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服裝是怎麼做的
A. 日本人民族服裝是什麼樣的
日本的民族服裝是和服。
什麼是和服:
和服(江戶時代以前通常指吳服)是日本人的傳統民族服裝,也是日本人最值得向世界誇耀的文化資產。語出《古事記》、《日本書紀》、《松窗夢語》。和服的穿著巧技,乃是隨著時代的風俗背景,琢磨考驗,蘊育而生。高雅而優美的圖案,源自於日本民族對於山水的欣賞及對於風土的眷戀,乃至於對人本精神與情境的細膩感受。
和服特徵:
和服
和服種類繁多,無論花色、質地和式樣,千餘年來變化萬千。不僅在男女間有明顯的差別(男式和服色彩比較單調,偏重黑色,款式較少,腰帶細,附屬品簡單,穿著方便;女式和服色彩繽紛艷麗,腰帶很寬,而且種類、款式多樣,還有許多附屬品),而且依據場合與時間的不同,人們也會穿不同的和服出現,以示慎重(女式和服有婚禮和服、成人式和服、晚禮和服、宴禮和服及一般禮服)。和服本身的織染和刺綉,還有穿著時的繁冗規矩(穿和服時講究穿木屐、布襪,還要根據和服的種類,梳理不同的發型)使它儼然成了一種藝術品。設計師不斷在花色和質地上推陳出新,將各種大膽的設計運用在花色上,使現代印象巧妙地融入了古典形式之中。
和服屬於平面裁剪,幾乎全部由直線構成,即以直線創造和服的美感。和服裁剪幾乎沒有曲線,只是在領窩處開有一個20厘米的口子,上領時將多餘的部分疊在一起。如將和服拆開,人們可以看到,用以製作和服的面料,仍然是一個完整的長方形。由於和服的裁剪製作具有上述特點,所以在量體裁衣方面比較自由。在製作和服時,較少為人的體型所左右,高矮胖瘦不同的人,即使穿著同一尺寸的和服,也很少給人以衣不合體的印象。因為,它可以因人而異,在腰間調節尺寸。和服雖然基本上由直線構成,穿插在身上呈直筒形,缺少對人體曲線的顯示,但它卻能顯示莊重、安穩、寧靜,符合日本人的氣質。不僅如此,和服同時也順應日本的自然;日本絕大部分地區溫暖濕潤,因此服裝的通氣性十分重要。由於和服比較寬松,衣服上的透氣孔有8個之多,且和服的袖、襟、裾均能自由開合,所以十分適合日本的風土氣候。
通氣是和服的一大優點和特徵,因此和服的袖口、衣襟、衣裾均能自由開合。不過,這種開合,尤其是衣襟的開合,有許多講究。不同的開合,具有不同的含義,顯示穿著者不同的身份。例如,藝人在穿著和服時,衣襟是始終敞開的,僅在衣襟的"V"字型交叉處繫上帶子。這種穿著方式,不僅給人以一種和服似脫而未脫的感覺,顯示一種含蓄的美,而且能顯示從事該職業的婦女的身份。反之,如果不是從事該職業的婦女在穿著和服時,則須將衣襟合攏。但即使是合攏衫襟,其程度也有講究,並以此顯示穿著者的婚姻狀況:如果是已婚的婦女,那麼衣襟不必全部合攏,可以將靠頸部的地方敞開。但如果是未婚的姑娘,則須將衣襟全部合攏。事實上,和服的穿著有著如此之多的講究,以至在日本有著專門教人如何穿著和服的"教室"。1964年日本專門成立了「裝道禮法著物學院」,培養出了大量的裝道和服專家,普及和服著裝、禮法、和裁、創意、美容以及出版圖書。1966年全日本著物振興會成立,提倡11月15日為和服日,並號召大眾在七五三節穿和服。
B. 對日本服飾文化,你了解多少
對日本服飾文化,你了解多少?服飾在一定方面能夠反映一個國家的變遷,而日本的服飾就在短短幾百年之間發生了好幾次變革,多樣的服飾變革形成了日本別樣的服飾文化,從最初的和服,再到布衣然後再到現在的風格,日本的服飾文化也在經歷著一系列的變遷,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
而到了新時代,由於日本的經濟化以及全球化程度比較高,因而日本最先受到西方潮流的影響開始走向了民主自由,在街上我們能夠看到不同風格的衣服,有和服,有西裝,裙子等款式眾多,也是對於現在社會的一個反映,經歷了時代的變革,日本服飾文化也在不斷的從封建落後走向自由開放。
