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廢水儲存多少噸
⑴ 日本核廢水已經排放了嗎2022
截止到2022年的1月,並且根據日本的相關說明,日本的核廢水應該是還沒有排放的。
2021年的4月13日,日本政府召開有關內閣的會議決定,會在2023年之後,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水經過稀釋後排入大海。
受到2011年所發生的地震以及海嘯的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的1至3號機的機組堆芯發生了熔毀。
事故發生之後,東京電力公司持續的向1至3號機的機組安全殼注水以冷卻堆芯,並且回收污水。
截止到2021年3月的數據,日本現已儲存了超過125萬噸的核污水,且每天都還會新增更多的核污水。
近日,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稱,東京電力公司計劃在4月中旬開始著手修建用於排放福島核污水的海底排水口。東電計劃將核污水通過海底隧道引流至離岸1公里的海中排放,地面部分工程已完工,這是首次進行海底作業,標志著排污准備工作正實質性推進。報道還指出,東電計劃在2023年春季正式開始排放核污水。
針對此計劃,福島縣和宮城縣的多個民間組織向東京電力公司和經濟產業省提交了一份18萬人的聯合署名,反對福島核污水排海。
⑵ 日本核廢水已排了嗎
日本核廢水還沒有排放。
排放預計在2023年後開始。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召開有關內閣會議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上百萬噸核污水經過濾並稀釋後排入大海,排放在2023年後開始。
受2011年發生的大地震及海嘯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1至3號機組堆芯熔毀。
事故發生後,東京電力公司持續向1至3號機組安全殼內注水以冷卻堆芯並回收污水,截至2021年3月,已儲存了125萬噸核污水,且每天新增140噸。
2021年4月9日,日本政府基本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入大海。4月13日,日本政府召開有關內閣會議,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上百萬噸核污水經過濾並稀釋後排入大海,排放在2023年後開始。
2021年5月28日,東京電力公司研究的在離岸約1公裏海域排放的工程方案被曝光。
受2011年發生的大地震及海嘯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1至3號機組堆芯熔毀。事故發生後,東京電力公司持續向1至3號機組安全殼內注水以冷卻堆芯並回收污水。
2015年,東京電力公司曾向日本全國漁業協會作出「不輕易向海洋排放」的書面保證。
2021年2月13日,福島近海發生7.3級地震後,1號機組收納設施內部水位出現了下降。
東京電力公司表示,內部水位下降後,10年前核事故時受損的部位可能再次暴露在空氣中,導致內部氣體泄漏,從而引發了壓強下降。
2月22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運營方表示,受2·13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地震後,1號機組收納設施內部水位出現了下降。
2月28日,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乏燃料池中的乏燃料棒已全部移出。這也是2011年福島核事故中堆芯熔毀的三個機組中第一個移出所有乏燃料棒的機組。
同樣堆芯熔毀的1號和2號機組乏燃料池中仍然保存著上千根乏燃料棒。
2021年3月10日,日本原子力委員會發布報告稱,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內部發現了新的污染場所,嚴重程度遠超預期。
此外,1號和3號機組核反應堆壓力容器排出的部分氣體發生了倒流,有可能再次引發爆炸。3月26日,在核電站內部,工作人員又發現了可能存在的核泄漏跡象。
