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軍銜有多少種
Ⅰ 日本的軍銜怎麼劃分的
日本陸軍軍銜共計6等16級,即大將、中將、少將、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准尉、曹長(上士)、軍曹(中士)、伍長(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日本陸軍也有元帥軍銜,但規定由日本天皇從戰功顯赫或資深的大將中選任,頒賜元帥封號,自明治維新後至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共有17位陸軍大將被天皇頒賜元帥軍銜。日本軍銜與有些國家不同的是,大尉、大佐、大將的領、肩章上都只有3顆而不是4顆星。在日本陸軍中,軍司令官常是中將或大將軍銜,師團長多是中將軍銜,旅團長多是少將軍銜(也有個別是中將軍銜的),聯隊長多是中佐或大佐軍銜,大隊長多為少佐、大尉軍銜,中隊長多為中尉軍銜,小隊長多為少尉軍銜。 對於步兵來說,中隊長以下的軍官是徒步行軍的,而中隊長以上的大隊長、聯隊長等都是乘馬的。 在步兵聯隊中,軍馬主要擔任兵器運輸與彈葯、補給搬運的工作。以九二式重機槍小隊為例,九二式重機槍重55公斤,因此每小隊編制有馱馬五匹(其中一匹為預備馬),除了背負機槍外,負責馱運彈葯時標準是每匹馬需要馱負四個540發彈葯箱,但是戰時考慮長期行軍的影響,實際上每匹馬以馱運兩箱為原則。 在炮兵聯隊中,以野炮而言若不計入火炮本身的挽馬,單單每炮的附屬車輛──彈葯車、觀測車、預備品車──就需要三匹挽馬。而就山炮而言,山炮分解後是由六匹馬以馱運方式運動,另外彈葯馱運馬每匹則馱運12發炮彈。
Ⅱ 日本的軍銜有哪些
日本雖然使戰敗國,但也有自衛隊。新日軍軍銜等級,1950年,日本重建軍隊,至1954年建成陸上自衛隊、海上自衛隊、航空自衛隊。重建 海軍的軍銜的日軍軍銜分幹部、曹士兩大類。幹部軍銜包括將、佐、尉官3等。將官分為將一、將二、將補。將一相當於上將,將二相當於中將,將補相當於少將。佐官稱一佐(上校)、二佐(中校)、三佐(少校)。尉官稱一尉(上尉)、二尉(中尉)、三尉(少尉)。曹士稱一曹(上士)、二曹(中士)、三曹(下士)、士長(上等兵)、一士(一等兵)、二士(二等兵)、三士(三等兵))。 新日軍1970年增設了准尉,1980年又增設了曹長(即軍士長)。目前日軍官兵的軍銜共有6等18級。 日軍上將是最高軍銜,授予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和陸、海、空三軍參謀長;陸軍各軍長、海軍艦隊司令、空軍航空方面隊司令為中將;陸軍師長、海軍隊群司令、空軍戰斗航空團團長為少將;陸軍師參謀長、團長,海軍艦長、空軍戰斗航空團副團長等為上校;陸軍副團長、海軍副艦長、空軍飛行隊長為中校;陸車宮長為少校;陸軍連長、海軍分隊長、空軍中隊長等為上尉;陸軍排長、海軍分隊長、空軍小隊長為中尉和少校。
Ⅲ 日本軍官的級別從大到小
1950年,日本重建軍隊,至1954年建成陸上自衛隊、海上自衛隊、航空自衛隊。重建的日軍軍銜分幹部、曹士兩大類。幹部軍銜包括將、佐、尉官3等。將官分為將一、將二、將補。將一相當於上將,將二相當於中將,將補相當於少將。佐官稱一佐(上校)、二佐(中校)、三佐(少校)。尉官稱一尉(上尉)、二尉(中尉)、三尉(少尉)。曹士稱一曹(上士)、二曹(中士)、三曹(下士)、士長(上等兵)、一士(一等兵)、二士(二等兵)、三士(三等兵))。
新日軍1970年增設了准尉,1980年又增設了曹長(即軍士長)。
目前,日軍官兵的軍銜共有6等18級。
