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幼兒園和保育園怎麼樣

日本幼兒園和保育園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3-01-14 13:51:56

① 幼稚園和保育園,在日本是什麼區別啊

在日本分兒童的學前保育機構有兩種:幼稚園和保育園。幼稚園屬教育機構,歸文部省管轄。保育園則屬兒童福利機構,歸厚生省(負責醫療、衛生、社會福利等)管轄, 11P 6W,?
保育園入園條件是父母雙方都工作或因其他原因白天無法照看的兒童(0-6歲)。一般公立保育院費用是根據父母收入來分多少,分成各等級來徵收的。從1萬----4萬5000不等。一般3歲以下的孩子稱[未滿兒],所以費用相對比較高。而3歲以上的孩童,父親年收在500--700萬的家庭一般都是3萬左右。若是私立保育院的話,價錢可能更高。 sB}u?_b)
erl(PY1]
讓我們在來看看幼稚園。一般母親不工作的,全職太太的孩子都進幼稚園。因為幼稚園的保育時間比較短,一般到下午的2--3點。價錢上也相對比保育院便宜一些。而幼稚園不設有零歲兒童保育,一般是2歲以上兒童才能入園。 A+D(#D;A
oH:YQtc
幼稚園比較注重文化教育,也就是國內所說的學齡前教育,比如認假名啦,做算術啦等等,一些名園的話還會設有電腦,英文,樂器等課程。與之相比保育院更傾向於對小孩子的自理能力培養。比如當值啦,擦地啦,分飯啦,大班的小朋友要照顧低年級的弟弟妹妹,哄他們睡覺啦,散步的時候要牽著他們的手之類。 12O]bNw ,
V[be|cN
我自己的孩子放保育園,我還是覺得自理能力的培養比較重要,至於文化教育,等上了學後有n多年的時間可以去學呢。而且,要是自己有空在家裡都可以教文化知識。還有,保育園的時間長,一般孩子可以放到傍晚6點左右。 EL1deRi
至於是培養自理能力重要呢,還是文化教育重要呢,是長時間保育好呢,還是短時間保育好呢,這就要做父母的自己判斷了。

② 日本的育兒:每生一個孩子補貼42萬

前段時間,有朋友要從國內來,問我日本的狀況,我毫不猶豫地告訴他:帶上孩子來的話,你或許會對日本有一種全新的認識,如果不帶的話,你將會失去一次絕佳的深入了解日本的機會。

(一)

赴日前,在國內生活多年,每每想到將要帶上尚未入幼兒園的女兒一起時,內心便是各種的緊張與不安:經濟壓力、語言問題、入園、醫療、甚至是生活習慣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日本雖然我在書本上學習、研究多年,但「紙上得來終覺淺」,畢竟從未在那裡生活過。於是,各種打聽,無論是日本人還是留日的前輩,但最終得到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門、莫衷一是。就這樣,在各種的忐忑與不安之中,踏上了赴日的旅程。

到達日本後,女兒的入園是首先面臨的問題。來日前,就聽幾位留日多年的老師說過,在日本小孩子入園是很難的。盡管少子化是趨勢,但是公立幼兒園極少,入園競爭很大。而且最關鍵的是,女兒來日時,京都幼兒園已經過了入園申請時間。

帶著所有的焦慮與不安,那天我鼓足勇氣去了住所附近的一所市立幼兒園(公立),園長的熱情和親切讓我始料未及。一聽說是來申請入園的,二話沒有多說,拿出幾張表格,填好後,沒幾分鍾就拿到了入園許可。出門離開幼兒園之前,園長還親自跪在我的面前,將我的鞋子擺好放在我的腳邊,更是讓自認為還懂點日本文化的我永遠難忘。就這樣,糾結了最久的難題居然如此意想不到地輕松解決。關於日本的幼兒教育,之前已有涉及,在此不再重復。僅就一些宏觀的政策、制度作一介紹。

(二)

首先看幼兒園及保育所(園)相關制度與政策:

日本的幼兒園大概分為公立和私立兩種。公立的一般由國家、地方公共團體、學校法人等依據《學校教育法》施行規則設置。私立則須經各縣知事(省長相當)批准後,由各民營機構自行設立。主要對象為滿三歲以上小學入學前的幼兒。京都市為例,共有市立幼兒園16所,國立1所,私立99所。幼兒園主要責任是給適齡兒童提供 健康 的成長環境,促進其身心發育。

除幼兒園外,日本還有比較類似的保育所制度。保育所(園)則是根據《兒童福祉法》設立,主要面向由於夫妻雙方均上班,或單(雙)方生病或有親屬要照顧等,無精力撫養孩子的家庭,對象則從零歲起至小學入學之前。同樣,也可以分為公立和私立兩種。京都市擁有市營18所,民營229所。

