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機場裡面是什麼樣的
Ⅰ 福岡國際機場介紹
福岡國際機場(ICAO:RJFF;IATA:FUK)是一個位於日本福岡縣福岡市博多區的國際與國內機場,1945年建成。因該機場曾為美國空軍所駐扎之板付基地,所以又曾稱為板付機場。是日本離市中心最近的機場。被譽為日本最便利的機場,客流量居全國第四位。
歷史沿革
1944年2月 -日本陸軍的席田機場開始建設。
1945年5月 - 跑道完成。
1945年10月 - 美軍接收板付基地。
1951年10月 - 開設民航航線(福岡-大阪-東京)。
1965年9月 - 開設國際航線(福岡-釜山)。
1970年12月 - 機場的管轄權移交到運輸省。
1972年4月 - 變更為第二種機場。
1993年3月 -福岡市地下鐵。提供轉乘服務。
1999年5月 - 新國際線客運大樓完成。
2004年1月 - 滑走路34的ILS運用開始。
硬體設施
福岡機場平面圖福岡機場到的福岡市中心交通相當便利。可以轉乘福岡市地鐵機場線,到JR博多站約5分鍾(約5km)。到福岡市中心天神約11分鍾(約12km)。利用福岡都市高速公路30分鍾左右也能到太宰府。
航運大樓共有日本國內線第一、第二、第三和國際線總共四棟,貨物大樓國內線,國際線的兩棟。國內線航運大樓位於飛行跑道東側,1999年5月開始營運的國際線航運大樓則位於飛行跑道西側,約10分鍾有一班間隔免費的接駁巴士運行。
福岡機場雖然只有一條2800m的跑道,但跑道的起降率跟同樣的第二種機場比較起來是最多的。每年起降次數達到14萬次(日本國內線12.6萬次,國際線1.4萬次)。
日本國內航班的福岡~東京線接著新千歲~東京線乘客人數多。大阪和名古屋的航班數也持續增加,與東海道?山陽新干線和高速巴士競爭本激烈。
國內線的航空路線有25條,1年的旅客人數約有1632萬人(乘客和降落人數合計是2004年日本第5位)。國內線和國際線的旅人數約有1856萬人(2004年)。本機場的旅客人數是繼羽田和成田的日本第3位。
另一方面本機場亦是日本最早設置登機橋的機場。
福岡國際機場
更多關於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Ⅱ 東京成田機場資料
成田國際機場(Narita International Airport,),簡稱成田機場。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代碼為NRT,國際民航組織(ICAO)代碼為RJAA位於日本關東地區距東京市區68公里之遙的千葉縣成田市,是日本最大的國際航空港。年客流量居日本第二位(第一位羽田機場),貨運吞吐量居日本第一、國際第三。成田機場是日本航空、全日空、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美國西北航空公司的亞洲樞紐港。根據日本機場分類法,成田機場與東京羽田機場、大阪國際機場、關西國際機場和中部國際機場統一劃分為一類機場。
成田國際機場原名新東京國際機場,2004年起,為了和東京國際機場(羽田機場)區別而更名為成田機場。盡管成田機場的客源主要來自東京市,但它與東京市中心相距遙遠,即使乘坐最快的火車從機場到市中心也要花上一個小時。如今,成田國際機場主要運作國際航線;東京國際機場(羽田機場)距離東京市中心比較近,主要負責國內航線和少量的國際航線。
需要說明的是,成田國際機場雖然位於東京都以外的千葉縣成田市境內,但是機場的所有權屬於東京。這和我國的西安國際機場位於咸陽市境內一個道理。
1962年,日本政府開始計劃建設新東京國際機場,以分擔日益飽和的東京羽田機場的客流量。然而,二戰後東京市的迅速重建使得用地嚴重短缺,政府只得考慮將新機場建在郊區的千葉縣。起初,機場選址在富里市,後移至三里冢和芝山市東北5公里處。1966年,機場建設方案公之與眾。
