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cpi什麼價

日本cpi什麼價

發布時間: 2023-01-26 21:37:06

⑴ 日本如何衡量居民消費物價指數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簡稱CPI),是衡量居民購買並用於消費的商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的變動趨勢和變動幅度的指數。具體內容分為食品、煙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等八大類。
CPI是從購買者的角度,反映一定時期貨物和服務商品價格水平,它衡量的是生活成本的變動,與居民生活消費的關系最為密切,歷來為公眾和政府所重視。
目前,在我國CPI的統計和分析中,有幾個問題需要重視並進行認真研究。
一、應重視對我國核心CPI的分析和研究
國外經常會使用核心CPI作為制定貨幣政策的重要參考指標。所謂核心CPI是指從CPI構成中扣除某些價格波動較大的項目(如食品和能源,或新鮮食品等)後計算得到的價格指數。由於核心CPI穩定性較好,通常被作為宏觀經濟政策制定的重要參考依據。計算核心CPI時扣除哪些項目,取決項目的波動性和權重,各國有不同的做法。美聯儲常用的核心CPI扣除了食品(權重為15%)和能源(權重為9%),日本的扣除了新鮮食品(食品的權重為25%,新鮮食品的權重為4.5%),歐央行的則扣除了未加工的食品(食品的權重為19.3%,未加工食品的權重為7.6%)和能源(權重為8.2%)。中國沒有對本國的核心CPI定義,也沒有公布類似的價格指數。探索建立中國特色的核心CPI是非常有意義的,有利於為宏觀經濟決策提供科學參考指標。
中國當前的CPI盡管能夠基本反映居民生活成本的變動,但在衡量通貨膨脹上存在以下一些缺陷:一是CPI的各大分類的權重不太合理。近年來城市居民支出大項主要是醫療、子女教育、住房消費等,這些項目的價格近年來上漲幅度較大,但由於在CPI構成中,教育、醫療、住房消費的權重過低,這些價格的上漲在CPI中未能全面地反映出來。二是CPI構成中的一些價格是受管制的,CPI並不能真實地反映通脹壓力。例如,多數公共服務品價格是受政府管制的,在當前煤電油運緊張的情況下,公共服務品價格上漲的壓力未能在CPI中體現出來。三是CPI用來衡量整體經濟活動水平具有誤導性。因為中國CPI所包涵的消費活動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大大低於國際平均水平,消費率僅為50%-60%,而且呈下降趨勢,投資和貿易佔GDP的比重則高於國際平均水平。四是CPI所反映的是最終消費品價格,是整個經濟體系中最末端價格指標,是已經形成的通貨膨脹狀態,如果僅僅依據CPI的當前水平制定和執行宏觀調控政策,就往往難以實現宏觀調控的主動性和前瞻性。因此在制定和執行宏觀調控政策時,需要更多地參考CPI的先行指標。
對核心消費價格指數的分析,有助於更真實和准確地分析一國或地區的總供求關系及其動態變化,從而有助於對宏觀形勢作出比較准確的判斷,進而作出更加符合實際的政策選擇。
二、應重視對經濟增長水平與CPI指數之間關系的研究
許多國家經濟發展的經驗表明,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一國經濟增長與其CPI總水平之間存在一定的對應關系。一般規律是,在經濟繁榮期,由於市場投資需求旺盛,從而會拉動投資品的價格上漲,一部分投資又通過勞動報酬方式轉化為消費需求,進而使消費品或服務價格水平相應上升;而在經濟蕭條時期,由於投資和消費需求的下降,價格總水平也會有所回落。在這樣的一般規律下,追求持續的經濟高增長和低價格水平的一致性只能是一種理想分析,但事實上很難實現。
自1998年以來,我國經濟基本上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而CPI總水平則一直比較低。這種狀況有其特殊的原因和背景,例如,一方面,近年來糧食價格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導致食品價格較低,在較大程度上影響了CPI的總水平;另一方面,消費品供求進入全面的「買方市場」,居民收入,特別是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長速度放慢,而高收入者邊際消費傾向較低,加上居民預期的自我保障支出增加,消費傾向降低,導致市場即期消費需求下降,也影響了CPI的水平,等等。高經濟增長水平和低CPI上漲狀況不可能較長時期地維持。當經濟持續增長,價格總水平必然依其規律發生變動。在我國現階段,經濟增長與價格總水平之間,究竟應有什麼樣的對應關系?如何正確看待我國的CPI水平變動,居民對CPI的現實承受能力如何?根據CPI變動如何確定宏觀調控措施?這些都需要認真研究。這一研究不僅對目前CPI總水平的變動分析和政策選擇有意義,而且從長遠來看,對正確分析我國的經濟形勢,提高宏觀調控的水平也將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三、應重視CPI與GDP與平減指數的研究
與CPI不同,GDP平減指數�GDP Deflator是一個綜合物價指數,它是名義GDP和實際GDP的比率,並且與GDP的核算范圍相對應,編制指數涉及的商品范圍最廣。GDP平減指數能較全面地反映國內產品消費和投資的價格變動,而CPI只能反映消費領域的價格的變動。GDP平減指數一般是按季度進行統計,CPI則按月進行統計。
使用GDP平減指數衡量通貨膨脹的優點在於其能夠綜合全面地反映經濟活動中物價變動情況,缺陷在於:GDP平減指數只有季度數據,不能及時反映物價變動趨勢,同時在計算時有較大的推算成分,可靠性受到影響,而且它是一個相對滯後的價格指標。
