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模具製造哪裡最好

日本模具製造哪裡最好

發布時間: 2023-02-05 19:55:56

❶ 東莞市做包膠模具的模具工廠哪家好最好是做出口日本的包膠模具的工廠,請推薦!謝謝!

我知道有家做出口日本業務的包膠模具加工廠,雖然不是很大,但是效率高,品質好,交貨快,叫東莞市馬馳科,這些你去看了廠就知道了,雖然模房聽臟亂的,但是模具師傅們都很專業,而且這個地方臟亂也是避免不了的,畢竟技術好才是硬道理,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❷ 崑山有幾家日本廠 做模具的 最好有電話 小弟再次謝謝

潮人告訴你
強烈封殺小日本!!!!!!!!!!!!!!!!!!!!!!!!!!!!!!!!!!!!!!!!!!!!!!!!!!!!!!!!!!!!!!!!!!!!!!!!!!!!!!!!!!!!!!!!!!!!!!!!!!!!!!!!!!!!!!!!!!!!!!!!!!!!!!!!!!!!!!!!!!!!!!!!!!!!!!!!!!!!!!!!!!!!!!!!!!!!!!!!!!!!!!!!!!!!!!!!!!!!!!!!!!!!!!!!!!!!!!!!!!!!!!!!!!!!!!!!!!!!!!!!!!!!!!!!!!!!!!!!!!!!!!!!!!!!!!!!!!!!!!!!!!!!!!!!!!!!!!!!!!!!!!!!!!!!!!!!!!!!!!!!!!!!!!!!!!!!!!!!!!!!!!!!!!!!!!!!!!!!!!!!!!!!!!!!!!!!!!!!!!!!!!!!!!!!!!!!!!!!!!!!!!!!!!!!!!!!!!!!!!!!!!!!!!!!!!!!!!!!!!!!!!!!!!!!!!!!!!!!!!!!!!!!!!!!!!!!!!!!!!!!!!!!!!!!!!!!!!!!!!!!!!!!!!!!!!!!!!!!!!!!!!!!!!!!!!!!!!!!!!!!!!!!!!!!!!!!!!!!!!!!!!!!!!!!!!!!!!!!!!!!!!!!!!!!!!!!!!!!!!!!!!!!!!!!!!!!!!!!!!!!!!!!!!!!!!!!!!!!!!!!!!!!!!!!!!!!!!!!!!!!!!!!!!!!!!!!!!!!!!!!!!!!!!!!!!!!!!!!!!!!!!!!!!!!!!!!!!!!!!!!!!!!!!!!!!!!!!!!!!!!!!!!!!!!!!!!!!!!!!!!!!!!!!!!!!!!!!!!!!!!!!!!!!!!!!!!!!!!!!!!!!!!!!!!!!!!!!!!!!!!!!!!!!!!!!!!!!!!!!!!!!!!!!!!!!!!!!!!!!!!!!!!!!!!!!!!!!!!!!!!!!!!!!!!!!!!!!!!!!!!!.........................................................................................................................................................................................................

