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麼那麼多球員在歐洲
❶ 日本旅歐球員多達451人,國足開始重視留洋計劃
日本旅歐球員多達451人,國足開始重視留洋計劃
日本旅歐球員多達451人,國足開始重視留洋計劃,2021年日本的旅歐球員人數已經達到了451人,其中在德國聯賽的日本球員數量最多,高達250人。現在,至少我們看到了在留洋球員方面與日本的差距,並且也在正視這樣的差距
日本旅歐球員多達451人,國足開始重視留洋計劃1
北京時間6月25日,自國足在40強賽中4連勝完成出線,武磊更是迎來了大爆發之後,關於中國球員留洋的話題也再一次被熱議。然而在這一方面,我們的鄰居早已走在了前面,當國足還在靠武磊撐門面的時候,他們留洋的球員已經高達幾百人了。
根據德國的《轉會市場網》統計數據,2021年日本的旅歐球員人數已經達到了451人,其中在德國聯賽的日本球員數量最多,高達250人。
而在日本旅歐球員人數高達450人的同時,我們國內聯賽卻出現了留洋球員回潮的現象。根據筆者的不完全統計,今年的冬季轉會窗至少有8名留洋球員回到國內聯賽效力,其中不乏英超狼隊的'何朕宇、留洋法乙的中甲MVP季驍宣等。到目前為止,也就剩下武磊仍然堅持繼續留洋。
武磊此前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出去留洋之後才終於明白國足為什麼一直踢不過韓國日本,在歐洲這種高水平、快節奏的比賽中鍛煉之後,回到亞洲踢球時心態完全不一樣。
從武磊的采訪以及日本旅歐球員的人數,或許我們可以明白,日本在最近的亞洲男足排名中一直高居第一的原因了。
武磊在這一次的40強賽當中取得的成功,讓留洋的話題再一次受到了關注。足協主席陳戌源此前在接受采訪的時候也表示,武磊證明了自己出去留洋是一條正確的路,並且他還表示,足協目前已經啟動了留洋的計劃,在爭取最遲在明年年初送四、五名球員去歐洲踢球。
盡管在留洋這件事情上,我們與日本存在著巨大的差距,但是至少武磊的留洋證明了,只要球員的實力能夠達到要求,出去留洋能夠讓球員得到更大的提升,而且武磊是到了27歲的時候才去留洋的,如果留洋球員的年齡更小一些的話,那麼或許取得的進步會更加大一些。
現在,至少我們看到了在留洋球員方面與日本的差距,並且也在正視這樣的差距,開始啟動計劃推動更多球員走出去,這也算是一種進步。但這樣的進步還遠遠不夠,我們希望留洋計劃能夠扎扎實實地推進,能夠把真正有實力、有夢想的球員送出去。
盡管短時間之內想要追上對手並不現實,但我們希望武磊是一個好的開始,希望後續能夠多幾個「武磊」,這樣堅持下去,國足才能真正看到希望。
日本旅歐球員多達451人,國足開始重視留洋計劃2
武磊在世預賽的表現充分向人們展現了留洋西班牙的作用是非常正向和積極的,尤其是在面對敘利亞時,武磊面對高大西亞球員的對抗時,在身體素質上完全不輸對方。甚至能夠抗著對手的防守繼續進攻,這在以前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可見在西班牙的日子裡,武磊的技術和身體素質都有穩步提升。
鑒於武磊這個成功的案例,中國足協准備開啟一項國足隊員留洋的長期計劃,這其中張玉寧、陳彬彬等在俱樂部和國家隊都有不錯表現的球員成為第一批重點培養的目標。一開始足協聯系的球隊都是德甲,只可惜德甲相關人員在考察之後,覺得他們無法勝任德甲的比賽強度,於是最終他們只能被安排到德乙進行比賽。這項計劃將會在今年的晚些時候正式實施。
其實我覺得足協完全沒有必要這樣照葫蘆畫瓢,武磊的成功並不具有廣泛性。而且這些隊員年紀都已經不小,德乙整體的水平其實完全沒辦法和中超相比。這些隊員即便在德乙踢球,也未必能夠取得甚至超過武磊目前的效果。
加強青訓才是足協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完全可以將青訓體系和國外的優秀俱樂部相連。讓中國優秀的青少年去接受先進足球理念的熏陶和訓練,這樣一來,當這批運動員成長起來,便可以勝任國家隊的位置,確保中國足球不至於青黃不接。
