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戰國時期叫什麼名字

日本戰國時期叫什麼名字

發布時間: 2023-02-05 02:04:36

㈠ 求日本戰國時期主要大名的名字全稱

本多重次——鬼作左
波多野宗高——丹波鬼
保科正俊——槍彈正
北條氏康——相模的獅子
北條綱成——地黃八幡
赤井直正——丹波的赤鬼
柴田勝家——破竹柴田
池田輝政——姬路宰相
長野業正——上州猛虎、上州的黃斑
長宗我部元親——姬和子、土佐之能人
長阪信政——血槍九郎
德川家康——海道第一弓
渡邊守綱——槍之半藏
大寶寺義氏——惡領主
島津義弘——鬼石曼子
稻井教業——青鬼
大久保長安——天下總代官
島左近——鬼勝猛
服部半藏——鬼之半藏
豐臣秀次——殺生關白
飯富虎昌——甲山的猛虎
富田重政——越後名人
高阪昌信——逃彈正
古田重然——織部
溝尾茂朝——庄兵衛
鬼小島彌太郎——鬼小島
後藤信康——黃後藤
戶澤盛安——夜叉九郎
今川義元——東海巨人
金地院崇傳——黑衣宰相
九鬼嘉隆——海盜大名
加藤清正——虎加藤
崛尾吉晴——佛茂助
井伊直政——井伊的赤鬼
可兒才藏——竹草之才藏
瀧川一益——重炮手
立花道雪——雷之化身、鬼道雪
鈴木重秀——雜賀孫市
龍造寺隆信——肥前之熊
馬場信房——不死的鬼美濃
名古屋山三郎——日本第一槍
毛利元就——西國之雄
南天坊天海——黑衣宰相
片倉重長——惡鬼
薄田兼相——橙武者
秋山信友——武田軍的猛牛
前田利家——槍之又左
森長可——鬼武藏
十河一存——鬼十河
上泉信綱——劍聖、上州第一槍
上衫謙信——越後之龍、軍神
松野重元——主馬
山中鹿之介——出雲之鹿
陶晴賢——西國無雙的大將
武田信玄——甲斐之虎
小幡虎盛——鬼虎
新納忠元——鬼武藏
香西佳清——盲目大將
羽柴秀吉——猴子
原虎胤——美濃夜叉
伊達政宗——獨眼龍
真壁氏干——鬼真壁
佐久間盛政——鬼玄蕃
佐久間信盛——撤退佐久間
足利義輝——將軍劍聖
正木時茂——槍大膳
最上義光——出羽之驍將
齋藤朝信——越後之鍾馗
齋藤道三——蝮蛇
織田信長——尾張大傻瓜、第六天魔王
織田信秀——尾張之虎
真田幸隆——攻彈正
真田昌幸——正後雙能之士
真田幸村——日本第一武士
佐竹義重——鬼義重
佐佐成政——北陸孤狼

集體稱號:(以下以稱號的音序為順)
八浜七本槍——粟井正晴、岸本惣次郎、國富貞次、小森三郎右衛門、宍甘太郎兵衛、能勢賴吉、馬場職家

八代十三人眾——奧野越前守、高橋駿河守、東織部、東主馬、東四郎左衛門尉、東縫殿助、松木左馬頭、蓑田出雲守、蓑田紀伊助、蓑田信濃入道、宮原內記、宮原縫殿助、村山越前守

北條三家老——松田憲秀、大道寺政繁、遠山綱景

北條五色備——笠原康勝(白備)、多目周防守(黑備)、富永右衛門尉(青備)、北條綱高(赤備)、北條綱成(黃備)