❸ 金屬沖壓哪個國家做的好,最好提供好在什麼地方

海外模具產業發展概況
1)日本模具業
目前,日本的模具製造技術仍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據日本通產省工業統計,日本共有模具生產廠約10000家,其中20人以下的佔91%以上,即日本模具業以中小企業為主,主要靠專業化分工,完成高質量的模具設計、加工。由於日本的專業化分工做得好,中小模具企業的整體製造水平高,使「日本製造」的模具成為一種品牌、優質的象徵。近年來,日本塑料模具、粉末冶金模具、壓鑄模具增長明顯,沖壓模具和鍛造模具則相對呈減少趨勢。據羅百輝了解,日本模具目前面臨五大課題——縮短交貨期、降低製造成本、提高模具質量和精度、勞動力不足以及迎接亞洲各國的挑戰。針對此況,日本許多模具廠家都在積極擴大設備投資。在加工方面,大量採用無人看管的加工單元,或者通過計算機進行聯機控制。在設計製造部門幾乎都採用CAD/CAE/CAM技術,進行動作模擬分析、DNC(直接數字控制)加工。模具的技術開發主要向高精度、高速度、長壽命、復雜、大型、一體化和高性能諸方面發展。
2)美國模具工業
美國現有約7000家模具企業,90%以上為少於50人的小型企業。由於工業化的高度發展,美國模具業早已成為成熟的高技術產業,處於世界前列。美國模具鋼已實現標准化生產供應,模具設計製造普遍應用CAD/CAE/CAM技術,加工工藝、檢驗檢測配套了先進設備,大型、復雜、精密、長壽命、高性能模具的發展達到領先水平。
但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面臨後工業化時代的大調整、大變革,也面對強大的國際競爭——來自成本壓力、時間壓力和競爭壓力。
3)德國模具業
德國一向以精湛的加工技藝和出產精密機械、工具而著稱,其模具業也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對於模具這個內涵復雜的工業領域,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德國模具製造廠商形成了一個共識:即全行業必須協調一致,群策群力,挖掘開發潛力,共同發揚創新精神,共同技術進步,取長補短,發揮好整體優勢,才能取得行業的成功。此外,為適應當今新產品快速發展的需求,在德國不僅大公司建立了新的開發中心,而且許多中小企業也都這樣做,主動為客戶做研發工作。在研究方面德國始終十分活躍,成為其在國際市場上保持不敗的重要基礎。在激烈競爭中,德國模具行業多年保持住了在國際市場中的強勢地位,出口率一直穩定在33%左右。
據德國工、模具行業組織——德國機械製造商聯合會(VDMA)工模具協會統計,德國有模具企業約5000家,2003年德國模具產值達48億歐元。其中(VDMA)會員模具企業有90家,這90家骨幹模具企業的產值就佔德國模具產值的90%。
4)新加坡模具產業
新加坡是一個只有300萬人口的小國,在上世紀80到90年代,政府重視和支持精密模具的發展,出台了很多政策,使模具工業得到快速增長,促進了新加坡經濟的快速發展。
新加坡擁有各種類型模具以及精密加工相關企業超過1000多家,模具年產值超過45億人民幣,在亞洲模具業中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力和作用。模具企業中上市的有10多家。新加坡65%以上企業生產的模具都是為電子相關業配套的,生產的模具不是大型的,但都是高精密、高水平的模具。
新加坡模具企業主要集中在半導體框架/封裝模具、五金沖壓模具、塑膠模具、硅橡膠模具等領域。
2、我國模具產業總體情況
自1997年以來,國家相繼把模具及其加工技術和設備列入了《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和《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並對部分重點專業模具廠實行增值稅返還的優惠政策;1999年國家又把有關模具技術和產品列入國家計委和科學技術部發布的《當前國家優先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目錄)》。以上措施均有力推動了我國模具產業的飛速發展。
1)模具產業總額迅速增長
2005年我國模具工業總產值已躍居世界第三位,達到610億元,2006年模具工業總產值達到了720億。我國模具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率在16%以上)、企業數量、職工人數、全員勞動生產率均呈逐年遞增趨勢。
2)進出口比例漸趨合理,但仍是世界上模具年凈進口量較大的國家。
我國模具產品進口額的增幅在逐年下降,出口額在逐年遞增,進出口之比由1999年的6.6:1降到2006年的2:1。出口模具仍以中低檔為主,而進口模具以中高檔為主,主要缺口集中於精密、大型、復雜、長壽命等技術含量高的模具。
