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死多少軍人

日本死多少軍人

發布時間: 2023-02-17 16:41:42

1. 抗日戰爭中,中日雙方的傷亡人數各是多少

一、日本死亡人數

日本二戰總死亡軍隊人數為212.1萬,其中:

1、美軍在太平洋戰場擊斃日軍131萬人(也包括日本本土死於美國大轟炸的軍人)。

2、英軍在東南亞擊斃日軍19.27萬(包括中國遠征軍擊斃)。

3、蘇聯擊斃13萬(含朝鮮游擊隊在朝鮮擊斃、蘇軍解放庫頁島戰役、諾門罕戰役、張鼓峰戰役、關東軍覆滅之戰、以及戰後殲滅虎頭要塞以及在西伯利亞戰俘營折磨致死的數萬日軍)。

4、1937年-1945年戰死於中國關內戰場40.46萬人(包括國民黨、共產黨兩方面的戰果)。

5、死於東北戰場為2.65萬人(由抗聯及其他武裝的戰果打死的)。

6、戰後還在中國關內死了5.11萬人(日本投降後被蘇軍消滅於張家口、承德的、舉槍自殺或死於飢餓疾病的、回國船上跳海自殺的、死我黨對日寇最後一戰的,死於解放戰爭的、以及在我黨戰俘營病死的)。

7、日本二戰中還有20多萬的武裝僑民死亡(類似於民兵), 日本方面僅僅承認其為軍屬(類似於中國文職軍人),不列入212萬二戰日本軍隊死亡之內。

8、日本二戰期間由美國轟炸造成50-100萬平民死亡。不列入212萬死亡之內。

所以:僅算1945年日本投降後,我黨就打死日軍5.11萬(參考《對日寇最後一戰》),解放戰爭時期就有若干日軍被我黨消滅(還有加入我解放軍被國民黨打死的)。

二、中國傷亡人數

國軍直接戰死132萬、病亡42.2萬,受傷累計189萬人次。

共產黨傷亡人數為58萬人,其中陣亡16萬人,失蹤8.7萬人,被俘4.5萬人,負傷29萬人。

中國二戰軍事死亡總人數為300-400萬。除了上述190萬戰死和病亡外,還有110萬-210萬為其他死亡原因。

軍人的死亡包括陣亡、因傷致死、被俘虜後殺害或病亡、病餓致死、事故、失蹤、其它原因致死成分。

2. 八年抗戰,中日軍傷亡人數各是多少

據中華民國國防部1946年統計,抗日戰爭中,國民政府軍作戰傷亡322萬7926人、病亡42萬2479人,總計損失365萬0465人。

《中共抗日部隊發展史略》記載:中共抗日部隊人員損失共計58萬4267人,其中傷29萬0467人、亡16萬0603人、被俘4萬5989人、失蹤8萬7208人。

日軍在侵華戰爭中死亡的人數約為44萬人(日本厚生省1964年調查後統計)(不包括印緬戰場上中國遠征軍和駐印軍和美英協同殲滅的約16萬日軍及蘇軍在東北消滅的日軍。)

(2)日本死多少軍人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中,中國的損失。

中國平民則約有900萬死於戰火,另有800萬平民死於其他因素,9500萬人成為難民。中國在戰爭中所承受的損失極大,按1945年貨幣折算,約為6500億美金。

而據蔣夢麟的回憶錄稱有一千四百萬壯丁被拉夫後死於飢餓疾病。

另有估計中國抗戰直接人口損失可累計之估計數為2062萬人,合可累計之戰爭直接傷殘人口,軍民傷亡最低限為3480萬人;

同時,還有估計認為,中國抗戰直接傷亡人口合計可能在4100萬上,合戰時失蹤被俘等項數字,戰爭直接給中國造成的死亡、傷殘及失蹤等項人口損失共計超過4500萬人;

而從人口損失的角度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口損失總數應在5000萬人以上。

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含國共兩黨)軍隊共進行大規模和較大規模的會戰22次,重要戰役200餘次,大小戰斗近20萬次,總計殲滅日軍150餘萬人、偽軍118萬人。