日軍上將是最高軍銜,授予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和陸、海、空三軍參謀長;陸軍各軍長、海軍艦隊司令、空軍航空方面隊司令為中將;陸軍師長、海軍隊群司令、空軍戰斗航空團團長為少將;陸軍師參謀長、團長,海軍艦長、空軍戰斗航空團副團長等為上校;陸軍副團長、海軍副艦長、空軍飛行隊長為中校;陸車宮長為少校;陸軍連長、海軍分隊長、空軍中隊長等為上尉;陸軍排長、海軍分隊長、空軍小隊長為中尉和少校。
Ⅳ 日本軍官分級
日本軍隊等級的劃分,日本陸軍前期軍銜分為長官(軍官)、長官相當官(軍佐)、普通士兵、專業士兵4類。
其中長官分將官、上長官(校官)、士官(尉官)3等,長官相當官分將官相當官、上長官相當官、士官相當官3等,普通士兵分准士官(准尉)、下士官(軍士)、兵3等,專業士兵分准士官相當官、下士官相當官、兵3類。
日本軍銜是指日本的軍隊裡面被授予的職位名稱,明治維新以後,天皇根據兵庫縣知事伊藤博文的建議,建立起中央直轄的軍隊,分為陸軍和海軍兩個軍種。
(4)日本軍銜有多少種擴展閱讀
日本軍銜發展分為傳統和現行軍隊
傳統的軍銜發展,明治維新以後,天皇根據兵庫縣知事伊藤博文的建議,建立起中央直轄的軍隊,分為陸軍和海軍兩個軍種。大元帥為最高統帥銜,授予天皇。當時的日本憲法規定,天皇為陸海軍之統帥,全權定陸海軍之編制及常備兵額,並宣戰講和及宣告戒嚴,凡有重要之軍事,皆親裁之。
現行的日本自衛隊現行軍銜設6等18級:
1、將官:將一、將二、將補。
2、佐官:一佐、二佐、三佐。
3、尉官:一尉、二尉、三尉。
4、准尉。
5、曹:曹長、一曹、二曹、三曹。
6、士:士長、一士、二士、三士。
日本軍銜發展史:
自貞觀四年,日本第一次派出遣唐使之後,此後百年間,不停的有使團前來學習唐朝先進的文化,將這些帶回到日本,傳播給眾人。這些文化不但包括農學,天文學,繪畫,藝術等,還有唐朝的政治制度,以及官僚制度。
一直從公元700年前後延續到近代。當西方列強為了進行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時候,同在亞洲的中國和日本雙方都受到了侵略。日本人為了自強開始向西方學習,走上自強的道路。
Ⅳ 日本二戰時的軍銜和陸軍編制
一、二戰日軍軍銜:
日本陸軍的軍銜一共有六個等十六個等級。即:
大將、中將、少將、大佐(校)、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准尉、曹長(上士)、軍曹(中士)、伍長(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陸軍有元帥的軍銜,但是必須由日本天皇選取,從戰功卓絕的或者資深的大將中選取,由日本天皇親自頒發元帥軍銜。
二、日本二陸軍編制
1、小隊:步兵小隊轄一個機槍組(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組。每挺輕機槍編制四人(指揮官、射手、兩名攜彈葯的副射手),每具擲彈筒編制兩人。小隊人數在50到70之間。到1945年,步兵小隊僅有一挺輕機槍與一個擲彈筒。
2、中隊: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人數在194到250人之間。日軍的一個標準的180人的步兵中隊包括:一個19人的中隊部:中隊長,執行官,3個軍士,4個衛生員,軍官的勤務兵,司號員,8個通信員),3個前述54人的小隊。
3、大隊:和我軍團的編制類似。日軍一個標準的1100人編制的大隊包括:30人的大隊部,一個110人的運輸中隊(大車和騾馬);四個前述的步兵中隊(一些只有3個);一個174人的機槍中隊(14人的中隊部和3個機槍小隊,1個彈葯小隊);一個55人的炮小隊,極少的部隊配備一個122人的炮中隊。