北條八老——松田憲秀、大道寺政繁、遠山綱景、笠原康勝、多目周防守、富永右衛門尉、北條綱高、北條綱成

村上八人眾——西條義忠、森村清秀、信田隆生、屋代道齋、鹽崎八郎、五加重成、石川高清、高阪范重

大坂城七將星——真田幸村、長宗我部盛親、木村重成、後藤又兵衛基次、明石全登、毛利勝永、大野治房

大坂七手組頭——青木一重、伊東長次、中島氏種、野野村吉安、速水守久、堀田盛重、真野賴包

德川三傑——本多忠勝、神原康政 、井伊直政

德川四天王——酒井忠次、本多忠勝、神原康政 、井伊直政

德川十六神將——酒井忠次、本多忠勝、神原康政、井伊直政、松平康忠、內藤正成、平岩親吉、鳥居元忠、大久保忠世、服部半藏、高木清秀、米津常春、渡辺守綱、鳥居忠廣、大久保忠佐、蜂屋貞次

島津四兄弟——島津三郎左衛門義久、島津又四郎義弘、島津又六郎歲久、島津又七郎家久

大友雙璧——立花道雪、高橋紹運

豐臣五大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輝元、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隆景死後由上杉景勝擔任)

豐臣三中老——生駒正親、堀尾吉晴、中村一氏

豐臣五奉行——淺野長政、石田三成、前田玄以、長束正家、增田長盛

豐後三老——吉岡長增、吉弘監理、臼杵監速

肥前三城七騎——今道純近、大村純辰、朝長純基、朝長純盛、藤崎純久、宮原純房、渡邊純綱(又稱為大村家七勇士)

府中三人眾——前田利家、佐佐成政、不破光治

鍋島三生——鍋島信生(直茂)、石井生札、下村生運

岡崎五人眾——天野貞有、石川忠輔、植村新六、內藤義清、林藤助

海赤雨三將——海北綱親、赤尾清綱、雨森彌兵衛

黑田雙璧——母里太兵衛友信、後藤又兵衛基次

黑田八虎——井上之房、栗山利安、黑田一成、黑田利高、黑田利則、黑田直之、後藤基次、母里友信

黑田二十四將——黑田利隆、黑田利則、黑田直之、栗山利安、堀正儔、益田正親、母里友信、野村佑勝、野口一成、後藤基次、黑田一成、久野重勝、井上之房、菅正利、小河信章、桐山信行、林直利、吉田長利、村田吉次、竹森次貞、衣笠景延、三宅家義、毛屋武久、原種良

會津四家老——佐世、富田、平田、松本

加藤清正十六將——加藤輿右衛門、加藤右馬允、加藤清兵衛、角(右邊添一「鳥」字)平次、龍造寺又八、庄林隼人、貴田孫兵衛、吉村吉左衛門、山內甚三郎、九鬼四郎兵衛、天野助左衛門、木村又藏、森本義太夫、齋藤主水、赤星太郎兵衛、飯田覺兵衛

賤岳七本槍——福島市松正則、加藤虎之助清正、加藤孫六嘉明、肋阪甚內安治、片桐助作且元、平野權平長泰、糟屋右衛門尉武則

立花四天王——由布惟信、十時連貞、安東家忠、高野大膳

六角義賢六宿老——蒲生賢秀、後藤秀勝、近藤貞治、平井定武、三雲成持、目賀田綱清

蘆名四天王——佐世種常、富田滋実、平田盛范、松本舜輔

利休門三人眾——蒲生氏鄉、細川忠興、芝山宗綱(監物)

利休七哲——蒲生氏鄉、細川忠興、高山重友、古田重然、芝山宗綱(監物)、瀨田伊繁、牧村利貞

龍造寺四天王——成松信勝、百武賢兼、江里口信常、木下昌直(或円城寺信胤,有爭議)

六角兩藤——後藤賢豐、進藤賢盛

美濃三人眾——安藤守就、稻葉一鐵、氏家卜全

美濃四人眾——安藤守就、稻葉一鐵、氏家卜全、不破光治

毛利兩川——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

毛利四武士——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口羽通良、福原貞俊

毛利五奉行——赤川元康、粟屋元親、桂元忠、國司元相、兒玉就忠

毛利十八將——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口羽通良、福原貞俊、穴戶隆家、吉見正賴、天野隆重、桂元澄、兒玉就忠、志道廣良、粟屋元秀、赤川元助、熊谷信直、粟谷元親、國司元相、井上元兼、飯田元親、渡辺左衛門

