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軍服怎麼改

日本軍服怎麼改

發布時間: 2023-01-24 13:44:00

A. 1943年之前與之後,侵華日軍的軍服是不一樣的

日本昭和十八年(1943年,日本皇紀2603年)10月12日敕令774號,宣布修改九八式軍服並定名為「三式」軍服。

三式軍服與九八式軍服的區別有三:

一是軍銜領章的尺寸不一樣。

由於九八式軍銜領章的尺寸過小,硝煙彌漫的戰場上稍遠便難以辨認,於是在三式軍服上加大了軍銜領章的尺寸。修改後的三式軍銜領章,將官的寬30mm長45mm,佐官的寬25mm長45mm,尉官的寬20mm長45mm,樣式仍為平行四邊形,下士官及士兵領章尺寸不變,仍為寬18mm長40mm的長方形。

上圖是同為陸軍大將的山下奉文(左)與畑俊六(右),前者著九八式軍服,後者著三式軍服,請注意二人領章大小的不同。

山下奉文的大將領章咋這么小呢?沒錯,九八式軍服的軍銜章就這么小,長45毫米,寬18毫米。

在這一點上,神劇同樣也是亂來。請看:

這個意淫的女少佐(歷史上日軍沒有女兵)的領章得有多大?估計比他們皇上的大元帥領章都要大出一圈來,而且還是長方形的。這要是讓那個叫裕仁的傢伙從地下看到,非給氣哭了不可。

二是軍銜章上面的星徽排列不一樣。

一般國家軍隊的軍銜章,其上的星徽,不論一顆兩顆三顆,都是關於中心對稱均勻排列的,日本鬼子九八式軍銜領章和以前的昭五式軍銜肩章,也都如此排列,但到了三式軍服採用後,他們的做法有點特別了,它的五角星是靠向領口一側逐級排列的。即一顆星的少將、少佐、少尉,它的這顆星先偏近領口處,如果晉升為兩顆星了,則在第一顆星之後增加,直到加滿三顆星。據說這樣做,是為了節約。因為以前的昭五式肩章和九八式領章,每增加一顆星,就得換一副軍銜章,有點浪費,而採用三式軍銜這樣逐級加星的辦法後,軍銜晉升時,就用不著再換一副領章了。如圖:

九八式少將制服與三式少將制服的實物對比:

上圖同為少將軍服,同為少將領章,但除了大小不一樣以外,左邊的是九八式軍服,其一顆五角星居中綴釘;右邊的是三式軍服,那顆將星就是偏近領口一側綴釘。

將官軍銜章上的五角星是如此排列,佐官、尉官的五角星同樣如此排列。再看看九八式少佐制服與三式少佐制服的實物對比:

請看上圖,左邊是九八式少佐軍服,右邊是三式少佐軍服。領章大小也有區別,但不似將官的差別那麼大。重要的是那顆五角星的排列,是不是不一樣?

八十年代電影《上海舞女》劇照,有一處讓人啼笑皆非的穿幫,請看圖:

改開以後的八十年代,電影和電視劇開始游離於歷史的真實,向著神劇的方向發展。你看上面這張劇照,那名少將領章上的五星,那一顆星本該靠近領口綴釘,可他那顆將星卻完全相反,給偏到後邊去了。真的不知道那些軍事顧問是怎麼吃飯的。

三是有無袖章不一樣。

在執行昭五式與九八式軍服時,是沒有袖章用於表現軍銜的,但三式軍服則增加了軍銜袖章。其表現形式,是由深綠色絲帶和茶褐色圓底金色刺綉五角星組合而成。將官為三線一至三星;佐官為二線一至三星;尉官為一線一至三星;准尉一線無星。

請看圖:

