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刀刻九字的刀在哪裡
Ⅰ 日本刀叫什麼
問題一:日本刀有幾種怎樣分分別叫什麼 上古刀(じょうことう,Jyoukotou):通常不列入日本刀之列,指的是古刀之前的刀。以直刀為主,大刀等 一幅描繪江戶時代制刀情景的版畫偶爾可見刀反。 古刀(こどう,Kodou):指慶長以前的日本刀。室町時代中期以前主要是太刀。 新刀(しんとう,Shintou)慶長以後的刀。 新々刀(しんしんとう,Shinshintou):依據水心子正秀提倡所製作,使用古刀鍛造法的刀,另有諸說,概指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幕末時期的日本刀。 現代刀(げんだいとう,Gendaitou):也有諸說,概指1876年日本頒布廢刀令以後所制刀。 昭和刀(しょうわとう,Syouwatou):作為美術刀劍的日本刀范疇外的一種,是主要用於軍刀的兵器用刀。有多種製法。
問題二:日本的那種武士刀學名叫什麼? 日本刀,亦稱東洋刀或武士刀,依據形狀、尺寸分為太刀、打刀(刀)、脅差(脅指)、短刀等。
廣義上還包括長卷、刀、劍、槍等。在日本制刀人被稱作「刀工」、「刀匠」、或「刀鍛冶」
太刀
為日本刀的一類。一般而言指的是刃長超過兩尺(60厘米以上)、刀身彎度較高、一般以邊鋒朝下並吊在腰帶以下的方式配帶的日本刀。在刀刃向上的狀況下,太刀銘的位置通常是在與打刀相反的右面(不過也有例外的狀況)。
打刀(うちがたな)
是日本刀的一種。一般而言,室町時代後所說的「刀」指的通常是打刀。
打刀不同於主要用於馬上作戰的太刀,主要是用於徒戰(徒かちいくさ:徒步發生的戰斗)的日本刀。
脅差(也稱脅指) 。
刃之長度30cm―60cm。日本武士平時與太刀或打刀配對帶於腰間,是一個備用武器,平常不使用,是當作為主兵器的長刀(太刀或打刀)損毀時才使用的。
一般情況下對武士而言,太刀或打刀在格鬥中與脅差一般不會同時使用,傳說中日本第一的宮本武藏用的二天一流亦非使用脅差,而是右手大太刀,左手小太刀。
此外脅差也是准許一般百姓、市民、商人以及其他非武士身份的人隨身攜帶的自衛武器。因此在許多古代的抗暴事件中,帶頭的俠客使用的就是這種武器。
切腹用脅差,以奉書紙纏繞白刃
短刀,(たんとう)
為日本傳統長一尺(約30.3厘米)以下刀的總稱。另外刀身超過一尺而仍以短刀樣式鑄造者,被稱為寸延短刀
藏於扇子型刀鞘中的短刀
長卷(日語:長)是日本刀據其長度,尺寸所分類之日本刀種類的一種。
形狀
全體長6-7尺(180-210cm)、柄長3-4尺(90-120cm)、刀身約長3尺(90cm)左右、形狀大約像刀柄較長之大太刀(野太刀)、重量較重(5-7kg)
長卷
刀
是日本古代的一種長柄武器,其刀幅較寬,刀刃部分有很大弧度。其形狀與中國的偃月刀比較相似。又稱長刀。
刀
問題三:日本刀各部分名稱叫什麼? 名稱詳見圖:
日本刀:(にほんとう,Nihontou),這是外國人對日本傳統刀劍的統稱,其全稱為平面碎段復體暗光花紋刃。依據形狀、尺寸可分為太刀、打刀、肋差(肋指)、短盯等,其中日本人所稱呼的刀,特指打刀這一形制的刀類;廣義上的日本刀還包括長卷、剃刀、劍、槍等。自古以來,日本刀作為武器的同時又以其優美造型而著稱,很多名刀被當作藝術珍品收藏,並寓含著武士之魂之含義。與其他國家的刀類不同,日本刀最大的特點是在外形裝飾之外的刀體本身上展現出設計感和藝術感。在日本,制刀人被稱作「刀工」、「刀匠」或「刀鍛冶」。
問題四:日本刀的這個圓東西叫什麼?哪些日本刀沒有這個 刀鍔 或是 刀鐔
ke./...uB-X-K
問題五:為什麼日本刀的名字都叫xxx一文字之類的 古代農民把蔥叫做一文字,韭菜是二文字,一文字刀就是比較修長,像蔥的形狀一樣
問題六:日本刀的這個東西叫什麼?有什麼用? 叫什麼不知道但是他應該是護手用的
問題七:起日本刀的名字 本人為您想好的是 長的【流光星隕刀】 短的【烈風】以下是日本的國寶級名刀可以參考【名物大典太】太刀,刃長66.10CM。平安後期刀工三池典太光世所作,本來為室町將軍家(足利氏)所有,在桃山時代落入秀吉手中,後來秀吉將它賜予前田利家。刀銘為「三池光世」; 【數珠丸恆次】具體情況不明,傳說為日蓮上人所有; 【童子切安綱】具體情況不明,傳說為源賴光所有;【三日月宗近】具體情況不明,為山城國刀工三條宗近所作; 【鬼丸國綱】具體情況不明,相傳為鐮倉北條家家傳寶刀,隨著北條一門的全滅而散落人間(這里所說的北條氏與戰國時代的小田原北條氏毫不相干,後者是伊勢新九郎長盛冒姓北條,改名為北條早雲後形成的家族)。 (注,以上合稱為「天下五劍」,說明有出入,實際都有詳細資料和現存地,請查看單獨的詞條) 其他名刀: (注,以下前五個刀名來自新選組,誤傳也多,不過名人用的刀稱為「名刀」也不為過,但真正的名刀,下面提到的只是管窺一斑而已) 【菊一文字則宗】太刀,刃長78.48CM。後鳥羽院時期備前國刀工則宗所作,一文字派的代表作品。傳說後來為新撰組劍士沖田總司所有。刀銘為「菊一文字則宗」; (注,沖田總司使用菊一文字的傳說,僅見於小說中,實際未曾持有,原因是菊一文字在幕末時代已屬國寶級,沖田總司不可能弄到這把寶刀,另外皇家御制之兵器多為裝飾用,用來顯 *** 儀者居多,菊一文字屬於薄刃之刀,不適合用於實戰。沖田總司所用之刀為加洲清光。) 【長曾彌虎徹】脅差,刃長45.75CM。越前國刀工虎徹於寬文三年所作。為新撰組劍士近藤勇的愛刀。刀銘為「長曾禰虎徹入道興里」(在街機游戲《吞食天地》的火燒新野那一關,好像可以從木桶里把它打出來......); (注,特糾正網上誤傳:近藤勇的虎徹和這個數據是兩回事,近藤勇是打刀,而且基本認定為偽物,不過,「虎徹」之名卻因為近藤勇更加聲名遠播,所以,雖然近藤勇的偽物虎徹是使用的人有名刀才有名,但也絕對配的上「名刀」二字。) 【和泉守兼定】刀,刃長70.6CM。著名刀工之定所作,新撰組劍士土方歲三所有。刀銘為「和泉守藤原兼定」,在刀柄上也刻有銘文:「臨兵斗者皆陣烈在前」; (註:特糾正網上誤傳: ●「九字兼定」和土方歲三沒有任何關系,現存於日本東京都日野市土方歲三資料館的「和泉守兼定」為第十一代和泉守兼定作。資料:土方歲三的「和泉守兼定」刃長:2尺3寸1分6厘(約70.6CM)刀(莖)表銘:和泉守兼定里銘:慶3年2月日 ●而「九字兼定」為2代兼定作,資料:九字兼定(和泉守藤原兼定)刃長 二尺三寸(70.56cm) 刀(莖)表銘:和泉守藤原兼定作里銘:臨兵者皆陣烈在前 ●「九字兼定」和土方歲三的「和泉守兼定」完全是2振刀。) 【堀川國廣】刀,刃長70.6CM。著名刀工九州日向住國廣所作,傳說是國廣作品裡的第一傑作。後為新撰組土方歲三所有。刀銘為「堀川國廣」; (注,土方歲三的國廣也基本被認定為偽物) 【葵紋越前康繼】脅差,刃長恭5.3CM。江戶時代著名刀工越前康繼所作,作為御神刀供奉在尾張熱田神宮(御神刀:放在神宮中供奉神明的刀,一般不用於戰斗)。刀的兩側分別鑄有梅紋和竹紋。而之所以名為葵紋越前康繼,據說是由於是受家康賜予德川家葵紋之名,因而改銘。成刀於慶長十一年左右。刀銘為「葵紋越前康繼」; 【肥前國忠吉】刀,刃長67.3CM。江戶刀工肥前忠吉所作,後來為岡田以藏所有。刀銘為「肥前國忠吉」; 【正宗】刀,刃長64.4CM。相州名刀工正宗作於......>>
問題八:這個叫什麼,可以用來別武士刀的, 50分 我記得以前有個東西叫蹀躞(die xie)第一個二聲,第二個四聲。 以前掛刀劍就是用這個東西。有玉質的叫劍()四聲。現在叫皮扣吧。或者叫劍扣吧。
問題九:日本刀和劍有什麼區別? 劍與刀的本質區別就在於,前者是雙刃的,而後者是單刃的。而且在使用地域方面,歐洲和日本對於兩者都有著不同的偏愛。
刀在日本的使用可以說是極其廣泛,戰國時期上至大名下至武士忍者,人人攜刀,刀已經作為身份的象徵而存在。從游戲和動畫中也能很容易地看出來,凡是描寫日本本土文化的冷兵器代表,一定是刀。而反過來看劍,在日本的傳統文化中幾乎是絕跡,在游戲動畫中也一樣,「xxx一刀流」、「xxx二刀流」比比皆是,就連「二天無雙劍」、「百鬼猛襲劍」、「飛天御劍流」、等等這些所謂的「劍術」,實際上也都是用刀使用出來的招數,至於「手裡劍」,已經完全沒有「劍」的含義了。直到現在日本人自己引以為自豪的「劍道廠,實際上教授的也是刀的使用技巧。
這個就是日本文化的 原因!(其實就是中國文化)
但是他們確實很 奇怪!
