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美國為什麼把原子彈扔下日本

美國為什麼把原子彈扔下日本

發布時間: 2023-02-06 13:57:51

A. 美國為什麼向日本投原子彈

為了粉碎日本擴張,征服世界的野心,加快二戰結束。

美國向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的背景: 1945年8 月6 日8 時15分,美國B-29轟炸機在日本廣島投放了一顆原子彈,殺死7 萬生靈。8 月9 日在長崎投放的另一顆原子彈,殺死35000 人。由此美國成為在戰爭中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使用原子彈的國家。

美國向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的原因:日本人在硫磺島、沖繩島等地的激戰中體現中頑抗到底的精神,讓美國高層意識到日本人的瘋狂,因此需要徹底打擊日本人的心理。

也是對蘇聯的一種威懾,杜魯門實際上已經意識到未來美國最大的敵人就是蘇聯,為了對蘇聯形成有效嚇阻,美國決心使用原子彈,起到威懾蘇聯的作用。

另外是新武器的測試,武器必須經過實戰測試,丟在敵對國自然是最好的,可以全面為了解武器的殺傷狀況。

美國向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的影響:加速了二戰的結束,粉碎了日本的擴張計劃,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

B. 美國為什麼要往日本投擲原子彈

美國為什麼要往日本投擲原子彈主要是基於以下幾點:

一,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德國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歐洲戰場戰事終結。而此時的亞洲太平洋戰場,日本正在負隅頑抗。7月26日,美國、英國和中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

隨著盟軍在太平洋戰場的節節勝利,以及蘇聯單方面廢止《蘇日中立條約》,日本法西斯的失敗命運已不可避免。但日本舉國上下決心負隅頑抗,並幻想時來運轉,贏得轉機。日本軍方甚至制定了魚死網破的決戰計劃,拚命擴充本土防禦部隊數量。

按照盟軍當時的作戰計劃,要迫使日本投降,戰爭可能會持續到1946年底。如果進攻日本本土,估計將造成約2000萬軍民死亡,其中包括50萬盟軍。

二,在1945年2月的雅爾塔會議上,美國為了讓蘇聯參與對日作戰,同意了蘇聯開出的一系列苛刻條件,包括外蒙古獨立的現狀須予維持、恢復在1904年日俄戰爭前俄國的權益(薩哈林島南部及鄰近一切島嶼須交還蘇聯、大連商港須國際化,蘇聯在該港的優越權益須予保證,蘇聯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也須予恢復、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應設立一中蘇合辦的公司來共同經營、蘇聯在東北的優越權益須予保證)、千島群島須交予蘇聯。

但是到了1945年8月,情況完全不一樣了,戰爭的發展如此之快,眼看日本就要堅持不下去,蘇聯出不出兵都已經無關大局。而且蘇聯這時候出兵那真就是來撿便宜了。雅爾塔會議上,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後三個月就出兵對日作戰,德國於5月9日投降,也就是說蘇聯將在8月9日前後出兵。所以那時美國最著急的就是要讓日本在蘇聯出兵前投降,這樣就可以不用兌現許給蘇聯的優厚條件。但是一向頑固的日本就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因此,美國決定就讓原子彈來迫使日本投降。

三,美國扔原子彈還有一個原因,那更是著眼於戰後的考慮。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研製成功原子彈的,但是原子彈威力到底有多強,如果不進行一次實戰檢驗,世人無從了解。如果沒人知道原子彈的威力,那自然就起不到威懾的作用。

美國對原子彈投入了20億美元(1945年20億美元的購買力大約相當於今天的300億美元,如果以黃金價格來比較大約相當於今天的580億美元)的研製經費,總得最後聽個響吧,某種意義上說也是給美國的納稅人一個交代,關鍵還是出於戰後全球政治格局和話語權的考慮。

最終原子彈的作用是巨大的,它的投放加速了日本的投降,也使美國到達了遏制前蘇聯,並且,掌握了戰後美國在世界上的話語權。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

C. 美國為什麼要向日本投核彈

美國向日本投核彈是為了加速戰爭進程。

廣島原子彈事件,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末的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擲原子彈。

1945年夏,日本敗局已定,但日本在沖繩等地的瘋狂抵抗導致了大量盟軍官兵傷亡。當時美軍已經制訂了在九州和關東地區登陸的"冠冕"行動和"奧林匹克"行動計劃,出於對盟軍官兵生命的保護,盡快迫使日本投降,並以此抑制蘇聯,美國總統杜魯門和軍方高層人員決定在日本投擲原子彈以加速戰爭進程。

