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裝有什麼用
1. 日本有必要建立自己的軍事武裝和針對他國的情報系統嗎為什麼
從戰略角度講,這樣做行有必要,目前,日本本身的情況決定他只是一個二流國家,幫美國在亞洲地區牽制中國發展罷了.因此,建立自己的軍事武裝和針對他國的情報系統,對其拉攏美國很有幫助.但還有其他變因.如美國對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噩夢還在,自然不希望日本強大到連自己都無法應付.F-22A戰機就是一個例子.另外,從中國的角度上說,我也不希望日本建立自己的軍事武裝和針對他國的情報系統.小鬼子嘛,再玩一次"大東亞共榮"的侵略戰爭就不好了啊!
2. 日本的武裝直升機性能怎麼樣
日本的武裝直升機性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雖然日本在發展武器方面是受到一定的限制的,但是對於日本的軍工實力,很多人都依然表示欽佩,畢竟這是一個創造過神話的軍工產業。
日本新設計的武裝直升機的效果圖發布,並起名為「風神」。該架武裝直升機是日本專業人士設計,並在其表面打上了日本陸上自衛隊的標志。不過用目前科技發展水平的眼光來看,這架武裝直升機顯得過分科幻。而且具體推出時間尚未確定。
3. 在二戰期間,赫赫有名的日本憲兵隊到底是干什麼的
憲兵 ,是許多國家在軍隊中設立的一支特殊部隊或軍兵種,憲兵的任務一般不是直接對敵人作戰,而是維護軍容風紀,約束軍人行為舉止,類似於軍事警察。而戍守首都、防衛重要軍事部位和政府機關、押送軍事物資、審訊戰俘的憲兵通常稱為國家憲兵。
在多數國家,地方警察無權管轄軍人犯罪事務,處理這些事務就由憲兵來執行。特殊時期,對於平民的犯罪行為(通常是涉及政治或軍事的犯罪行為),也屬於憲兵的職權范圍,所以憲兵是具有司法警察性質的特殊軍事部隊。
在日本軍國主義時期,日軍憲兵隊的權力相對較大,1899年日本頒布的「憲兵令」規定:「憲兵為陸軍兵科之一,受陸軍大臣管轄, 職掌軍事安全及軍紀維護,兼掌司法警察之業務 」。因為日本憲兵兼掌司法警察業務,所以只要是涉及對異己分子的肅清,憲兵都「責無旁貸」。如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後,日本左派思想家大杉榮,就是被日本憲兵給全家滅門了。在二戰時期日佔區,憲兵更是充當了搜捕鎮壓抗日分子的軍國主義鷹犬。
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開始全面學習西方,也包括軍事制度,不過起初並不是學習德國,而是學習那個號稱歐洲大陸第一的法國。日本軍隊在各方面都照搬了法國模式,甚至包括軍服樣式。在甲午戰爭期間,日本軍隊穿的是法式軍服,手裡拿的是法式步槍。當時日本軍隊內部已經出現了憲兵隊這個組織。
日本憲兵隊建於1881年,這個時間算是比較早的。在建立初期,憲兵隊的任務僅僅是 巡查陸軍軍紀,並整頓陸軍容風紀 等。由於憲兵隊直接隸屬於陸軍大臣,從開始直到二戰結束日本投降,憲兵隊始終都管不了日本海軍。因為日本陸軍和海軍一直明爭暗鬥,互不服氣,就連軍服樣式也差別很大,最後出現了陸軍的坦克,海軍不用,海軍的飛機,陸軍另造的奇葩現象。
後來由於情況的變化,憲兵隊又扮演了 行政警察和司法警察 的角色。說它是軍隊,可它卻履行著警察的職能,說它是警察,可它在軍隊的序列,有點軍警不分的味道。日本憲兵的直接長官憲兵司令是中將軍銜,在二戰爆發之前,日本憲兵還算一支正常的紀律部隊。1935年,東條英機被任命為關東軍憲兵司令,當時關東軍內部只有300多憲兵,東條英機上任以後,立刻擴編到5000多人。這么龐大的隊伍當然不是整頓軍紀,而是開始管理治安。按照東條英機的邏輯,那些正規的日軍聯隊是用來對敵作戰的,維持地方治安的工作就由憲兵隊負責,日本憲兵隊由此開了始臭名昭著的搜捕、肅清和鎮壓各種抗日與反戰人士的罪惡活動。
