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芝什麼時候復工
Ⅰ 面對疫情供應鏈都受重壓,日系車應對有哪些值得稱道之處
一輛汽車的零部件動輒上萬個,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極度考驗著車企供應體系的抗風險能力,一旦某個零部件出現短缺,整車生產就可能按下暫停鍵。日系車企雖然此前抵禦住中國車市的寒流而實現逆增長,但如今面對疫情侵襲時,其產銷也難以獨善其身。
「我們廣州花都工廠在2月底復工率可以達到50%。」東風日產相關負責人近日接受第一汽車頻道記者采訪時如是說。作為受疫情沖擊最嚴重的東風公司旗下的復工先鋒隊,東風日產的花都工廠、發動機工廠已於2月17日復工,大連工廠也緊接著於2月20日復工,其他工廠也即將根據供應鏈和當地政府要求,在確保員工到崗的前提下,逐步啟動生產。不過,在東風日產的四地五廠中,由於湖北襄陽工廠處於疫情嚴重區域,將按照國家防疫部署及襄陽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復工時間待定。
另一家同屬東風公司旗下的日系車企東風本田,由於三家工廠都在武漢,受影響更大。按湖北發布的通告,全省各類企業復工不早於3月10日24時。
除了日產外,豐田日本工廠也面臨壓力。據路透社等外媒報道,豐田汽車公司上周三表示,隨著全球疫情的暴發,未來幾周內供應鏈問題可能會影響其在日本工廠的運營,在3月2日這一周維持正常的產能之後,將在3月9日決定如何繼續日本工廠的運營。豐田中國相關負責人對第一汽車頻道記者稱,暫時沒有明確對外公布的信息。
隨著全球疫情繼續蔓延以及日韓等國感染人員增多,全球汽車產業鏈斷裂的壓力陡增。日本汽車銷售協會聯合會會長加藤和夫日前在東京召開的記者會上稱,受疫情影響,中國汽車零件生產停滯,日本國內各廠家製造的汽車交貨期開始出現延誤現象。他表示,目前已經出現部分斷供的情況,若是生產進一步停滯,難免會對市場產生影響。面對兇猛的新冠肺炎,除在中國的日系合資公司生產銷售受到影響,在日本本土的日系車企也面臨零部件短缺、工廠停產的情況。
將雞蛋放到更多籃子里
日系車企與韓系車企都採取相對封閉式的供應鏈,不過,從目前情況看,韓系比日系受影響更大。因疫情導致中國產裝配電路板斷供,現代汽車成為在中國之外的首家停產的跨國車企,隨後其多家韓國工廠雖然在2月17日基本復工,但在裝配電路板短缺問題尚未完全解決的情況下,又遭遇韓國疫情暴發導致韓國多家零部件企業停產的不幸,現代汽車韓國部分工廠再次陷入停工。
中國零部件工廠約占日本汽車製造商零部件采購整體體量的30%,而韓國車企對中國零部件工廠依賴程度相對更高,尤其是裝配電路板等零部件。韓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韓系整車廠的裝配電路板中87%由中國製造。
長期關注汽車行業的芥姜咨詢首席顧問楊威近日接受第一汽車頻道記者采訪時稱,韓系供應鏈更加註重成本,所以在中國生產較多,大多為韓國企業轉移過來。而日系已形成真正的全球供應鏈,特別在東南亞一帶有較強替補能力。此外,日系車在非洲等生產基地也逐漸發展起來,例如在西非可看到很多日本車,都是奈及利亞和南非生產的,說明其在非洲都已有較為成功的供應鏈。
楊威認為,日系的風險管理做得比較好,一方面是存在備選供應商系統,另一方面是形成注重安全、注重預防風險的企業文化。
日系車企普遍重視全球化和多元化,尤其在日本2011年3·11大地震和2016年熊本地震中受到重創之後,豐田、本田、日產等整車企業皆出現過停產,對供應鏈進行反思和重構。
一直以來,豐田採取「准時」生產體系,盡力減少庫存,只需從供應商手中獲取所需的零部件便可進行生產,力求消除一切浪費。不過,這一生產方式令其在日本3·11大地震中受到重創。豐田花費了數周的時間來研究供應商如何受到地震的影響,並開發了供應鏈資料庫,該資料庫提供了有關公司供應商的詳細資料,以此識別緊急事故中供應鏈可能發生的中斷。隨後在2016年,豐田對生產系統改進細節,「准時」生產系統的大方向不變,但特殊時期會採取特殊的措施,並通過供應商多元化、產地多元化等措施降低風險。
目前,豐田在全球已建立逾50個生產基地,並不斷加快落實現地化生產,尤其是在華加快核心零部件國產。此前,豐田投資近7億美元在江蘇成立的豐田汽車研發中心,推進混合動力技術的本地化研發,從2015年起逐漸實現混合動力總成國產。愛信自動變速箱等核心零部件也即將國產。近年來,廣汽豐田的漢蘭達一度生產跟不上銷售步伐,主要受由豐田參股的日本愛信精機變速箱供應不足的影響。不過,愛信精機的附屬公司愛信AW與廣汽集團和吉利汽車旗下子公司於2018年分別成立合資公司,進行變速器等汽車零配件的生產,按原計劃皆於2020年內投產。
還有,豐田對電動車的核心零部件供應鏈也大刀闊斧進行調整。此前,豐田在鋰電池上主要與松下合作,但2019年一下將電動供應商擴展到五家,通過更多樣化的關鍵零部件供應鏈加速電動化進程,除了與日本松下、東芝、湯淺在電池供應領域結盟之外,還首次牽手寧德時代、比亞迪兩家中國電池製造商。近日,豐田在華合資公司一汽豐田傳出85億天津籌建新能源工廠的消息,將是豐田與比亞迪聯手的力作。
隨著供應商及產地加快多元化,即使在中日疫情左右夾攻下,大多日系車企在華的工廠皆相對平順地逐漸復工復產。就在上周五,廣汽豐田的全新車型威蘭達如期上市。廣汽集團近日接受第一汽車頻道采訪時稱,旗下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的零部件暫時未受日本疫情影響。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東芝撤離中國,研發機構和公司搬回國內和越南,你對這家公司有多少了解
東芝是一家日本著名的電子電子企業,成立於1875年是一家歷史超過百年的老牌公司,全球五百強企業,在我這個80後的心中,雖然東芝是日本品牌,但是確實成為了高端電子產品的代表。
“貴”,更是顧名思義,東芝的所有產品都要比其他品牌的產品要貴上很多,東芝只做高端產品,所以售價都不低,就拿電飯煲舉例,就是現在,東芝的電飯煲最便宜的也要上千,動輒上萬的電視也是很常見。
可是,就這樣一家歷史悠久的著名公司,現在在其傳統優勢產業上已經是日落西山了,賣的賣、倒閉的倒閉,已經大不如前了。我覺得一是其戰略上有些跟不上技術的進步,還有就是現在的選擇太多了,高端的選擇也很多,品質都不比東芝差,價格上較東芝還有很大優勢,那麼誰還願意買東芝的產品呢?我是肯定不願意的。
東芝已經漸漸跟不上時代了,這是事實,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東芝也撤離了中國,將研發機構和公司辦回國內,一部分搬去了人工更低的越南,希望以此重整旗鼓,但是我認為希望比較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