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什麼要用刀
① 侵華戰爭中為何日軍喜愛用刀殺人
首先說句阿彌陀佛,就「百人斬」的問題我也很恨日本人。
話歸正題,
其實「百人斬」是舊日本武士的一種不人道的修行方式,
他們管這個叫做「生試」
說白了就是找活人來練習自己的劍道技術。
「生試」純粹是一種練習行為,並不是以殺人或殺多少人為最終目的,
另外殺人者本身也不是因為特別兇殘才如此,
這僅僅是舊日本若干變態文化其中的一種。
在明治維新以前,武士都是終身職業軍人,有很高地位,
並且只有武士才能佩刀,當時法律為了鞏固這個地位,
明文規定,武士隨時可以不用任何理由殺死一個平民。
所以一名武士在家用木刀劈木樁、假人練習劍道技術,
在得到一把新刀的時候,往往忍不住上街找乞丐或是看不順眼的人試刀。
這個在很多小說或歷史故事中都有記載。
所以當時日本老百姓見到武士都躲很遠不是沒有道理的。
另外,日本還有專門用死人試刀的傳統,
傳世名刀上往往留有「二胴切」「三胴切」等銘文
就是說,一刀斬開兩具或三具屍體的意思。
下圖就是我們劍士會老大收藏的一把古刀「備前國住長船源五郎清光」
上面就清晰刻有「二胴切」的字樣
日本軍官在日本本土往往就是見誰砍誰的,
明治維新之後雖然已經禁止這種野蠻行為,但文化的改變是很難的,
到了中國戰場沒有約束,發生若干大規模的「百人斬」就不奇怪了。
現在廣為流傳的那兩個百人斬軍官只是冰山一角,
還有很多類似的百人斬事件只是沒有報紙照片證據而已。
例如現台灣藏得一把軍刀上刻「南京一役殺107人」
那刀既不是「孫六」也不是「助廣」說明那時斬殺中國人已經是常事了!
甚至日本本土招兵廣告就說要去中國殺中國人,
很多人來中國就是來實踐他們的劍道修行來的。
日本武士道里還有很多更加另類殘忍的行為,
例如殺死敵人後吃掉對方的傳統,說是可以獲得對方的精神力量,
甚至是將吃不完的敵人的肉做成肉乾帶在身邊做點心。
很多東西只是現在沒有著重報道罷了。
另外還例如男人之間叉叉,慰安婦等等都是一些惡心傳統。
有些東西我們現在看來很殘忍、變態,
在當時他們看來,則是再正常不過了。
② 日本人為什麼用軍刀∞
在明治維新中,日本政府實行廢刀令,武士不能再公開攜帶刀劍,只有皇室成員、前各藩藩主(大名)、軍人和警察才能攜帶刀劍。在太平洋戰爭中,日軍大量使用軍刀,令日本刀再興。可是二戰敗後,盟軍大量沒收日本刀,令日本刀進入歷史。
③ 為什麼日本人戰爭時要用刺刀
日軍不愛沖鋒槍卻垂青刺刀,除了生性殘暴嗜血之外還是出於省錢的目的。日本是個島國,資源匱乏,做什麼事都崇尚節儉,連子彈也是。在日軍眼裡,「子彈像金幣般值錢。
日本人是精打細算的。日軍製造1支沖鋒槍,造價是1支三八式步槍的3倍。加上子彈,造1支沖鋒槍的錢,可以造5支三八式步槍。精細的日軍一盤算,還是步槍吧。這個選擇看似精明,實際上已經落後於世界的潮流。
④ 為什麼在日本,劍道用的卻是刀
在日本,劍道用的卻是刀,是因為:01.刀源於唐朝單刃刀,叫做劍。02.其實有時刀和劍是同一種武器。03.沒人想改刀名。
02.日本漢字畢竟還是和我國中文漢字是有所區別的。刀和劍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同一種的武器,連用的劍譜可能都是同一本。即使是在日語里,剛開始劍和刀也是一個字,念法不一樣而已。因此劍道用的木頭製作的竹劍被叫做竹刀,只是叫法上的一個習慣。
03.日本人經過自己的努力,自己探索出方法,把直劍改成了曲劍。但是一直不敢改名字。日本刀後期因為廢刀令的頒布而沒落了。後期幾個流派更是覺得這套劍術值得流傳,就弄了個劍道比賽,因此使用的叫法更是沒再變動。
⑤ 二戰時期,日軍的軍官為什麼全都隨身帶一把指揮刀
1.在日本武士佩刀的傳統悠久,雖然武士階層已經消失但武士道精神尚存,日本軍官仍然自認為是為天皇忠勇作戰的武士。
2.效法西方軍官佩刀的禮儀和發揚本國傳統的結合。
3.在指揮部下時揮刀利於鼓舞士氣,指揮官在必要時近身肉搏也用得上佩刀。日本軍隊尤其是陸軍,作戰時中下級軍官經常揮刀身先士卒沖在前面,所以肉搏戰經常發生。淞滬會戰時日本飛機多次空降尉官和佐官到前線以彌補軍官損失。
4.如果作戰失敗,羞於戰敗的日本軍官可以用佩刀自裁。無論切腹還是自刎都可以。懷劍當然也可以自殺,但是佩刀畢竟既能殺敵又可自盡,而懷劍過於輕薄——大號裁紙刀可不能砍人。
⑥ 為什麼日本人多用刀,少用槍
1、傳統,日本大和民族的武士道精神是一種傳統,也就是用一對一的單挑來決定勝負,這種時候一般都是用刀的——因為古代沒有「槍」,呵呵
2、日本資源貧乏、國土狹小,所以培養了日本人幾乎病態的節約精神,這種節約近乎病態,例如二戰太平洋戰場,美軍普遍裝備M1伽蘭德半自動步槍和湯姆式沖鋒槍等連射武器,日本依然為其軍隊配備手動的友坂三八。甚至在日本士兵每射擊一發子彈要遭到美軍60發子彈回擊的情況下都不肯使用自動武器。
在這種前提下,用刀砍死敵人不是比子彈更加「節省」嗎?