請看上圖,袖口後三道杠,三顆星,這是一名大將的三式軍服。

圖8是陸軍中將的三式軍服,三道杠,兩顆星。

圖9是陸軍少將的三式軍服,三道杠,一顆星。

將官是如此,佐官二道杠,一至三顆星,尉官一道杠,一至三顆星,樣式一如將官。這里不再上圖。

除了以上三處不同外,與九八式軍服還有一處不同,即三式軍服沒有用於表現兵種的兵科章。也就是說,不論將佐士兵,從他的軍服上就再也不能看出他所在的兵種了。當然,取消兵科章,並不是1943年三式軍服採用之時開始的,是早在九八式軍服還在執行時的1940年就取消了。因為後面還要專門說到這一話題,這里不再多說。

B. 有誰清楚日本軍服顏色演變的歷史

關於日本軍事的問題你可以問我,我長期研究日本軍事。
日本陸軍的發展經歷了2個重要時期,軍服也有2次非常大的改變。明治維新建立現代陸軍開始是學習法國陸軍,軍裝上衣黑色,軍官無肩章,通過在袖口的黑色刺綉線條表明軍銜。士兵有肩章,在肩章上表明部隊番號。士兵和尉官,佐官是黃色帽牆。尉官1條帽線,佐官2條帽線,將軍紅色帽牆3條帽線。軍徽前期是旭日徽章,不久改為是金色五角星一直沿用二戰結束。日本騎兵為紅色馬褲綠色褲線,金色衣扣。
一戰後日本陸軍顏色為國防色,國防色是日本陸軍基本顏色,就是茶綠色,國內影視劇道具軍裝不準。不是土黃色。陸軍夏季的襯衫是枯草黃

C. 別被電視劇騙了, 二戰日本軍服其實是這樣!

在我們的抗戰神劇中,鬼子的永遠都是弱智、腦殘、容易打的。往往我們只有三五個人,幾分鍾內就能輕而易舉的消滅一隊鬼子。而且經常一言不合就能出來個心狠手辣的日本女軍官。而實際上,日本當年那是個重男輕女的傳統國家,陸軍士官學校和陸大不招收女學生。也沒有證據表明日軍作戰部隊出現過女軍官,日本女性經常從事諜報、通訊、醫療、慰.安工作,別拿川島芳子說事兒,她是滿族格格,擔任偽滿洲國安國軍司令。

而神劇中的鬼子過得可能比較緊,一個樣式的軍服從九一八事變能穿到八一五投降,而且軍服的樣式和顏色還得根據劇組製片方的預算或是道具組能找到什麼樣的衣服來定。而歷史上日軍在侵華十四年,換裝過三次軍服:「昭五式」從九一八穿到南京大屠殺,也是最後一款的立領軍服;「九八式」(1938年~1943年);改良版的「三式」軍服(1943年~1945年)。

舉例見下:

時間1931到1932 地點 中國東北

1、一等兵 頭戴早期01式鋼盔 ,這名士兵外穿毛加襯冬季外套,內穿90式(1930年版)毛料制服。手持三八步槍。

2、有馬的騎兵,他的肩章代表軍銜,綠色的領章代表騎兵,上面的數字代表所在哪個團。穿著馬靴馬褲,手持30式卡賓槍。

3、伍長 頭戴1930年試驗性的鋼盔,樣式類似加寬加平的M35德盔,這名軍人的軍服是1930年基礎版毛料冬裝。

1932年到1935年 中國華北和東北

1、大佐 肩膀上縱向的肩章顯示他的軍銜,挎著昭和軍刀,腰裡別著王八殼子南部十四手槍。

2、少將 這名少將穿帶毛領和毛袖口的皮毛大衣,毛皮大衣的袖子是可拆卸的,英文說是關東軍第8師團。

3.一等兵 滿洲鐵路守備隊 手持大正十一輕機槍。

1937年——1939年 中國

1、1938年即將換裝的日本炮兵大尉,黃色領章顯示了服役的兵種。

2、中尉穿傳統款式的1930版夏裝,但是軍銜標識已經從肩章換成領章,該軍官戴最早版本的木製太陽帽。

3、少佐穿的是九八式軍服,右胸前紅色的「M」,代表他在步兵部隊服役,佩戴著新式戰斗帽。

1937年~1939年 中國

1、從英文可知,這名步兵在佔領北平後高喊萬歲!

