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對麥克阿瑟是什麼看法
『壹』 麥克阿瑟在日本做了六年太上皇,臨走時為何幾十萬日本人苦苦挽留
1945年9月2日上午9點,日本東京灣,美軍密蘇里戰列艦上,正在舉行日本的無條件投降儀式。
儀式上,美國、中國、英國、蘇聯、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9國代表先後分別在日本的投降書上簽字。
在各國代表簽完字後,駐日盟軍最高司令麥克阿瑟致辭:我們共同祝願,世界從此恢復和平,願上帝保佑和平永存!現在儀式結束。
此時,時鍾正好指向9點18分。
緊接著,讓在場所有人員、包括周圍附近日本軍民大為震驚的一幕出現了:
400架當時美國最先進的B29轟戰機呼嘯著從東京灣上空、密蘇里艦上方駛過,而拱衛這些轟炸機的,是美軍從各條航母上起飛的1500架艦載機,他們組成一個龐大的機群,所到之處,遮天蔽日,天地海洋都被震動。
如此龐大的機群,對於在場的戰勝國代表而言,自然是勝利的喜悅和面對戰敗者的驕傲,而對於現場的日本代表而言,則是巨大的心理震懾和惶恐不安。
如果時光倒流,他們即使再驕狂,他們也斷然不敢輕率地去襲擊一個擁有如此龐大國力的巨無霸。
當然,時光不會倒流, 歷史 不會重來,而日本,也只能接受戰勝者重新安排的命運。
日本於1945年宣布無條件投降,麥克阿瑟隨後被任命為駐日盟軍最高司令,並於8月30日抵達日本。
對於日本,麥克阿瑟自然是沒有好感的,當年他在菲律賓,就是被日本一路趕到澳大利亞去的,最後經過3年多的浴血奮戰,終於殺到日本本土,見證了日本的投降,可謂是一雪前恥。
當然,他不僅僅是作為勝利者來到日本,更是作為未來幾年日本的「實際最高統治者」而來的。
來之前,各路情報來源都顯示,日本本土有許多人,尤其是那些軍國主義死硬分子想要對麥克阿瑟索命,對他們來說,麥克阿瑟造成了無數帝國官兵的死亡,是他指揮著美軍打進日本本土的,他對日本民族而言,是大仇人,是死敵,如今他「自投羅網」,無數日本人恨不得「手刃」麥帥。
當然,麥克阿瑟沒當回事,他就這么來了,當然,為了安全起見,來之前,美方下令日本拆除了麥克阿瑟座機要降落的厚木機場上所有飛機的螺旋槳。
下了飛機之後,從機場到橫濱市區,13公里的路程上,日方安排了3萬多名日本士兵,不過讓麥克阿瑟好奇的是,這些日本士兵手持步槍,沒有按照常規的禮儀方式面向他的座駕,而是統統背對著他。
對此,日本陪同官員解釋說:這是日本在天皇出巡時的拱衛方式,這是日本給您的准天皇待遇。
話是說的很漂亮,麥克阿瑟卻很不舒服,在他看來,這是一種很明顯的敵對情緒,日本這個民族,雖然已經無條件投降,但是他們並未被徹底馴服。
於是,過了幾天,在受降儀式上,就出現了上面的「震懾」場面。
在日本呆了一陣子之後,麥克阿瑟逐漸體會了天皇在日本「神一般」的地位,而天皇,從戰前到戰後,也一直是日本國民「鬥志」的來源,至少宣傳上。
在天皇的名義下,日本政府說要打仗,幾千萬日本人就義無反顧地奔向二戰的戰車,其狂熱和瘋狂,美軍在戰場上已經充分領略;同樣還是在這個所謂的「神」的號召下,全體國民放下刀槍,成了昔日敵人治下的「順民」,對美國佔領軍可謂恭恭敬敬。
而雖然日本戰敗了,天皇作為國家元首,卻依然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地位,無數日本人依然對他頂禮膜拜,甚至麥克阿瑟對天皇有所謂「不敬」的舉動,日本高官也會表示「不開心」。
這自然讓麥克阿瑟很不舒服,作為一名軍人,他不是很懂、也不願意去弄明白這里的「東方思維」,對他來說:搞掉天皇的權威性勢在必行。
只要天皇的權威性到了,日本的國民性格中就可以少一大塊「鬥志」激情。
