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骨質疏鬆治療效果怎麼樣
❶ 大豆異黃銅有什麼用
異黃酮(isoflavones)是植物雌激素的一類,以大豆中含量最為豐富,主要有大豆苷原 (daidzein)和染料木黃酮(geinistein)兩種,它們結構與雌激素相似,為含有芳香環的非類固醇化合物。大豆異黃酮在大豆中通常以沒有活性的糖苷結合形式存在,只有經腸道菌群的葡萄糖苷酶分解後,形成非糖苷型異黃酮才具有生物活性。自然界中,雞豆黃素A(biochaninA)和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分別是大豆苷原和染料木黃酮的前體,這兩種前體在腸道菌群作用下轉化成大豆異黃酮:染料木黃酮可進一步代謝成對甲基酚,大豆苷原則可分解成活性更強的雌馬酚(equol)和鄰上甲基安哥拉紫檀素(o-DMA)。未被腸道菌群分解的結合型異黃酮個易被吸收,直接從膽汁分泌入腸道排山體外;去糖苷型的異黃酮經肝腸循環代謝,可與糖苷重新結合形成無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由於大豆中異黃酮含量受大豆種類、產地、收獲季節以及真菌感染和加工過程的影響,岡此人群的攝入量差異很大。日本居民異黃酮平均攝入量約為20~30mg/d,而歐美等發達國家居民的異黃酮攝入
量較低。由於影響異黃酮代謝的首要因素是大腸的腸道菌群,其它諸如性別、膳食脂肪和纖維以及內源性雌激素水平,對異黃酮代謝也會有個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即使異黃酮攝入量相同,不同個體血漿異黃酮濃度也有很大的差異,這可能是導致不同地廠研究者研究結果不同甚至相反的原因之一。
大豆異黃酮帶有兩個或三個羥基和芳香環,此結構相對穩定,易於通過細胞膜,並利於和受體蛋白以及酶結合。與雌激素相似的結構特點使異黃酮能夠與雌激素受體(ER)結合,從而表現出雌激素活性和抗雌激素活性。異黃酮對機體健康的保護作用以及對疾病的預防治療作用,大多數是由這兩個重要的生物活性決定的。至於異黃酮在細胞和體內最終表現為何種活性,主要由其局部濃度、內源性雌激素水平以及組織器官的ER水平決定。異黃酮的雌激素活性很弱,一般僅為雌二醇的 1000-300000;異黃酮濃度較高時,可與雌激素競爭ER,從而表現為抗雌激素活性。大豆異黃酮的其它生物學活性包括:抗氧化活性、抑制細胞增殖和分化、抗血管生成、促進性激素結合球蛋白(SHBG)合成等。
大豆膳食對疾病發病率的影響引起人們對大豆異黃酮與人類健康的關注和深入研究,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亞洲人(尤其是日本人)乳腺癌、心血管疾病、更年期潮熱的發病率明顯低於歐美等國,盡管這種差異被認為與歐美的高脂膳食和亞洲的高纖維膳食密切相關,但隨著研究的深入,植物雌激素(或大豆異黃酮)在這些疾病發生中的作用愈來愈引起研究者的重視。大多數學者認為大豆異黃酮攝人的差異是導致上述疾病發病率不同的主要原因。迄今為止,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臨床試驗、動物實驗以及體外實驗,均已證實了大豆異黃酮在女性心血.管疾病、乳腺癌、更年期潮熱、絕經後骨質疏鬆的發病和預防治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心血管疾病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由於卵巢機能衰退,體內雌激素水平合成與分泌不足,雌激素的下降會導致脂肪和膽固醇代謝夫常,使絕經女性「脂和膽固醇升高而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據統計,絕經女性冠心病發病率較絕經前增加2~:3倍,絕經女性使用雌激素替代療法(ERT)後,心血管病的發病危險性下降:35%~50%。研究表明,只有雌激素活性的大豆異黃酮在女性心血管疾病發病中可能發揮重要作川。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美國40~69歲女性的冠心病死亡率是日本同年齡組女性的8倍。作者對資料進行細致的分析後發現,大豆蛋白對動脈粥樣硬化率的降低作用可能是引起上述死亡率差異的主要原因。對l洲和發達的工業國家的冠心病死亡率進行比較也得到相似結論。但由於亞洲和歐美等國生活方式和飲食文化的巨大差異,尚不能排除其它因素或食物成分在冠心病發生中的作用,岡此在流行病學方面,仍存在不同意見和需進行深入研究之處。
