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攻克哪些癌症
❶ 日本乳腺癌已基本攻克,是因為他們已經發現可以治好的方法了嗎
目前早中期的乳腺癌,免疫治療由日本醫學家首先發現並驗證,後進一步進入臨床應用,免疫細胞治療是繼手術、化療和放療之後的第四種治療方法。細胞治北聯NK免疫細胞的活性度提高,可殺傷任何癌細胞,目前為止幾乎沒有發現高活性北聯NK免疫殺不死的癌細胞,北聯NK免疫細胞治療配合放化療,可以有效清除手術不能完全切除的腫瘤細胞。
術後定期採用北聯NK免疫治療,可以預防癌症的復發和轉移
減緩癌性疼痛,改善睡眠,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命周期;
亞健康人群,預防流感病毒,讓身體不容易感冒,採用北聯NK免疫治療可以降低患癌風險。
北聯NK免疫細胞是先天性細胞,可破壞任何癌細胞,是免疫細胞治療的主力隊員。
直接清除人體衰老細胞,減緩器官衰老進程增強記憶力,活躍大腦思維;減少疲憊,提高精力體力;減少神經性心理焦慮,改善睡眠,緩和心境
❷ 目前可以被治好的癌症有哪些
在所有腫瘤中,預後最好的應該是甲狀腺乳頭狀癌,隨著體檢的普及,發生率越來越高,這類腫瘤一般經過手術切除基本就萬事大吉了,術後口服優甲樂替代。
在白人中,皮膚癌發生率比較高,我國皮膚癌相對少見,這個也是預後極好的腫瘤,經過手術或放療基本都能治癒。血液系統腫瘤中,霍奇金淋巴瘤、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預後很好,可以達到分子遺傳學的治癒。另外像男性生殖細胞腫瘤,女性的絨癌,即使分期很晚,經過手術及化療或者放療,也是能夠達到臨床治癒的。頭頸部腫瘤,鼻咽癌,喉癌對放化療敏感,5年生存率達到90%以上。
預後相對好的腫瘤,包括宮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這類腫瘤在常規體檢中容易被發現,尤其是目前實施宮頸癌早篩政策,許多的患者在極早期就被發現,只需要做宮頸錐切手術,對後期的生活影響很小。如今宮頸癌疫苗上市,給廣大女性帶來福音,未來消滅宮頸癌指日可待。
乳腺導管原位癌(DCIS)、乳腺小葉原位癌(LCIS),這屬於乳腺癌分期中的0期,可完全治癒。根據美國國家乳腺癌基金會報道,在乳腺癌分期1期的腫瘤中,如果腫瘤直徑小於一個花生的尺寸(2厘米或更小),那麼它的治癒率和生存率和0期患者基本相同,接近100%。
前列腺腫瘤可以以非常緩慢的速率生長,或者根本不生長,有時候這種腫瘤甚至被認為不需要治療,許多男性可以正常的生活,沒有任何並發症。但前列腺癌中的未分化癌預後極差,對任何治療都無效,一個親戚從發現到去世僅僅數月時間。
臨床上,肺癌、腸癌、食管癌、胃癌、肝癌是最常見的,發病率都排在前五位,預後相對較差,但如果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臨床上治癒的病人也是比比皆是。早期大腸癌的五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早期胃癌通過內鏡下治療5年生存率超過90%。日本是胃癌高發國家,2015年,日本明確提出胃癌篩查通過內鏡進行,並建議對50歲以上人群每2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全國范圍內的胃鏡普查,使日本早期胃癌在胃癌的診斷中比例達約70%。而在我國目前僅為不到15%。肝癌號稱「癌中之王」,但小肝癌(單個癌結節最大直徑不超過3厘米),如果得到恰當的治療,5年生存率當在 80%以上, 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可以長期存活。
因此,腫瘤不可怕,早診才是王道,有效而針對性的體檢非常重要。一旦病情延誤,腫瘤發生轉移,發展到中晚期,相對來說病情就不容樂觀了。這類患者一般都失去了手術的機會,以化療、放療為主。但是放、化療對正常細胞也會造成傷害,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副作用,如惡心、嘔吐、脫發、腹瀉、白細胞指數下降、肝腎功能受損等等。醫生建議除了針對不同副作用反應葯物干預治療以外,也可以通過飲食、生活調節及中醫葯幫助改善症狀。