那須七騎——蘆野氏、伊王野氏、大關氏、大田原氏、千本氏、那須氏、福原氏

尼子新宮黨——尼子國久、尼子誠久、尼子豐久、尼子敬久

尼子三傑——熊谷新右衛門、立原久綱、山中鹿之介

尼子七馬士——馬井汲之助、馬飼舍人、馬川渡之助、馬路走之助、馬冢登之助、馬山翔右衛門、馬木彥右衛門

尼子九牛黨——牛井谷右衛門、牛尾幸清、牛岡草之助、牛飼糖右衛門、牛川飛右衛門、牛田源五兵衛、牛田鋤右衛門、牛尿踏右衛門、牛引夫兵衛

尼子十旗——赤穴光清、牛尾幸清、大西氏、熊野久家、神西三郎左衛門、諏訪部(三刀屋)久扶、馬來(真木)氏、松田誠保、三澤為幸、米原綱寬(又稱為「尼子十砦」)

尼子十助(介)——秋上伊之助、植田稻葉之助、大谷豬之助、柴橋大力之助、高橋渡之助、寺本生死之助、早川鯰之助、深田泥之助、山中鹿之介、橫道兵庫之助
尼子十勇士——山中鹿之介、早(今)川鯰之介、藪中荊之介、秋宅庵之介、橫道兵庫之介、寺元(本)生死之介、尤道理之介、植田早稻(苗)之介、深田泥之介、小倉鼠之介(根據《戰國網路》記載)

蒲生十三勇士——赤座隼人、谷崎忠右衛門、上阪左文、生駒彌五左衛門、阪源次郎、安藤將監直重、上阪源之丞、本多三彌正重、橫山喜內、林五郎左、上野田主計頭、儀俄忠兵衛、後藤喜三郎高治

淺井四翼——磯野員昌、大野木國重、野村定元、三田村休俊

清洲三奉行——織田信秀、織田因幡守、織田藤左衛門

謙信雙璧——柿崎景家、甘糟(粕)景持

三島村上水軍——能島(村上武吉)、來島(來島通康→來島通總)、因島(村上吉充)

三國司——伊勢北田氏、土佐一條氏、飛彈姊小路氏

三河三奉行——天野康景、高力清長、本多重次

三好三人眾——三好長逸、三好政康、岩成友通

攝津三守護——池田勝正、伊丹親興、和田惟政

山名四天王——田結庄是義、太田垣輝信、垣屋續成、八木豐信

三山城——竹腰正信、直江兼續、橫山長知

上田七本槍——朝倉藤十郎宣政、齋藤久右衛門利信、鎮目半次郎惟明、什左次右衛門久正、戶田半平光正、中山助六郎照守、小野次郎右衛門忠明

矢中七騎——秋山逢殿助、大澤備後、栗原內記、長嶋因幡、福島嘉兵衛、真下下野、松本九郎兵衛(又稱「和田七騎」)

筒井左右近——島勝猛(左近)、松倉重信(右近)

桐生七騎——芥川能登、荒蒔式部、小曾根築後、高草木築前、東宮民部、松島淡路、松島式部

田山七武士——伊丹總堅、長續連、溫井總貞、游佐續光、游佐宗円、平總知、三宅總廣

天下三秀——明智光秀、羽柴秀吉、松永久秀

天下七兄弟——稻葉正成、可兒才藏、辻小作、谷衛友、中黑道隨、丹羽山城、渡邊勘兵衛

土佐七雄——長宗我部、香宗我部、吉良、本山、安芸、津野、大平

武田三彈正——高阪昌信(逃彈正)、真田幸隆(攻彈正)、保科正俊(槍彈正)

