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怎麼分辨日本春節

怎麼分辨日本春節

發布時間: 2023-01-27 06:01:23

㈠ 日本的新年是幾月幾號

日本新年是公歷1月1日至1月3日。相當於其他東亞地區的春節,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
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也使用夏歷修改而來的陰陽歷計年,但1873年日本改采格里歷之後,大多數地方不慶祝舊正月(除沖繩縣、鹿兒島縣的奄美諸島等地外)。普通的企業在新年期間一般都休息。
日本人稱元旦初一為「正日」,元月1至3日,稱為「三賀日」。在正日,小輩須先去父母那裡拜年,向父母問安,然後到親友家拜年。按習慣要吃年糕湯,日本人叫做「御雜煮」。
新年裡,各戶門口上方往往都拉起一條草繩或用草繩編的圓圈,稱為「注連繩」或「注連飾」。有的還擺上一些松竹,叫做「門松」。

㈡ 中國新年和日本新年有哪些不同

這個問題顯而易見啊。
從第一方面來說,但是時間的不同啦。中國的新年是農歷一月出一,而日本的新娘則是正月,原本正月就是農歷的一月,但是呢在明治維新後改用公歷,則用於稱新歷的1月,截至1月31日都被稱為正月。因此,農歷的正月則稱為「舊正月」,現在日本人大多數地方不慶祝舊正月


㈢ 日本的新年是哪一天啊

日本新年(日語:正月しょうがつ)指的是公歷1月1日至1月3日,相當於其他東亞地區的春節,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

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也使用夏歷修改而來的陰陽歷計年,但1873年日本改采格里歷之後,大多數地方不慶祝舊正月(除沖繩縣、鹿兒島縣的奄美諸島等地外)。普通的企業在新年期間一般都休息。

(3)怎麼分辨日本春節擴展閱讀:

日本其他節日

1月15日:成人節是慶祝年滿20歲的青年男女成人自立的節日,有各市、鎮、村的行政機關舉行成人儀式的典禮。

2月11日:建國

紀念日根據日本最早的一部史書《日本書紀》中的記載,這一天是為了要追憶當初建國不易,以及培養愛國情操,而以此為宗旨,於1966年追加的。在日本國內,目前仍有人反對所謂的"建國紀念日"。

3月21日:春分之日即"春之彼岸"的中心日。是掃墓、祭拜祖先的日子。

5月5日:孩童節本來是慶祝男孩的端午節,慶祝小孩成長,祈求幸福之日。

9月15日:敬老日以尊敬老人、感謝老人為宗旨,在1966年補制的節日。

9月23日:秋分日為秋之彼岸的中心日。和春分一樣,要掃墓及祭拜祖先靈位。

10月10日:體育節紀念1964年在東京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的日子。這是接近體育、認識健康重要性的日子。1966年補定。

11月3日:文化節為紀念1946年11月3日頒布日本現行憲法,並以培養尊重文化的意識而制定的節日。

㈣ 日本和中國春節同一時間嗎

日本和中國春節不是同一個時間。

中國春節在日本被稱作「舊正月」,之所以稱為「舊正月」是因為日本在明治時代以前也同中國一樣過農歷新年,但在明治5年(1872年)12月2日,當時的明治政府宣布廢除舊歷,明治6年開始採用公歷紀年。

於是舊歷新年移到公歷1月,成為新的正月,原來的舊歷新年(春節)就成為「舊正月」。日本盡管已經不過春節了,但在許多年歷上還能見到「舊正月」的身影。

(4)怎麼分辨日本春節擴展閱讀:

日本春節習俗:

1、大掃除

在迎接「年神」之前,首先要對神龕、佛檀以及家中的房間進行清掃。各個角落都要清掃,除去一年中積下的塵埃,乾乾凈凈地迎接「年神」,以祈求「年神」賜予更多的保佑。大掃除通常在新年前兩周開始,因此每年的12月13日也被稱作「開始正月准備的一天」。

