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殺了哪些門派
Ⅰ 日本武術的派系有哪些
1.現代武道:空手道 合氣道 踢拳道 捷擊拳 柔道 自衛隊徒手格鬥術 劍道
銃劍道(就是步槍刺刀術) 居合道 少林寺拳法(宗道臣從少林寺習得)
2.古傳武道:兵法(就是古傳劍術,劍道前身,根據刀的不同,從最長的野太刀到最短的肋差,用法也不一,流派有很多) 柔術(柔道前身,除了摔投和寢技還有拳腳的當身技) 忍術 弓道 相撲 拔刀術(居合道前身) 槍術(日本古武道槍術,用十文字槍,最著名是寶藏院流槍術) 手裡劍術(日本暗器練法) 杖術(就是短棍) 剃刀術(類似關刀,現一般為女生練習) 棒術(棍法) 鎖鐮術(鐮刀尾端裝上鐵鏈) 水術(就是游泳方法,出於戰爭需要在日本古代也算武道的一種) 十手術(就是中國的鐵尺,捕快專用) 鐵炮術(就是火槍用法) 骨法(相當於中國的擒拿) 捕手術(古代捕快擒拿術)
古傳琉球武道:那霸手/首裏手/泊手(此3種為空手道前身,日人習中國拳法後創立的) 唐手(中國拳法的統稱) 御殿手(琉球王室秘傳的皇家武術)
還有一些影響較小未列出,其實很多日本的古傳武道流派都是綜合性的武術,
像以劍法聞名的柳生流里就包含了:劍 杖 棒 手裡劍 柔術等。
現代武道雖為古武道演化而來,但其技法理念上已有很多不同,在日本可算是兩種不同的武道體系,現代武道較偏向體育健身,刪除了很多殺傷力強的技術動作,而古武道還有所傳承。
Ⅱ 日本古代著名武士家族
日本古代著名武士家族是河內源氏家族,代表人物有源賴信、源義經、源賴朝等人。
日本河內源氏家族,是日本古代皇族中最古老的一支。源氏家族,自古便是武士家族,族中出了很多武士以及將軍,日本最有名的武士八幡太郎,就是源氏家族的後裔。
如果追溯歷史源流,源氏家族是正統的天皇後裔,這個家族曾經建立了最輝煌的江戶幕府,在之後幾百年的時間中源氏家族與平氏家族出現了紛爭,之後源氏家族勝出,建立了日本三代幕府,統治了日本將近千年,
源賴信,是日本平安時代的武將,戰功顯赫。1028年平定了日本東部的叛亂,他確立了源氏在日本東部的地位,鞏固了自己在朝中的勢力,因為他的存在讓日本的源氏家族在整個日本都有很大的威信。
源義經,他是平安末期鐮倉初期的武將,他曾協助源賴朝打過許多勝仗,並讓源氏最終獲得了整個日本的統治權,他是日本歷史上最具傳奇的人物之一,日本的大河劇小說,以及歌舞伎劇本,都曾描述過他的忠義和他的英雄故事。在日本,很多的小說和電影都取材於他的生活往事。
源賴朝,他是日本源氏家族中最出色的人,就是這個人創立的日本幕府制度,它不僅僅是貴族,而且是真正的天皇後裔,他曾被平清盛俘虜流放到伊豆,在那裡被軟禁了20多年。
在被軟禁的這些年裡,他絲毫沒有忘記平清盛帶給他的恥辱,他恢復自由之後,當時的皇子以仁王起事,他便積極響應號召,並將源氏家族聚集起來,還得到了日本東部一些封建領主的支持,源賴朝進兵鐮倉,並在鐮倉建立的大本營。
之後在白河天皇的要求下,源賴朝率兵打敗了進犯京都的其他諸侯,他成為了京都中唯一的軍隊,之後便建立了政權,當時的天皇無奈便只好承認源賴朝守護日本的這個事實。
源賴朝通過軍事和政治的威懾,架空了當時的天皇,天皇死後,他便封自己為征夷大將軍,成為了日本所有封建領主的主宰,並且建立了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幕府政權,鐮倉幕府。
(2)日本武士殺了哪些門派擴展閱讀:
源氏派系分支
「源」這個姓氏始於嵯峨天皇時期,生性風流的嵯峨天皇因膝下子女太多,國庫無力供養,下詔書把四位皇子和四位皇女降為臣籍,賜姓「源」。
後世的20多位天皇也曾賜姓過「源」這個姓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清和天皇的清和源氏。
清和源氏是以第56代清和天皇第六皇子貞純親王之子經基為始祖。經基王之子源滿仲幫助藤原北家確立了攝關政治,並且確立了自己在地方上武士領袖的地位。
源滿仲又親自將攝津國設為據點,成立武士團。隨後,他的三個孩子——源賴光、源賴親、源賴信將這個武士團擴大到了全日本各個地方,形成了很多的派系分支。
Ⅲ 日本武士刺殺樂師事件是什麼時候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件爆發當天
Ⅳ 日本的劍道的流派到底是多少種
一、日本劍道有案可查的最古老的流派是名叫中條一刀流的流派
由中條兵庫頭長秀(?—1348)創建,所以,中條長秀應算是最早創立流派的劍術家。之後沿著中條一刀流的劍術主張,產生了富田流、一刀流、北辰一刀流、無刀流等流派。中條一刀流為開端的派系出現後,過了一個多世紀,即15世紀前半葉,劍士飯條長威(1387—1488)創立了神道流,全然天真正傳香取神道流,從此發展出卜傳流、薩摩示源流、心形刀流等。大約又過了半個世紀,陰流在劍術師愛洲移香齋(1452—1538)的手中降生了。(這時已進入戰國時代,有一種說法,陰流是天上的神(指鵜戶明神)為這個血腥的時代而教給世人的珍貴殺人技。)眾所周知,這以後很快便產生出新陰流、柳生新陰流、、直心影流等許許多多的「新陰流」,而形成一個龐大的派系。注意一下這三大派系的時代背景,不難看出劍法流派的誕生、發展和成熟,正是從南北朝到戰國時代的亂世。在戰亂中,「活下來」比任何嚴酷的修行都還要有效地刺激武士們大幅度提升實力。因此,劍法的飛速進化是很自然的。初期劍術的核心,便是「一擊必殺」。在戰場上,斬殺或被斬殺都是在一瞬間便會決定,所以,最初的一擊通常也是最後一擊。而在「一擊決勝負」的思想下,就要求劍士必須做到能迅速集中精神,准確的對敵手的破綻進行會心一擊。以後的300年間,基於以上理論而總結出的「在被斬前斬殺對手」這句話,成為所有流派的座右銘,書寫出血腥的劍士歷史。
二、前大江戶劍術時代
一之太刀-鹿島新當流
新當流的開山祖師是冢原卜傳(1489—1571),他將冢原家家傳的太刀術與長威齋的神道流融合而創鹿島新當流。
