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一個縣城有多少日本人
1. 抗戰時侵華日軍在鄉、鎮級別的控制區駐守多少兵力
一般縣城只有一個連(中隊)的兵力,約100人,還配置200人左右的偽軍,組成營級(大隊級)武裝。
鄉鎮不配置兵力。少數交通要道設置卡點、炮樓,最多也只有一個班(10人)的日軍和20人的偽軍組成排級(小隊)規模的武裝。
在一些重要的巡邏點只有2-3人和五六個偽軍混編成一個班。
在廣大鄉村只能依賴維持會等漢奸組織和當地地主合作來維持統治。所以八路軍等敵後武裝很容易就滲透到這些鄉村中,就是一般的集鎮中,也如進入無人之境。
2. 抗日時期一個縣大隊 區小隊有多少人
抗日時期一個縣大隊 區小隊有多少人
抗日戰爭中的縣大隊和區中隊、小隊,一般是由民兵組成,縣大隊的最多人數不超過一千人,超出此編制,就要用獨立團的稱號。而中隊和區小隊,人數一般在30人150人不等。
國軍抗日時期一個營有多少人
不會超過700人
抗日時期,中國新四軍一個連隊有多少人
也就是百八十人,那會建制不會很標准,常是打到沒人了但番號保留,到時再徵兵補充。
抗日時期國軍一個營有多少人
抗戰時期,國軍編制一般為
一個團大概1200人,
一個營300-500人,
一個連大概120人,
一個班10個人
抗日時期日本的一個小隊,中隊,大隊分別是多少人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小隊相當於一個排,三十幾人;中隊相當於一個連,一百多人;大隊相當於一個營,四百多人;聯隊相當於一個團;旅團相當於一個旅,師團相當於一個師;軍團相當於一個軍。
日本的小隊就是排、中隊是連、大隊是營、聯隊是團的編制。其實人數大多數國家都比較統一,小隊約30人、中隊約100人、大隊有400人左右。軍銜也大致統一,只是叫法不一樣,少佐就是少校,以此往上類推就行。
抗日時期縣大隊是什麼編制
縣大隊.....嗯,一兩百·人左右....沒多少
游擊隊嘛,人不會太多。
有點武器(60多支槍)就能成立了
抗日時期的縣大隊是 *** 敵後抗日根據地 *** 掌握的民兵武裝力量。下轄區小隊,一般情況下縣大隊有當時一到兩個連的兵力,具體數目不確定。
抗日時期永清縣縣大隊政委
孔岫生(1915~1941) 原名孔祥雲,河北省霸縣南關人。
1939年11月,霸縣縣大隊在新城縣八洋庄進行整編,改為三十一大隊,孔岫生任大隊政治委員。在對敵斗爭中,孔岫生足智多謀,作戰有方,在任縣大隊政委時,常以巧妙的戰術,出敵不意,以少勝多。攻打牛崗據點、奇襲三奇偽軍以及拔除武將台據點等戰斗中,都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至今還被人們傳為佳話。
1941年後,抗日環境殘酷起來,縣大隊化整為零,他帶領八名隊員仍在霸縣堅持斗爭,採取晝伏夜出、避實就虛的打法,打擊敵人,鎮壓漢奸,使漢奸走狗惶惶不安,不敢恣意妄為。
抗日時期日本在縣城駐兵有多少人
按照抗戰之初時日軍的換算方式,日一個大隊可以對抗國軍一個師。而當時國軍的主要戰術單位是團。因而當時日軍基本以中隊為單位駐扎,輔以偽軍。隨著日軍勢力的損耗,日軍逐漸放棄非重要據點的防守,將主力駐防城市,只以小隊為單位監督偽軍作戰。
3. 侵華戰爭中日本守備一個佔領縣和鎮有多少人
日軍用多少兵力守備敵後佔領區一座縣城
網上不時有朋友強調,抗日戰爭敵後戰場並不能大量牽制日軍的兵力。支持他們觀點的一個論證是,日軍守備隊的兵力不多,甚至只用一個小隊就守住一個縣城。