聶衛平:國足出線,除非是派出11個武磊
中國球迷對於國足的態度,一直以來都是愛之深責之切,盡管他們戰績一直都無法讓球迷滿意,但是大家卻依舊忍不住要去關注,聶衛平便是這樣典型的代表。
作為中國棋壇元老級別的人物,聶衛平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關心國足的成績和發展的,他曾經在很多采訪和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表對於國足的看法。就在近日,聶衛平再次發表對於國足12強晉級前景的看法。在他看來,目前國足的水平和狀態,根本沒辦法在12強脫穎而出,除了武磊之外的球員根本沒有打出該有的實力。想要晉級,除非排出11個武磊的陣容,否則都是白搭。
盡管聶老的話聽起來確實有些刺耳,但是國足在40強比賽中確實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首先就是中後場的配合非常生疏,總是讓對手輕易就能夠突破防守,給禁區造成威脅。其次就是阿蘭等隊員的狀態非常不好,比賽中沒辦法在進攻端給國足帶來活力和沖擊力。這些都是李鐵在接下來需要去努力解決的問題。12強每一支隊伍都是強隊,中國男足真正的挑戰確實才剛剛開始。
❷ 日本球員為什麼多去德甲踢球
德國俱樂部越來越希望從日本尋找好的球員,甚至是倚仗他們可靠的表現。畢竟,就外籍球員數量而言,日本現在是德甲前10名的國家之一。奧寺康彥和長谷部誠,可以說已經進入到了德甲名人堂這一行列。奧寺康彥是日本第一位在德國頂級賽事中亮相的球員,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他效力過科隆、柏林赫塔和雲達不來梅。同時,長谷部誠是所有日本球員中效力德甲時間最長的。他於2008年1月抵達德國,在2008-2009賽季沃爾夫斯堡首次贏得德甲冠軍時擔任主力中場。隨後,他在紐倫堡踢了一年,然後於2014年轉會到法蘭克福。作為國家隊的前隊長,長谷部誠不斷延長著自己的職業生涯,並通過法蘭克福三後衛的打法,在拖後中衛位置上又取得了提升。他的防守經驗和閱讀比賽能力讓法蘭克福擊敗拜仁慕尼黑贏得了2017-2018賽季的德國杯冠軍,一年後又打入了歐聯杯半決賽。2020年6月,這位老將在德甲出場309次,創造了亞洲球員在德國頂級聯賽中的出場紀錄。自那以後,他依然很活躍,現在已經超過了350場,他對球隊仍然非常重要,這一切要歸功於他極為自律的職業精神。另一位為德國頂級聯賽增光添彩的最成功的日本球員是該國進球紀錄保持者香川真司,他在多特蒙德效力的兩段時期里,在216場比賽中攻入60球。在2010年至2012年的第一次效力期間,他在克洛普率領的那支出色的年輕球隊中贏得了兩次聯賽冠軍。幾乎全部在德國踢過球的日本球員似乎都具有類似的特徵,那就是出眾的職業精神,這一點充分體現在了日常的訓練和比賽中。相信這樣的人才在以後還會變得越來越多。德國俱樂部越來越希望從日本尋找好的球員,甚至是倚仗他們可靠的表現。畢竟,就外籍球員數量而言,日本現在是德甲前10名的國家之一。奧寺康彥和長谷部誠,可以說已經進入到了德甲名人堂這一行列。奧寺康彥是日本第一位在德國頂級賽事中亮相的球員,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他效力過科隆、柏林赫塔和雲達不來梅。同時,長谷部誠是所有日本球員中效力德甲時間最長的。他於2008年1月抵達德國,在2008-2009賽季沃爾夫斯堡首次贏得德甲冠軍時擔任主力中場。隨後,他在紐倫堡踢了一年,然後於2014年轉會到法蘭克福。作為國家隊的前隊長,長谷部誠不斷延長著自己的職業生涯,並通過法蘭克福三後衛的打法,在拖後中衛位置上又取得了提升。