C. 日本和服是如何設計的
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裝,由中國的漢族服飾發展而來,三國時期東吳女人穿的幾乎和和服一模一樣,就是沒有腰後的背包 所以在日本被稱為「吳服」和「唐衣」,和服是西方人對吳服的稱謂,現在日本人已經接受的這個稱謂,但是很多賣和服的商店,還是寫著「吳服」。
D. 日本的和服是怎麼穿的
和服起源可追溯至公元3世紀。
奈良時代,日本遣使來中國,獲贈大量光彩奪目的朝服。次年,日本效仿隋唐服飾,至室町時代,和服在沿承唐朝服飾基礎上改進,而和服腰包則是受基督教傳教士穿長袍系腰帶影響而創造。
在穿法上注意下面這些步驟:
1、拉住衣服左右前襟向前伸展,確保後背平整。同時,把後襟向上拉,直到衣服邊垂在腳踝處即可。
2、合上上前襟(左手的)。上前襟的邊放在鎖骨處。這時,將下前襟拉向前方,在腰部不要留出多餘。
3、就這樣將上前襟橫著打開,把下前襟壓在裡面,上前襟還是回到以前的位置上,在腰間向下撾出10cm。
4、為了不使穿好的部分鬆散,用右手按住,而左手拿住細腰帶的中心,從正面起環繞於腰間。
5、在後背交叉過腰帶後,雙手再繞回來,向左右拉開。這樣來收緊腰帶,衣服就被固定住了。
6、把腰帶拉緊後,用夾子夾好,這樣腰帶就變得很整齊地繞在腰間。
7、從身八口(稍離腋下的地方)把手伸進去,將前後整平。
8、整好衣襟後,要配合體型和發型來抽出裡面的衣襟。把和服腰帶的一頭從左邊的身八口放進去。
9、在腰部稍稍靠上的位置夾住下前襟。
10、把腰帶從後面繞過來,在與下前襟同樣位置夾住。
11、把伊達結放在腹部繞到後面。
12、在後面,像折紙一樣,繞到前面,與細腰帶一樣打結。完成!!
和服後面的結也很有講究,打法不同。有的是伊達結,有的是文庫結。
另外款式也不一樣。蝴蝶結意味著此女未婚。已婚婦女都是採用比較簡單的背包。
穿日本和服的步驟比較多,但是女性穿和服,有一個細節是一定要注意的,就是腰帶系的形狀,千萬不能系錯了,主要有兩種形狀,一種是枕頭狀,一種是蝴蝶結狀,如果系錯了,就會鬧出很大的誤會。
我同學阿麗,她嫁給了一個日本人,在日本生活。初中的時候,我和她是同桌,關系很好,我和她差點就成了一對情侶,畢業的時候,我跟她表白了,但她跟我說她要去日本留學,我說我可以等她,但她讓我別等了,她說她也不知道以後還會不會回來。
雖然我們做不成情侶,但我們依然還是好朋友,只是不常聯系了,2014年的時候,她突然打電話給我,她說她要結婚了,請我過去日本喝她的喜酒,我當時忙得走不開,就沒有過去了,只是在電話上祝福了她,說以後有時間一定會過去日本找她玩。
等到2015年的時候,我有時間了,就跟她說過去日本找她玩,她知道後很開心,我簡單地收拾了一下行李,帶了一些家鄉的特產就出發了。
我買的機票是從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出發的,到日本的成田國際機場,我看了一下時間,要坐二十多個小時的飛機才到日本,中途還要轉一班機,是在周水子國際機場轉機的。
轉機之後,我就在飛機上看到了日本的空姐,她們長得很漂亮,嬌小玲瓏,很溫柔,而且她們的中文說得很好,很流利。
飛機起飛前,一個空姐的舉動把我嚇到了,我當時沒有系安全帶,她走到我旁邊,突然就跪了下來,然後就幫我系安全帶,我沒想明白,好端端的怎麼就跪了下來了,我到日本就跟阿麗說了這個事情,她把原因告訴了我,我才恍然大悟。
日本的空姐在幫我系安全帶的時候,我在她身上聞到了一股清香的味道,很好聞,我還要了那個日本空姐的聯系方式,她也很大方地把聯系方式給了我,我是想著到了日本之後,打算把她約出來一起玩。