臨床試驗、動物實驗以及體外實驗的研究結果進一步肯定了大豆異黃酮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人群膳食干預試驗發現血膽固醇正常的女性每天攝入45mg的異黃酮後,可使血.膽固醇下降。Potter等對66名高膽固醇血症的絕經女性進行為期6個月的干預試驗,試驗組每天服用40 g大豆蛋白,結果發現血漿總膽同醇下降了約0.40mmol/L,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則上升了0.065mmol/L,實驗結束時總膽固醇與HDL之比下降0.5。此結果表明大豆異黃酮具有降低血漿膽固醇的作用。Anderson等對38項大豆異黃酮與血脂或膽固醇關系的研究進行meta分析,結果發現有34項研究證實大豆異黃酮的降血脂作用。在這些試驗中,大豆蛋白平均攝入量為479/d,而血清總膽固醇平均降低了0.59mmOI/L(9.3%)。AYlthOYly研究小組利用獼猴研究大豆蛋白對高脂膳食誘導的心血管疾病血脂指標的影響。雌性獼猴被分成3組,1組飼料以酪蛋白為蛋白質源,11組飼料以去掉異黃酮(乙醇提取)的大豆蛋白為蛋白質源,Ill組飼料以大豆蛋白的粗提物為蛋H質源(相「1於每人每天143mg異黃酮)。部分實驗結果列於表 l,可見含有異黃酮的大豆蛋白可有效地降低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並抑制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本實驗小僅為大豆異黃酮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保護作用提供了證據,而且也證明大豆蛋H中發揮降脂作川的成分是異黃酮。最近20年,研究者對大豆異黃酮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機制進行了大量研究,AnthOYly等認為其作用機制是多元性的,目前較成熟的機制有如下幾種:
(1)LDL受體調節。大豆異黃酮可使LDL受體發生上調(up-regulat。on),增加 LDL受體活性,從而促進膽固醇的清除;(2)抗氧化特性。體外研究表明,大豆蛋白具有降低LDL顆粒體積和保護LDL過度氧化作用,異黃酮通過這種作用可降低LDL顆粒在冠狀動脈壁上的沉積,從而減少粥樣硬化的發生率;(3)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細胞培養發現25mm/l的染料木黃酮可降低基底纖維生長因子(bFGF)以及纖維蛋 H溶酶原激活因子的活性,從而抑制平滑肌細胞增殖,而這種細胞的增殖在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4)抗血栓生成作用。酪氨酸蛋白磷酸化與血小板活性密切相關,染料木黃酮通過對酪氨酸激酶的抑製作用而降低血小板內酪氨酸蛋H磷酸化,進而導致血小板活性降低,使其在血管壁上的沉積和聚積減少,阻止粥樣硬化的發生。但Nakashima等通過研究則認為染料本黃酮和大豆苷原可以阻止血.栓素AZ與其受體結合,從而導致血小板對異黃酮無應答。所以這一機制尚需進一步研究證實。最近有的學者開始關注脂蛋H(a)ILP(a)」在異黃酮保護機制中的作用。LPb)是一種獨立的冠心病危險因子,個受一般膳食、葯物治療的影響,但絕經女性使
用雌激素治療後,該物質濃度則顯著下降,岡此根據大豆萬原和染料木黃酮的雌激素活性以及可與ER結合的特性,有的學者推測異黃酮可能會通過降低LP(a)來減少冠心病發生的危險性,當然這需要研究來證實。轉化生長岡了 pl(TGF 61)異常降低也是冠心病發生的危 險因素,染料木黃酮可誘導TGF pl的生成,因此該途徑也被認為是異黃酮發揮作用的可能機制。
乳腺癌
有關大豆攝入量與乳腺癌發病率的流行病大學調查很多。Ingram等通過長期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豆漿的攝入量與乳腺癌的發病率呈負相關:移居美國的日本人和中國人,其乳腺癌發病率仍低於美國本十居民,這可能與前者中期的大豆攝入雖高有關:WU等對 1990年後在不同國家進行的4項病例一對照研究進行比較分析,結果發現無論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還是在亞洲等國,隨著居民每天大豆攝入量或每年豆製品消費次數的增加,乳腺癌的相對危險度呈下降趨勢。該結果為大豆在乳腺癌發病率中的作川提供了有力的流行病學證據。給大鼠喂飼含大豆蛋白的飼料,然後暴露於化學致癌物,發現大豆蛋白可以阻止腫瘤的生成,但當用乙醇除去大豆蛋白中的異黃酮後,這種腫瘤抑製作用消失。研究證實,染料木黃酮和大豆苷原可以抑制7,12一二甲基苯蔥誘導的DNA加合物的生成。Lamartiniere等的研究結果對大豆異黃酮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更具說服力。研究者以新生大鼠為研究對象,每人喂以染料木黃酮給以7,u一二甲基苯愈後,發現染料木黃酮可以延長癌發生的潛伏期,並對大鼠成年後乳腺癌的發生率有顯著的降低作用。這一結果表明早期接觸異黃酮有利於後期的癌症預防,這也可以作為解釋移居美國的亞洲人(早期大豆異黃酮攝入量高)乳腺癌發病率仍低於美國本土人的原因。