隨著1960年東京學生大規模示威序幕的拉開,1960年代的日本,社會民主運動蓬勃發展。機場建設方案的提出,不僅激怒了世代居住在當地的農民,更有許多日本新左翼人士以新機場實際上是美國為了對抗蘇聯而在日本建立的又一個空軍基地為由,強烈反對新機場建設。60年代末期,當地農民聯合學生和左翼政黨成立了「三里冢-芝山聯合空港反對同盟」,通過法律手段、群眾示威、甚至暴力行動來抵制政府新機場修建計劃。
在當時,有償徵收土地制度還未廣泛實行。政府還是採取傳統的辦法,只是強制住戶遷移到其他地區,而不進行必要的補償。在成田機場的建設問題上,強制遷移政策並未有效執行,一些頑固的住戶甚至如果有人妥協遷移的話,便燒掉他們的新房屋。
根據1966年提出的機場建設計劃,機場預計與1971年完工。然而,愈演愈烈的沖突完全拖延了進度,以至於當1971年即將來臨時,機場的建設土地都尚未圈定出來。最終,日本政府在1971年開始了強硬手段推進搬遷進度。沖突中,1000多名市民和警察受傷,291名農民被捕。
沖突和抗議並未阻止機場的建設。1972年,由株式會社竹中工務店承建的一號航站樓竣工。可是,由於政府與社團民眾之間持續的斗爭,更有甚者,長期佔領在將要修建第一條跑道的土地上,跑道始終無法按時完成。終於在1978年,第一條跑道完工並預計在3月30日正式開放運行。然而,3月26日,一群激進分子攜帶燃燒瓶駕車沖入機場控制塔台並進行了肆意破壞,砸毀大量設備。機場不得不推遲到5月20日重新開放。
雖然機場已經開始營運。但政府依然高度緊張,擔心會有突發事件發生。機場周圍遍布著金屬柵欄,警察全副武裝的在瞭望塔上巡邏。旅客在進入候機大廳前其行李都要經過嚴格的安全檢查,以防止恐怖活動。
擴張
根據計劃,新東京國際機場將修建3條跑道,東北/西南方向修建兩條4000米長的平行跑道,第三條跑道與前兩條平行跑道相交,計劃長度2500米。等到1978年機場開放時,只有兩條平行跑道中的一條完工並投入使用。另外兩條跑道的完工在當時的情況下看來可以說是遙遙無期了。計劃中提到的另一項關於修建東京市與機場之間的成田新干線也因為土地問題而擱淺。
1986年,成田機場二期跑道工程開工,將在第一跑道以北修建第二跑道。為了防止修建一號跑道過程中的阻撓事件再次發生,政府承諾不再徵用土地並付給機場周圍的住戶噪音污染補償費,利用這筆費用,住戶可以通過改善房屋的隔音結構來最大程度減低噪音污染。2002年4月,第二號跑道終於趕在日本-韓國世界盃足球賽開幕前完工。不過,第二號跑道長度僅有2018米,比原定的4000米縮短了將近一半,無法起降像波音747這樣龐大的寬體客機。隨著二期跑道的建設,機場二號航站樓也於1992年竣工。
成田機場的車站離航站樓距離比較遠,乘客得步行很長一段距離,或者乘公交車到達航站樓。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末,時任日本運輸大臣的石原慎太郎(今東京都知事)要求兩家鐵路公司JR東日本和京成電鐵將它們各自的鐵路延伸到成田機場航站樓,並開通地下車站來承接客流。1991年,通往一號航站樓的直達列車開通,老車站也從此更名為東成田站。
Ⅲ 日本名古屋中部國際機場怎麼樣
這是我們進入日本的機場,感覺這個機場比較小,而且比較偏遠,它建在名古屋南面的海上,即使搭特急到名古屋市內都要30分鍾,機場裡面的店也不多,我們有人晚上花了700丹在這里吃了碗拉麵還直抱怨嘴巴干。不過這里風景真的不錯,邊上是草原和大海,晚霞非常漂亮,還有海鳥,渡輪,真是拍照的好地方。機場的停車場有N棟五層高樓,這點很人性化。不過機場酒店只有三家,由此可見它規模之小了吧。
Ⅳ 大阪關西國際機場介紹