⑶ 日本把福島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對我國的影響有多嚴重呢
海產品不能吃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對生態的破壞性,或將改變生物的DNA,這是絕對無法容忍的反人類的做法。日本已經正式決定排放核廢水,這對於海洋周邊國家的影響是持續和深遠的,雖然他們宣稱會稀釋到標准范圍再排放,但實際上如何稀釋,標準的真實性,如何排放都是各國關注的焦點。
日本是一個人資料源和能源短缺的國家,核能利用一直佔了很大比例,既在享受著核能的利益,又在試圖讓全世界為其核廢水買單,如意算盤打得太精妙。
我國有海岸線32000公里,包括大陸海岸線18000公里和島嶼海岸線14000公里,涉及到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以及6500個島嶼。海洋環境一旦污染,岸線的生態和漁業資源開發將受到嚴重影響,國內食用海產品的量會急劇下降,國人的飲食結構或將會出現大幅度調整。
⑷ 2023年福島核廢水將入海,日本東電將會有何計劃安排
從2023年春天開始,這些核污水將被排放到距離福島核電站1公里的近海地區。福島核污水日最大排放量將達到500噸。福島第一核電站東電公司的儲水箱可儲存137萬噸核污水,需要通過技術手段進行稀釋後才能排放,實際排放量將遠遠超過137萬噸。盡管日本一再強調將處理核污水,然後將其排入大海,但一些研究人員表示,即使福島核電站的水經過仔細清理後排入大海,也可能導致放射性同位素留在包括魚類在內的海洋生物中,然後積聚在人體內。
人們擔心日本政府的舉動會污染近海水域,影響漁民和漁業的收入和聲譽。它擔心排放帶來的“污名效應”將進一步放大或持續很長時間,對生計造成毀滅性影響。它擔心或質疑日本政府聲稱的安全性,尤其是在處理核輻射事故時,許多不透明和模糊的數據做法的後果。擔心鄰國會抵制福島等縣的海鮮和水產品加工、銷售和出口,並受到連環襲擊。
⑸ 日本現在排放核廢水了嗎
目前日本還沒有將核廢水排入大海,日本福島核廢水事件脈絡如下:
1、2011年3月11日
日本東北太平洋地區發生里氏9.0級地震,強大的地震引發了海嘯。在地震發生時核反應堆已經實現了停堆。
核反應堆停運後反應堆仍釋放約1%-2%功率運行時的熱量,這部分熱量被稱為反應堆余熱,停堆後反應堆余熱是不容易忽視的,設計上用余熱導出系統來冷卻。
受海嘯影響,余熱導出系統用的電源被摧毀,反應堆余熱不斷加熱堆芯內的水,水溫升高後,反應堆內的鋯與水反應產生了氫氣,氫氣隨即發生了爆炸。
12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宣布,受地震影響,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放射性物質泄漏到外部。
科普小知識:日本福島反應堆屬於第一代反應堆,現在第三代反應堆其中最突出的一個性能就是要突出非能動冷卻系統的先進性,即冷卻系統不需要電能,就能導出反應堆內的余熱,從而保證反應堆壓力容器的完整性,極端條件下也不會發生放射性物質外泄。
2、2011年3月16日
日本政府下令向福島第一核電站4號機組內注海水,目的是冷卻反應堆,防止熔穿底板進入地下水,就像家裡防止燒水壺干燒後燒穿水壺底部,向燒水裡添水一個道理。
由於日本使用的是最原始的沸水堆型,而且反應堆壓力容器已經破裂,干凈的海水噴淋至堆芯冷卻後,就變成了含有放射性的水。
3、2011年3月30日
日本官方宣布永久關閉福島第一核電廠1、2、3、4號機組,准備制定退役計劃,日本核電站炸幾響以及退役後電夠不夠用,周邊的大部分民眾不會關心,大家最關心的就是裡面的放射性物質,尤其是放射性廢液如何處理及會不會影響周圍民眾的健康。
日本先後提出5個處理方案:排入大海、蒸發後排入大氣、埋入地底深處、電解處理、固化後再埋入地底。
4、2017年8月1日
東電董事長第一次在正式場合談及含放的廢水(裡面含有氚)排入大海的方案。
5、2020年9月30日
東電證實,截至2020年9月,核電站每天還會產生170噸的廢水,900多個儲罐存放大約123萬噸放射性污水,還剩下100多個儲罐(共建了1074個),最多能撐到2022年夏季,也就是說需要在明年夏季前拿出一個可行的方案來處理這些廢水。
6、2020年10月31日
日本政府試探性地發布選擇第一種方案將核污水漸次排入大海,當時迫於本國民眾及國際社會的抗議和譴責,擱置執行。
7、2021年4月13日