他的防守經驗和閱讀比賽能力讓法蘭克福擊敗拜仁慕尼黑贏得了2017-2018賽季的德國杯冠軍,一年後又打入了歐聯杯半決賽。2020年6月,這位老將在德甲出場309次,創造了亞洲球員在德國頂級聯賽中的出場紀錄。自那以後,他依然很活躍,現在已經超過了350場,他對球隊仍然非常重要,這一切要歸功於他極為自律的職業精神。另一位為德國頂級聯賽增光添彩的最成功的日本球員是該國進球紀錄保持者香川真司,他在多特蒙德效力的兩段時期里,在216場比賽中攻入60球。在2010年至2012年的第一次效力期間,他在克洛普率領的那支出色的年輕球隊中贏得了兩次聯賽冠軍。幾乎全部在德國踢過球的日本球員似乎都具有類似的特徵,那就是出眾的職業精神,這一點充分體現在了日常的訓練和比賽中。相信這樣的人才在以後還會變得越來越多。
❸ 為什麼日本那麼多球員可以留洋海外
首先,日本球員在歐洲受歡迎是之前日本幾代球員打下的基礎。從中田英壽到中村俊輔,從本田圭佑到香川真司。一代代在歐洲揚名立萬的日本球星向歐洲的俱樂部、球探們證明了,日本球員可以在歐洲球隊踢球,甚至成為核心球員,這是一個10多年積累的過程。尤其是多特蒙德花了35萬歐元買下香川真司,一個賽季就打出了球星的潛質,兩個賽季身價超過千萬英鎊。無論從俱樂部的成績還是從經濟收益著想,引進日本球員都被認為是十分劃算的買賣。所以拜仁也押寶引進了宇佐美貴史,一個幾乎打不了比賽的球員,雖然是一個失敗的投資,但最終損失並不大,只是沒有押中而已。當然這其中也跟日本人源源不斷地向歐洲推薦自己的球員有關,一開始他們這個姿態放得很低,甚至給你錢讓你帶我們的球員玩。隨著一代代日本球員在歐洲俱樂部成功,日本的俱樂部,球員經紀人也跟歐洲俱樂部取得了很好的合作關系,推薦年輕後進的日本球員進入歐洲聯賽踢球也就更容易,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當然,隨著朴智星的成功,韓國球員登陸歐洲的也不少,雖然名氣大的現在只有孫興民,但整體數量一點也不少。我國在這方面非常不足,最成功的就是孫繼海,但他並沒有效力豪門的經歷,沒有有分量的冠軍,也沒有成為球隊的核心球員,所以在歐洲影響力先天不足,普遍中國球員在歐洲還是貼著不信任標簽。想改變這種情況,至少需要一個成功的有影響力的案例來改變歐洲足球界對中國足球的看法,否則還是沒戲。
其次說說日本球員的特點。在歐洲成功的日本球員基本都是進攻球員,攻擊型中場,影子前鋒最多,如本田香川;再有就是邊路突擊手,內田篤人等,都是技術出色速度快的角色。當然也有很多缺點,比如身體對抗較差,他們在亞洲都不佔優勢。但他們很好地揚長避短,他們的球隊基本都不需要他們干身體對抗的活。香川在多特為什麼能成功,就在於他的靈性,這是一個很模糊的詞,但經過香川的串聯中前場,多特的進攻更加多樣且出其不意,更加犀利。簡單說來你球員要有人家看得上的特點,你要有技術有靈性才可以為全隊梳理進攻,而且還安排絞肉機在旁邊保護你。你體力好能跑遍全場,就可以安排你保護中場,攻守兼備。中國球員普遍都過於平庸,有幾個身體條件出色的,但也僅僅在亞洲出眾,在歐洲全世界最優秀球員的聚集地,僅憑身體出色想成功很難。所以我們培養球員不但要培養基本功,同意也要培養特色,否則很難被人家看上。
最後說的就是,球員在中國賺錢太容易,幾乎沒有人願意去歐洲冒險競爭。而且資本炒作的結果,中國球員自己買賣的身價太高,高到基本跟歐洲二流球隊轉會的身價差不多的程度,人家腦子進水才會花這么大一筆錢買一個還沒有證明過自己的球員。我們自己的聯賽繁榮是好事,但不能為了自己的繁榮而阻斷向歐洲輸出球員。畢竟足球的核心在歐洲,在現今足壇你沒在歐洲踢過敢說自己經受過世界最高水平足球的檢驗。強如亨利,貝克漢姆離開歐洲,也被認為你的足球生涯基本結束,已經進入養老金模式。所以我們還是不要意淫什麼恆大勇奪世俱杯了,那個東西沒有多少價值的。想真正提高水平,在歐洲五大聯賽,在歐冠拼殺幾年,才見真成色。
