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表情包是怎麼來的
A. 微信里的表情包是日本人發明的嗎
表情包不是的。
表情包是指人們以時下流行的明星、語錄、動漫、影視截圖為素材,配上一系列相匹配的文字,用以表達特定的情感。現在都有很多製作表情包的軟體,用戶可以自定義表情包,如用「爾康」的臉部表情,身體動作再配上一些文字等。表情包是圖片。
而emoji表情,是日本在無線通信中所使用的視覺情感符號,繪意指圖形,文字則是圖形的隱喻,可用來代表多種表情,如笑臉表示笑、蛋糕表示食物等。其實 emoji的本質是文字不是圖片。像微信里鍵盤底部第一個表情分類就是emoji表情。
自蘋果公司發布的iOS 5輸入法中加入了emoji後,這種表情符號開始席捲全球,目前emoji已被大多數現代計算機系統所兼容的Unicode編碼採納,普遍應用於各種手機簡訊和社交網路中。
B. 微信里的表情包是日本人發明的嗎
的基本表情包來源於,屬於原創國產。如果非要說和日本有關系的話那就是比較像日本人設計的那一套表情。不過不得不承認,世界最早的表情包是日本人設計的,現在是屬於全球通用,在我們平時發簡訊的時候可以看到這套表情包。微信里的表情包是日本人發明的嗎
C. 微信表情包是日本人發明的嗎
微信表情包可以說是騰訊的作品。
微信的表情包大概是根據qq表情包做的修改來的。
qq表情包可能與emoji表情包有關聯,但是qq表情包和emoji表情包差別還是蠻大的。
emoji表情包是1999年由一個名叫Shigetaka Kurita(栗田穣崇)的日本人發明的。
「表情包」是一種利用圖片來表示感情的一種方式。表情包是在社交軟體活躍之後,形成的一種流行文化,表情包流行於互聯網上面,基本人人都會發表情包。
D. 表情包的由來
1982年9月19日,為避免在BBS上產生誤解,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教師法爾曼首次打出了微笑符號「:-)」,最初創造這個符號是定義為發言者是在開玩笑,但隨著微笑符號使用的越來越廣泛,更多人把它用作表示發自內心的愉悅或者會心一笑,這就是表情包的雛形。
1982年9月19日,為避免在BBS上產生誤解,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教師法爾曼首次打出了微笑符號「:-)」,最初創造這個符號是定義為發言者是在開玩笑,但隨著微笑符號使用的越來越廣泛,更多人把它用作表示發自內心的愉悅或者會心一笑,這就是表情包的雛形。
接著表情符號被傳到日本,日本人又發明了一種橫向的表情符號,例如用「^_^」代替美式的「:-)」來表示心情愉悅。後來隨著計算機網路的日益普及,微笑符號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廣,很多聊天軟體都設置了各種表達心情的圖標,方便用戶使用。從此,網路表情符號在互聯網世界流行起來。而現在的網路表情採用了更加豐富多彩的圖片或動畫,而且任何一個網民,都可以創造出自己喜歡的表情,而表情也慢慢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網路語言。
E. 微信里的表情包是日本人發明的嗎
表情包不是的。
emoji表情符號,才是日本人發明的。
F. 你有那麼多表情包,但你知道它是怎麼來的嗎
同學你好,我是象爸。
又到了每周一的發明系列故事時間了。今天我們要講的這種發明,是一種看得見摸不著的東西,而你幾乎每天都會用到它。
這種發明是什麼呢?
它就是聊天用的表情符號。
很多同學用手機聊天的時候都喜歡用表情符號,甚至還有很多搞笑的表情包圖片。
我們為什麼要在手機聊天或者網上留言的時候使用表情符號和表情包呢?