關西國際機場(日語:関西國際空港,英語:Kansai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代碼:KIX,ICAO代碼:RJBB),常通稱為大阪關西機場或簡稱(大阪)關空,是一座由3個日本大阪府的行政單位管理的機場,分別是泉佐野市(北)、田尻町(中)和泉南市(南),為京阪神都會區和關西地方的主要機場,鄰近有神戶機場、大阪國際機場,位於大阪灣東南部的泉州近海離岸5千米的人工島上。根據日本《空港整備法》,該機場被分為第一種機場。
關西國際機場是全世界第一座百分之百填海造陸而成的人工島機場,它同時也是全世界一座大型海上國際機場。但海上機場並非等同填海造陸,世界第一座海上機場是1975年開始營業的長崎機場,長崎機場並不是百分之百填海造陸,它是以海上0.9平方千米的箕島,填擴到2.44平方千米而成。關西國際機場距離大阪市約38千米,距離大阪市中心只需約1小時的車程。機場於1987年動工興建,於1994年9月22日正式投入使用。機場的營運單位為新關西國際機場株式會社。該機場在規劃初期曾被暫稱為關西新機場(日語:関西新空港),或因所在地名而被一小部分地方人士稱為泉州機場(泉州空港)。
建築結構
關西國際機場仍是一項建築傳奇。由建築師倫佐皮亞諾(RenzoPiano)設計並於1994年9月22日正式開業,機場的外形有如一個超大飛機機身(超過一英里),屋頂則向綿延不斷的浪波。國際旅客從機場的頂樓出發,可以瞧見建的築整體架構,精緻間復雜,別有一番特色。
在2006財政年度,關西國際機場乘客總人次是16689658人,其中11229444人是國際乘客,5460214人是國內乘客,這兩個數據在日本分布排第二和第六。貨運量為802162噸,在世界機場排名18。關西國際機場已成為亞洲中心,每周有499班客機飛往亞洲,每周66個航班到歐洲和中東,每周35個航班前往北美洲。
關西國際機場的國際航線到達廳在機場大樓1層,出發廳在4層,國內航線到達出發廳均在2層。機場巴士、計程車設置在機場大樓1層,機場列車設置在大樓2層,餐飲和購物區設置在2-3層。
關西國際機場
更多關於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Ⅳ 日本高松機場裡面有購物的嗎
日本一般的機場都有賣特產,旅遊紀念品的店。大的機場還會有很多賣服裝,旅行箱包、化妝品的店,以及各式餐廳。
Ⅵ 日本東京的成田機場與羽田機場有什麼不同嗎哪個離市區近
東京羽田國際機場距東京市區16公里,而成田機場距東京市區68公里。羽田國際機場離市區更近。
1、地理位置不同
成田機場位於東京以東的千葉縣境內,距離東京市區約65公里。羽田機場位於日本東京都大田區東南端,多摩川河口的左岸,距離市區16公里。
2、客貨運輸規模不同
在旅客運輸規模方面,2017年成田機場旅客吞吐量為3862.3萬人次,其中國際旅客佔比達到80.5%。羽田機場的旅客吞吐量為8526.3,其中國際旅客佔比為19.8%,國際旅客增長率高於國內旅客增長率。從國際與國內旅客佔比可以看出,成田機場與羽田機場,近五年來,已經逐步打破一個機場定位國內、一個機場定位國際的運輸格局。兩個機場已逐步嘗試國際、國內同時發展。
3、航線網路布局不同
成田機場共有150個通航點,其中日本國內航點19個,國際航點數量為131個。羽田機場通航點數量為89個,其中日本國內航點49個,國際航點40個。羽田機場日本國內航點平均日航班頻次為10.2,國際航點日航班頻次為2.7。成田機場國內航點平均日航班頻次為3.9,國際航點日航班頻次為1.8。
成田機場航線網路特點為,國際網路覆蓋范圍遠高於羽田機場,但是航班密度弱於羽田機場。成田機場日本國內航線網路無論從厚度還是密度方面,都與羽田機場相差懸殊。
(6)日本機場裡面是什麼樣的擴展閱讀:
日本其他地區機場簡介:
1、大阪關西國際機場