那些治癒的人也並不是創造了奇跡,只是因為腫瘤的不同,分期的不同。所以每個人在努力生活的同時,要對自己好一點,多關注身體微小的變化和不適感,及時就醫,盡量遠離致癌因素,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❸ 日本治療各類癌症最好的醫院都在哪
很多患者只知道日本的癌症治療水平全球領先,卻不知道各大醫院也有著自己的專長,選錯了醫院可能無法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今天多睦健康給大家系統盤點下各類癌症應該如何選擇醫院和專家。
1癌研有明病院
排名第一:胃癌,結直腸癌,乳腺癌,頭頸癌,骨肉瘤
醫院性質:大學附屬醫院
東京女子醫科大學病院建於1908年,前身是1900年創立的東京女醫學校,至今已約有逾110年的歷史。這家醫院的腫瘤治療以腦腫瘤為主,年伽瑪刀治療病例數超過500例。
寫給國內癌症患者的話
如今,赴日就醫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兩個小時的飛機,簡便的赴日簽證政策,讓國內的癌症患者可以有更好的治療選擇。另外,偷偷告訴大家,最主要一點就算全自費日本收費也很低,一位壺腹腫瘤中分化腺癌患者,全自費10萬,病癒出院!雖然一些大型醫院對外國人收費的標準是本國人的1~3倍。這是因為,日本國家社保承擔著醫院的主要開支,外國人不是本國納稅人,無權享受國民待遇,因此診療費需要加倍。絕不是種族歧視,而是出於國家財稅和社會保險制度的公平考慮。但即便如此,和美國、英國治療費用相比,日本醫療花費更具性價比,僅略高於國內。越來越多的患者咨詢多睦健康出國體檢或是出國看病等相關事宜。
❹ 日本的免疫細胞治療癌症怎麼樣呢
之前有看見這方面的文章,但不知道有沒有完全開展臨床應用,日本的靶向葯、質子重離子治療技術都很全面,癌症治療的五年生存率都很高,具體也可以問下厚朴方舟,他們對日本醫療比較了解。
❺ 日本有哪些先進的癌症治療技術
日本的醫療體系多次被世界衛生組織評為世界第一,到日本看病,不僅可以體驗細致周到的日式醫療服務,也可以成為先進癌症治療技術的受益者。多睦健康介紹幾種日本在癌症治療方面的先進治療手段,為有赴日治療癌症的患者提供參考。
托姆刀(TOMO)
托姆刀是將醫用直線加速器的主要部件安裝在64排螺旋CT的滑環機架上,集IMRT(調強放射治療)和IGRT(圖像引導放射治療)於一體,以螺旋CT旋轉掃描方式,結合高科技計算機斷層影像導航調校,通過360度旋轉,51個弧度照射,從而實現40
cm×160
cm范圍內的任何劑量分布要求,殺死這一范圍內的各種分布、各種位置和各種形狀的癌細胞。托姆刀對於治療肺癌、肝癌、鼻咽癌、胰腺癌、宮頸癌等都有很好的效果。也就是說托姆刀有辦法、有能力對付大范圍、全身多發轉移、中晚期、奇形怪狀、極其復雜的腫瘤,甚至可以改變以前「姑息治療」為「根治性治療」。相比於傳統療法,托姆刀最大的特點就是:腫瘤劑量適形度更高,腫瘤劑量強度調節更准,腫瘤周圍正常組織劑量調節更細。採用托姆刀治療,位置准確、不需要全身麻醉,縮短2∕5倍的治療周期,大多數在5-20次之內就能快速完成原發性肺癌、肝癌、胰腺癌和轉移癌等的治療。
NKT細胞免疫治療
免疫療法是指利用身體本身具有的殺死、消除癌細胞的免疫功能,來治療癌症的一種新方法。免疫是指人體自身防禦癌症、抵抗感染的能力。在這種免疫療法中,疫苗療法、細胞因子療法、抗體療法、樹狀細胞療法、活化淋巴細胞療法等療法被大家熟知,在接下來的治療法中,最新發現的癌免疫療法是NKT細胞靶向治療。血液中的淋巴細胞挑了大梁。現在,在日本使用最多的療法是活化淋巴細胞療法,它是一種通過刺激自身的淋巴細胞來進行的療法。NKT細胞是指除NK細胞、T細胞、B細胞等細胞外最新發現的免疫細胞。它同時具有NK細胞和T細胞的特徵,具有極強的抗癌效果。NKT細胞免疫療法抽取患者自身血液,然後進行培養,培養採得的白血球中含有單球細胞,採用特殊物質使NKT細胞活性化,每隔兩周分4次皮下注射活性化的NKT細胞,這樣可以期待達到抑制癌細胞的增殖、預防體力低下的治療效果。由於是自身血液,體內無排斥,副作用極小。
❻ 日本的癌症治癒率有多高為什麼
東南亞新視角,緬甸新思維,歡迎關注 緬甸中文網
關於日本醫學,大家都評價很高,日本甚至被評為「世界第一長壽國」,那麼在日本,癌症治癒率到底有多高?