然後,1946年初,在麥克阿瑟的「安排」下,天皇向全體國民發布了那篇著名的《人間宣言》,核心意思就是:我是人,不是神,我和你們一樣。
從此,天皇就被徹底排除在了政治領域之外,成為了虛位君主,雖然在文化和傳統領域,天皇依然對日本 社會 有著巨大影響力,但和明治維新之後的天皇權力相比,已經遠不能比。
當然,沒有清算天皇在二戰的罪行,這也導致了戰後至今,日本的軍國主義一直陰魂不散。
為了徹底改造日本,麥克阿瑟從一個國家最基礎的立法開始。
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的「帝國憲法」自然不能再用,為日本量身定製一份《新憲法》勢在必行。
麥克阿瑟從軍隊、美國本土選了一些年輕的律師,花了幾個月時間,為日本定製了一份新憲法,這部憲法基本上上美國和英國憲法的有機結合,以保障民主和人權為最大的基本原則。
隨後,麥克阿瑟在日本重新舉行了全民選舉,日本的上千萬婦女以及其他 社會 弱勢群體都獲得了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這也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全民普選。
在經濟上,麥克阿瑟把日本三菱、三井等等幾乎所有的財閥企業(也是日本的戰爭經濟發動機和輸血者)全部解散,並沒收了他們大量的資產,麥克阿瑟在農村地區實行了全面的土地改革:國家出面收購地主的大部分土地,然後低價轉給農村裡的佃農,佃農只需要分期付款就行,上千萬日本農民從此擁有了土地,這對於日本的農業發展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此外,在教育、行政機構、其他各行各業,麥克阿瑟主導的佔領當局強力清除了軍國主義的影響。
而當這些政治經濟 社會 文化等等改革完成之後,日本逐漸開始呈現強勁的發展勢頭和勃勃生機。
然後,朝鮮戰爭爆發,源源不斷的軍事訂單讓日本的工業生產大幅攀升, 汽車 、金屬、服裝、食品等等行業的業績大幅攀升,海外市場全面繁榮,日本的經濟很快恢復到戰前水平,並開始起飛,並最終在1960年代後期超越西德,成為西方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當然,此時的日本,也已經成為美國在遠東的主要前沿基地。
因為在朝鮮戰爭中一系列「過火的言行」,麥克阿瑟最終被美國總統解職,1951年4月,他離開了日本,離開了這個統治近6年的國家。
雖然離開前麥克阿瑟只告知了身邊的日本官員,但從官邸到機場,依然有幾十萬日本民眾在沿途為其送行,雖然這些人中的很多人,在麥克阿瑟剛踏上日本土地的時候,是想弄死他的。
從相關影視劇的場景來看,坐在車里的麥帥,是百感交集的。
應該說,麥克阿瑟是美國 歷史 上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的軍事將領,他的「老兵不死,他們只是凋零」的名言至今都感動著無數人,他戎馬一生,有大勝,也有慘敗,太平洋戰場無疑是他軍事生涯的頂峰,而他在日本的六年也是令人刮目相看的,一個指揮千軍萬馬作戰的將軍,居然能把一個「倔強」的戰敗國治理的井井有條,也算是 歷史 的一個奇跡。
『貳』 日本人對麥克阿瑟有著怎樣的評價呢
1951年4月16日晨,被杜魯門總統解除了佔領軍司令職務的麥克阿瑟就要回國了,對他的離去除少數日本高官外沒有通知任何人。但當麥克坐上汽車時才發現,從他下榻的官邸直到厚木機場,上百萬日本人自發的站在街道兩旁為他送行。當車隊經過時傳來日本人發自內心的高呼聲:大元帥。老麥克熱淚盈眶。
『叄』 麥克阿瑟為什麼被日本人稱為太上皇 天皇的天皇 僅僅是因為麥克阿瑟是駐日美軍總司令么