戰爭結束時,接收投降日軍128萬餘人,接收投降偽軍146萬餘人。關於八年抗戰中國的損失,抗戰勝利後,抗戰賠償委員會作出的《中國責令日本賠償損失之說貼》指出,淪陷區有26省1500餘縣市,面積600餘萬平方公里,人民受戰爭損害者至少在2億人以上。

自1937年7月7日至戰爭結束,我軍傷亡331萬多人,人民傷亡842萬多人,其他因逃避戰火,流離顛沛,凍餓疾病而死傷者更不可勝計。

直接財產損失313億美元,間接財產損失204億美元,此數尚不包括東北、台灣、海外華僑所受損失及41.6億美元的軍費損失和1000多萬軍民傷亡損害。

此外,七七事變以前中國的損失未予計算;中共敵後抗日所受損失也不在內。經過中國歷史學家多年研究考證、計算得出,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共3500多萬人,中國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600餘億美元。

3. 二戰時期日本軍人共死了多少

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死亡情況: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亡人數總計為210多萬人: 對美英等國作戰死亡155.5萬人【應該是去的軍人總數】(其中陸軍114萬,海軍41.5萬)。主要分布於菲律賓(52萬)、緬甸(18萬)、沖繩(10萬)等等。 在中國戰場死亡45.5萬多人(約一半為陣亡,其中1937年7月-1945年8月14日死亡40.4萬人,1945年8月14日以後死亡5.1萬人,傷、亡、病、俘累計則為133萬。另外1931年9月-1937年7月間累計減員為17萬,其中死亡1.7萬)。 蘇日戰爭死亡8.3萬人(1945年8月9日-1945年8月21日),另有5.7萬被俘人員死亡。希望對你有幫助

