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要拿多少個諾貝爾
1. 日本獲得諾貝爾獎幾個了,平均一年多少個
迄2018年,日本七所舊帝國大學的畢業生或教職人員占據了亞洲地區超半數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迄2019年,已有27名日本人獲得了諾貝爾獎(包括2名美籍日裔諾貝爾獎獲得者)。
除歐美諸國之外,日本是獲獎人數最多的國家。2001年,日本提出50年30個諾貝爾獎計劃,當時很多人都認為不自量力。可是,日本在近20年拿了19個諾貝爾獎,在自然科學領域,日本獲獎者數量僅次於美國,基本上一年一個諾獎,非常可怕。
2. 截止到2015年日本共獲得多少諾貝爾獎
到2015年,日本人(包括日裔)一共獲得22個諾貝爾獎項。
1949年
湯川 秀樹 物理學獎
1965年
朝永 振一郎 物理學獎
1968年
川端 康成 文學獎
1973年
江崎 玲於奈 物理學獎
1974年
佐藤 榮作 和平獎
1981年
福井 謙一 化學獎
1987年
利根川 進 生理醫學獎
1994年
大江 健三郎 文學獎
2000年
白川 英樹 化學獎
2001年
野依 良治 化學獎
2002年
小柴 昌俊 物理學獎
田中 耕一 化學獎
2008年
南部 陽一郎 物理學獎
小林 誠 物理學獎
益川 敏英 物理學獎
下村 脩 化學獎
2010年
根岸 英一 化學獎
鈴木 章 化學獎
2012年
山中 伸彌 生理醫學獎
2014年
赤崎 勇 物理學獎
天野 浩 物理學獎
中村 修二 物理學獎
上面列出的南部陽一郎在1970年成為美國公民,而獲獎則是在2008年;中村修二2005或2006年加入美國國籍,而獲獎是在2014年。所以嚴格來講,如果是日本國獲得的諾貝爾獎項應該是20個。
3. 到今年為止,日本出現多少位諾貝爾獎得主
二十位諾貝爾獎得主,其中包含了一部分介入外籍的日本人,日本早在2001年便宣稱要在50年取得30諾貝爾獎,然而從2000年到2021年,日本已經實現20個諾貝爾獎,可以說是野心勃勃,實力強勁。
日本得獎最多的是諾貝爾物理學獎。
日本從2000年至2021年,一共獲得了九次諾貝爾物理學獎,其中最為矚目的還得是2014年,日本有三位斬獲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分別是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而最後一位則是美籍日本人,在物理學獎上,日本人可以說是具備優勢,並且拿下了不錯的成績。
日本人多年以來都明白取長補短,他們不僅學習本國同民族人民的優點,還虛心向世界學習,而這種品質對他們的學術、社會發展都有好處,中國人也應該學習這項優點,不斷推動社會發展。
4. 2021年至日本獲得了多少諾貝爾獎
迄2021年,已有27名日本人獲得了諾貝爾獎(包括2名美籍日裔諾貝爾獎獲得者)。
最早被提名諾貝爾獎的日本人,是北里柴三郎和野口英世。但1901年的生理學或醫學獎只單獨頒給埃米爾·阿道夫·馮·貝林,而忽略一同開發血清療法、主導抗毒素研究的北里,使得諾貝爾獎自始帶有歧視現象。
1926年的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約翰尼斯·菲比格的錯誤學說,忽略世界最初人工誘發癌症的山極勝三郎、市川厚一。因評委主張「別讓黃種人太早獲獎」。如今,在大英網路全書介紹的「諾貝爾獎癌症研究」中,只提及山極的成就,菲比格被完全刪除。
1929年的化學獎忽略世界最初成功提取硫胺的鈴木梅太郎,因為鈴木論文的德文翻譯沒有標榜「世界首例」。
5. 19年前,日本曾放出豪言:50年內拿到30個諾貝爾獎,如今拿了幾個
引子
不可否認,日本是一個很厲害的國家,當初以彈丸之地就敢進攻我們,當然最後結果是他們輸了。雖然對方的擴張之路失敗了,但是在科技方面讓日本還是不能小看的。在19年前,日本甚至還豪氣地說過,要在50年的時間裡面,要拿到30個諾貝爾獎,那麼到目前為止,日本已經拿到過幾個了呢?
結語
所以這個所謂的「50+30」的計劃,對於日本來說可能並不是什麼玩笑話。雖然是二戰的戰敗國,但是日本從未放棄自身的發展,也正是因為這樣,雖然日本是個彈丸小國,卻依然是不能夠容我們小看。而日本越多越多的諾貝爾獎的得主,也向我們證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日本的科技水平越來越高了,甚至已經是世界的頂級水平了,對於我們來說,這不是一個友好的信號。要是我們不重視的話,是很容易被甩在身後的。因此,我們要多加努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