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哪些內閣大臣
❶ 日本一共有多少個大臣
「內閣十九臣」首相(總理大臣):安倍晉三
副首相兼任財務金融大臣:麻生太郎
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
外務大臣:岸田文雄
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
經濟再生大臣:甘利明
農林水產大臣:林正芳
法務大臣:谷垣禎一
總務大臣:新藤義孝
國土交通大臣:太田昭宏
經濟產業大臣:茂木敏充
文部科學大臣:下村博文
環境大臣兼任核事故擔當大臣:石原伸晃
國家公安委員長兼任綁架問題擔當大臣:古屋圭司
復興大臣:根本匠
厚生勞動大臣:田村憲久
少子化擔當大臣:森雅子
沖繩·北方擔當大臣:山本一太
行政改革擔當大臣:稻田朋美 在這些內閣大臣里,最沒實權是的首相,這是日本和其他國家的區別,日本的首相是內閣的召集人,不是主事人,所以盡管換的很頻繁,也不影響大局。
❷ 日本內閣各大臣都有什麼職責,能幹什麼,在哪種權力上有最大優勢
2016年8月3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改組內閣,內閣名單如下:
首相(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あべしんぞう)
副首相(副總理)兼財務大臣、金融擔當大臣:麻生太郎(あそうたろう)
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すがよしひで)
外務大臣:岸田文雄(きしだふみお)
防衛大臣:稻田朋美(いなだともみ)
農林水產大臣:山本有二(やまもとゆうじ)
法務大臣:金田勝年(かねだかつとし)
總務大臣:高市早苗(たかいちさなえ)
國土交通大臣:石井啟一(いしいけいいち)
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せこうひろしげ)
經濟再生擔當大臣:石原伸晃(いしはらのぶてる)[2]
文部科學大臣:松野博一(まつのひろかず)
環境大臣兼核事故擔當大臣:山本公一(やまもとこういち)
國家公安委員長:松本純(まつもとじゅん)
復興大臣:吉野正芳(よしのまさよし)[3]
厚生勞動大臣:鹽崎恭久(しおざきやすひさ)
沖繩及北方領土問題擔當大臣:鶴保庸介(つるほようすけ)
地方創生擔當大臣:山本幸三(やまもとこうぞう)
一億總活躍社會擔當大臣:加藤勝信(かとうかつのぶ)
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及東京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擔當大臣:丸川珠代(まるかわたまよ)
上面是16年8月3日改組的日本內閣(17年8月3日又改了),下面我來逐個解釋:
1.首相是內閣總負責人,正常情況下所有重大決定、政策和措施的確定人,是日本內閣的最高權力者,可以在內閣施政中灌輸自己的理念,調配符合自己預期的資源,可以改變下屬的決議,在外界可以代表內閣,而其他人只是他的輔助者。一般而言,內閣首相應該掌握了內閣的財權和人事權,如果有外勤和內部保衛制度,那麼也應該是聽命於首相。當然這些也會有首相信任的閣員具體指揮,首相是在所有憲法賦予內閣的權力上都有優勢。除非有下克上的實力派在分庭抗禮。
2.副首相是內閣第二負責人,簡而言之就是對內閣除了首相之外的所有人擁有像首相一樣的權力的人。本屆的副首相兼管財務和金融,作為第二權力者還能抓住錢袋子,可謂位高權重,只要首相默許,他可以驅使除首相之外的所有的內閣成員,在財務和金融方面有更加具體和更直接的控制力度,也就是說在錢財的流向和分配上有更大優勢。
3.官房長官就是秘書長,在各大臣之間協調,處理日常事務的負責人,且日本內閣的官房長官是內閣發言人,從某種方面講是內閣第三人,對除了首相和副首相以外的人都有事實上的牽制,統領直接服務於首相和副首相的具體處理公務的人員。作為具體處理公務的最高長官,在事實上影響著內政外交,以間接的方式掌控權力,其地位和實權高於除首相和副首相以外的所有大臣。
4.總務大臣類似於首相助理+辦公廳主任的職責,從公開的信息看,總務大臣下面的總務省掌管與行政組織、公務員制度、地方行政及財政、選舉制度、消防防災、資訊傳遞、郵政事業及統計等國家的基本結構有關的制度,以及支持國民經濟及社會活動等的基本系統。應該是內閣所有後勤事務和行政保障的負責人,同時掌握機要和通信,且作為各項制度的維持和運行者扮演系統管理員的身份,是所有具體牽頭事務的大臣里地位最高的。而且在政府系統日常運行和對日本地方事務方面擁有較大權力,應該是個地位高不過前三強但讓其他人都暗暗忌憚、敬畏三分的角色。