有網友給出了一個數據,日本的癌症治癒率居然高達68%,2016、2017日本癌症統計數據顯示,日本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日本的癌症總體死亡率下降了25%,日本全部癌症的5年生存率約為80%,這個數據表明,有100多萬人免於癌症死亡。表示被癌症嚇怕了我,感覺到了希望,畢竟如今癌症人群越來越年輕化,20歲左右的人也不是少數了。
至於日本為何有那麼高的治癒率的話,應該和日本的防癌體檢有關,確實,有病早檢查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苦於技術障礙,如果技術支持的話,病變的可能性會打打降低。
據說,日本有先進的癌症篩查體檢,這種癌症體檢,是由日本國內研發的防癌抗癌治療研究體系,這種檢查可以發現10mm以下的毫米,微米級絕大部分早期癌症和初期癌症,極大地降低了癌症病變的可能性。日本癌症體檢發現早,有針對性,治療手段先進。
目前常用的影像設施中,CT和MRI已成為腫瘤診治中的重要手段,而日本的PET-CT是X光成像的一種高端表現形式,X光斷層掃描。PET-CT一次15-30分鍾全身掃描(頭、頸、胸、腹、盆腔、四肢)就能分別獲得PET、CT和兩者融合的全身圖像,可直觀地看到疾病在全身的影響部位。它的特長是用來檢測癌組織的病變,能發現最早期最細微的腫瘤病灶,是臨床應用最先進的腫瘤檢測技術。在加上其他的先進治療手段,也難怪日本的癌症治癒率會那麼高了。
下面這些數據反映日本癌症治療效果。數據來自於日本國立癌症研究院官方數據,所以沒有為什麼。非要問為什麼,因為日本的醫療水平、醫療制度、國民醫學知識了解度、 健康 意識各個方面都做得不錯,所以癌症治癒率比較高,尤其是早期癌症,治療效果很好。當然晚期癌症,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一張圖,總體所有癌症的5年生存率,早期癌症90%,中期55%左右,晚期14%左右。胃癌是日本高發的癌症,但早期胃癌五年生存率高達95%以上,中期局限性無轉移的胃癌,5年生存率也達50%,已經是很不錯的了,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6-7%。肝癌是最厲害的幾種癌症之一,在日本,早期肝癌的5年生存率也就47%左右,中期不到15%,晚期肝癌只有3%左右的能能夠存活5年以上。喉癌早期五年生存率91%,中期51%,晚期21%。膀胱癌早期5年生存率88%,中期48%,晚期只有5%。甲狀腺癌幾乎是最「溫柔」的癌症,早期中期5年生存率都在95%以上,即使發現時已經是晚期,日本平均也有40%以上的5年生存率。
在日本,口咽癌早期有83%左右的5年生存率,中期50%,晚期轉移性的病人5年生存率11%左右。結腸癌,早期的5年生存率也高達95%以上,即使區域淋巴結轉移,也有72%的5年生存率,不過到了晚期,生存率僅13%左右,肺癌也是一種惡性程度高的癌症,早期肺癌,總體有80%的5年生存率,一旦有區域淋巴結轉移,那麼生存率驟降至27%,如果有轉移的肺癌,5年生存率僅4%左右。腎癌腎盂癌,早期的5年生存率達92%,中期也還有50%以上的5年生存率,晚期僅11%。
其他癌症數據也大同小異,在日本,各種早期癌症的治療效果都比較好,比如肺癌,胃癌等幾大癌症,早期的5年生存率都超過美國。不過一旦是晚期,多數癌症的5年生存率都在10%上下,肝癌,肺癌,膀胱癌等很多常見癌症晚期5年生存率都低於10%。
所以,晚期癌症在全世界都是難題,除了甲狀腺癌、前列腺癌等個別幾種癌症,晚期病人5年生存率超過30%以外,其他多數晚期癌症治療效果都不會太理想。另一方面,晚期癌症的治療,是相當費錢的,打個比方,如果同樣花5萬塊錢,在早期可以提高一半的生存率,如果是晚期癌症,花5萬塊錢可能能提高1%的生存率就不錯了,畢竟錢也買不來命。所以糾結哪國癌症治療水平高,沒有意義,畢竟多數人不可能想到哪治療就到哪治療,何況晚期癌症到哪治療也不會有質的區別。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 健康 意識,盡量避免癌症,盡早發現癌症,這才是最重要的。
談到癌症,大家會顯得很緊張,畢竟就國內癌症情況進行分析,呈現出死亡率高、存活率低的特點,臨床案例上,常常發現,患者查出癌症就是晚期,想要治癒往往回天乏術。
而與我們國家隔海相望的日本,在癌症方面,卻呈現出這樣的特點,死亡率低、存活率高,很多人會疑惑,為什麼會這樣?
說到日本,很多人會想到這是一個長壽國家,日本居民平均壽命在全世界排在首位。當然,也不是說日本人不得癌症,根據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排在日本前五的癌症,分別是食道癌、胃癌、大腸癌、肝癌、肺癌。
其實,根據日本的某權威電視台的數據顯示,日本的癌症發病率相當高,最近幾年,每年死於癌症的日本人,甚至超過50萬。
在如此多的死亡人數的背後,也有一個很醒目的數據,那就是日本癌症患者治癒率在全世界都居於很高的地位,以平均存活率來說,甚至達到了57.2%。這樣的數據,比我們國家的26.9%,確實高出很多。
為此,更多的日本人即使查出癌症,也能保命,往往與這些原因有關。例如,作為一個發達國家,日本有相當完善的醫療體系,從治療費用來說,往往會採用醫保,使得本國居民能夠看得起病。良好的醫療技術,對於癌症的治療,更加得心應手,沒有太大的負擔。
任何疾病都需要注意早期篩查,癌症也是如此,正是基於如此完善的醫療,日本居民在癌症篩查方面,技術更加嫻熟,早發現早篩查早緩解早 健康 。在之前,甚至因為日本的癌症篩查詳細、治療癌症技術高超,吸引了到日本遊玩的遊客。
其實,對於癌症,更加重要的是早期預防,早預防早 健康 ,能夠避免很多大麻煩,那麼就預防來說,需要怎麼做呢?