憲兵隊在國內國外都很驕橫 日軍憲兵隊逐步成為維持地方治安的工具後,首先是搜集情報、抓捕抗日武裝。一旦發現情況,憲兵隊會立即進行抓捕,如遇到大股的武裝隊伍時,憲兵隊會請求正規聯隊的支援,因為憲兵隊沒有重武器。一個地區的憲兵隊長官,通常也是這一地區的最高行政官員。佔領區的百姓恨透了憲兵隊,那些作戰路過的日軍部隊最多是沿途打劫,但憲兵隊則是經常禍害當地抵抗組織和老百姓。各種暴行層出不窮,憲兵隊起初是整頓軍紀的部隊,可是後來自身的紀律也爛到了家。
東條英機出任日本首相後,在國內也推行了憲兵隊制度。換句話說,當時日本人的日子也不好過,憲兵隊經常搜查民宅,收集情報,搜捕反戰人士。此外憲兵隊還會檢查國民的飲食,一旦發現吃魚吃肉,超過戰時配額規定,這家人就會立刻被逮捕。因為當時日本國內物資匱乏,前線日軍的供給困難,因此日本國內實行了配給制。
在真實的 歷史 中,憲兵隊的制服與普通日軍完全不同,幾乎一眼就能看出。由於當時日本和德國是盟友,德國推行了秘密警察、黨衛軍等一整套法西斯制度,日本人也全盤照搬。不過日本軍紀的主要執行機構還是憲兵隊。戰爭後期,憲兵隊開始具備類似於德國蓋世太保的特權,正因為擁有了很多特權,日本天皇決定投降時,憲兵隊是最不願意投降的機構之一。最後由於聖命難違,日本軍隊各兵種都陸續放下了武器。美國人登陸日本之後,由於對於日本本土的情況不熟悉,昔日作惡多端的憲兵隊並沒有被解散,它搖身一變又成了協助美軍管理日本地方事務的准軍事組織,直到美軍認為站穩腳跟後,日本憲兵隊才退出了 歷史 的舞台。
憲兵是軍隊中的一個兵種,大部分西方國家的軍隊建制中都有憲兵。憲兵是干什麼的?一、憲兵是軍隊中的警察。督查軍風軍紀,執行軍法,屬於執法執紀兵種,不參加一線作戰。二、當年的日本憲兵還有一項任務就是維護地方治安,與警察機關和特務機關協同執行秘密特勤任務。當時有「警憲特」的叫法。總之,當年日本侵華期間,日本憲兵是鎮壓中國人民的儈子手。
日本問題讓橋本來回答。
日本憲兵隊按照所屬的任務是在日本陸軍大臣管轄下,作為軍事警察,兼行政警察,司法警察的一種特殊軍隊。
日本憲兵隊最初出現在1881年,以法國的憲兵為藍本而設置。當時一般稱憲兵為警兵。之後才改名為憲兵。設立的目的就是為了牽制日本國內的自由民權運動,以及打擊警察隊伍中的對立面。
憲兵隊又是武裝警察。相比一般的警察,可以使用武力進行鎮壓,如果遭遇抵抗,就是用軍事手段進行鎮壓。所以憲兵隊使用的地方都是一般大案,要案。憲兵隊開始時還有整頓軍隊風紀的作用。但是到了戰爭後期,一般的下層的憲兵軍紀渙散,已經很難正確地執行司法警察的權力,造成了很多冤案。
並且在日中戰爭期間,憲兵隊很多成員被要求使用便裝執行任務,偽裝偵查等甚至很多駐華憲兵隊穿上中國百姓服裝進行任務的完成,給當地民眾造成很壞的影響。但是戰後在撰寫憲兵 歷史 時,很多人的會議日本憲兵只是裝扮成中國人進行秘密調查,以及情報收集,直接參加戰斗的很少,駐華憲兵不直接參加武裝戰斗。
一、監視日本軍隊,防止日本軍隊中的反戰思想傳播,發現誰對天皇不忠誠,就暗殺誰。
二、協助日本的七三一部隊等在東北抓捕東北同胞和朝鮮人、俄國人進行人體實驗。
三、監視中國偽軍,防止偽軍假投降傳遞情報,對偽軍有指揮的權力。
四、監視日本國內民眾,一旦發現有日共、親美分子和其他反戰分子,立即予以抓捕處決。
指揮日本憲兵隊的是日本的一位親王,而這個親王也參與主導了南京大屠殺,七三一人體實驗,細菌生化武器,以及各種大虐殺,是一個比東條英機還要大的戰犯,然而這個戰犯卻靠著賄賂麥克阿瑟,和日本天皇一起成功逃脫了東京審判,這是麥克阿瑟對盟軍的極大不負責,也是美國杜魯門當局對中國盟邦合理訴求達成的巨大失職。
二戰期間的日本憲兵對被佔領國的人民來說,就是惡魔般的存在,他們不僅瘋狂殘酷地殺害佔領區內敢於反抗的人民,而且對於自己人也都從不手軟。
對於他們日常的糾察工作,很多人在網上的文章或評論中,都以為日本憲兵與我們的糾察性質是相同的,但實際上卻遠非這樣簡單。以關東軍齊齊哈爾憲兵隊為例,自從1931年11月19日關東軍第二師團攻佔黑龍江省會城市齊齊哈爾以後,由第二師團抽調的海村園次郎少佐、秋筱貫三大尉等三十餘名官兵組建了齊齊哈爾憲兵隊之後,在十四年的佔領期間,先後有第二師團、十四師團、十六師團、第一師團等多支部隊進行輪換,但齊市的憲兵隊卻從成立之初,一直到戰敗投降,只有憲兵的數量在不斷增加和軍官的調動,而沒有隨著第二師團移防。從這一點便不難看出,日本憲兵隊隸屬於關東軍憲兵司令部直接管轄,與當地的駐軍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系統。