流派的特徵很單純,是講究純粹的「一擊必殺」的刀法。卜傳一生與人真劍決勝負19次,上陣39次,從未有過敗績,並擔任當時的大將軍足利義輝的劍術老師。
小太刀之利-富田流
富田流是由出身自中條流的富田九郎左衛門長家所創的劍術,流派的名人有富田勢源(1519—?)及勢源弟弟的女婿越後守重政等。富田流是使用小太刀的流派,小太刀的規格比正式的長刀要短近一半,但正是因為它的「短」在戰斗中可以發揮出靈活、快捷的優勢。
史上最大的派系-新陰流
著名的新陰流,是從移香齋的陰流發展而來的,故此得名。同時「新」字的發音(日文中「新」字與中文讀法相同),尚有「心」、「神」、「真」等同音字,因此也有「真心新陰流」的說法。
開山祖師上泉伊勢守信綱(生卒年不詳),年輕時曾是上杉謙信家著名槍術師,上杉滅亡後終生不仕,武田信玄曾邀請他亦被拒絕,在以後的生涯中,他研究劍法,開創了新陰流。
新陰流在劍術歷史上,應該說是有著積極作用的,首先是它採用竹刀作對戰練習,這在當時是空前的,到少在安全系數上,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傷害。
另外,新陰流最初確定了實力的等級方式「初級→上級→免許皆傳」,用竹刀練習提高實力,再逐步傳授更高的技巧,……等等,完成了沿用至今的一整套劍術修業系統。
「怎樣避免被斬而斬掉對手?」信綱的回答是:「合理的鍛煉便是全部。」
在這種合理化、普及化的制度和方法確立後,新陰流以極快的速度發展起來,也出現了許多青出於藍的分支。
在這里,不可不提的至少有兩個重要人物,他們是柳生石舟齋與神谷傳信齋。
柳生石舟齋(1527—1606),曾在三好長慶及織田信長手下仕官,後託病引退,得到了信綱的傳授,並融合新當流與一刀流,創立名叫「柳生新陰流」的技法。其真髓在手於空手制住對主的利劍的「無刀取」。石舟齋之後,他的第五子但馬守宗鉅(柳生十兵衛之父,1571—1606)及長子的兒子兵庫助利嚴(1579—1650)兩人各自作為江戶柳生與尾張柳生輔佐德川幕府,並在以後幾世紀間,保持著受人敬重、維護太平盛世的劍士一族的形象。
神谷傳信齋(1582—1668),年輕時名丈左衛門,武藝得自信綱的徒孫小笠原源信齋,並且是將「真心陰流」確立的重要人物。但他的光輝一直被繁榮的柳生一族所掩蓋,直到兩個半世紀後,當日本再次發生動盪,從真心陰流開始不斷出現強悍的超劍士,這是後語了。
人類的劍術-一刀流
源於名叫伊藤一刀齋的男子,詳情不明,年輕時名叫伊藤景久。師傅是富田流的弟子,名叫鍾卷自齋。與其他眾多名劍士相比,一刀齋有很多特別之處。他曾在醉卧時被仇人偷去愛刀,在拚命逃跑時仍多次嘗試將刀奪回來。由伊藤一刀流,發展出許多一刀流派,有小野派一刀流、古藤田流、水戶一刀流及溝口一刀流等。
三、 後大江戶劍術時代
最強無敵-薩摩示源流
這是東西方歷史上以前都不曾存在過的特異劍法流派,開創者是神道流出身的東鄉肥前守重位(1561—1643)。
薩摩示源流的戰法,是與敵人交手時,先將劍高舉在自己的右肩上方,再向左下猛烈揮動劈,對手如何攻擊完全不與理會;若對攻,示源流佔有壓倒性的力量與速度;若架隔,示源流會一氣將對方的武器擊下!實際上,幕末時期薩摩與幕府軍的戰斗中幕府的兵士有很多都是因擋架不住,自己的刀被對方的攻擊反彈向頭部而敗北的。
所以,薩摩示源流可以看作一種豬突猛進、無法抵擋的劍法。
新思想-林崎流拔刀術與田宮流居合術
林崎流,全名林崎明神夢想流拔刀術,開創者林崎甚助(1547—161?),他是既無道場也沒有妻兒,終生流浪、修行的迷之劍士。
林崎甚助使用柄部及刀刃較普通尺寸長的多的大刀,其有利點是在斬出一劍做圓形運動時,因長度增加,劍尖部分的速度及攻擊力也會相當驚人。但是,使用時對於體力的消耗及種種不便也應運而生,因此,產生了拔刀與攻擊一體的技巧,這就是拔刀術。
林崎甚助以他獨特的理論,強悍的實力而名氣大噪,弟子也遍及全國,其中名劍士大量涌現,田宮平兵衛便是代表性的傑出人物之一。
田宮平兵衛(生卒年不詳),生活在戰國末期,將迎來太平之世的歲月,而為實戰服務的拔刀術,也有必要進行變為和平時期劍術的蛻變。平兵衛經過反復探索,總結出了發源於拔刀術,但一對一較量時會更有效的居合術。
有名之無名-二天一流與嚴流
不用介紹,後到標題便可想到這是那時代兩大劍豪:宮本武藏(1584—1654)與佐佐木小次郎(15??—1612)各自創立的流派,但雖然劍士很有名,流派的內容卻無人知曉。
宮本武藏原名新免武藏,在二天一流兵法中的正式名稱是新免武藏玄信。但宮本武藏這個名字更為人們所熟知。天正十二年(1584年),宮本武藏出生於岡山縣英田郡大原町宮本。年少時跟父親新免無二齋學習當理流兵法。從十三歲與新當流有馬喜兵衛比武開始,直到二十八歲,這期間與其他流派比武六十餘次,據說一次都未敗過。武藏二十九歲時在嚴流島跟當時名滿天下的劍士佐佐木小次郎決斗,用自製的四尺二寸長的木刀將小次郎斬於劍下,一戰成名。在二十餘歲時,武藏便以 「圓明一流」自成一派。並於慶長十年(1605年)寫成劍術書《兵道鏡》。但他對自己的劍術始終不滿意,認為沒有達到極境。三十歲後,武藏繼續修業,終於在自己五十歲左右練成了使用大小兩刀(即一之太刀與二之太刀)的劍術。這就是著名的「二天一流」。武藏五十七歲時,即寬永十七年(1640年),得熊本藩(今熊本縣)藩主細川越中守忠利邀請,在當地正式教導劍術。在以後的歲月里,武藏寫成了《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條》以及《五輪書》,合稱為" 兵法二天一流三兵書"。
正保二年(1645年),宮本武藏去世,終年六十二歲。二天一流中所謂「二天」就是指「二天曬日」(「曬」同「曬」,《五方之太刀道序》)之意,指的是太陽和月亮:即陰與陽,也就是象徵對立的事物。世界一切都是由相對事物組成,由這些相對事物相互浸透而使所有事物發展統一,產生新的事物。二刀的技法簡單的講就是統一左右兩手上大小二刀的動作,由此達到戰勝對手這一目的。由這對立的二極升華統一而發展這個事實,不但是劍術,甚至是"世界之理"(武藏書狀),因此命名為「兵法二天一流。