2、門松

為了將「年神」迎進家門,而不至於「迷路」,人們通常會在家門口擺放、懸掛各種飾物作為標識,門松便是主要標識之一。松樹在日本也被視為吉祥的樹,傳說松樹是神靈寄宿的樹,因此日本人喜歡在院子里種植松樹。

㈤ 日本過年的習俗和中國有什麼不一樣

日本過年的習俗和中國習俗對比:
迎接新一年的來臨對日本人來說是一件大事,從12月下旬開始,家家戶戶就把家中里里外外打掃得乾乾凈凈,有些人家還在門前上方懸掛一根繩子,據說是用來驅逐鬼怪的。日本過年的習俗中,門松是在過年的時候,家的門前等地方經常放置的一對松和竹做的裝飾品。古時候,日本人認為神仙是住在樹梢上的,所以放上門松就是希望把「年神」給迎回家的意思。日本過年的習俗就是新年期間把松帶回家的習俗起源於「平安時代」。現在的習慣一般是在12月10日左右,到山上去把松樹(枝)取回來,稱作「迎松」。早點的話,12月 20日就可以在家裡裝飾起來了。但現代日本人也有過聖誕的習慣,所以25日以後再放門松的人很多。日本通常有「七日正月」的說法,所以門松一般是一直裝飾 到1月6日傍晚才收拾起來。當然,也有些地方是放到1月15日小正月為止的。

鏡餅是給歲神的貢品,又平又圓,大小兩個疊在一起。有的地方也有疊三個的,也有的不是用餅而是用糖作成的。鏡餅的擺設方法因地區不同而異,倒說不上哪兒對哪兒不對,不過標准做法是三面放上白紙,將交趾木和里白分別放在兩邊,正中放大小一組的鏡餅。其上放海帶、酸 橙果、柑橘或伊勢蝦等代表吉利的東西。普通家裡只需在白紙上放鏡餅、柑橘,這樣已經足夠了。新年擺設要在年末大掃除結束後,在12月13日~28日期間准備進行。新年擺設只需保持到迎接歲神到來的1月7日為止,到7號就去除新年擺設。據說鏡餅可以保持到11號的開鏡日。要切成小塊的話考慮到曾經供奉給神,所以別用菜刀切,而要用木槌敲碎。

在日本過年的習俗中人們也用敲鍾的方式辭舊迎新。但是不是敲12下。這個取名為joya no kane的習俗,要求在除夕與新年交際之時敲擊寺院大鍾108下。每一聲的鍾鳴就代表人內心中的一種煩惱罪過的消除,以避免被誘惑拖入深淵。這些罪惡可能包括憤怒,嫉妒或者慾望。至於飲食方面,在傳統上人們要吃一種名為toshikoshi-soba的食物(面條),來期待來年的財富就像面條一樣綿長。
日本人稱河豚為「珍味」,不是誰都能在新年吃得上。而普通家庭大都會做一頓非常豐盛的年飯。在日本過年的習俗中,日本料理中熱食不是很多,吃時大都不用加溫,拿來即食。他們把年飯盛在雙層漆盒裡,每層中又分出兩個或者4個小盒,一道道小菜就盛在裡面。年飯中最不能少的是黑豆(kuromame),與「辛苦、認真」諧音。還有一種小魚的名字叫Tasaku,諧音「多作、豐收」,也是年飯中必定出場的一道菜。
過年蕎麥面條:如同中國在除夕夜北方吃餃子、南方吃年糕一樣,日本人在12月31日夜裡有吃「過年蕎麥面條」的習俗。據說蕎麥面條必須在零點前吃完,吃不完的話,第二年就不會有金運。之所以是吃蕎麥面,據說是因為蕎麥面又細又長,在日本文化里代表著細水長流與健康長壽,人們希望像蕎麥面條般活的長久。另外,因為蕎麥面條易斷,日本人希望將一年的辛苦與煩惱做一了斷,不帶到新年裡。還有一點是希望像蕎麥這種植物那樣,生命力頑強,不畏貧瘠,不怕風雨。
同中國一樣,在日本過年的習俗中,日本人過年也給孩子壓歲錢。過去人們認為小孩子魂魄不全,容易為邪所傷。為了驅邪、扶正,保孩子健康成長,大人將新年的祭祀供品撤下來後分給孩子們,後來逐漸演變為壓歲錢。祈望發財,在哪個國家都一樣。