在實際經濟活動和生活中,對於如何來衡量中國的通貨膨脹水平,不同的經濟主體會使用不同的指標。一般來說,普通的公眾會關注CPI和房價,但是,實際上中國當前的CPI不能夠准確地反映公眾購買力的變化,也不能確切地衡量整體經濟的運行情況;企業會習慣地使用工業品出廠價格(Procer Price Index� PPI)和原材料、燃動力購進價格,因為這些價格和它們的生產經營活動息息相關;政府則是從整體經濟活動出發,既要關心CPI、PPI、房地產價格和原材料、燃動力購進價格,也要關心GDP平減指數。
四、應重視CPI上漲與城市低收入群體關系的研究
由於CPI指數分析能夠總體上反映居民消費品和相關服務的價格水平變動,因此,這一指標也最能反映價格變動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在我國,CPI的上漲無疑對低收入者生活的影響更大,因為,這一群體消費支出中較大部分用於食品等一般生活必需品的消費支出,特別是在我國食品價格佔CPI統計權重較大的情況下更是如此。由於恩格爾系數低於50%在國際上被普遍認為是溫飽到小康的一個最重要標志,所以,可以肯定的是,食品漲價直接導致了這些低收入家庭中的多數,在名義上,由小康再度降入溫飽階段。一些低收入者甚至有可能已進一步淪落到「衣食有憂」的地步。
更讓人擔憂的是低收入者的健康安全,這些人的肉禽蛋奶的消費量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蔬菜也只是以土豆、大白菜、酸菜、白豆腐等大路菜為主,而且多是「哪裡便宜去哪裡買」,聯想到最近關於食品安全的那些觸目驚心的報道,安全著實令人擔憂。
因而,分析CPI的變動,必須考慮其對低收入群體生活的影響。但是,又不能僅僅以低收入者的承受程度來分析和判斷CPI變動的合理性,而是應該比較全面地考察對整個經濟的影響和社會上一般收入者的承受能力。CPI上漲對於低收入者的影響,從短期看應通過政府的臨時補貼措施和特殊救助手段解決,從較長時期看有賴於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當然,對於不同的收入群體對CPI變動的承受力究竟如何,還應通過長期系統地跟蹤分析研究方可得出一般規律。因此,由有關部門編制社會不同收入群體的CPI指數是很有必要的。強制性的價格調控只能是暫時手段,根本思路應當是採取措施避免價格上漲過程中對某些群體產生過激影響。而有形的經濟手段應當主要包括提高低保和加強社會保障水平等。
五、重新審視CPI統計中價格「翹尾」因素的影響和局限性
以上年價格為100,統計當年的價格與上年價格相比的變動幅度,被稱之為同比價格指數,這種方法可以比較直觀地考察即期價格變動的幅度。然而,這種統計方法容易產生所謂「翹尾」因素。例如,上年的前9個月價格指數較低,而在第10個月以後升高,那麼,在下一年的前9個月的同比漲幅都將比較高(因為上年基數較低),直到第10個月漲幅才會相應下落。這種統計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誇大即期價格變動程度的問題。目前我國在分析CPI變動時,較多採用這種統計方法。由於2003年CPI漲幅從第四季度開始升高,因此在2004年前三個季度,價格「翹尾」影響程度比較大,因此反映出來的CPI同比漲幅較高(翹尾影響佔70%左右)。這種統計方法有明顯的局限性,它不能完全真實地反映即期新漲價因素,因而依據這種統計也會得出不盡真實的分析結論。因此,在價格分析中,需要通過對各月的價格環比進行統計和分析,以剔除「翹尾」的影響(環比中還應注意分析季節性因素)。建議在分析CPI變動中應充分考慮這一局限因素。
六、在分析CPI基礎上進行宏觀經濟調控
毫無疑問,CPI總水平及其動態指數是國際上通用的宏觀經濟分析的重要指標,以此可對一國或地區的總供求狀況、居民消費狀況和經濟形勢作出基本判斷。然而,CPI並不是唯一的指標。由於不同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居民生活消費水平、恩格爾系數,以及CPI統計中的消費品和服務的類別以及權重不盡相同,都會對CPI的統計和分析產生影響。因此,僅僅通過CPI水平和動態指數來分析宏觀形勢,並以此作出相應的宏觀調控政策選擇,則難免會失之偏頗。
政府選擇調控方向,實際上現在有三種,一種繼續抑制經濟過熱防治反彈,還需要關注經濟過熱的問題,把工作的重點應該放在抑制經濟過熱防止反彈上。另外一種觀點,經濟增長已經出現增速下滑的趨勢,所以要反向操作,要防止經濟的加速下滑,不要出現大起大落。第三種是穩定現行政策觀察發展動態適度微調。
調控關鍵的因素就取決於調控目標的選擇,在確定調控目標的時候,需要權衡內需和外需,目前的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賴外需的,在我們這樣一個經濟大國,人口大國,如果把經濟增長的基點主要放在外資上,那我們經濟的風險就會非常大,所以調控的選擇來講,我們需要擴大內需,需要擴大內需對於經濟增長的作用,從另一個意義來講,就需要降低消除順差,或者減少順差。如果減少順差消除順差,結果可能短時間內經濟增長速度就會下降,但是如果你的目標是中長期,你的目標是要使得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在當前調控當中就需要有所取捨。
另一方面是改革與發展,宏觀調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體制性原因,制約了經濟既快又好的發展,在很多經濟杠桿的運用上,我們都存在著很大的扭曲。對於決策者來講,要做出某種決策是非常困難的,這種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我們的金融體制,我們的資本市場,我們的國有企業的改革、投資體制的改革等等,在體制上都有很多不利於經濟長期發展的因素,但是加大改革的力度,對於社會穩定,對於經濟發展,又會有某種方面的短期影響,所以也需要在怎麼樣保持經濟以一個比較合理的增長速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快改革的步伐,理順經濟的體制,促進經濟快速增長。

