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時還有多少軍事裝備
㈠ 二戰結束日本投降的時候,究竟還剩下了多少兵力
由於日本的軍工發展比較好,所以在亞洲戰場,日本的兵力損失是很少的,初步估計日軍在二戰後還剩500萬的兵力。
當年的日本和德國等國是法西斯國家。為了實現他們的野心,日本挑起了一場席捲全世界一樣的戰爭。在亞洲日本的主要戰爭目標是中國。為了挑起戰爭,他們找了各種理由准備這場戰爭。作為一個小國,他們想與全世界為敵。可想而知他們的野心有多大。
在戰爭後期,國際法西斯戰爭取得了巨大勝利。日本為了挽回局面,開始與美國作戰,使得美國將目標轉向日本。美國為了對付日本,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削弱了日本的國力,大大加快了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步伐。同時蘇聯也對日本宣戰,解決了日本軍隊在東北的問題,導致日本無力再次侵華。然而,日本隨後宣布無條件投降。據不完全統計,日本投降後,當時日本還有百萬軍隊。很多人都不敢相信這個數字。畢竟中國人民已經消滅了大量日軍。後期美國投下兩枚原子彈,蘇聯也消滅了大量日本有生力量。然而部隊還是那麼多,真的很震撼。
㈡ 日軍投降後,他們的武器去哪兒了
中國抗日戰爭持續了整整八年,中國軍民的英勇抗戰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勝利做出了巨大的犧牲與卓越貢獻。日本戰敗後,中國作為戰勝國,與日本簽署了一系列條約,並規定其在中國的日本軍隊上交一切武器和戰備物資。然而,根據考察,這些從日本軍隊手中繳獲的戰爭物資大多被盟軍蘇聯所繳獲,而留給中國軍民的僅僅是很少一部分。現如今,隨著我國軍事實力以及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我們的武器裝備早就不像當年那樣落後。但對於周邊國家的小心思,我們仍然要保持時刻警惕,不斷發展自身強大自我。
㈢ 日本投降後,國共部隊各接收多少日軍投降,接收武器彈葯和地盤各多少
國民黨共接受投降侵華日軍的武器裝備有步騎槍685897支,手槍60377支,輕重機槍29822挺,主要火炮12446門,步槍機槍子彈180994000餘發,手槍子彈2035000餘發,各種炮彈共2070000餘顆,炸彈6000噸,戰車(坦克?)383輛,裝甲車151輛,卡車特種車15785輛;
各種飛機1068架(其中可用者291架,待修626架,不堪用151架),飛機用油1萬余噸,艦艇船舶1400艘,共54600餘噸,其中軍艦19艘(90至1100噸,僅三艘可出海),驅逐艦(驅潛艇)7艘(每艘約百噸,6艘可用),魚雷快艇6艘(15至25噸各三艘,均可用);
小型潛艇3艘(50噸內兩艘可用),小炮艇200艘(每艘8至25噸,大部不堪用),馬匹74159匹。
據《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記載: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八路軍、新四軍、華南人民抗日游擊隊)主要在日軍後方及日佔區進行游擊戰,共作戰12.5萬余次,殲滅日軍52.7萬人,殲滅偽軍118.7萬人,繳獲各種69.4萬余支(挺)、各種炮1800餘門,軍隊發展到130餘萬人,建立了約100萬平方公里、近1億人口的抗日根據地。
(3)日本投降時還有多少軍事裝備擴展閱讀:
日本投降後,中國軍隊繳獲了多少武器。
1945年8月15日,當時的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到9月2日,在不包括中國東北的中國戰區內,共有日軍1283237人。這些部隊被編為1個司令部,3個方面軍、10個軍,1個戰車師團和2個飛機師團及36個師團。
而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通過對日本移民尤其是開拓團進行動員,在投降前擴編到75萬人,裝備了3700門火炮、600輛坦克和150架作戰飛機。因此,當日本這部戰爭機器逐漸停下時,在中國的土地上,有超過200萬日軍手握近70個師團的裝備,等待向中國軍隊移交防區和武器。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遠處大西南的國軍,還是正在華北、華中和華南攻城略地的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及華南抗日武裝,都希望能夠盡快接收投降日軍的武器裝備,壯大自己。