坐了一天的飛機,終於到了日本的成田機場。下了飛機之後,我就在機場里找了一個位置坐下來,等阿麗過來找我,她說她親自過來接我。
當時機場裡面人很多,我還怕她找不到我,我等了十幾分鍾,突然有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扭頭一看,是一個女人,而這個女人就是阿麗,我們已經很多年沒見了,但我還是能夠一眼認出她,那一刻我們都很開心,我們還擁抱了一下。
阿麗讓我去她家裡住,她說家裡有空房間,我當時腦海里出現了一段電影情節,覺得去她家裡住不太好,而且她老公也在家,不太方便,我就跟她說住酒店就行。
她說我們太久沒見,一定要好好敘敘舊,她來幫我找酒店。她是自己開車過來的,她有一輛代步的小轎車,我們拿著行李走出了機場,找到她停車的地方,然後把行李放到車上,坐上車,系好安全帶,然後就出發去酒店了。
去酒店的途中,我發現日本的街道非常干凈,地上是沒有垃圾的,但是有一點很奇怪,我一直都沒有看到有垃圾桶,我問阿麗:街上那麼干凈,為什麼沒有垃圾桶?
阿麗說:在日本街道上是很少會放置垃圾桶的,日本人外出的時候,一般都會自己帶一個垃圾袋,以便不時之需。白天的時候,街上確實是很乾凈,但是到了凌晨的時候,又是另一番景象了,特別是車站附近的街道,地上會有很多垃圾,很臟,還有居酒屋那些地方,有很多客人喝酒喝到吐,都是在街上吐的,吐得滿地都是,臭熏熏的,到了清晨的時候,就會有清潔工來打掃,所以白天的時候,我們看到的街道那麼干凈,其實都是清潔工的勞動成果。
我去日本的時候,天氣還是比較冷的,但是我看到日本的女孩大冬天的都穿著超短裙,一點也不怕冷,而且還是光著腿的,保暖褲都沒有穿,大部分的日本人長得比較矮小,日本女孩的腿型不太好看,腿很短,感覺她們穿褲子還會好看一點。
街上有很多人都是帶著口罩的,阿麗跟我說,戴口罩是日本人的一種生活習慣,以前日本種植了大量的杉樹,杉樹開花的時候,花粉會飄的到處都是,有些人對花粉過敏,就要戴口罩隔絕,久而久之日本人就養成了一種戴口罩的習慣,現在很多人出門都會戴口罩,有些人是為了衛生,而有些人是為了遮住自己的素顏。
還有日本的那些建築物,大多數都是比較矮的,途中我只看到兩棟稍微比較高一點的建築物,阿麗說是因為日本屬於地震多發地區,建築物建的太高反倒不安全,而且受到地震破壞的時候,損失的成本會很大,
到了酒店之後,阿麗就帶著我去前台辦理入住手續,她和前台的服務員都是說日語的,我一點也聽不懂,花了十來分鍾才辦理完手續,阿麗拿著一張房卡,帶我上去房間。
房間的環境還可以,就是有點貴,單人房都要4500日元,而且還只能住一個人,如果要多加一個人,還要再給3500日元,不像其他地方的酒店,哪怕是單人房都可以住兩個人,而且還是免費的,只能說日本人太會做生意了。
我把行李放下之後,阿麗就帶了我去她家,她說要介紹她老公給我認識,順便在她家吃一頓飯,然後再帶我出去玩。
阿麗她家比較大,有兩層,一樓主要是用來會客,相當於客廳,二樓是房間,我們到家的時候,她老公還沒有下班。進屋之前,阿麗叫我把鞋脫了,她拿了一雙拖鞋給我換上,她說在日本去別人家是一定要脫鞋的,不然就是不尊重主人家。
進屋之後,阿麗給我倒了一杯水,她讓我坐一會,她說她老公很快就下班回來了,她先去做飯,我一個人坐著挺不自在的,我就說去廚房幫她的忙,讀書的時候,阿麗是吃過我做的飯菜的,她知道我的廚藝很好,我肯幫忙,阿麗說求之不得。
做飯的時候,阿麗跟我說在日本廚房是重地,如果沒有主人家的邀請,最好就不要去廚房幫忙,這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
她還說待會吃飯的時候,一定要吃的大聲一點,我說這樣不太好吧,她就跟我說在日本吃東西,吃的大聲說明食物很好吃,也是對廚師的一種尊重,還有吃東西的時候不要整理衣服或者摸頭發,日本人覺得這樣是很不衛生的,我覺得日本的這些禮儀有點花里胡哨。