4、聯隊:日軍單一兵種最大的作戰單位是聯隊,一般日軍將聯隊視為團級單位。日軍的一個標準的3800人的聯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大車和騾馬);一個81人的彈葯小隊。三個步兵大隊;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極少數聯隊有一個364人的炮兵大隊。
5、旅團:旅團指日本在侵華戰爭中的一種軍隊編制.其編制在師團以下,聯隊以上.因戰爭的變化,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編制.每個旅團約3000人--8000人.步兵旅團下轄2個步兵聯隊.獨自混成旅團有6000--8000人.甲種師團一般含兩個步兵旅團。
6、師團:師團是日本陸軍最高一級的固定編制。下轄2旅團、 旅團下轄2步兵聯隊。師團分為兩種,一是馱馬制、炮兵聯隊轄有四個大隊,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一個步兵炮中隊,總編制為28500人。一是挽馬制、炮兵聯隊有四個大隊,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總人數為25000人。
(5)日本軍銜有多少種擴展閱讀:
1853年6月,美國軍艦炮擊鹿兒島。第二年,英、美、法、荷聯合艦隊又向下關轟擊。日本決心效法歐美,改良兵制。當時日本幕府決定仿照西洋軍隊,組織洋式兵隊3個大隊,包括步、騎、炮兵,共計13625人,"井模仿西洋兵制,規定陸海軍將校的階級"。這是日本歷史上最早設立的西歐式軍銜制度。
在二戰期間,陸軍中司令官通常是大將或者中將軍銜,師團長一般是中將,旅團長是少將軍銜,但是也有少量的是中將軍銜。聯隊長一般是中佐或者大佐,大隊長為少佐、大尉軍銜。中隊長多為中尉軍銜,小隊長則是少尉軍銜。
目前,日本自衛隊現行軍銜設6等18級:
1、將官:將一、將二、將補;
2、佐官:一佐、二佐、三佐;
3、尉官:一尉、二尉、三尉;
4、准尉;
5、曹:曹長、一曹、二曹、三曹;
6、士:士長、一士、二士、三士。
Ⅵ 日本軍銜是怎麼分的拜託了各位 謝謝
你好。 以日本為代表的少數亞洲國家和地區,如韓國、台灣、泰國軍隊實行的是「東亞型」軍銜制。「東亞型」軍銜的特點是不設元帥,軍官分將、校、尉3等9級,上將為最高軍銜,是世界各類軍銜制中軍官等級最少的一種。日本海軍軍銜設6等17級。將官設3縱:一級海將(相當於中將)、二級海將(中將)、海補將(少將);校官設3級:1等海佐(上校)、2等海佐(中校)、3等海佐(少校);尉官設3級:1等海尉(上尉)、2等海尉(中尉)、3等海尉(少尉);准尉設1級:海准尉;軍士設4級:海曹長(軍士長)、1等海曹(上士)、2等海曹(中士)、3等海曹(下士);士兵設4級:海士長(上等兵)、1等海士(一等兵)、2等海士(二等兵)、3等海士(三等兵)。 希望給你幫助。
Ⅶ 日本的軍銜排列
日本明治維新至二戰結束,日本陸軍軍銜分為將宮、佐官、尉官、准士官、下士官和兵,計6等16級。16級次序為:大將、中將、少將、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准尉、曹長(上士)、軍曹(中士)、伍長(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註:日語中將日軍上將寫為「大將」,將其他國家的大將譯為「上將大將」。
日本1954年組建陸上自衛隊、海上自衛隊、航空自衛隊。重建後的日軍軍銜分幹部、曹士兩大類。幹部軍銜包括將、佐、尉官3等。將官分為將一、將二、將補。將一相當於上將,將二相當於中將,將補相當於少將。佐官稱一佐(上校)、二佐(中校)、三佐(少校)。尉官稱一尉(上尉)、二尉(中尉)、三尉(少尉)。曹士稱一曹(上士)、二曹(中士)、三曹(下士)、士長(上等兵)、一士(一等兵)、二士(二等兵)、三士(三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