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麼打不到重慶
❶ 抗戰時期日本為什麼不攻佔重慶
日本沒有進攻重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1、首先,遠東蘇軍部隊一直保持了上百萬的龐大兵力,這樣日軍就有所顧忌不敢進入關內作戰。日本在作出決定之前,對四川和重慶等地區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各個方面都做了非常詳細的研究,研究出了山地作戰的一些要求。
想要在山地作戰,他們需要建立更多的工兵部隊,還要很多關於道路、鐵路建設部隊以及渡河的一些器材。同時還要增加各個獨立炮彈部隊的人數,還要給這些部隊配備一些便於攀崖的器材。
2、日軍制定了一個五號作戰計劃,日軍強調加快汽車行進的速度,也製作了關於四川一帶的汽車詳細路線圖。同時還組織許多工兵展開了舟橋架設的相關演習,步兵就進行重新編組,訓練士兵的攀爬能力並消滅了一些隱蔽的火力點,還開展了其他的很多演練。
但是想要徹底掌控西部地區,日本還需要新增23萬士兵加入作戰,同時還要生產大量的作戰使用到的器材。後來日本因為中途島戰爭、所羅門航空戰以及瓜島戰役被牽扯了大量兵力,所以不得不放棄五號計劃的實施。
3、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軍隊的主力並沒有被消耗很多,還是保持得非常完整。而反觀日本,他們一直都沒能建立起一支規模強大的作戰部隊,所以只對我國的主力部隊造不成任何的威脅。
(1)日本為什麼打不到重慶擴展閱讀:
石牌鎮保衛戰,阻止了日本佔領重慶的腳步。
石牌是個不足百戶的古鎮,在宜昌縣(今宜昌市夷陵區)境內,位於長江三峽西陵峽右岸,距離宜昌城30多里,扼守長江天險,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日軍侵佔宜昌後,石牌便成為拱衛陪都重慶的第一道門戶,也可以說是唯一一道可以稱作「天險」的門戶。石牌一旦被攻陷,在日軍的水陸空配合下,重慶將無險可守,中國將無險可守。
中日雙方都看到了這里的重要性,中國海軍於1938年冬就在石牌設置了第一炮台,安裝大炮共10尊,配備漂雷隊、煙幕隊和100餘名官兵,用於封鎖長江。果然,1941年3月上旬,日軍以重兵從宜昌對岸進攻石牌正面的平善壩,並以另一路進攻石牌側翼之曹家畈。
兩路日軍當時都遭到我守軍的嚴重打擊,慘敗而歸。吸取教訓的日軍不敢貿然從正面奪取石牌要塞,於是,1943年5月,日軍採取大兵團迂迴石牌背後企圖攻而取之。
身在重慶的蔣介石自然對石牌要塞的安危極為關注,他不止一次地給六戰區陳誠、江防軍吳奇偉拍來電報,強調確保石牌要塞。5月22日,蔣介石又發來電令:「石牌要塞應指定一師死守。」如此重任即落在十八軍第十一師身上,師長胡璉,一位國軍的名將。
❷ 日軍攻佔了大半個中國,為何沒有攻下重慶和成都
日軍在侵華期間,依靠先進的武器裝備和先進的戰術戰法,曾經一度佔領了中國大片領土。但是仔細的觀察一下就會發現,雖然日本佔領了很多的城市,但是卻自始至終沒有踏進重慶和成都半步。
以上就是筆者總結的,日軍為何沒有攻入重慶和成都的原因。除了這些原因,筆者覺得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這場戰爭中,日本是罪惡和邪惡的,而正義則屬於中國。縱觀整個人類歷史,何時有出現過「邪能勝正」的情況。
❸ 為什麼日本在二戰中打不到重慶
二戰時期日軍進攻重慶的路線有三個,最佳路線是中線就是從河南湖北貴州這一條線路,但是國軍把黃河大堤給炸開了,導致河南湖北一部分成了黃泛區,直接堵死了日軍南下的行軍路線,大批量的機械化軍隊和重型裝備被困在原地,最後只能是放棄裝備然後把人員撤出來。然後第二個選擇就是西線,就是從山西山西直接進入四川的線路,結果被閻錫山的第二戰區給擋在太行山下,日軍始終無法打通太行山的交通後勤補給線,日軍每一次對太行山區的作戰幾乎都是自殺式進攻,每一次打通後總是被中國軍隊輕易截斷。無奈日軍只能是開辟第三條線路,就是從山東湖南繞道四川這一條線路,但是先後三次長沙會戰都被薛岳的第九戰區挫敗。第三次長沙會戰後日軍的戰略儲備已經枯竭,國內的石油鋼鐵儲備只能維持三個月的正常使用,所以日本只能是發動東南亞作戰,東南亞是美國英國和法國的殖民地,這也就是相當於對美國英國法國發動戰爭,原本計劃通過珍珠港一戰拖延兩年到三年的時間,可是美國只給日本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在太平洋上發動了反攻,所以日本始終是無法進攻到重慶!