戒煙是很有必要的事情,早戒煙早 健康 ,可以說抽煙是只有壞處沒有益處的事情,為了 健康 ,早點戒煙,可以預防肺部癌變,並且自己不抽煙,可以避免家人吸收二手煙。
造成中國有如此高的癌症發病率,與喝酒有很大的關系,喝酒過多、酗酒成性,對肝臟會造成很大損傷,喝得越多,帶來的肝臟病變越嚴重,肝癌會悄悄出現,戒酒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保持均衡飲食,可以改善身體,例如要減少食鹽的攝入,多吃點蔬菜水果,對於重口味食物不要多吃,在吃飯時,一定要避免吃滾燙的食物,以免把食道燙傷了。
生命在於運動,堅持運動,也是很有必要的事情,多運動、勤運動可以改善身體,藉助於運動,能夠增強身體免疫力,達到提高身體活力目的,維持身體 健康 。
養成定期癌症檢查好習慣,能夠在癌症就發現端倪,達到早點治療目的,不斷提高癌症治療成功率。不要認為體檢花費的錢是浪費,有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與後期高昂的花費相比,這一點花費,其實很有必要。
日本人得癌症,呈現出死亡率低、存活率高的特點,往往與日本的國情有關,而針對這個情況,採取正確方式,進行預防癌症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從這些小細節著手,進行改善,會發現可以輕松預防癌症,維持 健康 ,希望你能做對。
雖然說我不喜歡日本,特別是日本的那些治政家。但對日本人民的生活質量,民生保障體制,生活習慣我都很贊同和欣賞。
日本的女人會 養生 ,而且是照顧一家人的 養生 。日本人有定期體檢的習慣,飲食很規律。沒有亂扔垃圾和亂到贓物的習慣。能盡早預防疾病,這一點使我們值得借鑒和學習的。
日本的癌症早期治癒率很高,大約是70%左右。中晚期也在20%左右。這個數字只是聽一位曰本友人講的。其它的不敢妄言。
原因1,日本人有定期體檢的習慣,早發現早治療。效果明顯。
2,醫生的治療方案合理,分析透徹。日本人口少,醫院多,看病沒有人山人海現象。醫生可以和患者有更多的交流。以便更深入了解患者。而在中國,醫生和患者溝通也就三五分鍾。沒辦法,後面還有很多人等著呢。也許這就是醫療結構問題吧!3,日本人 養生 方面做的比我們好些。男人外出掙錢,女人在家專門搞一些 養生 料理。她們經常去中醫館買點葯材回家堡這堡哪的。當然了中國的中醫在日本比在國內要興勝的多。4,日本是個海島國,氣候濕潤,空氣和水質也宜居,多數老年人長壽。5,我們國民迫於生活壓力,年輕人,中老年人都忙於生計,也沒有定期體檢的習慣。很多是嚴重了才去檢查,結果是晚期。也錯過了最佳治療期。不能早期預防這是最大的悲哀。年輕時並命去掙錢,老了再並命化錢去救命,這更悲哀。
因此,本人覺得我國的醫療結構要大改,痛改。取消利益集團的存在。醫療不參與市場,醫院和醫生只參於患者的點評論薪酬。對患者認真負責,技術好就可以高薪。這是我的幻想。
日本的癌症治癒率之所以高是因為日本有專業的癌症篩查,日本依據相關癌症檢查理論建立起以毫米、微米為單位的綜合檢查體系,能檢查出全部已知的三百多種早初期癌症,可以說領先世界大部分國家防癌檢查的技術。國內體檢當然也能查出癌症,但是很多查到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很難及時治療。
(以下內容參考多睦 健康 )
三類日本防癌檢查
1. 一級防癌檢查:它建立於「二級預防癌症」的標准上,增添日本獨創的的癌細胞檢測方法——免疫檢查,升級為「一級預防癌症」。在人體癌細胞未真正形成前對癌症風險進行防範,在醫生的指導下改變生活方式,增強人體免疫力,實現遠離癌症。
2. 二級防癌檢查:這也是早期防癌 健康 檢查之一,達到日本「二次預防癌症」的等級,可以徹底排查出三百多種早期癌症。
3. 多方位、多層級精細檢查:腫瘤標志物、物理、生化、免疫、設備、全身等綜合指標檢查,保證了防癌體檢的全面性,且精準的、有針對的對早初期癌症排查。
這你要看是什麼疾病了,不同疾病治療成功的可能性是不一樣的,有些重大疾病在當今醫療條件下是可以被治癒的,有些就很難被治癒,而且有多年臨床經驗的醫生和剛進院的醫生肯定也有不小差距。厚朴方舟認識很多日本的專家,具體你可以去問問他們。
日本癌症治療五年生存率很高的,在肺癌、胃癌、肝癌、腦瘤方面更是明顯高於其他國家,厚朴方舟前短時間有發五年生存率的一個對此,有需要你可以去看一下。
❼ 日本治療癌症最好的醫院是哪家
日本的癌研有明醫院是世界著名的腫瘤專科醫院,也是日本特定功能醫院之一,由於其優質的醫療資源和先進的治療技術,成為了很多癌症患者的選擇。那麼如果想去癌研有明醫院看病治療,都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呢?
為什麼要去日本看病?