武田四名臣——馬場信房、內藤昌豐、高阪昌信、山縣昌景

武田二十四將——武田勝賴、武田信繁、武田信廉、穴山信君、高坂昌信、馬場信房、真田幸隆、原虎胤、內藤昌豐、原昌胤、秋山信友、板垣信方、山本勘助、三枝守友、小幡虎盛、真田昌幸、飯富虎昌、橫田高松、山縣昌景、土屋昌次、多田滿賴、甘利虎泰、小山田信茂、小幡昌盛

武藏四家——成田氏、玉井氏、奈良氏、別府氏

武藏七黨——豬俁黨、私市黨、兒玉黨、丹黨、西黨、村山黨、橫山黨

小豆坂七本槍——織田孫三郎信光、織田造酒丞信房、佐佐孫介勝重、佐佐隼人正政次、岡田助左衛門重善、下方左近貞清、中野又兵衛一安

蟹江七本槍——阿(安)部忠政、大久保甚四郎忠員、大久保治右衛門忠佐、大久保新八郎忠俊(利)、大久保新十郎忠世、杉浦八郎五郎鎮貞、杉浦物左衛門鎮榮

西美濃十八將——相場國信、衣斐光兼、揖斐光親、岩手道高、輕海光顯、國枝正則、郡家光春、小柿長秀、小彈正國家、高橋治平、竹越守久、竹中半兵衛重治、所信國、林道政、船木義久、松山正定、八居國清、山岸光信

信濃的四大將——木曾義昌、村上義清、小笠原忠實、諏訪賴忠

小倭七人眾——稻垣氏、臼木氏、岡村氏、小泉氏、堀山氏、滿賀野氏、吉懸氏

新陰流四天王——丸目藏人佐長惠、柳生但馬守宗嚴、穴澤凈賢、匹田文五郎

一乘谷四奉行——朝倉景連、前波景定、小泉長利、河合吉統

伊賀上忍三家——服部家(服部保長,即服部半藏正成之父)、藤林家(藤林長門守保豐)、百地家(百地丹波守)

越後十七將——甘糟(粕)近江守景持、荒川伊豆守、飯盛攝津守、宇佐美定行(盈?)、鬼小島彌太郎、柿崎景家、唐崎左馬之介、齋藤朝信、田(右邊添一「鳥」字)山周防守、神藤出羽守、高梨政賴、直江兼續、直江景綱、永井丹波守、本庄繁長、毛利上總介、桃井贊岐守

宇喜多三老——長船貞親、岡利勝、戶川秀安

姊川七本槍——渡邊金大夫、門奈左近右衛門、伊達輿兵衛、伏木久內、中山是非之助、吉原又兵衛、林平六

最上八盾——天童氏、飯田氏、尾花澤氏、盾岡氏、長靜氏、成生氏、延澤氏、六田氏

齋藤六人眾——安藤守就、氏家卜全、竹越尚光、長井衛安、日根野弘就、日比野清美

真田十勇士——根津甚八、三好清海、海野六郎、三好伊三、覽十藏、霧隱才藏、猿飛佐助、望月六郎、穴山小助、由利鐮之助

織田雙璧——明智光秀、羽柴秀吉

織田四天王——柴田勝家、羽柴秀吉、明智光秀、瀧川一益

織田四家老——羽柴秀吉、丹羽長秀、柴田勝家、佐久間信盛(歌謠分別稱之為:木棉藤吉,米五郎左,勇敢柴田,倚重佐久間)

織田五奉行——菅谷長賴、長谷川秀一、福富秀勝、堀秀政、矢部家定

㈡ 日本東京在日本戰國時叫什麼

戰國時代的東京叫江戶城 ,下面是簡介
江戶城始建於15世紀中葉,當時規模不大,僅100多戶.慶長八年(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將軍並在此設立幕府後,江戶便成為日本的首都.明治元年(公元1866年),明治軍隊進占江戶後,把江戶改為東京。本江戶城遺址位於東京都中心千代田區,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家的」特別史跡」.十二世紀初,因是豪族江戶氏的居館,因此的名。

