浪嶼續訂公地章程》及《廈門鼓浪嶼租界中田地章程》,劃定鼓浪嶼全島約4.5 平方華里為公共租界。以上在上海、廣州、廈門、天津、鎮江、九江、漢口、重慶、杭州、蘇州、福州、沙市、廈門鼓浪嶼等13個城市,共劃有租界27處。在劃有租界的城市中,以天津的租界為最多,共有八國租界;以上海的租界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為最大。此外,需要說明一點:1901年以後的北京使館界,應屬於租界范圍。1901年,清政府與德、俄、日、美、英、法、意、奧地利、比利時、西班牙、荷蘭等11國簽訂《辛丑和約》,第七款規定:「大清國國家允定各使館境界,以為專與住宅用之處,並獨由使館管理;中國民人概不準在界內居住;亦可自行防守……。中國國家應允諸國分別自主,當留軍隊分保使館。」使館界的范圍,東至崇文門大街,南抵城牆,西至正陽門及其盤街,北至東長安大街。「依據(《辛丑和約》)約文,使館內外兵常駐守,獨由使館管理,可自行設防,中國民人不得居此……。界內設置警察,雇華人充之,由使團委任外籍警官指揮監督之……。界口且備堡壘,設置浮橋,區域雖小,假若敵國也。」錢實甫指出:「本來公使館在國際法上是有其特殊地位的,非所在國的主權所及,但這卻只以館內為限,其旁近及街道並不包括在內。中國的使館情形不同,它是構成了一個特殊地帶,周圍有城牆,隨處設炮台,儼然是一個小城一般。在它的范圍以內,一切主權都操於外人之手,華人不但不能過問,而且禁止在內居住,比一切租界、租借地、殖民地的侵略我國主權,還要厲害。」胡繩也指出:「《辛丑條約》規定,在北京東交民巷一帶劃出一個外國使館區(界),並使這個使館區(界)實際成為國中之國,帝國主義各國都有權用他們的軍隊來保守其使館。」

『柒』 九一八日本對東北實行的殘暴殖民統治

說日本當年在東北的暴行,最能體現殖民統治的,當屬開拓團。
1936年,日本制定了所謂的「滿洲農業移民計劃」,大批日本農業貧民、以及大批的朝鮮貧民,源源不斷地湧入東三省。一直45年抗戰勝利,日本組織了共計14批集團式開拓移民團,其中純日本人超過20萬,算是當屬直接並入日本的朝鮮人,開拓團的人數接近了50萬。必須要說明的是,日本開拓團不是單純的移民,而是為更全方面侵襲中國的准軍事組織。開拓團移民來到東北農村後,作為主要生產資料的土地,是以超低價格從中國農民手裡強買的,大部分的價格僅是象徵性的一畝地一元錢。掠奪到了大量耕地之後,開拓團的日本人並不耕種,而是將土地租給失去土地的中國農民收取租金,開托團成員主要得則是參與軍事訓練。大批開拓團移民東北掠奪土地,致使失去了土地的中國農民超過了五百萬,而失去了土地的中國百姓或是四處流離,或在日本建的「集團部落」中忍飢受寒,凍餓而死的人不計其數,現在已無法計數。
另一個日本在東北的殘酷殖民統治,就是對生活資料一律實行了配給專營制。
 在當時的滿洲國,中國老百姓連吃大米都是犯法的,其他的像布匹、食鹽等各種生活用品,都只能到受日本人控制的商店購買。這里以滿洲國成立初期的布價為例,當時關內的布價最高僅1毛2一尺,而滿洲國的布價卻高達2毛8,而且老百姓只能買日本染布廠出品的布匹品牌。

『捌』 在舊中國的外國租界地是怎麼回事兒

租界是指兩個國家議訂租地或租界章程後,在其中一國的領土上為擁有行政自治權和治外法權(領事裁判權)的另一國設立的合法的外國人居住地(土地國有化)。

在中國是指近代歷史上帝國主義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強行在中國獲取的租借地的簡稱,多位於港口城市。

