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南瓜包怎麼樣
Ⅰ 豬肉餡餃子的正宗做法,日本青南瓜豬肉餡餃子怎樣做
1..准備青南瓜一個,洗凈切碎
2.在包餃子前開始放食鹽,捏一下,會有汁出來,可捏掉一點;
3.調好豬肉餡,放鹽蔥姜料酒適量。
4.在調好的肉餡里加個雞蛋
5.把調好味的南瓜碎放入肉餡中調均
6.在菜場買來現成的餃皮
7.包上調配好的餡就成了。
8.擺放時間不能長,餡里有汁,防止流出;
9.煮餃子就與平時一樣啦
10.可口的南瓜肉餡餃子就這樣可下肚啦
Ⅱ 南瓜做麵包怎麼樣做法
用料
高筋麵粉 200克
南瓜泥 70克
細砂糖 25克
全蛋液 25克
牛奶 60克
鹽 2克
耐高糖酵母 3克
無鹽黃油 20克
內餡
豆沙 120克
棉線(面團表面用) 24條(一條長28厘米)
南瓜麵包的做法
把南瓜去皮切成塊蒸熟放涼,放入保鮮袋按壓成泥。想要更細的南瓜泥,可以用網篩過濾。
(也可以把南瓜泥和牛奶一起放入破壁機攪拌比較細膩)
小貼士
1.南瓜泥中含的水分不同,可能每次都會有所差異,自己調整一下液體的用量。
2.面團不要太軟,不然會不利於成形。
3.各家的烤箱各有特色,烤制溫度和時間僅參考,火候注意一定要控制好。
4.棉線也可以浸色拉油擰干。(便於烤好後取下來)
Ⅲ 南瓜餡包子的家常做法 關於南瓜餡包子的家常做法
1、選日本南瓜300g,這種南瓜水少,不需擠水。
2、刮掉南瓜外皮,用擦子擦成絲,用刀稍微切短。
3、蔥蒜切細末,半個辣椒也切細末(也可以不放)。
4、取適量泡發粉條切成小段。
5、熱鍋冷油,炒鍋放一大勺油,先下辣椒末煸炒幾下,再下南瓜絲翻炒,加入粉條,蔥蒜末,關火。炒制過程很快,不需要炒熟。晾涼,加五香粉、生薑粉、醬油少許,鹽4g備用。
6、麵粉250g,加入142克水,1.5克酵母,和成柔軟面團,不需發酵。直接搓長條,切劑子,擀成面片,開包。
7、這個量的餡料,一共包了8個包子。250g麵粉包這個餡料剛剛好(我怕餡多,和面時又多加了一把面。多出一個劑子,擀擀扭了個花捲)。
8、包好後,蓋布子省發至包子變輕盈。開水上鍋,大火上汽,轉中火,保持有蒸汽溢出,用時14分鍾。
9、時間一到,直接關火掀蓋。包子個個暄暄軟軟。
Ⅳ 日本桔瓜〔小南瓜〕怎麼吃
日本桔瓜不僅外觀漂亮,觀賞價值高,且果肉營養價值高。成熟的果實經烘烤或蒸煮後,即可食用,口感粉香甜糯。
因此果實已被國內多家著名高檔酒店加工製作成盛放鮑魚和魚翅的南瓜盅,深受消費者的青睞。特別是在果實還沒有到老熟期時,連瓜皮吃起來也粉糯香甜。該品種也可作為普通消費者每日的食療保健點心,只需將果實切開挖出種子,置於微波爐中烘烤3分鍾到5分鍾,就可品嘗到粉香甜糯的南瓜餅。
桔瓜是一種迷你型的日本小南瓜,顏色淡黃,瓜表有數十條縱向棱溝,溝內的顏色比瓜其他部位的顏色要深,形狀和顏色非常的漂亮且口感細膩甜糯。單瓜質量200到300克,不僅可供觀賞、還可在餐飲上作裝飾材料。
Ⅳ 日本南瓜怎樣種植_日本南瓜的種植方法
日本南瓜你聽說過嗎?聽過的你知道日本南瓜是怎樣 種植 的呢?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日本南瓜的種植 方法 ,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日本南瓜的種植方法