日本政府13日早上召開相關閣僚會議,正式決定向海洋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含有對海洋環境有害的核廢水。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在反對,美國卻一反常態,開始了狼狽為奸的行為。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推特上表態稱,「感謝日本在決定處理福島第一核電站廢水問題上所做的顯而易見的努力」
實際上在召開閣僚會議前,日本已經同國際原子能機暗通曲款,3月23日,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梶山弘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舉行過視頻會議,格羅西4月14日在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表示,日本向太平洋排放的核廢水不應對環境造成損害,全然不顧周邊國家民眾的反對,西方國家一直以來高舉的人權大旗呢?雙標顯而易見。
我的觀點:
日本那些大罐中儲存的核廢水雖然是經過處理的,已經去除了60多種放射性物質,但是仍超過了直接排放大海的標准,直接排放大海的做法是不負責的。當務之急是控制住水的來源,從源頭上控制新的放射性水的產生,將現有的水根據放射性大小進行分類,放射性較低的部分水可通過蒸餾濃縮、或者通過離子床吸附來降低放射性,然後將符合排放標準的水逐步排放、逐步減容,後續處理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目前決不可為了省事一排了之。
⑹ 日本百萬噸的核污水入海,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有多大
這些核污水排入大海之後,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這些核污水裡面還存在很多的放射性物質,污水在進入海洋之後勢必會對海洋造成污染,而海洋裡面的生物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這樣一來我們就不能夠“肆無忌憚”的去吃這些海鮮了。而且這些放射性的物質很有可能會讓部分海洋生物產生變異,到時候對生態以至於對整個全人類產生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
在這之前日本方面一直都是用大型的罐子把這些核廢水儲存起來,可是這么多年過去了,很顯然現在日本已經沒有地方去規范這些核廢水了,要知道現在每天新增的核廢水大概就140噸。而東京的電力公司總共准備了1000個左右的儲水罐,總容量大概是137萬噸,也就是說現在這個儲存量基本上已經達到了日本的極限,所以他們才會迫切的想要把這些核廢水排入大海。
⑺ 日本決定將核污水排入大海,57天或污染半個太平洋,全世界在發抖
如果要說, 歷史 上有哪些事件,
一說出口就能讓所有聽聞者「背脊發涼」、「毛骨悚然」的話,
我覺得,
「核事故」這三個字,
必須得有一席之地。
遠到35年前的切爾諾貝利,
近到10年前的日本福島,
這些震驚世人的核事故,(澳洲第一大網紅抖音賬號「微悉尼」,帶你看遍澳洲生活那些有趣的事兒!留學 旅遊 移民必備!請在抖音號搜索「微悉尼」 ,我們在這等著你!)
無一不以「癌症」、「畸形」、「變異」、「死亡」等慘痛的代價,
折磨著一代、甚至是幾代人的生活。(澳洲第一大網紅抖音賬號「微悉尼」,帶你看遍澳洲生活那些有趣的事兒!留學 旅遊 移民必備!請在抖音號搜索「微悉尼」 ,我們在這等著你!)
同時也警告著所有人,
核泄漏的後果,有多麼的可怕…
一個又一個的重大事故留給人類唯一有用的東西,
便是血與淚的經驗教訓,
是避免子孫後代遭殃的經驗教訓;
然而最近,一件大事,再次引起全球人的關註:
日本基本決定將核污水排入太平洋。
1、日本決定:將120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
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一開始還有點慌神,
畢竟早在去年10月的時候,
甚至更早之前,
日本政府就已經動了「核廢水倒進太平洋」的念想…
首先問題來了,核廢水是什麼?