對於一些較為普通的常見病和慢性病,比如糖尿病,日本醫療的服務更為優秀,可以給用戶帶來更好的就醫體驗和更細致周到的細節管理。對於一些重大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來說,去日本看病意味著有更高的治癒率和更多的生存機會。
患者在進行住院治療時,原則上會為患者安排單間病房,對於不會日語的患者,原則上需要有翻譯24小時陪同。
還有些患者是自帶翻譯到癌研有明進行檢查治療,那麼在進行治療時,癌研有明院方對病情以及治療方針、住院以及手術等有關說明都非常專業,而且醫院是很有必要讓患者正確理解其內容,所以自帶的翻譯需要有豐富的現場醫療翻譯經驗。如果想找到專業的翻譯團隊,可以去摯馨健康的官網上看看。
❽ 日本怎麼治療肺癌
肺癌在全世界惡性腫瘤中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中均高居首位,盡管手術、化療、放療和分子靶向治療等手段不斷改進,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僅有17%,尋找肺癌治療新策略一直是研究的焦點。
由於國人癌症篩查意識差以及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很多患者出現胸悶、胸痛或持續性咳嗽時,往往已是中後期肺癌。半數肺腺癌患者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基因表現呈現陽型,可透過標靶葯物控制病情;但EGFR陰性的病患,過去沒有適當治療方式,治療陷入瓶頸。
隨著腫瘤免疫學的發展和生物技術的日益完善,腫瘤的免疫治療得到廣泛關注,並在黑色素瘤、腎癌等臨床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人們對肺癌的免疫治療也進行了探索,但多年來,學者們認為肺癌是一種免疫原性較弱的惡性腫瘤,免疫治療對肺癌的作用仍存在爭議,被視為肺癌研究的邊緣領域。
肺癌免疫療法的誕生之路
近年來, MAGE-A3、黏蛋白(Mu cin-1)等肺癌相關性抗原和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體PD-L1以及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相關抗原-4(CTLA-4)等T細胞抑制信號通路阻滯點(check-point)不斷被發現,各種肺癌疫苗及針對免疫阻滯點的單克隆抗體(mAb)相繼問世,肺癌免疫治療取得新的突破。
2013年的世界肺癌大會(WCLC)及2014年歐洲肺癌大會(ELCC)均提出「免疫治療將開啟肺癌治療的新時代」。肺癌免疫治療領域取得了令人振奮的研究成果,為轉化研究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機遇,也帶來了越來越艱巨的挑戰。
2015年,一些癌症組織組織了第一屆國際癌症免疫治療會議。
2016年9月,免疫療法開放應用在肺癌治療,該療法是通過喚醒自身的免疫細胞來抑制癌細胞上的PD-L1和免疫細胞的PD-1不正常結合,成效頗佳,單用免疫療法治療的患者,約40%病情獲得控制;免疫療法合並化療的患者,近六成病情好轉。
2016年11月,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歐洲醫學腫瘤學會議上,公布了一項重要研究發現,那就是肺癌患者用Keytruda作為首選葯物後,存活的時間比那些接受化療的患者時間更長。Keytruda就是阻斷被稱為PD-1的細胞通路的第一個被批準的葯物,它限制機體免疫系統攻擊黑色素瘤細胞的。
2018年10月1日,熱門了多年的腫瘤免疫療法終於上榜2018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為美國科學家James P. Allison(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Tasuku Honjo(本庶佑)。
在此之前,大家對免疫療法治療癌症的看法總是褒貶不一,而這一次,科研人員在免疫療法上的開拓性貢獻徹底改變了人類對抗癌症的格局。
100 多年來,科學家一直試圖讓免疫系統參與抗擊癌症的斗爭。在兩位獲獎者的開創性發現之前,僅有有限的臨床研發。而檢查點治療現在已經徹底改變了癌症治療方法,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對癌症治療方式的看法。
——諾貝爾獎官網
實際上,這些年癌症免疫療法一直好消息不斷,目前已在多種腫瘤,如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腎癌和前列腺癌等實體瘤的治療中展示出了強大的抗腫瘤活性,多個癌症免疫治療葯物已經獲得美國食品與葯品監督管理局 FDA 批准,應用於臨床治療。
其中,最為人所熟悉的患者,可能就是 90歲高齡的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中美正是在這位總統任期內正式建交的),2015 年,他不幸罹患惡性黑色素瘤合並腦轉移。幸運的是,卡特總統在接受了包括免疫治療在內的綜合治療後,奇跡般地「臨床治癒」。
免疫療法治療肺癌的真實案例
張先生在56歲時被症斷出患有肺癌,嘗遍了包括化療在類的各種治療方式,當化療不再起作用時張先生感到無比悲傷和絕望。被逼無奈,只能死馬當作活馬醫,他決定嘗試日本醫院推薦的免疫療法。
2016年5月,張先生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通過網路咨詢找到了多睦健康,多睦健康最初接觸到張先生時,對張先生的病情治療也沒有十足的把握。
但在張先生的強烈要求下,多睦健康為張先生爭取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隨即聯繫到了日本免疫治療醫院,提交資料,申請免疫治療。
幸運的是,張先生順利的通過了日方醫院的病例審核,於16年6月20日正式接受免疫治療。
一個療程結束後,張先生胸痛明顯減輕,氣短消失,咳血也停止了,腫瘤標志物下降超過一半。想起曾經化療時腫瘤不小反而越長越大的經歷,張先生說自己能感覺到腫瘤病灶確實在縮小。
治療後4個月後復查CT,腫瘤明顯縮小、胸水顯著減少,治療前完全阻塞的右肺也部分張開了,肝上的腫瘤也縮小了。
為了鞏固療效,17年初又進行了第二療程的免疫治療,進展依然很順利。張先生目前狀態很好,從日本醫院治療回來後就一直和主治醫生保持聯系,並根據醫囑進行護理,定期進行CT檢查,時刻關注病情發展動向。
張先生感慨道:一般得了肺癌五年後的生存率大約是在17%,對於有癌細胞已經轉移擴散的病人來說,這個數字小於5%,而自己現在依然能夠陪伴在家人身邊,這是上天的眷顧,更是免疫療法的功勞。
免疫療法到底怎麼工作的?