2、扛軍旗的准尉或是准士官。

3、海軍陸戰隊第1師一等兵,穿1937年版「海綠色」海軍陸戰隊棉布制服,後背背著早期版防毒面具,參加一二八事變和淞滬會戰。

1939年 諾門坎和中國

1、軍曹,參加蒙古邊境的諾門坎戰斗,因為草原蚊子厲害,所以准備了筒形的防蚊頭罩和特製的手套。

2、坦克兵少尉,右胸前有軍銜標識,上身毛領夾克,下身帶束口的褲子。

3、身著30版軍官冬季制服的工兵大尉中隊長,使用舊式「燕尾型」領章,圖中領章的葡萄酒紅色代表工兵。

佔領軍

1、朝鮮籍日軍,英文介紹這是個在荷屬東印度群島的一名盟軍戰俘營的看守,軍銜比較特殊,比日軍的二等兵還低。識別它的標志就是有空心的連線紅五角星圖案的白色圓形臂章。這名看守的姓名標簽在左上衣口袋上方。拿的步槍也不是三八大蓋而是30金鉤步槍。

2、不用介紹,獸醫。

3、憲兵准尉。

1942年到1943年 所羅門和新幾內亞

玩過《使命召喚5》的人對上面這三類裝束的日軍相比會很熟悉,3是狙擊手,經常把自己固定在樹木頂端,射殺有價值目標,或是在地面在挖好「蜘蛛洞」,等待盟軍士兵的到來。

中國 1942年~1944年

1、大尉,駐扎在滿洲或朝鮮北部的第44師的這名大尉穿舊的軍官版90式雙排扣大衣並配可拆卸的套頭帽,內穿98式冬裝和馬褲,大衣軍銜章則從肩部移到了領部。

2、騎兵軍曹 隸屬於第110師團,這名軍人的武器是收著刺刀的1911年版44式6.5毫米口徑騎兵卡賓槍以及1899年版騎兵馬刀。

3、第40師團的二等兵,大衣上大的可拆卸的兜帽罩住了他的野戰帽,大衣裡面則是98式冬裝。注意其毛襯里的軍靴以及有特殊襯里的防凍水壺都很有特色。

1944年到1945年 緬甸中國

1、日軍少將 穿的是改良後的「三式」將官常服,袖子上還有軍銜識別標志。

2、日軍大尉,整體來說衣服不搭,畢竟日本在1944年已經顯出疲態,物資供應不上去,像在緬北叢林地區的日軍換裝較慢。

3、手持99輕機槍的日本步兵。

1944年~1945年 太平洋防禦戰

3、第一高砂突擊隊,台灣高山原著民籍日軍,手中持握的部落刀很有特色,右臂上的白色袖標便於夜戰識別。

昭和五式軍服 (1930~1938)最後一款立領 軍銜標識在肩膀縱向排列。

九八式軍服(1938年~1943年)立褶領

1943年改良後的「九八軍服」,改稱為「三式」軍服。加大軍銜領章面積,增加了軍銜袖章。

記住這些鬼子皮,記住那段屈辱難忘的歷史,正視敵人,才能正視自己!