這里就不得不提10年前,日本有記錄以來,
發生的規模最大的地震 --
3.11日本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太平洋海域發生9.0級大地震,
強烈的震感不但造成高樓倒塌,不少房屋受損,路面裂開、交通癱瘓,
更要命的是,
地震引發了巨大的海嘯、餘震,
以及,
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一系列問題:
核設施損壞、堆芯熔毀、核輻射釋放…
由於地震發生時,核反應堆遭到了破壞,
為了冷卻沸騰的核燃料,
日本方面只能不斷地向反應堆注入海水。
而這些受到反應堆污染的海水,
自然也就成了含有大量輻射物的核污水。
在過去的10年裡,
日本政府每天需要向反應堆注入150噸冷卻水,
再將這些核污水存放起來,
目前堆積的核污水已經超過130萬噸。
日本政府表示,
到今年夏天,核污水的儲存容量將達到極限了,沒法再儲存更多的水,
於是乎,早在幾年前,
日本政府就已經開始琢磨著核污水儲存的問題,
比如說,
把污水,排入太平洋…
從去年起,
早已鐵了心想把核廢水倒入太平洋的日本政府,
開始各種「試水」,
不同的議員,以不同的話術,
反復試探各路民眾和各國的態度,
但結果可想而知,
或許是迫於國內和國際輿論的壓力,以及各國網友的炮轟,
本該在去年10月27日作出最終處理決定的日本政府,
在遭到國際組織警告後,
終於「認慫」了…
政府表示,將繼續就此事進行深入討論。
這一討論,就足足大半年…
正當所有人以為,日本政府可能已經不再考慮這個「全人類共沉淪」的計劃時,
一語成讖,計劃終變成現實。
根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道,
日本政府在4月9日已經基本決定,
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廢水,
排入大海。
根據日本政府的這一計劃,
要想將所有的核廢水排完,
排放時間將長達30年。
並且,東京電力公司對外「保證」,
目前核污水中的大部分放射性物質除了「氚」之外,都可以被清除,
而至於「氚」,
他們會把氚濃度稀釋到日本國家標準的1/40,
再排入大海,
這樣的做法是安全的,也不會污染海洋。
但顯然,這樣的說辭,
漁業人員、周邊國家、乃至日本本國國民,
都不怎麼買賬。
但其他人買不買賬並不重要,
日本政府已經表態,
在4月13日,也就是明天,
將召開內閣會議,
正式敲定這個決定。
短短不到一周的時間,
從基本決定,到正式決定,這中間要走怎樣的過場,誰都不知道,
但從日本政府的態度來看,
這一次,
他們不是詢問、不是徵求意見,
而是通知…
因為在他們的心裡,
他們早已認為,
除了排入太平洋之外,
別無他法。
真的「別無他法」么?
當然不是,
只不過,「省錢又省力」的辦法,
這是唯一。
2、「我們認為,別無選擇,只能把污水排入大海」
曾幾何時,擺在日本政府面前的,(澳洲第一大網紅抖音賬號「微悉尼」,帶你看遍澳洲生活那些有趣的事兒!留學 旅遊 移民必備!請在抖音號搜索「微悉尼」 ,我們在這等著你!)
有多種解決核污水的方式:
比如說,將廢水蒸發,
但這樣會影響空氣,可能會使部分放射性物質傳播得更快;
比如說,電解處理,
這樣對環境最好,但耗電量大,政府需要斥巨資購買電量;
比如說,再多建儲存罐,
福島核電站周邊至今被日本政府指定為,
「暫時不可居住地區」,
也就是說有足夠的可利用空間,可以再多建5000多個儲存罐;
再比如,地下填埋,
但這樣會影響當地人的 健康 ;
這么多的辦法,日本政府唯獨中意「排向大海」,
靠海水來稀釋和降解,
因為這種方法,不僅省事、快捷,
還省錢。
和其他方法需耗費數百億、乃至數千億日元相比,
排向大海,
花費僅有17億到34億日元。
於是乎,
為了最終能順理成章地實施這個方法,
日本方面開始向世界介紹,
經過處理的核污水排入大海里,
對人體無公害。
甚至在日本首相菅義偉此前在視察福島第一核電站時,
工作人員一度回應稱,
核污水稀釋之後,就可以喝了…
當然,菅義偉最後,並未飲用。
畢竟有些話,就算說再多,還是沒人敢信。
當然除此之外,
日本方面在核事故發生後,
還一度愚公移山一樣地,
把污水偷運到其他國家倒掉,
比如他的好鄰居,韓國。
3、排入大洋,早就是現在進行時…
據韓國SBS電視台2019年8月21日的報道,
自日本福島發生地震並爆發核泄漏之後,
韓國政府一直禁止進口福島及其周邊的水產物。
可沒想到的是,
日本水產品進不了韓國,
日本人直接把「水」帶了過去!