常通稱為大阪關西機場或簡稱(大阪)關空,是一座由3個日本大阪府的行政單位管理的機場,分別是泉佐野市(北)、田尻町(中)和泉南市(南),為京阪神都會區和關西地方的主要機場,鄰近有神戶機場、大阪國際機場,位於大阪灣東南部的泉州近海離岸5千米的人工島上。根據日本《空港整備法》,該機場被分為第一種機場。
2、名古屋機場
是跨越愛知縣小牧市和春日井市的日本的機場。雖然名古屋的中心(簡稱為「日本中部國際機場」)在技術上是日本的第三個水上機場(在幾段中是第二次),但2005年的開放是大阪關西之後的最高水平,因為它服務於名古屋周圍人口密集的日本中部(「中部」)地區。
3、神戶機場
神戶機場(日文:神戸空港、英文:Kobe Airport,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代碼:UKB,國際民航組織代碼:RJBE)是一座於日本兵庫縣的機場。
神戶機場位於大阪市西面26公里、神戶市市中心8公里處,屬於日本地方管理的機場,於2006年2月16日起開始營運。該機場的管理機構是國土交通省大阪航空局神戶機場事務所和神戶機場。
4、九州浮動機場
九州島是日本兩個浮動機場的所在地。 而北九州是一個只有真正的日本狂熱愛好者的城市,這個充滿鮮花的隧道是許多日本愛好者的首選。長崎機場在這份名單上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建在島上的至少一部分在建造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另一方面,北九州機場,就像2006年開放的神戶機場一樣,是建在一個白手起家的島嶼上。
Ⅶ 大阪伊丹國際機場介紹
大阪伊丹國際機場(Osaka Itami International Airport),亦名大阪國際機場(Osaka International Airport),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代碼(IATA):ITM ,國際民用航空組織代碼(ICAO):RJOO 。位於東經135度21分21秒、北緯34度47分04秒,日本兵庫縣伊丹市、大阪府豐中市、池田市三者交界地帶,海拔高度12米,根據日本《空港整備法》被分為第一種機場。
機場簡介
日本關西地區的主要國內線機場。查閱機場的地圖,機場屬於大阪府與兵庫縣的邊境,航運大樓附近錯綜復雜,如同飛地的存在著。因此警備機場的警察分別屬於大阪府和兵庫縣。
營運時間從2006年4月1日開始於7:00~21:00營運(2006年3月31日之前24小時營運)。如果有緊急狀況發生的話與其他的機場一樣,機場關閉時間臨時延長,對於一般人來說縮短營運時間通常認為沒有太大的影響。
大阪國際機場是以前日軍的機場(1939年的大阪第二機場。順帶一提的是,大阪第一機場是現在的八尾機場)。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這個機場被美軍接收。當時候命名為「伊丹空軍基地」俗稱「伊丹機場」。1958年3月機場歸還日本後「大阪機場」開始營運,1959年7月成為第一種機場開設國際航線,改稱「大阪國際機場」。
飛機的著陸時全日空的日語廣播為「伊丹空港」,日航的日語廣播為「大阪國際空港」。兩家航空公司英語廣播一致稱為「Osaka International Airport」。
大阪國際機場每天總共有370架班次起降,噴射型客機200架班次,螺旋槳型客機170架班次。至2006年4月為止,噴射型客機班次一直都在滿載狀態,在日本國內的機場最困難地方是增加班次。但是夏季和年末年初是例外,大幅增加的班次中最受歡迎的千歲航班,那霸航班,鹿兒島航班為主。同時為了螺旋槳型客機還有生存的空間,各家航空公司都有增加班次。