免疫細胞清除癌細胞通常需要兩個重要步驟,第一步是識別,第二步是消滅。
首先是識別。免疫細胞需要識別腫瘤細胞的一些表面特徵,發現它是壞蛋。這就像巡警從發型,衣著,紋身等綜合外表信息,判斷街上一個人是不是黑社會。
然後是消滅。警察光知道一個人是黑社會並沒有用,還需要能鏟除他們。同樣道理,免疫細胞也不能光發現癌細胞,還需要清除它。
癌症的發生,說明免疫細胞的監管作用失靈了,這叫做「免疫逃逸」。識別和消滅這兩步之中,至少其中一個出了問題。
有些時候,「識別」會出問題,因為癌細胞通過偽裝,外表怎麼看怎麼像好人,免疫細胞無法識別。還有些時候,「消滅」這一步出了問題。免疫細胞明明識別了癌細胞,但卻沒啥反應,變成「圍觀吃瓜警察」。通常,這是因為癌細胞很聰明,它們能給免疫細胞發送各種信號,來抑制免疫細胞的活性。就像壞蛋給警察送禮一樣,讓它們「高抬貴手」。
免疫療法,就是要修復這些缺陷,幫助免疫細胞識別癌細胞,或者幫助免疫細胞消滅癌細胞。
上述的張先生就是採用的CAR-T免疫細胞療法,主要是幫助識別癌細胞,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則主要是幫助消滅癌細胞。
免疫療法的問世,徹底改變了人類對抗癌症的格局。原本生命僅剩幾個月的患者,如今有一些在治療後,已經活過了10年。
這正是Allison教授與本庶佑教授等科學家為人類做出的卓越貢獻。在這里,我們再次祝賀Allison教授與本庶佑教授摘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桂冠。這是對他們所做貢獻的最好認可!
實際上,治療癌症的療法再先進,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將癌症變成了一種慢性病,或者僅是延長了患者的生命。所以,要想真正遠離癌症的侵襲,都不如定期做好防癌篩查,斬斷癌症苗頭。
因為癌症發現早的話通常是不會致命的,癌症的發生一般需要多年時間醞釀,如果你能在這個醞釀時間內提前發現它,它就是一個良性的腫瘤,切掉以後就治癒了。
日本早癌篩查能力世界第一
癌症治癒率達到68%
在重大疾病的預防與治療方面,我國與日本在醫療技術與尖端設備上差距是不言而喻的。
在日本,大概80%的癌症發現處於早初期,其中80%的人可以得到治癒。
在中國則是相反的,80%以上的癌症確診發現為癌症中晚期,80%的病人無法治癒。
日本的癌症治癒率達到68%,中國平均治癒率是20%。
防癌體檢在日本已經非常常規和普及,這也是日本人長壽的秘訣之一。
另外,在日本如果發現了早初期癌症,通過簡單的微創手術,即可治癒,能及時防止癌細胞的擴散和轉移,也避免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
所以建議大家一定要加強防癌篩查的意識,定期體檢,通過精密的防癌檢查,更早期地發現癌症病灶,更早地接受治療,減小治療的難度,從源頭上擺脫癌症的困擾。
❾ 日本治療癌症的技術有哪些
如果有需要的話是可以聯系多睦的呢!多睦在日合作的醫院有很多優秀的治療案例。
癌症的三大治療方式是手術、化療、放療,但均不能預防癌症的復發和轉移。日本科學家一直在研究和臨床使用各種預防癌症復發的新方法,配合手術、放療、化療,提高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其中最主要的技術包括基因療法、免疫療法和疫苗療法、電場療法。
日本免疫細胞療法:在免疫細胞治療領域日本全球領先,而且日本政府衛生部門對於免疫細胞治療的監管也在逐步放開,臨床上出現了大量成功的案例。在日本,開展癌症的免疫治療,必須通過國家的再生醫療委員會和地方的衛生局申請,經嚴密的考察後才能取得免疫治療的認定資格。目前,巨噬細胞免疫療法已獲得專利,並在臨床試驗中取得驚人療效。 「免疫療法」的目的,就是想方設法喚醒人體自身的免疫功能攻擊癌細胞,試驗證實,免疫療法與常規療法結合使用效果最理想。
日本腫瘤疫苗療法:從腫瘤組織中提前提取或自體體液提取出的癌症抗原(如肺癌抗原/腸癌抗原)配合培養出的樹突細胞和輔助劑,根據患者所患癌症種類所量身訂制的癌症疫苗。與保健類葯食品(靈芝孢子粉,蟲草等)不同,疫苗並非泛泛提高身體免疫力,而是針對患者所患癌症喚起體內免疫應答主動進行腫瘤細胞消滅。截止到目前,在日本接受癌症防復發疫苗的患者已達13萬人以上(目前正在使用的包括日本16000位和來自海外的6000位),腫瘤疫苗技術已經獲得美國專利認證及日本,新加坡等國專利認證。
日本癌症基因療法:癌症基因療法的研究已有十多年歷史,目前日本已成功研發出兩種新型基因療法,分別為JG-1和E10A。JG-1是結合CDC6shRNA活性基因和「癌抑制基因p16這兩種基因的強有力的療法。E10A是一種利用病毒載體(腺病毒5號),將endostatin基因和Interferon基因等其他有治療效果的基因導入癌細胞內,並使之產生有療效的一種基因葯物。研究證實了癌症基因療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經在美國、日本等醫療水平最尖端的國家開展。
❿ isei health:癌症患者的福音:「癌惡液質」治療葯物在日本上市