1.肥水管理。巧施前期肥,重施長瓜肥。南瓜需肥量大,根系吸收力強,其生長習性是前期易徒長,宜於結瓜後追施1次肥,旺1次藤、結一次瓜,因此前期要適當控制肥水(特別是氮肥),以免徒長,致開花結果遲或落花落果多。定植成活後每畝施10%人糞水500千克,當有5~6片真葉,蔓尚直立未倒伏之前追施第1次養蔓肥,每畝施人糞水500~750千克,行間撒施草木灰50千克,促使莖蔓生長。當出現雌花後,如果嫩梢頭向上生長,葉色翠綠,表示生長過旺,不宜再施追肥,以防徒長或落花落果。至第1朵雌花著果大如碗時,第2次追施瓜肥,每畝施人糞水1500~2000千克,促進幼瓜生長。至第一、二瓜採收後,炎夏期間除灌水外,宜重施第3次優瓜肥,畝施濃人糞水l500~2500千克,或化肥20~25千克,促使莖藤生長,再結伏瓜。 大暑 前後收伏瓜時,追施第4次肥,使其多結秋瓜,延長供應期。注意:田間要溝渠配套,不能積水。
2.中耕培土。南瓜常與越冬作物或短期蔬菜間套種,定植後5~6片葉或前作收獲後應及時沿瓜絡進行中耕疏土,結合培土於根際1~2次。
3.植株調整。包括搭架、整蔓、摘心等。早熟南瓜宜主蔓結瓜,應適時進行整枝摘心,以減少養分消耗,促進早結果。
日本南瓜整枝有單蔓和多蔓之分,單蔓整枝只留主蔓,結瓜側枝全去掉,每蔓留2~3個瓜,在最後1個前留5~6片葉打頂,此法適宜栽植密度大的早熟品種。主蔓整枝指主蔓5~6葉時打頂,促側蔓生長,選留健壯的側蔓2~4個,每蔓留瓜1~2個,瓜前留5~6片打頂,適宜土壤肥力高的中晚熟品種。南瓜壓蔓可使瓜秧生長出不定根,起到固定蔓的作用,控制瘋秧減少風害。壓蔓時從第7或第9節起,每隔5節壓1次,即在其莖節處覆土,這樣能使葉片保持良好的光照態勢。
爬地南瓜,當莖蔓長到66厘米,倒伏時進行整蔓,去除過多的初生分枝或萌芽,每株留2~3蔓,使蔓葉均勻分布地面,並分期進行壓蔓3~4次,每隔33~66厘米壓一土塊,使蔓的節部生不定根,可增強吸肥力,並可防止風吹動瓜蔓影響結瓜。
需要搭架的南瓜品種,每株立一竹竿,多行單蔓整枝,蔓長66~100厘米時,除去其餘腋生萌芽,將蔓基部伏於地面沿竹竿繞一圈後,蔓節上壓土塊後即引蔓的先端上架,同時進行吊蔓,使蔓葉均勻分布架上,著果後於著果部上留8~10葉摘心。
4.溫光管理。定植後1周內要密閉小拱棚,保溫保濕促成活,秧苗成活後,要逐漸打開,盡量增加光照,陰雨天盡量保溫為主,碰到7~10天以上連續陰雨天,同樣要適度揭開薄膜通風,大棚溫度以白天25~30℃、夜間15℃為主,隨著氣溫的回升,也要做好防高溫燒苗工作。小拱棚栽培的,降溫時要兩頭通風,畦過長的也要注意中間通風,下午3時關好棚,這樣可一直維持到 穀雨 ,4月中旬可拆掉小拱棚。
5.保花保果。南瓜為雌雄異花,靠昆蟲傳粉,如遇低溫多雨、光照不足,昆蟲活動少,影響授粉,造成落花,或因施肥不當,特別是氮肥過多,蔓葉生長過旺,亦會引起落花落果。應根據不同原因,採取以下不同方法保花保瓜:
①人工輔助授粉。在開花盛期,上午6~10時採摘當天開放的雄花,除去花冠,將花蕊直接接觸或套在雌花柱頭上,即可達到授粉目的。授粉後亦可用細鉛絲夾住花冠,防 雨水 淋掉花粉。