㈢ 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是什麼

大名是日本封建社會佔有大量名田(登記入冊的土地)的大領主。平安時期由庄民、公民分化出來佔有名田的人稱為名主,按占田多少分為大名、小名。南北朝時期隨著庄園制衰落,幕府向各「國」(古代日本地方行政單位)派出守護,向各庄園派出地頭。守護和地頭成為守護大名。戰國時期家臣權勢增大漸成新大名,他們互相攻伐,各霸一方,庄園制徹底崩潰,形成封建領主制,一些地方領主與武士發展為戰國大名。江戶時期採用「幕藩體制」,地方各國設藩,潘國主稱大名,並依據與幕府關系的親疏分為親藩六名、譜代大名、外樣大名,各藩國大名承擔軍役、工程等項費用。為加強對各地大名的控制, 幕府採用「參覲交代」制度,1615年制定《武家諸法度》,規定各地大名必須在規定時間到江戶參謁幕府將軍,大名妻子必須經常居住江戶,類似人質,但各藩國仍具有相對獨立性。19世紀中期隨著商品經濟發展,西南部薩摩、長州、士佐、肥前諸藩大名也經營商業和手工業。明治維新時期於1869年實行「版籍奉還」,取消大名對土地和人民的領有權,大名被任命為藩知事,成為政府的地方官。1871年實行「廢藩置縣」,取消大名對各藩統治僅。1872年廢除封建等級身份制,大名改稱華族,領取俸祿。1876年實行「秩祿處分」,取消華族終身年俸。

㈣ 日本戰國的國家名字

戰國六十六國:

近畿五國——山城、大和、河內、攝津、和泉

東海道——伊賀、伊勢、志摩、尾張、三河、遠江、駿河、伊豆、甲斐、相模、武藏、安房、上總、下總、常陸

東山道——近江、美濃、飛驒、信濃、上野、下野、陸奧、出羽

日本戰國分國圖(2張)

北陸道——越後、越中、越前、能登、加賀、若狹、佐渡

山陰道——丹波、丹後、因幡、但馬、出雲、石見、伯耆、隱岐

山陽道——長門、周防、安藝、備後、備中、備前、美作、播磨

南海道——阿波、贊岐、伊予、土佐、淡路、紀伊

西海道——薩摩、大隅、日向、肥後、肥前、築後、築前、豐後、豐前、對馬、壹岐

近畿以東為東國;近畿以西為西國

㈤ 日本戰國時期國名

日本戰國歷史可與中國戰國相比擬。各地大名林立,為爭奪霸權攻伐不休。而且也是「無義戰」。 其間人名地名繁多,大戰小戰難以數計。不過,從地區劃分講也許更 容易了解其中形勢。

現在的日本可分為四部分:由西南向東北依次為九州,四國,本州和 北海道。戰國時的九州,四國與現在所稱相差不大。北海道則因其地處偏遠,戰國史中少有涉及。而本州則是四方征伐的中心。以京都為中心。當時的本州共分為中國,近畿,東海,北陸,關東,東北六個地區。 近畿以當時國都京都為中心,包括京都,奈良以及以後豐臣的大坂。其西部與中國地區相鄰。近畿地區東部南與東海地區(後來的織田信長憑借這個有利條件,控制京都,挾天子以令諸侯)為鄰,北與北陸地區接壤。 東海,北陸東與關東地區為鄰。而關東與北陸又東鄰東北地區。 室町幕府統治一百多年後開始衰落。各地強有力的大名紛紛自立為政。一般以 1467年(應仁元年)為日本戰國的起始到1615年德川家康發動大坂夏之戰,攻滅豐臣秀賴統一日本為止共148年的歷史。