從市區周遭的居民指出噪音等公害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原本在1994年關西國際機場開始營運時,將會封閉大阪國際機場。但是遭到多數因居民反對,表示大阪國際機場一旦封閉的話,居民經濟上將會受到影響。經過多次協調後轉為日本國內線專用機場。
日本關西地區有大阪(伊丹)和關西以及2006年2月16日開始啟用的神戶等三座機場在營運。計劃關西國際機場二期工程的國土交通省及大阪府主張三座機場比兩座機場起降率提升。一方面提升關西機場啟用後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又可以讓使用大阪機場的乘客增加。自2006年4月起大阪機場對於大型客機開始限制,禁止超過2具發動機的飛機起降。根據日本提倡副首都構想的危機管理專門的省廳官員提出,假設東京發生了大地震或恐怖活動等等,將廢除大阪國際機場(伊丹機場),在機場原址成立副首都。
硬體設施
跑道
機場擁有2條平行主跑道。
A跑道:磁方位角編號:14L/32R ,跑道長度:1828米,寬度45米,材質:混凝土/瀝青。主要供應波音737、DHC400等中小型噴氣機/螺旋槳式飛機起降。
B跑道:磁方位角編號:14R/32L,跑道長度:3000米,寬度60米,材質:混凝土/瀝青。主要供應波音777、767等大型噴氣機起降。
候機樓
大阪伊丹機場一共有南候機大樓和北候機大樓2座航站樓,南候機樓主要由全日空航空公司(ANA)和IBEX航空公司使用,北候機樓主要由日本航空(JAL)及其子公司JEX航空快遞公司和JAC日本越洋航空使用。
兩航站樓通過中央區域連接在一起,共有四層樓。其中一樓為票務大廳、到達大廳、餐廳與酒店,二樓為出發大廳和餐廳、商店,三樓為賓館和展望餐廳,四樓為餐廳、商店與觀望平台「La Sara」。
更多關於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Ⅷ 在日本頭等艙,空姐是怎樣招待乘客的你怎麼看
日航頭等艙設有8個頭等艙位,4名空姐提供頂級貴賓服務,吃喝應有盡有,絕對物超所值。
為了更好了解日航的高品質服務,從值機說起。到達F島後,會有工作人員引領辦好行李托運,並帶領前往頭等艙休息室休息。
進入休息室可以自由選擇閱讀雜志,或吃日本小吃,這里酒水比較豐富,可隨意飲用。另外休息室還提供按摩服務,雖然都是年紀大點的老阿姨,但手法絕對一流。
到了登機時,頭等艙顧客有專門的廊橋通道,上了飛機馬上會有一名笑容可掬的日本小姐姐迎上來,帶領乘客找到自己的座位。
然後會主動詢問乘客要不要拍幾張照片留念,日航頭等艙比較豪華,座椅空間比較大,確實有一定可拍性。如果需要滿足一下男人小小的虛榮心,空乘小姐姐也會全力配合。
自拍秀弄完後,4名空姐會到乘客座位上一一做自我介紹,一個深鞠躬,一番喃喃細語,很貼心,感覺很良好。
飛機起飛後,小姐姐會送來熱毛巾及酒水單,不過所謂的酒水單就一種酒——Salon香檳。這款酒可不便宜,一瓶售價近500美元。
接著上餐前小點:魚籽釀大蝦、紫薯鵝肝球等。吃完點心,小姐姐馬上會送來日式零食,並詢問正餐是吃西餐或是日餐。
也可以自由搭配,看各人口味,只要飛機上有,小姐姐都會盡力滿足。
日航頭等艙的菜品還是非常豐富,米飯也是飛機上現場製作,保證絕對新鮮。吃完正餐,接著上日式甜點,這個時候小姐姐會重點推薦米其林招牌甜點——六木本蒸布丁。
用完餐後,空姐會送來睡衣及洗漱用品,顧客洗漱完畢,客艙熄燈,忙活了半天的小姐姐們,也終於有時間休息一會。
如果乘客沒有困意,可以選擇去餐吧吃零食、喝酒水,或者看看電影打發時間。
若是胃口好,中途餓了,可以繼續點點吃的,有拉麵、三明治等等,只要你能吃得下,日航食品絕對隨時管夠。
日航航程比較長,到了下頓服務差不多,就不再贅述。到了下飛機時,小姐姐會同乘客熱情告別,讓人有種依依不捨的感覺。總之,日航的細節及服務都還做得不錯,體驗感不錯!