多細胞系培養實驗的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異黃酮對乳腺癌的抑製作用,同時也揭示了大豆異黃酮的抑癌機制。就目前的研究來看,大豆異黃酮(主要是染料木黃酮)的抗癌機制涉及到雌激素受體依賴性和非雌激素受體依賴性。在體外實驗中,用的最多的是人類乳腺癌細所(MCF-7)系。該細胞為 ER陽性,雌激素或具有雌激素作用的化合物作用於該細胞可產生聯異性反應。通過MCF-7細胞培養發現染料木黃酮低濃度時可促進細胞增殖,但當染料木黃特酮濃度大於 I0mmol幾時,則表現為細胞增殖的抑製作用。而且當染料木黃酮和雌二醇同時存在時,前者可競爭性結合於細胞核上的ER,從而避免雌二醇與DNA形成誘變性加合物。這些研究說明大豆異黃酮對乳腺癌的抑製作用是通過ER途徑介導的。但另有研究表明,2.SX 10-5~IX 10-4mol幾的染料木黃酮可表現出對 MCF-7細胞的抑製作用,作者認為這一濃度范圍正好處乾酪氨酸激酶和 11型 DNA拓撲異構酶抑制濃度范圍之內,酪氨酸激酶與表皮生長因子、胰島素類生長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長囚了等細胞因子的受體密切相關,它們在細胞增殖和轉化中發揮重要作用,異黃酮通過抑制酪氨酸激酶使癌細胞增殖受阻;染料木黃酮也可通過抑制11型DNA拓撲異構酶使癌細胞中與蛋白質結合的DNA鏈斷裂,使癌細胞死亡。染料木黃酮這種通過干擾受體後信號通路和 DNA功能而發揮的抑製作用是非 ER依賴的。染料木黃酮可干擾EZ的活性,降低ERmRNA的表達,並可使機體對內源性雌激素的反應性下降,這種抗雌激素作用也是其抗癌機制之一。
染料木黃酮具有抗氧化和抑制過氧化物生成的作用。在人類多型核淋巴細胞(PMNS)和 HL-60細胞內,染料木黃酮可強烈抑制由腫瘤促進了12-0一酚佛波醇一13一乙酸酯(TP)誘導的H202生成,其抑製作用在1~15mmol幾濃度范圍內呈現量一效應關系;染料木黃酮對HL-60細胞超氧化陰離子的產生也有抑製作用。由於過氧化物是誘發癌症的有害岡素,因此,染料本黃酮的抗氧化作用也是其抗癌機制之一。
研究表明,染料木黃酮可影響激素代謝酶的活性。芳香酶是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轉化酶,而17β雌酮脫羥酶是雌酮向雌二醇的轉化酶,染料木黃酮通過對這些代謝酶活性的抑製作用,可使細胞內雌酮和雌二醇濃度降低,從而阻止雌激素在細胞內形成DNA加合物,達到抑致癌發生的目的。同時,通過這種酶抑製作川,大豆異黃酮也可使體內的雌激素代謝物種類和含量發生變化,Xu等進行的一項人體試驗證實了這一點。給 12名絕經前女性服用相當於10、15、129mg/d大豆異黃酮的大豆蛋白,持續100後,發現尿中的4(OH)EI、4(OH)EZ和 I6(OH在 等雌激素代謝物的濃度顯著下降,而上述代謝物可與DNA生成加合物,具有遺傳毒性,被認為是乳腺癌的危險因子。根據此結果,Xu等認為影響體內雌激素代謝也是異黃酮抗癌的機制之一。另有一些學者認為異黃酮的促進SHBG合成以及延長月經周期的作用,也是其可能的抗癌機制。
絕經後潮熱症狀及骨質疏鬆
女性絕經後,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會引起一系列以潮熱出汗為特徵的更年期症狀。骨質持續丟失是衰老的自然過程,老年女性骨質疏鬆發病率較男性高,其中主要原因是女性進入更年期後雌激素水平快速下降,從而加速骨質丟人。由了破骨細胞上有ER,雌激素可以與ER結合降低破骨細胞的活性,從而限制骨吸收,有利了絕經後骨質疏鬆的預防和治療。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在日本有25%的更年期女性主訴有潮熱出汗症狀,但在北美這種女性則高達85%。WHO對日本和歐美絕經女性骨質疏鬆發病率進行比較,發現日本骨質疏鬆和髓骨骨折發病率明顯低於歐美等國。近10年來,各國家學者進行大量臨床試驗和動物實驗試圖找到大豆攝入量與更年期女性骨質疏鬆和潮熱發生率之間的關系。Albertazzi等對104名絕經後女性進行了膳食干預試驗,給受試者每大服用 609大豆蛋白,持續 12周。最後發現有的%的患者潮熱症狀消失,明顯高於對照組:結果表明大豆蛋白對絕經女性潮熱症狀有顯著的改善作用。另有一些人體實驗同時觀察了大豆蛋白對陰道細胞學和潮熱症狀的影響,但結果不盡一致。這可能與實驗地區、受試人群、大豆製品的形式以及試驗時間有關。對於大豆異黃酮與骨質疏鬆關系的臨床實驗很少。最近Potter對絕經後高膽固醇血症婦女進行了一項膳食干預實驗。66位女性分為3組,一組為對照組,一組每天攝入56mg異黃酮,另一組每天攝入90mg異黃酮。持續60 X後測定受試者第l~4腰椎礦物質含量和骨密度。結果發現,每天攝入90mg異黃酮的受試者骨礦物質含量和骨密度增加了2%,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