目前看中國球員留洋沒有哪個會有好前景的,放眼亞洲,阿聯酋的奧馬爾希望最大,但他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在海灣賺錢太容易,願不願意接受更大的挑戰,有沒有更大的追求,就看他自己了。
❹ 為什麼日本的年輕球員總是喜歡到歐洲踢球
日本是一個足球氛圍很濃厚的一個國家,近幾年日本的足球水平得到了飛速發展,在諸多國際賽場上,日本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整體水平的提升也帶動了日本國內很多球員的水準,如今在很多歐洲高水平的聯賽中都能看到日本球員的身影。而日本球員之所以喜歡到歐洲踢球主要與日本足球施行的制度有關,在日本不僅會培養球員的技術,還會培養球員對於足球這項運動的熱愛,此外,到歐洲踢球還能夠顯著提升球員的收入。
為了能夠培養球員,很多日本俱樂部會以相當低廉的價格將球員送達歐洲去,這樣的做法無論是對日本本土的俱樂部,還是對歐洲的俱樂部而言都有好處。首先,在這樣的舉措下,日本可以發掘出一批有能力的年輕球員,這些球員在返回日本後身價能翻數倍。對於歐洲的俱樂部而言,他們能夠以極低的價格獲得一批有潛力的年輕球員來為自身效力,對俱樂部的發展是極好的。
❺ 日本年輕球員為什麼喜歡到歐洲踢球
日本足球採用雙軌制:俱樂部和校園足球。 年少時,若足球天賦異稟,可申請加入俱樂部訓練。 日本目前多達56人在歐洲各級聯賽效力。原因何在? 嚴格薪資,鼓勵球員外出留洋。 J1球員的平均收入是3500萬日元,約合230萬元人民幣。年紀越輕,薪資越低。反之,亦然。20左右的球員,大部分只有360至480萬日元收入(約合人民幣23萬至30萬) 因此有足球才華的年輕球員,願意到歐洲去闖盪。 對比我國,不說為好。
首先去歐洲踢球並不是想去就能去的,畢竟歐洲足球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成熟的體制,完善的梯隊很適合年輕球員發展!
日本足球近年來的飛速的發展,在世界盃等國際賽事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技術足球的代表,所以拋開民族恩怨不說,足球方面必須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所以日本年輕球員去歐洲踢球,無論是俱樂部的一線隊,還是青年梯隊。對自身的發展肯定是有很大幫助的,這樣才能更好的為國家隊效力,使國家隊整體實力得到提升,在國際比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題主問「日本年輕球員為什麼喜歡到歐洲踢球」?
咱們可以先來個橫向對比,那就是先了解下「為什麼咱們國足球員們不喜歡到歐洲踢球呢」?
對比過後, 咱們就可以得出日本球員喜歡旅歐的結論。
實際上,足球是一項競技項目,你去不去歐洲踢球,並不是憑借「喜歡」兩個字就可以了,除非你像咱們以前中超球員那樣到歐洲中資球隊「出口轉內銷」,那另當別論。
論歐洲主流足球聯賽的整體水平,肯定比亞洲的中超或J聯賽高很多。
你在國內聯賽能稱王稱霸, 到了歐洲主流聯賽,說不定你連個看飲水機位置都擠不上。
沒錯,對於咱們中超的球員來說,在歐洲各大聯賽基本上是打不上主力。
就拿咱們現役最強的球員武磊來說, 武磊在西甲保級隊西班牙人,也不過是輪換球員,更何況是其他中國球員呢?
在歐洲打不上主力不要緊, 大部分時候在歐洲踢球的工資還沒有在中超那麼高, 歐洲五大聯賽對於外援的吸引力更強,他們並不需要用高薪來吸引亞洲球員。
對於大部分中超聯賽球員來說,留在國內,猴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錢多事少離家近,既能當球霸又能領高薪,何苦去歐洲五大聯賽過著打替補又拿不到高薪的日子呢?
這就可以回到題主問的問題,說為什麼日本年輕球員喜歡去歐洲踢球?