現在租界由於其在歷史上的地位及作用,被大部分歷史學家認為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所特有的。

歷史上19世紀中葉以前的中國、日本、印度、伊朗等國家均有租界的存在。1845年11月15日,英國在中國上海設立了近代史上的第一塊租界。

(8)日本人租中國多少畝地擴展閱讀:

舊中國的租界介紹:

1、天津英租界

是英國設在天津的專管租界。它是近代中國七個在華英租界之一,同時也是天津的九國租界中設立最早、發展最繁榮的租界,因與法租界毗鄰位於天津紫竹林附近,亦有「紫竹林租界」之稱。

1923年6月,黎元洪曾宣布將民國政府遷往天津英租界,使這里一度成為中華民國大總統及政府所在地。

1930年代,英國與日本曾因天津英租界相關問題而爆發沖突和外交糾紛,並導致天津英租界危機。英國租界在天津自1860年起共存在了八十餘年。

2、上海英租界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11月29日上海道宮慕久以告示形式,公布上海租地章程,劃定洋涇浜(今延安東路)以北、李家廠(今北京東路、圓明園路一帶)以南之地,准英國商人租地建屋,後稱租界,次年定西界於界路(今河南中路)。

道光二十八年英國領事阿禮國與蘇松太道麟桂商定將租界擴展為北至蘇州河,西至周涇浜與蘇州河畔蘇宅之間的一條直線(今西藏中路)。

面積為2820畝。同治二年(1863年)9月20日,與上海美租界合並為公共租界(),佔地10685畝。至1930年,共擴展至15893畝。

3、上海公共租界

上海公共租界()(又名英美租界)是近代中國出現的第一個租界,由原英租界與美租界於1863年9月合並而成。

1943年,美英等國分別與重慶政府簽訂條約,宣布將上海租界交還中國。實際上,直至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上海租界才真正由中國政府收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租界

『玖』 日本在壽光租5000畝地用途

主要建設合成氨生產線及配套設施。
該項目開工建設以來,包靠負責人下沉一線,全程持續跟蹤問效,牢牢把項目建設進度握在手上,做到情況在一線掌握、問題在一線解決、工作在一線推進,不斷推動項目早竣工早見效。目前,該項目進展順利,正在進行樁基設備基礎施工,預計2023年10月建成投產。
壽光市,是山東省濰坊市代管縣級市,位於山東半島中部,渤海萊州灣西南岸。

『拾』 日本房子60平中國多少平方米

日本房子60坪換算成中國的單位面積約為198平方米。因為1坪等於1日畝的三十分之一,合3.3057平方米。

坪,源於日本傳統計量系統尺貫法的面積單位,主要用於計算房屋、建築用地之面積。主要應用於日本、中國台灣和朝鮮半島。

坪也是中國台灣常用的建築面積單位,坪原為日本面積單位,19世紀末日本佔領了朝鮮半島和台灣之後,坪這個單位也在這些地方通用,沿用至今。

(10)日本人租中國多少畝地擴展閱讀:

在台灣,甲是計算田土面積的基本單位。相傳明末清初,荷蘭人竊據台灣,曾以甲征租,於是相沿成習。

甲這個單位,源於荷蘭人統治台灣時的「morgan」,台灣人以台語取其音。1甲為625平方戈(即邊長25戈的正方形面積),1戈約為2.5弓,1弓為5營造尺(1營造尺約合32公分)。

在台灣荷西殖民時期,甲就是土地的面積單位,鄭氏王朝和清治時期也沿用了這一制度,台灣日據時期之後,逐漸採用甲和日制單位坪通用,1甲約合二千九百三十四坪。後來台灣全面採用公制度量衡,面積單位改為「平方公尺」和「公頃」。但在習慣上,台灣民間一般都使用坪和甲來表示面積,其中「坪」多用於城市、房屋面積,「甲」多用於農地和山坡地。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9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