❹ 二戰的日本為什麼只轟炸重慶,而沒有去侵略攻打重慶啊是因為什麼原因啊
只有飛機飛得進進去,陸軍打不進去呀,重慶外圍那麼多守軍.
❺ 重慶為什麼沒有被日本佔領呢
重慶沒有被日本佔領,不在淪陷區之列,是在日本侵華期間唯一沒有淪陷的直轄市。
從1938年春到1944年冬,日本陸海軍航空部隊聯合對重慶進行了長達六年多的狂轟濫炸,史稱「重慶大轟炸」。雖然日本對重慶進行了瘋狂的轟炸,但始終沒有佔領重慶。
歷經長達6年半的轟炸,重慶沒有倒下,當時英國首相丘吉爾、美國總統羅斯福、副總統華萊士等不少外國政要,紛紛致電、致信重慶人民,鼓勵和歌頌重慶人民的堅毅。
(5)日本為什麼打不到重慶擴展閱讀:
重慶沒有被佔領的原因
一是地理方面的優勢。中國抗戰是將日軍從東向西引,重慶離戰場有很長的縱深距離。而且渝中半島的北、東、西三面由長江、嘉陵江環繞,皆為可以依靠的天險。陸地上西面有中梁山、東邊有大巴山阻隔,天然的地理優勢讓重慶具有極高的防禦價值。
二是氣候方面的優勢。重慶直到今天也還是一座霧都,每年12月到第二年4月基本上都處於霧中,這對重慶是一種天然保護。1939年、1940年、1941年這三年大規模的轟炸中,日軍基本是每年5月到11月大舉轟炸,11月到次年4月只有一些不成規模的零星轟炸,重慶人就利用這個空隙對城市進行恢復建設。
三是政治方面的優勢,重慶作為抗戰期間的陪都,無疑會軍民一心共同抵禦日本的侵略和轟炸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淪陷區
❻ 日本鬼子為什麼不打重慶
日本鬼子並不是不打重慶,而是有那個長江橫橫在那個武漢和那個重慶之間,他要想渡過長江天險,難度很大。
❼ 日本曾用一年佔領半個中國,為何6年都沒攻下重慶
甲午海戰前,清朝一直自詡為「天朝大國」,便從來沒將一個小小的日本放在眼裡,但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卻早已悄然改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儼然已成為世界列強中的一員,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出兵火速佔領了東北地區,更在七七事變後,對中國開始了全面侵略,並在短短的1年裡,就攻下了半個中國,更是在南京城犯下了難以饒恕的罪過。但有一個城市,在面對日軍的兇殘本性和炮火下,卻堅持了足足6年都沒有被拿下,那就是重慶,這也讓很多人都十分不解,這前後的差距實在有些大,但其實重慶的地形非常關鍵。
同時,此時的日本在多方開戰,太平洋戰場上的節節失利,讓他們元氣大傷,也無心專門對付重慶地區。正是這些原因,才使日軍在重慶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情況下,耗時6年都沒能將重慶攻下。
❽ 抗戰時期日本為什麼打不進重慶
主要是由於地勢阻擋,日本陸軍無法進入四川盆地
事實上,由於日軍的機動性與火力優勢都遠勝於中國陸軍,加上有空優,因此,舉凡在平地的戰爭,日軍皆占上風,國軍只能利用地形進行防守,初期日軍原預計三月亡華,其主要策略即是封鎖中國沿海港口,以日本強大之艦隊,中國無法進行物資與貿易,預料將無法撐過三個月,而國民政府則採用首都內遷,將淄重貨物都運進重慶,例如孫運璿曾在傳記中描述採用騾子拉發電設備進入雲貴地區,當時將許多工廠從上海武漢一路遷往重慶,是非常艱辛的歷程,一方面保存了國府的工業力與生產力,另一方面也減緩了日本對華侵略步調。中國也得以利用地形,趁此時期修築與英國殖民地緬甸的公路與中印間的公路,進行物資運補
