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農民工錢從哪裡來
『壹』 為什麼日本的街上沒有民工
1. 日本政府對本國的農業是有扶植的,對於本國的農民是有補貼的, 而且日本的農業機械化
程度很高,所以,日本的農民生活很富裕,沒有必要到城市去打工。
2. 日本的體力工作者(工廠的工人,建築工人,搬運工人等)工作時候都是有工作服的。
下班的時候,工人們都換上自己的便服,和城市裡大街上的普通人沒有兩樣。
3. 日本是一個島國,氣候濕潤,風沙塵土很少,路面干凈,室內塵土也少。加上日本人普遍
很注意儀表,所以,即使是工人也沒有蓬頭垢面,衣著不潔凈的。
4. 日本的農民,建築工人,漁民等室外工作者,因日曬,所以比城市裡的人膚色略微深一些。
另外,言談氣質上日本的工人和白領還是有小小的區別的。僅此而以。作為日本初來乍到的
外國人,一般是在大街上分辨不出誰是日本的工人,除非那個日本工人穿著工作服。
『貳』 二戰期間,日本到處侵略開辟戰場,那麼日本打仗的錢從哪裡來
二戰期間日本是處於軍國主義的一個狀態。從最高領導者到底層的士兵,都將侵略當成是最高的使命。在全國盛行這一種理念的情況下,國家對於戰爭是持支持態度的。再加上許多的日本青年,將加入軍隊當做自己追求的願望。國內很多的企業跟愛國人士,都會傾其所有,支持國家進行戰爭,以及對外的侵略。
當然戰爭花費的開銷是非常大的。依靠國內外的資源,也無法一直支撐長久的戰爭。二戰後期,日本本國的人民生活條件也是十分的艱巨。因為戰爭將本國的資源都耗費殆盡了,人民也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難生存下去。長期的戰爭和侵略,對於侵略的國家和被侵略的國家
『叄』 日本農民為什麼地位高
日本農民工轉型
如今,中國的經濟大蛋糕越做越大,GDP總量有超過日本的趨勢。日本有一點與中 國很不同,就是在每個大都市裡面都看不見「農民工」獨特的身影。筆者經常聽到日本人 說:「在日本,沒有城鄉差別」。日本化解「農民工」問題的經驗對中國有不少可借鑒之處。 農民工也曾遭遇不平等
來自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資料表明,1955年到1975年,日本平均每年有72.5萬「農民工,,進入城市,轉入非農產業部門工作。這段期間,「農民工」占就業總人數的64%。當初,日本「農民工」進城以後,也是絕大多數從事建築業和製造業的工作。統計表明,1971 年,東京橫浜一帶的「農民工」佔全體勞動者的47.4%,東京阪神地帶則佔15.8%。「農民 工」中9成為男性,大多是沒有成家的年輕人。
與中國今天的情形類似的是,日本當初的「農民工」也面臨著從工資到保險與城市工待遇不平等的問題。欠薪事件等經常發生,從事高速公路、隧道建設的「農民工」還身染「塵肺症」等職業病,有的甚至為此死去。但日本畢竟用20年的時間完成了「農民工」的轉型,或者說是在20年的時間里化解了「農民工」問題。
經濟起飛時就開始轉型
日本的做法簡單說來,首先是日本的戶籍制度決定了「農民工」的移動自由。在日本,不存在所謂「城市戶口,,和「農村戶口」問題。也沒有戶口本,只有所謂的「謄本」。一個人准備長期出行到外地的時候,只要把自己的「謄本」從當地政府登記遷出,再於14天之內到所到之地政府登記即可。這種自由往來的戶籍制度,在相當程度上促進了勞動力的流動和經濟的發展。
其次,日本城市的住房制度也讓「農民工」安定下來。在日本的城市裡面,有公營住宅、住房公團等對中低收入家庭居住進行保障住房的制度。這種住宅中有的當初就是為了接受「農民工」而興建的。
再次,日本採取的是全民保險制度,進城的「農民工」都要加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事故保險、僱用保險等。這種一視同仁的保險制度,看起來是增加企業的負擔,實際上確保了企業的勞動力來源,讓企業不至於出現,勞工荒」。
第四,最為重要的應該是日本的教育制度。日本實施九年義務制教育,學齡兒童轉遷之後,必須在3天之內到當地教育委員會報到,由其安排入學。他們不存在借讀和贊助入學問題,更不存在要回到當地參加高考的問題。
重要的在於,日本這些化解「農民工」的制度並不是在日本:經濟發達以後實施的,而是在日本經濟起飛階段就開始逐步實施。因此,說這些制度促進了日本經濟的發展,應該是公允的。
『肆』 日本農民工
國情不同,日本就沒有農民工。
『伍』 出國勞務的農民工3年一般拉多少錢,
我想去 韓國打工 是通過本地 勞務輸出類公司去嗎?
-->一般都是通過勞務公司
要交多少錢一般?
-->一般保證金3-4萬RMB
還有就是掙了錢怎麼存 郵寄回來還是
-->銀行電匯,郵局匯款,都不貴,匯10萬RMB手續費不過300RMB左右
日本一般加工類 電子組裝類 基本可以整多少錢
-->要看你怎麼進入那個公司的
通過勞務公司介紹:6萬日元/月
通過自己面試求職:15萬--25萬日元/月
前者可以不會日語,後者要有日語基礎
中國人在那會受歧視?
-->有本事,在哪兒都沒人敢歧視
還有就是在那自由嗎?
-->只要不違法沒什麼能剝奪你自由
比如除去工作時間逛街什麼的
-->肯定沒問題。日本有很完備的勞動保護法
還有在開始的公司簽的是一年比如幹完一年不想在幹了 想自己找別的工作可以繼續待在日本嗎
-->當然可以
要辦什麼手續花費
-->簽證期滿前,憑自己的本事找到一個公司同意給你提供工作機會,就ok了。該公司提供公司經營證明和錄用你的就職證明,就可以去入國管理局辦理簽證手續。
費用根據簽證種類不同而不同,平均1萬日元以下,而且應該由公司負責出。
還有就是 通過本地一個公司去的如果不在那個公司工作還跟他有關系?
-->如果在日本能找到工作,就可以和之前的勞務公司解除合同。
前提是完成了跟他簽的合同1年或2年就是還沒回國
-->重要在商量。能談得來就正常解除合同,退還保證金。如談不攏,也無非3,4萬塊,你若能找到新的公司,這點錢3,4個月就掙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