做好飯沒多久,阿麗她老公就下班回來了,他進來看到我的時候有點驚訝,他換好鞋子之後就走過來對我鞠了一躬,把我嚇到了,我連忙把他扶起來,他說了一句中文:你就是阿麗的朋友吧?他的中文不太流利,也不知道是他自學的,還是阿麗教他的。
我跟他說:是的,我是阿麗的朋友,剛到日本,打擾了。
當時氣氛有點尷尬,阿麗就說:別站著,趕緊過來吃飯。
剛坐下,阿麗和她老公就把手放在胸前,雙手合十,然後說了一句日語,我聽不懂是什麼意思,看著他們的行為,我懵了,很尷尬。
阿麗跟我說:這是吃飯前的一種禮儀,是感恩的意思,剛剛說的那一句日語意思是「我開動了」,你不懂這些就不用太在意了。
吃飯的時候,我按照阿麗說的吃得很大聲,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太好意思,他們兩個也吃得很大聲,吃飯的時候,沒怎麼說話,幾乎都是低著頭在吃東西,吃飽之後,她老公就去泡茶了,我們邊喝茶邊聊天。
她老公問我打算在日本待多久,他說日本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一定不要錯過了。
我說:待半個月左右吧,第一次來日本,一定要好好了解一下日本的風土人情。
我以前聽別人說日本的醫療水平很高,也不知道是真還是假,我就問她老公日本的醫療水平怎麼樣。
她老公說:日本的醫療水平比較發達,而且醫保制度也是比較完善的,報銷的比例要看年齡,學齡前的兒童報銷是80%,超過學齡且在70歲以下的人報銷是70%,70歲以上的人報銷的比例比較高,可以報銷90%。
日本不僅醫療福利好,而且教育福利也很好,日本的孩子從幼兒園上到初中都是免費的,學校還免費提供飯菜,校服,課本等等。
我們聊了很久,天色有點晚,阿麗和她老公就把我送回了酒店,阿麗跟我說,好好休息,休息好了再帶我出去玩。
第二天,阿麗一大早就過來找我了,阿麗說,先帶我去看看富士山,她說富士山在日本被譽為「聖岳」,是日本民族的一種象徵。
富士山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目前是處於休眠的狀態,最後一次火山噴發是在1710年,然後一直休眠至今。
我去日本的時候是冬天,冬天的富士山被白雪覆蓋,就像是一座冰雪世界,與藍天白雲相呼應,非常美麗。
看完美麗的富士山之後,阿麗就帶我去日本的寺廟參觀,阿麗跟我說:在日本,很多女人都想嫁給和尚,和尚的收入是很高的。
我聽了之後,一臉疑惑地看著阿麗,阿麗看出了我的疑惑,連忙跟我解釋,她說:在日本當和尚本質上是一份工作,而且還是一份收入相當不錯的工作,日本的和尚是不需要戒七情六慾的,還可以結婚,而且 社會 地位也比較高。
日本還真是絕了,連和尚都能成為一種職業,真不知道日本人是怎麼想的。
參觀完,我肚子就餓了,我跟阿麗說想去吃壽司,聽說日本的壽司很出名,好不容易來一趟日本,怎麼也得試一下日本的壽司。
去壽司店的途中,我看到街上有很多自動販賣機,我目測每隔100米就會有一台販賣機,而且便利店也有很多。
我問阿麗:為什麼有那麼多販賣機?
阿麗說:因為用自動販賣機的成本低,有很多店家為了節省成本,就會選擇用販賣機,在日本,大概有400多萬台自動販賣機。
日本的便利店是真的很便利,除了可以在裡面買各種東西以外,還可以繳費,水費,電費,房租,天然氣這些費用,都可以在便利店交,便利店還可以寄存快遞,還可以上廁所。
我還看到有些日本女人她們穿著和服很漂亮,她們穿的和服款式都差不多,就是顏色和花紋圖案不太一樣,我注意到一個細節,她們會在背後綁一個小枕頭或者是蝴蝶結,一開始我以為這只是一個裝飾品,後來阿麗告訴我,在和服上綁小枕頭代表是已經結了婚的,而綁蝴蝶結是代表未婚,穿和服一定要注意這一點,不要綁錯了。
我問阿麗:為什麼你不穿和服?