既然飛機座位票價分三六九等,但是不管是哪個國家,既然乘客花高價買了票就理應得到溫馨的服務,日本也是這樣。
日本頭等艙空姐:從態度到服務,體貼入微又周到。
最近熱播的國慶檔電影《中國機長》,就是一部以飛機工作人員沉著面對一場飛機事故,靠著專業素養化險為夷的實際案例,又經過了改編後拍攝的一部電影。
電影中曾有位頭等艙的乘客,語氣傲慢的對空姐說「神氣什麼啊,不就是一個服務員嗎!」當然,在影片的結尾,這位出言不遜的乘客主動道歉,對自己之前的行為表示了歉意。
但是也反映出一個現象:空姐身為乘客在飛行過程中的全方位守護者,總是被人誤解成只會端茶倒水。
據說如果乘客有身體需要,空姐還會提前把床暖好。此暖床非我國古代通房丫頭的暖床,就是幫你把被子搞熱,可別多想。就是類似加個電熱毯,在你上飛機前幾分鍾,再把電熱毯撤掉。
除了以上,跪式服務也是日本空姐的一大特色。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我們的膝蓋只能跪天跪地跪父母,其他的都是在拿我們的尊嚴開玩笑。
但在日本人的眼裡不同,下跪只是他們用來表達極度的尊敬和深深地歉意。雖然人不應該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事實上,頭等艙的客人看起來很「尊貴」,所以空姐在服務時會主動跪下服務,並且附耳傾聽。
如果你有錢且又想要體驗一把當皇帝的感覺,可以嘗試一次日本的頭等艙。可以說得上是服務至上,溫聲細語。
說完服務,再看一下日本頭等艙的硬體設施。日本航空的新頭等艙共有八個座位,個人包廂呈半包圍式的套房。
空間大,座椅舒適,新款升級座椅更加註重乘客的隱私和舒適度,內部裝飾也是一應俱全。
乘客入座後,頭等艙的空姐會來到座位前,一一問好並進行自我介紹。如果乘客有需要,可能你還沒開口,她就已經把毛毯、耳機等拿到了你的面前,就是如此的人性化。
另有傳言,酒水方面,按日本航空公司規定,在日本機場起飛前是不允許提供酒精飲料的。但是身為頭等艙的顧客,可以破例要求提供酒水飲料。
當然了,飛機航行過程中空姐也不可能會一直盯著你看,那就有點毛骨悚然了。所以他們在安排乘客落座後,就會微笑示意退到簾子後面。
但是空乘人員會定期巡視客艙,注意到每一位乘客的細節需求,及時的提供幫助。並且日本空乘人員的英語水平也是十分值得稱贊,其不吝嗇鞠躬和道歉的服務,和任何國家比起來都是可圈可點的。
▲空姐配圖
與西方國家的歡聲笑語不同,日本服務行業秉承「顧客即上帝」的宗旨。只要你進了飛機,她們會安靜的聽候差遣。雖然我沒坐過日本頭等艙,但我想體驗感不會差。
頭等艙的服務空姐和經濟艙的空姐也沒有太大的區別,不僅僅是空姐的服務,其實對於頭等艙原本就有一些「特權」,不過這也是花錢才有的。日本的頭等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子呢?
最能代表日本航空公司的就是所謂的全日空(ANA)航空公司,無論是航線還是國際上的知名度都是靠前的,並且准點率非常高,所以筆者就以全日空為例子向各位讀者介紹一下日本的頭等艙。
頭等艙和經濟艙在值機的時候,就能夠感到明顯的不同,頭等艙是專用的窗口值機,而且即便是經濟艙窗口排了很長的隊伍,也不會開放頭等艙專用值機窗口的。不過如有全日空的金卡的話,也是能夠享受專用值機口的。(其他還有一些,這里列舉兩個)