8月6日和9日,美軍對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造成大量平民和軍人傷亡。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發布詔書,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3)美國為什麼把原子彈扔下日本擴展閱讀:

1941年底,美國正式開始實施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投入資金為20億美元。最初美國打算原子彈一旦研製成功,即用以對付德國,直至1943年5月5日,美國才在一次最高級會議上決定用以懲罰日本。所以做出這一變更,主要有兩條理由,一是美國擔心遭到科技實力勝過日本的德國報復;二是讓蘇德兩國兩敗俱傷。1944年9月,美英首腦在倫敦海德公園舉行會晤時,羅斯福將有關情況和決定向丘吉爾通報。

D. 為何美國會在廣島,扔原子彈

美國把原子彈扔在日本廣島是有原因的,這並不是美國人的隨意為之,當時,日本擁有的城市眾多,貌似把原子彈扔在日本東京會更加起到震撼效果,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答案是十分明顯的,事實並非如此,日本東京在當時雖然是日本的首都,不過它已經遭受過了美國的狂轟亂炸,而且被轟炸的程度也謂是日本史上之最,美國對日本東京的大肆轟炸,以此來報復日本發動的珍珠港事情,美國想通過這樣的方式挽回一些國際顏面,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得出一條結論,那就是日本東京已經沒有用原子彈轟炸的價值了。

於是,美國便在日本投下了第一顆原子彈,從中,我們能夠看到美國此顆原子彈對日本產生的傷害,即便在今天,這種傷害仍然是存在的。核武器的破壞力遠遠超過人類的想像,和平才應當是每個國家都要追尋的方向。

E. 為什麼美國要把原子彈投向日本

從兩方面來看。第一、促使日本無條件投降。第二、美蘇的戰時友誼已經散去,兩大陣營的對抗已經初露端倪。美國是要殺雞儆猴。在雅爾塔會議中,羅斯福多次告訴約瑟夫,我們有 超 級 炸彈。在蘇的「,「鐵克瓦」」裝置實爆以前,蘇只能仰人鼻息。

F. 為什麼美國要用原子彈炸日本

1945年8月美國向日本接連投下兩顆原子彈,這也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僅有的兩次核武器打擊。那麼,為什麼美國要用原子彈炸日本?下面就由我告訴大家為什麼美國要用原子彈炸日本吧!

為什麼美國要用原子彈炸日本?

認識上的兩大誤區

第一種說法是,原子彈是使冥頑不化的日本投降的關鍵原因。武士道精神長期以來是日本的精神支柱,再加上軍國主義思想的影響,使得日本軍人在戰場上一直都以頑強和寧死不屈著稱,很少有日軍主動投降,甚至是在戰局已經毫無希望的情況下,日軍也寧可選擇自殺沖鋒或是“神風特攻”之類同歸於盡的方式也不願意放下武器。所以到1945年8月,盡管美軍已經攻佔了沖繩,兵鋒直逼日本本土,但很多人認為日本肯定還是不會投降,一定會死撐到底。美國依靠原子彈,才徹底粉碎了日本頑抗到底的決心。

其實並不是這么回事情,真正迫使日本投降的關鍵原因是從1945年2月開始的戰略轟炸和代號“飢餓戰役”的水雷封鎖。柯蒂斯·李梅少將在1945年1月擔任美軍第21轟炸機部隊司令後,對日本情況進行了仔細分析和研究,採取了夜間低空投擲燃燒彈的新戰術,史稱“李梅火攻”,從3月到7月底,美軍總共出動各種型號飛機33041架次,其中B-29轟炸機1.5萬架次,投彈16萬噸,其中7月投彈就超過4.27萬噸,美軍計劃8月的投彈量將超過10萬噸!有98個日本城市遭到轟炸,其中主要大城市的城區被燒毀面積均在50%以上,東京、橫濱為56%,名古屋為52%,大阪、神戶為57%;中小城市中,福井被毀面積最高,達到96%,甲府為72%,日立為71%。在空襲中死亡約23萬人,傷47.6萬人,失蹤2.4萬人,有244萬幢建築物被毀,800萬人無家可歸。3月9日夜間,一個晚上的空襲就造成東京10萬人的傷亡,甚至超過了廣島原子彈轟炸的傷亡人數。