當長沙會戰之後,日軍基本上在1942年開始研擬進攻重-慶的行-動 但最終沒有成功實施的-作戰-計劃。
基本計劃是從山西北部、湖北中部和湖南南部共同向四川突進,以強大的空中支援和對重慶的密集轟炸以支援前進的日軍和偽部隊,而日本~海軍的巡邏艇~從長江~實施進一步的炮轟。蔣在他的"蘇-俄-在-中國 "一書中提到這次入侵,他說:
日本大本營發出命令,從日本國內後備軍、偽滿洲國和南部地區(包括新幾內亞及索羅門群島)調集16個師團和後勤支援單位以加強在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國派遣軍,准備以10個師團為主要力量從山西南部出擊,在湖北宜昌的6個師團及湖南常德的其他師團支援下向四川進攻,計劃在1942年9月攻佔重慶。
然而,由於當時的中國軍隊獲得了由美國~陳~納~德將軍指揮的「飛虎隊」(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的支援。在隨後的戰斗中,日軍敗在中國軍隊手中。鑒於這些失敗,日本軍隊被迫在6個月前放棄一個准備中的新攻勢。在此期間,中國軍隊派出7個陸軍師到雲南和印度以開辟中國和緬甸之間的道路。
由此恐懼中國通過開辟了的道路獲得增援和在常德會戰中持續出現損失,日軍把他們的注意力轉向雲南以阻止中國在未來從該地區進行反攻。
❾ 日軍用一年攻下我國大半疆土,為何6年都攻不下重慶
1937年7月7日,以「七七事變」為標志事件,日本發動了蓄謀已久的全面侵華戰爭。在當時國軍無心戀戰的抵抗下,用一年時間便侵佔了我國大半疆土。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一詩中寫道:「山河破碎風飄絮」,彼時,中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當時在南京的國民政府,已經無力應對氣勢洶洶地從華東和華中兩個方向而來的日軍。在倉皇逃往武漢並做短暫停留之後,國民政府不得不繼續往西撤退進入了四川盆地,選擇了重慶作為戰時陪都。
▲二戰日軍劇照
此時日軍在其他戰場上卻出現了問題,在瓜島戰役中,日軍慘敗。他們不得不迅速調整作戰方案和戰策戰略。原計劃進攻四川的部隊,不但無法得到增援,反而調派了第6師團前往南方,此時日軍已經無力在全面發動5號作戰。
結語
最終,由於中國人民的拚死反抗和國際形勢的變化。日軍的這一次進攻重慶的作戰計劃便不了了之。而獨具天險的重慶,不但有著地理上的優勢,而且隨著全體國民越來越堅定的抗日決心,終究在日軍長達6年的瘋狂進攻中得以堅守。
❿ 二戰時為什麼小日本沒有打到重慶來
第一是日本鬼子還是兵力不足。雖然佔領了中國的東北、華北、華東、華南地區,鞏固已佔領的就已經捉襟見肘,實在是無兵可用。
第二是中西部地區為不發達地區,交通不暢,資源匱乏。而且地勢復雜,日本鬼子就把注意力轉到資源豐富的東南亞地區去了。第三是當年國民政府再不保住重慶就無路可退了,所以精銳部隊始終集中在四川。第四是美國參戰後,太平洋戰場的勝負決定日本鬼子命運,所以就集中主力到太平洋戰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