臨床用異丙黃酮(ipriflavone)來降低絕經期骨丟大是異黃酮與骨質疏鬆關系的另一有力證據。異丙黃酮為合成異黃酮,它可作為急性卵巢功能缺陷的治療葯物,每人服用200~600mm能有效增加骨質含量、減少骨質丟失,這可能與其在腸道內被細菌轉化成包括大豆苷原在內的許多代謝物有關。在異黃酮與骨質疏鬆的關繫上,目前主要集中在以去勢大鼠為模型的動物實驗上,大量研究表明大豆異黃酮具有減少骨丟失,促進骨生成的作用。上面所述的慢性疾病均是激素依賴性疾病。另有研究表明,大豆異黃酮對非激素依賴性疾病或損傷也有保護作用。大豆異黃酮的抗氧化特性可保護DNA免受紫外線損傷,可避免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肝臟損傷,對11型糖尿病的腎功能和蛋白尿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綜上所述,大量的流行病學臨床實驗和動物實驗以及體外實驗均證實了大豆異黃酮對女性慢性疾病的保護作用。勿容置疑,增加大豆及大豆製品的攝入有益於人體健康。隨著社會的老齡化,絕經女性的健康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用ERT來治療與體內雌激素低下有關的疾病會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性,而且絕經女性個願接受ERT,因此大豆異黃酮在女性雌激素依賴性疾病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但是在大豆異黃酮與疾病關繫上仍需進行深入的研究,因為到目前為止,對大豆蛋白對血膽固醇的作用仍存在相反意見:對於異黃酮與癌症的關系,個能僅從人類細胞株實驗和動物實驗外推到人體,仍需進行更多的人體干預交驗。而對於大豆異黃酮與潮熱和骨質疏鬆的關系需要更多人體實驗來進一步證實,對其機制也需深入探討。而且大豆異黃酮與其它食物成分的相互作用尚未見報道,每日推薦量也未最後確定。因此對了大豆異黃酮的作用及其機制仍需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
❷ 骨質疏鬆怎麼辦
骨質疏鬆主要採用葯物治療,目的是減緩骨質流失、增加骨骼質量、減輕疼痛,還可輔助進行運動療法和物理因子治療。成人預防骨質疏鬆,要盡量延緩骨量丟失的速率和程度,補充鈣劑是預防骨質疏鬆的基本措施。嚴重的骨質疏鬆,需要使用防止鈣流失的葯物,如:雙磷酸鹽。骨質合成力弱的患者,還需要使用促進骨質合成的葯物,如:甲狀旁腺激素。而對絕經後婦女來說,應及早補充雌激素或雌、孕激素合劑,防止鈣流失。對於骨質疏鬆來說,首先是調整生活方式,加強營養,均衡飲食,高鈣、低鹽,比如可以喝牛奶,每天300ml以上,充足的日照,規律的運動,戒煙、限酒。還可以用葯物,可以用骨健康基本補充劑,比如有鈣劑、維生素D,骨化三醇就是。還有一個是可以用抗骨質疏鬆的葯物,比如像雙膦酸鹽、降鈣素、雌激素、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等等,還加上咱們國家的中醫中葯。
❸ 絕經後骨質疏鬆是用Evenity(romosozumab)嗎
是用這個,最主要的也是針對的這個,我覺得效果還可以,因為給我奶奶用的我感覺還不錯,就是這葯價格是真的很高,想買到的話也不是很容易,我之前是讓香港的朋友幫我帶的,後來是在香港濟民葯業買的,因為在香港濟民葯業買的話,他們會幫忙寄過來,我覺得還挺方便的,而且發貨也十分的快。 有不明白的可以繼續追問或者網路搜索。
❹ 骨質疏鬆症症狀與治療
骨質疏鬆即骨質疏鬆症,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骨組織有正常的鈣化,鈣鹽與基質呈正常比例,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在多數骨質疏鬆中,骨組織的減少主要由於骨質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於骨折為特徵。
❺ 鍺材料的特色
至今為止,沒有發現鍺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沒有發現生物體因缺鍺而出現的病理變化,因此在通常情況下並沒有補鍺的必要。目前發現鍺有益的生物效應與存在形式關系甚大,似乎沒有明顯的生理活性,只有部分有機鍺化合物才能表現出來而又肯定的生理活性。
一、鍺在機體中的分布與代謝
各種天然食物均不同程度地含有鍺,換算一下大約成人每天的鍺攝取量為400-3500ug,因此鍺普遍存在與機體中,機體中的部分酶蛋白,大腦中的皮質和灰質中,均含有微量元素鍺。
二、具有生理活性的有機鍺化合物
研究最多的有機鍺化合物包括有機鍺倍半氧化物,衍生物,含硫配位的有機鍺化合物,生理活性最為明顯了。
鍺,具有明顯的抗腫瘤與消炎活性,其他還有很多類型的有機鍺化合物,大多具有抗腫瘤,消炎,免疫復活和殺菌等生物效應,但因毒性較大,只能作為醫葯品使用。
三、有機鍺化合物與腫瘤的關系
有機鍺132和螺鍺等具有明顯的抗腫瘤活性,且毒性低,尤其是沒有骨髓毒性這一優點,在防治腫瘤和輔助放化療等方面很有潛力,已經進入臨床試用階段。