5.外務大臣、防衛大臣、農林水產大臣、法務大臣、國土交通大臣、經濟產業大臣、文部科學大臣、環境大臣、國家公安委員長、復興大臣、厚生勞動大臣這些大部分在手下都有相應的「省」,外務大臣和防衛大臣分別對應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農林水產大臣相當於農業部長兼林業局長等,管理農林牧副漁這些第一產業;法務大臣對應一般國家行政系統里的司法部長,作為一個成熟的法制國家,並不是說該人掌控法律事務,而是作為國家在法律體系裡的代表,協調法律工作涉及到政府的事務,充當國家公訴人、國家法律顧問等等角色。國土交通大臣對應國土部長、建設部長、交通部長;經濟產業大臣負責日本所有國家管理、主導和控制的產業發展和國家經濟管理促進,是生產領域和經濟領域國家意志的具體代表;文部科學大臣類似教育部長、科技部長、體育局長、文化部長一兼多職;環境大臣管環境保護;國家公安委員長管全國治安也就是全國警察長;復興大臣的復興不是我們說的那個,在日本指的是災後重建;厚生勞動大臣相當於衛生部長民政部長社會保障部長食葯監局長安監局長等等加到一起,負責日本所有民生、醫療、社會保險、勞動保障等事務。
6.其他的大臣是專項工作的擔當者。比如那個東京奧運會大臣,這些名號根據面臨的實際情況臨時增設,並不固定。但身為這些大臣卻不一定是擺設,很多時間,首相為了自身考慮設置這些臨時職位,任職者話語權反而略高於第五項中的傳統事務的負責者,類似於拿著尚方寶劍的人物。與上述傳統的事務省不同,很多這些專項的工作機構稱為總部,聽起來也比「省」更高級一點。
❸ 鳩山一郎:二戰後日本最重要的內閣總理大臣之一
鳩山一郎(日文:はとやまいちろう,1883年1月1日-1959年3月7日),日本政治家,第52、53、54任內閣總理大臣,被以為是二戰後日本最重要的內閣總理大臣之一。鳩山一郎一生堅信議會政治,並敢於堅持自個的主張。因為戰爭期間曾站在議會政治的立場公開反對東條內閣獨裁式的推薦候選人方法和《戰時刑法特別修正法案》,他一度被迫隱居。在戰後初期的日本政壇,享有極大威望。
鳩山一郎(日文:はとやまいちろう,1883年1月1日—1959年3月7日),日本首相(1954-1956)。東京人。東京帝國大學法科畢業。父親鳩山和夫是文部省第一期的耶魯大學留學生,媽媽春子為東京女子師范學校的英語教師、著名作家及共立女子職業學校(現為共立女子大學)創始人,弟弟為日本著名民法學者鳩山秀夫。孫子為現任日本民主黨幹事長鳩山由紀夫與日本自由民主黨籍眾議員鳩山邦夫。
父親鳩山和夫是文部省第一期的耶魯大學留學生,媽媽春子為東京女子師范學校的英語教師、著名作家及共立女子職業學校(現為共立女子大學)創始人,弟弟為日本著名民法學者鳩山秀夫。孫子為現任民主黨代表鳩山由紀夫與自由民主黨籍眾議員鳩山邦夫。
1907年(明治40年)東京帝國大學英法科畢業,進入父親的律師事務所工作。1911年父親去世,任眾議院議員兼東京市議。曾擔任犬養毅與齋藤實內閣的文部大臣,在齋藤實內閣擔任文部大臣任期內,發生著名的瀧川事件。1911年當選為東京市議會議員。1915年起歷任眾議員、政友會幹事長、田中義一內閣書記官長等職。1931年起連任犬養毅內閣、齋藤實內閣的文部大臣。任內發生「京大事件」。戰後,1945年11月9日,自由黨成立為第一大黨,鳩山任首屆總裁。1945年著手組閣,因盟軍總司令部命令褫奪公職而未成。大選之前,5月4日,鳩山一郎被整肅(公職追放),只好引退。1951年與吉田茂為首的自由黨主流派矛盾激化,於1954年率自由黨反主流派同改進黨合並,組成日本民主黨,任總裁。
1954-1956年間,1954年12月10日第一次組閣,1955年3月19日第一次引退。1955年3月19日第二次任內閣總理大臣。同年11月22日率內閣總辭。1955年11月22日第三次組閣,三次組閣,均任總理大臣,任內制訂美軍佔領下的諸法規和力求提高國際地位。1956年恢復日蘇邦交,參加聯合國。1956年12月23日率內閣總辭。引退。1958年當選為眾議員。著有《我的自傳》、(1951)、《鳩山一郎記憶錄》(1957)。1959年(昭和34年去世)。
❹ 日本現任內閣全體辭職,新任內閣大臣的名單里都有誰
名單目前已確定,官媒公布的菅義偉內閣成員共有21個人,這些都是菅義偉精挑細選出來的內閣成員,下午安倍內閣集體辭職,傍晚菅義偉內閣成員就已經確定完成並公布出來,這速度這謀略玩兒的漂亮!
最後:愛弄啥弄啥吧,反正和中國沒啥關系就不太關注,希望菅義偉能比安倍靠譜一點兒吧。
❺ 擔當大臣的日本內閣成員
日本第96任內閣成員名單
內閣總理大臣(首相):安倍晉三
副首相兼任財務金融大臣:麻生太郎
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
外務大臣:岸田文雄
經濟產業大臣:甘利明
國土交通大臣:太田昭宏
法務大臣:谷垣禎一
總務大臣:新藤義孝
文部科學大臣:下村博文
厚生勞動大臣:田村憲久
農林水產大臣:林正芳
環境大臣兼核事故擔當大臣:石原伸晃
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
行政改革擔當大臣:稻田朋美
國家公安委員長兼任綁架問題擔當大臣:古屋圭司
復興大臣:根本匠
內閣府特命擔當大臣(科學技術政策·北方及北方對策·宇宙政策擔當):山本一太
內閣府特命擔當大臣(少子化對策、消費者及食品安全、工作性別平等、女性活力·育兒支援擔當):森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