戰國前期的大戰多集中與中國地區與京畿地區。一般是傳統意義上控制京畿的戰爭。參與者多為近畿地區而且在京都有相當勢力的大名。 從十六世紀初北條家爭奪關東霸權開始戰爭中心東移至東海關東,北陸地區。而這一時期也是日本戰國人材輩出的時代。其中以關東的北條氏康,越後(屬北陸地區)的上杉謙信,甲斐(東海地區)的武田信玄之間為爭奪關東,信濃等地的霸權的戰爭為代表。而東海地區因為有甲斐的武田信玄,尾張的織田信長和後來統一日本的三河德川家康而成為戰國時期的英才發源地。武田信玄經過多年戰爭擊敗苦主上杉謙信及北條今川等大名奪取駿河信濃等地,成為當時最強的大名。後來武田受沒落將軍足立義昭之命進軍京都,途中在三方原一戰(1572年)大敗德川家康,令織田信長坐立不安。但其後因病突然撤軍,功敗垂成。信玄死後,其子勝賴才具不足,長滌之戰敗於織田德川聯軍。甲斐從此走向衰落。武田死後不久,其死敵上杉謙信也病死。至此,戰國的重心轉向織田一系。織田信長是日本戰國時期的大名(諸侯)之一,與武田信玄,德川家康一時瑜亮,一生傳奇頗多。

在狹桶間合戰中,他在暴雨中高唱著「人間五十年,宛如夢幻,天下之內,豈有長生不滅者」 以四千兵馬奇襲今川義元的四萬軍隊,並砍下今川的首級。他也是第一位在日本史上大量運用火器的領主,在長筱一站中,用鐵柵欄後的三千鐵槍擊潰武田家號稱無敵的五萬鐵騎兵。織田與德川家康結成同盟,史稱「清州同盟,」統一 尾張、美濃後把主城從清州城移至美濃稻葉山城,並將稻葉山城 改名為「岐阜」城,取周文王鳳鳴岐山,一統天下之意。而後開始推行「天下布武」的策略,要以武力統一全國。在滅掉越前朝倉氏、近江淺井氏並流放足利義昭(幕府),擊敗毛利水軍之後,完全控制了中部。正當義氣飛揚的他准備攻打西部的毛利時,他的大將明智光秀,因憎恨信長斬首武田人質而迫使武田殺了光秀的母親,也因為不堪信長的羞辱和猜忌,起義包圍了他下宿的本能寺,信長不願被擒,於是自焚而死。信長被人認為是明君,也是魔鬼。他有溫和大度的一面,也有常人無法理解的殘忍奸惡的另一面。這個自稱為「第六天魔王」的人給後世留下了多少的憎惡和嚮往。

信長的時代是日本崇尚中國文明的時代,也是日本開始引入西方技術的時代。武田家出了熟讀孫子兵法的信玄,高舉著的「風林火山」(來自孫子兵法的疾如風,靜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而他終身的對手信長卻是熱衷西洋文化,購置火槍鐵炮,和用鐵甲船來對付他的敵人。相傳他一度身穿和服,卻批著西班牙海軍的斗蓬戴著羽毛帽招搖過市。 我們也許可以從當時的詳細記錄的禮儀和戰史中體會到不少讓國人感嘆和共鳴的感受吧。 織田信長在武田信玄死後立即消滅忠於足利氏的淺井朝倉兩大名,接著放逐足利義昭。室町幕府至此終結。

此後,織田擊敗武田軍並且逐漸控制近畿,東海地區,成為日本實際的掌權者。接著織田信長派羽柴秀吉進攻中國地區最強的大名毛利輝元。雙方在相持階段時突然傳來織田大將明智光秀火燒本能寺(1582年),織田信長死難的消息。 織田信長築安土城自居,故其統治時期被稱為安土時代。 羽柴秀吉立即與毛利輝元議和,回師平叛。其後,羽柴秀吉擊敗柴田勝家(1582)。次年在小牧長久手之戰後與德川家康議和,鞏固了他對近畿,東海地區的統治。在後來的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後基本統一日本南部。