有機鍺化合物抑制腫瘤活性的可能機制包括增強機體免疫力,清除自由基和抗突變等多個方面。許多生物活性的有機鍺化合物分子中,與鍺原子配位的通常是氧,硫和氮之類的強電負性原子,由於它們對電子的吸收作用導致鍺原子周圍的電子雲偏離原子核而形成一個正電中心。但有機鍺化合物遇到腫瘤細胞時,其正常中心可增加腫瘤細胞的電勢能,降低其活動能力,從而起到抑制和殺死腫瘤細胞的作用,這就是說有機鍺化合物抑制腫瘤活性的生物電位學說。
除了抗腫瘤及免疫復活作用外,鍺有益於生物效應還包括刺激造血系統的功能發揮,抑制細胞生長促進抗菌消失,促進植物生長等作用。對血液系統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刺激血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數量的增加,對治療貧血有一定的作用。
鍺與相關疾病:
鍺Ge是位居元素周期表第Ⅳ主族的准金屬元素,遠在1871年,門捷列夫就曾與言有「硅類」,稍後德國人weisbach在硫銀鍺礦中果然發現該元素的存在,接著把她從礦石中分離出來,為紀念他們的祖國定名為鍺。
1950年日本淺井一彥首先合成有機鍺並從事鍺的研究工作,發現人參、靈芝等葯材中含有豐富的鍺,1980年有機鍺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引起了我國學者的興趣和重視。1987年白明章等合成有機鍺研究了它的抗癌活性,從1990年到1995年召開了3屆全國有機鍺研討會,合成了一系列的有機鍺化合物,在鍺的理論基礎上進行了研究和臨床抗癌,抗衰老和抗高血壓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療效。目前,鍺化學正沿著有機化合物的理論研究以及生物活性的有機化合物葯理研究、應用、開發的縱深發向發展。
第一節、鍺的生物學作用和生理功能
鍺元素的發現和有機鍺化合物的合成研製成功後20年來世界各國學者在葯理及臨床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有機鍺幾乎無毒性,具有誘發自身干擾素,增加nk細胞活性,活化吞噬細胞,促進機體產生抗腫瘤、抗衰老生物學作用。
一、鍺的毒性及代謝:
日本富尺報道了有機鍺Ge-132急性、亞急性毒性試驗,指出小鼠用不同劑量和不同的給葯途徑給大量做亞急性實驗劑量為0.03g/kg,0.3g/kg,3g/kg,有機鍺Ge-132口服6周,兩組結果血象及各器官功能正常,病理檢查肝腎無明顯變化,進入人體很快被吸收,迅速均勻分布在各器官中。用3h後90%被尿排泄出體外,12h後幾乎未見殘留,證明有機鍺Ge-132在體內屬於不蓄積的微量元素。
二、鍺免疫調節功能:
日本水島等對有機鍺Ge-132的免疫調節作用進行了探討,實驗結果表明,有機鍺Ge-132不僅是一種免疫強化劑,而且還是一種免疫調節劑。證明了有機鍺Ge-132抗癌、抗高血壓、抗衰老作用是通過機體誘發干擾素及增強nk細胞的活性,巨噬細胞活化實現的。作者進行有機鍺對矽肺鼠的免疫功能影響實驗研究,結果表明胸腺細胞增殖反應和脾細胞增殖反應有增加,矽肺丙主要因為免疫功能低下,有機鍺對矽肺大鼠的免疫功能異地感改善。
三、抗腫瘤效應:
日本佐佐木研究所佐藤醫學博士等人在大鼠腹水型,肝癌及膀胱癌研究中,首先證實了有機鍺的抗癌作用,日本應用有機鍺Ge-132治療5萬多腫瘤患者取得明顯療效,包括肺癌、肝癌、生殖系癌和白血病。美國和瑞典等國家進行了試驗表明,吉林延吉醫學院對有機鍺研究室報道,用有機鍺Ge-132治療各類晚期癌症112例,病情好轉率達64%,無副作用。上海報道對惡性腫瘤用有機鍺Ge-132治療與抗癌葯物合用提高療效,有效率60%-70%。河南1992年合成有機鍺治療肺癌、肝癌、骨髓癌等,用有機鍺300mg,3次/d口服,合並用其他抗癌葯物,療效可達到80%,沒有副作用。至於治療各類腫瘤的有效劑量,有待繼續探討,通過實驗研究證明有機鍺抗腫瘤效果是通過鍺調節免疫功能實現的。
四、抗脂質過氧化作用:
張佩瑾對酒精灌腸引起小鼠體內線粒體醇升高的脂質過氧化反應,明顯被抑制,說明了有機鍺對脂質過氧化的抑製作用。實驗表明有機鍺對自由基有顯著的清除作用,報道用有機鍺進行超氧化物結果大鼠血鍺明顯增高,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同時清除了超氧化物,因此脂質過氧化物,各組都顯著差異,表明了有機鍺有抗脂質過氧化作用,因此脂質過氧化抗具有抗腫瘤、抗高血壓、抗炎症、調節免疫功能和抗衰老作用。對抗脂質過氧化活性,衰老機制是復雜的,因素的,有機鍺能增強免疫功能,抗脂質過氧化,調節內分泌功能、抗癌和抗高血壓,才能體現有機鍺的抗衰老作用。
五、鍺與其他元素的關系:
動物實驗證實鍺與硒和鋅有協同作用,鍺和適量的硒可以防治動脈硬化,在臨床上鍺與硒還可以抗腫瘤、防治肝病,抗衰老。有人報道有機鍺30mg加有機硒5mg在治療冠心病時比單獨用鍺或硒效果好。硒可以增加鍺的生物活性,對生物功能上相互作用,結果發現鍺和硒有協同作用。
