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杯麵為什麼
A. 日本人把方便麵稱為魔法之位面是因為
1958年8月25日,日清食品開始發售世界上第一款方便麵「雞湯拉麵」。為表示紀念,從1982年起,這一天也被日本即席食品工業協會定為「方便麵日」。
發售之初,方便麵就被人們稱為「魔法拉麵」,受到了歡迎。而因為安藤百福前往美國視察時將這種「雞湯拉麵」放在杯子里食用,於是靈機一動,發明了「杯麵」。後來,這種方便麵遠銷海外,成為了世界性的方便食品。
B. 杯麵的歷史
杯麵由日本日清食品公司發明,於1971年9月18日在日本上市,最原始品種為Cup Noodles,售價100日圓(0.25美元),為當時袋裝方便麵售價的3倍以上,並以發泡聚苯乙烯為容器。
杯麵試賣期間在球場與賽馬場等地點銷售,因價格過高而不受歡迎,最後只能在某些必須夜間值勤的單位例如消防隊與日本自衛隊販賣。為求打開市場,安藤百福在東京鬧區與三越百貨公司合作促銷,創下4個鍾頭賣出兩萬份的紀錄,才奠定日本人接受杯麵的基礎。
由於杯麵走高價路線,所以配料包括冷凍乾燥法製成的乾燥蝦,同時也改以叉子作為餐具。東京街頭促銷讓杯麵在關東得以立足。1972年2月日本發生赤軍連挾持人質與警察對抗的淺間山莊事件。由於警察吃杯麵果腹的鏡頭上了電視現場轉播,杯麵因此一炮而紅。
C. 為什麼「合味道」杯麵的調料是直接撒在面上而不是裝在調料包里
第一:它沒有調料包從它以前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開杯樂。既然是方便了,這樣直接沖泡就是方便到極致,調料都不用自己去擠。然後它沒有油包,也更不需要去獨立包裝隔離油。日本口味較為清淡而且本身油吃多了就不好。
第二:調料包都是塑料製品,都是污染環境的。國人資源不匱乏或者根本沒保護環境的意識,或許覺得才這么點。但是長此以往產生的垃圾是無法忽視的,而日本他們的保護環境非常強烈他們的產品就是這樣的能少點塑料就少點。
人家做的產品,某些方面是值得我們反思的。
D. 日本的杯麵或者拉麵是我們的方便麵嗎為什麼好像他們很喜歡吃日清的杯麵,這樣不是很不健康嗎
1、理論上稍微健康些,原材料普遍較好,尤其面質相差甚多
2、製作原理都是一樣的,油炸 非油炸 氫化油 非氫化油 高低檔品牌有區分,一般非油炸 非氫化油的價格是其他的2倍左右
3、杯麵泡麵最大的危害是杯子,聚酯材料的杯子會溶解在水裡面,附著在胃黏膜上很難消化,經常食用對胃傷害巨大,即使吃杯麵也要放到陶瓷或玻璃器皿裡麵食用
4、國產的泡麵越做越爛,價格上漲,偷工減料
5、泡麵在哪裡都是低檔食品,而且非常之不健康,有很多的國家早已經禁止生產泡麵。
E. 日本發明的東西有哪些
日本發明的東西有:味精、杯麵(方便麵)、卡拉ok(KTV)、K線圖、八木天線等。
1、味精
味精於1909年被日本味之素公司所發現並申請專利。純的味精外觀為一種白色晶體狀粉末。當味精溶於水(或唾液)時,它會迅速電離為自由的鈉離子和谷氨酸鹽離子(谷氨酸鹽離子是谷氨酸的陰離子,谷氨酸則是一種天然氨基酸)。
2、杯麵(方便麵)
杯麵是由1958年台裔日本人安藤百福發明的。安藤百福並在發明方便麵後,創立日清食品公司,販售「雞湯拉麵」(香港名為日清伊面,中國內地為日清始祖雞湯拉麵)口味,最初的售價為35日元,但仿製品隨即出現,導致產生削價競爭。
3、卡拉ok(KTV)
卡拉ok意指無人樂隊,是一種源自於日本的娛樂性質歌唱活動,通常是在播放預錄在錄像帶之類儲存媒介上,沒有主唱人聲的音樂伴奏同時,在電視屏幕上同步播放著節拍提示的歌詞,然後由參與者邊看著歌詞邊持麥克風唱歌。自1971年時井上大佑發明了最早的音樂伴唱帶之後,它已成為現今最受歡迎的大眾休閑娛樂方式之一。
4、K線圖
K線圖起源於日本十八世紀德川幕府時代的米市交易,用來計算米價每天的漲跌。因其標畫方法具有獨到之處,人們把它引入股票市場價格走勢的分析中,經過300多年的發展,已經廣泛用於股票、期貨、外匯、期權等證券市場。
5、八木天線
八木天線是一種定向天線,是1928年由日本天線專家八木秀次和宇田太郎倆人設計的。因其具有增益高、方向性強、結構簡單的優點,它被廣泛應用在無線電測向和長距離無線電通信。
F. 為什麼日本人要發明即食麵
經常吃即食麵的你,可知道它的由來﹖全球首包即食麵是由日清食品創辦人安藤百福於 1958年發明。
雞味即食麵於 1958年發明