②用激素蘸花。南瓜早熟栽培育苗通常處於低溫、短日照期間,因此早期發生的雄花很少或發育不良,此時可用1:5濃度的結瓜靈塗抹雌花,促使坐果,雄花發育正常後,要對南瓜進行人工輔助授粉,通常要在清晨9時以前進行,授粉後,為防止雨水,可摘葉片遮蓋雌花。
③破藤嵌炭。如氮肥過多,莖葉徒長,不易結瓜,可在主藤距根際部33厘米處,用刀縱破瓜藤嵌入木炭,抑制生長,也有保果之效。
④爬地瓜發生徒長落果,可採用整理藤蔓的方法,如摘除過密老葉,或在蔓節下墊草,防止莖節生根,使其生長轉弱,亦可促進著果。
6.採收。為了確保南瓜優質高產,要適當早摘根瓜,一般在授粉後17~20天採摘為佳。進入梅雨季節前,為防止白粉病的發生,可用多菌靈、百菌清、甲基硫菌靈、代森錳鋅、戊唑醇等噴霧防病。
日本南瓜新品種
一、愛碧斯:
1.特點:平均單果重約1.2公斤,果皮濃綠色,有斑馬紋,外表美觀。果肉濃黃色,肉質偏粘性,食味極佳。生長勢旺,對土壤的適應性廣,低溫下蔓的生長仍很好,畝主可達2500公斤以上。春季2至4月播種,6至9月收獲;秋季8至11月播種,11至5月收獲。
2.栽培要點:育苗45天,以5片真葉時摘芯,之後定植。苗床用保水和排水都相對較好的土壤,培育壯苗是關鍵。在定植前一周,要進行夜冷處理以煉苗。定植時,在田氣溫必須在12℃以上,這樣可以促進前期生長。每畝定相干270至300株。一定要進行整枝,每株保持2至3個子蔓。著果後,子蔓最好盡早摘除。著果位置在第7至8節位。開花後32天就可收獲,最好採摘完全成熟的瓜,以便發揮該品種特性。
二、霍克麗愛碧斯:
1.特點:肉質比“愛碧斯”南瓜更粉質,食味甘甜,品質優良。比“愛碧斯”早熟5天,可適應大棚或拱棚早熟栽培,提早上市。單果重1.6公斤,果形比“愛碧斯”略大,呈高圓形,果肉特別厚。果皮濃綠有淡斑紋。長勢旺盛,低溫期也能迅速長蔓。雌花多,著果力強,栽培容易。
2.栽培要點:一般的拱棚栽培在花後30天就可上市,開花後45天粉質最強,這時收獲能充分體現該品種的特性。最好不要割青,完全成熟後上市不僅產量高,而且品質優良。第一著果位最好選擇在子蔓的第10至13節上。太早著果應及時摘除。
日本南瓜高效栽培技術
日本南瓜中小棚覆蓋栽培,是一種低成本、高產量、高效益的栽培技術,目前這一技術 在我市迅速推廣,占我市日本南瓜總面積的70%以上。其主要栽培技術如下:
一、選用良種,育好壯苗
品種以早熟、優質、高產的青皮南瓜品種“栗自蔓”為好。利用大棚4層膜保溫育苗, 於1月中下旬播種,2月下旬至3月上旬,苗齡達40~50天,真葉3~4片、苗高15cm左 右的矮壯苗標准時即可定植。育苗的技術主要掌握以下3條:
1.做好苗床,排好營養缽 苗床應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塊,做寬1.2m、深20cm (常視苗數量而定)的凹床,下墊1層舊地膜防水隔熱,然後鋪1層2~3cm厚的薄土,再 鋪地熱線,再鋪一層細土後密排營養缽。
2.熱水燙種,恆溫催芽 將種子放入55℃熱水中攪拌至水溫降至30℃,浸種4~6h。 取出瀝干置於30℃恆溫箱內催芽,並每天用30℃溫水淋洗種子。85%以上種子露白時即可播 種。
3.適溫出苗,降溫促壯 子葉出土前晝夜保溫25~30℃,1/2出苗後揭去地膜,全部出 苗後,白天溫度降到20~25℃,夜間15~18℃。在晴天中午氣溫較高時應多通風,降溫降 濕,防止瘦弱高腳苗的產生;定植前7天增大通風量煉苗,提高抗寒能力。