一得癌症就會消瘦——。 據說日本人中每2人中就有1人的國民病一般給人這樣的印象,但近年來查明瘦身的原因是「癌症惡液質」。 並且還發售期待的治療葯物。 成為救助煩惱患者的喜訊,本文解說其機制。
***
一般來說,癌症會給人一種體重減少和食慾不振的印象。 實際上大多數癌症患者都會經歷那個。 迄今為止,由於抗癌劑的副作用和癌症的發展,癌症患者的體重減少,食慾消失,是沒有辦法的事。
但是,近年來,人們發現這是「癌惡液質」的並發症,治療的重要性開始受到重視。 因為在早期接受「癌惡液質」的治療,可以提高生活質量( QOL )和改善預後。
今年4月,其「癌惡液質」的治療葯物首次在日本上市,備受世界矚目。
進行葯物試驗的日本癌症支援護理學會惡液質( Cachexia )部會長、京都府立醫科大學研究生院醫學研究科呼吸器內科學的高山浩一教授說:「癌症患者的體重基本上是在減少,但是通過這種葯物的治療,患者的體重增加了。 患者自己也很高興,但對我來說也是很開心的驚喜。」
葯的名稱是「埃爾多安·(通用名稱:鹽酸腎上腺素)」。 是瑞士制葯公司Helsinn公司開發的,在日本小野葯品工業根據許可合同進行銷售。
「癌惡液質」到底是什麼? 簡單地說,就是指並不是在減肥,卻出現體重減少、肌肉量減少、食慾不振等症狀,並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功能障礙和代謝異常的病症。 惡液質的詞源在希臘語中是「惡劣狀態」的意思。 惡液質有時也會發生在心臟病、腎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方面,但大多是由癌症引起的,這被稱為「癌惡液質」。
體重減少,衰弱,肺炎的風險也有
國際上將其定義為「以通過常規營養支持無法完全恢復,導致進行性功能障礙,骨骼肌量持續減少為特徵的多因素綜合征」。 骨骼肌是指沿著骨骼的肌肉,是站、走、坐等動作所需的肌肉。
「惡性液質在惡化癌症患者中約佔5~8成。 癌症的種類不同,發病風險也不同,容易發生在胰腺癌、胃癌、食道癌、頭頸部癌、肺癌,在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中,有疾病發展到相當嚴重之前都很難發生的傾向。 癌症液質問題是,如果體重減少衰弱,就不能得到積極的治療,容易產生肺炎等並發症,因此預後非常差。 有論文報告稱,四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是因癌症液質而喪命的。」(高山教授)
一旦癌症液質惡化,出於不想被人看到瘦長的樣子、不想別人知道自己不能吃東西的心情,會避免和熟人見面或在外面吃飯。 另外,骨骼肌減少的話,走路的速度會下降,走路困難等,也會給日常生活帶來障礙。
而且食慾不振有時也會導致家人之間的摩擦。 家人「想給我吃卻不能給我吃」的想法和患者「想吃卻吃不了」的想法對立。
為了消除家人之間的壓力、不在社會上孤立、不降低生活質量,盡早著手治療癌症液質很重要。
診斷標準是
癌變液質的機理是什麼? 高山教授這樣解釋。
「癌症惡病質導致體重減少是因為癌症促進脂肪的分解,肌肉的合成也減少從而進行分解。 因為有癌症,會慢性發炎,作為保護身體的免疫反應,炎症性細胞因子會被活化,從而引起這種代謝異常。 另外,癌細胞自身也分泌促進脂肪和肌肉分解的物質,加速代謝異常。 也就是說,一旦出現癌症惡液質這種病情,即使處於安靜的狀態,也會一直使用能量,分解到不能燃燒的骨骼肌。」
更糟的是,當癌症液質變壞時,炎症細胞因子和脂肪細胞分泌出向大腦下丘腦發出抑制食慾指令的物質,因此食慾也會下降。 沒有食慾,而且即使可以吃,體重也一直在減少。
那麼,癌症患者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是癌症惡液質呢? 因為癌症液質始終是病態,所以只能根據體重減少等症狀來判斷。 按照現在的診斷標准,如果以下三個項目中有一個符合,就判斷為癌症惡液質。
(1)過去6個月體重減少超過5%。
(2)體格指數( BMI、體重÷身高÷身高)小於20,體重減少超過2%。
(3)在肌肽中體重減少超過2%。
表現進度的三個階段
除了這些診斷標准之外,日本癌症支援護理學會還建議,當自覺體重減少或食慾不振時,應立即向主治醫生和護士咨詢。
「沒有食慾」
「吃了飯很快就飽了」
「明明在吃東西,體重卻在減少」
「得癌症之前穿的褲子和裙子都鬆了。」
「總是有疲勞感」
「肌肉力量下降」
「握力和步行速度在下降」
「有味覺異常和嗅覺異常」
「有惡心嘔吐」
「什麼都提不起干勁兒,經常悶悶不樂。」
等等症狀。
高山教授說,
「癌症惡液質的問題還有一點,就是癌症患者不太在意體重的減少。 以前在網上進行過調查,很少有人就食慾不振和體重減少向醫生和護士咨詢,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回答說「我認為沒有必要去咨詢」的理由。 體重減輕是直接關繫到生命預後的問題,所以不要掉以輕心,要注意體重的變化。」
另外,癌變液質有三個表示進展度的階段。 雖然還不到診斷為癌症液質的程度,但體重開始減少和食慾不振的「前惡液質」、符合上述診斷標準的「惡液質」、加上抗癌劑治療變得困難的「不應性惡液質」三者。