我們人類無時無刻不在交流,但是跟面對面聊天相比,用手機或者電腦聊天的時候看不到對方的表情,這種聊天方式總是顯得冷冰冰的。
情感豐富的人類,怎麼會因為這種文字聊天的方式就被困住呢?於是,表情符號就被發明出來了。
在用手機聊天或者網上留言的時候,開心了我們會加上一個笑臉
不高興的話我們就貼上一個哭臉
跟我們聊天的人看到了這些表情,就好像看到了我們聊天時生動的樣子。
那麼,最早的表情符號是怎麼發明出來的呢?
百年前的笑臉
我們說到表情符號,總是跟手機、電腦還有互聯網分不開。
可是你知道嗎?在130多年前,那個時候就已經有表情符號了。
那個時候沒有手機也沒有電腦,更沒有互聯網,表情符號出現在哪裡呢?
我們都知道,活字印刷術是我們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
後來的西方國家也學會了這種技術,印刷書籍和雜志都非常方便。
聰明的同學是不是想到了,最早的表情符號其實就是用印刷術做出來的呢?
沒錯!
但是,這種表情符號可不是專門做幾個笑臉或者哭臉的活字哦,它使用的是文字裡面的標點符號。
1881年,美國的一家雜志社把幾種標點符號的活字進行了組合,拼出了四種表情並且印刷在了文章里,就像下面圖片里這樣。
你可以數一數,他們用了幾種標點符號呢?
wikipedia.org
這家雜志社發布了這幾種符號表情以後,讀者們眼前一亮,對著這四張滑稽的「臉」發出了開心的笑聲。
可以說,這家美國雜志社用標點符號拼出的四種表情,就是最早的現代表情符號。
後來,電腦出現了,類似的表情符號也出現在了電腦屏幕上。
電腦上的表情符號和雜志社的一樣嗎?
如果不一樣的話,它們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歪著頭,笑一笑
最早用在電腦上的表情符號,其實比互聯網出現的還要早。
同學們是不是覺得我在開玩笑?
沒有互聯網的話,電腦上的表情符號要在用在哪裡呢?
其實,我們現在所說的互聯網,是每一個使用聯網電腦的人都在登陸的一個全球性網路。
但是在幾十年前,互聯網還沒有發明的時候電腦就已經出現了,那時候全世界的電腦還沒有辦法通過互聯網連接在一起。
雖然沒有全球性的互聯網,可是同在一個地方的電腦可以連接成一個獨立的本地網路,網路中的電腦可以互相聊天,發送電子郵件,還可以發布電子公告,讓網路里的其他人都看到。
這些獨立網路中的人們在不停地交流,表情符號自然而然地就被發明出來了。
1982年9月19日上午11時44分,美國教授法爾曼用自己大學里的網路電腦,向所有人發送了一個電子公告。在這份公告中,他用標點符號創造了兩個表情:
-)和:-(
如果你不把頭歪向左邊,怎麼也看不出來這是一張笑臉:-)和一張不高興的臉:-(
法爾曼教授用這種方式跟他們大學里的所有人開了個玩笑,結果大家都很喜歡這種歪著頭才能看的表情,紛紛用標點符號創作自己想出來的表情符號。
7年後,互聯網出現了。
再後來,世界上的電腦逐漸加入這個巨大的網路,法爾曼教授和好多人一起創造的符號表情傳遍了整個互聯網,甚至很多人還發明了不用歪著頭就能看懂的符號表情。
我們一起看看下面的圖片,你能分辨出這些表情符號的意思嗎?