據韓媒報道,日本方面通過「減搖水」的方式,
將核污水注入往來日韓的船艙內,
待船隻開到韓國海域後,
再將污水排出。
(船隻在卸貨後,重量會變輕,為了保持平衡,船員會向減搖水艙注入一定量的海水)
而自2017年9月起,
有高達128萬噸的海水,從福島附近海域注入韓國海域,
其中注入的福島近海高核污染海水,
估計有6703噸。
可以說,日本方面的這一行為,
無疑就是直接把自家臟水,潑到別家人去。
而這樣「潑臟水」的事情,
日本還幹了不止一次…
在福島的禁區內,每天都有2萬名工人,
將核輻射污染的土壤隔開,並裝進的垃圾袋裡。
這些垃圾袋裝好後,就一直堆放在專屬的廢棄廠,並不會帶離禁區。
可就是這樣裝著廢料的垃圾袋,
在2015年的一場大雨中,
被沖走了400袋。
在2019年的「海貝思」台風中,
又「失蹤」了2667袋。
日本政府封鎖消息,並且拒絕打撈。
至於這些裝著核污染土壤的垃圾袋,最後去了哪裡,
大概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反正,
每當有大風、有暴雨、有地震,
總有一些垃圾袋丟失,
總有一些混著核元素的東西,
通過一些方式,離開日本,
直到這次,日本方面找到一個一勞永逸的方式,
就是排向大海…
但排入大海,真的如東電公司說的那樣,
安全放心無公害么?
看看地震後,日本出現的海產品就知道了:
看著肉多肥美的生蚝,如果出現在其他國家,海鮮吃貨們可能會毫不猶豫地買回家,
但如果告訴你這是來自福島的生蚝,
你還敢吃么?
一個個真實的例子擺在眼前告訴我們,
核輻射的危害,遠比我們想像得要可怕得多。
據CNN報道,國際綠色和平組織報告稱,
這些核污水中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氚和碳-14,其中,碳-14作為「人類集體輻射劑量的主要貢獻者,
有可能損害人類DNA。
早在日本政府提出這一計劃的時候,
無論是漁業人員、日本民眾,還是周邊國家,
都紛紛表示抗議,
對於日本政府這一決定,
他們表示,
將核污水排入太平洋這一方案,
得到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認可,
有海事專家做過計算,
結果顯示,從排放的那天開始,
只需要57天的時候,
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核廢水將污染大半個太平洋;
只要3年時間,
就能蔓延至美國、加拿大,
10年內,
包括中國在內的整個太平洋地區,
都會成為輻射污染區。
有了切爾諾貝利的先例,
核輻射危害,有多可怕,
相信不用我多說,大家都知道,
而一旦海洋被核污水毀了,(澳洲第一大網紅抖音賬號「微悉尼」,帶你看遍澳洲生活那些有趣的事兒!留學 旅遊 移民必備!請在抖音號搜索「微悉尼」 ,我們在這等著你!)