D. 關於日本陸軍軍服的問題

從明治時代到大正時代,日本陸軍一直是法國風格的軍裝,法式軍裝最大的特點是軍銜簡章是豎著的。根據大正9年的「衣袴及外套仕様改正」,軍服顏色為青茶褐。

<精武門>電影中軍官的衣服基本符合,但士兵衣服顏色是昭和初年的(土褐色),且帽子過高

E. 這種日軍軍服是什麼型號日軍更換了幾次軍服

這種就是二戰最後時期日本採用的軍服

三年式軍裝,特點就是增加了袖標
這個是個中尉,一缸兩星

昭和十八年(1943年,日本皇紀2603年)10月12日敕令774號,宣布修改九八式軍服並定名為「三式」軍服。
軍銜:由於戰場情況的反映九八式軍銜領章過小難以辨認,需要擴大軍銜領章尺寸,同時增加軍銜袖章,使級別區分更為明顯。軍銜尺寸修改後,將官領章寬30mm長45mm,佐官領章寬25mm長45mm,尉官領章寬20mm長45mm,樣式仍為平行四邊形,五角星位置靠前,下士官領章尺寸不變仍為寬18mm長40mm,改為刺綉五角星,士兵領章尺寸不變五角星靠前。
准尉以上軍官增加軍銜袖章,圖案為深綠色絲帶和茶褐色圓底金色刺綉五角星組合而成:將官為三線一至三星;佐官為二線一至三星;尉官為一線一至三星;准尉一線無星。

F. 二戰日本軍服,胸前的紅色M代表什麼

每個國家的軍種都有自己的獨特習慣,可以是行軍打仗的習慣,也可以是穿衣搭配上的習慣。

總之這一點在二戰的時候體現的很明顯,各個國家都有各個國家的特點。

比較突出的就是日本人,日本人在二戰時期對自己的軍服做了很大的改良,其中比較顯著的特點就是他們衣服的左胸部位有一個紅色的M圖案,那麼這個M圖案究竟代表了什麼,它背後又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不過在戰爭途中,屢次更改自己的軍服款式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對軍隊來說首要任務是殺敵,前兩次改革是因為軍服的樣式存在問題,不利於武器的攜帶且太過顯眼,而第三次改變則是有深刻的歷史背景,當時日本人在我國已經盡顯頹勢,很多人都知道日本離失敗已經不遠了。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人索性放手一搏,取消M型圖案的使用,力爭把所有兵種融合在一起,造成一種人多兵多的局面,實際上,在我們英勇的八路軍戰士面前,這些行為都是徒勞。

G. 二戰日軍為什麼不再穿西式軍服,而穿日式軍服了

隨著日本的對外侵略,日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空前發展,加之幾千年生活在中國的陰影下,近代又被美國人侵略,在相繼打敗清朝和沙俄後,其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變得扭曲,總以為自己比所有國家都強,出現這樣的情況不奇怪

H. 問一下日軍二戰的將軍服是怎樣的、

因為那是海軍常服,被稱為「第一種軍裝」,深藍色(業友說是藍黑色或者藏青色),光線不好的時候通常看起來像是黑色


而國產的電影、電視劇中,基本上都是日本陸軍

I. 如圖,這是日軍的哪種軍服

這是1938年日軍開始換裝的「九八式」軍服

軍服主要特點將「昭和五式」軍服的立領改為形似中山裝的折領。不再佩戴肩章,軍銜改由領章表示。

J. 1938年之前與之後,侵華日軍的軍服是不一樣的

從發動九一八事變侵華,到1938年5月之前,日本陸軍穿的是昭五式軍服,即昭和五年(1930年)制式的軍服。1938年(日本皇紀2598年)5月31日,日本陸軍修改昭五式軍服,定名為九八式軍服。兩者有以下幾處不一樣:

一是軍帽不一樣。

昭五式軍服系列中的軍帽,不論官兵,都是大檐帽,並非後來廣泛使用的戰斗帽。請看下圖:

上圖是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軍列隊進入沈陽城的照片,照片不太清晰,但士兵頭上戴的全是大檐帽而非戰斗帽卻能清晰分辨。

昭五式大檐帽較之前的四五式(明治四十五年,即1912年開始穿著的軍服)軍服配套的大檐帽相比,其帽牆的前端明顯加高,比原先那種四周高低一律的四五式軍帽更時髦也更好看。據說是日本人參照捷克軍帽設計而成的。