而我們的糾察,都是各軍區或警備區自己設立的糾察隊,仍然歸屬於本軍區。
由於日本憲兵隊擁有行政權和司法權等至高無上的權利,他們除了日常的督察軍紀工作之外,主要是監控自己軍隊內部的思想動態。比如日本本土上發生了二.二六兵變之後,偽滿地區的各個憲兵隊,便立刻開始行動起來,他們用暗中檢查私人信件等手段,對關東軍各部隊的軍官進行嚴格的檢查監控,當時駐扎在齊齊哈爾的十六師團中,就有24名少佐以下的皇道派青年軍官被逮捕,並經齊齊哈爾憲兵分隊的和田少佐親自參與審訊後,將這些思想激進的皇道派軍官們移交到關東軍的軍法部門。
還有第一師團的工兵聯隊駐扎齊市的五福瑪期間,石上、小野口這兩個兵痞,在參軍前就是有著六七次入獄記錄的流氓,由於他們經常在暗中挑起士兵之間的不斷爭斗,致使所在中隊雞犬不寧,經齊市憲兵隊土屋曹長的深入調查,形成書面材料後,將二人移送到軍法部門判處了20年的徒刑,被他們慫恿的用匕首傷人的那五個士兵,也都判處了五年徒刑。
日本憲兵在監控自己軍隊的同時,也時刻監控著各級偽滿機關的官員和民間的反滿抗日活動,以及防諜和加強邊境的管控工作。因此憲兵們便凌駕於當地的司法機構之上。
比如在1941年9月,由黑龍江省偽警察廳特搜班組成的「齊泰公司」,以通匪罪名私設監獄,專門綁架有錢有勢的中國人,然後逼迫其家屬去繳納保金,直到敲詐到齊市憲兵隊土屋芳熊曹長的翻譯官,候慰民親屬家的時候,才捅了馬蜂窩,土屋曹長將這一情況迅速匯報給齊市憲兵司令官星實敏中佐,星實敏馬上就下達了「立刻逮捕法辦」的命令。然後土屋曹長便以敲詐勒索罪和破壞大陸政策罪,將「齊泰公司」的省警務廳警務股長堀込警佐,還有綾部警佐、井上警佐、司法科長住吉警佐以及井上警尉、大冢警尉等二十餘人全部逮捕。經嚴刑拷打並供認不諱後,七名日本高級警官和十餘名中國警官均被判處七年徒刑。
在處理這件警官敲詐案期間,齊市憲兵隊的特高主任川井軍曹,因暗中受賄了堀込警佐的一件價值20元的外套後也丟掉了工作而鋃鐺入獄了,另外還有每當日本憲兵將中國人逮捕後,那些在憲兵隊與被捕者家屬之間進行溝通送信跑腿的中國籍憲補們,也常常趁機收受賄賂,為了懲一儆百,在川井軍曹被捕的同時,犯有受賄罪的憲兵補白川(朝鮮籍)被開除,憲補劉仁敏(中國籍)則因敲詐而被判處了五年徒刑。
三十年代初,日軍的士兵有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之分,而一旦通過考試被錄用為憲兵後,就會全部轉為憲兵上等兵軍銜
。原來二等兵7元,一等兵10元的士兵津貼,也從此變成了每月49.9元的工資和外加23元的戰地補貼。不過有了工資以後,每月都要扣除15元的伙食費,還有軍裝、大衣、皮靴等等也全部開始自費了,而並不像有些人說的是太平洋戰爭之後,由於形勢十分嚴峻才開始自費的。
我們先來看一看西方人對於日本憲兵的描述:日本憲兵維持著一支十分強大的治安力量,除了發動反諜報襲擊外,他們極少被視為野戰部隊。日本憲兵的突出作用還在於維持集中營的治安,他們不受軍事管製法的妨礙,享有嚴懲、直至處以死刑的權力。一個日本的憲兵軍官集治安偵查、檢查、審判、陪審、劊子手於一身。對於憲兵提出的指控,被指控人不得要求寬大處理,得不到法律規定的訴訟幫助。 日本憲兵隊成立於1881年1月4日,國務會議上由明治天皇下令組建,組建之初只有349人。日本憲兵條例第一條寫著「憲兵作為陸軍軍紀的代表,擔任軍內軍紀的巡查和檢察的任務,監督軍人的日常品行。兼任行政警察和司法警察,並且同時隸屬於內務、司法、海軍這三個部門」。別看憲兵的職位不高,但在軍隊內的權力非常之大。他們不僅要維持軍隊的治安,還要管制民眾,加強對軍人、百姓思想上的審查和控制。憲兵分為敕令憲兵和軍令憲兵兩種。