那是因為這些年輕球員具備了在歐洲五大聯賽立足的實力,而且日本J聯賽的工資也不高,他們也沒必要為了更高的薪水而留在國內聯賽。
歸根結底, 球員轉會無非就是圖這幾點,要麼嫌錢少,要麼嫌隊爛,要麼嫌打不上主力,而對歐洲聯賽來日本球員來說,歐洲聯賽球隊顯然不是這種情況(相比起J聯賽,歐洲球隊錢不少,隊不爛,還能打主力)。
既然他們具備了立足歐洲五大聯賽的實力,那麼他們自然就會選擇去歐洲五大聯賽踢球。
在歐洲踢過球的亞洲球員當中,你覺得誰的經歷最為成功的?歡迎一起討論。
日本年輕球員為什麼喜歡到歐洲踢球?這個問題需要從幾個不同的角度回答。有傳承、有夢想、有收入、有經紀人的持續培養等各方面的因素共同促成。
首先,日本足球的教育模式不只培養球技,更培養精神和熱愛日本足球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推行50年計劃,從此開始深度紮根青訓,不斷改變青訓模式,不管成年隊、J聯賽遭遇到多大的困難,資金出現過什麼問題,都沒有改變過對青訓的重視和培養。
像《足球小將》這種漫畫,宣傳的不光是對勝利的渴望,其實更多是足球的熱愛、對夢想的追逐,而這正是日本足球教育的精髓。
他們從小看重的,不只是培養所有小球員的技術能力,更希望所有年輕人可以有夢想、有追求、有毅力,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對於所有小球員來說,能站上歐洲最高的巔峰,自然就是一種從小被培養被灌輸的夢想。
本田圭佑小學畢業時的作文題目叫《我的夢想》,裡面已經寫道,自己的夢想是成為世界上最好的球員,參加意甲聯賽,穿上10號,成為首發,每年掙40億日元,參加世界盃,身穿10號成為國家隊主力,等等等。
而他最終靠著一步步努力實現了很多夢想,這種榜樣無疑是給後來的年輕人提供了學習和參照的依據;後輩們一代代的傳承,更是讓這種精神成為日本足球的一部分。
其次,日本球員想提高收入,必須要去歐洲踢球權威數據機構《sporting intelligence》發布的2019年度全球 體育 收入報告,明確列舉出來中超和日本J聯賽的工資收入差異,其實已經說明問題。
中超2019年的一線隊共有486名球員,球員的平均年薪高達超過120萬美元(96.5萬英鎊),同比增加了20.8%,當然,其中大頭都被超級外援們拿走。 中超的中位數年薪也達到了36.6萬美元(29.3萬英鎊),中位數收入達到了257萬人民幣。
相比之前,日本J聯賽18支球隊的一線隊共有524名球員,平均年薪只有32.7萬美金,除了少數幾個球員,大多數外援的收入遠低於中超。同時,J聯賽的中位數年薪只有13.6萬美元(10.9萬英鎊),這個收入只有中超聯賽的三分之一多一點。 也就是,日本J聯賽球員的中位數收入都不到年薪100萬人民幣,很多球員的年薪非常少。
而日本足球推行的是校園足球模式+職業化球隊梯隊建設的雙軌模式,小時候的青訓人數非常多,隨著球員年齡不斷長大,淘汰率非常驚人,最終能夠變成職業球員的,都是精英球員,都有非常強的天賦和抱負,當然所有人都會希望去更高的舞台展示自己,希望拿到更多的收入。
最後,引進日本球員已經變成一項收入豐厚的買賣為了鼓勵年輕小將有更高的追求,為了鼓勵日本球員去歐洲發展,日本足協、日本球隊這些年都不會給球員轉會設置什麼障礙,便宜成為最主要的利器。
2020年年初,日本身價排名前25名的球員,統計他們首次到歐洲的轉會費,有2人是租借,4人自由轉會,100萬以下還有7人,真正200萬以上的只有武藤嘉紀和昌子源2名球員,其中武藤嘉紀直接500萬歐元加盟美因茨,昌子源300萬歐元轉會法甲圖盧茲。
由於大量日本球員到歐洲時非常便宜,導致了他們加盟歐洲的時間越來越早,目前日本前25名身價的球員里,23歲以下已經留洋的人數多達15人。
很明顯,這是一門好的生意,經紀人把年輕球員以非常低廉的價格賣到歐洲中小球隊,經過培養,雖然有一定的失敗率,但真正成才的球員會以10倍、20倍的轉會回報,去更高的球隊。球員收入暴漲、夢想實現,經紀人得到足夠多的利益,日本足球實力越來越強,多方共贏。
