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都是怎麼打籃球的
1. 日本人會不會打籃球 他們如何對待籃球
籃球應該是會打 但我還沒聽說過日本的籃球隊怎麼著怎麼著的 因為他們缺少的隊員位置太多了 日本人的身體素質 還不如中國人 所以打籃圈對他們來說 不怎麼現實!
2. 日本人打籃球打的好嗎
哪個國家都有打的好的,打的一般的。日本人也有優秀的籃球運動員的
3. 日本人都個子矮,他們打籃球嗎!
現在的日本年輕人的身高平均值比中國的還高,應該都會打籃球。
4. 日本籃球為什麼打不過美國籃球
一,日本沒有打籃球的歷史傳統,美國有。
二,日本人個子矮,美國佬個子高。
三,日本人打籃球缺乏群眾基礎,美國人喜歡打籃球的相當多。
四,日本人打籃球主要是鍛練身體,美國人打籃球是為了娛樂與賺錢。
5. 日本籃球文化
那個叫田卧勇太的。。。號稱日本喬丹,雖然才一米6多,但是很厲害啊。曾經被掘金隊選中,但是很快被放棄。。他是日本家喻戶曉的人物,可以說是日本籃球的標致。
日本人在籃球火不起來,完全因為足球,日本有一本漫畫叫做《足球小將》,日本人完全是靠這本漫畫書開始踢足球的,中田英壽說他就是因為看這漫畫才熱愛足球的,且很多日本球星也是贊同的,而且他們訓練基地的書架上都會擺《足球小將》漫畫。
籃球的普及程度依然不高,因為日本人都踢足球,不熱愛籃球,日本政府也在積極培養籃球人才。
在教練方面,日本籃球在五年前就聘請了來自籃球王國塞黑的外教帕布里塞維奇,而且每年夏天都會帶隊到歐洲進行拉練,雖然跟歐洲球隊的比拼勝少負多,但也讓日本球員積累了更多跟世界強隊對抗的經驗,開拓了眼界,增強了對抗能力而不是之前甚至懼怕跟伊朗、卡達等西亞球隊進行身體對抗的半業余球隊。
2005年的時候,日本在澳門舉辦的東亞運動會上擊敗過中國隊。。。
6. 日本大多數人得籃球水平如何,更歡迎去過或了解日本的朋友們!
我原來是日本某國立大學校隊的,打小前鋒,比你高一些,彈跳好但沒你壯。
你到日本的話,最大優勢就是身體了,因為日本人這個年齡段都是乾瘦型的。強打的話絕對不是你對手。
你的特點還挺曖昧的,強壯程度在日本打中鋒都沒問題,可是個子不夠,我曾經就看過兩米的中國留學生在那打中鋒估計是特招
前鋒你得分沒問題可是沒彈跳沒籃板也不行
後衛的話你能頭能運,可是你速度怎麼樣?日本小個子球員都是能投能運,而且速度極快。
他們投籃有準星,而且有個別還是有彈跳的
還有一點,大學里的校隊籃球部是接近專業化訓練的,看你體力能吃得消不
每次開始訓練先從體能。然後投籃,然後練配合全場跑,最後一年新生還要跟前輩們打練習賽,3年生怎麼對你犯規,由於吹哨的是2年生,對犯規視而不見的,你能忍么?
我曾經蓋過一個三年生大冒,他還是我們隊長,是有一定後果的。。xD
校隊里很欺負一年新生,打掃衛生,收拾場地全是一年級
你打得再好,未必能融入人家圈子裡,因為你是外國人
不過如果你對你球技有相當自信,不妨去挑戰一把大不了退部。你准到什麼程度,能扛到什麼程度,因為不得而知,所以只能告訴你這些,讓你有個心理准備
如果你能進的話,應該會打大前鋒的位置吧,你可以多練卡位籃板憑你的噸位因為你個子其實在日本大學也算高的,我在我們學部是第二高的,我一米八四。。。
7. 日本人打籃球 厲害嗎
日本有職業籃球聯賽的,叫做JBL
但籃球在日本只是非主流運動。相當於橄欖球或冰球在中國的熱度。
棒球足球才是王道。
日本注冊足球人口200萬,占日本人口總數的1.6%。籃球注冊人數2000
要說原因是多方面的,身體素質原因,個高的太少!
體育運動普及率高。
就如現今的中國足球一樣出材率太低,很多人逐漸放棄了籃球,而去做不靠身高優勢就能進行的運動,比如棒球、足球!