在二次大戰後,當時日本仍在美國的佔領下,美國大肆向日本人推廣其飲食文化,如鼓勵日本人吃麵包等,但安藤百福深明這並非日本人的口味,他留意到日本人對面情有獨鍾,於是在家中自設工場,購下二手制面機,用既有的保存食品方法如乾燥法、鹽腌法及熏製法等試驗,結果發現以油熱的乾燥法處理面條的效果最佳,其後創立「雞拉麵」即食麵品牌,至 1971年更推出杯裝即食麵,隨即風靡全球。
現時製造即食麵方法主要是先將已調味和煮熟的面條用棕櫚油硬化,並壓製成塊狀包裝出售。你只要將即食麵放進沸水中,水便會將棕櫚油溶解,面條隨即軟化,不消數分鍾熱騰騰的面便大功告成。
即食麵除了用來「祭五臟廟」外,更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指數。泰國 05年就採用了「 Mama即食麵指數」,一旦泰國經濟變差時,「 Mama」牌即食麵銷量就會上升。如近年泰國經濟發展,由 1997年金融風暴後逐步攀升,「 Mama」即食麵的銷量平穩增長。不過, 04年泰國的經濟下滑時,「 Mama」即食麵的銷量立即上升了 5%, 05年首 7個月,更上升了 15%。出現這個現象,是因為即食麵便宜,當遇上經濟不景時,人們為節衣縮食便購買即食麵熬日子,所以「 Mama」牌即食麵的銷量才大幅上升。,參考: news.sina/cgi-bin/news/show_news.cgi?ct=living&type=ecation&date=2006-03-23&id=1851953,我聽過既版本系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搞到無野食﹐新鮮既又擺得唔耐﹐於是日本人發明左將D面炸成一塊﹐唔洗煮都食得﹐有kum擺﹐仲攜帶方便﹐漸漸打完仗之後D人就將即食麵發揚光大喇~,即食麵系台灣日藉華人吳百福發明,吳先生在日本時見路人在大冬天街邊小檔排隊食麵便決心發明快熟面,後來他在食"天婦罹"炸蝦時見沾麵粉炸熟脆蝦表面含有無數氣泡,且將炸蝦浸於熱湯中很快變成軟稔,他便試用新鮮拉麵用油炸透後放雞湯中泡熟給自已孫兒試吃,小孩吃得津津有味吳先生便在自家廚房開始了快熟面(即食麵)的製作,由於極受歡迎幾年後即食麵王國"日清食品"誕生了。,速食麵是1958年日籍台灣人安藤百福(原名吳百福)於大阪府池田市發明的。安藤百福並在發明速食麵後,創立日清食品公司,販售「雞湯拉麵」口味,最初的售價為35日圓,但仿製產品隨即出現,導致產生削價競爭。
日清公司在發明速食麵後,便積極向國外發展。1963年先與韓國三養食品合作,1968年再與台灣的國際食品公司合作推出雞湯口味的生力麵。最初的生力麵因為沿用日本配方,在台灣銷路並不好。在調整過調味與面條的口感之後,成為台灣的暢銷產品,顧客多半買回家當宵夜食用,或者是加蛋煮食。曾有一段時期,「生力麵」幾乎成為這類產品的代名詞。然而由於經營不善,生力麵最後黯然退出市場。截至2005年,過去的國際食品公司僅剩一家生力麵包店在高雄市新興區繼續營業,但早已退出速食麵市場。
雖然速食麵在亞洲頗受好評,1960年代末期在美國卻無法順利打開市場。因為一般美國人沒有燒開水的習慣,而且家中的餐具也以餐盤為主。為了讓不習慣用碗的民族消費速食麵,日清公司發明以發泡聚苯乙烯為容器的杯麵,於1971年在日本上市,售價為100日圓(0.25美元),為當時袋裝速食麵售價的三倍以上。
杯麵試賣期間在球場與賽馬場等地點銷售,因價格過高而不受歡迎,最後只能在某些必須夜間值勤的單位例如消防隊與日本自衛隊販賣。為求打開市場,安藤百福在東京鬧區與三越百貨公司合作促銷,創下四個鍾頭賣出兩萬份的紀錄,才奠定日本人接受杯麵的基礎。由於杯麵走高價路線,所以配料包括冷凍乾燥法製成的乾燥蝦,同時也改以叉子作為餐具。東京街頭促銷讓杯麵在關東得以立足。1972年二月日本發生赤軍連挾持人質與警察對抗的淺間山莊事件。由於警察吃杯麵裹腹的鏡頭上了電視現場轉播,杯麵因此一炮而紅。
早在速食麵發明以前,中國已有類似的麵食稱為「伊面」或「伊府麵」(即台灣所稱之「意麵」)。相傳清朝有個地方官在家宴客,廚師誤將煮熟的雞蛋面放入沸油鍋,只好撈起後佐以高湯上桌。由於賓客吃過後贊不絕口,這道菜就流傳了下來。,參考: *** ,因為"懶",
G. 為什麼日本韓國等方便麵盛行的國家大多是杯麵但中國
原因很簡單!
價格!
杯麵比袋裝面貴一點!中國人吃方便麵的基本都是底層民眾,自然會選擇更實惠的袋裝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