他們不使劍!就是使刀!
他們自己也知道!
但是在日本好象沒有刀客這種說法!
他們就管自己叫劍客!
管自己的道 叫劍道!(我個人覺的就是愛面子!呵呵,劍道比刀道好聽多了,也正氣的多,劍是兵器中的君子麻)
可能就是傳統!
問題十:日本刀長八十cm左右叫什麼刀? 你沒寫刃長還是全長
一般這樣區分
刃長 70-80CM為 打刀
刃長 40-60CM為 脅差
Ⅱ 和泉守兼定的刀具歷史
銘:和泉守藤原兼定 在刀柄上也刻有銘文:臨兵斗者皆陣列在前。這句語出《抱朴子》的話(原文是「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在戰場上很流行,據說可以起鼓舞士氣的作用。
和泉守兼定,即著名的「九字兼定」與「人間無骨」的作者,末古刀最上作,大業物或最上大業物,與孫六兼元齊名的美濃傳頂尖刀工。其人為濃洲二代兼定,初時與其父(親兼定/初代兼定)之銘相同,為「濃洲關住兼定」,後將銘中的「定」字下面改寫成「之」,故俗稱「之定」,並受領「和泉守」一銜,為古刀期罕見的受領銘之一。因此,在日本刀的研究中資料,和泉守兼定=之定=二代濃洲關住兼定。
(其子濃洲三代兼定,「定」字下面寫作「疋」,故稱之為「疋定」,以示區分)。
之定作刀的時期是戰國後期的永正、大永時期,他家與兼元是親族關系,同時也跟另一位著名的末古刀工:伊勢村正有來往交流,鍛刀風格與村正頗多相似之處。
在末古刀中,之定的燒刃風格廣泛,直刃、灣刃、互之目丁子、小互目小亂、箱亂、大亂、矢舎亂、三本杉等等都有,荒沸多見,很多作品的風格跟村正很相似,刃文活潑,細節豐富,受相州傳影響較明顯,作風在關物中最顯霸氣,比較接近相州物中直江志津的風味。之定的刀姿在關物中較優,長刀多寸詰(稍短),身幅寬,切先稍延,姿態流暢有力,多見地藏帽子。之定的地鐵多板目詰,棟寄柾目,刃緣柾掛,鍛煉細膩漂亮,在關物中最為出色。之定的短刀作風則接近鐮倉時期的來國俊等上作,姿態優雅,多匂出來的中直刃。
Ⅲ 求海賊王索隆的幾把刀的詳細資料
日本刀(にほんとう,Nihontou),由唐代的唐刀改良而成 ,在日本又稱為刀(かたな,Katana)。全稱為平面碎段復體暗光花紋刃,世界三大名刃之一。依據形狀、尺寸分為太刀、打刀(刀)、脅差(脅指)、短刀等。廣義上還包括長卷、剃刀、劍、槍等。自古以來作為武器的同時以其優美的造型著稱,很多名刀被當作美術品收藏,並寓含著武士之魂的象徵意義。與其他國家的刀類不同、日本刀最大的一項特點就是在外形裝飾之外刀體本身展現出藝術感。在日本制刀人被稱作「刀工」、「刀匠」、或「刀鍛冶」。
海賊王中的名刀大致分為幾個等級:最上大業物12工,大業物21工,良業物50工,業物80工。(業物--寶刀的意思,工--把,最上大業物12工---12把最高等級的寶刀或者最高等級的寶刀有12把)而刃有分直刃和亂刃兩種。
羅羅亞索隆目前為止擁有過四把名刀:
和道一文字
和道一文字,屬於大業物21工,直刃,白色劍鞘。索隆的第一愛刀,白色劍鞘,是青梅竹馬古伊娜的遺物,如果不是古伊娜的死去,也許成就不了索隆成為劍豪的決心吧。「我會帶著她那份一起變強!」和道一文字一直伴隨著卓洛的成長,也是索隆決心的象徵。
雪走
雪走,屬於良業物50工,亂刃,黑色刀鞘。索隆第二把愛刀,黑色刀鞘。為羅格鎮的武器店的鎮店之寶,武器店老闆受索隆與第三代鬼徹比試運氣之舉所震懾,將此鎮店之寶免費贈與索隆。後來在逃離司法島時於猶豫橋上被海軍將領所毀,剩餘的部份仍由索隆保留。
三代鬼徹
三代鬼扯,屬於良業物50工,亂刃,紅色刀鞘(顏色真的很邪呢)。索隆第三把愛刀。曾擁有鬼徹系列的劍士均死於非命因此又有妖刀的稱號。在羅格鎮的武器店中,索隆於得悉此為妖刀後,仍以自身的運氣與之比試並勝出,武器店老闆一本松遂將此刀免費贈與索隆。
秋水
秋水,屬於大業物21工,亂刃,索隆第四把愛刀。在雪走被毀後得到的刀,黑色刀鞘,刀身有波浪形刀紋,刀柄有格形花紋。從布魯克的影子戰士龍馬手中得到的21工大業物。雖然還沒有培養出太深感情,但明顯比雪走好用。
王下七武海之一世界最強劍士鷹眼米霍克已知的兩把刀:
十字掛飾小刀(暫名)
十字掛飾小刀(暫名),等級不詳,海上餐廳與索隆決戰,憑借這把不能再小的刀侮辱了索隆.只是輕輕一頂,便擋住了三刀流·鬼斬,還讓他動彈不得。
大黑刀--「夜」
大黑刀「夜」,屬於最上大業物12工,刀刃是亂刃,重花丁字。號稱世界最強的刀,曾經在偉大航路一夜之間毀掉克羅克50艘船艦,海上餐廳最後以劍士的禮儀用這把黑劍破了索隆的三刀流奧義·三千世界.。(參考黃本)
海軍總部曹長達斯琪收藏的兩把名刀:
酷似索隆幼時好友古伊娜的達斯琪是一個刀痴,誓言要收齊所有被惡人奪去的名刀。目前擁有兩個,時雨和花州。(個人挺喜歡她的說 )
時雨、花州,屬於業物80工,花州的刀身上有火焰般的紋路。(參考黃本)
另外特別添加,糾正網上誤傳,敬請注意:
●在日本刀中,從來沒聽說過什麼「大快刀」,「快刀」的叫法,也不知道是哪位「人才」或者是歪嘴和尚想出來的,內容也來個乾坤大挪移;
日本刀的體系比較復雜,按「斬味」來排序的話,根據「懐寶剣尺」に記される、最上大業物12工、大業物21工、良業物50工、業物80工、大業物・良業物・業物混合65工の計228工をいう,到「古今鍛冶備考」,與天保元年(1830年)最終補正添加,變為,「最上大業物14工,大業物21工,……。(良業物等後又有追加數字不一,這里不列了)」(註:如果有看到最上大業物13工的,那是將和泉守兼定(二代兼定)提升至最上大業物之前的排位)
等級:
「最上大業物」等級最高,又稱至尊大業物、無上大快刀或極品大寶刀。
「大業物」等級比良業物高,又稱大快刀或大寶刀。
「良業物」等級比業物高,又稱良快刀或良寶刀。
「業物」等級最低,又稱快刀或寶刀。
最上大業物十二工、大業物二十一工、良業物五十工存在,其黑刀攻撃威力較高。
名字 等級 所有者 備注
黒刀 夜 最上大業物 喬拉可爾‧密佛格 世界最強之黑刀 亂刃重花丁字
初代鬼徹 最上大業物 不明 妖刀
七星劍 不明 薩卡 足以毀天滅地的妖刀 劇場版出現 已受封印和破壞
和道一文字 大業物 羅羅亞·索隆 直刃 白塗鞘太刀拵 時價:1000萬貝里以上
秋水 大業物 羅羅亞·索隆 黒刀亂刃 大逆丁字
二代鬼徹 大業物 不明 妖刀
雪走 良業物 羅羅亞·索隆 黒漆太刀拵 亂刃小丁字 已被破壞
花洲 良業物 達絲琪 刀身有像火焰般的紋路
時雨 業物 達絲琪
三代鬼徹 業物 羅羅亞·索隆 妖刀 時價:100萬貝里以上
「最上大業物…14工」
備前長船元重、備前長船秀光、初代三原正家、初代美濃兼元、二代美濃兼元、和泉守兼定(二代兼定)、長曾彌虎徹、多多良長幸、初代肥前忠吉、陸奧守忠吉、初代三善長道、初代助廣、初代仙台國包、長曾彌興正。
「大業物…21工」
「高天神兼明、備前長船左京亮康光、備前長船修理亮盛光、備前長船與三左衛門尉佑定、藤島有重、備前長船藤四郎佑定、備前長船彥兵衛尉佑定、加州兼則、堀川國廣、越前守助廣、越前守信吉、堀川國安、初代加州勝國、和泉守國貞、初代賀州兼若、肥後守國康、主水正正清、近江大掾忠廣、主馬首安代、對馬守貞重、板倉言之進照包」
通俗來說的話,這些是刀匠,他們打造的刀被認為是等級最高的,自然,就算同一刀匠造的刀也有好壞之分,不必過分專著於這些名字。當然了,上面這些刀匠的刀不出以外的話,價格按人民幣折算每振都在幾十萬元到幾百萬,以及無價。
(註:剛開始接觸日本刀的話會奇怪怎麼有那麼多同名的刀,其實很簡單,刀的名字一般是刀工居住的地名加刀工名,自然同一刀工或師承的刀叫一樣名字很正常,就比如有很多叫村正和正宗的刀。另外如果刀有特殊的經歷,會有別的名稱,比如天下五劍的鬼丸、童子切,以及織田信長的へし切長谷部國重等等。)
●在日本刀中,名刀好刀,通俗來講,按其價值排序,被定為:「國寶,重要文化財,重要美術品,重要刀剣,等」,還有「皇室御物」,其價值自然也和國寶相當。