⑵ 日本CPI 1991年來首次突破3%,為什麼日本的通貨膨脹率這么低

全球經濟現在正與高價格展開戰爭。盡管主要經濟體的價格似乎已超過或接近峰值,但許多國家的通貨膨脹仍處於高水平。

作為一個能源凈進口國,日本不能選擇退出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日本的能源通脹增長率低於美國和歐盟。主要原因是長期合同為日本的液化天然氣進口提供了一些緩,根據國際天然氣聯盟的數據,2018年與石油相關的合同約占液化天然氣采購量的67%,因此日本從近期天然氣價格上漲中獲得了更多保護。

通貨膨脹率的上升必須有一個先決條件,即不能處於“商品過剩”或產能過剩的狀態。如果商品過剩嚴重,將不會出現“太多的錢追逐有限的商品”的真實狀態,通貨膨脹將難以發生。

⑶ 1992日本國家gdp,CPI是多少了,

1992年,日本美元名義GDP37922.61億,日元名義GDP480.7828萬億,平減指數1.6。人均GDP30492美元,摺合3865839日元。

⑷ 日本為什麼cpi一直下降

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反映的是通貨膨脹程度
cpi太低,不利於經濟發展,因為cpi太低意味著商品價格上不去,不利於經濟繁榮,因此可以說,現代化過程就是通貨膨脹的過程
cpi太高,結果顯而易見,泡沫產生令實體經濟蒙受損失
日本cpi一直很低甚至在降低是因為日本整體經濟蕭條的表現形式之一,更具體的可能是房價上不去,菜價徘徊不前等等。
一孔之見,僅作參考!

