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端午節吃什麼
1. 與中國相比日本端午節有什麼特色
日本的端午節是在其平安時代以後由中國傳入的。日文是以中文為基礎的,但大部分字都變了樣,並且字意、詞意、發音也不相同了。端午節本來應該是陰歷五月初五,而到日本後就變成陽歷5月5日了。到現在,日本的端午節與中國的端午節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意義上卻已經完全不同了。
在中國,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人們為紀念屈原而吃粽子和舉行賽龍舟活動,同時,在這一天有插艾蒿避邪的風俗。而在日本,端午節主要是為了避邪而吃粽子和柏葉餅。並且要插菖蒲避邪(因為菖蒲葉子的形狀像劍,所以用來避邪)。客觀地說,日本過端午節的時間正是萬物生長的時期,同時也是百病可能發生的季節。菖蒲是中葯,能夠消除病魔。
日本的端午節又是男孩子的節日。這是因為在日語中「菖蒲」和「尚武」是諧音,因此漸漸地變成了男孩子的節日。人們希望男孩子茁壯成長和事業有成,於是豎起鯉魚旗,擺上武士偶像、盔甲和戰帽。我們走在街上,看到一些家庭的院子里豎起了鯉魚旗,據說,此舉是希望孩子像鯉魚那樣健康地成長,有中國望子成龍的意思。從下面看鯉魚旗,浮現在藍天下的鯉魚很像在水中游動著。另外,為了避邪,人們將菖蒲插在屋檐下,或將其放入洗澡水中洗澡。
2. 日本端午節
ドラゴンボートフェスティバル
日本端午節介紹
日文:
現代では「こどもの日」として祝われる5月5日。この日はもともと五節句の端午の節句にあたります。端午の端は「はじめ」という意味で、「端午(たんご)」は5月最初の午(うま)の日のことでした。それが、午(ご)という文字の音が五に通じることなどから、奈良時代以降、5月5日が端午の節句として定著していきました。
端午の節句は、その時期に盛りを迎える菖蒲を様々な形でふんだんに用いることから、菖蒲の節句とも呼ばれています。菖蒲には、古來から健康を保ち、邪気を祓(はら)う力があると信じられていました。菖蒲はいわゆるハーブのように、その葉から出る強い香りが活用されたのです。菖蒲湯に入浴し、菖蒲酒を飲み、菖蒲枕に眠るなど、端午の節句は、まさに菖蒲づくしの一日でした。また、こうした薬効の活用だけでなく、家の軒に菖蒲を飾って邪気を祓うという風習も古くから行われました。
5月は、春から夏への季節の変わり目にあたり、疲れが出たり病気になりやすい頃です。また、田植えという、稲作の最大の要となる行事が行われれるため、これにそなえて十分な銳気を養っておく必要がありました。端午の節句には、そんな時期を上手に乗り切る知恵が盛り込まれているのです。
中文:
戰後日本的民俗節日,除中秋節外,一般按陽歷算。每年的公歷5月5日是日本的兒童節,又稱「男孩節」、「鯉日」。端午節也是在陽歷5月5日。因此,兒童節實際上是端午節和男兒節合並而成。這一天除了中、小學校舉行一些兒童慶祝活動外,一般家庭仍按以往端午節、男兒節的習俗來過。人們仍習慣吃角黍(粽子)和柏葉餅,
飲菖蒲酒。除飲菖蒲酒外,有的地方還有「菖蒲浴」(用浸泡過菖蒲的水洗澡)的習慣。在農村還有在棚頂和門上插菖蒲、艾草,以占卜吉凶的民俗。
兒童節,千家萬戶則在房頂或院內旗桿上,升起彩幡和鯉魚旗。這是從17世紀起將端午作為男孩節之後日本獨特的風俗。現在,沒有男孩只有女孩的家庭,也有升鯉魚旗的。此外,有的家庭還給男孩買武士模樣的小偶人,希望孩子長大後,像武士一樣強壯和勇敢。
3.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各國端午節習俗
我國傳統的端午節習俗有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
韓國端午節習俗:除了舉辦多種祭祀儀式外,韓國當地還會組織比如摔跤、盪鞦韆、拔河、射箭等比賽,還有假面舞、煙火表演、端午放燈等活動。
日本端午節習俗:在日本,端午節主要是男孩子的節日,有男孩的家庭要掛出鯉魚形狀的旗子。江戶時代,崇尚武士精神,日本人認為鯉魚是力量和勇氣的象徵,表達了父母期望子孫成為勇敢堅強的武士的願望。
越南端午節習俗:在越南大人們會給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戴五色線。據說,戴五色線的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
新加坡端午節習俗:新加坡的端午節,會在東海岸公園舉行精彩的龍舟邀請賽,世界各地的龍舟隊伍聚集在此,一較高低。
德國端午節習俗:端午賽龍舟在德國落地生根已經有20多年,龍舟賽在德國流傳很廣,比賽時,每支龍舟可容納20人,選手允許使用自帶劃槳。
4. 端午節我們都會吃粽子,那日本韓國端午節也吃粽子嗎
端午節在我國是個比較盛大喜慶的節日,一般有賽龍舟活動,家家有吃粽子的習慣。那在我們的鄰國日本韓國有沒有過端午吃粽子的習慣呢?
其實是有的日本端午節也是日本一個傳統節日,又稱端午之節句、菖蒲之節句,在日本已有悠久的歷史,雖然日本的端午節是由中國傳入,但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具有當地特色的節日。
5. 日本各大節日的飲食
日本並不是每個節日都一定要吃什麼的,我只把特定的,大多數日本國民在此節日一定要吃的,舉出來
元旦:雜煮年糕湯
こどもの日:鯉魚燒,柏餅,粽子(與我國端午節是同一天)
盂蘭盆節:甜酒
月見:米粉團
七五三:千歲糖,紅豆米飯,鯿
6. 日本為什麼也有端午節習俗是什麼
日本的端午節
二戰前,日本的端午節又稱兒童節,是男孩子的節日。這一天有男孩子的家庭,豎起鯉魚旗,吃粽子和柏葉餅來祝賀。豎鯉魚旗是希望孩子像鯉魚那樣健康成長,有中國「望子成龍」的意思。從下面看鯉魚旗,浮現在藍天下的鯉魚很像在水中健壯地游。另外,為了避邪,把菖蒲插在屋檐下,或將菖蒲放入洗澡水中洗澡。說到避邪,還有著這么一段傳說:從前,有個叫平舒王的君主,誅殺了一個不忠之臣,這個奸臣死後化為一條毒蛇,不斷害人。有個有智謀的大臣,頭戴紅色的蛇頭,身上灑滿菖蒲酒與之激戰,最終制服了毒蛇。從此,在端午節時,插菖蒲、熏艾葉、喝菖蒲酒,就流傳開來,成為傳統的風俗,日本人稱「艾旗招百福,蒲劍斬千邪」。
端午的習慣是在日本的平安時代以後由中國傳入日本的。到現在,與中國的意義大不相同了。中國是在陰歷五月初五這一天為紀念屈原而吃粽子和舉行賽龍舟活動的;在日本,主要是為了避邪而吃粽子和柏葉餅。菖蒲因為葉子的形狀像劍,被用來避邪的。其實依我看,菖蒲是中葯,能夠消除病魔倒是真的。在日語中「菖蒲」和「尚武」是諧音,因此日本端午節又漸漸地變成了男孩子的節日。至於為什麼端午節定在5月5日,老闆也說不上,或許是從中國傳過來變了樣也未可知。
雖說中日兩國的端午節意義已不相同了,但中日兩國的文化還是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