1945年8月30日,麥克阿瑟向他的幕僚們談起了他統治日本的設想,歸納為兩個要點:第一點:鏟除日本文化和行為中對外侵略的因素;第二點:促進民主在日本成長。
麥克阿瑟抵達日本後,下令釋放了被日本政府長期關押的包括許多共產黨人在內的政治犯,一貫反共的美國人解放了身陷囹圄的共產主義者。1945年10月,這些出獄的共產主義者合法地組建了日本共產黨。
1945年8月25日,美國佔領軍允許日本婦女建立自己的組織;9月,公布了給予日本婦女選舉地位的法案;12月17日,日本婦女歷史上第一次獲得了選舉權。
1945年10月11日,麥克阿瑟發布公告,解除了對報紙的禁令,日本實現了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麥克阿瑟在公告中還特別指出:要實現憲政體制自由化,要解放婦女,鼓勵成立勞工組織,學校實行更自由的教育,實行經濟制度民主化。
1945年12月22日,頒布了《工會法》,工人階級真正地擁有了自己的組織。1946年9月27日,頒布《勞動關系調整法》,其中包括禁止企業開除或歧視罷工工人的條款。1947年9月1日,頒布了《勞動基準法》,規定了最低工資標准和最長勞動時間。世界上頭號資本主義國家派出的佔領者們卻真正地從法律上保障勞動者的利益,保障了工人階級的利益。
1946年1月1日日本昭和天皇在麥克阿瑟建議下發表自我否認神格的聲明,即《人間宣言》,詔書後半部分否定了天皇作為「現代人世間的神」的地位,宣告天皇也是僅具有人性的普通人,從某種意義上減弱了長久以來存在日本國民腦中的忠君思想。
1946年2月3日,麥克阿瑟指示盟軍總部起草日本憲法樣本。美國政府早在1945年9月給麥克阿瑟下達的制定憲法的准則是:日本政府必須絕對由全體選民授權並對全體選民負責。5月3日盟軍提交了憲法草案。10月7日,日本國會通過了憲法。11月3日,日本頒布新憲法。這是一個由佔領者由外國人由敵人由西方人按照西方的價值觀按照西方那一套強加給習慣於東方這一套的被佔領者的憲法,但卻是給被征服民族被佔領國家的人民帶來了民主自由法治的憲法,帶來了和平繁榮昌盛的憲法,帶來了幸福的憲法。
『肆』 戰後日本人是怎麼獻媚麥克阿瑟的
盟軍統帥部每天都會收到日本各地的信件,數量龐大到驚人的地步,大部分是寫給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的。從1946年9月到1951年5月,美國翻譯局就處理了441161封信件和明信片,寫信者來自日本的各行各業,小部分是英語,絕大部分是用日語寫的,內容都熱情洶涌,充滿感激之情。
麥克阿瑟從這些信中所獲得的虛榮可想而知,大部分信的開頭都是「神一般的慈祥」,「活著的救世主」這樣的稱呼,青森縣的一位老人表示,他每天早晚都要膜拜麥克阿瑟的肖像,如同以往對天皇那樣。
神戶的一個地方文化協會製作了一幅日式風格的基督山上垂訓圖,畫中的麥克阿瑟如天照大神般教育著日本人,該協會聲稱麥克阿瑟「有佛祖般的慈悲心腸」,用論語的名言形容他是「有朋自遠方來」。
一位日本工匠從1946年11月起,窮三年精力在京都的下鴨神社為麥克阿瑟製造了完全手工的織錦和服和腰帶,作為「七千萬純潔國民的心靈象徵」,每一針都代表著一位日本人的敬意。
(4)日本人對麥克阿瑟是什麼看法擴展閱讀:
麥克阿瑟在日本的幾年,做了很多重要的事情。
一、他在日本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麥克阿瑟主導的改革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商業等各個領域,鏟除了日本的封建主義和軍國主義殘余,給了日本民眾自由,