8. 日本人打籃球嗎
當然打 70年代的時候NBA有個日本球星 身高160多 都能背後灌籃
9. 日本人打籃球嗎
當然打了,雖然說日本人的個頭普遍要低,可能也沒有多少剩餘的地兒建籃球場,但泱泱一億人口,總會有打籃球的吧。。。
10. 關於日本高中籃球的情況
要真實了解日本高中籃球的情況,先做好心理准備:
1、中國職業籃球的整體水平是亞洲頂尖的,是超出日本的,即使最近國家隊輸了一些重要賽事。這個三觀要正。
2、這篇回答並不討論中國的體育高校生,也不涉及日本高中生的籃球水平。
3、雖然我很討厭發言之前非得敘述一下資歷來增加陳詞的說服力,但有知友懷疑我是籃球白痴,沒有判斷力,胡亂吹噓,為了讓大家有個判斷的基準,還是增加了我個人的一些信息。
4、竊以為對籃球的天賦不僅僅是身高和體格,還體現在球感和籃球智商上。所以雖然日本人在身高上的天賦要遠遜中國,但作為亞洲人,他們先天上的球感和籃球智商應該和我們在同一基準,且日本人的平均身高並沒有低到侏儒的地步(男性平均身高還略高於中國)所以就不存在不適合打籃球這一說法了。
5、寫這篇回答的目的是為了澄清「日本高校籃球水平都是不堪一擊的」這一虛言。介紹一些真實的情況,並無意比較孰強孰弱,故特此刪除掉原本主觀判斷雙方強弱的句子,造成各位困惑,望諒解。
有一位在東京參加過非職業俱樂部的網友的回答也很切中要害,希望大家參考:
先說我自己吧,我是在日本上大學的留學生。在國內讀高中的時候,身高猛竄到了196公分,體型偏瘦,在南方比較突出,但因為家長的願望,從來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一直在打野球,司職中鋒或大前。自我評價,進攻能力一般,但因為身高臂長,對位防守和策應能力還行。打野球也算游刃有餘。
我現在學校在關西,私立,籃球部在關西地區大學排位大概在2、3位這樣吧。(今年是第二名)
我在大一的時候因為沒有搞清楚籃球部和社團的區別而申請加入了籃球部,大概堅持了一個月而放棄,退出了。且聽我說原因。因為日本大學的「部活」(暫且譯為部門活動吧)是一個非常緊密而且消耗時間的組織,和一般鬆散的社團是兩個概念。拿我參加的籃球部來說,學校上課是從早上九點到下午6點20,下課以後訓練就開始了,從每天晚上的7點鍾到9點是集中訓練,完了是自由訓練,閉關大概是10點鍾。而日本大學在校園內一般是沒有宿舍的,我到家基本上是每天晚上的11點。這樣的訓練,一個星期有6天,除了星期1休息。然後會從開學一直持續到考試之前的兩周左右。放寒暑假呢?也不會休息,除了每天訓練以外,還會去其他地方合宿,比如夏天是去北海道。
再來說說我們學校的訓練內容吧。每天的訓練,剛開始一半的時間是不會摸球的。都是基本的體能訓練。然後是半場的攻防演練,兩到三個人的擋拆配合和傳球路線練習。我說句實話吧,可能是我出生在小地方,以前在國內就沒見過哪個學校有這么系統的訓練。
至於這個學校的實際水平,我覺得也比較能代表日本大學的平均水平了:1,身材高大的中鋒或者大前鋒,很少(中鋒不到一米九)。好的後衛很多,控球好,速度快,有三分。2,身體素質很好,因為有好的體能訓練做保障,所以都很能跑,他們的基本戰術就是打速度很體能。3,三分很准,有半職業的命中率,練習賽上空位三分如果投失了會被教練罵。4,基本功很好,想想也是,一個星期有6天在摸球,能不好么。5,比較注重力量訓練,我所見到,體型比較瘦高的日本年輕人更多是在玩排球。6,他們是實際講求戰術的,區域聯防和全場緊逼都是每天必練的戰術,至於下快攻,也是家常便飯一樣輕松。7,整體來說,日本的打法和中國完全不一樣,咱們平時打球基本都是半場,但是日本人從來不打半場,就算是玩也是打全場。而且籃球在日本並不是個子高的人的專屬游戲,相反,矮個子滿場飛的情況很多。
看到他們這樣把大學時光都花在籃球部裡面,不要以為這個學校是特列或者覺得假。因為整個球隊,大學畢業以後想打職業的人,只有隊長一個人(他已經簽了東京的一個職業隊)。其他人畢業以後還是該幹嘛幹嘛的。我也和你們一樣好奇,覺得他們不是白痴嗎,荒廢學業去搞體育。後來問了許多人才弄明白,這算是日本的獨特校園文化吧。參加部門活動,將來在就職的時候,是會有優勢的。因為企業認為,這些人體力旺盛,能做許多粗活累活;而且協調性很好,適應團隊工作,能服從指揮,集體榮譽感強。
對於兩國的職業籃球水平。我覺得雖然中國隊能在亞洲爭鋒,但主要還是靠舉國體制的庇護。真正在享受籃球樂趣的年輕人往往沒有好的設施場地和系統的訓練。而日本雖然職業水平不怎麼樣,但是基礎後備上是源源不斷的,因為每一個對籃球有興趣的年輕人,都有大量的時間和條件去享受籃球。我常常在想,如果咱們國家喜歡打籃球的年輕人,也有一個像日本棒球的甲子園那樣的聖地,該多好啊。
籃球這項運動雖然在日本不算火爆,但是並不代表它在日本啟蒙的時間比在中國晚。在日本有一大批魔術師和喬丹時代的死忠。我曾經在神戶的一家籃球專門店裡,看到店主花重金搞到的魔術師高中時代的簽名球鞋,以及公牛隊1冠時紐約時報的頭版。那個店裡的許多衣服都直接從美國運過來,價格不菲。整體氛圍不錯,來店的年輕人也很多。店裡的三個電視分別在放NBA、NCAA和日本本土職業聯賽的錄像。
關於體育社團,我覺得中日差的比較多。問過許多日本年輕人,早的話從小學開始,學校就會強制他們參加一種體育運動的社團,定期鍛煉。即使有學校不強制,父母也會鼓勵甚至是強制他們參加體育社團。所以像我們學校的日本男生,基本上都有自己體育社團。不說水平,就這種意識,日本的某項運動,有一天突然強大起來也不是不可能。再撇開功利心來說,享受體育帶給我們的樂趣,應該是一種常態,而不是老師的口誅筆伐和家長的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