第二節、鍺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鍺主要由消化道迅速吸收,口服後3h血液濃度高達高峰值,24h幾乎全部排泄完,24-36h內尿和糞中的總排泄量為100%,吸收後鍺大部分位於細胞外血漿中,小部分在血細胞里,口服3h後小腸濃度最高,分布在各臟器、甲狀腺內濃度較高,腎和肝臟濃度也高,從尿和糞排出,吸收後的鍺經血液分布到體內各臟器,並經腎排出,無明顯的蓄積作用。腎臟和肝臟殘留少量鍺。
有機鍺的保健劑量為15-30mg/d,人體每日的需要量尚需探討和研究。
第三節、缺鍺引起的疾病
鍺在微量元素的生物學地位及生物活性研究報道文章較多,有機鍺化合物具有抗癌、抗衰老、抗高血壓、抗炎鎮痛、抗氧化和調節免疫功能作用,但是尚未為生物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眾所周知,微量元素究竟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是生命必需的還是非必需的,均相對而言的,隨著人類對自然界認識深化,以往認為人體不必須的微量元素,現在可能發現它對生物體是有益和必需的,雖然研究尚未完全證實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但證明它是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通過進一步研究,鍺在將來有可能列為人體必需微量元素。
一、有機鍺的抗腫瘤作用:
有機鍺的抗腫瘤作用,受到國內外普遍重視,無論是動物學實驗和臨床研究均已取得顯著成果,廣泛應用於臨床,近年來日本、美國、瑞典等國家,對胃癌、肺癌、子宮、乳腺癌、前列腺癌及多發性骨髓均有療效,近年來我國上海、天津、北京、吉林、河南等地先後報道了500例肺癌、肝癌、胃癌和骨髓癌等患者獲得滿意療效,認為有機鍺與其他抗癌葯物合用有協同作用,能提高療效。Ge-132可用900-1200mg/d,治療3個月為1個療程,無明顯副作用。
二、有機鍺的降高血壓作用:
高紹儀等報道,動物實驗用鍺氨基酸對實驗大鼠給葯0.5-8h觀察有明顯的持續性降壓作用,對其心率沒有明顯影響,對正常大鼠無降壓作用,只對原發性高血壓大鼠有明顯持久的降壓作用,李兆中報道用0.3g/l有機鍺口服治療10例高血壓患者,結果顯示有機鍺能有效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改善高血壓的臨床症狀。
三、有機鍺的抗衰老作用:
衰老是多因子聯合引起的自然規律,衰老是由於人體細胞自身識別變化,主要是網狀系統細胞變化,表現為免疫系統功能低下,免疫調節功能與許多微量元素有密切關系,如鋅和鍺等,有人認為衰老與自由基學說有密切關系,認為自由基導致衰老,細胞損傷和退行性變導致衰老。有機鍺抗脂質過氧化,增加免疫功能,有抗癌、抗高血壓功能,因此有機鍺抗衰老作用,Ge-132抗衰老臨床實驗已有報道。
四、有機鍺的防治動脈硬化作用:
毛旭峰等用Ge-132對大白兔動脈硬化防治進行實驗,觀察結果發現血漿中脂質不會停留在血管造成動脈內膜損傷,血液粘稠隨之下降,血流速度趨於正常。在臨床上進行實驗治療用Ge-13290mg加有機硒10mg,治療動脈硬化引起的冠心病患者,獲得滿意的療效。
五、有機鍺治療慢性肝炎:
李賀成、宋祥方報道Ge-132對化學和免疫抑制引起的肝損傷有明顯的抑製作用。臨床觀察500例乙型和非乙型肝炎,肝功能改善,臨床症狀好轉,副作用小。
六、有機鍺對血液系統的影響:
上海醫科大學在做Ge-132毒性動物實驗時發現,實驗動物的白細胞和血小板升高,治療職業性白細胞症40例,升白靈由Ge-132和維生素組成,3個月為1個療程,Ge-13290mg/d,1-2個療程,臨床療程好轉,白細胞和血小板趨於正常,作用機制可能是通過有機鍺調節免疫功能引起白細胞減少的作用,張橫等報道曾進行有機鍺的輻射防護和造血功能的實驗研究,上海已有病例報告臨床療效。
七、有機鍺治療骨質疏鬆症:
1983年日本首先發表了Ge-132對老年性骨質疏鬆症治療效果的文章,有機鍺提高骨細胞的活性,參與鹼性磷酸酶代謝,抗骨質疏鬆,世界各國進入老年社會,開展Ge-132治療骨質疏鬆症,可減少骨折發病率,造福於人類。
八、有機鍺治療風濕性關節炎:
報道用有機鍺10.3g/l,口服液治療10例風濕性關節炎,均不同程度關節疼痛和畸形,治療30d後症狀逐漸好轉,關節腫痛消退,化驗指標明顯改善,血沉逐漸趨於正常。有機鍺具有調節免疫功能,抗炎和抗疼痛作用,因此治療風濕性關節炎。
第四節、有機鍺的營養保健作用
在營養、保健方面鍺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論文先後在國外刊物上發表、健康長壽不是可望不可及的空想;衰老是不可抗拒的,但延緩衰老,爭取長壽是可能,有機鍺具有抗癌、抗氧化、抗高血壓、抗衰老的調節免疫功能,能防治肺瘤、心血管、高血壓、肝病、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白內障、冠心病等。
第五節、鍺的毒性