3)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但與國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十一五」期間,中國模具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國內已能生產精度達2微米的精密多工位級進模,壽命1~2億次。在大型塑料模具方面,現在已能生產48英寸電視的塑殼模具、大容量洗衣機的塑料模具,以及汽車保險杠、整體儀錶板等模具。在精密塑料模具方面,國內已能生產照相機塑料模具、多型腔小模數齒輪模具及塑封模具等。在大型精密復雜壓鑄模方面,國內已能生產自動扶梯整體踏板壓鑄模及汽車後橋齒輪箱壓鑄模。但與國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我國製造業急需的精密、復雜沖壓模具和塑料模具、轎車覆蓋件模具、電子接插件等電子產品模具等,仍然大量依靠進口。
3、國內主要模具生產地簡況
國內主要模具生產基地在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安徽。
1)主要省市及特點
廣東——國內模具市場龍頭、三資企業為主體
廣東省擁有模具製造企業10000多家,從業人員達30萬人,企業數量、從業人員、完成的工業總產值和出口總值均居全國第一位。廣東是當今中國最主要的模具市場,也是中國最大的模具出口與進口省。全國模具產值的40%多來自廣東,且模具加工設備數控化率及設備的性能、模具加工工藝、生產專業化水平和標准程度領先國內其它省市。
浙江——塑料模具比重大、民營企業為主體
浙江省模具工業主要集中在寧波市和台州市。寧波市的寧海、餘姚、慈溪及鄞州主要生產塑料模具,北侖以壓鑄模為主,象山和舟山以鑄造和沖壓模具為主。台州市主要模具生產企業集中在黃岩和路橋,塑料模具佔大多數。
上海——信息產業和汽車行業模具為主導
上海現有模具企業2000餘家,從業人員10萬多人,年產值近60億元,年平均增長率超過20%。上海模具產業將面向6大產業和重點行業,特別是信息(IT)產業和汽車行業,大力發展IT行業的精密鎂合金壓鑄模、精密注塑模、汽車業的覆蓋件模具、大型零件壓鑄模、精密沖壓件多工位級進模。
江蘇——外資、民營為主力
江蘇模具主要集中在蘇州和崑山。蘇州目前有各類模具廠1000多家,模具加工點1000多個,模具年銷售額約50億~60億元,模具業成為該市新興工業之一。日本、韓國、新加坡、德國、荷蘭、美國及我國台灣、香港地區的獨資、合資企業很多,民營模具企業也不少。
安徽——正在崛起的新生力量
目前安徽省擁有一批國內知名度較高的模具產品,如洗衣機、空調器等大型注塑模、電冰箱吸塑發泡模、電機定轉子疊片高速級進沖模等,有的市場佔有率高達30%以上。模具標准件、模具材料基地也已形成。
此外山東、福建、天津、遼寧、重慶、河北近年的發展情況也比較好。
2)模具年產值過億元企業地域分布
「十五」期間,先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後是長江三角洲地區,再是環渤海地區,目前佔全國80%左右的模具集中在這三個地區。
據羅百輝了解,目前模具產值全國過億元的模具企業主要集中在汽車覆蓋件模具領域。「十一五」期間各類模具的「龍頭」企業逐步形成。例如:汽車覆蓋件模具方面的一汽模具製造有限公司、精密沖壓模具方面的無錫國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大型塑料模具方面的海爾模具公司、塑料異型材模具方面的銅陵三佳科技有限公司(模具第一股)、橡膠輪胎模具方面的廣東巨輪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和揭陽巿天陽模具有限公司、模具標准件方面的香港龍記集團和盤起工業(大連)有限公司等。在上億元的模具企業中,外資佔了相當比重。
4、中國模具產業中的現存問題
近年來,我國模具行業結構,無論是企業組織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和進出口結構,都在向著合理化的方向發展。為更新和提高裝備水平,模具企業每年都需進口幾十億元的設備。羅百輝認為,在創新開發方面的投入仍顯不足,模具行業內綜合研發能力的提升已嚴重滯後於生產能力的提高,主要問題體現在以下方面。
1)創新能力薄弱;
2)整體效率低;
3)專業化、標准化、商品化的程度低、協作差;
4)模具材料及模具相關技術落後;
5)企業組織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和進出口結構都不夠合理;
6)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模具企業的管理落後更甚於技術落後。
5、中國模具工業的發展趨勢
未來十年,中國模具工業的發展趨勢是:模具產品向著大型、精密、復雜、經濟、快速的方向發展;模具的技術含量不斷提高,模具製造周期不斷縮短;模具生產朝著信息化、無圖化、精細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模具企業向著技術集成化、設備精良化、產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經營國際化的方向發展。
模具技術的發展集中在以下方面。
1)模具結構日趨大型、精密、復雜及壽命日益提高;
2)CAD/CAE/CAM技術在模具設計製造中的廣泛應用;
3)新技術在模具設計製造中的推廣應用;
4)提高模具標准化水平和模具標准件的使用率;
5)開發優質模具材料和先進的表面處理技術;
6)開發成形新工藝和新模具,培養新理念和新模式。