173架B-29轟炸機夜襲富山市,將其夷為平地

由於這樣恐怖的空襲給日本普通民眾造成了極大恐慌,李梅又結合空襲實施心理戰,通過空投傳單事先告知日本平民將要轟炸的地點和時間,這就更加劇了平民的驚恐,共有850萬城市居民逃往鄉村,軍事工業中工人的缺勤率7月已達50%。加上工廠廠區在空襲中遭到嚴重破壞,如航空工業廠區被毀60%,直接導致軍事工業產量的急劇下滑——煉油工業產量下降83%,飛機發動機產量下降75%,飛機機身產量下降60%,電子設備產量下降70%,飛機月產量從1944年的平均2340架下降到1945年7月的200架,降幅達91%!1945年3月日本石油儲備為四十萬噸,美軍第315轟炸機聯隊對日本煉油廠和油庫進行了重點轟炸,共投彈9100噸,至8月,日本煉油能力下降80%,石油儲備在轟炸中被焚毀近六萬噸,日本的戰爭潛力遭到了沉重打擊,經濟幾近崩潰,毫不誇張地說以“李梅火攻”為代表的美軍戰略轟炸,直接動搖了日本維持戰爭的根本基礎。

1945年6月4日,美軍轟炸神戶港口,炸彈如雨

同時,日本是個島國,資源匱乏,橡膠、棉花和羊毛需求的100%,石油需求的92%,鐵砂的87%,煤炭的24%(其中焦炭佔90%),糧食的20%都依賴進口。因此美軍決定實施攻勢佈雷,封鎖日本港口、航線,達到破壞海上運輸的目的。從3月27日至8月15日,美軍出動B-29轟炸機1528架次,布雷12053枚,其中磁性水雷4900枚、音響水雷3500枚、水壓水雷2900枚、低頻音響水雷700枚。所布水雷共炸沉炸傷包括“海鷹”號航母等65艘軍艦在內的670餘艘船隻,其中炸沉和重創無法修復的達431艘,總噸位140餘萬噸,相當於戰役開始時日本船舶總噸位的75%。

美軍此次攻勢布雷效果非常顯著,平均每布21枚水雷就炸沉日本船隻1艘,而美軍損失極其輕微,僅損失飛機15架。“飢餓戰役”的成功實施,幾乎徹底切斷了日本至關重要的海上運輸。1945年8月與1945年3月相比,下關海峽運輸量下降98%,幾乎完全中斷,瀨戶內海也只能通行機帆船之類的小型船隻。在這四個半月中進口物資下降90%,維持戰爭所急需的石油、煤炭、糧食等戰略物資供應近乎中斷;軍工企業由於原料斷絕,紛紛停產;日軍大批飛機、艦艇由於燃料極度缺乏而被迫停飛、停航,直接影響了部隊的戰鬥力;由於航運中斷,250萬噸大米堆積在朝鮮港口,而日本國內的糧食供應卻極其困難,因為要優先保證軍隊需要,廣大平民糧食配給降至最低限度,食不果腹,終日在飢餓線上苦苦掙扎。

所以經過近半年的戰略轟炸和水雷封鎖,日本在物質上和精神上都受到了重創,賴以維持戰爭的國家機器已經基本崩潰,此時幾乎是全靠所謂的精神力量在支撐,但是槍里沒有子彈,飛機沒有燃料,肚子里沒有吃的,光靠精神還能支持多久?所以即使不投原子彈,日本也撐不過一兩個月了。

第二種說法是,扔了原子彈,就不用在日本本土登陸了。美軍確實有在日本本土登陸的計劃,但這只是預案。熟悉美軍情況的人都知道,在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哈爾西上將和斯普魯恩斯上將兩人各自帶著一個參謀團隊,當一個團隊在前方指揮作戰時,另一個團隊就在後方策劃下一場戰役,一個戰役結束再轉換角色。所以在日本本土登陸的“奧林匹克”計劃只是停留在紙面上,如果真要實施的話,完成各項戰役准備至少要到11月,日本無論如何也撐不到那個時候——即使不投原子彈。

正如美國戰略轟炸評估委員會那份著名 報告 所說的:“根據戰後對當時局勢和日本國民經濟狀況的完整調查,期間包括許多前日本政府領導人的協助和參與,調查結果顯示,在1945年12月31日前,甚至是在11月1日奧林匹克行動計劃發動前,日本一定會選擇無條件投降,即使沒有投下原子彈,或者蘇軍沒有出兵東北。正式的登陸行動實際上是不必要的,因為日本已經無法支撐下去了。”

所以,投原子彈才使日本投降和避免在日本本土登陸的說法是根本站不住腳的,那麼美國為什麼要扔原子彈?

日本,快點投降!