●至於網上流轉的什麼十大名刀,十大砍人刀,什麼「21把名刀」,「31把名刀」,「51把名刀」,其大部分資料均七拼八湊,於此條後面同類,其來源也五花八門,以游戲居多,比如「信長之野望」、「太閣立志傳」等等,喜歡海賊王的朋友又把裡面的刀也加進來,「雪走」啦、「鬼徹」啦、「和道一文字」啦,雖然心情可以理解,但那畢竟是動漫人物用的刀,現實中是沒有的;喜歡「新選組」的朋友自然就非常推崇他們使用的刀,其實除了裡面有個別的真正名刀外,其它是使用的人有名,刀才有名,這也包括普遍認定的「虎徹」等偽物,這個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再查;另外連小說里出現的虛構的「村雨」,「無限刃」也在其中,最後這樣列表就變成個四不象,被弄糊塗的人不在少數。
如果非要說出來個多少把名刀,按「享保名物帳」來算,到是有「72振名刀」的說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這個,都是日文。有條件的話可以從日本網站買書來看,講日本名刀的有「新·日本名刀100選 (新100選シリーズ) 佐藤 寒山 (著) 」等。
下面進行詳細介紹:
日本的國寶級名刀:
【名物大典太】太刀,刃長66.10CM。平安後期刀工三池典太光世所作,本來為室町將軍家(足利氏)所有,在桃山時代落入秀吉手中,後來秀吉將它賜予前田利家。刀銘為「三池光世」;
【數珠丸恆次】具體情況不明,傳說為日蓮上人所有;
【童子切安綱】具體情況不明,傳說為源賴光所有;
【三日月宗近】具體情況不明,為山城國刀工三條宗近所作;
【鬼丸國綱】具體情況不明,相傳為鐮倉北條家家傳寶刀,隨著北條一門的全滅而散落人間(這里所說的北條氏與戰國時代的小田原北條氏毫不相干,後者是伊勢新九郎長盛冒姓北條,改名為北條早雲後形成的家族)。
(注,以上合稱為「天下五劍」,說明有出入,實際都有詳細資料和現存地,請查看單獨的詞條)
其他名刀:
(注,以下前五個刀名來自新選組,誤傳也多,不過名人用的刀稱為「名刀」也不為過,但真正的名刀,下面提到的只是管窺一斑而已)
【菊一文字則宗】太刀,刃長78.48CM。後鳥羽院時期備前國刀工則宗所作,一文字派的代表作品。傳說後來為新撰組劍士沖田總司所有。刀銘為「菊一文字則宗」;
(注,沖田總司使用菊一文字的傳說,僅見於小說中,實際未曾持有,原因是菊一文字在幕末時代已屬國寶級,沖田總司不可能弄到這把寶刀,另外皇家御制之兵器多為裝飾用,用來顯示威儀者居多,菊一文字屬於薄刃之刀,不適合用於實戰。沖田總司所用之刀為加洲清光。)
【長曾彌虎徹】脅差,刃長45.75CM。越前國刀工虎徹於寬文三年所作。為新撰組劍士近藤勇的愛刀。刀銘為「長曾禰虎徹入道興里」(在街機游戲《吞食天地》的火燒新野那一關,好像可以從木桶里把它打出來......);
(注,特糾正網上誤傳:近藤勇的虎徹和這個數據是兩回事,近藤勇是打刀,而且基本認定為偽物,不過,「虎徹」之名卻因為近藤勇更加聲名遠播,所以,雖然近藤勇的偽物虎徹是使用的人有名刀才有名,但也絕對配的上「名刀」二字。)
【和泉守兼定】刀,刃長70.6CM。著名刀工之定所作,新撰組劍士土方歲三所有。刀銘為「和泉守藤原兼定」,在刀柄上也刻有銘文:「臨兵斗者皆陣烈在前」;
(註:特糾正網上誤傳:
●「九字兼定」和土方歲三沒有任何關系,現存於日本東京都日野市土方歲三資料館的「和泉守兼定」為第十一代和泉守兼定作。資料:土方歲三的「和泉守兼定」 刃長:2尺3寸1分6厘(約70.6CM) 刀(莖)表銘:和泉守兼定 里銘:慶応3年2月日
●而「九字兼定」為2代兼定作,資料:九字兼定(和泉守藤原兼定) 刃長 二尺三寸(70.56cm) 刀(莖)表銘:和泉守藤原兼定作 里銘:臨兵闘者皆陣烈在前
●「九字兼定」和土方歲三的「和泉守兼定」完全是2振刀。)
【堀川國廣】刀,刃長70.6CM。著名刀工九州日向住國廣所作,傳說是國廣作品裡的第一傑作。後為新撰組土方歲三所有。刀銘為「堀川國廣」;
(注,土方歲三的國廣也基本被認定為偽物)
【葵紋越前康繼】脅差,刃長35.3CM。江戶時代著名刀工越前康繼所作,作為御神刀供奉在尾張熱田神宮(御神刀:放在神宮中供奉神明的刀,一般不用於戰斗)。刀的兩側分別鑄有梅紋和竹紋。而之所以名為葵紋越前康繼,據說是由於是受家康賜予德川家葵紋之名,因而改銘。成刀於慶長十一年左右。刀銘為「葵紋越前康繼」;
【肥前國忠吉】刀,刃長67.3CM。江戶刀工肥前忠吉所作,後來為岡田以藏所有。刀銘為「肥前國忠吉」;
【村正】刀,刃長73.32CM。室町末期刀工勢州村正所作,斬切能力出類拔萃。被德川家視為「不吉」的象徵,斥之為「妖刀村正」,因而在幕末時的長州倒幕派中人氣極高。刀銘為「村正」;
(注,現存村正不只一振,較有名氣和代表性的如「勢州村正」和「妙法村正」)
【正宗】刀,刃長64.4CM。相州名刀工正宗作於鐮倉末期,戰國時為石田三成所有,關原合戰後被敬獻給德川家康,後來不知為何流落到薩菲羅斯手裡(笑)。刀的全稱為名物觀世正宗。無刀銘;
(注,同樣叫正宗的刀也不只一振,薩菲羅斯虛構的正宗算是野太刀了)
【長船】太刀,73.63CM。又名名物大般若長光,名刀工長光的作品,在室町時代即價值六百貫。因為大般若經剛好六百卷,故取名大般若長光。本為室町末期將軍足利義輝所有,後來經由三好長慶、織田信長之手而到了德川家康處。長筱合戰後,家康將之賜予奧平信昌。刀銘為「長船」。
【影秀】太刀,是伊達政宗所喜歡用的刀。 刀身成紅色,在陽光下照射出的影子非常修長,所以名為影秀。傳說在朝鮮壬辰戰爭中伊達政宗用此刀將對方武將甚至連馬鞍子都被其以此刀砍下,因此也稱其『斬鞍』。 刀銘:影秀
【妖刀村正】
村正因為與德川家族的關系而聞名,德川家族幾人死傷於村正刀下,家康以前的松平家兩代當主都是死在了村正刀下,德川家康的祖父清康,父親廣忠兩人皆被近臣暗殺,而且都是用村正刀。而家康本人幼年也曾被村正刀傷了手指。1579年,德川家康嫡子信康,被織田信長賜死,又是死於一把名為勢州村正的刀下。這些雖然都是巧合,但是在1600年關原之戰中織田河內守長孝的長槍又誤傷了家康的手指,而且正是當年受傷的那一手指,更巧的是此長槍也是勢州村正制。致使德川家康斷定:「村正刀是專門作祟德川家的妖物」並下令毀棄所有村正刀。到了江戶時期,雖然勢州村正的刀工仍然在打制日本刀,但迫於幕府的壓力,再無人敢公然攜帶村正刀,以前銘村正的刀也多改銘。故現存真品村正極為稀少。
村正被稱為妖刀也和其所處歷史時期有關,村正產生於動盪的室町中期,對於日本刀的需求很大,導致產生了大量的劣質刀劍,但是村正仍堅持打製品質優秀的實戰刀。 事實上,德川家裝備村正刀的人極多,而造成德川家死傷的都是家族內部的人,所以巧合其實也就不巧了。
到了江戶時期社會和平,刀劍更由實用轉為注重華麗的外表裝飾,當時的劍相學以刀的銳利品格判斷吉凶,太過鋒利的實戰刀,被稱為「妖刀」、「邪劍」。所以到了江戶後期,村正即妖刀的觀念已深入人心了。
真正的村正是作為刀工的姓名最早出現在室町中期,而且作為刀銘使用了約一百年左右。顯然可以看出村正並不是某一刀工的名字,這一點通過現存的村正刀外形和刀銘上也可以證實。據考證,至少有三代伊勢的刀工使用村正銘。初代稱左衛門尉,是伊勢桑名人,現存最早的一把村正於1501年打制,刀上有「勢州桑名住右衛門尉藤原村正」的長銘。
Ⅳ 日本的國刀叫什麼名刀資料多些那、、
日本刀(にほんとう,Nihontou),由唐代的唐刀改良而成 ,在日本又稱為刀(かたな,Katana)。全稱為平面碎段復體暗光花紋刃,世界三大名刃之一。依據形狀、尺寸分為太刀、打刀(刀)、脅差(脅指)、短刀等。廣義上還包括長卷、剃刀、劍、槍等。自古以來作為武器的同時以其優美的造型著稱,很多名刀被當作美術品收藏,並寓含著武士之魂的象徵意義。與其他國家的刀類不同、日本刀最大的一項特點就是在外形裝飾之外刀體本身展現出藝術感。在日本制刀人被稱作「刀工」、「刀匠」、或「刀鍛冶」。 目錄[隱藏]日本刀製法 煉鋼 水減 鍛煉 鋼材搭配 素延 燒入 收尾 鍛冶押 莖 銘切日本刀和相關配件 日本刀發展歷史 上古時期 太刀時代 室町以後日本刀的分類 按時代劃分 按形狀分類日本刀細部分類 造込的種類 反的種類 鑢目的種類 切先的分類 帽子的分類 刃文的種類關於日本刀之稱 試刀 佩刀 擺設方式 名刀鑒賞日本刀製法 煉鋼 水減 鍛煉 鋼材搭配 素延 燒入 收尾 鍛冶押 莖 銘切日本刀和相關配件日本刀發展歷史 上古時期 太刀時代 室町以後日本刀的分類 按時代劃分 按形狀分類日本刀細部分類 造込的種類 反的種類 鑢目的種類 切先的分類 帽子的分類 刃文的種類關於日本刀之稱試刀佩刀擺設方式名刀鑒賞