敕令憲兵主要負責國內的治安,軍令憲兵直屬於派遣軍司令官,主要負責日軍的特務組織,剿滅地方的諜報網路、游擊作戰,對軍隊內部人員進行審查和檢舉。 (影視劇里的特高課)1898年-1945年間,隨著軍隊在日本國內勢力的瘋狂發展,憲兵在日本建立起龐大的權力網路,在日本帝國殖民擴張的腳步下,也把日本憲兵的勢力拓展到日本在世界各地的佔領領土。1904年日俄戰爭期間,日本憲兵司令部就配屬憲兵於「滿洲派遣軍」中。1906年,成立關東憲兵隊,隸屬於日本憲兵司令部管轄。1931年,升格為關東憲兵司令部,下轄旅順、奉天、長春、丹東4個憲兵隊,設有戰備課、警務課、經濟課、自行車隊等。憲兵隊發展了大批特務,收集當地的軍事、政治、經濟情況,鎮壓佔領區人民的反日活動。被佔領區的人民自己對於日本憲兵恨之入骨了。日本本國的民眾對於日本憲兵也十分懼怕。憲兵可以到民眾家裡進行搜查,監視民眾的生活情況。因為戰時日本國內物資匱乏,全國實行配給制,一旦發現家裡有人大魚大肉,就會因為違反配給制遭到逮捕,遭到嚴厲的處罰。憲兵在日本軍隊內的地位很高,單從工資水平上就可以看出。憲兵每月收入為100日元,上等兵每月收入僅有6日元,地方上受人尊敬的小學校長收入也沒有一個憲兵高。所以,一旦當上了憲兵就威風八面。
日本憲兵實際上就是軍隊中的警察,直屬於陸軍大臣管轄。1881年剛組建時主要是維護軍紀,二戰前後職權進一步擴大,對於一切異議分子進行肅清,它對所有國土進行半民事、半軍事的監視。在二戰時期日軍佔領區,憲兵是搜捕鎮壓抗日分子的主力。
日本憲兵的職權遠高於同級別的其他日軍,因此選拔也很嚴格。日本徵募憲兵最低學歷要求是小學畢業,要經過筆試、體能測驗,甚至於對身高、體重、儀表都有要求。除了常規的軍事訓練之外,憲兵還需要學習各種軍事法規和警務技術,到二戰時間還需要學習諜報知識。
正是因為選拔嚴格、訓練困難,因此整個二戰全日本的憲兵最多也才3萬人,對比七八百萬的日軍部隊真是太少了。配屬給各佔領區乃至師團司令部下屬的憲兵隊往往僅有一百多人。甚至一些不重要的地方只是掛個憲兵隊的牌子,真正的憲兵只有十幾個人,一旦執行任務直接調動當地駐軍
與嚴格選拔相匹配的是日本憲兵的高規格待遇,一個普通憲兵的收入能達到陸軍士兵的五六倍,每個人配備一把軍刀,一支南部手槍,穿著和日本軍官類似。
萬丈紅塵杯中酒
千秋帝業一壺茶
金戈鐵馬天下事
千年 歷史 任人評。
大家好,我是文史墨客,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些年國內抗戰劇的盛行,讓人們對於二戰期間的日本軍隊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別是在很多影視劇中經常出現憲兵隊的身影,而且感覺憲兵隊是一支很牛逼的部隊,嚴肅軍紀、維持治安、抓捕敵人、審問囚犯,甚至是執行作戰任務,似乎是一支權力很大,啥也能乾的全能部隊。其實,大家對於電視劇中的情節大可不必那麼當真,影視劇只不過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它的劇情設定必須有 歷史 為依據,但是為了收視率難免在劇情中摻雜那麼一些誇張的成分。在現實中,日本的憲兵隊並沒有那麼大的權力。那麼真正的日本憲兵隊到底擁有什麼樣的權力?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呢?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最初的日本憲兵隊只是一支紀律部隊日本的崛起始於明治維新,在此期間,日本從各個領域全面學習西方,尤其是軍事制度建設方面。大多數人都以為日本軍事學的是德國,而實際上日本起初學習的是曾經號稱「歐洲大陸軍事力量第一」的法國。日本軍隊最早全盤照搬了法國模式,從武器裝備到軍服式樣和法軍是一模一樣。並且設立了憲兵隊,日本憲兵隊成立的時間是1881年。憲兵隊成立之初,無論是創建者還是執行者並沒有給予它太多的權力,僅僅是一支管束陸軍的紀律部隊,負責巡查陸軍軍紀,整頓陸軍軍規和風貌等。值得一提的是,憲兵隊從成立到二戰結束,它始終無法管束日本海軍。原因就在於日本陸軍和海軍是死對頭,互相看不慣,誰也不服誰。不僅軍服顏色式樣不一樣,作戰中也是勾心鬥角,互相制衡,甚至出現了陸軍的坦克海軍不用,海軍的飛機陸軍另造的奇葩現象。