喝酒更是要「三三九盞」。漆器製成的盛酒的小盤,三個一摞放在一起。屠蘇酒也是裝在漆壺中。主客從上至下拿出小盤,主人便在盤上點一些屠蘇酒,客人喝下後再點一次,一個盤子飲用三次,最後完成「三三九盞」的儀式。剛剛用過的盤子經簡單擦拭後,下一位客人接著用,包括孩子在內,喝屠蘇酒也是每年過年的一個重要內容。

㈥ 中國過年和日本過年的區別是什麼

日本的過年習俗也是十分豐富多採的,許多方面與中國有著相似之處,而論其保持傳統的成份,似乎尤比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 將中日過年習俗做些比較,是一件很有趣,也很有意義的事。可惜筆者沒有在日本過年的經驗,缺少親身體會。這里的比較只是從書本閱讀獲得的一點粗略了解出發,而且,因為時間和能力的限制,閱讀和理解也都很窄很淺。對於筆者下面文字的淺陋,真誠地敬請原諒;其中若有謬誤,更請不吝指教。
雖然元月一日才是過年的正日子,但實際上並不是從元旦才開始過年,而是從上一年十二月下旬就進入了過年的前期或預備期,所謂過年,其實要包含大約二十天左右的一段時間。這一點,在中日兩國的古代是基本相同的。現在由於國定假日的制約,過年的時間沒有那麼長了,但年假依然是一年中最長的假期(要連續七、八天,往往年假一結束,隔一、二天又會遇上周末),而且假期總是橫跨兩個年度,即從元旦之前就已開始,這在中日兩國也都一樣。事實上,無論中日,在有些老輩的意識中,過年的准備期開始得比臘月下旬還要更早。
隨著年終的迫近,人們感到光陰飛馳,生命消逝,於是一位未免發出嘆息。另一位則安慰他在新年裡做個好夢,夢見日本人非常相信的那艘寶船。 這里涉及日本的一種風俗,即認為正月里枕著「寶船繪」入眠,如能在一年之初,尤其是年初二做夢(所謂「初夢」),夢見寶船,那是大吉大利的事。所謂「寶船繪」乃是一種版畫,畫上印著一條船,船畫得很質朴,重要的是船上裝著米糧袋、銀箱、砂金袋、�1�7�1�7魚、童話里的萬寶槌和隱身草,當然還有許多金銀財寶,也有把七福神的形象畫在上面的。江戶時代的寶船繪,以畫有七福神的為多。年末歲初,東京街上到處是叫賣寶船繪的小販,買的人也很多。家家都盼著做到吉利的初夢。如果真的做到了這種吉夢,就把寶船繪交納到神社,由神社集中起來,用凈火焚燒(從前是把寶船繪埋於土中或投於江水),這樣,福氣就會來到,而一切惡夢、厄運和災難,就被送走了。過年參拜七福神的風俗,在日本至今不衰,而參拜的路線已不限於江戶以來的三條。到1995年為止,得到確認的參拜地點,全國達到95處之多,在東京,像日本橋、銀座、港區(麻布)、新宿山手、小石川、下谷、淺草名所、龜戶、東海(品川)、池上、板橋、柴又、八王子、多摩(青梅)、調布等處都有,而且在東京以外的地方出現了新設參拜點的熱潮。
以往日本春節除了有向七福神祈禱的風俗,還有祭拜祖先的傳統行事。大平與兵衛於天保十年(1893)所寫的《農家年中行事記》, 記述了東京以外地方普通農家正月拜祭祖廟的情況。書中說:正月元旦,吃過雜煮餅之後,一家之長就和長子一起去拜謁先祖墓所在的菩提寺。在這一天去菩提寺向祖先作新年問候,是此地自古相傳的風俗。在另一位17―18世紀日本鄉村居民的日記里,也多有這方面的記載。將在下文舉到該日記時一並引出。