締造了一個全新的日本,讓日本和西方價值觀接軌,讓日本進入到現代文明時代,成為一個現代化的西式國家。直到現在,日本人仍然以西方國家自居,這和麥克阿瑟的改革是有很大關系的。
二、麥克阿瑟頂住壓力,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保留了日本的最後一塊遮羞布。日本天皇是日本人的精神信仰,麥克阿瑟的舉動無疑讓日本人非常感激。直到現在,天皇家族和日本民眾仍然非常感激麥克阿瑟,天皇這個吉祥物在日本是非常有市場和影響力的。
三、麥克阿瑟為日本爭取了巨額的援助和各種支持。戰後的日本一片狼藉,經濟嚴重倒退,百姓流離失所。在麥克阿瑟的斡旋下,美國政府向日本提供了350萬噸糧食和20億美元的援助,讓日本人順利渡過了危機,讓無數的日本人避免餓死街頭,也讓日本人有了重新崛起的希望。
四、麥克阿瑟做的最偉大的一件事,就是他給了日本婦女選舉權。他說:他相信日本婦女不會希望他們的丈夫和孩子上戰場。麥克阿瑟的這一偉大決定大大推動了日本的民主進程,讓日本成為了一個現代的民主國家。
『伍』 麥克阿瑟不給日本天皇面子,為什麼民眾很追捧他
二戰已經過去了幾十年,雖然我們大部分的人,並未經歷過這場戰爭,但是大家對這場戰爭的了解並不少,在抗日戰爭中,我們犧牲了無數的英雄豪傑,我們的土地,被侵略者無情的踐踏,為了能抵抗日本鬼子,我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甚至有些人認為,自己陷入戰爭,完全就是日本天皇的原因,甚至有人起鬨要殺掉天皇,當然大部分人還是信奉天皇的,為了讓日本更好的投降,麥克阿瑟自然是要保護天皇的。
麥克阿瑟在日本期間,也為日本的發展,做出了不少的貢獻,因為他和美國的幫助,所以日本的經濟很快就恢復了過來,各種體制也發展了起來,日本民眾後來還是很崇拜他的,甚至他離開的時候,很多人都還捨不得。
『陸』 作為佔領者的麥克阿瑟,為何還能得到眾多日本人的愛戴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作為一個佔領者,還受到日本人的愛戴,主要是因為下面這些原因。
麥克阿瑟出生於美國阿肯色州的小石城。長大後的麥克阿瑟考入美國陸軍軍官學校,他在上學期間刻苦讀書,注重鍛煉,取得了優秀的成績,被委任為工程技術兵團少尉。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麥克阿瑟佔領日本,被杜魯門總統任命為駐日盟軍最高司令,負責對日本軍事的佔領和日本的重建。
3.制定了新的憲法
二戰後的日本岌岌可危,麥克阿瑟結合美國的憲法,主持制定了新的憲法。他延長了日本的義務教育時間,推動了日本義務教育的建立和發展。如今日本的憲法也隻字未改,由此就可以看出他為日本做出了多大的貢獻。
正是他為日本做出的這些貢獻,讓他在回到美國時受到了百萬日本人的歡送。
『柒』 麥克阿瑟統治日本多年期間羞辱天皇,為何臨走時還有百萬日本人為其送行
二戰結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麥克阿瑟才是日本的真正統治者,被很多人戲稱為是日本的“太上天皇”。
不過,麥克阿瑟作為一個異國征服者,卻並沒有引起日本國民的反感和仇恨;相反,大家對他都是一片歌功頌德,在他將要離開日本時,日本數百萬民眾更是自發上街為他送行,其場面何其感人!
客觀來說,一個異國征服者在被征服的地方能夠得到如此高規格的愛戴和擁護,真的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不得不讓人佩服!那麼,麥克阿瑟究竟在日本做了什麼事情,以至於日本民眾如此愛戴和擁護他?