阿麗說:穿和服很麻煩的,有很多步驟,很繁瑣,不太喜歡穿。
到了壽司店之後,有很多人在排隊,隊伍很長,他們都排著整整齊齊的,沒有一個人插隊,阿麗說:在日本,如果有人插隊,是會受到法律制裁的。
怪不得秩序那麼好,排了半個小時才到我們。阿麗包了一個包廂,服務員帶我們進包廂,然後就去把茶水和餐牌拿過來給我們點餐,服務員突然跪了下來,把我嚇到了,然後說了一句日語,我聽不懂,我讓阿麗叫那個服務員站起來,別跪著,太嚇人。
聽了之後就笑了一下,阿麗跟我說:在日本,服務員都是這樣的,去餐廳吃飯,服務員會跪下來幫你點餐,你去店裡買鞋,服務員會跪下來幫你換鞋,下跪是日本的一種禮儀,不用太在意。
話雖如此,但是她們這這樣的行為,讓我感覺到很不自在。
在等餐的時候,我內急,就去了一趟廁所,日本的廁所真的是刷新了我對廁所的認知,日本的廁所非常干凈,而且還有一股清香的味道,馬桶都是智能化的,我看了一下,有一個按鈕上面寫著「音姬」,我按了一下,然後就聽到了流水的聲音,原來這是一個模仿聲音的功能,這樣就可以避免如廁時的尷尬。
上完廁所出來,點的餐已經全部上齊了,吃之前,阿麗把手機拿出來,我們自拍了一張照片,「咔嚓」一聲就拍好了,阿麗跟我說日本的手機是無法調成靜音的,就是為了防止出現偷拍的現象,在日本偷拍被抓到後果是非常嚴重的,會嚴厲處理偷拍的行為。
日本的壽司很好吃,很新鮮,很美味,一口一個壽司,還有刺身,日式烏冬面,這些都很好吃。
吃飽之後,我和阿麗逛了一下,逛街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街上兩個人走路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對方就會馬上向對方鞠躬,然後用日語不停地說對不起,說了幾遍之後,就會向對方微笑一下,再離開。
逛累了我就回酒店休息了,回到酒店我就打電話給那個空姐,打算她約出來去玩,電話響了很久都沒有人接,我就把電話掛了。
我在日本待了半個月,了解到了很多東西,長見識了。
我原本以為日本的國花是櫻花,沒想到菊花才是日本的國花,我還以為東京就是日本的首都,沒想到東京只是一個都市,日本是沒有首都的。
日本的老年人是不服老的,搭公交車的時候,遇到老人上車,是不需要給他們讓座的,給他們讓座,反而會遭到他們的白眼。
在日本,女人結了婚,一般都是在家裡當家庭主婦,而丈夫的錢財是由妻子來分配的,在日本,如果離了婚,日本的法律規定丈夫是要每個月付給妻子生活費的,還有女人離婚要100天之後才可以再婚,而男人離婚可以馬上再婚。
這100天被稱為「禁婚期」,這樣做主要是因為擔心女性會懷了前夫的孩子,如果再婚,等孩子出生了,現任的丈夫很有可能以為孩子是自己親生的,這樣的誤會是很麻煩的。
女人在離婚的時候,如果有醫生證明並沒有懷孕,就可以不受「禁婚期」的限制,可以立刻再婚。
日本的和服雖然很漂亮,但是穿起來很麻煩,有很多步驟。
第一步:穿襪子。
第二步:把和服披上,再把裡面的衣服的袖子套到和服袖裡,還要用夾子把裡面衣服的領子與和服的領子固定好。
第三步:在腰間繫上一根腰帶,在正面把腰帶的形狀系好,然後再轉到後面。
第四步:先把領口和衣袖調整一下,再把和服上的皺折拉平,最後把固定領子的夾子摘下就可以了。
女性穿和服有一個地方需要注意,未婚女性和已婚女性,系腰帶的形狀是不一樣的。
未婚女性要把腰帶系成蝴蝶結形狀,已婚女性就要把腰帶系成枕頭形狀,如果系錯了,就容易鬧出誤會,特別是已婚的女性,萬一把腰帶系成蝴蝶結狀,其他男人看到以為你未婚,對你展開追求,那就麻煩了。