小次郎是由鍾卷自齋處學習富田流劍術而出身.佐佐木嚴流創始人。與出身於並不富裕的家庭的武藏相比,小次郎則是在擁護和贊揚的光環的環繞中成長起來的。但是,跟那些平庸的紈絝子弟不同,小次郎絕對是一個劍術奇材。雖然曾經跟隨鍾卷自齋學習過富田流的小太刀技法,但小次郎自己所創立的嚴流,使用的卻是比小太刀長得多的太刀。小次郎的愛刀「長光」便是長達三尺二寸的長刀,而小次郎的絕技「燕返」,更是能夠將長刀之利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招式。可是,即使是這樣的小次郎,卻連「燕返」都沒有使出就敗在了宮本武藏的劍下。跟武藏決斗時的小次郎,無法發揮自己刀長的優勢,因為武藏在決斗之前,特意製作了一把木刀,刀的長度是四尺二寸,比小次郎的「長光」長了整整一尺。
因為小次郎在決斗之前並未將絕技「燕返」傳給弟子,這一招便從此失傳。或許從《侍魂》里右京的必殺技之一「秘劍•燕返」中,可以領略到一點小次郎「燕返」 的風采(不知道是否真的能劃出一隻火鳥來……)。所以加入大部分自己的思想而構成嚴流劍術的。其中最著名的是被稱作「燕返」的技巧,但亦沒有流傳下來。
恐怖的同歸於盡思想-無住心劍流
在小說和劇作中出現得不多,但其實是不遜於薩摩示源流的凌厲劍法。
開山祖名叫針谷夕雲(1592—1662),是上野國人,俗名五郎右衛門。他是學習新陰流而出生的,師傅是著名的小笠原源信齋。
無住心劍流又有「夕雲流」及「破想流」的別名。
夕雲流的理論,並不是簡單的「戰平」或「同歸於盡」,而是指「在對手強得無法命中時」,為了流派的驕傲,對其它任何流派都至少要同歸於盡,而絕不能敗北。或者同歸於盡,或者勝利,在兩者中二選一,絕沒有失敗一途。但這種思想除了在江戶時代,是沒有大市場的。
無住心劍流,是為江戶時代而生的,空前絕後的流派。
流派的總合-井蛙流平法
不言而喻,「井蛙」這一名稱有著「井底之蛙無從知曉大海」的意思。而這一流派,正是抱著這一思想去最大限度吸收別派精義而誕生的。
其代表性的創始人,是深尾角馬道義(1631—1682),他從父親那一代學到丹石流劍法,並加入了新當流、富田流、新陰流的技巧,再綜合修習松本流、去水流、東軍流、體舍流、念阿彌流、岩流各派技法並發揚光大。
與之相匹敵的,可以說是三浦源右衛門政為(1645—1709)的無眼流(其人得到一刀、卜傳、富田、新陰、吉岡等十八個流派的免許皆傳的評價,也是一位不世出的習劍天才)。
驚人的劍流-二階堂平法
在本文中介紹的流程中,這是最最特別的一種。不過,稱之為劍法恐怕不大合適。
正式完成這種「術」的人,是著名的松山主水大吉(?—1635),他曾一生四次試圖狙殺宮本武藏未果,但本人亦是相當了不起的忍法劍士。
主水大吉的祖父,是竹中半兵衛的異父同母兄弟,而松山一族過去曾追隨加藤清正,到主水這一代清正投入細川家,松山主水大吉亦出仕在細川家。
松山家代代相傳的「二階堂之兵法」,是由二階堂氏首創的,它與劍術祖師級的中條流也有關系,有一種說法這是中條兵庫頭與僧侶慈彥共同開發的,已進入傳說的領域。
二階堂平法,其實是以牽制和束縛對方為主的技巧,尤其它修煉到最高境界時能使用的「心之一法」,更是一種讓人駭異的技法。
在記載中,細川忠利出府時,剛剛登上江戶城頭,城門前已有各地諸侯殺到,而這時松山主水站到細川家的行列最前,不知用什麼方法,瞬間「以目光」令各隊伍中為首的武士失去戰意,而細川的軍旅,安然通過龐大的封鎖……
以上是加入了傳奇色彩的記錄。但主水在武士對決中確實曾應用使對手無法行動的能力,就算拔出刀也沒法發出殺招的威力。抑制對手力量的主水,便在這時散發出凌厲的殺氣,壓倒的姿態斬掉對手。
主水以後,繼承二階堂平法的人名叫村上吉之丞,再往下到了兒子那一代便失傳了。但這門詭異的、糅合催眠術、忍術與刀術的武藝,在小說、GAME等領域一再被重視。
復仇的劍術-荒木流
日本三大復仇者之一,荒木又右衛門(1598—1638)的獨創流派。
荒木流來歷不詳,一說荒木曾在柳生十兵衛處學習劍技。
結束「36人斬」而完成復仇的又右衛門,本應作為一大流派的宗主而活躍,但很可惜,之後不久便病亡了(雖有傳說五年後仍有人見過他)。因此,荒木流也是絕傳的流派,其真正的精義也成了一個謎。
劍士一族-心形刀流
最古老劍派的一支,香取神道流中誕生的新流派,創始人是伊庭水軒秀明(1649—1713)。
「心」字的含義,代表這是一個典型的自修劍法流派。在這一流派中,於動亂的幕末期,產生眾多著名劍士。其中有被稱為天才的獨臂劍士「小天狗」伊庭八郎(1843—1869),及中興心形刀流的軍兵衛秀業(1810—1858),以及在海軍學校任劍道教官的軍兵衛秀俊(1813—1886)等。伊庭一族在歷史上,是可與柳生並列為劍士代表的名門。
新古典派-神道無念流
那是在1707年富士山噴火後誕生的,由原一遠流,亦稱無念流的弟子福井兵衛門嘉平創立。
因為福井得到了謎之老人傳授的秘劍「飯鋼」,故將老人尊為神而改名神道無念流。在江戶後期,被稱為「最古老而又最新的劍法」。
四、血肉與硝煙的幕末時代
「技」之北辰一刀流
由千葉周作(1794—1855)創立的流派。與劍聖上泉伊勢守相似,改良了竹刀及防具,並使練習方式更加合理化。說創始了近代劍法也並不過份。在這一族中,相繼涌現優秀的人才。周作的次子榮二郎、有「小千葉」之稱的弟弟定吉、及其子重太郎均是佼佼者。而重太郎的妹夫,著名的志士坂本龍馬(1825— 1867)更是北辰一刀流的傑出代表人物。以他為首,新撰組的軍師清河入郎正明(1830—1867)、伊藤甲子太郎武明(1835—1867),還有將西鄉與勝會談後從江戶戰火中救出的劍聖山岡鐵舟(1836—1888)等,均是超一流的北辰派劍士。
另外,赤胴鈴之助也是千葉周作的弟子。
「力」之齋藤派無念流
與千葉的「技」相對的,是「力」之齋藤,代表人物是出自神道無念流的齋藤彌九郎善道(1798—1871)。