而如何憑藉手中掌握的武器裝備甚至是知識和技巧,換取自己的性命,成為擺在所有投降日軍面前的最大問題。
對這同一個問題,各地日軍採取了不同的選擇。對於關東軍而言,面對蘇聯紅軍展開的「八月風暴」,首先考慮得就是盡快逃到關內或者海上去,武器彈葯全部是逃命的累贅,應首先予以丟棄。
因此,我軍進入東北後,很快組織大量人員和群眾一起,進行「撿洋撈」和「挖窖」兩項活動。所謂撿洋撈,是指派出部隊到冰天雪地中搜尋日軍在潰敗後遺留的各種武器。例如日後威震東北的日械九六式150毫米重榴彈炮,就是東野炮兵部隊從冰封的興安嶺等地一點點刨出來的。
曾看到一位老同志的回憶,提到他為了挖炮,手掌被磨得血肉模糊,發現火炮後又因為太興奮就去擁抱炮管,結果在炮管上留下了兩個大大的血手印。
而「挖窖」,顧名思義是指尋找日軍遺留的地下軍用倉庫。這些倉庫中僅有一小部分被蘇聯紅軍接管。在東北解放戰爭打響前後,首先打出關外的八路軍是李運昌的冀熱察軍區部隊。
開國少將曾克林和唐凱這對好搭檔帶著隊伍很快獲得了蘇軍的支持,開始接收投降日軍的裝備,部隊很快由4000人擴充到上萬之眾。多年後,時任第16旅48團副團長的董占林回憶當年他們運輸武器時仍顯得意猶未盡:「我沒有多裝!就按著一個連9挺輕機槍,一個營6挺重機槍的標准!」
但是,東北關東軍的大部分武器,蘇軍並沒有移交給挺近東北的八路軍和新四軍。據後來統計,蘇軍前後從投降日軍手中繳獲了70萬支步槍和超過1.2萬挺輕重機槍,但是中共方面曾克林和88旅周保中僅從蘇聯方面接收了數萬支步槍和不到4000挺輕重機槍。
而同時期關內國軍接收了近70萬支步槍和30萬挺機槍。
平心而論,日軍移交的這些武器裝備對國共兩方都有相當大的意義。在日後的東北三年解放戰爭中,東野特種兵縱隊邊戰斗邊學習邊擴編,最終掌握了關東軍遺留的重炮。到遼沈戰役時,東野的150毫米重榴彈炮已經可以輕松擊毀國民黨軍賴以頑抗的高聳城牆。
而國軍方面,到睢杞戰役時,黃百韜第七兵團這樣的非嫡系重裝軍團仍然以日械重炮作為主戰裝備。
但是,日軍在投降後,仍然是「狡猾狡猾地」。為了給中國軍隊接收武器製造困難,日軍玩弄了很多伎倆。首先就是將部分武器隱藏起來。
在解放戰爭中主管東北軍事工業的何長工曾在回憶里寫道:「日本帝國主義統治東北期間,修建了許多地下倉庫,裡面儲存了大批武器彈葯和軍用物資,這些倉庫非常秘密,存放的彈葯和物資不靠牆不沾地,保存非常好。」
日軍在投降後,卻沒有交代大部分倉庫的位置,寧願讓這些物資在地下逐漸腐朽。
而上海等關內的日軍,同樣將大量武器私藏起來。1945年中共華南局的王牌情報員華克之,就曾策動日本海軍上海特別陸戰隊少將岡田,將私藏的194挺機槍秘密移交給新四軍。這批機槍在被移交前,就埋在岡田住所的客廳下面。
而且,日軍出於惡毒的目的,同時也由於日本在戰敗前已經陷入油盡燈枯的窘境,大部分日軍移交的重武器和技術兵器,必須要經過大修,更換大量關鍵部件才能使用。例如在東北剿匪和錦州攻堅戰中屢立戰功的東野「功臣號」坦克,就曾出現多次危險的戰場故障。
據日本研究者在20世紀70年代披露,1945年日本投降時,國軍在短時間內接收了1000多架飛機以及大批零部件。而這批飛機和零部件的絕大多數並沒有熬到1947年。
㈣ 二戰日本投降時,幾十萬關東軍的武器裝備都去哪裡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在簽訂了投降書後他們的武器也都就在了戰場上,因為作為戰敗方是不能將武器帶回國的,所以當時他們所使用的武器都留在了戰場上。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的戰場主要是在中國,所以日本所留下的武器大部分都是屬於中國的,但是後來是由美國、蘇聯和中國進行分配。在這三個國家進行分配之後,各自的用途也不一樣。
雖然這些武器對於蘇聯和美國的價值不大,但是日本的那些武器對於當時的中國是很有價值的,所以幾乎所有收繳得來的武器都裝備在軍隊里。當時中國獲得的武器最少也有幾百萬件,所有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武器這方面中國的收益最大。
㈤ 二戰日本在投降的時候,到底在海外還部署有多少部隊
尚有陸軍約120.8萬人、海軍10.8萬人。