幼兒園與保育園的不同之處,首先幼兒園的老師被稱為是教諭,屬於學前教育教師,而保育園的老師則被稱為保育士。教諭與保育士的區別在於所要求的資格不同,幼兒園老師必須取得教諭許可(類似教師資格證),而保育園的保育士則必須取得保育士資格證。其次,幼兒園原則上規定,每個班35人以下,配備專任教諭一名(此外,尚有生活、保健老師等)。而保育園的配置則根據幼兒年齡段不同,標准也不同。以京都市為例,保育士的配置標准,0歲幼兒每三人一名保育士(國家標准),1歲幼兒每五人一名保育士(國標:每6人一名),2歲幼兒每6人一名(國標),三歲幼兒每15人一名保育士(國標:每20人一名),4歲幼兒每20人一名(國標:每30人一名),5歲幼兒每25人一名(國標:每30人一名)。不僅如此,幼兒園和保育園的設施配置標准也不相同。

關於入園,幼兒園只要年齡在四歲(三歲可以入園,但每周只限定幾個小時)以上,即可去意向幼兒園申請入園。而保育園則對兒童年齡未有限制,但是要求出示父母雙方的工作證明、或就醫等無力撫養孩子的證明。申請入園的材料也是提交當地區役所兒童福祉中心,根據情況,還會舉行對家長的面試等。

保育園的入園程序雖然看似稍顯復雜,但是通常的做法是有需求的准媽媽們在臨產之前就已經向當地兒童福祉中心,提交了入園申請,所以,寶寶出生沒多久,有些甚至剛出醫院就被送至了保育園。保育園的保育時間從早上開始一直可以持續到晚上,不僅吃喝拉撒不用管,甚至是周末都可以申請保育。安倍當政以來,為鼓勵更多女性進入工作崗位,相應不僅鼓勵保育園的增設,還大幅提高保育士的待遇。據京都市官方統計,截止目前,市內沒有一個需要入園的孩子沒有入園。

(三)

接著看日本的生育及養育政策。在日本,每生一個孩子可以得到生育補貼42萬日元,如果僅在日本登記,但未在日本生產的補貼為39萬日元。這部分補貼主要用來支付醫療保險未保的那部分生產費用(順產基本上都有近一半的結余)。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剖腹產或提前入院保胎等,區役所醫保中心還會提醒辦理一張特殊的保險卡。憑該卡無論住幾個月的醫院(日本住院不準陪護,一日三餐、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全部醫院負責,家屬只准在規定時間段內探望),無論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多少額外的醫療費用,只需要按照該卡的限額(根據收入而定)支付即可,其餘無論多少,由醫院和保險部門直接結算(如:住院兩個月大約花費一百多萬日元,而實際個人可能只需支付幾萬日元)。

當第一次檢查發現懷孕時,醫院並不會要求支付當次的檢查費用,而是建議准媽咪去所在區役所(區政府),憑醫生開的懷孕證明免費領取一本母子手冊(有日語、英語、中文、韓語四種語言版本供選擇)。母子手冊有四個小冊子組成,第一個是按照產檢順序列了生產前所有有可能遇到的產檢項目的一個類似醫保單的小冊子,准媽咪只要按照和醫生約好的下次產檢的時間,到醫院時由結算處撕一頁即可。以後每次產檢完畢,同樣由醫院結算處直接撕一頁母子手冊上的產檢單。醫院會憑那頁單據直接和保險結算,不需要個人再花一分一毫的金錢和精力。

第二個小冊子則是記錄醫院的母子雙方的生產狀況及產後檢查的一些項目。如產後媽媽的周檢及月檢。寶寶的月檢、三個月檢、六個月檢、一歲檢、一歲半檢等等。另外還列了寶寶護理的一些基本常識及該階段全日本寶寶的一些平均指標值等供參考。寶寶的月檢、三個月檢等均由當地政府母子福祉科來負責,月檢是上門來檢查,以後則是到時間之前,會有郵件送達,告知時間、地點,然後按照通知時間、地點去檢查。不同的階段,還會有專門的醫生負責講解該階段寶寶撫養的注意事項等等。

第三個小冊子則是寶寶的疫苗接種手冊。日本的疫苗接種通常是選擇距離住所最近的兒科診所,當然也可自行選擇接種機構。第四個小冊子就是專門用來講解一些疫苗接種的常識,供參考用。一般第一次去接種的時候,醫生就會按照疫苗接種的節點,會列出所有疫苗大概的接種時間,以後每次去的時候,預約好下一次即可。

寶寶出生後需要去區政府登記。於是,從登記的那個月算起,在三歲之前,每個月可以領取1萬5千日元的 育兒 補貼。三歲以後每個月可以領取1萬日元,直到中學畢業。每四個月一次現金打到指定的賬戶里。三歲之前寶寶無論生任何病,住多久的醫院,每個月只要200日元即可。日常的感冒咳嗽,這個月里第一次去了付200日元,以後每次去了看完拿葯即可走人,不用再有任何結算。

