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麼是法西斯
⑴ 德國和日本為什麼會成為法西斯主義國家
因為德國和日本想要擴張領土。
法西斯主義與納粹主義之間的關系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議題。雖然現代一般認為納粹主義是由法西斯主義衍生的一種分支,但一些人仍主張納粹主義並非法西斯主義,要不是因為兩者之間差異過大,便是因為他們認為法西斯主義不能作為一種通稱來形容。
納粹主義與法西斯主義的主要差異之一在於,納粹主義強調國家的目的是為了達成那些於根其民族和種族的理念,尤其是在社會工程的文化上,納粹主義強調以犧牲其它所有種族來達成德國民族的繁榮。相較之下,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義則認為文化因素應該替國家服務,國家不需替某些特定的種族服務。法西斯主義的政府目標是為了將國家的地位置於所有其它事物之上,因此法西斯主義可以說是一種強調政府中央集權至上的理論。而納粹強調的則是「民族」(Volk)和「民族共同體」(Volksgemeinschaft)。
納粹主義認為政府和政黨都只是用以達成某些特定人民的理想的工具,而法西斯主義則是明確地反社會主義的中央集權主義形式。納粹的運動—至少在其意識形態上,則認為以階級為根基的社會是不可取的,並且希望跨越這種既有的階級社會,團結所有階級的種族成分。社團主義國家的中心思想的確是精英政治。不過,法西斯主義的根基很大一部分也是來自於社團主義,而社團主義則被認為是取代階級斗爭的產物。
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並非一直同盟,尤其是在1934年,希特勒下令沖鋒隊暗殺奧地利的恩格爾伯特·多爾夫斯,以替未來的德奧合並鋪路,這造成墨索里尼調派軍隊前往奧地利—義大利的邊界以准備和希特勒開戰,但最後墨索里尼仍在西方國家的壓力下決定和希特勒同盟。
⑵ 日本為什麼會走上法西斯道路
簡單的說自從日本明治維新後,受自身領土、市場狹小的影響,就把本國未來發展的希望押寶到對外掠奪(領土、資源等等),軍國主義的起源也是那個時期。
⑶ 日本為什麼爆發法西斯運動
法西斯主義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初在德意日等國家盛行,有以下原因:
一,復興的德意和新興的日本,不甘心忍受英法美等國操控的世界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法美等戰勝國與德奧等戰敗國於1919年簽訂了《凡爾賽合約》,重新劃分了列強的勢力范圍,建立起所謂「凡爾賽體系」。這個體系對戰勝國特別是英法美有利,義大利和日本,在簽訂《凡爾賽合約》時也是戰勝國,但是在英法美的壓力下,他們沒有分到所要的份額,十幾年後,這兩個國家興起了,要求打破「凡爾賽體系」。特別是日本,野心勃勃,必欲重劃東半球的版圖。
二,連續發生的世界性經濟危機,激化了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沖突。1929年,世界爆發了持續幾年的空前的經濟大危機。整個西方世界,股票狂跌,市場萎縮,工人大量失業,工廠企業紛紛倒閉,社會一片混亂,政局動盪不已。德日意的大財團們和統治階層認為,要擺脫經濟危機,必須向外擴張,爭奪更大的市場和勢力范圍。德國有一個特殊「借口」,要收回戰敗失去的土地。日本也有一個特殊「借口」:島國地小人多資源貧乏,要生存和發展必須向外擴張。當時日本軍國主義內部,有「北進」和「南進」兩種主張。「北進」是經朝鮮半島進攻「滿洲」(中國東北三省),佔領中國北部;「南進」是經台灣,進攻中國東南沿海,佔領中國南部,進而擴展到東南亞。後來的事實證明,日本軍國主義是先「北進」,後「南進」,兩種主張都實行,也都失敗了。
三,國內勞工運動和革命運動高漲,引起了大資產階級和統治階層的恐慌和瘋狂鎮壓。日本20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主義思潮、社會主義思潮和勞工運動也曾興起,並且遭遇了同樣命運,被日本軍國主義血腥鎮壓下去。
愛你游 日本自由行 很高興為您解答,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