第6軍在江蘇省南京市安胡省投降時,有18,120名士兵,第20軍在湖南省長沙投降時,還有為70,180人。第11軍在江西省的南昌投降的時候,有66,830名男性。第13軍在上海投降時擁有165,000人的部隊。第6軍在湖北武漢投降時,有142,600人的部隊。第23日本軍向廣東省廣州市23頭投降的時候,有88,350名士兵和其他49,400名海軍。日本第10軍向台灣投降時,有128,80名士兵和46,713名海軍。第38軍在越南的河內投降的時候,那個強度是30081。此外,還有駐軍部隊和分散的海軍投降兵。日軍投降後,上述地區仍有約120萬人的軍隊和108000人的海軍。
㈥ 當年日本投降後 還有多少兵力
日本投降時,其在國內外之軍隊數量為:
(一)岡村寧次在我國關內戰場之中國派遣軍為1056000人,另日本海軍39729人。
(二)山田乙三在我國關外戰場之關東軍為664000人。
(三)安藤利吉在我國台灣及先島群島之第10方面軍為164000人。
(四)上月良夫在朝鮮之第17方面軍為294000人。
(五)寺內壽一在越南、柬埔寨、寮國、泰國、緬甸、馬來亞、印度尼西亞、印度之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新幾內亞、菲律賓之南方軍為743000人。
(六)今村均在赤道以南新不列顛島、布干維爾島、新愛爾蘭島之第8方面軍為70000人。
(七)日本國內東京的杉山元第1總軍、大阪的畑俊六第2總軍、札幌的樋口季一郎第5方面軍(包括庫頁島北緯50度以南、千島群島)為240餘萬人。
以上日本陸軍之步兵為164個師團(已除去被全殲之第29、43、16、26、24、62、109師團)又127個旅團(已除去被全殲之獨立混成第47、48、44旅團,步兵第68旅團)及旅團級單位,坦克4個師團又9個旅團(其中7個旅團在本土、兩個旅團在關東軍);高炮4個師團;航空兵15個師團(共轄67個飛行戰隊,19個獨立飛行中隊,8個飛行隊);騎兵1個旅團。陸軍總人數為5681600人。
日本海軍在投降時總數為1693000人。
㈦ 日本投降前還剩多少兵力呢
眾所周知,二戰歷史上,日本是最後一個投降的法西斯國家,最終迫使天皇宣讀投降詔書的,是那兩枚造成了數十萬殺傷的原子彈,這或許讓人感到好奇,日本在侵略地盤逐漸丟失,大勢已去的情況下,卻依然喊著“一億玉碎”的口號,那麼他們投降前究竟留下了多少兵力?實際上大量歷史專家認為,如果不是美國原子彈,這一仗還有得打,不妨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
二戰當中,日本有四個戰區規劃集團軍,分別是守衛本土的“國內軍”,東南亞和太平洋戰場的“南方軍”,駐屯中國東北防禦蘇聯的“關東軍”和侵華的““中國派遣軍””。
從這些數據不難看出,即便是到了最後的關頭,日軍軍工廠依然能夠讓他們數量眾多的部隊維持大規模的戰鬥力,這也就是為什麼說如果不是原子彈,還要持續一段時間的原因了。
㈧ 日本投降後,700萬軍隊繳械了多少武器
二戰期間,日本作為主要戰犯國,給受害國人民帶來了極大的傷害。二戰末期,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聯合起來,開始共同對付以德日為主的法西斯國家。1945年8月,美國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徹底擊垮了日本。15日,日本向全世界公開宣布投降,這場規模空前的世界二戰徹底結束。當時日本投降700萬軍隊,共繳械了多少武器呢?其中僅步槍就有370多萬支。
日本侵華日軍和關東軍在中國戰區共有128萬兵力,則向我方投降。我方繳獲步槍68.6萬支,手槍6萬多支,機槍約三萬挺,各種火炮和擲彈筒共1.2萬門。戰車、裝甲車、卡車等共計一萬六千多輛,其中卡車有15785輛。同時,各受降區共有95萬偽軍投降。蘇聯軍隊同樣從日本70萬關東軍以及千島群島日軍中收繳了大量武器,而且數量比我方更多。當然,這主要是因為日本關東軍的武器儲備非常大,其在東北和半島地區以及日本國內都有龐大的軍工廠和軍需工廠。
㈨ 日軍投降後,八路軍還有多少軍事力量
1945年日軍投降之後,八路軍的武裝軍事力量加起來已經達到了100萬左右的人了。而從最初的5萬多人發展到了100多萬,不得不感嘆八路軍的發展速度確實是比較的快。
在1945年的時候,八路軍也是對日本人展開了瘋狂的反擊,而此時的日本人已經是窮途末路了。最終在日本人投降的時候,八路軍的武裝力量已經達到了100萬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