[編輯本段]日本刀製法日本刀在製法上集合了相當高的技術,共分如下幾個步驟: 煉鋼日本刀的材料鋼,被稱作和鋼(わこう,Wakou)或玉鋼(たまはがね,Tamahagane)。玉鋼以日本傳統土法煉成。這是一種低溫煉鋼法,爐溫不超過1000℃。此法看似原始,但相比近代的高溫煉鋼法,能煉出品質純良的好鋼。不過高溫煉出的鋼材較軟,易打造成形,而低溫煉出的鋼材較硬,較難打造,可以說製作日本刀是人力密集型的工事,是以血汗換取的品質。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的流派,所用鋼材成分多少會有差異。大體上玉鋼所含成分如表所示。 玉鋼成分表(二戰時期: 鐵 98.12% - 95.22% 碳 3.00% - 0.10% 銅 1.54% 錳 0.11% 鎢0.05% 鉬 0.04% 鈦 0.02% 硅 不定 其他 微量 水減即淬火工藝,淬火即所謂的熱處理,日本稱為水減(みずへし,Mizuheshi)。從現代材質學的角度來看,這個步驟算是刀匠控制鋼材含碳量的手法。 刀工將加熱後的和鋼錘打成扁平的厚度為約5mm的薄片。看似簡單的工序,其實不然,為了控制鋼材的含碳量 ,加熱次數有嚴格限制;而且和鋼的硬度在其續漸冷卻時會有所改變。只有有經驗的刀工才能准確把握施錘力度的變化,在限定的加熱次數下將玉鋼打煉成厚薄均一的薄片。 鋼片成形後,刀工會用水將其急速冷卻。可使鋼多餘的含碳部分剝離。使刀身具有良好彈性,刀口堅硬不易缺口。刀匠要對鋼片的溫度和用水的份量有極准確的把握,才能夠得到含碳量合適的材料。 鍛煉刀工將燒紅的鋼塊捶打鍛造,鋼塊捶打開後再折疊起來捶打,如此反復,追打到第10次,就會有1024層的鋼材,通過這一步驟,可將鋼中硫等雜質和多餘的碳素等清除,以增鋼材彈性與韌性。這就好比揉面一般,捶打的層數越多,鋼材中的碳和各種成份就會更加均一,鐵晶體也會更細致,最終鍛造出來的鋼材品質均一、達數千層,十分強韌。 鋼材搭配日本刀的造形不論刀尖或整個刀身是以「圓」為基礎造型,刀身之所以為弧形主要是鋼材的搭配以及淬火所造成的。首先,刀工以碳素含量多而硬的刃金(はがね,Hagane)、皮鉄(かわがね,Kawagane),將碳素含量少而質軟的心鉄(しんがね,Shingane)包裹起來,日語稱做造込(つくりこみ,Tsukurikomi),這樣的雙重構造是日本刀的一大特點。外側的刃金和皮鉄使得刀鋒利而且有適當的硬度不至於彎折。此後的燒入階段以碳素量和焼入的冷卻速度控制刀尖和其他的部分的體積膨脹量的差,從而使刀尖產生強烈的壓縮應力,使得刀更不易破損,並且形成彎刀的弧度。 素延將刀的形狀捶打延長成長條形,叫做素延(すのべ,sunobe),在這個階段基本出現刀的雛形。這一步完成後,刀工會將最前端部分切掉,來製作刀尖。 燒入「淬火」最後一道火鍛工序。刀工先用粘土、木炭粉和磨刀石的粉末調制出燒刃土(やきばつち,Yakibatsuchi) ,再將成形的刀身用燒刃土包封。刃的用土較薄,鎬地和棟的用土較厚。基本上, 日本刀燒刃土的分布可以由完成品的刃文看出一些頭緒。不同的流派燒刃土的成份和調制方法亦有不同。封好的刀身會被放到 750℃ - 760℃的爐火之中。刀工憑經驗由火焰的顏色判斷爐內溫度,若溫度超過800℃以上,就會影響刀的強度。經過特定的加熱時間,刀匠就會刀再放到水中急速冷卻,進行另一道淬火工序。通過此步驟刀變得更硬更鋒利,刀身產生弧度,刀的表面生成一層非常堅固的「馬登斯晶體」或稱「麻田散體」 (Martensite)。所謂馬登斯晶體(麻田散體)簡言之,即是高溫晶體結構因為急冷的緣故,使得碳原子被鎖緊在晶粒中而產生「亞穩」(Metastable) 的狀態,所以晶體之間存在很大的內在張力,造成"堅硬"的效果 。而經過此步驟在刀刃與刀面的邊界處產生出如同灑上銀沙般的顆粒狀紋樣,日語稱做沸(にえ,Nie)。整體來看,這些細小的白點形成白霧一般的線條,稱作匂(におい,Nioi),是鑒賞一把日本刀品質的重要依據。 由於這一步驟,技術要求非常高,稍有閃失,可能造成刀身崩裂,將對整把刀構成致命的損傷。另外即使勉強成形,也可能無法產生美麗的紋樣。為了減少失誤,現在刀工多用油來進行燒入的步驟。 收尾此時刀已基本成型,需要開始轉入更細致的深加工。 鍛冶押調整完成焼入的刀的彎曲度、刀工進行粗略的削制。此時檢查修整細小的瑕疵、刀體形狀等進入最終調整階段。 莖為安裝刀把而留出的部分,日語稱為莖(なかご,Nakago),也可以寫成中心,中子。刀工調整莖的形狀、開一個鑲嵌刀柄時使用的目釘穴(めくぎあな,Mekugiana)。並且刻上鑢目(やすりめ,Yasurime)。這個部分容易生銹,根據銹跡可大致判定刀的年代。 銘切一般刀工在最後將自己的名字、住所、製作年月銘刻在莖上。嚴格講,銘是被利器 "切" 在或 "鏨" 在莖上的。一般的,在表面銘刀工名和住所(佩刀時向外一側為表)、內側銘製作年月和持刀者名,但是例外也很多見。 以上步驟完成後,刀工的工作到一段落,研磨、造鞘、裝飾、卷柄等工序另有專人負責,不屬於刀工的工作范圍。 [編輯本段]日本刀和相關配件 日本刀斷面圖刀裝配件包括鞘、小柄、笄、緣、頭、目貫、鐔等。 其中以鐔(つば,Tsuba)為主要配件,鐔相當於一般的劍格或護手,其作用是: 出刀與收刀的開關。 格鬥時保護手掌與手腕。 顯示社會地位尊榮,高貴的象徵。 安土桃山時代以前著重實用性,即前兩項,以後則著重裝飾性,即第三項。 [編輯本段]日本刀發展歷史早在中國唐代時期,中國的冶煉鍛造技術和經濟得到空前發展,造價高昂的唐刀傳入本已經得到漢刀冶煉技藝的日本,但是當日本天皇看到性能優越做工精湛唐刀時,也驚嘆地說:只有中原才能鑄出如此精良的刀劍。日本隨即學習唐刀的鍛造之法,並加以改進,就成為了今天所見到的世界三大名刀之一的日本刀。而到唐代之後,中國的唐刀鍛造技藝逐漸失傳(時至今日經過中國歷代刀匠劍師的努力已能光復性能卓越的唐刀)。而日本刀以其優良的性能在世界冷兵器中佔有一席之地並享有良好的口碑和名譽。 日本刀的形態,從平安後期,經過鐮倉、南北朝、室町、安土桃山、江戸初期,中期,幕末的推移,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主要表現為從直刀到彎刀的的轉變,直刀適合扎刺,彎刀適宜揮斬,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轉變主要是戰斗樣式的變遷造成的,從平安末期開始,為適合馬上作戰,刀具不斷被改良。 日本刀的製作,從平安後期到鐮倉時代,出現了大和國,備前國,山城國,相模國,美濃國五大中心、各地名匠輩出。 上古時期平安時代末期之前的刀劍被歸類為上古刀,刀形有別於現在常見的日本刀,或為直刃,或帶雙鋒。上古刀極為罕見,是重要的考古材料。 日本古墳時代已經出現鐵制刀劍。譬如崎玉縣的稻荷山古墳和島根縣的造山古墳都有鐵劍出土。從稻荷山古墳出土的「金錯銘鐵劍」製作於公元471年,是為紀念服侍雄略天皇的功績而作,刀上刻有115個漢字。這個時代的刀劍多已銹蝕。 7-8世紀以後的刀劍保存比較完整,有名的有四天王寺的丙子椒林劍七星劍,正倉院的金銀鈿庄唐長刀等,據考證這些刀劍是多為中國,朝鮮的舶來品。這個時代,吳(中國東南部的總稱)的刀被認為是最好,對此推古天皇曾作詩贊賞。同時外國的鍛造工藝大量流入使得日本的鍛造水準也大幅上升。正倉院藏有一批被稱作為「唐大刀」的上古刀,和被稱作為「唐樣大刀」日本仿製的上古刀。 