事實是不是如此?牛老爺不知道他們是哪來的根據,不過老牛手上有一份材料,倒是可以說明事實。
這是從《曲周縣志》抄下來的一份抗戰時期日偽軍在曲周的兵力布置清單。
曲周位於河北省南部太行山東麓海河平原的黑龍港流域。東接邱縣,南鄰廣平、肥鄉,西連永年、雞澤,北依邢台。現屬於邯鄲市管轄,目前人口41萬,是個中等的縣。抗戰時期屬晉冀魯豫根據地。1939年2月,八路軍誘敵出擊,在這附近的香城固全殲日軍一個加強中隊。
名稱 設置日期 日軍人數 偽軍人數 被我軍拔除日期
南橋口(曲周鎮) 1942 20-30
塔寺橋 (白寨鄉) 1940 10-20 50-60 1945
馬布 (白寨鄉) 1942 20-30
南油村 1942 20-30 1944
大河道 (大河道鄉) 1940 10 20-30 1944
東屯 (安寨鎮) 1941 20 100 1945
大連寨 (南里岳鄉) 1942 20-50 1944
東三塔 (侯村鎮) 1942 20-30 1944
馬連周 1942 20-30 1942
侯村 (侯村鎮) 1942 50 55
馬村 (侯村鎮) 1942 20-30 1944
龍通寨 1942 30 1945
白庄 (槐橋鄉) 1941 10 20-30 1945
炒寨 (南里岳鄉) 1941 10 30-40
八里張庄 (曲周鎮) 1942 30
縣城 (曲周鎮) 1939 200 300
北龍堂 1942 50 50
馬蘭頭 (河南疃鎮) 1942 100 100
許下疃 1942 50 50 1944
程寨 (第四疃鎮) 1941 30
第四疃(第四疃鎮) 1942 20 1944
大弟八(第四疃鎮) 1942 20 1944
從這份資料看出,日軍在曲周縣境內一共設置了22個據點,合計兵力日軍520人,偽軍1000-1200人。
根據《曲周縣志》,日軍在1939年1月21日以一個大隊的兵力佔領曲周,這就說明了日軍在曲周的兵力一直保持在一個大隊。他們並沒有減少駐軍的數字,也就是說,這個大隊被釘在曲周,成為了守備隊。
日軍在佔領曲周以後,逐漸,特別是通過殘酷掃盪是根據地蒙受重大損失的1942年,向縣境內擴張,建立了大批據點,因而守備縣城的兵力減少了。於是我們的朋友就念念有詞地說:看,縣城裡面只有日軍一個中隊!可完全忽視了日軍不過是把兵力分散出去的事實。
從這個材料還可以看出一些情況,這和敵後戰場的一般資料也是吻合的。
第一是偽軍比日軍多,在曲周的偽軍比日軍多了一倍。22個據點中,無一例外偽軍比日軍多,而單單由偽軍把守的有12個。這就充分說明了漢奸對中國人民的抗戰大業起了一個多麼大的壞影響。日軍依靠偽軍對曲周進行佔領統治,引伸而言,就是日本人必須依靠漢奸征服中國。沒有漢奸的合作,日本人永遠沒有徵服中國的可能。打日本必須打偽軍,消滅偽軍是抗日戰爭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這是不易的道理。
第二是八路軍在1944年開始了局部反攻的事實。我軍拔除了13個據點,除了一個以外,全部都是在1944-1945年攻佔的。曲周地近邯鄲,不能說是偏僻的窮山區,可是日軍的據點被拔除以後,就再也不能重新佔領,這就說明了敵後戰場敵我力量的消長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日軍已經處在挨打被動的狀態。我軍不但敢於打偽軍駐守的據點,還向有日軍的地方動手了。