鍺是一種銀白色金屬,主要用於半導體工業,製造晶體管、二極體和電子高能原料,製造金屬增加合金硬度,還用於醫葯工業。
鍺及其化合物屬低毒、鍺吸收排泄迅速,經肝腎從尿中排出,肝臟和腎臟僅有微量鍺。動物實驗給二氧化鍺10ug/g飼料14周,未產生明顯毒性作用,相反可刺激動物生長,當給以1000ug/g的飼料則抑制動物生長,4周後有50%動物死亡,屍檢發現肺氣腫、肝腫大、腎小管變性和壞死。
經過調查半導體工廠和鍺廠,目前尚未鍺及化合物引起職業中毒。
日本報道有幾千萬人服食鍺食品,報道鍺中中毒文章33篇63例次,李賀成報告《國外鍺中毒的真相》,這些中毒病例基本上服二氧化碳而不是有機鍺。
上海和廣州進行有機鍺毒性試驗,有機鍺毒性很低,幾乎無毒。
《健康報》1993年9月28日「衛生部新資源食品專家評審委員會認為應給有機鍺一個公正評價」,強調指出有機鍺是目前國內外公認活性最強,毒性最低的一種鍺,在能產生急性毒性作用分類中,它實際屬無毒類,實際上攝取量不超過30mg/d,絕對安全無副作用
❻ 普羅力進醫保了嗎
普羅力目前沒有進入醫保系統。
(6)日本骨質疏鬆治療效果怎麼樣擴展閱讀:
6月19日,安進中國宣布普羅力_(英文名:Prolia_;通用名:地舒單抗,denosumab)已獲得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每6個月皮下注射1次,用於骨折高風險的絕經後婦女的骨質疏鬆症治療。普羅力_是中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用於骨質疏鬆症治療的抗RANKL單抗類葯物,可幫助絕經後婦女顯著降低椎體、非椎體及髖部骨折的發生風險,為中國患者的骨健康管理與生活質量改善帶來創新機遇。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由骨質過度流失而引發的疾病。過去10年間,中國50歲以上人群中,骨質疏鬆症的患病人數幾乎翻了一番。當前,每3名50歲以上中國女性就有1人患病。骨質疏鬆症素有「沉默的殺手」之稱,其與骨折之間的聯系尚未得到大眾的廣泛認識。事實上,許多女性往往在發生腕部、椎體、髖部等部位的骨質疏鬆性骨折後才意識到已經罹患有骨質疏鬆症,而她們1年內再次骨折的概率是常人的5倍 。
「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影響可能持續終身,是老年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在發生髖部骨折後1年內,20%患者會死於各種並發症。」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骨質疏鬆和骨病科主任章振林教授介紹,「應對骨質疏鬆症需要科學的疾病管理,日常的規律運動和營養攝入還遠遠不夠。我們呼籲患者進行規范的葯物治療,以幫助減緩骨量流失,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的發生率。」
研究顯示,普羅力_能使絕經後骨質疏鬆症患者在10年內骨密度持續增加:在一項納入7808名絕經後骨質疏鬆症患者的關鍵性III期臨床試驗中,普羅力_展現出了卓越的長期用葯療效與安全性。受試者在為期3年的試驗期及後續長達7年中持續使用普羅力,腰椎和全髖的骨密度與基準線相比平均增加21.7%和9.2%,有效降低了椎體、非椎體和髖部骨折的風險。
Prolia是全球首個獲批的特異性靶向抗RANKL療法,目前已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批上市。Prolia是臨床上治療骨質疏鬆的主流用葯,銷售收入持續攀升,2019年Amgen的全球銷售額達到了26.72億美元。
❼ 向「witamin」請教: 請問,關於一月吃一次的治療骨質疏鬆的葯
你好:
治療骨質疏鬆的葯,如伊班膦酸鹽與福善美等,在服用方法上,有每天1次的,有每周1次的,還有每月1次的。
最初的服用方法為每日1次,後來經臨床應用證明,適當加大用量,減少給葯次數,不但能減輕副作用,還能增強治療效果。所以,現在給葯次數最少的是每月次給葯的伊班膦酸鹽。
具體到每月1次,為了好記,可固定到每月同一日期,如7月8日吃的,
8月仍按8月8日吃葯。但從治療效果上,服葯日期不一定太嚴格,提前或錯後1天,對葯效無影響。
❽ 骨質疏鬆治療的新進展
骨質疏鬆治療葯物的特點和臨床應用注意事項
鈣劑與維生素D3
鈣劑與維生素D3是骨質疏鬆防治的基礎葯物,應用需強調目的性,切忌濫用。鈣的吸收主要在腸道,故鈣劑補充以口服效佳。人體對鈣劑的主動吸收是有閾值的,當鈣濃度達到飽和閾值時,人體將難以吸收更多的鈣。補鈣的方法十分重要,首先是適量補鈣,最好分次進行,臨睡前服用更佳。
活性維生素D3
活性維生素D3治療骨質疏鬆的作用包括對骨形成的促進作用和對骨骼肌的增強作用。維生素D3缺乏是骨質疏鬆發生的重要原因,活性維生素D3的水平不足在骨質疏鬆發生的因素中比鈣不足更重要。在骨質疏鬆的治療中,補充適量活性維生素D3比補鈣更有效。但活性維生素D3 臨床應用時應注意其治療窗的掌握,定期監測血鈣或尿鈣。