從善道開始,他的兒子新太郎龍善(1828—1888)、桂小五郎(即木戶孝允,1833—1872)、明治劍道三長老之一的根岸信五郎(1844— 1913),率領奇兵隊的高彬晉作(1839—1867),還有更著名的總理大臣伊藤博文(1841—1909)等等,以及渡邊華山、佐久間象山、吉田松等,都是日本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
不僅是力量,實際上需要更強的頭腦與精神,才可稱為齋藤派無念流的達人。
「位」之鏡心明智流
「位」的意思,指姿勢、形態的端正與優美。
初代由桃井八郎左衛門創立鏡心時智流(是富田流的一刀流為核心,與柳生、堀內流混合而成)。但將其真正發揚光大的人,是四代目的桃井春藏直正(1826—1885)。真正是一位了不起的天才,他27歲就成為四代目的繼承人,並且在慶應年間,但任幕府講武所的教授。
在這一流派中,出現了許多明治時期的活躍人物,有警視廳的劍術教師上田馬之助(1832—?)、「殺手」岡田以藏(1836—1865)、土佐鄞王志士武市半平太等等。
一刀正傳無刀流
出自北辰一刀流派,代表人物——山岡鐵舟(1836—1888)、籠手安定(1840—1900)。
天然理心流
代表人物——新撰組的近藤勇(1834—1868),土方歲三(1835—1869)、沖田總司(18??—1868)等。
示源流
代表人物——劍聖男谷精一郎(1798—1864)、勝海舟(1823—1899)、天野八郎(1831—1868)、主持明治擊劍會的神原健吉(1830—1894)、明治三長老之一的得能關四郎(1842—1908)等。
直心影流
代表人物——以暗殺井伊大老而著名的有村次左衛門(1838—1860)、中村半次郎(1838—1860)等。
大石真影流
代表人物——大石進
江戶三大道場1--北辰一刀流
北辰一刀流是江戶時代末期很流行的劍術流派。其創始人為千葉周作成政(1794-1855)。
周作出生於陸前栗原郡花山村,是三兄弟中的次男。其祖父千葉吉之丞常成原為磐城國相馬藩北辰夢想流劍術師范,後移居到陸前國栗原郡花山村居住。周作少時隨父親千葉幸右衛門練習北辰夢想流劍術,以後作為淺利又七郎義信的養子,到下總松戶跟隨淺利又七郎和中西忠兵衛學習一刀流劍法。後來將自己所學劍術糅合起來,創立了北辰一刀流,並在江戶日本橋設立了劍術道場玄武館,與鏡心明智流的士學館、神道無念流的練兵館合稱「江戶三大道場」。玄武館後來遷往神田玉池。
北辰一刀流認為劍道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藝術。在真劍勝負盛行的江戶末期,北辰一刀流改良了使用竹刀跟護具的練習方法,對現代日本劍道有較大的影響。
北辰一刀流可謂人才輩出的門派。周作之弟千葉定吉政道(?-1879)、周作之次男千葉榮次郎、定吉之長男千葉重太郎均為振興北辰一刀流做出巨大貢獻。其中千葉定吉在江戶桶町開設了一戶劍術道場,為跟玄武館相區別,被稱為「小千葉道場」,土佐勤王志士坂本龍馬即是這家道場的弟子。龍馬曾說道:「小千葉道場是我的第二個家」。除坂本龍馬外,幕末很多名人劍士,比如新撰組的伊東甲子太郎、山南敬助、清河八郎等等都出自北辰一刀流。
附 幕末北辰一刀流劍士名錄:
千葉家
流祖:千葉周作成政
周作之弟千葉定吉政道
周作次男千葉榮次郎、三男千葉道三郎
定吉長男千葉重太郎、次男千葉東一郎、長女千葉佐那、次女千葉里幾、三女千葉幾久
非千葉家
伊東甲子太郎、井上八郎延陵、奧田松五郎、海保帆平、清河八郎、坂本龍馬、真田范之介、下江秀太郎、庄司弁吉、冢田孔平、丹羽精藏、森要藏、稻垣定之助、山南敬助、藤堂平助、服部武藏 等 。
劍道.江戶三大道場2--鏡心明智流
鏡心明智流,也作鏡新明智流,是一種講求動作的「位」,即姿勢、形態,藝術性與實用性並重,更偏向於藝術性的劍術。其道場位於江戶南八丁堀,名為士學館。流派代表人物為桃井春藏直正。
桃井春藏直正為駿州沼津藩士田中重郎左衛門豐秋的次男,出生於文政八年。本名為田中左右八郎堪助。天保九年,十四歲時來到江戶,於鏡心明智流桃井道場修行劍術,當時的道場師范為桃井春藏直雄。十七歲時,娶直雄次女為妻,入贅桃井家,繼承春藏之名,改名為桃井春藏直正。嘉永二年,春藏直正以二十五歲取得皆傳稱號,並繼承鏡心明智流宗家,為四代目師范。
據天保時代《新撰武術流祖錄》記載,鏡心明智流始祖是安永年間(1772-1781)人,名為桃井八郎左衛門。這位桃井八郎本來出仕柳澤家,後來離開主家開始自己的武藝修行,精通各種武藝。藝成之後,創立鏡心明智流,並於江戶開創桃井道場。
桃井道場代代都是由兒子繼承。比較特殊的是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是作為桃井家入贅的女婿以及養子的身份繼承士學館道場的。春藏直正擔任師范時,鏡心明智流迎來了鼎盛時期。桃井道場士學館與千葉周作的玄武館(北辰一刀流)、齋藤彌九郎的練兵館(神道無念流)三雄並立,稱為「江戶三大道場」。三大流派的劍術相比,有「技之千葉」、「力之齋藤」、「位之桃井」的說法。
跟北辰一刀流講究劍技、於攻防之中體現藝術性不同,鏡心明智流的藝術性主要體現在一個「位」字上,即講求形態、姿勢的優美和瀟灑。據說桃井春藏直正本身就是一位美男子(劍豪中的美男子好象還真不少……),因此鏡心明智流的「位」被他發揮到了極致。但是,在幕末這個動盪的時代,光講求藝術性的劍法是無立足之地的。因此,在實用性方面,鏡心明智流也不輸於人。被稱為「劊子手以藏」的岡田以藏,以及土佐藩士武市半平太瑞山也是鏡心明智流的高手。
附 幕末鏡心明智流劍士名錄:
桃井道場師范 三代目桃井春藏直雄、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
土佐藩 岡田以藏、武市半平太瑞山
佐倉藩 逸見宗助
其他 田口永八朗 等。
劍道.江戶三大道場3--神道無念流