潘多拉的魔盒被打開,
下一個遭殃的,或許就是人類自己。
⑻ 為什麼日本福島會積存著這么多的核廢水
由於福島核事故之後整個核電站周圍已經被放射性物質污染了,而核電站又是臨海位置,在核電站上游的許多地下水都會流經核電站地下入海。這部分水一旦經過核電站,都屬於被污染的水,不能直接進入大海,東電把這部分水都收集起來了,儲存在廢水罐之中,這才導致了有這么驚人的廢水量。
東電做了一些工作來減少核廢水量,之前想把地下水往別處引,但是失敗了。後來他們在核電站周圍地下插了許多製冷管,把核電站周圍一部分土地變成了凍土,讓地下水沒有辦法往這邊流,減少了很大一部分核廢水。
廢水的處理
即使是做了一些減少廢水的工作,但現在每年還是要產生5萬噸廢水左右。現在已經產生了123萬噸的廢水,已經建成的水罐的總儲存能力為137萬噸。這些廢水如果不排放到大海,處理方法:
一個方法是繼續建設儲水罐,如果把目前建設水庫的佔地翻一番,那麼儲水罐能再支持五六十年的廢水排放,到時或許技術有很大的發展,能對這些廢水做很好的處理。這個方法一個問題是需要很多的資金來建設水罐;
另外一個問題是佔地,如果儲罐有10m高,再考慮一些罐子間的間隔,這些罐子大約需要佔地20萬平方米。
⑼ 日本核廢水倒入太平洋是真的嗎
日本核廢水倒入太平洋引熱議,在很早之前就這樣,畢竟倒入大海,肯定會有所影響,而中國也是在太平洋湖周邊,或多或少還是受影響的。下面,我們來看看本站提供的日本核廢水倒入太平洋對中國的影響。
日本核廢水倒入太平洋是真的嗎
日本2011年因地震和海嘯摧毀福島核電站後,收集到100多萬噸核廢水(題目中115噸疑擬有誤),到2022年,所用儲存罐就裝不下了。現在日本一些人提出要將這些廢水直接排入大海。這些廢水雖然已經過處理,但其中仍有氚與其它放射物質。日本這樣做並非第一次,2011年4月4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就曾將1·15噸的含有低濃度放射物的污水排入了大海,時任日本官房長官竟稱「別無選擇」。
日本核廢水倒入太平洋對中國的影響
日本當年的大地震導致福島核電站出現了重要的危機,最終導致太平洋受到了嚴重的污染。目前在福島周邊的海域已經檢測出來了一些非常危險的核物質,這些對人類將會有非常恐怖的影響。
中國也在太平洋湖周邊,所以也會受到比較嚴重的影響。只不過因為洋流的緣故,受影響最重的還是日本,再加上美國,澳大利亞等太平洋沿岸諸國。而且以日本人的一貫作風,他們既然這樣說,恐怕事實上他們已經向太平洋開始排污水了。而受到影響的太平洋沿岸各國應該聯合起來,嚴厲指責日本,督促日本不將污水排入太平洋。
總之日本核電站的核污染物如果排向太平洋,對整個人類社會都是一個非常深重的危機,所以希望國際社會有關國家和組織制止日本這樣干。
日本為什麼將核廢水倒入太平洋
客觀上來講,日本確實暫時沒有其他的辦法了,150萬噸的核污染水讓小日本自己消化是不太可能的,況且並不是只有150萬噸,2022年儲水罐儲存滿後,核電廠反應堆還是需要更多水繼續冷卻的,每天以170噸左右的量排出,所以是應該想辦法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的,這需要全球的科學家們一起努力,畢竟日本一旦將廢水排入太平洋,影響的將是全球人民的未來。(
⑽ 日本為什麼要倒核廢水
為了給福島的這一個核反應堆降低溫度,所以有源源不斷的冷卻水被注射進地下室的反應堆,然後再抽走,這個時候,冷卻水也就變成了帶有輻射物質的核廢水,每年有大量的核廢水因此而產生。到了今時,產生的核廢水大概已經是有130萬噸左右了。
為了妥善儲存這些核廢水,日本不得不使用專門的水罐以及場地。據估計,日本目前的存水罐大概能存儲的核廢水在140萬噸左右。現今堆積的核廢水已是有130萬多噸了,日本的儲水罐可以說差不多是消耗殆盡了。儲水的場地也快堆積不下了。
除此之外,距離福島核事故已經十年多了,儲水罐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腐蝕,有泄露的可能。核廢水處理成了日本的當務之急。因此,日本一次又一次地想將這一些污水排進太平洋。
危害
日本將和污水排進太平洋之後,加拿大以及美國會率先成首先遭殃的兩個國家。由於北太平洋暖流和美國海岸附近的阿拉斯加暖流以及加利福尼亞暖流的影響,核廢水會先到達美國和加拿大這兩個國家。西北太平洋被核廢水覆蓋大概只需要57天。以至於最後整個地球的海洋最終都難逃核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