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和軍事行動的需要,日本憲兵隊慢慢承擔了警察的職能。經常執行一些行政警察和司法警察以及維護治安的任務。從這個時候開始,憲兵隊的性質就變的有點軍警不分了。在日本的軍官序列中,憲兵隊司令只是一個中將,在日本軍事高層中根本排不上號。但是,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二戰爆發之前,日本憲兵隊的性質還只能算是一支紀律部隊。但是,1935年,臭名昭著的東條英機當上日本關東軍憲兵司令以後,把憲兵隊從原來的300多人擴大到了5000多人,並且正式賦予了它管理地方治安的權力,在東條英機看來憲兵隊的職責不能僅僅限於管束軍紀,應該用來對付對方的正規軍。因此,憲兵隊從這個時候開始變得臭名昭著。
囂張跋扈為所欲為的日本憲兵隊憲兵隊被賦予維護地方治安的許可權以後,就開始了瘋狂的搜捕抗日武裝分子,在搜捕的過程中,少不了干一些翻箱倒櫃、偷雞摸狗、強搶豪奪等欺負老百姓的壞事。因此,深受其害的老百姓提起憲兵隊就深惡痛絕。本來憲兵隊最早是整肅軍紀的部隊,現在自己倒成了軍紀最爛的部隊,這簡直就是一個笑話。不僅僅在國外的佔領區,在日本國內也有憲兵隊,因為戰爭的巨大消耗,日本國民的日子也不好過。除了有很多反戰的聲音以外,由於物資匱乏,日本國內實行了配給制。因此,國內的憲兵隊負責搜捕那些反戰人士以及嚴格控制國民的生活,有的人家喝酒吃肉都會遭到逮捕。
在真正的 歷史 中,日本憲兵隊的制服和正規部隊的軍服是完全不一樣的。在後期憲兵隊的機構演變中,又學習了德國的秘密警察,黨衛軍那一套制度,賦予了憲兵隊更多更大的權力。這就是為什麼後來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以後,最不願意放下武器的就是日本憲兵隊,因為他們除了和敵方正規軍作戰之外,享受的特權實在是太多了。但是,隨著兩顆原子彈的爆炸和形勢的逼迫,最後也不得不放下了武器。再後來,美國軍隊登錄日本之後,由於人生地不熟,就繼續依靠憲兵隊來管理和維護地方治安,憲兵隊不僅沒有解散反而成為了協助美軍管理地方事物的組織,直到美軍站穩了腳跟以後,憲兵隊才慢慢的退出了 歷史 的舞台。
維護戰時國內以及被佔領區域的治安工作。
日本憲兵隊成立於十九世紀晚期,是日本軍事警察中的一支精英兵團。起初只是負責軍隊紀律,東條英機掌權後又轉變為了治安隊。由原來的監督軍隊,變成了維護地方治安。
戰爭時期的特務機構,是每個國家都不可缺少的存在。國民黨有軍統局,德國有蓋世太保,而憲兵隊是一定程度上的日軍特務。他們可以強制年輕男性入伍,也可以培養間諜,同時他們還進行反間諜活動。
其實日本憲兵隊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在被佔領地區都是臭名昭著。二戰時日本施行配給制度,但凡發現有人吃魚吃肉會被立刻逮捕。而且經常打著尋找反戰人士的幌子,在日本大肆勒索無關人員。
而在佔領區域,他們是地頭蛇。日軍聯隊經過一次,最多隻不過是雁過拔毛。但是日本憲兵隊作為常駐部隊,不僅負責「維護」地方治安,而且常常的以搜捕抗日份子為理由,趁機去百姓家巧取豪奪。
而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憲兵隊成為最不願意投降的一部分。因為他們在戰時有很多的特權,如今突然被撤掉當然不願意。而當美國大軍踏上日本後,憲兵隊還在日本擔任了很長時間輔助美軍工作的任務。直到美國「掌握」日本後,憲兵隊才逐漸被取締。
日寇憲兵隊罪惡活動:
對內其作為軍事警察,
對日軍進行軍法管理,
以維護法西斯合法性!
從而確保日寇戰鬥力!
對外維持法西斯統治!
殘酷鎮壓抗日救國者!
此外還搜集各種情報!
兇殘的日本憲兵部隊,
是日本法西斯的代表!