現在遺留下來的平安時代初期的刀劍數量相當稀少。學術關於日本刀風格的變遷,以及日本是何時怎樣創造出獨特的彎刀等疑問,還未能充分闡明。普遍認為,平安時代中期 (10世紀左右)承平之亂和天慶之亂發生以後,直刀逐漸轉變為彎刀。同時,製作工藝也由平造轉為類似菱形的鎬造刀。製作工藝的改進使日本刀更加堅固而且鋒利。這一過渡期的典型的樣式是刀身刀把為整塊鐵打制而成的「毛拔形大刀」以及帶有鋒兩刃構造並有彎曲刀反的「小烏丸」型刀,毛拔形大刀以伊勢神宮所藏傳為藤原秀鄉使用過的一把最為著名。 太刀時代平安時代後期,尤其是武士勢力最活躍的「前九年之役」和「後三年之役」時期,武士門第勢力增大,由此日本刀有了大發展。如出產優質鐵礦砂的伯耆國和備前國,還有作為政治文化中心的山城國,大和國等地,出現了不同流派的刀工,這個時候的日本刀主要被用於馬上決戰,所以多為太刀。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有源賴光在大江山斬了「酒吞童子」的「童子切」(伯耆國的安綱制,日本國寶),和傳說讓狐狸幫忙打造過的「小狐丸」(山城國的三條宗近制,二戰時被毀)。除了安綱以外,山城(今京都)的三條小冶宗近,古備前友成等,被認為是現存刻有製作者名字作品的最古的刀工。 平安時代太刀特徵為:鎬造,庵棟(いおりむね,Iorimune),小切先,京反,前窄後寬,刀形優美。 鐮倉時代初期日本刀與平安時代末期相似,鐮倉幕府的武家政治體制的確立,使刀劍界十分活躍。後鳥羽上皇甚至設置了御番鍛冶,月月召刀工鍛刀,積極的鼓勵制刀。 鐮倉時代中期,由於重視使用性的結果,刀幅寬,整體寬窄變化小。刀鋒為豬首切先,品質實在刀風剛健。此時短刀製作開始繁榮。 鐮倉時代末期,兩次元軍入侵以及原有政治體制的崩潰帶來的社會大動亂,使得制刀業繁榮。這個時期的日本刀比鐮倉中期風格更加豪放。繼承和發揚了刀幅廣,刀體寬窄變化小的特點,切先也更長了。短刀,刀,太刀都同樣的出現比其他時期更長的特點。 南北朝時代,大量出現了和以往不同的稱為大太刀,野太刀的大型刀。 室町以後室町時代中期以後,日本刀由刀刃向下佩帶的太刀轉為刀刃向上佩戴的打刀。由於轉入了和平時期,日本國內刀劍需求量降低,日本刀開始作為貿易品大量生產,因此日本刀的品質開始下降。由應仁之亂再度引發的戰亂,刀劍的需求量又再度膨脹,為適應需求出現了大量的粗製濫造品,使得日本刀的品質更加下降了。 到了江戶時代,江戶(今東京),大坂(今大阪)各地鍛造業繁榮,各地名刀工涌現。隨著太平盛世的持續,日本刀開始盲目追求華美的刃文,漸漸離實用性的本質脫離。另外,這個時代開始鐔、小柄、目貫、笄等刀具裝飾開始發達。 幕末期的騷亂開始後,以水心子正秀等為中心的主張古刀鍛錬法復元派,再度將實戰性強的日本刀製作法發揚。此後的刀被稱為新々刀。正當制刀開始再度繁栄之時,明治維新展開了,1873年開始禁止武鬥,1876年禁止警察,軍人以外的人帶刀的廢刀令出台,日本刀急速衰退。現代則作為一項傳統工藝,古式制刀法仍在各地流行。 [編輯本段]日本刀的分類按時代劃分上古刀(じょうことう,Jyoukotou):通常不列入日本刀之列,指的是古刀之前的刀。以直刀為主,大刀等 一幅描繪江戶時代制刀情景的版畫偶爾可見刀反。 古刀(こどう,Kodou):指慶長以前的日本刀。室町時代中期以前主要是太刀。 新刀(しんとう,Shintou)慶長以後的刀。 新々刀(しんしんとう,Shinshintou):依據水心子正秀提倡所製作,使用古刀鍛造法的刀,另有諸說,概指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幕末時期的日本刀。 現代刀(げんだいとう,Gendaitou):也有諸說,概指1876年日本頒布廢刀令以後所制刀。 昭和刀(しょうわとう,Syouwatou):作為美術刀劍的日本刀范疇外的一種,是主要用於軍刀的兵器用刀。有多種製法。 按形狀分類各種日本刀,擺放方向不同,是因為銘文鑿刻的方向不同。 太刀(たち,Tachi):一般較刀為長,刀身彎度亦較高。太刀沒有硬性規定的佩帶方式,不過,為了方便騎兵抽刀砍殺地面上的敵人,太刀一般會以邊鋒朝下的方式佩帶,並吊在腰帶以下。日本刀都分正反面,太刀的正面是右面。銘的位置是關鍵,若切先上指,將刃視作刀劍的前方,太刀的銘就在刀身的右面。 毛抜形太刀:莖兼柄(つか,Tsuka)之功用的太刀,存在於由直刀到彎刀的過渡期。 小烏丸形太刀:從刃區到物打屬鎬造,鋒為雙刃。稍有弧度,是直刀到彎刀的過渡期的一種刀。 刀(かたな,Katana):又稱打刀(うちかたな,Uchikatana) ,一般較太刀為短,刀身彎度亦較低。為求達到最快的拔刀速度,傳統上刀會以邊鋒朝上的方式佩帶,刀鞘插在腰帶里。若切先上指,將刃視作刀劍的前方,銘就在刀身的左面。所以刀的正面也就是左面。按現代分類指長度(刃長:切先到棟區的直線距離)60cm以上的刀。 脅差(わきざし,Wakizashi):又稱脅指,指長度30cm以上60cm未満的刀。 短刀(たんとう,tantou):長度未満30cm的刀。另外,30cm以上但是沒有刀反的平造製法製成的刀,通稱寸延也常被歸為短刀。 [編輯本段]日本刀細部分類造込的種類鎬造(しのぎづくり,Shinogikuri) 又稱本造(ほんづくり,Honkuri),最常見的日本刀造型。被認為是由切刃造進化而來。 平造 (ひらづくり,Hirakuri) 刀身有如平面一塊,沒有可見的鎬筋和橫手,短刀,小脅差常有的造型。無鎬。平造打刀在室町時代中期到末期之間也有極少數見 。 片鎬造(かたしのきづくり,Katashinokikuri) 單斜面開鋒,一面為鎬造、一面為平造。 切刃造(きりはづくり,Kirihakuri) 鎬更朝向刀鋒的方向的造型。上古刀中常見。 鋒雙刃造(さっきもろはづくり,Sakkimorohakuri) 刀前端附近的部分,像劍一樣為雙刃。可以佔去半個刀身。 菖蒲造(しょうぶづくり,Syoubukuri) 將鎬造的橫手部分去除後的造形。形似菖蒲葉,由此得名。短刀中常見。 冠落造(かんむりおとしづくり,
Ⅳ 日本百萬重金想要買回的軍刀,上面到底刻了什麼字
這把軍刀上面刻的字是:“南京之役殺一百零七人”,這是一把他們當時比賽殺人的軍刀,是罪惡的歷史。他們想用百萬重金想買回這把刀是痴心妄想,因為這是歷史的見證,不是讓他們用來炫耀歷史的,而是讓我們中國人銘記歷史的,要始終記得勿忘國恥!日本人入侵中國,屠殺、殘害我們的同胞。雖然日本軍官不直接去打仗殺人,但他們每個人的腰間都還是會掛著一把日本軍刀。日本軍刀是日本明治維新的產物,是專門為日本軍官准備的。等級不同的軍官,軍刀都不同,上面都刻有不同的標記和花紋。
這次總共收繳了10把軍刀,其中一把上面刻著:“南京之役殺一百零七人”,這把軍刀正是他們用來做殺人比賽的工具。這把刀暴露了日本在中國南京所犯下的罪刑,是不可磨滅的證據。後來,魏炳文保存了這把刀,並把它帶到了台灣。之後,日本人就一直試圖想用百萬重金將它買回,但都被我們拒絕了。
Ⅵ 九字兼定的刀具相關
九字兼定 kuji kanesa
《空の境界》【第五章-矛盾螺旋】中秋隆先生帶給兩儀 式的可以劈開結界的古刀。在當集中與荒耶宗蓮的一戰中折斷。
在秋葉原的武裝商店,開始了日本居合刀(模造)『無銘 九字兼定』的販賣。再現了劇場版和小說《空之境界》中的兩儀式的日本『九字兼定』,價格是每把4萬8450日元。但是,在武裝商店發售當天庫存品瞬間售完,留下的只有無數未買到的客人留下的網路定單。
笹折図」刀鍔5640日元。 現存於日本東京都日野市土方歲三資料館的和泉守兼定為第十一代和泉守兼定作。資料如下: 刃長:2尺3寸1分6厘(約70.6CM) 刀(莖)表銘:和泉守兼定 里銘:慶応3年2月日 現為日野市指定有形文化財,土方歲三資料館中陳列之此刀拵,也為當時之物,基本確定此刀為土方歲三身前坐資照片所配帶。 (會津11代兼定が松平容保に従い上洛し、京都で鍛えたもの。柾目鍛に五ノ目亂の波紋を焼き、當時の拵がついている。)
Ⅶ 日本名刀介紹!