❹ 高速鋼,日本日立模具鋼,日本大同模具鋼哪家好

我這邊用大同的比較多

❺ 日本最大模具公司什麼名

日本最大的模具公司。

❻ 亞洲最大的汽車模具製造商是什麼公司

我覺得是日本的模具廠,中國國內比較大的是一汽,二汽,天津汽車模具,和成都成飛
日本的狄原模具比較好

❼ 三浦工業園可以有哪些大廠

1、花王:位於三浦工業園,是日本著名的企業,主要從事生活用品生產。

2、大和銀行:位於三浦工業園,是日本最大的銀行之一,主要經營金融業務。

3、安踏體育:位於三浦工業園,是日本著名的體育品牌,主要從事運動鞋、服裝等產品的生產。

4、日本Bridge:位於三浦工業園,是日本著名的建築設計公司,主要從事建築設計。

5、日本三菱電子:位於三浦工業園,是日本著名的電子產品公司,主要從事電子產品的生產研發。

❽ 日本的專門學校怎樣啊,我專科學的是模具設計與製造,想去日本留學

剛從忘了補充,模具設計日本非常不錯,最好多道工廠打工實踐,工廠的老工人比學校厲害多了。

❾ 日本汽車模具生產基地在日本哪些城市

東京下面的去,千葉區,還有福岡,熊本都有很多啊

❿ 日本模具有什麼優勢

「中國快速增長為全球第三模具業製造國,但是,在整體產業鏈上的一些弱點,可能導致中國模具被鎖定在產業低端。」

中國快速增長為全球第三模具業製造國,但是,在整體產業鏈上的一些弱點,可能導致中國模具被鎖定在產業低端。

經過20年的追趕,中國模具行業正處在一個臨界點上,模具企業的客戶間關系模式將發揮決定性影響力。日本模具企業正在不斷通過與模具用戶合資的方式,來蠶食中國模具企業的市場份額。

2005年底,一部名為《中日對決——製造工藝人的攻防戰》的紀錄片在日本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該片講述了日本模具行業在「中國製造」興起的過程中所受到的沖擊,以及日本模具從業者應對的措施。該片在日本模具行業引起的反饋信息說,日本同行對比兩國的精密接插件和半導體生產技術,普遍認為日本的水平已經落後於中國同行。

一位資深行業評論家指出:模具行業是製造業的根基,中日兩國對待模具行業的態度,決定了兩國製造業的未來。既然如此,這場事關製造業根基的較量究竟會如何發展呢?「中國製造」的未來又會受到什麼影響呢?

中國模具趕超日本

2005年的日本東京大田區是日本重要的中小模具企業的聚集地之一。現在,大田區規模較大的工廠紛紛遷往中國,以利用當地廉價得多的勞動力。到了2007年,產業空心化的徵兆開始表現出來,區內超過1/3的企業受到廉價中國勞工帶來的影響,不得不選擇歇業停產或者乾脆倒閉。不少倒閉的工廠現在都成了房地產開發的工地。

這些日本模具行業衰落的現象,正是由於日本模具消費企業紛紛轉向中國,購買價格低廉的中國模具造成的。根據統計,自從1998年達到18700億日元的高峰之後,日本模具行業的銷售額就持續不斷地下降,到2006年這一數字只有4100億日元,是1998年的1/5多一點。另外,與高峰期相比,2006年時日本模具廠商數量約減少8.5%,從業人員約減少30%,產值衰退率達11%。東京大田區模具企業的困境,正是日本模具行業現狀的生動寫照。

與日本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模具行業自20年前就開始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長。其中,1996——2002年間,中國模具製造業的產值年平均增長14%左右。2003年,這一數字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5%。到現在,按照產值來計算,2006年中國模具銷售額為720億元,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模具製造國,僅次於美國和日本。在東部沿海地區,尤其是江浙地區,密集的模具企業形成了眾多的企業集群。這些企業大多擁有進口的高檔模具製造專用機床、寬敞的廠房和刻苦勞動的員工。與日本同行相比,中國的模具工廠擔心的並不是拿不到訂單,而是怕訂單太多。

雖然模具行業的絕對產值並不大,但由於其在產品製造體系中所處的特殊位置,使得模具行業具有了決定製造業整體水平的能力。模具是現代工業,特別是汽車、航空、電子、電器、儀表、儀器、武器、日用品等必不可少的工藝裝備,這些工業部門產出的產品有60%——90%的零部件都是依靠模具成型的。模具技術直接制約製造業的發展、產品更新換代能力和競爭能力。