神道無念流是下野國人福井平右衛門於天明年中(1781-1789)創立的劍術流派。
平右衛門最初是學習一円流劍法。傳說他在修行回國途中,參拜信州稻綱權現,並於參拜時突然頓悟,從而創立了新的劍術。因為是在萬念俱空的冥想下,由於神的權現而突然悟得的劍法,因此叫做神道無念流。
在平右衛門的弟子中,最有成就的要算戶賀崎熊太郎。在劍術有所成後,熊太郎在江戶開設了戶賀崎道場。號稱神道無念流最強劍士的岡田十松便是戶賀崎道場弟子,並在這里取得了師范代稱號。之後,岡田十松從戶賀崎道場獨立,在江戶開設了擊劍館道場。幕末神道無念流的代表人物齋藤彌九郎即是岡田十松的弟子,彌九郎與同門鈴木斧八郎並稱為擊劍館最傑出的門人。
齋藤彌九郎於寬政十年一月十三日出生於越中冰見郡佛生村齋藤信道家,是家中之長男。大名善道,號篤信齋。十五歲來到江戶,入岡田十松神道無念流擊劍館道場修習劍術,不久取得師范代的稱號。
文政九年,在同門江川坦庵的幫助下,彌九郎在江戶飯田町俎橋開設劍術道場--練兵館。天保九年,由於遭受火災,練兵館遷往九段坂上三番町。
在當時江戶的劍術界,有「技之千葉、位之桃井、力之齋藤」的說法。跟同為江戶三大道場的玄武館(千葉周作 北辰一刀流)、士學館(桃井春藏鏡心明智流)的劍術相比,練兵館的神道無念流更注重格鬥時的實用性和壓倒對方的氣勢與力量。因為齋藤彌九郎的劍術將神道無念流的精髓--「力」發揮得比同流派其他支流還要淋漓盡致,因此練兵館的神道無念流劍術又被稱為「齋藤派無念流」。
在幕末,神道無念流是一個影響力很大,門人弟子眾多的劍術流派。有很多名人劍客出自神道無念流,其中包括維新三傑之一--長州藩桂小五郎。此外,新撰組二番隊長永倉新八,新撰組前局長芹澤鴨也出自神道無念流。
附 幕末神道無念流劍士名錄:
齋藤家
齋藤彌九郎
彌九郎長男齋藤新太郎
彌九郎三男齋藤歡之助
其它
桂小五郎、岡田帶刀(岡田十松利敦)、藤田東湖、武田耕雲齋、江川太郎左衛門、渡邊華山、永倉新八、芹澤鴨、新見錦、平山五郎、平間重助、太田市之進、戶賀崎芳榮、金子健四郎、中村萬五郎、原保太郎、宮本左一郎、百合元升三、橫倉喜三次 等 。
劍道--柳生新陰流
陰流,由戰國初期劍士愛洲移香齋創立。後來的上泉伊勢守信綱在陰流的基礎上開創了新陰流。與以前的劍法的真劍決勝相比,新陰流在練習時採用竹刀,從而避免了無謂的傷害。此外,新陰流最先確立了「初級→上級→免許皆傳」的劍術等級方式,後來的等級制都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成的。
上泉信綱創立了新陰流,而將新陰流劍技發揚光大的,則是上泉信綱的弟子柳生石舟齋宗嚴。
柳生家是大和的豪族,柳生宗嚴曾先後仕官於三好長慶及織田信長,後託病辭官而潛心研究劍法。在得到上泉信綱的傳授後,將鹿島新當流與戶田一刀流融合於新陰流劍技中,創立了新陰流的最大的一個分支--柳生新陰流。此後宗嚴之子柳生宗矩及宗矩之子柳生三嚴(柳生十兵衛)將柳生新陰流加以不斷發展和完善,使柳生新陰流成為江戶時代最大的劍術流派之一。柳生宗嚴、柳生宗矩及柳生十兵衛三人則成為戰國末期至江戶初期著名的三劍士,人稱「柳生三天狗」。
柳生家傳兵法書(即劍術書)有《殺人刀》、《活人劍》、《無刀之卷》,以及後來由十兵衛撰寫的《月之抄》。柳生新陰流的真髓在於「無刀取」,即以空手制住對手。與有些流派相比,柳生新陰流不贊成以殺戮來磨煉劍技。在《活人劍》及《無刀之卷》中,都體現了柳生「無刀取」的意義: 「不殺人,我們以不被殺為勝。」
附 資料:
柳生新陰流--資料(一)
陰流派系圖
第一代 愛洲移香齋 --愛洲陰流
第二代 上泉伊勢守信綱--新陰流或神陰流
第三代 上泉常陸介秀胤--上泉流軍法
上泉主水正憲元--會津一刀流
神後伊豆守宗治--神後流
柳生石舟齋宗嚴--柳生新陰流
寶藏院胤榮--寶藏院流槍術
丸目藏人佐長惠--泰舍流
奧山休賀齋公重--神影流
疋田文五郎景兼--疋田陰流
柳生家系
柳生石舟齋宗嚴 → 長男 柳生新次郎嚴勝 → 柳生如雲齋兵庫介利嚴
二男 柳生久齋
三男 柳生德齋
四男 柳生右衛門
五男 柳生又右衛門宗矩(柳生但馬守宗矩)→ →長男 柳生十兵衛(劍豪)
次男 柳生刑部友矩
三男 柳生主膳宗冬
弟子 田宮坊太郎國宗
柳生十兵衛
柳生十兵衛三嚴 慶長十二年--慶安三年(1607-1650)
柳生宗矩的長男。據說在小十兵衛跟父親練劍時,因為劍勢過於凌厲,使宗矩不由自主痛下殺手,打傷了十兵衛的右眼,於是就有了現在大家所熟悉的獨眼十兵衛(幸好當時用的是竹刀,否則一代劍豪的苗子就此夭折)。元和二年,十兵衛跟隨父親謁見將軍秀忠。十三歲時當了三代將軍家光的小姓(即隨從)。後來又擔當了家光的劍術老師。傳說一天夜裡,家光認為自己的劍術已經很不錯了
Ⅳ 日本著名武士都有哪些
在日本 文化 中,武士道精神是一種特別的存在。在日本的 歷史 中,都出現過哪些著名的武士呢?今天就和我一起來盤點一下日本著名武士都有哪些人。
日本著名武士1.村正妖刀
鐮倉未期名刀匠岡崎五郎入道正宗之弟子村正所作之刀,相傳村正心術不正,又因正宗不傳他煉刀的水溫控制秘傳而懷恨在心,就私下盜取此秘傳來實作,被正宗發現後,一刀砍斷了他的手腕,村正破門之後,便以打敗正宗所鑄之刀為目標,以此邪惡之心入刀,自此村正成為不祥的代名詞。另外村正在日本進入戰國時代的動盪時期,對於日本刀的需求很大。村正只生產最優秀的、可用於實戰的刀。 也許是因為它太過銳利,到了江戶時代就開始有“邪劍”、“妖刀”的稱號,而被世人所避忌。在現存的妖刀中,以被稱做“妙法村正”的最為有名。
日本著名武士2.正宗
其實,日本刀多以其鑄造師命名。“正宗”的全名是--“岡崎五郎入道正宗”。
相傳,初代正宗,是日本鑄刀界有名的“鬼才”.因為他覺察到弟子的個性有些偏異,而一直未傳授其鑄刀中燒入/淬火的絕技.可不成想被該弟子偷學了.一怒之下砍斷了弟子手腕並逐出師門,其弟子心有不甘,自此發誓,一定要造出超越師門的寶刀。村正系列,後來確是以其無比鋒利而聞名於世.而由於“正宗”的正統,一直居於比“村正”高的地位.