日本的國寶級名刀:
【名物大典太】太刀,刃長66.10CM。平安後期刀工三池典太光世所作,本來為室町將軍家(足利氏)所有,在桃山時代落入秀吉手中,後來秀吉將它賜予前田利家。刀銘為「三池光世」;
【數珠丸恆次】具體情況不明,傳說為日蓮上人所有;
【童子切安綱】具體情況不明,傳說為源賴光所有;
【三日月宗近】具體情況不明,為山城國刀工三條宗近所作;
【鬼丸國綱】具體情況不明,相傳為鐮倉北條家家傳寶刀,隨著北條一門的全滅而散落人間(這里所說的北條氏與戰國時代的小田原北條氏毫不相干,後者是伊勢新九郎長盛冒姓北條,改名為北條早雲後形成的家族)。
(注,以上合稱為「天下五劍」,說明有出入,實際都有詳細資料和現存地,請查看單獨的詞條)
其他名刀:
(注,以下前五個刀名來自新選組,誤傳也多,不過名人用的刀稱為「名刀」也不為過,但真正的名刀,下面提到的只是管窺一斑而已)
【菊一文字則宗】太刀,刃長78.48CM。後鳥羽院時期備前國刀工則宗所作,一文字派的代表作品。傳說後來為新撰組劍士沖田總司所有。刀銘為「菊一文字則宗」;
(注,沖田總司使用菊一文字的傳說,僅見於小說中,實際未曾持有,原因是菊一文字在幕末時代已屬國寶級,沖田總司不可能弄到這把寶刀,另外皇家御制之兵器多為裝飾用,用來顯示威儀者居多,菊一文字屬於薄刃之刀,不適合用於實戰。沖田總司所用之刀為加洲清光。)
【長曾彌虎徹】脅差,刃長45.75CM。越前國刀工虎徹於寬文三年所作。為新撰組劍士近藤勇的愛刀。刀銘為「長曾禰虎徹入道興里」(在街機游戲《吞食天地》的火燒新野那一關,好像可以從木桶里把它打出來......);
(注,特糾正網上誤傳:近藤勇的虎徹和這個數據是兩回事,近藤勇是打刀,而且基本認定為偽物,不過,「虎徹」之名卻因為近藤勇更加聲名遠播,所以,雖然近藤勇的偽物虎徹是使用的人有名刀才有名,但也絕對配的上「名刀」二字。)
【和泉守兼定】刀,刃長70.6CM。著名刀工之定所作,新撰組劍士土方歲三所有。刀銘為「和泉守藤原兼定」,在刀柄上也刻有銘文:「臨兵斗者皆陣烈在前」;
(註:特糾正網上誤傳:
●「九字兼定」和土方歲三沒有任何關系,現存於日本東京都日野市土方歲三資料館的「和泉守兼定」為第十一代和泉守兼定作。資料:土方歲三的「和泉守兼定」 刃長:2尺3寸1分6厘(約70.6CM) 刀(莖)表銘:和泉守兼定 里銘:慶応3年2月日
●而「九字兼定」為2代兼定作,資料:九字兼定(和泉守藤原兼定) 刃長 二尺三寸(70.56cm) 刀(莖)表銘:和泉守藤原兼定作 里銘:臨兵闘者皆陣烈在前
●「九字兼定」和土方歲三的「和泉守兼定」完全是2振刀。)
【堀川國廣】刀,刃長70.6CM。著名刀工九州日向住國廣所作,傳說是國廣作品裡的第一傑作。後為新撰組土方歲三所有。刀銘為「堀川國廣」;
(注,土方歲三的國廣也基本被認定為偽物)
【葵紋越前康繼】脅差,刃長35.3CM。江戶時代著名刀工越前康繼所作,作為御神刀供奉在尾張熱田神宮(御神刀:放在神宮中供奉神明的刀,一般不用於戰斗)。刀的兩側分別鑄有梅紋和竹紋。而之所以名為葵紋越前康繼,據說是由於是受家康賜予德川家葵紋之名,因而改銘。成刀於慶長十一年左右。刀銘為「葵紋越前康繼」;
【肥前國忠吉】刀,刃長67.3CM。江戶刀工肥前忠吉所作,後來為岡田以藏所有。刀銘為「肥前國忠吉」;
【村正】刀,刃長73.32CM。室町末期刀工勢州村正所作,斬切能力出類拔萃。被德川家視為「不吉」的象徵,斥之為「妖刀村正」,因而在幕末時的長州倒幕派中人氣極高。刀銘為「村正」;
(注,現存村正不只一振,較有名氣和代表性的如「勢州村正」和「妙法村正」)
【正宗】刀,刃長64.4CM。相州名刀工正宗作於鐮倉末期,戰國時為石田三成所有,關原合戰後被敬獻給德川家康,後來不知為何流落到薩菲羅斯手裡(笑)。刀的全稱為名物觀世正宗。無刀銘;
(注,同樣叫正宗的刀也不只一振,薩菲羅斯虛構的正宗算是野太刀了)
【長船】太刀,73.63CM。又名名物大般若長光,名刀工長光的作品,在室町時代即價值六百貫。因為大般若經剛好六百卷,故取名大般若長光。本為室町末期將軍足利義輝所有,後來經由三好長慶、織田信長之手而到了德川家康處。長筱合戰後,家康將之賜予奧平信昌。刀銘為「長船」。
【影秀】太刀,是伊達政宗所喜歡用的刀。 刀身成紅色,在陽光下照射出的影子非常修長,所以名為影秀。傳說在朝鮮壬辰戰爭中伊達政宗用此刀將對方武將甚至連馬鞍子都被其以此刀砍下,因此也稱其『斬鞍』。 刀銘:影秀
【妖刀村正】
村正因為與德川家族的關系而聞名,德川家族幾人死傷於村正刀下,家康以前的松平家兩代當主都是死在了村正刀下,德川家康的祖父清康,父親廣忠兩人皆被近臣暗殺,而且都是用村正刀。而家康本人幼年也曾被村正刀傷了手指。1579年,德川家康嫡子信康,被織田信長賜死,又是死於一把名為勢州村正的刀下。這些雖然都是巧合,但是在1600年關原之戰中織田河內守長孝的長槍又誤傷了家康的手指,而且正是當年受傷的那一手指,更巧的是此長槍也是勢州村正制。致使德川家康斷定:「村正刀是專門作祟德川家的妖物」並下令毀棄所有村正刀。到了江戶時期,雖然勢州村正的刀工仍然在打制日本刀,但迫於幕府的壓力,再無人敢公然攜帶村正刀,以前銘村正的刀也多改銘。故現存真品村正極為稀少。
村正被稱為妖刀也和其所處歷史時期有關,村正產生於動盪的室町中期,對於日本刀的需求很大,導致產生了大量的劣質刀劍,但是村正仍堅持打製品質優秀的實戰刀。 事實上,德川家裝備村正刀的人極多,而造成德川家死傷的都是家族內部的人,所以巧合其實也就不巧了。
到了江戶時期社會和平,刀劍更由實用轉為注重華麗的外表裝飾,當時的劍相學以刀的銳利品格判斷吉凶,太過鋒利的實戰刀,被稱為「妖刀」、「邪劍」。所以到了江戶後期,村正即妖刀的觀念已深入人心了。
真正的村正是作為刀工的姓名最早出現在室町中期,而且作為刀銘使用了約一百年左右。顯然可以看出村正並不是某一刀工的名字,這一點通過現存的村正刀外形和刀銘上也可以證實。據考證,至少有三代伊勢的刀工使用村正銘。初代稱左衛門尉,是伊勢桑名人,現存最早的一把村正於1501年打制,刀上有「勢州桑名住右衛門尉藤原村正」的長銘。
Ⅷ 九字兼定的刀具歷史
九字兼定刃長 二尺三寸(70.56cm) 先反り 寸(2.1cm) 造込 鎬造り 刃文 互の目 切先 中鋒 帽子 掃きかけ 莖 磨上げ。根據刀銘「定」的書寫方式,此刀基本被認定為文亀2年(1502)作銘,應為二代兼定作品。因其刀莖里銘之九字真言,此刀習慣被稱為「九字兼定」。
「臨兵闘者皆陣列在前」這句話被稱為九字真言。九字真言語出東晉葛洪著的道家典籍《抱朴子》內卷的登涉篇,原文曰:「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常當視之,無所不辟」。九字真言每字均有一個特殊的心印手勢對應,而此則源於佛教密宗手印。九字真言在道家的驅邪祈福的丁式中經常用到,後來這句咒語被引入了佛教的密宗,與各印一一對應,分別是「臨:不動明王印;兵:大金剛輪印;斗:外獅子印;者:內獅子印;皆:內縛印;陣:外縛印;列:智拳印;在:日輪印;前:寶瓶印」。而另一說為反覆祝誦九字真言可祈求靈力的賜予, 使念咒者也得到非凡的神秘力量,用在戰場上則是希望取得勝利,這其實是起到一個心理暗示的作用,姑且認為鼓舞自己和將士的士氣吧。
糾正網上誤傳:「九字兼定」和土方歲三沒有任何關系,完全是另一把刀,請新刀友不要理解錯誤。現存於日本東京都日野市,土方歲三資料館的土方歲三配刀和泉守兼定為第十一代兼定作。
Ⅸ 日本快刀的太
(這就是以前流傳的十大名刀加補充,這些名稱來自游戲,介紹東抄西抄,你加他加,變成大雜燴!)