4. 二戰中日本在中國損失了多少軍隊

根據日本資料提供的數據,日軍在二戰中的死亡人數,按不同統計口徑和截止時間,有185萬、212萬、232萬這三個數字。185萬,是日軍從1937年 7月7日「盧溝橋事變」至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這八年侵略戰爭中戰死的數字;212萬,是包括二戰後日軍死亡的數字(如在蘇聯的西伯利亞勞改營中死亡的戰俘);232萬,是除日軍正規軍人死亡外,加上武裝平民(類似於中國的民兵)和「異國者」的死亡數字
(1)二戰期間日軍戰死185萬人
2 A9 L# L5 R {; N 資料來源是服部卓四郎的《大東亞戰爭全史》記載的日軍傷亡數: 陸軍 海軍 平民 計
死亡失蹤 1439101 419710 658595 2517406
殘廢疾病 85620 8895 945154
(見該書商務印書館1984年中譯本,第4卷1799頁)。:
也就是說,日軍二戰期間戰死的精確數字是1858811人。2001年日本出版的歷史教科書也稱:「二戰中日本死亡軍人約186萬,平民約66萬,」這已是近幾年的數據,說明這一數字是相當准確的.《疑義相與析》質疑我關於侵華日軍戰死40萬人的來源:「既然日本方面的資料都只給出『包含了死亡和受傷兩個數據』的133萬,並未明確死亡數目,張先生何以就得出日軍在中國戰死40萬人的結論呢?這是張先生語焉不詳的地方。」這可是怪事,作者上面引用了大量日本史書,竟沒看到這一數字?作為一個研究抗日戰爭的學者也太不應該吧?這個數字來自日本厚生省援護局1964年3月1日公布的調查,宣稱日本陸軍在中國八年死亡385200人,海軍19400人,合計404600人。/ N) r: j' |0 b/ U
那麼日軍在1937-1945年的八年全面侵華戰爭中死亡40萬、傷亡總數150萬(或133萬)是怎樣分類的呢?據日本歷史資料,從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變」到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這四年間(因這段時間中日兩國均未相互宣戰,故日本稱為「中國事變」時期),日軍在中國死亡18萬人(陣亡 14.6萬,其餘為傷病死),負傷53萬人,總計減員71萬人(另患病送回國43萬人)。從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至1945年8月15日戰爭結束這三年八個月,日軍在中國戰場(不含在緬甸與遠征軍作戰)又死亡了22萬人,負傷57萬人。這樣,日軍在侵華八年的中國戰場(不含滇緬戰區和東北)便死亡40.5萬人,負傷累計110萬人,死、傷總數相加則達150萬(不含患病。這一數據就相當於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總傷亡50萬這一口徑)。另有一統計為133萬,估計系減去重復負傷者的統計(這一數據相當於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傷亡37萬這一口徑)。二戰中日軍傷員在正常醫療條件下的康復率為 76%,由於日軍在中國戰場較少遭到全殲(我已指出日軍在八年侵華戰爭中未有一個聯隊遭到全殲),故適用於這一比例,即110萬傷員中約有1/4的傷兵退出戰場,不到30萬人。連同40萬戰死者,中國戰場八年使日軍遭受的絕對損失不到70萬人。& Y# \+ I: Z& o( Q' @, ?6 R) B
或許有網友質疑日軍統計的精確性。這除了我上述強調的歷史研究必須依靠檔案外,還可以仔細分析。日軍實行的是地域徵兵制,即一個部隊的人員來自同一地區,如大家熟悉的第5師團來自廣島、第6師團來自九州島熊本,越是基層單位,就越是來自更小的行政區域,如中隊(連)、小隊(排)的人員都來自同一個街道和村莊(日本行政區劃用町、目等),本身就是親戚、同學、朋友,早已互相熟識,所以凝聚力強,如有戰死者必拚命搶回屍體。而日軍傷員陷於絕境時絕大多數會自殺,鮮有降者;在太平洋孤島上全軍覆沒即可判定絕大多數戰死。而當時日本有著完整的戶籍制度,因此日軍對死亡人數是清楚的、精確統計的和可信的。著名學者楊奎松指出:對傷亡數字造假「在日軍當時則頗難做到。這是因為日本有嚴格的戶籍制度,日軍的士兵全部都有詳細檔案,受傷陣亡均須記入檔案,一旦出現死亡更必須及時通知家屬,以便家屬辦理相應手續和領取撫恤。故意隱瞞戰斗傷亡在日軍條例里也是有極其嚴厲的懲罰措施的。」反觀之中國軍隊,以國民黨軍隊為例,部隊來源龐雜,許多新兵一來就投入戰斗,許多人員還是隨時就地徵召、就地投入戰斗,同一部隊之人互不熟識;作戰多為退卻,有多少屍體落入敵手也不知道;失蹤者是戰死、被俘還是逃亡或被其他部隊收容更不清楚。《南方都市報》今年7月14日登載文章《從長城腳下打到越南的老兵毛金中——那些還叫不上名的新兵轉眼就消失了》,提到「部隊在每次損失慘重的戰斗之後都會補充新兵進來,但往往是補充來沒幾天的士兵,轉眼在新的戰斗中就找不到了,然後又會有新的士兵增補」,就是一例。因此,國民黨軍損失統計遠不如日軍精確。國民黨宣布抗戰八年軍人戰死132萬,只能是最低數字。抗戰時國民黨政府連中國有多少人也沒有統計,所謂4億人是通過食鹽的消耗推算出來的,由此可見一斑。5 h3 Q; }0 \+ E7 j6 G
對其他戰場戰死的日軍也說明一下。其餘日軍死在哪裡?
s 根據《日本陸海軍事典》引用的日本厚生省援護局1956年3月調查數據,從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14日(「蘆溝橋事變」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前),日軍戰死的185萬人中,在中國(不包括東北)戰死40.46萬人(與上述數據一致),在「滿洲」(即中國東北)戰死2.65萬人,在緬甸戰死 16.2萬人。
也就是說,在八年的侵略戰爭中:
日軍在中國戰場被擊斃40.46萬人,約佔22%;
在中國東北戰死2.65萬人,主要是1939年在諾門坎沖突中死亡8800人和1945年蘇聯出兵東北的戰果。也許網友立即質疑:1945年蘇軍出兵東北擊斃日軍公認的數字是8萬多人,怎麼這里日軍在東北八年總共才死了2萬多人?原因我在下面再詳細分析。必須指出的是,這一數字統計截止日期是8月14日,即蘇聯出兵東北才一個星期,蘇軍部隊還在穿越沙漠、山嶺(如大興安嶺)以及原始森林,日本關東軍只有一部與蘇軍發生戰斗,損失並不大。根據林三郎:《關東軍和蘇聯遠東軍》一書稱:「截至8月15日,關東軍主力沒有損傷。」蘇聯參戰後7天內同蘇軍交戰的關東軍部隊,有7個師團、2個混成旅團和一些獨立部隊(其中3個師團受到很大損傷),只佔關東軍24個師團、9個混成旅團的一部分(見該書191頁,這里還不包括朝鮮軍7個師團)。「換言之,到8月15日為止,關東軍的主力尚未同蘇軍交戰,完整無缺地保存下來。」從日軍3個師團受到很大損傷來看,其戰死在1萬人左右。連同日軍1938年在張鼓峰、1939年在諾門坎與蘇軍沖突中戰死約1萬人,則蘇軍擊斃日軍約2萬人,佔二戰中日軍死亡總數的1.1%。則八年抗戰期間,抗日聯軍在東北擊斃日軍只有6000人左右(詳見下面分析)。
日軍在緬甸戰死16.2萬人,除去中國遠征軍擊斃日軍1萬多人外(這在本文「遠征軍印緬抗戰」一節中專述),約15萬人主要系英軍擊斃,佔8%。
在太平洋戰場被美軍擊斃的日軍為125萬人,佔67%。換言之,二戰中2/3的日軍系被美軍擊斃,美國毫無疑問是戰勝日本的頭號主力。
所以我國史學界長期把中國八年抗戰斃傷日軍133萬人(其中擊斃僅40萬)去與日軍二戰的絕對損失195萬(其中被擊斃185萬,另約10萬殘廢傷員是日本戰敗時某一靜止日期的傷員統計數而非累計數,如上述日軍僅在中國戰場累計負傷數就達110萬)相比,宣稱中國殲滅日軍佔二戰日軍總損失的70%,就是一個混淆不同統計口徑得出的「障眼法」。而在今年的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的權威文章中,如8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發表的《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歷史地位》一文,也稱:「中國戰場斃傷俘日軍155萬餘人,占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軍隊傷亡人數的75%以上。」(《人民日報》、新華社均引用該說法)就是把日軍在中國戰場總傷亡150萬這個數字(死亡40萬加110萬傷員)去與日軍二戰絕對損失數195萬對比,如果照此計算,則盟軍(包括美軍、英軍和蘇軍)擊斃日軍數不到日軍總損失25%、也就是不超過50萬人,這顯然是不符實際的,因為僅美軍就擊斃了日軍125萬人。