日本扔垃圾是要錢的,寶寶出生後,尿不濕用的量可能比較大,垃圾自然會增加,於是,你會驚訝地發現,某一天,福祉中心通過新登記的寶寶出生記錄,會直接將足夠用一年的垃圾袋寄送到家裡來。當然,第一次寶寶月檢的時候,區政府保健中心的工作人員還會告訴住所附近的一些可以帶寶寶去玩的設施、場所等,用以緩解媽咪們每天帶孩子所引起的情緒、或壓力等。

日本的每個小區,無論大小,都設有兒童玩的公園,根據小區的大小,有大有小。但無論多大或多小,鞦韆、沙坑、滑滑梯、高低杠等則是必備的。

寶寶出生後,如果父母雙方均為上班族,可以申請將寶寶送至保育園,根據工作時間、收入、等狀況,寶寶的入園時間、費用等都不相同。無論入幼兒園還是保育園,每月一次的體檢則是雷打不動的,檢查結果會直接記錄在寶寶的成長記錄表上,需要家長簽字確認。

寶寶進入換牙期後,為保證牙齒的 健康 ,學校定期會進行牙科檢查,然後也會將檢查結果反饋給家長,根據意見選擇是否就醫。小學階段的小朋友去任何一家牙科,看任何齒科病都是免費的。

此外,兒童福祉中心還受理來自各類學校、家庭等任何項目,對小朋友的成長中所遇到的家庭的不安、孩子的虐待、厭學、等不恰當行為等提供指導、認定、治療等。

上小學之後,由於日本的中小學實行寬松教育模式,放學時間較早,為保證孩子們的安全,每所小學操場邊上就設有兒童館。放學後,家長不在的小朋友由兒童館的老師直接負責接至兒童館。兒童館設有 游戲 室,閱覽室、公共學習室等,還和小學共享操場,小朋友不僅可以在那裡學習、玩耍、為保證孩子們 健康 ,每天還提供一些小零食。

(完)

③ 請問小孩在日本上保育園能學到知識嗎保育園和幼兒園區別是哪裡啊我知道保育園照顧方面多一些,不知道

我孩子以前就上過保育園和幼稚園,總體來說保育園只是幫助照顧孩子而已,嬰兒都可以入園,不太教孩子什麼東西,大多是兒歌一類的,但是保育時間比較長。幼稚園有年齡限制,會帶著孩子學一些東西,但是時間相對比較短一些。

④ 在日本,上最一般的 幼兒園費用,一個月大概要多少錢喲

據本人所知,日本有兩類,一種叫保育園,另一種叫做幼稚園。
區別是,保育園應該是厚生勞動省的福利,幼稚園是學校法人(不記得我的說法是否正確)。總之兩者是不太一樣的,保育園是根據家庭的收入來確定收費標準的,賺得多交得多,幼稚園是固定的收費標准,和收入無關。另外保育園好像9個月之後就可以去,幼稚園要3歲以後。
我家孩子是保育園,一個月不到8000日元(窮人了)。

⑤ 日本學前教育的優點和缺點

優點是以法治教育,以法促教育
日本學前教育的發展過程,其實就是不斷使其實現法制化的過程。從公布《幼兒園保育及設備規程》(1899年)、《幼兒園令》(1926年),到頒布《學校教育法》(1947年)、《幼兒園設置標准》(1956年)和《幼兒園教育大綱》(1964年);從公布《社會事業法》(1938年)到頒布《兒童福利法》(1947年)和《兒童福利設施最低標准》(1948年)。進入90年代,隨著少子化、核心家庭化、都市化、信息化等傾向,文部省先後頒布了《天使計劃》(1994)、《幼兒期開始進行心靈教育》(1999),意在通過提升家庭的教育力和社區的教育力,以協調好各個方面力量對學前兒童進行教育,形成「育子的社會」。

日本的學前教育主要通過兩條途徑實現,一是幼兒園,一是保育所。它們之間的區別是:(1)分屬不同部門領導。(2)招收對象:幼兒園為3~6歲幼兒,保育所則為0~6歲幼兒。(3)入學時間:幼兒園每年4月,實行學年制,有寒暑假;保育所則隨時開放,無寒暑假。(4)保育時間:幼兒園每天為4小時,保育所則為8小時。(5)保育所所受公費補貼較多,收費低廉;幼兒園受公費補助少,收費較貴。(6)教育水準:保育所比幼兒園仍低一個檔次。2004年12月,日本中央教育審議會發表了《關於幼兒教育、保育一體化的綜合機構》的咨詢報告,報告闡述了幼兒教育、保育一體化的意義與理念。目前,兩者一體化雖未完全實現,但兩者的教育內容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融合的趨勢已日益明顯。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9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