1.菊一文字則宗:太刀,刃長78.48CM,鋒刃極長,刀身細且薄,刀柄上刻有16瓣菊花。16瓣菊花是皇室的象徵。後鳥羽院時期備前國刀匠則宗所作,一文字派的代表作品,號稱一文字派的第一名刀,因為刀柄上的菊花,被命名為「菊一文字」。傳說後來為新撰組劍士沖田總司所有。刀銘:菊一文字則宗
2.長曾彌虎徹:打刀,刃長45.75CM。越前國刀匠虎徹於寬文三年所作,為新撰組劍士近藤勇的所有,明治go-vern-ment處斬近藤勇時用的也是此刀刀銘:長曾袮虎徹入道興里
3.和泉守兼定:刀,刃長70.6CM。著名刀匠之定所作,新撰組劍士土方歲三所有。刀銘:和泉守藤原兼定為第三代和泉守兼定和十一代和泉守兼定。在刀柄上也刻有銘文:臨兵闘者皆陣烈在前。這句話被稱為密宗九字印,每一個字都代表一個手印,形狀奇特。原出《抱朴子》的話,原文是「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在戰場上很流行,據說可以起鼓舞士氣的作用刀銘:和泉守兼定
(「九字兼定」和「和泉守兼定」完全就是兩振刀,「九字兼定」是2代兼定作,又是新選組情節,喜歡的就都搞一起)
4.堀川國廣:刀,刃長70.6CM。著名刀匠九州日向住國廣所作,傳說是國廣作品裡的第一傑作。後為新撰組土方歲三所有堀川國廣
5.葵紋越前康繼:脅差,刃長35.3CM。江戶時代著名刀匠越前康繼所作,作為御神刀供奉在尾張熱田神宮(御神刀:放在神宮中供奉神明的刀,一般不用於戰斗)。刀的兩側分別鑄有梅紋和竹紋。而之所以名為葵紋越前康繼,據說是由於是受家康賜予德川家葵紋之名,因而改銘。成刀於慶長十一年左右刀銘:葵紋越前康繼
6.肥前國忠吉:刀,刃長67.3CM。江戶刀匠肥前忠吉所作,後來為岡田以藏所有。刀銘:肥前國忠吉
7.長船:太刀,刃長73.63CM。又稱名物大般若長光,名刀匠備前長船長光的作品。長船派視光忠為鼻祖,在長船一帶很興盛,南北朝、室町時代最為繁榮。此刀在室町時代即價值六百貫,因為大般若經剛好六百卷,故取名大般若長光。本為室町末期將軍足利義輝所有,後來經由三好長慶、織田信長而到了德川家康手中。長筱合戰後,家康將之賜予奧平信昌刀銘:長船 (有這樣的銘么。。。)
8.備前長船長光:野太刀,又稱物干焯(汗死,「物干竿」,這個「焯」字是咋出來的?),刃長三尺二寸(約98.45CM),刀柄奇長,名刀匠備前長船長光鍛造,為劍豪佐佐木小次郎所有。因刀整體太長(三尺九寸),所以無法挎在腰間,所以只好背負在肩上。此刀作為一對一戰斗的劍客使用來說,則是十分少見的特例。刀銘:備前長光
9.備前長船兼光:太刀,其長度超過三尺,豪華壯麗。是由備前長船派的刀匠兼光打造的。刀銘:備前兼光
10.影秀:太刀,是伊達政宗所喜歡用的刀。在朝鮮壬辰戰爭中將對方武將甚至連馬鞍子都被其以此刀砍下,因此也稱其『斬鞍』。他奶奶的死,此刀與我天朝有深仇大恨!刀銘:影秀
11.雷切:刀,名將立花道雪的配刀。道雪被稱為雷的化身,因此他愛用的寶刀也被稱為雷切。傳說道立花雪曾用其斬殺雷神刀銘:雷切
12.國光:短刀,刀身筆直而沒有彎度,是由刀匠新藤五國光打造的,國光是做短刀的高手。織田信長手下的大將蒲生氏鄉蒲生氏鄉喜用此刀。刀銘:國光
13.紅雪左文字:短刀,相模國刀匠左文字所作,僅有一點彎度,裝飾華麗。是猴關白豐臣秀吉的愛刀刀銘:紅雪左文字
14.小龍景光:太刀,備前刀工景光所作。南北朝時期武將楠正茂的佩刀,因為劍身上有細小的龍形浮雕,因此得名。刀銘:小龍景光
15.天國:太刀,平安時代起就流傳於世的名劍,平氏討伐藤原純友立功後從朝廷處拜領,是平氏家傳寶刀,以的雙刃形狀聞名,刀的彎度大,雙刃占刀的大半部分,其形狀怪異。刀銘:天國
16.戒杖刀:野太刀,刀身筆直,備前刀匠國宗所作。上杉謙信喜用的刀,刀柄、刀鞘是以5尺長的自然原木製成,因此得名,後來成為了上杉家代代相傳的佩刀。刀銘:(無銘)
17.貞宗:刀,是由相模國的刀匠貞宗打造的。貞宗是初代相州「正宗」岡崎五郎正宗的義子,且完全繼承了其製造風格。刀銘:(無銘)
18.吉光骨食:太刀,由京都名刀匠栗田口吉光打造。由大友家獻至足利將軍,後來又經由松永久秀重回到大友家,但九州征伐後又被獻給豐臣秀吉。刀銘:吉光骨食
19.壓切:刀,是織田信長所喜歡用的刀。逃到架子下的服仕茶室的小和尚,連同架子一起被織田信長用此刀給砍了,由此而得其名。刀銘:壓切
20.真恆:太刀,由備前國的刀匠真恆打造。後來,此刀被將軍德川秀忠供奉於久能山東照宮。 刀銘:真恆
21.定利:太刀,是由山城國刀匠定利打造的,外形典雅,十分優美。刀銘:定利
Ⅹ 日本十大名刀和介紹
村正
村正,原是室町中期至天正年間約一百年間的伊勢的刀工之名,其時正是日本進入戰國時代的動盪時期,對於日本刀的需求很大,雖然在這時因為當時正處於亂世,對武器的需求量太大的關系而產生了大量的劣質刀劍,但是村正仍然保留了先前的作風——只生產最優秀的、可用於實戰的刀。
可是,這也是村正的不幸,也許是因為它太銳利了吧,到了江戶時期就開始有「邪劍」、「妖刀」的稱號,而被世人所避忌。而且此刀之不詳已在「在德川家作祟的妖刀」這一真實的傳說中得到了證實。
村正之所以稱為妖刀,固然一方面與它太過銳利,死在村正刀下的人很多有關,不過其最大的背景應是村正與松平(德川)家的關系。天正七年(1579)九月十五日,德川家康嫡子松平(岡崎)三郎信康於遠江二俁城自害,其原因是織田信長疑心築山殿(家康正室)和信康與武田家暗中勾結,雖經家康百般解釋仍然下達了處死二人的命令,最後家康迫於信長的淫威不得不違心接受了這一命令。當時築山殿已於八月二十九日被殺。'當信康切腹之際被派遣成為介錯人的是服部半蔵正成和天方山城守通綱,當時具體的職務是半藏擔任介錯,通綱擔任檢視,事實上他二人都很不願擔任此任務,但是事實是無情的,當信康切腹時,三人都十分悲傷,尤其是半藏,在信康切腹之後已無法舉刀,而使信康承受了很大的痛苦,此時通綱見狀,不顧悲痛,毅然拔刀砍下了信康的頭。事後二人一邊哭泣著一邊向家康報告信康的最後,此時家康也十分傷心,突然家康問通綱介錯時用的是哪把刀,通綱回答說是「勢州千子村正」,家康頓時顏色大變。事實上,家康以前的松平家兩代當主都是死在了村正刀下, 家康的祖父松平清康於天文四年(1535年)在尾張國守山被家臣阿部彌七郎一刀斬殺,那時彌七郎用的就是村正刀,後來家康的父親松平廣忠被近侍岩松八彌暗殺,當時八彌使用的也是村正,而家康本人幼年在駿河時也曾被村正刀傷了手指,這些雖然都可以說是巧合的,但是在慶長五年(1600年)關原合戰中織田河內守長孝(織田有樂齋嫡子)的長槍又誤傷了家康的手指,即當年受傷的那一手指,更巧的是此長槍也是出自勢州村正打造的,這一切不得不讓家康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恐懼。
以上諸事件都是村正與德川家的相關事件,而且無一吉兆(甚至後來駿河大納言忠長切腹時使的也是村正刀),後來家康斷定:「村正刀是專門作祟德川家的妖物」,並下令毀棄所有的村正刀。也正是因為此到了江戶時期,雖然勢州村正的刀工仍然在打制日本刀,但迫於幕府的壓力,也沒有人敢公然攜帶村正刀了,以前的銘刀村正也都被改成了無銘刀或者磨去原來的銘記,偽裝成了其他的刀銘。
另外在江戶時期自從劍相學流行後開始講究從刀的銳利品格等判斷吉凶,而當時社會的和平風氣並不喜歡這種太過鋒利的實戰打刀,這時以銳利和適於實戰出名的村正也是由於這一原因而開始被稱為「妖刀」、「邪劍」的。到了江戶後期,村正即妖刀的觀念已深入人心了。
正宗
相州名刀工正宗作於鐮倉末期,正宗為正劍的代表,後來更成為權力授與的印信,大名將一國賜予重臣管理時,往往會贈予名刀作為象徵品,因此當大名給予重臣正宗刀,往往是代表授與一國國主的無上光榮,關之原大戰後,石田三成被田中吉政所捉,後來面臨死刑的命運,臨死前繳回兩把正宗刀,除了證明自己曾受太閣重用之外,也是對家康的無言抗議,關原合戰後被敬獻給德川家康,刀的全稱為名物觀世正宗。