4. 日本為何是世界第二大軍事實體他的軍事實力現在是什麼情況
日本不是第二大軍事實體,戰略力量:核力量等制約 了 他的總體實力 不過它絕對 不可忽視
日本國
主要統計
面積37.78萬平方千米。人口1.2684億人(其中13~17歲男367.8萬人,女350.4萬人;18~22歲男412.9萬人,女393.0萬人;23~32歲男955。3萬人,女912.1萬人)。國民生產總值506.4萬億日元(2000年)。國防費4.9218萬億日元(2000年國防預算),占國民生產總值的0.957%,占政府財政支出的6.01%。粗鋼9419.2萬噸(1999年)。原煤390.6萬噸(1999年)。原油73萬千公升(1999年)。天然氣22.8萬億立方米(1999年)。發電量921.06億度(1999年)。主要農作物總產量(米、小麥)975.8萬噸(1999年)。海運能力,商船(載重100噸以上)6140艘,總噸位1619.8萬噸(1999年)。民航能力,固定航班機場91處;客運量,國內航線793.58億人千米、國際航線888.14億人千米;貨運量,國內航線89.3萬噸、國際航線114.238萬噸(1999年度)。
國防政策
日本的國防政策主要是不斷強化日美軍事同盟,建立高效的防衛力量,謀求實現政治大國的戰略目標。其基本點是:
(一)注重利用和加強日美軍事同盟。
日美軍事同盟是日本國防政策的支柱,日本認為,日美軍事同盟不僅是對日本的安全保障,而且對日本周邊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都是必不可少的。為此,日本通過《日美安全保障聯合宣言》、新的「日美防衛合作指針」、與「新指針」相配套的「相關法案」等步驟,大大拓展了與美國在軍事領域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提高日美軍事同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如:加強政策協商和情報交換;加強日美聯合演習和訓練;正式決定參加美國戰區導彈防禦系統(TMD)的研究開發計劃;加強日美雙方裝備技術上的交流;採取有效措施,確保美軍順利駐扎等。
(二)進一步突破專守防衛方針。
日本早在80年代初期實際上就已經突破了專守防衛的方針,進入90年代中期以來,日本更強調要由立足於「本土防衛」轉向「御敵於國門之外」、「殲敵於海上」。「國際維和」成為海外派兵的理由。自1992年6月日本國會通過《海外派兵法》以來,日本自衛隊便獲得出兵海外的法律依據,借參加維和,使其出兵海外經常化、制度化。②「周邊有事」成為對外干涉的借口。日美新的「防衛合作指針」把兩國軍事合作的重點從針對「日本有事」變為針對「周邊有事」,其內容涉及國際軍控與裁軍、地區安全對話、國際維和及人道主義救援等方方面面。而「新指針」及其相關法案的制定,使日本的軍事活動地區由遠東擴大到范圍模糊的「周邊地區」;日本武裝力量的職能由「專守防衛」作戰擴大到發生「周邊事態」時,可支援美軍作戰;而且,日美在武力應付「周邊事態」時,可不必經過聯合國授權,只由日美兩國確定即可。此外,日本1999年通過的《周邊事態法》和新的《防衛白皮書》所宣稱的"先發制人"的權利等,都已使日本逐步突破了其一直標榜的「專守防衛」的基本方針。
(三)以高質量的軍事力量為堅強後盾。
日本認為,只有在雄厚的經濟實力基礎上,擁有一支強有力的、與政治經濟大國地位相稱的軍事力量,才能在真正意義上確保日本成為與美歐共同主宰世界的大國。為此,冷戰結束後,日本在謀求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背景下,採取了一系列的重大舉措加速軍事力量外向型發展的步伐,加強軍事力量的質量建設。其具體措施包括:①強調冷戰後國際形勢的不穩定因素和日本面臨的所謂各種威脅,為軍事力量的發展尋找合理的借口;②逐步排除對軍事力量發展的各種制約因素,為進一步發展軍事力量創造條件;③以海空力量為發展重點,不斷充實必要機能和提高質量,以適應軍事力量的外向型使命;④進一步加大對國內軍工生產與技術開發的扶植,以適應發展軍事力量的長期需求和增強主動性。
軍事戰略
作者: 一葉渡 2005-4-26 16:18 回復此發言
--------------------------------------------------------------------------------
2 關於日本軍事的資料(轉自千龍軍事)
日本正在擺脫「和平憲法」的束縛,把軍事戰略的目標定位在謀求軍事大國的地位上。
國防體制
