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類型有哪些
1. 日本和台灣的經濟類型是什麼
進口,加工,出口
2. 世界各國的經濟結構可劃分為幾種類型分別是什麼每種經濟類型有何特點
中國經濟結構 二元體系。就是發展中國家並存著由傳統的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體系和城市現代工業體系兩種不同的經濟體系,這兩種體系構成了「二元經濟結構」。
美國經濟結構 富有彈性的抗單一沖擊的經濟結構。美國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完成了經濟結構調整,即構建了富有彈性的抗單一沖擊的經濟結構。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經濟結構經過改革和產業調整,美國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技術產業獲得了迅速發展,促使美國經濟實現了產業升級。經歷90年技術革命後的美國經濟結構,美國經濟的「科技和電子」產業已經成為美國經濟結構的核「芯」,對外部因素對美國經濟沖擊起到很好的抵禦和對沖效果。服務部門產出數據良好,減緩了製造業不景氣給美國經濟帶來的影響。電子商務IT(包括互聯網)已經成為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日本經濟結構 現代一元經濟的發展階段。 80年代日本的生產力飛速發展,重化工業和機械工業迅猛增長,對外輸出增幅明顯,東京圈、阪神圈、中京圈等重要工業地帶主導產業的高速發展,使得就業空間擴大,農業勞動力的轉移最為迅速。二元經濟轉換的第三個階段是從上世紀80年代初到現在。這一時期,日本的工業自動化和機械發展居於世界前列,農業人口所佔比重從1980年降至10%以下,農業人口的遷移量比較穩定。這標志著日本基本上順利完成了農業向二、三產業轉化的任務,也標志著步入了現代一元經濟的發展階段。
英國經濟結構 第三產業經濟結構。英國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現在的經濟結構主要是以金融業,教育業,傳媒產業等為主的第三產業經濟結構。
德國經濟結構 第三產業經濟結構。主要出口產品有汽車、機械產品、電氣、運輸設備、化學品和鋼鐵。進口產品主要有機械、電器、運輸設備、汽車、石油和服裝。主要貿易對象是西方工業國。政府奉行整頓國家財政、減少預算赤字、進行稅制改革、刺激個人投資、進一步實行非國有化、減少國家干預、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的政策,使德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這個是大概的分類希望能幫到你
3. 日本是什麼型經濟
問題一:日本屬於什麼經濟? 這個怎麼定義呢?日本是一個島國,資源上沒有任何優勢,因此在發展經濟時必須依賴進口原材料。從時間或者說從其發展的歷程看,在二戰以後,日本獲得了美國的援助,積極向美國引進並承接其轉移的產業,進行加工貿易,而這時原材料肯定是基本進口的。之後日本經濟騰飛,在上世紀80、90年代一度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在這個過程匯總,日本的經濟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不再是單純的原料加工,而在創新上進步巨大,出現了索尼、豐田等可以叫板西方的品牌,科技實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並且在經濟上對外的依賴很大,尤其是原材料上。但是,並不是很多人認為的市場對外依賴也很大,其實這是一定程度上的,畢竟日本國內人那麼多,在國內的文化上,日本人也對國貨情有獨鍾。
下一個問題,外向型經濟是說本地或本國市場對外部的依賴性上,有些是原料依賴,有些是市場依賴,不一樣。而加工貿易,是一種發展的模式,通過來料加工,充分利用勞動力或土地優勢獲得利潤。改革開放前的珠三角就是這種模式。
望滿意。
問題二:日本的經濟類型 從所有制的角度看,日本的市場經濟屬於資本主義體系的市場經濟。從市場與 *** 的關系看,日本的市場經濟屬於 *** 導向型市場經濟。從大范圍來看,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西歐和北美的市場經濟大都屬於市場導向型市場經濟,具有東亞文化背景的東亞地區的市場經濟大都屬於 *** 導向型的市場經濟模式。而日本的市場經濟則是東亞地區最典型的 *** 導向型市場經濟。 由於兩大原因,使日本的市場經濟表現對國際市場的高度依賴性:一是國內資源的短缺。二戰後日本推進大規模的製造業發展過程中,必須大量進口原料和能源。日本對海外能源的依賴程度高達87%,美國是20%,英國9.3%,西德57.7%,法國80.3%,遠高於其他發達國家。為了解決在大量進口中形成對外匯的大量需求和實現國際收支平衡的需要,在增加進口的同時,必須增加出口。所以對國際市場的高度依賴性,就成為日本市場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條件。二是二戰之後支撐日本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技術和資本的積累,也需要在引進中進行。這些因素使得日本的市場從一開始,就表現出很高的開放性。
問題三:日本為什麼型經濟? 日本是以第三產業(服務行業)為主導的市場導向型經濟。
日本的經濟結構和美國比較類似。第三產業非常發達。
問題四:日本的經濟類型 有啊,日本本國國土狹小,資源稀缺,市場消費能力也不足。所以她必須高度依賴於外部的資源與市場。是為外向型經濟。
問題五:日本的經濟特點是什麼? 特點