二、合理整地,適當密度,適時定植
在8~10m寬度以內只需做1條定植畦,翻地做成寬1.0m,高30cm的畦。用1.0m寬的 黑膜平鋪於畦面,2m長的竹片和2m寬的塑料薄膜於畦中搭成底寬1.2m,高60cm的小拱棚, 外用4m長的竹片和4m寬的防霧防滴保溫膜搭成底寬2.3m,高1.15m的中棚。中棚外兩側 各開1條深30cm、寬40cm的排水溝,與田邊回溝相連(見圖1)。定植前10~20天扣棚預熱。 密度以每667m2 250~300株為好。每畦交叉種瓜2行,小行距50cm,大行距7.5~9.5m, 株距50cm。於2月底至3月上旬選擇冷尾暖頭(冷空氣臨近結束,天氣轉晴,氣溫開始回 升之時)晴好天氣定植,栽後蓋好地膜和中小棚膜,並在地膜上適當噴灑清水以提高苗周圍 的空氣濕度,促進活棵。
三、做好大田管理工作
1.施足基肥,適時追肥 扣棚預熱前,在畦中開溝,每667m2施腐熟有機肥2000kg, 進口復合肥15~20kg,鉀肥10kg。到頭茬瓜採收結束,第2茬瓜膨大期,看苗每667m2施 尿素10~15kg,或腐熟人畜糞肥20~30擔,於畦的兩側開溝施用,防止後期早衰。
2.整枝理蔓 當蔓長50cm左右時開始整枝,留主蔓和2條健壯子蔓,摘除其餘所有的 子蔓和孫蔓。把2行瓜蔓分別理向兩邊,並每隔1m左右壓1次蔓,使蔓定向伸向兩邊空地。 當蔓伸到中棚膜邊時,掀起中棚底邊1小洞,讓蔓伸出膜外(遇寒潮時蔓留膜內)。當蔓長 至溝邊時,用小竹條或蘆葦桿橫架於溝上,防蔓下溝浸水。
3.人工授粉 因南瓜集中在凌晨5~6時開花,故人工授粉應在凌晨進行,早上9時前 結束為好。
4.溫度管理 定植後3層膜密閉保溫7~10天,以促成活。此後在晴天中午氣溫較高時 中小棚兩頭適當通風換氣,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揭膜時間逐漸延長,揭膜程度逐步加大,要 盡可能把棚內氣溫控制在30℃以下。3月中下旬瓜蔓長1m以上,再無法在小拱棚內繼續生 長時,揭去小拱棚膜。4月20日左右氣溫穩定通過15℃時,可揭去中棚膜。
5.清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春季雨水較多,要經常檢查田間四周的回溝和田中排水溝, 嚴防瓜畦積水。
6.防治好病蟲草害 日本南瓜對病蟲害的抗性較強,主要要做好“一病一蟲”的防治, 即蚜蟲和白粉病的防治。可用10%一遍凈1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用15%粉銹寧可濕 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白粉病。中棚內的雜草可人工拔除,中棚外的雜草要在中棚膜拆除前 15天左右,用10%草甘膦水劑500mL加水50kg噴霧防治。
四、適時採收,保證瓜的質量
頭茬瓜要適當早收,若採收過遲,會影響後茬瓜的膨大而影響產量,而採收過早又會影 響頭茬瓜品質。一般要求在授粉後20天左右瓜蒂周圍顏色由淡綠轉為深綠色時採收為最佳, 既能保證質量,又不影響後茬瓜的膨大。採收期一般為4月下旬至6月底。
日本紅密南瓜栽培技術
日本紅蜜南瓜又稱栗南瓜、西洋南瓜,具有色艷、早熟、產量高、耐貯藏、易栽培等優良特性。該瓜營養豐富,食味佳,越來越受到城鄉居民的青睞。