即使沒有原子彈,日本也堅持不了一兩個月,最晚到10月就一定會投降,但是美國人卻等不了那麼久了!因為在1945年2月的雅爾塔會議上,美國為了讓蘇聯參與對日作戰,同意了蘇聯開出的一系列苛刻條件,包括外蒙古獨立的現狀須予維持、恢復在1904年日俄戰爭前俄國的權益(薩哈林島南部及鄰近一切島嶼須交還蘇聯、大連商港須國際化,蘇聯在該港的優越權益須予保證,蘇聯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也須予恢復、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應設立一中蘇合辦的公司來共同經營、蘇聯在東北的優越權益須予保證)、千島群島須交予蘇聯。

這些條件如此優厚,使不少人認為這是一向睿智的美國總統羅斯福一生中最大的失誤,甚至有人認為因為羅斯福沉痾重症在身才做出這樣的決定。其實羅斯福的想法很好理解,1945年2月是美國在太平洋反攻階段最艱難的時候,以血腥殘酷聞名的硫黃島戰役就發生在這時,美國很清楚,隨著戰線越來越向日本本土推進,日本的抵抗也就會越來越頑強。作為同盟國陣營一員的蘇聯怎麼可以在對日作戰問題上袖手旁觀?蘇聯也得參加對日作戰,而且是必須的!當然,為了換取蘇聯出兵的那些條件,損害的都是中國的利益,又不是美國的利益,出賣中國的利益來換取蘇聯出兵,從而減少美國的損失,何樂而不為?

但是到了1945年8月,情況完全不一樣了,戰爭的發展如此之快,眼看日本就要堅持不下去,蘇聯出不出兵都已經無關大局。而且蘇聯這時候出兵那真就是來摘桃子,撿便宜了。雅爾塔會議上,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後三個月就出兵對日作戰,德國於5月9日投降,也就是說蘇聯將在8月9日前後出兵。所以那時美國最著急的就是要讓日本在蘇聯出兵前投降,這樣就可以不用兌現許給蘇聯的優厚條件。但是一向頑固的日本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的,那就讓原子彈來當一回“棺材”吧。

所以,比較確切地說,原子彈不是促使日本投降的決定性因素,而只是推動日本盡快投降的因素;原子彈更不是改變戰爭進程的決定性原因,而只是加快戰爭進程的推進原因。但這一切,既不是為了消滅軍國主義,也不是為了美國大兵,而是為了向蘇聯“賴賬”。

讓全世界看看原子彈的威力

除了促使日本盡快投降,特別是要在蘇聯出兵前投降的原因外,美國扔原子彈還有一個原因,那更是著眼於戰後的考慮。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研製成功原子彈的,但是原子彈威力到底有多強,如果不進行一次實戰檢驗,世人無從了解。如果沒人知道原子彈的威力,那自然就起不到威懾的作用。美國投入了20億美元(1945年20億美元的購買力大約相當於今天的300億美元,如果以黃金價格來比較大約相當於今天的580億美元)的研製經費,總得最後聽個響吧,某種意義上說也是給美國的納稅人一個交代,你看我們花這么錢搞出了這么厲害的武器,還是值得的。

這也是美國把原子彈的第一個襲擊目標選在廣島的原因之一。因為從1945年3月開始的戰略轟炸中,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等大城市被摧毀的面積都超過了50%,早已經是一片瓦礫廢墟,再扔上一顆原子彈,誰知道是原子彈炸的還是之前B-29的功勞?另外,城市規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市區的范圍在直徑5公里最合適,這樣的城市規模才能最大程度體現出原子彈的威力。

因此被美國列入第一批原子彈襲擊的四個城市是:廣島、小倉、長崎、新潟,其中廣島和小倉兩個城市為首選目標,長崎和新潟兩個城市為備選目標。這四個城市的共同點就是,在此前的戰略轟炸中,都只遭到輕微的破壞,城市基本上比較完整,而且城市直徑都在5公里左右,正好可以用來檢驗原子彈的威力。

特別要說的是廣島,是日軍指揮中樞之一,甲午戰爭時期就是日本大本營所在地,二戰後期是第二總軍司令部所在地(觀察者網註:總軍是日本陸軍在二戰中編制級別最大的單位,而當時日本本土總共只有兩個總軍,第一總軍司令部在東京)。同時也是日本陸軍最大的集結地和中轉樞紐,設有規模巨大的軍需品、軍火倉庫、碼頭設施。此外廣島市區的東部還有鐵路中轉樞紐和軍火製造、船舶維修等軍事工業企業。

將廣島列為第一目標的另一個原因是,美國人以為廣島沒有關押盟軍戰俘,也沒有大量的外籍人士,其實在廣島關押有23名盟軍戰俘,主要是在對日本本土空襲中被擊落飛機的機組人員,他們中有10人死於原子彈轟炸。