㈦ 日本正月和中國春節的相同和不同點

不同點: 日本的「正月」是陽歷的一月一日。可是中國的春節是陰歷的正月初一。
相同點: 都是老百姓的最重要的節日。也是迎接最新的一年。

㈧ 日本過年是什麼時候

日本過年是在一月一日。
日本人以前是過兩個新年的,即元旦和春節,同我國現在的情況相似,只是到近代才改為過新歷年。除夕晚上,日本人稱之為「除夜」,除夕,日本人也有守歲的風俗,人們一邊吃蕎麥面條,一邊觀看電視台為新年編排的節目,男女歌星獨唱比賽最受歡迎。
午夜時分,寺廟香煙繚繞,鍾聲齊鳴,而且往往敲一百零八下。據說這是因為《佛經》里有「聞鍾聲,煩惱清」之句。日本人認為每敲一下,就會去掉一種煩惱,敲一百零八下,意味著清除所有的煩惱。鍾聲響後,人們湧向神社和寺廟,燒香拜佛,點簽算命,稱為「初詣」(意即第一次參拜)。據估計,每年從午夜到元旦,約有近8000萬人參加參拜。元旦早晨,全家從年幼者到年老者依次排列喝屠蘇酒,共嘗青魚子、黑豆以及稍帶甜味的醬油煮小干魚等,據說這些象徵吉祥的食物會帶來子孫繁榮、身體健康。
日本人稱元旦初一為「正日」,元月1至3日,稱為「三賀日」。在正日,小輩須先去父母那裡拜年,向父母問安,然後到親友家拜年。按習慣要吃年糕湯,日本人叫做「御雜煮」。

㈨ 日本的春節是哪天

公歷的1月1號,貌似

日本傳統節日
1月1日 元旦 是新的一年中最初的一天,也是祈求在新的一年能幸運、幸福,和擬定這一年的計劃的日子,這一天也到神社或附近的寺廟去做第一次的參拜。
1月15日 成人節 是慶祝年滿20歲的青年男女成人自立的節日,有各市、鎮、村的行政機關舉行成人儀式的典禮。
2月11日 建國
紀念日 根據日本最早的一部史書《日本書紀》中的記載,這一天是為了要追憶當初建國不易,以及培養愛國情操,而以此為宗旨,於1966年追加的。在日本國內,目前仍有人反對所謂的"建國紀念日"。
3月21日 春分之日 即"春之彼岸"的中心日。是掃墓、祭拜祖先的日子。
5月3日 憲法
紀念日 是為了紀念1947年5月3日的現行憲法制定之日。
5月5日 孩童節 本來是慶祝男孩的端午節,慶祝小孩成長,祈求幸福之日。
9月15日 敬老日 以尊敬老人、感謝老人為宗旨,在1966年補制的節日。
9月23日 秋分日 為秋之彼岸的中心日。和春分一樣,要掃墓及祭拜祖先靈位。
10月10日 體育節 紀念1964年在東京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的日子。這是接近體育、認識健康重要性的日子。1966年補定。
11月3日 文化節 為紀念1946年11月3日頒布日本現行憲法,並以培養尊重文化的意識而制定的節日。
11月23日 勞動感謝日 此時正值收獲的季節。為了表示對收獲的謝意,重新廣泛認識勞動的喜悅,而以此制定了以感謝勞動為宗旨的節日。
12月23日 國慶日
3-4月 櫻花節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9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