日本和服左邊襟領在上,這個穿法稱為右前,這個穿法也受我們中國古代服裝的影響,在我們古代也是這樣的穿法,再加上日本人慣用右手習慣將刀配在左腰間,如果採用左前的穿法,那麼拔刀時會受到影響,因此一般用右前的穿法。
1、不要有褶皺,兩手拉住袖邊向兩側平伸來展平袖子。
2、拉住和服左右前襟向前伸展,確保後背平整。同時,把後襟向上拉,直到和服邊垂在腳踝處即可。
3、合上上前襟(左手的)。上前襟的邊放在鎖骨處。這時,將下前襟拉向前方,在腰部不要留出多餘
4、就這樣將上前襟橫著打開,把下前襟壓在裡面,上前襟還是回到以前的位置上,在腰間向下撾出10cm。
5、為了不使穿好的部分鬆散,用右手按住,而左手拿住細腰帶的中心,從正面起環繞於腰間。
6、在後背交叉過腰帶後,雙手再繞回來,向左右拉開。這樣來收緊腰帶,和服就被固定住了。
7、把腰帶拉緊後,用夾子夾好,這樣腰帶就變得很整齊地繞在腰間
8、從身八口(稍離腋下的地方)把手伸進去,將前後整平。
和服是日本大和民族的服裝,唐代之前日本的和服色彩比較單一,一件和服為一種色調,後來經過唐代文化影響,大和民族慢慢開始研究色彩,使得和服存在色彩對比,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到了之後,和服上還會加上刺綉。
根據和服種類和不同的發型進行搭配,和服成為了一種藝術品。和服多採用西陣織物,採用獨特的方法描繪出不同的圖案。和服的穿法是先穿上衣服雙手展開,左手拉住衣服前襟,右手提起後襟,保持和服和腳踝平行,先合右後襟,再合左前襟,在腰部從前往後綁住腰帶,然後再將腰帶繞到前面,打結。
然後再整理一下,漏出後頸,再收緊領口,接著在胸部綁兩根綳帶,將其繞到前面打結,最後整理一下多餘的褶皺,檢查一下兩條領子是否平行,保持水平為宜。千年以來和服是日本有名的文化遺產,和服的材料,顏色,刺綉都要進行嚴格選擇。
現在和服普遍都很貴,很多人都會選擇繼承和服。其實和服就是我國漢服的改良品,秦漢時期傳入日本,當時和服的穿法是死人的穿法,因為當時日本是一個迷信嚴重的國家,所以對這個觀念非常相信,現在經過證實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只是一種思想觀念而已。但是現在很少衣服是左衽的,如果去日本穿和服的時候也不要穿左衽,避免遭到恥笑,應該遵循他們國家的文化,這其實對自我也是一種尊重。
E. 日本的和服是怎麼來的
和服不僅是日本人的傳統民族服裝,也是日本人可以向世界誇耀的文化資產之一。事實上,和服起源於中國的漢唐服飾。
和服(わふく,wafuku) ,是日本的民族服飾。江戶時代以前稱吳服,語出《古事記》、《日本書紀》、《松窗夢語》,在稱為和服之前,日本的服裝被稱為「著物」,而日本古代所稱的「吳服」是「著物」的一種。
和服可分為公家著物和武家著物。現今所謂和服實即古時之小袖,小袖的表著化始自室町時代,貴族的下著白小袖逐漸成為庶民的表衣。「著物」除了包括「吳服"之外還包括肩衣袴、源自平安時代的狩衣等等,這些都非源自吳服,而是源自本土的傳統服飾。十二單則是由奈良時代的裳唐衣加以改良而成,之後又有變化和創新。
和服服地
和服的面料是《詩經》裡面的用料。《詩》曰:「蒙彼縐絺。」縐絺就是縮緬和縞。正裝冬天採用縮緬,夏天用紗羅,浴衣則用木棉。和服正裝傳統上使用的材料為並幅(小幅)反物,通常禮服服地為御召縮緬,以延續德鹿子柄絞染振袖和服川幕府大奧女中禮制。也有傳統織布機織造的夏布以及其他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指定傳統工藝品。