因此,日本上下都很願意宣傳去歐洲踢球的夢想,也有意從小給所有球員灌輸去歐洲踢球的夢想
瑞士一家 體育 機構CIES報告,2019年全球132個頂級或次級聯賽中,一共有55865名球員效力,其中日本球員達到了1047人,排名世界各國的第9位,甚至超過了義大利、德國、葡萄牙等足球強國。
除了日本聯賽提供了大量踢球崗位,分布在歐洲的幾十名日本球員,同樣讓人羨慕。
綜上所述,這就是日本足球幾十年的努力傳承、大局觀、全民的意識、對足球的熱愛,等等等等,所有原因綜合在一起,成就了如今的日本足球,讓日本青少年球員一直夢想去歐洲踢球,並願意為了這個夢想做出努力。
光羨慕是沒有用的,中國足球各個方面都不具備模仿日本的能力,只照貓畫虎去學一個青訓體系或者青少年聯賽的制度,完全不會改變中國足球的現狀。
中國足球真想培養青少年的足球氛圍,首先要從意識、從精神、從所有小孩的追求和抱負入手,讓所有小球員在從小接觸足球時,已經具備了充分的思想准備,未來才有可能不被各種現實條件誘惑,才能真正有希望朝著超級球星的方向發展。
中國足球現在誘惑太多,小球員們從小到大面臨太多其他的選擇,一旦早早成名就會有各種利益誘惑,破壞他們的成功之路,這一切都是日本足球幫助小將們隔離的事情。因此,中國足球不缺少小時候的天才球員,卻缺少把小將培養成人的能力。
這也是日本足球最值得學習的部分,他們真正找到了把年輕人集體培養成長的辦法,真正付諸行動,並真正收獲到了成功的果實,這才是最讓人羨慕的地方。
樂學 體育 ,每天分享精彩 體育 新聞。
刨除 情感 來講,不得不說日本足球的強大,日本足球應該算是亞洲一流強隊,世界准二流強隊。
20年前日本足球和我們同時起步,甚至國際排名比我們還底下,現在日本足球和我們已經不是一個檔次,比我們高出很多了,現在日本足球世界排名28(積分1500,亞洲第一),中國足球排名76(積分1323,亞洲第九)。
題主問為什麼日本年輕球員喜歡去歐洲踢球?
第一 ,歐洲足球是世界足球的最高水平,也是未來足球的風向標,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都有站在最高舞台的夢想。
第二 ,日本國情和體制,"逼」著球員去留洋。一般而言各國足協對未成年留洋都有均採取保護措施,連巴西足協也有未滿18歲不得效力海外的禁令。但日本足協則不然,他們對少年天才的留洋夢想不但不扼殺,反而採取的是一種鼓勵並且想盡各種辦法保駕護航。
現在歐洲五大聯賽均有日本籍球員,這正是他們踏踏實實做青訓取得成就。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Sao課足球。
日本隊FIFA排名28位,亞洲排名第一,在日本最新一期公布的世預賽名單中,23人的總身價高達9305萬歐元,是中國隊的4倍!而23人中更是有19名球員效力於海外聯賽……英超,西甲,法甲,德甲,意甲,荷甲,葡超,比甲等歐洲主流聯賽都有他們的身影,所以,這些國家隊的主力球員就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日本的年輕球員更傾向走出國門去「看一看」。
2019年9月2日,18歲89天的皇馬外租球員久保健英迎來了自己的西甲首秀,他也刷新了日本球員旅歐最年輕出場記錄。久保健英出道於巴薩青訓,雖然身材不高,身體也略顯單薄,但他擁有極其出色的盤帶能力和不俗的左腳能力,球風很像梅西,不過之後選擇加盟了皇馬,目前已經是馬略卡的絕對主力。久保健英是日本天才球員的代表,影響著很多更年輕球員旅歐的決心。
2020年1月28日,瑞士超級聯賽錫永俱樂部官宣從J聯賽湘南海洋簽下18歲日本前鋒若月大和,去年U17世青賽上,身高僅170的若月大和兩度攻破荷蘭球門,僅僅三個月後,剛剛高中畢業的他便實現了兒時的夢想—留洋歐洲!