世界通用的語言
最早的電腦顯示不了特別復雜的圖像,所以法爾曼教授用最簡單的標點符號來創造表情符號。
技術的進步,讓今天的我們在電腦和手機上看到的畫面特別炫麗,於是,表情符號也開始進化了。
1999年,日本人栗賀茂重創造了一套更復雜更好看的表情符號。
他用各種圖畫來代表各種表情、標志和生活用品,把這套表情用在了手機上,受到了大家的熱烈歡迎。
這種表情符號特別容易理解,使用不同語言的人也能看得懂,真是一套世界通用的語言。
後來全世界都借鑒了日本人的創意,不停地為這套表情添加新的想法,讓圖像顯示得越來越精美。
直到今天,這些表情符號已經接近3000個,我們的手機輸入法和電腦輸入法里就有很多這樣的表情。
而且現在我們還能用各種圖片做成屬於自己的表情包,讓聊天更生動、更好玩。
我們曾經用印刷術把頭腦里的想法印在紙上,後來的電腦和互聯網讓我們的語言能夠傳遍全世界,今天的手機讓你隨時隨地都能和別人交流。
人類豐富的情感,讓我們成為萬物之靈,而科學發明,又在不停地推動著我們在進步。
也許,表情符號的進化歷史,就是人類情感和科技結合起來一起進步的一個標志,你覺得是這樣的嗎?
G. 表情符號是日本人發明的
准確的來說,表情符號是美國最早出現的,1982年,在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公告板上出現了這樣的符號:-),因此電腦上的第一個表情誕生了,而日本人則將這種表情符號擴充了很多,叫做emoji(日文寫作「絵文字」),比如 \(≧▽≦)/這種,就是日本發明的。
H. 中央一套播放微信表情是日本人發明的,對嗎
謠言內容
「親愛的兄弟姐妹們以下文字請好好看看所有中華兒女們,你們還不知道吧?就是這個表情包/::/:/:/:等……。是日本鬼子發明的,你在微信上點播一次日本鬼子就賺了0.01分錢。單說這個,每天點播近一億次。算算吧?每天各個表情每天被點播多少次?而日本鬼子會賺了多少人民幣多少?。我們中國人在不知不覺中在給日本鬼子錢呢。從現在起我一個表情都不點播啦。希望家人們看看吧?希望中華兒女門盡量不要再發這些表情,中央一台播放的才知道。希望各群轉發,功德無量!」
真相
謠言中舉例的這些表情,其實統稱為表情符號,俗稱"Emoji",詞義來自日語中的繪文字(えもじ)。最初的「Emoji」表情確實是由日本人發明的:是由一個叫栗田穰崇的日本人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發明。但它早已被納入國際非營利機構——統一碼聯盟(Unicode Consortium)中,統一負責維護和管理。獲得Unicode數據文件和軟體的副本以處理數據文件或軟體是免費和無限制的——也就是說,表情符號並無收費一說,微信的系統表情符號同樣免費提供給用戶使用,轉發這些表情符號就會有人能分錢的說法純屬子虛烏有。
點評
這個典型的謠言貼既罔顧事實,又蔑視讀者的智商,還要生硬地添加一點民族感情的佐料,試圖「引人上鉤」,希望廣大用戶能夠擦亮雙眼
I. 表情包符號是日本人發明的,每使用一次要付0.01分錢,是真的嗎
表情符號,俗稱「Emoji」,詞義來自日語中的繪文字(えもじ)。最初的「Emoji」表情確實是由日本人發明的:是由一個叫栗田穰崇的日本人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發明。但它早已被納入國際非營利機構——統一碼聯盟(Unicode Consortium)中,統一負責維護和管理。獲得Unicode數據文件和軟體的副本以處理數據文件或軟體是免費和無限制的 ——也就是說,表情符號並無收費一說
J. 傳說微信表情包是日本發明的是嗎
emoji就是表情符號,來自日語詞彙「絵文字」(假名為「えもじ」,讀音即emoji),已編入牛津辭典。創造者是日本人栗田穰崇(Shigetaka Kurita),他將目光投向兒時的各種元素以獲取靈感,如日本漫畫和日本漢字等。自蘋果公司發布的iOS 5輸入法中加入了emoji後,這種表情符號開始席捲全球,目前emoji已被大多數現代計算機系統所兼容的Unicode編碼採納,普遍應用於各種手機簡訊和社交網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