村雨丸
在江戶時代有個叫做曲亭馬琴的戲曲作者,他借鑒《水滸傳》的108星的形象,以八人為中心創作了《南總里見八犬傳》。該作講述了在戰國時代被稱做八犬士的勇士們因離奇的命運侍奉安房裡見,在與關東統領的戰斗中大勝揚名的故事。和《水滸傳》一樣,在小說的前半講述了八犬士的流浪生活,但是後來的情節卻十分冗長,從第一集的5 卷到完結篇第九集共有53卷之多。
在「八犬傳」中登場的名刀是源氏的重寶·村雨丸。此刀拔出殺人的時候,帶著殺氣的刀鋒會有露水。斬殺人以後,從刀鋒會有水流出清洗血跡。這種情形就像是村雨清洗葉子一樣,因此被稱做村雨丸。
這柄刀最開始是結城之城的關東統領·足利持所有。結城城陷的時候,忠臣大冢番作(後叫做犬冢番作)拿著這柄刀逃走,在武藏國的鄉下過起了普通人的生活。
番作有個叫做信乃的兒子,因為小時候體弱多病,因此一直被當作女兒撫養。但是這個「女兒」的長相雖然像女孩一樣美麗,但是行為舉止卻一點也不像姑娘那麼文雅。在平日里經常和鄉下的夥伴們一起用彈弓打麻雀,晚上跟隨父親學習儒家書籍和軍事理論。另外,他還從父親那裡學習劍術和柔道,騎著自己的愛犬像騎馬一樣走來走去。因為信乃的相貌和他的舉動完全不一樣,因此小夥伴們經常侮辱他。信乃聽到那些話後總是不言語,完全不是一個小孩子的模樣。
後來番作生病了,他把兒子信乃叫到身前讓他看村雨丸這把刀,對他說:「把刀獻給成氏公,讓它發揮作用去吧。」過了不久他就死了。信乃被他的大姑母一家收養,但是姑母一家卻表裡不一,他們想要用這把刀去賣錢過好日子。信乃絲毫不敢大意地守衛著刀,但是還是被姑母的兒子——浪人·網干左母二郎偷走了。信乃無奈去找成氏公,卻被當作間諜抓了起來。這里的經過不多敘述,總之後來刀又經過了很久才回到信乃的手中。
在以後,取回刀的信乃去侍奉里見家,里見家當時和關東統領·上杉定正對立,而且在上杉定正手下的諸多諸侯中就有這個成氏公。
過了一段時間後里見家取得了戰斗的勝利,信乃去拜訪成氏公,把村雨丸還給了成氏公,完成了父親的遺言。
信乃對以前的事情做了解釋,然後將刀拔了出來,感情激動之下從劍身流出水來。成氏公用衣袖去拂拭水痕,但是水突然變成了火焰。在火焰快要熄滅的時候外面下起大雨,春雷炸響,照亮了房間。於是成氏公解除了懷疑接受此刀,兩個人把酒言歡。這個漫長故事也有了一個大團圓的結局。
菊一文字則宗
鎌倉時代後鳥羽上皇時期備前國刀匠則宗所鍛的一系列日本刀的總稱。太刀,刃長78.48CM,鋒刃極長,刀身細且薄。傳說刀身泛光,殺人不見血。刃部刻有代表皇家的16瓣菊花家紋(還有一說菊花紋是刻在刀柄上的),其下又雕有橫一字紋。
此系列日本刀至今有八百年的歷史。小說中,新選組沖田總司的愛刀是「菊一文字則宗」。此一說法僅見於小說因為菊一文字在幕府時已屬國寶級的古刀, 幕末又慣用打刀。菊一文字屬於薄刃之刀,不適用於實戰。所以無論是以經濟觀點或實戰必要性的觀點來看,史上沖田持有一文字的可能性都是微乎其微。另外皇家御制兵器多為裝飾用,用來顯示威儀者居多。
和泉守兼定
葵紋越前康繼,脅差,刃長35.3CM。江戶時代著名刀工越前康繼所作,作為御神刀供奉在尾張熱田神宮(御神刀:放在神宮中供奉神明的刀,一般不用於戰斗)。刀的兩側分別鑄有梅紋和竹紋。而之所以名為葵紋越前康繼,據說是由於是受德川家康賜予德川家葵紋之名,因而改銘。成刀於慶長十一年左右。
國光
短刀,刀身筆直而沒有彎度,是由鐮倉初期的名刀匠,被譽為「相洲煅冶之祖·新藤五國光製作的,國光是做短刀的高手。
織田信長手下的大將蒲生氏鄉喜用此刀。
雷切
古日本名刀,戰國名將立花道雪的配刀,原名稱為「千鳥」.
後道雪被稱為雷的化身,因此他愛用的寶刀也被稱為雷切。傳說道立花雪曾用其斬殺雷神。
刀銘:雷切
道雪成為雷神,就是一個更加傳奇的故事了。話說,在其青年時期的一個炎熱的夏天,道雪在大樹下乘涼,愜意間悄然入睡。突然間,烏雲翻滾,雷聲轟鳴,大雨頓時傾盆。被雷聲驚擾了好夢的道雪翻身站起,此刻,恰好一道閃電擊中道雪乘涼的大樹,道雪下意識的急速出刀劈向落雷。結果可想而知,瞬間電流遍布全身,下半身頓時失去感覺,然竟保命不死。道雪此後都是坐著轎子上戰場的
此事漸漸流傳起來,道雪竟然成為有能力斬斷落雷的第一人,令眾人謂之:道雪は雷をも斬った。本來遭到雷擊乃是悲劇,道雪卻因禍得福,在軍中威名大盛,受到重多武士的崇敬,更得到了雷之化身的稱號 ╰☆陽光宅男 2008-08-20 17:56 檢舉 你覺得這個答案好不好?好(0)不好(0)完善答案 其他答案 ◆ 天下五劍
日本國寶。在SFC游戲《幕末降臨傳ONI》中出現過,游戲中的名字分別叫大典太、數珠丸、童子切、三日月和鬼丸。
名物大典太,太刀,刃長66.10CM。平安後期刀工三池典太光世所作,本來為室町將軍家(足利氏)所有,在桃山時代落入秀吉手中,後來秀吉將它賜予前田利家。刀銘:三池光世
數珠丸恆次,具體情況不明,傳說為日蓮上人所有。
童子切安綱,具體情況不明,傳說為源賴光所有。
三日月宗近,山城國刀工三條宗近所作,具體情況不明。
鬼丸國綱,具體情況不明,相傳為鐮倉北條家家傳寶刀,隨北條一門的全滅而散落人間。(這里的所說的北條氏與戰國時代的小田原北條氏毫不相干,後者是伊勢新九郎長盛冒姓北條,改名為北條早雲後形成的家族)
◆ 菊一文字則宗
菊一文字則宗,太刀,刃長78.48CM。後鳥羽院時期備前國刀工則宗所作,一文字派的代表作品。傳說後來為新撰組劍士沖田總司所有。刀銘:菊一文字則宗
◆ 長曾彌虎徹
長曾彌虎徹,脅差,刃長45.75CM。越前國刀工虎徹於寬文三年所作。為新撰組劍士近藤勇的愛刀。刀銘:長曽袮虎徹入道興里
◆ 和泉守兼定
和泉守兼定,刀,刃長70.6CM。著名刀工之定所作,新撰組劍士土方歲三所有為第三代和泉守兼定和十一代和泉守兼定。刀銘:和泉守藤原兼定。在刀柄上也刻有銘文:臨兵闘者皆陣烈在前。這句語出《抱朴子》的話(原文是「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在戰場上很流行,據說可以起鼓舞士氣的作用。讀的方法是「兵ノ闘ニ臨ム者ハ皆陣列ノ前ニ在レ」。
◆ 堀川國廣
堀川國廣,刀,刃長70.6CM。著名刀工九州日向住國廣所作,傳說是國廣作品裡的第一傑作。後為新撰組土方歲三所有。刀銘:堀川國廣
◆ 葵紋越前康繼
葵紋越前康繼,脅差,刃長35.3CM。江戶時代著名刀工越前康繼所作,作為御神刀供奉在尾張熱田神宮(御神刀:放在神宮中供奉神明的刀,一般不用於戰斗)。刀的兩側分別鑄有梅紋和竹紋。而之所以名為葵紋越前康繼,據說是由於是受家康賜予德川家葵紋之名,因而改銘。成刀於慶長十一年左右。刀銘:葵紋越前康繼
◆ 肥前國忠吉
肥前國忠吉,刀,刃長67.3CM。江戶刀工肥前忠吉所作,後來為岡田以藏所有。刀銘:肥前國忠吉
◆ 村正
村正,刀,刃長73.32CM。室町末期刀工勢州村正所作,斬切能力出類拔萃,被德川家視為「不吉」的象徵,斥之為「妖刀村正」,因而在幕末時的長州倒幕派中人氣極高。刀銘:村正
◆ 正宗
正宗,刀,刃長64.4CM。相州名刀工正宗作於鐮倉末期,戰國時為石田三成所有,關原合戰後被敬獻給德川家康,後來不知為何流落到薩菲羅斯手裡(笑)。刀的全稱為名物觀世正宗。刀銘:(無銘)
◆ 長船(名物大般若長光)
長船,太刀,73.63CM。又名名物大般若長光,名刀工長光的作品,在室町時代即價值六百貫。因為大般若經剛好六百卷,故取名大般若長光。本為室町末期將軍足利義輝所有,後來經由三好長慶、織田信長而到了德川家康手中。長筱合戰後,家康將之賜予奧平信昌。刀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