值機完以後有專門的休息室,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在休息室裡面等待飛機登機。當然,wifi、水果、飲料都是有的。
所有食物和飲料都是免費的,屬於自助餐的形式,隨意拿取。在成田機場的ANA頭等艙的休息室裡面,還有拉麵和烏冬的餐飲,會給點了拉麵和烏冬的旅客當場製作。
接下來的不同就是飛機座位的不同了,根據不同的機型,座位的設計也不相同。上圖是房間式的座位,當然是可以調整的,可以坐著也可以躺著。
而這個座位則是設計成交互的,特意將前方設置成無人區域,這樣就可以放腳了。去夏威夷或者歐洲等較遠的地方,這種座位還是比較好的,因為可以躺著睡覺。
接下來就是機內的餐飲服務了,餐飲有多種可以選擇的,西式或者和式的,也有新鮮的生魚片。
偶爾還會給你一張小卡片,說著「歡迎回來」,打招呼的時候也是歡迎回來,這句日語一般是回家的時候妻子對丈夫,或者家人對家人說的話,不過服務業偶爾也會用這樣的話語。但是在飛機上,真的很少用到,全日空的空姐會對你說「歡迎回家」,不過僅限於當天來回的情況。
部分文章介紹:
《孫正義放棄管理權也要爭奪的5G,到底會給未來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新晉中國勢力VS老牌 汽車 廠家,勝負難測! 汽車 界已硝煙四起!》
《日系8家車廠「江湖地位」最新排名,豐田傲視群雄依舊無敵!》
日本是一個服務非常周到的國家,小到街頭的小攤,大到乘飛機出行,每一次的服務都會讓你有種賓至如歸的喜悅感。飛機里分為頭等艙和經濟艙等不同的席位,那麼在日本頭等艙,空姐是怎樣「招待」乘客的?可能她們的這些做法,我們根本難以想像。
社會 發展越來越快,從舊時代向新時代邁進了以後,人民都普遍富裕,出行也從舊時代的步行和騎車向 汽車 飛機過渡。生活條件比較好的商業人士出行一般都乘坐飛機,沿途的美景以及飛機上空姐周到細致的服務態度,讓乘客們挑不出一點毛病。飛機票的價格比較高,尤其是頭等艙客人需要支付的費用更是高,但是頭等艙和經濟艙享受的待遇差別還是比較明顯的。
如果經濟艙客人和頭等艙客人同時叫了服務,那空姐肯定優先到達頭等艙客人的面前提供服務,頭等艙里的服務幾乎是一對一的服務,每一位空姐都能有耐心的滿足某些客人的無理要求。日本空姐最開始培訓時就一直強調對待客人的態度問題這一項重要事務,立正用最善意的臉龐和最周到的服務來給客人留下好印象,她們會讓你覺得特別親切,這可能也是日本的服務行業在全世界都比較有名的原因吧。
日本培訓服務行業的人員時要求極為嚴格,一般來講工作久了遇上各種不同樣子的人,脾氣應該變得很差,但是日本的空姐多年來都一直微笑對待客人,從不會出現橫鼻瞪眼的情況。他們還要求在飛機上的任何工作人員,都有義務向乘客們提供周到的服務,而且頭等艙的客人還可以享受到空姐們的親自鋪床,冬天天氣嚴寒的時候,空姐還會幫頭等艙的乘客們暖床。
她們非常尊敬客人,本來日本的女性地位就要比男性地位稍微弱一點,所以空姐們經常雙腿跪在客人面前仍然微笑著為客人們端茶倒水送飲料,客戶不開心的時候空姐還可以跟她們交流談心。日本空姐們的服務水平高到我們無法想像的地步,頭等艙客人還沒下車之前,空姐們就把客人下車後的一切行程都安排的妥妥當當了。
本來頭等艙的客人也不多,所以每一位客人都能夠享受這項省心省力的服務,而經濟艙里的人眾多,所以這項服務是頭等艙里的人獨享的。那裡的空姐為人友善,總是笑臉相迎,如果你在日本體驗了一次乘坐飛機的經歷,它一定會讓你很難忘的。看完之後,你是不是覺得很羨慕他們的服務?