日本國防組織的最高領導人、自衛隊的最高統帥是內閣總理大臣,他代表內閣對自衛隊行使最高指揮監督權。內閣會議是國防問題的最高決策機構,負責對提交國會審議的有關國防問題的法律草案、預算草案作出決定,制定有關政令,決定有關國防的重大方針和計劃。安全保障會議是國防問題的最高審議機構,它由以下人員組成:根據《內閣法》第9條的規定預先指定的國務大臣、外務大臣、財務大臣、內閣官房長官、國家公安委員會委員長、防衛廳長官,由內閣總理大臣任主席。當主席認為必要時,可讓有關國務大臣、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及其他有關人員列席會議,陳述意見。安全保障會議的職責是:審議有關國防的重要事項處置重大緊急事態的重要問題。防衛廳是在內閣總理大臣領導下處理國防事務的行政機關,其任務是"管理、指揮陸上、海上、航空自衛隊,處理與此有關的事務。"防衛廳直屬內閣府,防衛廳長官由內閣總理大臣任命的國務大臣擔任,在內閣總理大臣的指揮與監督下領導防衛廳的工作,統管防衛廳的業務,並通過陸海空自衛隊參謀長指揮自衛隊。參謀長聯席會議是輔佐防衛廳長官的合議體參謀機構,主要任務是統一和協調陸海空自衛隊的運用。職責是:制定合同作戰計劃、合同後勤計劃和合同訓練計劃,統一、協調自衛隊軍事行動的指揮命令,協助防衛廳長官指揮兩個以上軍種的合成部隊的作戰行動,搜集情報、調查研究,以及防衛廳長官交辦的其他事項。參謀長聯席會議由自衛隊現役軍人中資歷最深、軍銜最高者任主席,主持和領導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工作。
日本的武裝力量由現役部隊,在軍事部門服務的文職人員和預備役部隊組成。正規部隊分為陸上自衛隊、海上自衛隊、航空自衛隊。
作戰指揮系統
內閣總理大臣是陸、海、空自衛隊的最高指揮官。防衛廳是內閣總理大臣對陸、海、空自衛隊實施指揮的職能機關。防衛廳長官在內閣總理大臣的指導監督下,統一領導和指揮陸、海、空自衛隊。陸海空自衛隊分別設有參謀部,作為防衛廳長官的參謀機構和各自衛隊的指揮管理機構,負責制定各自的作戰計劃、教育訓練計劃及編制、裝備、後勤保障、情報收集、衛生保健、人事等計劃。它既是防衛廳長官的參謀機構,又是管理和運用各自衛隊的執行機構。防衛廳長官通過各自衛隊參謀長對陸、海、空自衛隊實施領導和指揮。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協助防衛廳長官對自衛隊的運用進行統一和協調。
領導人物
內閣總理大臣兼自衛隊最高統帥小泉純一郎(2001年4月26日當選)。國務大臣、防衛廳長官中谷正(2001年4月26日上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竹河內捷次上將(2001年3月27日上任)。陸上自衛隊參謀長中谷正寬上將(2001年1月11日上任)。海上自衛隊參謀長石川亨上將(2001年3月27日上任)。航空自衛隊參謀長遠竹郁夫上將(2001年3月27日上任)。
武裝力量
兵力 現役部隊編制定員26.073萬人(含參謀長聯席會議1612人),實有兵員23.6368萬人(含參謀長聯席會議1379人,統計數截至1999年3月底)。
陸上自衛隊
編制定員16.7383萬人,實有兵員14.5928萬人。編成5個軍區、11個步兵師、1個裝甲師、1個步兵旅、2個混成旅、1個空降旅、1個炮兵旅、5個工兵旅、8個防空導彈群。截至1999年3月底,共裝備坦克1090輛(90型、74型),裝甲車710輛,自行火炮640輛,各型火炮6240門,各型飛機502架。
海上自衛隊
編制定員4.5812萬人,實有兵員4.3838萬人。編有1個聯合艦隊,下轄1個護衛艦隊、1個航空集團、1個潛艇艦隊,另有5個地方隊。截至1999年9月底,共裝備各型作戰艦艇140艘,總噸位約35.8萬噸,其中驅逐艦、護衛艦53艘18.3萬噸,潛艇16艘3.9萬噸,掃布雷艦艇32艘2.7萬噸;各型飛機215架。
作者: 一葉渡 2005-4-26 16:18 回復此發言
--------------------------------------------------------------------------------
3 關於日本軍事的資料(轉自千龍軍事)
航空自衛隊
編制定員4.7266萬人,實有兵員4.5223萬人。編有1個航空總隊,下轄3個航空方面隊(各轄兩個戰斗航空團)、1個航空混成團、6個防空導彈群;1個航空支援集團;1個航空教育集團(下轄2個訓練航空團、3個飛行教育團);1個航空開發實驗集團。截至1999年3月底,共裝備各型作戰飛機498架,其中殲擊機358架、偵察機26架、預警機7架、運輸機59架。
文職人員
2.1377萬人
預備役部隊