這個還要從1945年8月15日說起,在這一天,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隨後麥克阿瑟帶領著43萬美軍以征服者的姿態入駐日本。
此時,對於絕大多數日本國民來說,這是日本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因為這似乎意味著日本成為了美國的殖民地,日本民眾將成為美國人奴役的對象。然而,當麥克阿瑟進入日本後,卻並沒有給日本帶來羞辱和災難,反而帶來了新的希望。
『捌』 日本人為何十分尊敬二戰中打敗他們的麥克阿瑟
麥克阿瑟,作為美國太平洋戰場總司令,在受降書上簽字。日本戰敗後被任命為盟軍駐日最高司令,為何卻贏得了日本人的尊敬。
麥克阿瑟在受降書上簽字
今天侃王就給大家分析一下日本人尊重麥克阿瑟的原因。
首先,飽受日本軍國主義殘害的日本人民迫切需要安定生活,麥克阿瑟在日本期間,主持制訂了包括憲法在內的一系列民主法律,廢除了軍國主義,並且保留了日本人的情感符號――天皇。
麥克阿瑟與天皇合影
麥克阿瑟還將太平洋戰場剩餘的糧食全部運往日本;分割財閥,將土地賣給農民;建立了工會等民主組織,將西方民主思想在日本普及;清除戰爭餘孽,徹底將日本進行了民主改造。麥克阿瑟這一系列舉措,使得日本戰後迅速重生,為其日後成為發達國家奠定基礎。
可以說,日本人對麥克阿瑟不光尊敬,更多的是感激。麥克阿瑟對日本來說可謂是再生父母。
麥克阿瑟
此外,麥克阿瑟作為戰勝國駐軍司令,他並沒有對戰敗國日本進行打擊報復,而是幫助其改造,使其迅速重生。這也是日本人尊重麥克阿瑟的原因之一。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喜歡歷史的朋友可以關注侃王,每天推送歷史趣聞,等你來侃。
『玖』 麥克阿瑟消滅了幾十萬日軍,為什麼日本人
文/寂寞的紅酒
麥克阿瑟是二戰時期的美國名將。太平洋戰爭中,麥克阿瑟指揮美軍採用「跳島戰術」把太平洋上的日軍打的狼狽不堪。他率領美軍從遙遠的墨爾本一直打到日本首都東京,有上百萬日軍死在了麥克阿瑟之手。可以說,麥克阿瑟雙手沾滿了日本人的鮮血。當時,日本人恨透了麥克阿瑟,很多人揚言要報復麥克阿瑟,讓他付出應有的代價。1945年日本戰敗後,麥克阿瑟當上了盟軍總司令,全權負責日本的戰後事宜,從此在日本當了六年的太上皇。麥克阿瑟在日本期間,日本人似乎忘記了曾經的仇恨,而且對他尊敬有加。1951年,麥克阿瑟卸職離任,准備返回美國。當他離開的時候,數百萬日本人走上街頭夾道歡送,讓人不禁大跌眼鏡。麥克阿瑟手上沾滿了日本人的鮮血,為何離開時日本人會夾道歡送?
第一,日本人是一個崇拜強者的國家。這和日本的教育方式和價值觀有關,是一種根植於骨子裡的天性。其實,這也無可厚非,你長得再壯,只有挨過你的揍他才記得深刻。麥克阿瑟和美國就是他們眼中的強者,在強者面前,他們就像溫順的綿羊,連反抗的想法都沒有了。
第二,麥克阿瑟雖然指揮美軍擊敗了日本,消滅了上百萬的日軍。但這是日本和美國之間的戰爭,麥克阿瑟作為一名軍人,作為一名高級指揮官,他的所作所為沒有任何錯誤。日本人雖然恨麥克阿瑟,但只是國家恩怨,和個人無關。加上麥克阿瑟當了他們的太上皇,他們沒必要恨也不敢恨。
第三,在麥克阿瑟的斡旋下,美國為戰後的日本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幫助日本渡過了難關,讓日本得以重建,讓無數日本人避免餓死。同時,麥克阿瑟在日本推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商業等各個方面,鏟除了日本的封建殘余和軍國主義,向日本輸出西方價值觀,締造了一個全新的現代化的文明國家,麥克阿瑟對日本的貢獻非常巨大。可以說,沒有麥克阿瑟就沒有現代文明的日本,沒有麥克阿瑟就沒有現在發達繁榮的日本,麥克阿瑟就是日本的「英雄」,所以日本人才會對他依依不捨,紛紛走上街頭為他送行。
『拾』 麥克阿瑟在日本當了七年「太上皇」,為何臨走日本人卻大哭送別
距二戰結束已經70多年,日本依然匍匐在美國腳下,從來沒有機會跳反,始終唯美國馬首是瞻。美國對自己的“小弟”的教育,之所以如此成功,最早還要追溯到二戰勝利後,美國五星上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對日本的改造。
朝鮮戰爭
幾十萬美國大兵和聯合國軍在朝鮮戰爭海量的軍事需求,相當大一部分被轉包給日本,獲得如此龐大巨額的訂單,日本創造了戰後以來第一次經濟騰飛。無論是朝鮮戰爭的爆發還是巨額訂單,都與麥克阿瑟有密切聯系,日本人當然也對麥克阿瑟存有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