5. 二戰中日本軍民死亡人數是多少

有記載:二戰時期日本傷亡總數達216.1萬人。

6. 侵華日軍死亡多少日本士兵

日本在中國戰場的傷亡人數,台灣方面的數字是276萬餘人,這或許是過於誇大了的數目。而目前大陸和日本學者關於整個中國戰場消滅日軍數目,有105萬、133萬、138萬、150萬、198萬等幾種。

如劉庭華的《中國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系年要錄》中認為日軍在中國戰場死傷人數為150萬(481頁)。日本方面統計的整個二戰中的傷亡數為195萬人而中國戰場上日軍被中國軍隊斃傷俘的總數,計為133萬餘人,這不包括其在東北地區前六年戰爭中傷亡數和在滇緬作戰中被中國軍隊斃傷數。日軍在東北的傷亡,據日本方面統計,在1931年9月到1945年9月的14年中,日軍官兵被東北抗日聯軍等抗日武裝斃傷俘約17200餘人,據我方不完全統計,日軍被我擊斃者為182700人,加上傷、俘的不下25萬人)。

就單以侵華日軍的死亡人數來說,日本方面也有502400人(桑田悅、前原透合著:《日本的戰爭:圖解及數字》)的說法。

、《日本陸海軍事典》(原書聲稱資料來源為日本厚生省援護局1956年3月調查數據)
二戰期間日軍的死亡人數(指軍人,不含平民)

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14日(蘆溝橋事變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前)