日本足壇一直對球員留洋持開放態度,如果說之前香川真司在曼聯和多特踢出名堂是在國內J聯賽的鍛煉,如果說南安普頓主力中衛吉田麻也和萊斯特城奪冠主力岡崎慎司都是經過國內聯賽的洗禮才能慢慢走上更高的職業舞台。那麼,近些年日本球員的留洋年齡越來越趨於年輕化,20歲的球員前田大然(波爾蒂芒)、安部裕葵(巴塞羅那)、食野亮太郎(曼城),還有19歲的西川潤也(巴薩)等等……
截止目前,五大聯賽有日本留洋球員12人
英超3人:南野拓實(利物浦)、武藤嘉紀(紐卡斯爾)、吉田麻也(南安普頓)
西甲2人:久保健英(馬略卡)、乾貴士(埃瓦爾)
意甲1人:富安健洋(博洛尼亞)
德甲3人:長谷部誠(法蘭克福)、鐮田大地(法蘭克福)、大迫勇也(不萊梅)
法甲3人:酒井宏樹(馬賽)、昌子源(圖盧茲)、川島永嗣(斯特拉斯堡)
日本足球也是經歷了陣痛期,也有過迷茫期,但他們靜心搞青訓,人才不斷涌現,國家鼓勵留洋,甚至承擔有天賦球員的留洋費用,這就更加堅定了日本年輕球員去歐洲踢球的決心!而且,有前面這些旅歐豐富經驗的老大哥為榜樣,讓他們比我們的年輕球員更加有自信心!
最後,不得不嘮一下咱們的年輕球員,中超聯賽也是一個不錯的鍛煉舞台,但是我們不能圖安逸,能出去咱們就要出去,需要有一種危機意識,只有不斷完善強大自己,才能永遠不落後……希望中國足球能學習鄰國,應該腳踏實地,少年強則國強!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觀點,我是Sao課足球,歡迎大家點贊,關注,評論和指正,謝謝!
這還拿來提問?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勢所必然。
日本球員相對來說,腳下技術非常的細膩,腳下非常的靈活,有很強的一腳傳球能力和組織能力,水平比較高,去歐洲踢球有利於他們的足球生涯的發展,成名的有本田圭佑,三都主都非常的不錯
這是歐洲足壇對日本年輕球員的認可,你這問題問的怪怪的,日本球員去歐洲踢球是為了夢想踢球,願意在歐洲足壇紮根,中國球員過去是鍍金,只要混個幾年,哪怕連主力都踢不上,回國就能拿個幾千萬年薪。
謝謝您的點名邀請!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誰的水平高,成績好(這個要是國際世界公認才行)拜師學藝的追求者就多,不單單是日本,全世界都知道歐洲的英國、德國、義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國家的足球運動水平高,超級聯賽辦得精彩,辦得有聲有色、讓世人矚目,所以世界上有天賦、有夢想的年輕運動員,要想出人頭地、要想超越取得成績和被人認可,就要到那個世界上最高的足球平台去學習、錘煉、提高自己!我們國家的年輕球員,也都想去!願意去!
人往高處走,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過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小日本兒,水平還不高,剛剛起步的時候,他們走的是請進來的基礎之路,請當時非常有名的巴西球星,有白貝利美譽的濟科當教練,也請過(那個年代,我們國家的足球水平高於日本)我們國家足球隊的沈祥福、李輝、楊朝輝等去培養指教他們的年輕學員!為此,為了追求足球夢想,提高足球水平,有很多日本年輕學員,都是到巴西去深造學習,甚至有很多日本人,移民到巴西!
只要是你水平高,成績好,就有人學習、就有人追求,我們國家的健力寶不也是去巴西深造和學習!也有很多去南美阿根廷學習的!
去哪兒學習,是雙方的選擇,歐洲高水平的足球學習培養也是管理、制度、方法很嚴格的!為了比賽的競技精彩、訓練協調一致、互相促進、同步有效,他們在青少年培訓方面,是分等級的!不同年齡、不同等級,服務、待遇、包括場地設施的應用是有區別的!向義大利、西班牙等超級倶樂部,他們每一個年齡段的梯隊,根據身體、素質、技術和思維意識等等的能力和水平,都分有abcde等七、八支隊伍,想去比賽、訓練學習,是要對號兒入座的!所以走出去學習,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條件、素質、水平、財力等實際情況,以及是否對自己的發展、鍛煉、提高更有利,或者更適合自己,不要跟風或盲目!否則勞民傷財,訓練效果不明顯,耽誤了孩子!