1590年,豐臣秀吉發動小田原之戰,攻滅北條氏政,統一關東地區。為鎮撫關東各大名的勢力,豐臣秀吉將德川家康改封到關東。為後來德川稱雄埋下伏筆。同年,豐臣秀吉擊敗伊達政宗等奧州諸大名聯軍,征服東北地區。至此,日本統一。

為實現其定都北京的野心。1592年豐臣秀吉下令侵朝。明派軍隊援助朝鮮。 經五年戰爭後,形勢逐漸對日軍不利。1598年,豐臣秀吉病死,遺命從朝鮮撤軍。 豐臣秀吉築大坂城。其統治時期稱為桃山時代。 豐臣秀吉死後,其家臣分裂為近江,尾張兩派。一直韜光養晦的德川家康乘機聯合尾張一派,在關原之戰(1600年)中消滅西軍,豐臣一系勢力大衰。

德川稱雄日本並於1603年受封征夷大將軍,開始了江戶幕府統治。 為最終奠定德川家長久統治的基礎,德川家康在自己死前兩年內發動大坂冬和大坂夏之戰。 大坂夏之戰(1615年)中德川軍攻陷大坂,豐臣秀吉之子豐臣秀賴自殺身死。忠於豐臣的家老武士幾乎全部戰死。顯赫一時的豐臣家被消滅。 德川受封江戶(現東京),其政權稱江戶幕府。 至此,日本最終統一。戰國時代結束,進入江戶幕府時代。

㈥ 日本的戰國時期是什麼時候

日本戰國時期是中國明朝時期。日本戰國時代(1467—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歷史。戰國最早出自武田信玄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武田信玄把中國的戰國名稱套用在日本,藉此形容日本的政治格局。

明朝(1368年 ―1644年)是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元末民不聊生,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

(6)日本戰國時期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日本的戰國時代,是日本鐮倉幕府滅亡以後的動盪混亂時期逐步走向穩定統一的一個時期,是地方勢力整合逐漸轉向整個國家體系的建立。日本的地理環境,多山,而且缺乏像中國的長三角、華北、關中這樣的足以整合周圍地區的核心發達地區。幕府往往在關東就管不住關西,在關西就管不住關東。

日本戰國同中國春秋戰國相比,就是戰爭規模差距過大。這樣的縣長級戰鬥力如果是在中國的春秋時期早已被五霸中的一個吞並了。

中國在春秋時期以兵車戰爭為主,正常戰爭人數也一般也是幾萬人與幾萬人之間的對壘。當然,即墨一戰,用火牛陣為先,後續幾千人就將幾萬人大軍打得人仰馬翻的也屢見不鮮。

不過到了戰國時期,隨著大諸侯國基本已經定位,而且都有省級規模的疆土,戰爭的死傷人數就變得有些多了。最著名的長平之戰,秦軍坑殺四十萬趙卒的行為令人發指,同時也可見戰爭規模之大。

㈦ 日本戰國時期是中國的什麼時期

日本戰國時期是中國明朝時期。日本戰國時代(1467—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歷史。戰國最早出自武田信玄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武田信玄把中國的戰國名稱套用在日本,藉此形容日本的政治格局。

明朝(1368年 ―1644年)是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元末民不聊生,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

(7)日本戰國時期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中國在明朝時期在位的皇帝有,明太祖朱元璋 -- 明惠帝朱允炆-- 明成祖朱棣-- 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 --明憲宗朱見深--明孝宗朱佑樘 --明武宗朱厚照 --明熹宗朱由校 --明思宗朱由檢。

日本戰國時代在位的總共有五位天皇,分別是後土御門天皇(1464~1500)、後柏原天皇(1500~1526)、後奈良天皇(1526~1557)、正親町天皇(1557~1586)、後陽成天皇(1586~1611)。1615年在兩次大阪之陣中逐步消滅豐臣氏,戰國時代結束。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9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