滿洲地區:
陸軍損失:兩萬六千人(26,000)
海軍損失:五百人(500)
合計損失:兩萬六千五百人(26,500)

中國大陸本土地區:
陸軍損失:三十八萬五千兩百人(385,200)
海軍損失:一萬九千四百人(19,400)
合計損失:四十萬零四千六百人(404,600)

緬甸、印度地區:
陸軍損失:十六萬零四百人(160,400)
海軍損失:一千五百人(1,500)
合計損失:十六萬一千九百人(161,900)

台灣地區陸軍損失:
兩萬七千二百人(27,200)
海軍損失:一萬零兩百人(10,200)
合計損失:三萬七千四百人(37,400)

1945年8月15日以後(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

滿洲地區:
陸軍損失:一萬九千九百人(19,900)
海軍損失:三百人(300)
合計損失:兩萬零二百人(20,200)

中國大陸本土地區:
陸軍損失:五萬零四百人(50,400)
海軍損失:七百人(700)
合計損失:五萬一千一百人(51,100)

緬甸、印度地區:
陸軍損失:兩千六百人(2,600)
海軍損失:零(0)
合計損失:兩千六百人(2,600)

台灣地區:
陸軍損失:一千三百人(1,300)
海軍損失:四百人(400)
合計損失:一千七百人(1,700)

日本在二次大戰中各戰場的陸海軍人死亡合計兩百一十二萬一千人(2,121,000)

7. 抗日戰爭一共死了多少日本人

1995年,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日,一些國家公布了新的傷亡情況(死亡人數),日本死亡人數總共234萬。軍人185萬,其中在中國戰場死亡45萬,在太平洋戰場死亡129萬,另有8.3萬被蘇聯紅軍擊斃

8. 日軍在中國戰場戰死多少人

根據日本資料提供的數據,日軍在二戰中的死亡人數,按不同統計口徑和截止時間,有185萬、212萬、232萬這三個數字。185萬,是日軍從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至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這八年侵略戰爭中戰死的數字;212萬,是包括二戰後日軍死亡的數字(如在蘇聯的西伯利亞勞改營中死亡的戰俘);232萬,是除日軍正規軍人死亡外,加上武裝平民(類似於中國的民兵)和「異國者」(即強征入伍的朝鮮兵和台灣兵)的死亡數字。
(1)二戰期間日軍戰死185萬人

資料來源是服部卓四郎的《大東亞戰爭全史》記載的日軍傷亡數:
陸軍 海軍 平民 計
死亡失蹤 1439101 419710 658595 2517406
殘廢疾病 85620 8895 94515
(見該書商務印書館1984年中譯本,第4卷1799頁)。
也就是說,日軍二戰期間戰死的精確數字是1858811人。2001年日本出版的歷史教科書也稱:「二戰中日本死亡軍人約186萬,平民約66萬,」這已是近幾年的數據,說明這一數字是相當准確的。 或許有網友質疑日軍統計的精確性。這除了我上述強調的歷史研究必須依靠檔案外,還可以仔細分析。日軍實行的是地域徵兵制,即一個部隊的人員來自同一地區,如大家熟悉的第5師團來自廣島、第6師團來自九州島熊本,越是基層單位,就越是來自更小的行政區域,如中隊(連)、小隊(排)的人員都來自同一個街道和村莊(日本行政區劃用町、目等),本身就是親戚、同學、朋友,早已互相熟識,所以凝聚力強,如有戰死者必拚命搶回屍體。而日軍傷員陷於絕境時絕大多數會自殺,鮮有降者;在太平洋孤島上全軍覆沒即可判定絕大多數戰死。而當時日本有著完整的戶籍制度,因此日軍對死亡人數是清楚的、精確統計的和可信的。著名學者楊奎松指出:對傷亡數字造假「在日軍當時則頗難做到。這是因為日本有嚴格的戶籍制度,日軍的士兵全部都有詳細檔案,受傷陣亡均須記入檔案,一旦出現死亡更必須及時通知家屬,以便家屬辦理相應手續和領取撫恤。故意隱瞞戰斗傷亡在日軍條例里也是有極其嚴厲的懲罰措施的。」反觀之中國軍隊,以國民黨軍隊為例,部隊來源龐雜,許多新兵一來就投入戰斗,許多人員還是隨時就地徵召、就地投入戰斗,同一部隊之人互不熟識;作戰多為退卻,有多少屍體落入敵手也不知道;失蹤者是戰死、被俘還是逃亡或被其他部隊收容更不清楚。《南方都市報》今年7月14日登載文章《從長城腳下打到越南的老兵毛金中——那些還叫不上名的新兵轉眼就消失了》,提到「部隊在每次損失慘重的戰斗之後都會補充新兵進來,但往往是補充來沒幾天的士兵,轉眼在新的戰斗中就找不到了,然後又會有新的士兵增補」,就是一例。因此,國民黨軍損失統計遠不如日軍精確。國民黨宣布抗戰八年軍人戰死132萬,只能是最低數字。抗戰時國民黨政府連中國有多少人也沒有統計,所謂4億人是通過食鹽的消耗推算出來的,由此可見一斑。