4. 抗日時一個縣城駐扎多少日本軍人
這個要看規模的,其實當年中國各地很多縣城就和沒有防禦一樣的,幾個班的日本士兵就拿下了縣城,十幾個人就敢去打我們的縣城。小的十幾個人駐扎就夠了。大的有幾個聯隊。這個說不好的,戰爭時期隨時要調派的。
5. 抗戰時期濰縣縣城有多少鬼子兵
日軍佔領區,越靠近日軍進攻前線的縣駐軍越多,越是遠離進攻前線兵力越少。
縣城駐軍,多時超過一個守備聯隊或加強聯隊(3600~5600之間),由一名中佐或大佐率領。少時只有一兩個守備小隊(60~120之間),由一名中尉率領。
有反抗勢力活動的縣,一般是一個守備中隊或加強中隊,加一個憲兵分隊,(總兵力160~240之間),由一名上尉或者少佐率領。
通常為了維持有效佔領,一個非交通要道的縣,配置是一個三小隊的守備中隊,其中縣城駐軍一兩個小隊,重點村鎮分散駐扎一兩個小隊,具體看城外據點數量自行分配。另外,根據圍剿八路軍游擊隊的力度,這些縣的兵力偶爾會突然暴增。
6. 侵華日軍。在永城市駐扎了多少人
侵華日軍在永城市駐扎了大概接近1000人。
7. 三個日本兵就能控制一個縣城是誇張還是事實
眾所周知,在二戰時期,日本為了掠奪更多的資源和財富,便不顧一切的發動了侵略戰爭,在此期間,許多國家都深受其害,特別是當時的中國。為了抵抗小日本的侵略,中國抗日戰士們不畏生死,浴血奮戰,哪怕是戰死沙場,也絕不退縮半步。不過在二戰的前期,日本還是占據了一定的優勢,而且隨著中國東北三省不幸淪陷後,日本更是展開了大面積作戰,這讓當時中國的許多城市都落入到了日本人的手中,這自然也就包括了中國的一些小縣城,日本人對於這些縣城的管理,還真能看出他們的實力。
總之,三個日本兵控制一個縣城是現實,也是我們的屈辱,戰爭雖然結束,但歷史的教訓我們應該反思、銘記。雖然當時日本分布嚴密,但是由於中國的國土面積太大了,所以就算分得再少,也是要花很多的人力物力來管理,所以這也是日本人失敗的重要原因。對於此事你有什麼看法呢?
8. 抗戰時期日軍派多少人駐守一個縣城
看這個縣城的軍事意義
不同的軍事重要程度駐軍也不同
有的大後方個別縣城甚至沒有日軍駐扎,只有偽軍,但是大部分縣城其實最少都有一個小隊幾十人日軍帶著一兩百偽軍駐守的。
有的縣城相對重要一些,駐軍要多一些,如鐵路周邊,會有相應的其他日軍,大概一百多鬼子加上幾百偽軍駐扎。
當然也有特殊的,關鍵交通樞紐等地方日軍駐扎較多,一個中隊幾百名鬼子,外加幾百或者千餘人偽軍的也不是沒有。
在一些城市的衛星城,部分縣城作為駐軍基地,駐扎大隊甚至更高級別日軍單位的也是有的,那就上千,甚至幾千日軍駐扎了。
9. 抗戰時,一個據點的日偽兵力具體有多少人,謝謝解答
不好說,看什麼據點。縣城的還是炮樓的?縣城的估摸著一個大隊,炮樓搞不好全是偽軍,就是有也就三五個。
10. 抗戰時一個縣城到底有多少日軍,人數遠比你想
這個不好說,根據這個縣城的重要性,人數差別十分大的。
有的縣城甚至都沒有日軍只有偽軍駐扎。
大部分縣城駐扎一個小隊幾十人的鬼子,配合一百多或者兩百多偽軍。
有的縣城比較重要,可能駐扎百餘人的鬼子和幾百名偽軍。
有的縣城位置很重要在主要交通線上,那駐軍就多了,我老家那個縣城是鐵路公路重要交匯處,還臨海,所以日軍日常駐扎就五百多人,個別時候上山圍剿八路軍的話大幾千鬼子都有的,算上偽軍幾萬人都駐扎過。
還有部分縣城,是鬼子某些大部隊的駐扎地,所以這些縣城附近有的能駐紮上萬甚至幾萬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