如小千谷縮、結城綢、八丈絹等等。反物通常有染織綉多種工藝,包括江戸小紋、友禪染、草木染、正藍染、紅型染、型繪染、絞纈、刺綉、金彩等。反物沿用唐代傳統布料的尺寸,幅寬唐大尺尺二寸(36厘米),長半匹(二丈八尺左右,12米)為一反,故稱反物,一匹為一衣,故稱匹夫匹婦。
F. 和服的由來日本傳統服飾和服是怎麼來的
和服的由來:和服是日本民族的傳統服裝,它是在依照中國唐代服裝的基礎上,經過1000多年的演變形成的。日本人將他們對藝術的感覺淋漓盡致地表現在了和服上。
和服種類繁多,無論花色、質地和式樣,千餘年來變化萬千。不僅在男女間有明顯的差別(男式和服色彩比較單一,偏重黑色,款式較少,腰帶細,附屬品簡單,穿著方便;女式和服色彩繽紛艷麗,腰帶很寬,而且種類、款式多樣,還有許多附屬品),而且依據場合與時間的不同,人們也會穿不同的和服出現,以示慎重(女式和服有婚禮和服、成人式和服、晚禮和服、宴禮和服及一般禮服)。和服本身的織染和刺綉,還有穿著時的繁冗規矩(穿和服時講究穿木屐、布襪,還要根據和服的種類,梳理不同的發型)使它儼然成了一種藝術品。設計師不斷在花色和質地上推陳出新,將各種大膽的設計運用在花色上,使現代印象巧妙地融入了古典形式之和服的歷史:
傳說中日本神治時代有位依邪那歧命神,他在舉行祓除(用齋戒沐浴等方法初災求福)之事時,常常脫去上衣、袴、帶,裸露身體。據後人考證,傳說中描述的神治時代相當於日本的原始社會時期,那個時代日本人生活的遺址現已發現數千處,其分布區域,北起北海道,南至九州,幾乎遍布全日本。原始社會的日本人以群體方式過著遷徙不定的生活,主要的生產活動是狩獵和採集(不要總是想到帝國時代去)。也許就是在那個時代,日本人開始了用動物的皮毛或者樹葉加工禦寒,走出了裸露的時代。
G. 日本和服是一種傳統服裝,日本和服是怎麼來的呢
日本和服是一種傳統服裝,日本和服是怎麼來的呢?
和服的出現要上溯到日本的古墳時代,也就是中國的三國時期。那個時候日本人對服飾是沒有什麼概念的,在《魏志倭人傳》含有記述當時日本人的穿衣:「拿布一副,中穿一洞,頭貫其中,毋需量身定製」可見當時日本並沒有制衣工藝,當時曹魏政黨將紡織和制衣的技術教授給了日本人,這時日本才開始出現服裝,由於教給日本人織布制衣的匠人大多來自當時南方的吳地,所以這種衣服在日本稱為「吳服」那也是和服的原型。
黒留袖「くろとめそで」
已婚女性最高等級的禮服,婚禮上新娘新郎的母親、比較近的女性親戚會衣著。上下胸脯、衣袖兩側都有家族紋樣,裙裾部分有完整的吉祥圖案。
色留袖「いろとめそで」
留袖的型制大都同樣,底色黑色為「黑留袖」,不是黑色就叫「色留袖」了。色留袖不管已婚未婚女性參加正式場合都可以穿,如果有5個家族紋樣,那樣和「黑留袖」一樣是最高等級禮服,婚禮上血親可穿。如果有3個紋樣,那樣是次一等級的禮服,喜宴上做為遠親、朋友都可以穿。
H. 日本的和服穿著很漂亮,那麼它們起源於哪兒
一、這是三國時期東吳和日本的貿易活動給日本帶來紡織服裝縫紉方法的原因。更准確地說,五福是指以絲綢為面料的高級和服,而棉製和服則稱為「太武」。過去,五福和和服這兩個概念是分開的(因為貴族所穿的和服大多不是來自東吳,而是來自唐朝,這種服裝以前叫「唐服」),但今天這兩個概念幾乎重疊了。如今,許多賣和服的商店都會在招牌上寫上「五福屋」。由此可見,這兩個詞基本上已經同義化了。
上面的文章就是介紹了日本和服他們的起源,雖然他們穿的非常漂亮,但是個人覺得他們太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