❻ 為什麼日本年輕球員喜歡到歐洲踢球為了什麼
因為日本的足球聯賽的管理過於落後,實在缺乏職業管理水準。所以日本稍有名氣的球員都喜歡到外面的世界去發展,他們大部分都去了德甲踢球,因為世界有幾大聯賽,分別是意甲、西甲、法甲、英超和德甲,而其中意甲、西甲和法甲對非本國的球員有名額限制,英超需要簽訂很不友好的勞工證,只有德甲對非歐洲的球員沒有特定的限制和要求,環境也相對寬松,所以很多日本球員都投奔德甲了。同時,這也讓很多優秀的球員被大家看到了。
不僅僅是日本,亞洲的球球投奔於歐洲已經見怪不怪了,同時韓國以及伊朗都誕生了許多秋月,但實際上很多球員的身價於自身的水平嚴重不符,在當下的環境中,年紀越小的球員可以獲得的薪資就越低,當相對的,他們能都躋身於高水平的聯賽的機會就越高。
❼ 日本年輕球員,為什麼他們都喜歡到歐洲踢球呢
日本的足球隊在世界的足球領域上的能力是非常強的,因為日本的足球體制以及球員也希望提升自身的足球技術,所以很多年輕球員都會喜歡到歐洲踢球。日本的足球隊之所以非常強,是因為他們在足球理念以及人才培養方案上有非常成熟的體制,而且日本很多年輕人也很喜歡踢足球,所以在足球方面,日本一直都是有一個很高不可撼動的地位。
日本的球員去歐洲踢球,不只是因為日本的足球體制,很多的日本球員也是非常想要去國外去更大的世界舞台去歷練自己,提升自己的實力。特別是現在的歐洲,足球聯賽已經是算是世界足球的最高聯賽了,所以歐洲有太多優秀的足球運動員,去歐洲踢球也可以很大程度的更快的提升自己。
❽ 很多好的球員會去歐洲發展,這是為什麼呢
足球是世界第一運動,其中歐洲就是世界足球的中心舞台,韓日球員現在有很多在歐洲五大聯賽效力,很多是主力甚至是核心。很多好的球員會去歐洲發展,這除了增加知名度外,增強個人的實力才是最重要的。
去歐洲留洋其中代表就是日本足球,日本足球近年來的飛速的發展,日本目前多達56人在歐洲各級聯賽效力。今天大蜀黍跟大家一起來盤點去了歐洲踢球後,聞名世界的日本足球運動員吧。
本田圭佑(中場,AC米蘭)
唯一一個在日本留洋穿10號球員的球員,要知道,能穿上米蘭10號的人都是世界足壇的著名球星。他效力米蘭4個賽季,有2個賽季是主力
長友佑都 戴上國米隊長袖標的亞洲人
長友佑都從2010年效力切塞納,一直到2018年被租借到土超,他在意甲效力了8個年頭,在意甲一共出場226次,是效力意甲時間最長的日本球員。他一度戴上國米隊長袖標,成為亞洲球員的驕傲。
截至目前五大聯賽日本留洋現役隊員共有12人南野拓實(利物浦)、富安健洋(博洛尼亞)、大迫勇也(不萊梅)等球員雖然沒有像前輩那樣,拿出實乾的成績出來,但是他們勝在還年輕,未來也不知道能創造什麼期間。日本足球和中國足球同時起步,經過30年了,日本足球人才井噴,已經喊出來世界盃奪冠口號並制定目標了。但是中國足球還是止步不前,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留洋歐洲的球員太少,缺乏高水平聯賽鍛煉。
❾ 日本足球運動員為什麼能在歐洲立足
日本球員屬於技術靈巧型球員,歐洲也主要是德甲和西班牙聯賽,去英超肯定沒戲。來中超更不行,身體條件根本達不到要求。
❿ 日本有很多球員在歐洲效力
是有很多,比較有實力的,有些名氣的,都能在意甲,德甲,法甲,蘇超的一些球隊中立足。
比較熟悉的名字
諸如:
中村俊輔
凱爾特人
水野晃樹
凱爾特人
大久保嘉人
狼堡
長谷部誠
狼堡
小野伸二
波鴻
稻本潤一
法蘭克福
森本貴幸
卡塔尼亞
松井大輔
聖埃蒂安
1樓的名單有點老啊,很多人都早已換了球會,在新東家踢了都快1~2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