空姐沒有其他的大區別,主要是服務上更加細致周到,體驗極佳,讓你充分你享受到五星級VIP待遇,很多方面不一樣。
一般來說日本的航空公司長途航線,都會有提供頭等艙,商務艙,特選經濟艙和經濟艙4種等級。
各種機艙的代表顏色也是不一樣的,頭等艙是黃色,商務艙為深藍色,經濟艙為綠色,這些顏色不僅體現在機票上,還會在機場櫃台行李標簽的位置上擺明,以便區分尊貴等級和待遇。
以日本航空公司為例,如果你乘坐的是頭等艙,那麼先會去進入非常奢華的休息室裡面等候等級,在這里邊有的非常霸氣和現代化的區域。
這個服務有成人紅色套間,包含4個區域,作為圖書室展覽室, 游戲 室和酒吧室也可以進行品嘗,著名清酒商店精心挑選的清酒,著名酒庄保險的香檳酒,還有世界上最美的鞋類品牌,在圖書室里還提供擦鞋服務,起飛前還會幫您整理衣裝。
在用餐區會提供現場開放服務,鐵板料理在客人面前烹飪,享用當面現烤的日行獨創的黑麥格雷派餅,烤雞和日航德式牛排
還有能夠滿足日式西式和各種各樣的餐食。
在櫻花休息室里可以享受到各種賓至如歸的服務,櫻花休息室里還有獨特的觀景平台。
頭等艙乘客優先登機,坐在極其寬敞的套間上,然後空姐就來了。
空姐會送上熱毛巾和香檳,也貼心的幫助你處理你需要的事務,然後就開始散發酒單和菜單。
點完之後,空姐就會拎一個籃子過來,裡面有各種各樣的點的日式零食,還可以點一些極品香檳,很多高級菜品。
吃完飯上甜點,據說是米其林三星飯店的招牌。
空姐還會主動告訴你還有特別的茶水,「清茶」,如果你喝了酒的話,這個茶很合適飲用。
如果你還不睡的話,空姐就可能會主動過來問你還需要什麼,如果你打算睡覺的話,龔姐會主動問你想要哪種床墊有不同的選擇,軟一點或者硬一點。
然後幫你鋪床,睡在寬敞舒適的日航頭等艙空間里,相當不錯。
走開之後空姐會主動拿來洗漱包,如果是男性的話,會有一盒高級的專門的男士護理套裝。
洗漱完之後也會繼續來問您需要加餐嗎?可能就是各種非常極致的服務,體貼入微。
降落之前乘務長會挨個來給大家打招呼,感謝大家選擇這個航空。
當然,極致的五星級服務,自然價格也不會便宜,一般來說,國際航班的價格很貴,而頭等艙是經濟艙的三倍以上,遠程的頭等艙來回票價通常都超過11,000美元,與商務艙(2000-6000美元)和經濟艙(1000美元)的票價大相徑庭,來回頭等艙好幾萬人民幣,坐一次實在肉疼……
對於頭等艙來說,主要不是空姐如何服務,頂多對你更加溫柔細致,其實頭等艙買的是服務,而且主要是更加省時省力,搭乘頭等艙最大的好處就是座椅又大又寬,有足夠的空間移動,優先使用快速通關道,單 獨的安檢通道,專用的貴賓候機室(原則上候機室內的飲食不收費;浴室和按摩的服務也免費)由專屬的登機廊橋優先登機、下機。
有專屬的空中乘務員,能同時享用酒精及非酒精的飲料,且用玻璃制杯盛裝。飛機餐提供餐酒、甜點以及開胃酒的選擇,而這些餐點通常是由主廚精心設計,上餐時桌面還鋪有白色桌巾,且提供高級餐廳相同的瓷製以及金屬餐具。
就是極致奢華,尊貴無比,但問題的關鍵在於,錢是個大問題……
隨著現在 社會 的發展許多人也都開始追求高速的生活效率,出遠門的交通工具也因此從 汽車 和火車更多地轉向了飛機,飛機中的空乘人員細致的服務讓出行的人感覺十分的舒適。現在同一輛飛機中出現了不同費用的座位,雖然是同一架飛機,但空乘人員的服務也是十分不同的,當然在不同的國家和航空公司之中服務也是有些差別的。在人們的印象中,日本在日常生活中的服務就非常的好,就難免會好奇他們頭等艙的服務水平。
可以在休息室裡面等待飛機登機。當然,wifi、水果、飲料都是有的。
ana千萬不要說你以前坐過他家頭等艙,他會告訴你日式料理准備不足,只能提供美式的。而且ana設備老久的一匹,如果吃不到日本出發航班的日式也沒意思。
圖1-3美日航線設備和空媽(都年紀大的才服務頭等,因為經驗豐富。。。)
圖5-6美日航線日料餐食
圖7-9日美航線美式餐食
服務還是可圈可點,因為沒能提供俺日料,空姐和乘務長跪地道歉2小時
Ⅸ 一月份日本機場內溫度怎麼樣
日本機場內都有空調的,一般是二十五六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