對其他戰場戰死的日軍也說明一下。其餘日軍死在哪裡?
根據《日本陸海軍事典》引用的日本厚生省援護局1956年3月調查數據,從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14日(「蘆溝橋事變」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前),日軍戰死的185萬人中,在中國(不包括東北)戰死40.46萬人(與上述數據一致),在「滿洲」(即中國東北)戰死2.65萬人,在緬甸戰死16.2萬人。
也就是說,在八年的侵略戰爭中:
日軍在中國戰場被擊斃40.46萬人,約佔22%;
在中國東北戰死2.65萬人,主要是1939年在諾門坎沖突中死亡8800人和1945年蘇聯出兵東北的戰果。也許網友立即質疑:1945年蘇軍出兵東北擊斃日軍公認的數字是8萬多人,怎麼這里日軍在東北八年總共才死了2萬多人?原因我在下面再詳細分析。必須指出的是,這一數字統計截止日期是8月14日,即蘇聯出兵東北才一個星期,蘇軍部隊還在穿越沙漠、山嶺(如大興安嶺)以及原始森林,日本關東軍只有一部與蘇軍發生戰斗,損失並不大。根據林三郎:《關東軍和蘇聯遠東軍》一書稱:「截至8月15日,關東軍主力沒有損傷。」蘇聯參戰後7天內同蘇軍交戰的關東軍部隊,有7個師團、2個混成旅團和一些獨立部隊(其中3個師團受到很大損傷),只佔關東軍24個師團、9個混成旅團的一部分(見該書191頁,這里還不包括朝鮮軍7個師團)。「換言之,到8月15日為止,關東軍的主力尚未同蘇軍交戰,完整無缺地保存下來。」從日軍3個師團受到很大損傷來看,其戰死在1萬人左右。連同日軍1938年在張鼓峰、1939年在諾門坎與蘇軍沖突中戰死約1萬人,則蘇軍擊斃日軍約2萬人,佔二戰中日軍死亡總數的1.1%。則八年抗戰期間,抗日聯軍在東北擊斃日軍只有6000人左右(詳見下面分析)。