1.種植季節:北方春季露地種植,3月中下旬育苗,6月中旬至7月收獲;秋露地栽培,7-8月育苗,10-11月陸續採收。南方春露地栽培,1月下旬至2月上旬育苗,5月上旬上市;秋露地栽培,7-8月育苗,10-11月收獲。採用大棚栽培,種植時間可提前或延後。
2.培育壯苗:壯苗標准:苗齡30天左右,具3-4片葉,高15cm,根系發達。播種前曬種2-3天,先催芽,待種子胚根露白2-3mm時播種,採用10cmx10cm營養缽育苗。苗期溫度白天20-30°C,夜間10-20°C,盡量增加光照,少澆水。
3.整地定植:盡量選擇土層深厚、排灌方便、前茬未種過瓜類作物的地塊種植,低窪易澇的地塊不宜種植。多施有機肥,深耕整平,按栽培方式的不同作寬1-4米高畦,參考株行距0.8×2m,即每667平方米定植400株左右,高密度可在1000株;為集中肥力,在定植穴周圍30cm每穴施入0.05kg復合肥。注意定植不要過深,秋季定植,要澆水2-3次,確保成活。
4.整枝授粉:667平方米種植密度在400株以上的採用單蔓整枝;在300株左右的,可保留1條主蔓和2條子蔓,或者留2條健壯側蔓,其餘側蔓、子蔓全部摘除。當莖蔓長到0.8m時開始壓蔓,以後每長0.8m.壓蔓1次共壓2-4次。第一個根瓜摘除,選留10節以後子房健壯的雌花坐瓜,每蔓留2-3個瓜,瓜坐穩後可打頂。晴天上午7-9時取不同株或 其它 品種(南瓜或西葫蘆)的花粉授到雌蕊上。
5.追肥澆水:幼瓜坐隱後和膨瓜中期各追肥1次,每667平方米每次施復合肥15kg,可結合澆水進行;坐瓜後葉面噴施微肥2次,可提高品質。北方栽培視土壤墒情結合追肥,澆水2次。採收前15天不能澆水。南方春季栽培一般不需澆水,秋季栽培視乾旱情況澆水1-2次,特別注意雨後要及時清溝排水。
6.果實保護:幼瓜膨大後用瓦片或泡沫墊將瓜墊起,若瓜著生低窪處,可移至高處,以免爛瓜;若後期光照過強,可用青草或瓜葉等物為瓜遮蔭,以防日灼;若立架或吊蔓栽培,瓜長至10cm時用繩將瓜柄吊起。該品種抗病性強,一旦發生白粉病,可用粉綉寧、托布津等防治。大棚栽培需常通風換氣,降低濕度。
7.適時採收:紅蜜南瓜以採收老熟瓜為主,一般果柄處明顯發生龜裂;果皮堅硬,出現品種固有的金紅色時即可採收。放在通風乾燥,10°C左右的環境下貯藏,可保持較長時間而品質風味幾乎不變。
Ⅵ 日本南瓜子好吃嗎
日本南瓜子仁富含對牙齦和牙槽骨非常重要的兩大類營養物質。一是含有大量的磷,每100克南瓜子仁含磷1159毫克,老年人牙槽骨萎縮與磷流失有關;二是富含胡蘿卜素和維生素E,這兩種物質能夠直接滋養牙齦,預防牙齦萎縮。
Ⅶ 日本板栗南瓜的做法
板栗南瓜怎麼吃?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金色的南瓜成熟,而這種綠皮的小圓南瓜也漸漸進入大家的視野,它屬於一種特殊培育品種的南瓜,因為吃起來有板栗的香糯感,又被叫做板栗南瓜。除了外觀與成熟的長南瓜的金黃色略有不同,口感上更嫩、偏糯、纖維少,個頭小,特別容易蒸透,因為軟糯綿、有著板栗的口感,也非常適合製作成嬰兒輔食。
我個人也非常喜歡這種小小的板栗南瓜,一個一斤多吃起來也沒有什麼負擔,不浪費,吃法多樣,下面就分享3款我喜歡的板栗南瓜製作的美食,希望大家喜歡!