激素補充療法(HRT)
雌激素治療骨質疏鬆的作用機理包括:對鈣調激素的影響、對破骨細胞刺激因子的抑制及對骨組織的作用。骨骼是雌激素的靶組織,雌激素可對骨組織產生直接作用。在絕經後骨質疏鬆治療中須強調的是:鈣劑補充的效果如何將取決於患者體內的雌激素水平高低,只有在患者體內雌激素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時,補鈣才能發揮出對骨骼有益的作用,否則補鈣將是徒勞的。臨床絕經後骨質疏鬆的激素補充治療,其目的是進行生理性補充,發揮其最大臨床效應,保持婦女健康的生理狀況。所以HRT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有目的有監測地進行。我們的觀點是:針對絕經早期且有明顯更年期症狀的骨質疏鬆病人應用HRT是十分重要的。HRT臨床應用應強調其適應證及治療作用,從最低劑量開始使用,強調個體化調控。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s)
SERM對骨的作用在於針對雌激素受體發揮類似雌激素樣作用;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在於改善血脂、減少動脈粥樣硬化形成,起到類雌激素的作用;對子宮內膜作用方面,利用某些SEMR的特點,發揮提高骨密度、保護心血管的類雌激素作用,但不刺激子宮內膜的增殖,還可抑制絕經後子宮內膜的增殖,有抗雌激素作用;對乳腺作用方面,SERM作用於乳腺組織的雌激素受體,發揮抗雌激素作用,在骨質疏鬆防治應用中不增加乳腺癌的發生率。SERM對更年期症狀沒有明顯緩解作用,但在提高骨密度、降低骨質疏鬆性骨折發生率方面有良好療效。
二膦酸鹽
二膦酸鹽類葯物臨床治療骨質疏鬆作用機理表現為:對破骨細胞發揮細胞毒作用,誘導成骨細胞分泌抑制因子,阻斷破骨細胞啟動的破骨過程,抑制骨吸收,以及強力親和磷酸鈣,阻止骨骼中鈣鹽「逸出」。二膦酸鹽類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僅1%,故強調空腹單獨服用,用葯後1小時再進食,且服葯後患者應保持半小時以上的坐或立位,這是因為二膦酸鹽對食管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對那些已有食管炎或消化性潰瘍的患者應避免選用二膦酸鹽。新型二膦酸鹽在臨床上可用於各種原因所致的骨質疏鬆治療,大量臨床研究表明,新型二膦酸鹽不僅能增加骨量,還可降低骨質疏鬆骨折(脊椎、髖部)的發生率。
降鈣素
降鈣素作用於骨骼和中樞,對疼痛的緩解作用十分明顯。由於它是一種生物制劑,有少數患者可能會在使用葯物後出現輕度的皮下血管擴張、惡心等不適,其中多數患者症狀可在數小時內自行緩解,有明顯葯物過敏史的患者應慎用。
氟化物
氟化物對成骨細胞有直接刺激作用,可持續增加中軸骨密度,這種骨密度提高與患者的年齡、病情和病因無關。氟化物是一種細胞毒素,過量會造成軟骨成熟障礙。
各種骨質疏鬆的臨床用葯選擇
絕經後骨質疏鬆:絕經後骨質疏鬆患者,尤其是絕經早期伴更年期症狀者,HRT應用十分有效,若年齡超過55歲且沒有明顯的更年期症狀,建議選用SERM或阿侖膦酸鈉,秋冬季應補充活性維生素D3。
老年性骨質疏鬆:活性維生素D3代謝物缺乏及維生素D抵抗伴代償性PTH分泌增加是老年性骨質疏鬆的重要病因,故補充活性維生素D3對老年性骨質疏鬆的治療是必須的,但對那些骨量顯著下降且有明顯骨痛或骨關節炎的老人,降鈣素和二膦酸鹽都十分有效。
男性骨質疏鬆:研究發現雄激素僅對睾酮水平低下的男性骨質疏鬆有效,臨床男性骨質疏鬆的治療以二膦酸鹽、活性維生素D3和降鈣素為多。
❾ 治療骨質疏鬆症的小偏方
骨質疏鬆症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代謝性骨病。骨質疏鬆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在多數骨質疏鬆中,骨組織的減少主要由於骨質吸收增多所致。發病多緩慢,個別較快,以骨骼疼痛、易於骨折為特徵,生化檢查基本正常。病理解剖可見骨皮質菲薄,骨小梁稀疏萎縮類骨質層不厚。本病是女性腰背疼痛的主要原因,對老年人的健康長壽威脅很大。
症狀:疼痛、骨折、呼吸功能下降、身長縮短、駝背等。
小偏方1
萎縮類骨粥健脾胃、補虛損
原料
鮮牛奶250毫升,大米60克
做法
將大米煮成半熟狀時,將米湯去掉,加入牛奶,煮成粥,加入白砂糖調味。1日1劑,分2次服用。
功效
牛奶中的鈣最容易被人體吸收,常喝牛奶可減少骨質流失,可以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症。
小偏方2
豬脛骨糯米粥強筋壯骨
原料
豬脛骨適量,紅棗、糯米適量。
做法
將豬最脛骨洗干凈,加水放鍋中煮1小時,去除骨頭後加入紅棗和糯米,煮成粥食用。
此方最適宜老人食用,可有有效治療和預防老年骨質疏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