所以,美國向日本扔下兩顆原子彈,一是為了促使日本盡快投降,二是出於戰後全球政治格局和話語權的考慮。果然正如美國所希望的那樣,投在廣島和長崎的兩顆原子彈,幾乎摧毀了整個城市。一顆大炸彈就能毀滅一個城市,這樣的威力絕對令人震撼,也使人對美國不由自主地產生了敬畏,美國也因此憑借原子彈的核壟斷,穩穩地座上了戰後世界新霸主的寶座。

G. 美國為什麼在日本丟核彈

日本軍國主義是日本遭到原子彈轟炸的真正罪魁禍首。

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德國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歐洲戰場戰事終結。而此時的亞洲太平洋戰場,日本正在負隅頑抗。7月26日,美國、英國和中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

隨著盟軍在太平洋戰場的節節勝利,以及蘇聯單方面廢止《蘇日中立條約》,日本法西斯的失敗命運已不可避免。但日本舉國上下決心負隅頑抗,並幻想時來運轉,贏得轉機。日本軍方甚至制定了魚死網破的決戰計劃,拚命擴充本土防禦部隊數量。

按照盟軍當時的作戰計劃,要迫使日本投降,戰爭可能會持續到1946年底。如果進攻日本本土,估計將造成約2000萬軍民死亡,其中包括50萬盟軍。

1945年7月16日,首次原子彈爆炸試驗取得成功。盟國方面明白這種殺傷力極強的武器帶來的後果,以及使用者應當承擔的責任。

但日軍在菲律賓製造馬尼拉大屠殺、「巴丹死亡行軍」,在中國製造南京大屠殺以及偷襲美國珍珠港等,其殘酷和野蠻已達到了令盟國憤怒的地步。盟軍認為,就日本軍國主義的好戰本性,不使它付出沉重代價,不對其形成致命威懾,日本絕不會放下屠刀,亞洲各國民眾付出的代價勢必更為慘重。

原子彈的作用是巨大的,它的投放加速了日本的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

(7)美國為什麼把原子彈扔下日本擴展閱讀

日本原子彈爆炸的後果:

原子彈爆炸的強烈光波,使成千上萬人雙目失明;6千多度的高溫,把一切都化為灰燼;放射雨使一些人在以後20年中緩慢地走向死亡;沖擊波形成的狂風,又把所有的建築物摧毀殆盡。處在爆心極點影響下的人和物,像原子分離那樣分崩離析。

離中心遠一點的地方,可以看到在一霎那間被燒毀的男人和女人及兒童的殘骸。更遠一些的地方,有些人雖僥幸還活著,但不是被嚴重燒傷,就是雙目被燒成兩個窟窿。在16公里以外的地方,人們仍然可以感到悶熱的氣流。

但是,廣島的事件並未使日本立即同意接受波茨坦最後通牒,即無條件投降。他們竭力掩蓋廣島事實真相,對外宣稱是有一枚隕石隕落在廣島市。並認為美軍只有一顆原子彈,還把希望寄託在蘇聯的調停上。

但1945年,日本從蘇聯領導人那裡得到的回答是:日本仍在繼續著戰爭,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因此,日本政府請求蘇聯調停的建議已失去一切根據。

蘇聯政府遵守對國聯的義務,接受國聯的要求,宣布從8月9日起對日宣戰。就在蘇聯出兵這天的上午11時30分,美國又在日本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長崎全城27萬人,當日便死去6萬餘人,從而加速了日本無條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布投降詔書宣布投降。1945年9月2日,在東京灣「密蘇里」號戰列艦的甲板上,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在投降文件上簽字。簽字的時間是9點過4分。

接著,西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簽字。他代表美國、中國、英國和蘇聯及與日本作戰的其他國家接受了日本的投降。

H. 美國為什麼要向日本投核彈

減少美軍士兵傷亡,關於原子彈威力的測驗,美國向日本投核彈是為了加速戰爭進程。

日本的史學家認為,美國之所以對日本投降原子彈,主要是為了觀察原子彈在實戰中所具備的威力。可以看到,在原子彈被研究出來後,日本是唯一被投放且成功引爆原子彈的國家。

相關信息:

在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這顆原子彈的殺傷力非常驚人。

當時廣島約有30萬人口,在這顆原子彈爆炸之後,直接抹去了超過一半人口的生命。日本戰後統計,在原子彈爆炸的中心點,方圓14平方千米的建築物直接被夷為平地。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9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