蒸板栗
毋庸置疑,板栗南瓜最原汁原味、最好吃的方法一定是蒸著吃了。
食材:板栗南瓜 1個。
簡要步驟:
1、板栗南瓜清洗干凈,對半劈開,然後去除籽,切成小瓣。
2、蒸鍋內放入水,冷水上鍋後,大火上汽後再蒸15分鍾即可。
3、蒸的板栗南瓜,軟糯好吃,綿密細膩,直接取肉碾成泥做嬰兒輔食也相當不錯喲,比起普通的長南瓜,口感細膩,無纖維感。
豆沙南瓜餅
食材:
南瓜(凈重):250g,糯米粉:180g,豆沙餡:100g,食用油:適量,白芝麻:裝飾(可選)適量。
製作步驟:
1、南瓜洗凈、去瓤去皮,切小塊,蓋保鮮膜蒸熟。
2、去掉南瓜多餘水分,趁熱壓成泥。
3、慢慢加入糯米粉,揉至一個光滑不沾手的南瓜面團。
4、南瓜面團均勻分成10份,餡料分成10份,搓圓備用。
5、南瓜麵皮包入豆沙餡,搓圓,壓扁成餅。
6、平底鍋預熱,加入適量食用油,小火慢煎至兩面金黃。
Tips:
1、不沾平底鍋小火慢煎可以避免用太多的油,降低熱量,更健康喲。
2、不同品種南瓜含水量不一樣,不同品牌糯米粉吸水性也不一樣,需要慢慢加入糯米粉,一邊加一遍揉至光滑不沾手的面團即可。
3、不夾餡的南瓜餅也同樣好吃,按照個人喜好來選擇即可。
燕麥南瓜豆漿
食材:
蒸熟的板栗南瓜:幾塊,燕麥片:適量,黃豆:一把,清水:適量。
簡要步驟:
1、將板栗南瓜切塊蒸熟,挖出肉,趁熱碾成泥。
2、黃豆清洗干凈,所有材料放入豆漿機,加入適量清水,然後運行「五穀豆漿」一個程序即可。
3、倒出豆漿,開吃,金黃色的燕麥南瓜豆漿營養又美味喲,做法也超簡單,適合做早餐搭配喲!
好了,3款美味的板栗南瓜製作的美食就分享好了,喜歡的夥伴歡迎拔草製作喲!
Ⅷ 日本南瓜怎麼做好吃
用料:日本南瓜1個、總統黃油20克、九吉公藏蜜2小包、食鹽1-2克。日本南瓜對半切開,把南瓜籽挖掉。切塊,不需要太厚,薄一些容易烤熟入味。兩小包九吉公的藏蜜,加點鹽、水調勻。蜂蜜鹽水刷在南瓜上,再把一小塊總統黃油抹在南瓜上,多餘的黃油直接放入錫紙盒裡。
Ⅸ 美味香酥日本南瓜餅的做法 美味香酥日本南瓜餅的做法有什麼
1、南瓜去皮去瓤切薄片,大火蒸15分鍾。用微波爐做熟比較好,不會太多水。
2、將蒸好的南瓜片放入盆中,趁熱用勺子搗成南瓜泥,加入綿白糖拌勻。
3、南瓜泥稍微晾涼後,分次加入糯米粉,再加少量的麵粉。和成略軟的面團,以不粘手為宜。
4、將面團分成若干個小塊,壓扁,或是做成各種可愛的形狀。
5、加熱平底鍋,加入少許食用油,轉中小火,將南瓜餅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Ⅹ 南瓜豆沙麵包的來源
豆沙麵包是日本的一種麵包,內為紅豆餡。豆沙麵包是由木村屋創業者,茨城線出身的舊士族木村安兵衛和他的次男木村英三郎策劃出的麵包。
1874年開始在銀座的店鋪銷售,並博得好評。1875年4月4日,豆沙麵包被獻上給賞花行幸的明治天皇,木村屋的豆沙麵包因此成為皇室的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