日本著名武士3.長曾彌虎徹
全名長曾禰虎徹。和絕大多數日本刀一樣,‘虎徹’一詞不僅是刀名,也同樣是該刀鍛造者的名字。刀匠虎徹出生於佐和山城下,年幼時曾在關原合戰之後逃難至金澤,而就是在那裡,作為鍛造師的虎徹開始名聲大噪。此時,虎徹已近是年過半百的中年人了。早些時候,虎徹自稱“古鐵”,並且各種頭盔,廢棄的鐵釘熔化之後用來打造刀劍。據說出自虎徹之手的刀,不僅做工考究,鋒利無比,在刀身的 雕刻 上也是別有匠心,是一把無論是殺人斬物,亦或是欣賞擺設都有著獨特工藝的名刀。一說新撰組的局長近藤勇,其上山所佩之刀正是虎徹。而且在一些時代劇或者小說中,也常常將兩者聯系在一起。但也有一種說法,認為近藤手中的虎徹也只是贗品。其手中的刀,應該是現存價值最高的日本刀“清磨”。而後者擁有超越虎徹的高傲身價。歷史上的虎徹曾改名兩次,除了“虎徹”之外,還有“古鐵”、“質鐵”這兩種稱呼。
日本著名武士4.菊一文字
鎌倉時代後鳥羽上皇時期後鳥羽上皇委託備前國一文字派刀匠一文字則宗所鍛的日本刀。太刀,刃長78.48CM,鋒刃極長,刀身細且薄。刃身近柄部刻有代表皇家的16瓣菊花家徽(還有一說菊花紋是刻在刀柄上的),其下又雕有橫一字紋。後鳥羽上皇時御命所鍛之刀,為元祖刀匠則宗所作,因為刃部刻有代表皇家的菊花紋,其下又雕上一橫一字紋,故稱為菊一文字,此刀至今己有七百多年歷史。
日本著名武士5.三日月宗近
代表日本的五把刀, 天下 五劍之一的「三日月宗近」,是日本最早的刀工之一「三條宗近」的代表作。此刀無論是 美術 價值還是資料價值,都受到高度評價,已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
其刃長80cm,為太刀的標准長度。刀身接近手邊的部位呈大幅度彎曲,根部附近的刀身幅度寬闊,接近前段急劇變窄。像這種元幅與先幅落差極大,腰反較大的形狀在刀劍用語上稱為「踏ん張りが強い(踏張強)」。由於「踏張」會隨著重新研磨等加工逐漸消失,所以若說一把刀的踏張還很強,既表示它是一把接近製作當時的形狀,保存狀態良好的刀子。「踏張強」是平安時代特有的造型,就這層意義而言,三日月宗近也堪稱是平安時代日本刀的代表作。
日本著名武士6.童子切
據 傳說 ,在一條天皇統治時期,屬於源氏家族的武士源賴光用這把刀斬殺了丹波國大江山的食人妖怪酒吞童子。這個傳說就是“酒吞童子退治”。這是個有名的 故事 ,太刀“童子切”的名字的由此而得。此刀由足利義昭轉移到豐臣秀吉之手,後經德川家康,家康又傳於德川秀忠,秀忠的女兒勝姬嫁給越前松平忠直時作為陪嫁,長男松平光長成為改易,繼子長錢作州津山復興以來,同族傳承。
猜你感 興趣 :
1. 日本最後的武士是誰
2. 關於日本武士弁慶的故事
Ⅵ 誰知道日本的劍術都有哪些流派
一、 概述——劍法的發端
有案可查的劍法中,最古老的是名叫中條一刀流的流派,由中條兵庫頭長秀(?—1348)創建,所以,中條長秀應算是最早創立流派的劍術家。之後沿著中條一刀流的劍術主張,產生了富田流、一刀流、北辰一刀流、無刀流等流派。
中條一刀流為開端的派系出現後,過了一個多世紀,即15世紀前半葉,劍士飯條長威(1387—1488)創立了神道流,全然天真正傳香取神道流,從此發展出卜傳流、薩摩示源流、心形刀流等。
大約又過了半個世紀,陰流在劍術師愛洲移香齋(1452—1538)的手中降生了。(這時已進入戰國時代,有一種說法,陰流是天上的神(指鵜戶明神)為這個血腥的時代而教給世人的珍貴殺人技。)眾所周知,這以後很快便產生出新陰流、柳生新陰流、、直心影流等許許多多的「新陰流」,而形成一個龐大的派系。
注意一下這三大派系的時代背景,不難看出劍法流派的誕生、發展和成熟,正是從南北朝到戰國時代的亂世。在戰亂中,「活下來」比任何嚴酷的修行都還要有效地刺激武士們大幅度提升實力。因此,劍法的飛速進化是很自然的。
初期劍術的核心,便是「一擊必殺」。在戰場上,斬殺或被斬殺都是在一瞬間便會決定,所以,最初的一擊通常也是最後一擊。而在「一擊決勝負」的思想下,就要求劍士必須做到能迅速集中精神,准確的對敵手的破綻進行會心一擊。以後的300年間,基於以上理論而總結出的「在被斬前斬殺對手」這句話,成為所有流派的座右銘,書寫出血腥的劍士 歷史。
二、前大江戶劍術時代
一之太刀-鹿島新當流
新當流的開山祖師是冢原卜傳(1489—1571),他將冢原家家傳的太刀術與長威齋的神道流融合而創鹿島新當流。
流派的特徵很單純,是講究純粹的「一擊必殺」的刀法。卜傳一生與人真劍決勝負19次,上陣39次,從未有過敗績,並擔任當時的大將軍足利義輝的劍術老師。
小太刀之利-富田流
富田流是由出身自中條流的富田九郎左衛門長家所創的劍術,流派的名人有富田勢源(1519—?)及勢源弟弟的女婿越後守重政等。
富田流是使用小太刀的流派,小太刀的規格比正式的長刀要短近一半,但正是因為它的「短」在戰斗中可以發揮出靈活、快捷的優勢。
史上最大的派系-新陰流
著名的新陰流,是從移香齋的陰流發展而來的,故此得名。同時「新」字的發音(日文中「新」字與中文讀法相同),尚有「心」、「神」、「真」等同音字,因此也有「真心新陰流」的說法。
開山祖師上泉伊勢守信綱(生卒年不詳),年輕時曾是上杉謙信家著名槍術師,上杉滅亡後終生不仕,武田信玄曾邀請他亦被拒絕,在以後的生涯中,他研究劍法,開創了新陰流。
新陰流在劍術歷史上,應該說是有著積極作用的,首先是它採用竹刀作對戰練習,這在當時是空前的,到少在安全系數上,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傷害。
另外,新陰流最初確定了實力的等級方式「初級→上級→免許皆傳」,用竹刀練習提高實力,再逐步傳授更高的技巧,……等等,完成了沿用至今的一整套劍術修業系統。