⑸ 請問目前美國和歐洲及日本的CPI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商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例如,在過去12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個月前平均上升2.3%。當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錢價值便隨之下降。也就是說,一年前收到的一張100元紙幣,今日只可以買到價值97.75元的商品或服務。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我們稱為Inflation,就是通貨膨脹;而當CPI>5%的增幅時,我們把它稱為Serious Inflation,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CPI即消費者物價指數

消費者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是對一個固定的消費品籃子價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費者支付商品和勞務的價格變化情況,也是一種度量通貨膨脹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變化為表達形式。在美國構成該指標的主要商品共分七大類,其中包括:食品、酒和飲品住宅;衣著;交通;醫葯健康;娛樂;其他商品及服務。在美國,消費物價指數由勞工統計局每月公布,有兩種不同的消費物價指數。一是工人和職員的消費物價指數,簡稱CPI-W。二是城市消費者的消費物價指數,簡稱CPI-U。
參考指標
(CPI)是一個滯後性的數據,但它往往是市場經濟活動與政府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CPI穩定、就業充分及GDP增長往往是最重要的社會經濟目標。不過,從中國的現實情況來看,CPI的穩定及其重要性並不像發達國家所認為的那樣「有一定的權威性,市場的經濟活動會根據CPI的變化來調整」。近幾年來歐美國家GDP增長一直在2%左右波動,CPI也同樣在0%~3%的范圍內變化,而中國的情況則完全不同。首先是國內經濟快速增長,近兩年來GDP增長都在9%以上,CPI卻沒有多少波動,表面看來這可以說得上是「政府對經濟運行調控自如,市場行為反映十分理性」。二是一年之內CPI大起大落,前後相差幾個百分點;一般情況下,除非經濟生活中有重大的突發事件(如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CPI是不可能大起大落的,所以2004年中國的CPI大幅波動有些異常。三是隨著CPI大幅波動,國內經濟一時間通貨膨脹率過高,民眾儲蓄負利率嚴重,一時間居民儲蓄又告別負收益,通貨緊縮陰影重現。這樣一種經濟環境令人擔憂,因此,如何理解CPI指數便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發達國家CPI漲幅集中表現為同比回落趨勢,而新興國家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CPI則漲跌不一。

對全球多數國家而言,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以及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是反映通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尤其前者,更是各國通脹調控的風向標。

在高收入國家,食品消費占居民消費總支出的比重較低,但在中低收入國家居民消費總支出中所佔的比重很大,所以總體而言,發達國家的食品類消費價格漲幅要低於發展中國家。

從歐美等發達國家看,美國核心CPI漲幅仍然偏高,歐元區、英國核心CPI開始趨升,日本核心CPI在下降。

據美國勞工部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7月,美國CPI月平均上漲2.5%,比去年同期回落1.4個百分點;美國核心CPI漲幅從1月的2.7%,降到7月的2.2%,為2006年3月份以來最低水平,但仍高於2%的控制目標。
對全球多數國家而言,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以及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是反映通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尤其前者,更是各國通脹調控的風向標。

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美國經濟增幅回落,歐元區、英國、日本、新興市場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穩中趨緩,CPI水平變動不是很大。但從國家分類看,發達國家和其他類型國家CPI漲幅的變化各有特點,其中,發達國家CPI漲幅集中表現為同比回落趨勢,且而新興國家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CPI則漲跌不一。此外,發達國家的食品類消費價格漲幅要低於新興國家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

多數發達國家CPI漲幅回落

從歐美等發達國家看,美國核心CPI漲幅仍然偏高,歐元區、英國核心CPI開始趨升,日本核心CPI在下降。

據美國勞工部最新公布數據顯示,10月份,美國CPI維持在0.3%,核心CPI維持在0.2%。10月PPI由9月的1.1%大幅下降至0.1%,低於市場預期,而核心PPI上升0.1%,大體和9月持平。今年1-7月,美國CPI月平均上漲2.5%,比去年同期回落1.4個百分點;美國核心CPI漲幅從1月的2.7%,降到7月的2.2%,為2006年3月份以來最低水平,但仍高於2%的控制目標。

據英國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英國CPI 2.1%,為6月份以來首次超過英國央行2.0%的目標水平,也超過了經濟學家的預期。9月份CPI年漲1.8%。另外,英國10月份 PPI升幅達到1995年12月以來最高水平;10月法國CPI月增0.2%,年增1.9%,核心CPI月率增0.3%,年增2.1%。歐元區今年1-7 月CPI月平均上漲1.9%,比去年同期回落0.5個百分點,略低於歐洲央行設定的2%的通脹目標;英國CPI漲幅從1月的2.7%降至7月的1.9%,明顯低於去年同期水平。