據統計資料,模具帶動其相關產業的比例大約是1:100,即模具發展1億元,可帶動相關產業100億元。按此比例計算,2006年中國模具帶動的相關產業產值高達7萬億元以上,如此大的帶動能力賦予了模具行業現代工業基石的地位。

在美國,模具工業被認為是「美國工業的基石」;而在日本,模具工業更是被推崇到「進入富裕社會的原動力」這樣高的地位。如果想了解一個國家的製造業水平和發展潛力的話,研究模具製造業水平是個不錯的選擇。

對於日本這樣一個自然資源嚴重匱乏的國家來說,人的創造力是唯一的資源。只有依靠人不斷創造出新的產品,日本才能夠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得以生存和發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把製造業稱為日本的立國之本是恰如其分的。正是因為如此,中國模具行業的繁榮,才會如此刺激日本產業界的神經。有著豐富資源的中國如果掌握了製造業的精髓,並能不斷將其升華,那麼日本生存的根基就會受到動搖。

日本製造心腹大患?

為了應對來自中國的威脅,日本模具企業絞盡腦汁。由於具有技術上的優勢,因而充分發揮日本模具企業高、精、尖的技術特點,就成了普遍的共識。

日本政策研究學院教授橋本久義認為,一般來說中國模具與日本模具相比是「1/3的成本、1/2的質量」。也就是說,根據質量要求的不同,一部分用戶會滿足於「1/3的成本、1/2的質量」,另一部分則不會。這就是日本模具行業在面對中國同行競爭時自信的根本。

在與中國模具企業的競爭中,日本企業不遺餘力地增強其在高端模具領域的競爭優勢。首先,嚴格控制可能使知識產權外流的環節,例如親自對遍布全球的產品進行維護,避免將圖紙交給用戶可能帶來的技術外泄風險。其次,向中國和東南亞等具有廉價勞動力的地區轉移,通過使用當地的勞動力增強日本模具的成本競爭力。最後,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增強日本模具企業在高端模具市場固有的競爭優勢。

由於現代各種產品更新換代頻率高,對模具設計和加工工藝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模具行業的競爭重點已經逐漸向模具設計、工藝革新和標准化等領域轉移,日本模具企業積累的豐富經驗和高素質的人力資源使其在這些領域的競爭優勢不斷加強。

2006年,中國企業花費在進口模具方面的資金達到20億美元,汽車覆蓋件、電子加工夾具等模具完全依賴進口。另外,許多日本模具用戶更是將高端模具完全交給了日本。

利用中國模具行業整體技術水平仍然處於較低水平的狀況,日本模具企業正在展開針鋒相對的競爭。然而,中日兩國模具企業的競爭並沒有局限在行業內部,全產業鏈的競爭已經如火如荼。

全產業鏈競爭

2005年底,在日本舉辦的產品製造夥伴論壇上,參會的日本模具業者普遍認為:也許外國模具企業能夠學到日本的模具製造技術,但他們無法模仿日本產品廠商、成形與模具廠商以及材料廠商之間緊密地進行聯合開發的產品製造體制。在他們看來,這種「產品製造文化」是日本製造業獨有的競爭力。仔細考察中國市場上模具產業鏈上中下游三個環節,不難發現上述說法的確有著相當的說服力。

在模具製造的上游環節模具鋼領域,「大同特鋼」和「日立金屬」等日本企業占據了近乎壟斷的地位,很多中國模具企業的對外宣傳材料上都會特意標注使用的是這兩大日本品牌的特殊鋼材。為了滿足強勁發展的中國模具市場的需求,大同和日立都在中國設立了很多「分部」。隨著模具產業的加速增長,中國對模具鋼的需求也迅速增長。近年來,僅華東地區10000多家模具製造企業,年消耗模具鋼就在50萬噸以上,且需求量還在增長。與此相對的是,中國國產的模具鋼難以滿足模具行業的快速發展,模具企業不得不選擇進口鋼材。雖然進口鋼材一般比國產鋼材貴4倍—5倍,但為了模具的質量,國內模具企業別無選擇。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9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