⑦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用刀
二戰時候日本軍隊喜歡用刀?不是喜歡,是被迫;
因為日本是資源匱乏的島國,用刀可以節約子彈,真實的戰斗中,每個士兵的子彈配額是有限的,子彈就是命。沒子彈的步槍就是累贅,所以子彈都是省著用。
電影電視劇裡面猛開槍猛掃射,那都是瞎編騙人的,照那麼亂打,每個士兵不得背包里背一萬枚子彈啊?
⑧ 為何日本人愛用刀,而中國愛用劍
本是一個島國,物質缺乏,刀實用;中國使用劍,只是一種身份象徵,實用功能是其次。
最早成型的日本刀的形制,根據現代考古界的說法,是來自於平安時期的刀工天國,其作品為著名的太刀小烏丸。日本刀的形態,從平安後期,經過鐮倉,南北朝,室町,桃山,江?醭跗冢?釁冢?荒┑耐埔疲?魷至撕艽蟮謀浠?V饕?硐治?又鋇兜酵淶兜牡淖?洌?鋇妒屎顯?蹋?淶妒室嘶誘叮???猿魷終庋?淖?渲饕?欽蕉費?降謀淝ㄔ斐傻模?悠槳材┢誑?跡??屎下砩獻髡劍?毒卟歡媳桓牧肌?/p>
圖:日本京都鞍馬寺黑漆太刀日本平安時代首任征夷大將軍坂上田村麻呂佩刀的形制與其非常類似,據說坂上田村麻呂的祖先是漢靈帝的子孫,稱為阿知使主
中國劍,早期是匕首式短劍,春秋末年,開始流行長劍。質地精良的寶劍大多出自南方,主要是長劍便於戰斗,短劍利於護身,還可以用於刺殺,荊軻刺秦王,東漢末年俠客王越、史阿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但在漢代戰場開始使用馬作戰,漢代劍逐漸退出戰場舞台。劍是雙刃,戰場上容易誤傷自己。劍開雙刃,劍脊突出。戰斗中難免磕碰,一旦磕碰了刃,極易損壞,所以「劍走輕靈」。而刀不同,刀開單刃,刀背、刀身可以格擋,而且不易給刀造成很大損壞。即使有少許損壞,也不影響刀的使用。在戰爭這種拼消耗的環境下,節約成本的選擇無疑是刀,而非劍。
但劍文化已經形成,劍被稱作「百兵之君」,常常被當作一種高貴的裝飾品。從皇帝到文人都喜歡佩劍以顯示身份。此外,劍也被當作一種儀式道具,比如在中國道教儀式中,劍常常被作為一種降伏妖魔的法器;
自唐開始,劍乃變為鎮邪凶之器,一若此數尺剛鐵,鑄成劍形,即具有無上魔力者。於是家懸一劍,即以為祥,不習劍術,而以為劍自可以御敵而勝。所以自唐以後,劍類短兵,有一支為釋道所利用,而引入歧途。舞劍在唐代興盛起來,杜甫<舞劍器行>描述公孫大娘舞劍絕技:「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líng)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江海凝清光。」劍的聲光,似聞如見,精湛技藝,如呈眼前。從某個角度來說中國劍,也是中國文化里崇古的一種思想代表。
?7?4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可鎖定微信公眾號:中華冷兵器
⑨ 日本劍客為什麼用刀
按照定義,只能刺的叫劍,可以刺可以砍的是刀。
即使是中國古代,真正的劍也只有裝飾作用,文人佩戴。和人決斗還得用刀。
而且唐朝之後,日本的冶煉技術高於中國,發展出各種打刀,太刀,加上短刀肋差,單兵能力遠勝中國。所以明朝抗倭初期那麼慘。
⑩ 為什麼日本人多用刀,少用槍
為什麼日本人多用刀,少用槍?
報告樓主,日本人用刀不用槍的原因是,日本人根本沒有槍.長兵器裡面只有長刀和矛.
其它原因
,槍不好帶,太長,不便於人斗毆.
槍主要使用在戰陣上,功能比較單一(只能刺,砸,偶而有勾的效果)不如刀的用處多,可砍,刺,削.刀比較合適近戰群毆,槍就耍不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