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本的匯率是多少
Ⅰ 中國和日本的匯率是多少
匯率是人民幣的0.07575,匯率是實時變動的。按照消費水平大概是1:100左右。中國有一元店,日本只有百元店。日本剛畢業的大學生月薪是20~25W日元。
兌換日幣需要注意:
1、日幣一定要在國內兌換才比較不吃虧。
2、中國境內所有銀行都有日幣兌換。
3、沒什麼劃算不劃算的問題,都是按照當日牌價計算,即使浮動也是微乎其微,不必為這點奔波勞碌。
4、不需要手續費。建議去中國銀行,特別是市區的繁華地段的的分行、支行,那裡庫存足,幣種全。
Ⅱ 中國跟日本匯率
中國跟日本匯率
2021年1月1日
人民幣對日元匯率為15.748031
1人民幣等於15.748031日元 (1 CNY = 15.748031 JPY )
Ⅲ 日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
截止至2021年10月17日,日幣對人民幣匯率1日元=0.05634人民幣,1人民幣 ≈ 17.7495日元。中國古代日本貨幣的來源是圓形的方孔錢。公元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北部。先用圓方孔半錢。它也是中國貨幣的形狀。漢統一中國後,還繼續使用這種形狀的貨幣。漢武帝鑄造的五銖銅幣是中國以後鑄錢的標准。五銖錢這一貨幣形式在東亞各地區廣泛流傳,此後廣泛流傳。
唐宋時期,日本的律令政府積極採用唐朝的文化制度。錢幣也是在唐代開元通寶銅制的同時開始發行與開元。那時候,日本人還不太熟悉貨幣。朝臣開始強制使用貨幣,而將貨幣儲蓄與官位掛鉤的這種辦法,也起到了促進貨幣流通的作用。在日本銀行建立以前,日本的鈔票就有政府紙幣和國家銀行券。1882年日本銀行成立,同年10月10日開業。1885年5月9日,日本銀行發行了第一張日本銀行券,即1元銀幣的兌換銀券。
在金本位制度之前,日元匯率偏低,金本位制定後較為穩定。一八八四年美元的比價是100日元等於100美元。在禁止黃金出口期間,匯率基本上是100日元或49美元。一九三一年一月十一日解除黃金出口禁令,恢復金本位,1949年4月25日規定:1美元等於360日元,1日元等於2.46852毫克黃金,70年代後,日元匯率經歷了幾次波動,在1979~1982年間,匯率一直是1美元兌210~270日元,從80年代開始,日元在國際市場上的表現越來越強勁,也在國際金融方面佔有一席之地。
Ⅳ 日元對人民幣匯率
根據中國銀行最新發布的外幣兌換匯率,1日元可以兌換0.05634人民幣,如果是想要用日元兌換人民幣的話,1人民幣大約可以兌換到17.7495日元,如果是要出國的話,盡量在國內的銀行兌換好帶出境,日過是在日本的話,盡量在銀行兌換,因為現在日幣也出現了假幣。
不少第一次去日本的人不太清楚一次可以兌換多少日幣,我們可以根據匯率計算,大約可以兌換相當於3000元人民幣的日元。在國內很多一行都有兌換外幣的業務,可以兌換的外幣種類也比較齊全。而且如果是去旅遊的話,最好不要一次兌換太多,大約兌換相當於3000元左右的日元就可以,如果兌換太多沒有使用完再帶回來兌換的話,這一進一出就會造成1.2%左右的損失。
那麼應該在什麼時候兌換日元最合適呢?有經驗的出國人士建議,最好在出國前一兩周兌換最好,像日元這種比人民幣匯率低的幣種,提前很長時間購匯在存款在利息上會有一定損失。所以沒有必要太著急早早兌換。
如果是在日本想要兌換人民幣的話,盡量選擇去銀行兌換,雖然日本也有不少兌換點,但是以前沒有假幣的日元現在也有了,那麼沒有經驗的人去兌換的 ,可能不僅匯率不太合適,還有可能換到假幣,那就得不償失了。如果確實帶的日元不夠用的話,又不想去兌換點兌換日元,其實還是可以選擇刷卡消費,現在很多商家都可以刷卡消費,而且刷卡消費可以減少手續費,不少銀行都有雙幣種信用卡,如果在日本選擇用美元支付,刷卡的時候就會以日元來來結算,所以這也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方法!
Ⅳ 今天日元對人民幣匯率是多少
根據2020年1月7日匯率,1日元=0.06424人民幣,1人民幣=15.5656日元。
日元是日本的貨幣單位名稱,創設於1871年5月1日。其紙幣稱為日本銀行券,是日本的法定貨幣,日元也經常在美元和歐元之後被當作儲備貨幣。
發行中的紙幣有1000、2000、5000、10000日元四種,硬幣有1、5、10、50、100、500日元六種面額。
(5)中國日本的匯率是多少擴展閱讀
二戰前1日元還很值錢,相當於一塊銀元,能買到好多東西。所以當時流通的紙幣最大的也就是10、20日元,當時日本人的月收入就幾十日元,小的面額有5錢和10錢。
但日本戰敗後一年,物價飛漲了四五十倍,差不多的商品價格小數點都向右移了兩位。日本被迫通過金融緊急措施令回收舊幣,並發行新紙幣,出現了100日元,到了1950年,1000日元紙幣正式登場。
之後日本經濟的高速增長20餘年,日元匯率一直是360:1,但物價上漲幅度很大,國民收入工資水平的上漲幅度更大。
到50年代末,普通日本人的月收入已經達到了4萬日元左右,最大面額1000日元的紙幣用著已經有點不太方便,所以在1957年發行了5000日元,在1958年發行了10000日元紙幣。
日本1960~1970年代,日元處於「外強中干」的狀態,就是對內消費物價上漲是發達國家中最高的,而批發物價則是最穩定的。
結果就是一種很奇特的狀態:國內覺得日元貶值得厲害,物價上漲得太凶,而國際上則認為日元是低匯率傾銷,要求日元升值的壓力越來越大,最終導致1972年尼克松在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的時候硬逼著日元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