在高收入國家,食品消費占居民消費總支出的比重雖然較低,但是這些國家食品類消費價格漲幅較大,且呈逐月上升趨勢,這對CPI上漲的貢獻仍不容忽略。

其他國家CPI漲幅變化不一

在經濟增長較快的新興市場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CPI變化趨勢不一。

印度、印尼、馬來西亞、巴西等國家CPI漲勢平緩,漲幅低於去年同期。印度CPI從1月的7.4%,降至7月的6.5%;印尼從1月的6.3%降至7月 6.1%,但8月升至6.5%;馬來西亞從1月的3.2%,降至7月的1.6%;巴西1-7月CPI月平均上漲3.2%,比去年同期下降2%。而韓國、墨西哥、南非、俄羅斯等國家CPI漲幅均有擴大,且高於去年同期。韓國CPI漲幅從1月的1.7%,提高到7月的2.5%;墨西哥CPI月平均上漲 4.0%;南非從1月的6.0%,上漲至7月的的7.0%,以及8月的7.0%;俄羅斯從1月的8.2%,升至7月的8.7%。

在新興市場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食品消費價格上漲是當前通脹風險上升的直接要素。食品消費支出在中低收入國家居民消費總支出中所佔的比重很大,印度佔56.5%,俄羅斯佔43%,土耳其佔32%,匈牙利、墨西哥在20%-30%之間,南非佔三分之一左右。今年以來這些國家食品消費價格漲勢十分明顯,對CPI貢獻較大。今年1-7月,匈牙利、土耳其食品消費價格同比均上漲12%;墨西哥上漲6.9%;南非上漲8.7%。韓國食品價格漲幅從去年12月的1.5%上升至今年7 月的3.6%,高於去年同期水平,8月與去年同期持平。俄羅斯食品消費價格漲幅也較大。

⑹ 請問目前美國和歐洲及日本的CPI

美國勞工部4月16日數據顯示,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月比上升0.3%,剔除食品與能源之後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月比上升0.2%,符合市場預期。年比方面,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4%,與2月數據持平,核心CPI年增2.4%。
《日經新聞》(Nikkei)22日報道,3月1.2%的數據可能是1998年3月增長1.8%以來消費者價格指數攀升最快的一次。

最近的消費者價格指數上升大部分是因為食品和石油相關產品等價格上漲。

另外,被認為是日本CPI領先指數的東京23區的4月CPI可能平均增長0.5%,比3月公布的初步數據下降0.1%。

汽油稅和其他稅收附加費的到期被認為是有助於東京4月CPI價格下降。該指數也將在25日公布。

因此,4月全國CPI可能因汽油稅下降而出現較小的增幅。

日興花旗公司(Nikko Citigroup Ltd.)的經濟學家 Kiichi Murashima 表示,單是汽油相關領域就可能使CPI降低約0.5%。

歐盟統計局周一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歐元區3月CPI年率創歷史新高3.5%,已遠高於歐洲央行不超過2%的目標。

這已是通脹率連續第7個月高於央行的目標上限,可能使歐洲央行重申對未來數周利率的強硬態度。周一公布的數據只是初步的,歐盟統計局並未具體指出哪些商品價格上漲最快,但估計食品和能源價格飆升是主要因素。

歐元區3月CPI前所未有地快速增長,使得歐洲央行對利率重申強硬態度。與此同時,信心指數疲軟、歐元兌美元強勢以及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讓許多觀察人士預計歐洲央行可能在今年第二季度宣布降息。大部分經濟學家認為,源於原油和食品價格的通脹壓力在未來數月中有望減退,通脹增長也會放慢,這將促使央行降息。

但因為CPI和通脹持續增長,歐洲央行一直警告稱,高通脹的危險會滲透到經濟的其它方面,產生工資—價格螺旋上升,導致通脹局面失控。

⑺ 現在日本貨幣對外貶值幅度很大,請問目前對日本國內貨幣貶值程度如何也和對外一樣幅度很大嗎

看日元在國內是貶值還是增值,得看最近的日本國內cpi。
http://gold.jrj.com.cn/2013/04/26073315260805.shtml
目前看其cpi為-0.7%,所以日本國內的物價還是在下跌,也就意味只日元在本國是升值。但一般不這么說。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9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