「怎樣避免被斬而斬掉對手?」信綱的回答是:「合理的鍛煉便是全部。」
在這種合理化、普及化的制度和方法確立後,新陰流以極快的速度發展起來,也出現了許多青出於藍的分支。
在這里,不可不提的至少有兩個重要人物,他們是柳生石舟齋與神谷傳信齋。
柳生石舟齋(1527—1606),曾在三好長慶及織田信長手下仕官,後託病引退,得到了信綱的傳授,並融合新當流與一刀流,創立名叫「柳生新陰流」的技法。其真髓在手於空手制住對主的利劍的「無刀取」。石舟齋之後,他的第五子但馬守宗鉅(柳生十兵衛之父,1571—1606)及長子的兒子兵庫助利嚴(1579—1650)兩人各自作為江戶柳生與尾張柳生輔佐德川幕府,並在以後幾世紀間,保持著受人敬重、維護太平盛世的劍士一族的形象。
神谷傳信齋(1582—1668),年輕時名丈左衛門,武藝得自信綱的徒孫小笠原源信齋,並且是將「真心陰流」確立的重要人物。但他的光輝一直被繁榮的柳生一族所掩蓋,直到兩個半世紀後,當日本再次發生動盪,從真心陰流開始不斷出現強悍的超劍士,這是後語了。
人類的劍術-一刀流
源於名叫伊藤一刀齋的男子,詳情不明,年輕時名叫伊藤景久。師傅是富田流的弟子,名叫鍾卷自齋。
與其他眾多名劍士相比,這位一刀齋有很多特別之處。他曾在醉卧時被仇人偷去愛刀而襲擊,在拚命逃跑時仍多次嘗試將刀奪回來。據記載,伊藤一刀齋對酒的嗜好多次使他處於險境。總之,這是一位很有漫畫色彩的角色。
由伊藤一刀流,發展出許多一刀流派,有小野派一刀流、古藤田流、水戶一刀流及溝口一刀流等。
三、 後大江戶劍術時代
最強無敵-薩摩示源流
這是東西方歷史上以前都不曾存在過的特異劍法流派,開創者是神道流出身的東鄉肥前守重位(1561—1643)。
薩摩示源流的戰法,是與敵人交手時,先將劍高舉在自己的右肩上方,再向左下猛烈揮動劈,對手如何攻擊完全不與理會;若對攻,示源流佔有壓倒性的力量與速度;若架隔,示源流會一氣將對方的武器擊下!實際上,幕末時期薩摩與幕府軍的戰斗中幕府的兵士有很多都是因擋架不住,自己的刀被對方的攻擊反彈向頭部而敗北的。
所以,薩摩示源流可以看作一種豬突猛進、無法抵擋的劍法。
新思想-林崎流拔刀術與田宮流居合術
林崎流,全名林崎明神夢想流拔刀術,開創者林崎甚助(1547—161?),他是既無道場也沒有妻兒,終生流浪、修行的迷之劍士。
林崎甚助使用柄部及刀刃較普通尺寸長的多的大刀,其有利點是在斬出一劍做圓形運動時,因長度增加,劍尖部分的速度及攻擊力也會相當驚人。但是,使用時對於體力的消耗及種種不便也應運而生,因此,產生了拔刀與攻擊一體的技巧,這就是拔刀術。
林崎甚助以他獨特的理論,強悍的實力而名氣大噪,弟子也遍及全國,其中名劍士大量涌現,田宮平兵衛便是代表性的傑出人物之一。
田宮平兵衛(生卒年不詳),生活在戰國末期,將迎來太平之世的歲月,而為實戰服務的拔刀術,也有必要進行變為和平時期劍術的蛻變。平兵衛經過反復探索,總結出了發源於拔刀術,但一對一較量時會更有效的居合術。
有名之無名-二天一流與嚴流
不用介紹,後到標題便可想到這是那時代兩大劍豪:宮本武藏(1584—1654)與佐佐木小次郎(15??—1612)各自創立的流派,但雖然劍士很有名,流派的內容卻無人知曉。
武藏,是使用大小二刀流的劍客,一生中大小六十餘戰從未有過敗績。50歲後,將對武學和兵法的感想及體會著成「五輪書」傳於後世,但關於二天一流,並沒有任何系統的論述。
小次郎是由鍾卷自齋處學習富田流劍術而出身,但加入大部分自己的思想而構成嚴流劍術的。其中最著名的是被稱作「燕返」的技巧,但亦沒有流傳下來。
恐怖的同歸於盡思想-無住心劍流
在小說和劇作中出現得不多,但其實是不遜於薩摩示源流的凌厲劍法。
開山祖名叫針谷夕雲(1592—1662),是上野國人,俗名五郎右衛門。他是學習新陰流而出生的,師傅是著名的小笠原源信齋。
無住心劍流又有「夕雲流」及「破想流」的別名。
夕雲流的理論,並不是簡單的「戰平」或「同歸於盡」,而是指「在對手強得無法命中時」,為了流派的驕傲,對其它任何流派都至少要同歸於盡,而絕不能敗北。或者同歸於盡,或者勝利,在兩者中二選一,絕沒有失敗一途。但這種思想除了在江戶時代,是沒有大市場的。
無住心劍流,是為江戶時代而生的,空前絕後的流派。
流派的總合-井蛙流平法
不言而喻,「井蛙」這一名稱有著「井底之蛙無從知曉大海」的意思。而這一流派,正是抱著這一思想去最大限度吸收別派精義而誕生的。
其代表性的創始人,是深尾角馬道義(1631—1682),他從父親那一代學到丹石流劍法,並加入了新當流、富田流、新陰流的技巧,再綜合修習松本流、去水流、東軍流、體舍流、念阿彌流、岩流各派技法並發揚光大。
與之相匹敵的,可以說是三浦源右衛門政為(1645—1709)的無眼流(其人得到一刀、卜傳、富田、新陰、吉岡等十八個流派的免許皆傳的評價,也是一位不世出的習劍天才)。
驚人的劍流-二階堂平法
在本文中介紹的流程中,這是最最特別的一種。不過,稱之為劍法恐怕不大合適。
正式完成這種「術」的人,是著名的松山主水大吉(?—1635),他曾一生四次試圖狙殺宮本武藏未果,但本人亦是相當了不起的忍法劍士。
主水大吉的祖父,是竹中半兵衛的異父同母兄弟,而松山一族過去曾追隨加藤清正,到主水這一代清正投入細川家,松山主水大吉亦出仕在細川家。
松山家代代相傳的「二階堂之兵法」,是由二階堂氏首創的,它與劍術祖師級的中條流也有關系,有一種說法這是中條兵庫頭與僧侶慈彥共同開發的,已進入傳說的領域。
二階堂平法,其實是以牽制和束縛對方為主的技巧,尤其它修煉到最高境界時能使用的「心之一法」,更是一種讓人駭異的技法。
Ⅶ 日本武士的介紹
武士是10世紀到19世紀,在日本的一個社會階級。一般指通曉武藝、以戰斗為職業的軍人。除了受到漢語語系影響的國家以外,多種語言以日語的「侍」(羅馬字:以Samurai來顯示,或者Bushi。武士的精神被稱為「武士道」(Bushido)。