日軍在緬甸戰死16.2萬人,除去中國遠征軍擊斃日軍1萬多人外(這在本文「遠征軍印緬抗戰」一節中專述),約15萬人主要系英軍擊斃,佔8%。

9. 二戰日本陣亡多少軍人

按照美國學者根據日本戰中統計計算,在大陸被擊斃的日軍,共計四十四萬余。一位研究抗戰歷史的專家張忠義先生,旁徵博引日軍史料,也得出一個接近的數字,45.5萬人。國民黨軍參謀總長何應欽在《八年抗戰》中公布的數字則為48萬,而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則採用建國後綜合統計後的數字——55萬。當然,也有對此持有異議的專家學者,比如社科院的劉大年教授,就根據國民黨軍戰地統計數字計算,日軍在中國陣亡人數超過100萬人。 到底哪個數字是正確的呢? 美國方面使用的是日軍提供的公布材料,按說具有一定的權威性。 然而,對日軍公布的陣亡人數,一直就有異議。 第一方面的異議是日軍的陣亡人數和對手公布的往往差距很大,比如國民黨軍在台兒庄戰役中,認為至少擊斃日軍一萬二千餘人,而日軍公布的陣亡人員只有兩千餘,相差六倍之多。一些學者如張忠義先生將其歸結為中國軍隊對戰果的誇大。 國軍對戰果誇大可能有之,但日軍的作戰記錄中,卻有很多令人費解之處。 例如日軍在作戰記錄中,經常可見「苦戰」字樣,而公布的傷亡卻極小。以攻佔洛陽為例,整個戰役,日軍公布的陣亡人數,區區55人。但其中又分明記載了多次激戰,如停車場肉搏戰、禹王廟對攻等等,傷亡人數頗有些對不上號。又如抗戰初期的山西萬全之戰,日軍有記錄稱此戰中步兵第三聯隊幾乎全軍覆沒,原因是第三聯隊本身屬於二二六兵變的主力,這些官兵都屬於當時的叛軍,但懲罰遲遲未作,送他們到中國戰場,其意義就是讓他們能夠「光榮地死」。第三聯隊的官兵為了洗刷恥辱,在萬全城下發動了自殺性的沖鋒(不炮擊摧毀城牆,直接進行雲梯登城),大部戰死沙場。然而,與此矛盾的是,同時公布的戰報中,第三聯隊的傷亡合計不超過一百人。 另一方面就是日本靖國神社中供奉的靈位,與日軍公布的陣亡人數不符,並且逐年增加,彷彿越來越多的陣亡人員從地底下冒出來一般。 看來,日本的戰報,還真讓人有些不敢相信。這種戰報的權威性早就受到質疑,在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就多次發現日軍力圖以掩飾自己傷亡的做法造成美軍的錯覺,並鼓舞自己的鬥志。 雖然日方戰報的數據說不通,但作為外國人,我們所能夠做的,只是懷疑。然而,近年來日本國內的資料統計,卻為這種說法提供了新的證據。雖然還無法斷定到底有多少日軍陣亡中國,但其統計的數字,至少證明無論軍事博物館還是何應欽將軍,提供的數字都過於保守了。而日軍的戰報,則在這些翔實的統計數字面前,徹底失去了可靠性。 比如,日本權威歷史學家伊藤正德(《帝國陸軍史》的作者)在他的書中,記錄戰死在中國的日軍,共計78萬9370人。 而我最近買到的一冊日本讀賣新聞社編輯的《中國慰靈》,則提供了更為詳實的數字。這本書,是一套記錄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太平洋戰爭中傷亡情況,追悼亡靈的系列圖書,包括《緬甸慰靈》、《滿州慰靈》、《瓜島慰靈》等,《中國慰靈》是其中的第五部。 在這一冊圖書中,讀賣新聞社記者統計的日軍在中國陣亡總數,超過七十萬人,其中不包括蘇聯紅軍、抗日聯軍在東北和中國遠征軍在印緬的戰果。這是戰死和戰病死的合計人員數字,這符合陣亡人員統計的原則,美日統計太平洋戰爭中日軍在南洋的傷亡人數,也是這兩個數字的總和。 這部書中提供的資料,推翻了日本軍部所公布數字的權威性。比如,豫湘桂戰役中的長衡會戰(日軍稱為湘桂作戰),日本軍部提供的數據是日軍共計陣亡12209人,而讀賣新聞的紀錄,則日軍此戰的總陣亡人數,超過十萬。
採納哦

10.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傷亡多少人呢

爭,尤其是世界性的大戰,每一次都會給參與國帶來深重的災難,更甚者一個國家都遭到毀滅。目前為止,可以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有61個國家,20億人口被捲入這次戰爭,造成全球至少5500人死亡。

真實的日本死亡數據確實讓更多的人無法接受,畢竟日本在二戰中犯下了無數不被原諒的罪行,死在日本軍隊中的無辜老百姓至少有數百萬,確實不公平。可是通過多方面的調查,日本在二戰期間的確只有這么多傷亡,實在讓人嘆息。

對於那些經歷過二戰的國家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和平,戰爭的殘酷也是這些國家都不願再經歷的,我們也應該好好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8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2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7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9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9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