當時日軍青年將佐中,流行軍服文化熱潮,上圖即兩名青年將佐戴四五式軍帽(左)和五式軍帽(右)的照片,注意:五式軍帽的前帽牆有誇張,一般五式軍帽的前帽牆沒有這么高,但明顯高於四五式則是無疑的。

九八式軍服採用後,士兵不再有大檐帽,而改為略帽,也就是我們習慣所說的戰斗帽。戰斗帽很簡便,可以戴在鋼盔的裡面,夏季還可以在後面加掛三片象屁簾似的用來遮陽防曬的垂布,成為這一時期日本鬼子一個鮮明的特徵。必須強調的的,軍帽簾布並不起自此時,早在十九世紀末日軍就已採用。

九八式軍服時期,士兵的大檐帽已經取消,軍官的大檐帽則仍然保留。1938年以後的鬼子軍官,經常看到戴大檐帽的老照片,但戰斗中則極罕見。多數鬼子軍官從大將到少尉,戰斗狀態下基本全是戰斗帽。

二是軍銜標志不一樣。

昭五式軍銜體現在肩章上,但不是如今天我軍肩章這樣與肩膀平行佩戴,而是象早期法軍那樣與肩膀呈垂直佩戴,即所謂的立式肩章。圖1中那兩名青年軍官所佩戴的軍銜章,即是這樣的立式肩章。參照日本陸軍建軍的北洋陸軍所戴的肩章也是這個樣式。我國北洋時期的陸軍,也是採用這樣的立式肩章。

也許是由於昭五式肩章置於肩膀上妨礙各種背帶的背掛,或許是該肩章塊頭過大過於醒目容易引起敵方狙擊手的關注,或者是世界潮流的影響所致,與昭五式軍銜不同,九八式軍銜體現在領章上。領章較小,不論將佐尉士兵,一律寬18mm,長40mm,軍官領章為平行四邊形,士兵領章為長方形。圖2表現的少尉與曹長所佩即九八式領章。

再看下圖:

上圖,左邊是陸軍中將田中靜壱,著的是昭五式軍服,右邊是陸軍中將安藤利吉,著的是九八式軍服。二人的軍銜章就分別代表了兩個不同時期的特點。

三是兵種符號不一樣。

在二戰前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各國陸軍中的不同兵種,是有不同的兵種符號的,日本陸軍也不例外。在當時,日本陸軍的兵種有十餘個,其中五大主要兵種:步兵紅色、騎兵綠色、炮兵黃色、工兵褐色、輜重兵藍色,見下圖:

如何表現不同的兵種,日本鬼子有點特色。昭五式軍服的兵種符號——日本人稱作兵科章——表現在領章上。日本人稱作「鍬形兵科章」,後來人們也根據其形狀稱作「燕尾形兵科章」。這樣的兵種符號還不算怪,怪的是九八式軍服的兵種符號,他們是用一種「M」型的胸章表現,日本人稱作「山型兵科章」。如圖:

上圖是同為炮兵的兵科章(黃色),昭五式軍服的領章表現形式(左)與九八式軍服的胸章表現形式(右)。

再看軍服實物對比的圖片:

上圖是同為騎兵少佐(綠色是騎兵的兵種色),左為昭五式軍服的領章表現形式,右為九八式軍服的胸章表現形式。

四是軍服上衣的領子不一樣。

昭五式軍服采立領。所謂立領,就是上衣的領子只是較厚的一個單層而不能折疊,就像唐裝和旗袍那樣的領子。到了1938年改著九八式軍服後,軍服上衣的領子改用折領,就是象中山裝那樣的折領,有些老兵回憶中說成是小翻領,是與立領相對而言的,實際上就是折領。

關於衣領的這個差別不明顯,如果不是特寫鏡頭,不容易分辨出來。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9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