最有代表性的有
柳生十兵衛三嚴
柳生十兵衛三嚴 (柳生十兵衛三厳、Yagyū Jūbei Mitsuyoshi,1607年-1650年4月21日) 是日本封建時代最出名以及最常被浪漫化的武士之一。
由於柳生十兵衛的正史生平記載非常稀少,他的真實生活並不被人了解。 柳生十兵衛(幼名「七郎」)在他的家族祖傳領地,位於現在的奈良的柳生之鄉出生。 他是柳生 但馬守宗矩的兒子。宗矩是江戶幕府的劍術大師, 特別是德川家光和德川家康,他們將宗矩封為幕府最高級的幕僚。在關原之戰中,宗矩為第一代江戶幕府,也就是德川家康戰斗,並且幫助幕府擴大了領地范圍。因為其努力,宗矩被任命為幕府的劍術指導,以及一個小的大名,等於今天的省長。宗矩之後連續為三代的幕府提供劍術指導:德川家康,德川秀忠以及德川家光。
1616年,柳生十兵衛成為第二代江戶幕府,德川秀忠庭院的一名侍從。之後並成為第三代江戶幕府,德川家光手下的一名劍術指導,從而在某些時候可以頂替他父親的角色。但是有關柳生十兵衛的紀載從此再未出現過。直到1631年,當十兵衛已經被認為是柳生家族最強的劍客的時候,他已經被幕府以很概括和含糊不清的理由給開除了。這有可能是因為十兵衛的大膽和傲慢,也有可能是因為他想做武者修行的決定。他的下落從此在接下來十二年間不為人知(即使是柳生家族豐富而詳細的秘密紀錄,也沒有什麼關於十兵衛的記載,特別是在這十二年間)。柳生十兵衛重新現世是在他36歲的時候,在幕府的面前表演劍術。在這之後,十兵衛重新上任,擔任了很短時間的御所印判,並控制著他父親的領地,直到1646年柳生宗矩逝世。十兵衛還寫作了一本書,《月見の諸》,記載了他學劍的學校以及受到他父親的朋友沢庵宗彭和尚在學習上的指導。在這本書中,他簡要的提供了關於他從江戶城消失開始1631年到1643年這十二年間下落的線索 --- 巡遊全國以精進劍術。
由於柳生十兵衛的失蹤以及沒有關於他下落的文獻記載,他的經歷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和推測,然後在很多流行小說中被浪漫化。在他父親死後住在江戶的幾年間,十兵衛辭退了他的幕府工作並回到他的家鄉,並於1650年初在那裡因為不明原因逝世。某些報告稱他因為心臟病而逝世,另一些人說他在釣魚的時候被獵鷹捕食襲擊而死。還有人推測他被他異母的兄弟派手下暗殺。
十兵衛安息在一個叫做大河村的小村莊,很靠近他的出生地。那裡也是他異母的兄弟柳生友矩的安葬地。柳生十兵衛被安葬在他的爺爺柳生宗嚴的墓地旁邊。十兵衛有兩個女兒。十兵衛被賜予一個佛教謚號: 奏吾。
宮本武藏
有名二刀流與兵法流派二天一流的始祖,亦是知名的水墨畫家及工藝家。苗字是宮本、或用新免、通稱武藏,本姓藤原,諱玄信(げんしん、または、はるのぶ)。幼名是辨助(べんのすけ、弁助、弁之助),號二天、二天道樂。著作『五輪書』中是以新免武蔵守藤原玄信全名為署名。
現在,很明顯地宮本武藏親筆給有馬直純及松井興長收的書信上的確實寫上「宮本武藏玄信」,長岡佐渡守書狀有「二天」這個稱號。而熊本市削弓的墓碑上寫有新免武蔵居士,養子伊織在武藏逝世之後9年建立《新免武蔵玄信二天居士碑》(小倉碑文)標明「播州赤松末流新免武蔵玄信二天居士」。死後71年後《本朝武芸小伝》以「政名」的名字介紹。自此所引用的系圖及傳記、武藏供養塔的介紹以及武藏的小說,多數使用「政名」的名字,二天一流門弟及宮本家史料等,沒有使用「政名」的名字。
武藏在京都與兵法家吉岡一門對決,和岩流島與岩流兵法家的決斗故事,至今成為許多小說、時代劇電影、乃至電視連續劇(歷史電視劇)等發揮的題材,並名聞於世。其自著《五輪書》亦為現代日本人在哲學、經營、乃至運動各方面的指導書籍,在世界各地也有諸多翻譯版本與喜好讀者。武藏後期的文藝作品,如『鵜圖』、『枯木鳴鵙圖』、『紅梅鳩圖』、以及『正面達摩圖』、『盧葉圖』、『盧雁圖屏風』、『野馬圖』...等水墨畫、以及馬鞍、木刀、工藝作品都為日本國家指定的重要文化財產。
佐佐木小次郎
佐佐木小次郎(生年不詳-1612年5月13日 ),日本戰國時代與安土桃山時代的劍術家,曾與宮本武藏在小倉島(今岩流島)上展開著名的決斗。
富田勢源的弟子,曾與中條流的鍾卷自齋學習武術。為了修煉武藝而游歷各國,並獨自創立了自己的流派「岩流」及著名的劍技「還燕(燕返し)」。為了到細川家的仕官,受命與宮本武藏在岩流島上決斗。這次決斗的勝負在大多數人的認識當中,是宮本武藏獲勝並擊殺佐佐木小次郎;但實際的決斗經過、參予者、勝敗都還有待查證。
出身九州北部小倉市的佐佐木小次郎則是在擁護和贊揚的光環的環繞中成長起來的。但是,跟那些平庸的紈絝子弟不同,小次郎絕對是一個劍術奇才。雖然曾經跟隨鍾卷自齋學習過富田流的小太刀技法,但小次郎自己所創立的岩流,使用的卻是比小太刀長得多的太刀。
小次郎的愛刀「備前長船長光」便是長達三尺三寸的長刀,而小次郎的絕技「燕返し」,更是能夠將長刀之利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招式。可是,即使是這樣的小次郎,卻連「燕返し」都沒有使出就敗在了宮本武藏的劍下。跟武藏決斗時的小次郎,無法發揮自己刀長的優勢,因為武藏在決斗之前,特意製作了一把木刀,刀的長度是四尺二寸,比小次郎的「長光」長了整整一尺。
因為小次郎在決斗之前並未將絕技「燕返し」傳給弟子,這一招便從此失傳。佐佐木小次郎--是由鍾卷自齋處學習富田流劍術而出身,但加入大部分自己的思想而構成岩流劍術的。其中最著名的是被稱作「燕返し」的技巧,但亦沒有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