一般預備役4.79萬人,其中陸上自衛隊4.6萬人,海上自衛隊1100人,航空自衛隊800人;快速反應預備役4372人(陸上自衛隊)。
部署
陸上自衛隊參謀部駐東京都。北部軍區所轄防區為北海道地區,司令部駐札幌市,轄3個步兵師、1個裝甲師、1個炮兵旅、1個防空導彈旅、1個工兵旅。
東北部軍區所轄防區在本州地區東北部,司令部駐仙台市,轄2個步兵師、1個炮兵群、1個防空導彈群、1個工兵旅。
東部軍區所轄防區在本州地區中部,司令部駐東京都,轄2個步兵師、1個空降旅、1個防空導彈群、1個工兵旅。
中部軍區所轄防區在本州地區西南部,司令部駐伊丹市,轄2個步兵師、1個步兵旅、1個混成旅、1個防空導彈群、1個工兵旅。
西部軍區所轄防區在九州和沖繩地區,司令部駐熊本市,轄2個步兵師、1個混成旅、1個防空導彈旅、1個炮兵旅、1個2兵兵旅。
防衛廳長官直轄的第1直升機旅駐木更津。補給控制本部和通信旅駐東京都。
海上自衛隊參謀部駐東京都,分為橫須賀、吳、佐世保、舞鶴、大湊5個警備區。在橫須賀警備區的橫須賀基地部署有自衛艦隊、防衛艦隊、潛艇艦隊的司令部、第1護衛隊群、第2潛艇隊群、掃雷隊群、開發指導隊群、情報業務隊群、海洋業務隊群及橫須賀地方隊。航空集團司令部駐綾瀨市。教育航空集團司令部駐千葉縣東葛飾郡沼南町。在吳警備區的吳基地駐有第4護衛隊群、第1潛艇隊群、練習艦隊司令部及吳地方隊。在佐世保警備區的佐世保基地駐有第2護衛隊群和佐世保地方隊。在舞鶴警備區的舞鶴基地駐有第3護衛隊群和舞鶴地方隊。在大湊警備區的大湊基地駐有大湊地方隊。補給本部和中央通信隊群駐東京都。
航空自衛隊參謀部駐東京都。北部防空區:千歲部署有第2航空團、第3航空團、第3防空導彈群;三澤部署有北部航空方面隊司令部、北部航空警戒管制團、第6防空導彈群。中部防空區:小松、茨城縣東茨城郡小川町分別部署有第6和第7航空團;各務原市部署有第4防空導彈群;狹山市部署有第1防空導彈群、中部航空警戒管制團、中部航空方面隊司令部。西部防空區:第5、第8航空團分別部署在宮崎縣兒湯郡新富町和福島縣築上郡椎田町;春日市部署有第2防空導彈群、西部航空警戒管制團以及西部航空方面隊司令部。西南防空區:沖繩島那霸市設有西南航空混成團司令部,並部署有第83航空隊、第5防空導彈群、西南航空警戒管制隊。
航空總隊、航空支援集團司令部設在府中市。航空教育集團、航空開發實驗集團司令部分別設在浜松市和狹山市。補給本部設在東京都。
兵役制度
日本實行志願兵役制,又稱募兵制。上等兵(含)以下實行任期制:陸上自衛隊為2年(專業技術兵為3年),海上和航空自衛隊為3年。任期屆滿後,根據本人志願並經審查合格後可繼續延長2年任期;軍士和軍官為職業軍人,實行退休制。各級退休年齡分別為:將官60歲(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62歲),上校56歲,中校、少校55歲,上尉至上士54歲,中士以下53歲。對從事醫務和音樂等職業的上校以下軍人,其退休年齡適當延長,最長可到60歲。
軍銜
日本自衛隊軍銜共分6等18級:將官3級(上將、中將、少將),校官3級(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級(上尉、中尉、少尉),准尉1級、軍士4級(軍士長、上士、中士、下士),兵4級(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
外國駐軍
目前,美國在日本的駐軍約3.91萬人,其中陸軍約1800人、海軍約6700人、海軍陸戰隊約1.66萬人、空軍約1.4萬人。
軍隊節日
自衛隊節11月1日
5. 日本除了自衛隊還有什麼武裝力量沒
日本的武裝力量,除了自衛對外,還有武裝警察。日本的武裝警察和自衛隊任務分工不同,但同為武裝力量。
6. 二戰日本的幾十萬關東大軍究竟有什麼用
日本關東軍在二戰的行動,可以看出這支部隊的作用。
關東軍是日本陸軍的精銳部隊,918事變就是關東軍為主發動的。強佔中國東北後,關東軍主力就一直沒離開過東北,一直到戰爭結束,並且組織了上百萬的日本移民前往東北。其實這就可以看出,日本對中國作戰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合法佔領東北,而合法佔領東北的唯一方法,就是通過不斷的軍事壓力,迫使中國政府和談,從而割讓東北給日本。在這樣的邏輯下,日本在37年發動盧溝橋事變,將戰爭擴大化,直到佔領了中國半壁江山,這樣做的目的,不是要控制這些土地,而是要逼蔣介石和談,包括後來的淞滬抗戰,南京大屠殺,都是如此,因為日本很清楚,他根本不可能完全吞並中國,而且當時的中國沒有石油,佔領中國對日本來說是賠錢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