「現實中,這三個階段的界線很模糊,逐漸過渡到不反應性·惡液質。 很多醫務人員所持的癌症惡液質的印象是不反應性惡液質,但是到了這里可以說是相當困難的狀態。 所以,為了繼續治療癌症,盡可能在前惡液質階段開始治療,防止體重急劇減少是很重要的。」(高山教授)
治療葯物登場了
不過,雖然說要開始治療,但迄今為止,只有營養療法和運動療法等,不存在能有效治療癌症惡液質的治療葯物。 正因為如此,這次在世界上首次被承認並開始銷售的治療葯物備受期待。
「埃爾多安(通用名稱:鹽酸腎上腺素)」被認為是飢餓激素樣作用葯。 飢餓素是指與食慾和身體構造相關的激素,飢餓時主要從胃中分泌,作用於大腦,提高食慾,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增加肌肉量。 也就是說,「埃爾多安」是一種和有用的激素起同樣作用的葯物。
「將葛根素用於葯物的想法由來已久,但由於葛根素在血液中的活性時間太短,所以很難作為葯物進行開發。 由於腎上腺素和它起著同樣的作用,長時間穩定地存在於血液中,所以非常容易使用。」(高山教授)
「埃爾多安」是一種每天空腹服用2片( 100mg )的口服葯物,目前適應的是非小細胞肺癌、胃癌、胰腺癌、大腸癌的癌變液質。
高山教授從2010年左右開始從事該治療葯物的臨床試驗。 最初,將174名伴隨非小細胞肺癌的惡性液質患者分成84名腎上腺素組和90名安慰劑(假葯)組,歷時12周進行了用葯。
其試驗結果是,在腎上腺素組中,平均增加了1.38公斤除脂肪體重(骨骼肌)。 安慰劑組平均減脂體重0.17公斤,因此產生了明顯的差異。 在腎上腺素組中,最初3周體重增加,並在此狀態下維持了12周的體重。 在這個試驗中,還進行了有關QOL的調查,發現食慾有明顯的增加。
體重增加了8公斤的情況也有
另外,還以49名消化器官癌症(胃癌、大腸癌、胰腺癌)伴隨的癌症惡液質患者為對象進行了試驗。 注射腎上腺素12周後,發現除脂肪體重比注射前增加或維持的「應答者」(療效得到確認的患者)達到63.3 %,平均增加了1.89公斤的除脂肪體重。
「對於反應快的患者,1~2天食慾就改善了。 也有患者報告說「醫生,我現在吃得很好了」,也受到了家人的歡迎。 通過試驗,不僅單純地變得容易攝取能量,而且總體上給我留下了患者精神振奮的印象。 在體重增加明顯的例子中,有體重減少到45公斤的人恢復到53公斤的情況。 8公斤的增加,我們也沒想到會增加到那個程度。」
高山教授驚訝地回顧道。
另外,作為葯物的副作用,有心電圖異常、糖尿病的惡化、肝功能障礙等。 心電圖異常主要表現為脈搏變慢的心動過緩等症狀,基本上不會出現自覺症狀。 關於糖尿病的惡化,有血糖值以5%左右的頻率上升的例子。 另外,雖然也有肝功能檢查值出現異常的情況,但沒有患者需要治療。
「雖然有副作用,但是葯物的效果更大是試驗的結果。 但是,在臨床試驗中,對象是比較健康的人,所以還沒有數據顯示,癌症惡化的全身狀態不好的患者會產生多大的副作用。 關於這一點,我認為有必要一邊觀察市售後調查的數據,一邊慎重地判斷給葯情況。」
另外,由於有時心肌梗塞和心絞痛等心臟有障礙而無法服用治療葯物,因此在服用時必須向主治醫生告知治療經歷。
「吃是生存的活力」
雖然是看似成功的試驗,但也產生了課題。 由於葯物的治療,骨骼肌量增加了,但是肌力沒有得到改善。 在試驗中,進行了握力和6分鍾步行等調查,但是,腎上腺素組和安慰劑組之間沒有發生明顯的差異。
「這作為一個大課題,至今仍存在。 在我們看來,如果不對肌肉施加一定程度的負荷,就無法恢復對日常生活有用的肌肉力量。 我推測要改善肌肉力量,光增加骨骼肌量是不行的,需要運動訓練吧。 因此,現在我們制定了提高肌肉力量的運動項目,在注射腎上腺素的同時還在進行引入該運動的臨床試驗。」
高山教授說,應對課題。
如果通過運動訓練改善肌力的有效性得到確認的話,它將被推薦為與治療葯物配套的療法吧。
不管怎樣,通過治療葯物能夠改善癌症惡液質,對癌症患者來說是一個天大的喜訊。 現在,如上所述,治療葯物「埃爾多安」適用的癌症種類有限。 因為是以進行試驗的癌症種類為對象的,所以今後如果對其他癌症種類進行試驗,得出結果的話,適應的癌症種類也有可能擴大。
「這次的治療葯物不是直接治療癌症的葯物,但是如果食慾好了可以吃的話,體重減少引起的衰弱就會減輕,期待著繼續治療不得不中斷的癌症的患者會增加吧。 結果,有可能改善預後,延長壽命。 但是,我覺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是一大優點。 吃東西會帶來生存的活力。 通過這次的治療葯物的試驗,我強烈地感受到了這一點。」
高山教授充滿實際感受地說。
因癌症而變瘦,可以說不是不可抗力,而是已經可以改善的病症。 確實,抗癌劑和放射線療法等的副作用,以及癌症的發展和復發導致的精神低落,會導致食慾喪失,體重減輕吧。 但是,如果治療告一段落,食慾卻沒有恢復,體重持續減少,那就是癌症液質的原因。
正確認識這一點,使用治療葯物改善病情,才能解決癌症患者的煩惱。 發現體重減少的話,先積極地咨詢一下負責的醫生和護士怎麼樣? 因此,支持癌症患者的家屬的意識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