1.大力發展海上航運,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從而使本國經濟得到調整發展。日本是世界上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2.日本的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和紡織工業。這些工業的產品大量出口,在國際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日本的最大貿易對象是美國,其次是亞洲和西歐。 日本與中國的貿易,日本從中國輸入的商品有服裝、石油、煤炭、棉花、水產品和蔬菜等。向中國輸出的商品有鋼材、電子產品和其他工業品。 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東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區是主要的工業區。
3. 影響日本工業分布的原因。 以海港為依託,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依靠國際市場,是形成日本工業臨海分布的主要原因
問題六:日本經濟的類型是什麼 出口導向型經濟 是台灣
精耕細作,機械化生產 是美國
日本是加工貿易型經濟
或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
問題七:日本主要的經濟模式是什麼啊? 急 日本是天然資源貧乏的國家,這也是日本型經濟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如此,日本為了實現現代化,促進經濟發展,最終必須從國外進口各種原材料,加工後出口,並盡可能擴大它們之間的差額。因此,需要積極生產和出口高附加價值商品。外向型、創新型經濟方式!
政、勞、資三方戰後始終如一,是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原因。
...日本資本主義經濟思想的來源是在受日本的歷史、文化等影響而培養出來的日本人的勤奮精神的支配下而發展起來的。勤奮精神是從什麼樣的宗教、哲學中產生的,這並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從支撐資本主義經濟這一點看來,節儉、勤勞的精神,無論是在東洋還是在西洋,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節儉、勤勞的精神創造了利潤(儲蓄),利用其再投資又創造出更大的利潤。這樣無限的循環下去,便造成在資本主義經濟條件下生產力的飛躍發展。而其中勤奮精神的存在是保證其實現的重要條件。戰後在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的背後,保持了稱為世界第一的高儲蓄率,正是節儉精神的結果。
問題八:日本的經濟類型為____________。 日本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然後依靠科學技術和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對原料進行加工,製成工業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所以日本的經濟類型是加工貿易
問題九:日本的經濟類型是什麼經濟,俄羅斯主要什麼(輕或中)工業為主 日本為科技經濟,俄羅斯重工業為主。
問題十:日本的經濟模式的劣勢是什麼 國土面積少,國內市場腹地延伸少,本是島國,人口眾多,但資源少,外向型經濟,嚴重依賴國外市場
4. 日本的經濟類型是(進口---加工---出口)嗎
不是,日本是加工貿易
有利條件:1.海岸線漫長曲折,多優良港灣,為發展來料加工以及對外貿易提供了便利的航運條件
2工業高度發達,對外貿易佔有重要地位
3.加速擴大海外投資,把建立海外生產基地和銷售市場作為新的經濟增長的
4,大多數人通用日語
5. 日本工業分布特點及其原因
日本工業分布的特點:日本的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的狹長地帶。
原因是:日本礦產資源缺乏,工業臨海分布便於利用便利的海運,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
日本主要地理信息:
1,位置:屬於東亞,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
2,組成:由北海道、本州島、九州島、四國島等四個大島、數千個小島及其周圍海域組成;
3,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處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相互交界地帶,地殼活動頻繁,即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被稱為「地震國」和「世界火山博物館」;
4,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面積狹小。富士山是日本國的象徵,是一座活火山,也是全國的最高峰;
5,氣候: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徵:(具有海洋性特徵),冬季較為溫暖,夏季較為涼爽,降水較為豐富;
6,經濟類型:日本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
7,工業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形成了京濱工業區、名古屋工業區、阪神工業區、北九州工業區和瀨戶內海業區五大工業區;
8,東西方兼容的文化:民族構成單一,以大和民族為主,既有大和民族的傳統色彩,又有強烈的現代氣息,是東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
6. 日本的經濟類型是什麼經濟,俄羅斯主要什麼(輕或中)工業為主
日本為科技經濟,俄羅斯重工業為主。
7. 日本發展的條件及經濟類型
1970 年由於美國的國際收支惡化,美元大量流出,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制大大動搖。1971 年8 月美國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並對進口加征10%的關稅,即發生了所謂「尼克松沖擊」。1971 年底十國財政部長在華盛頓開會,對各國通貨進行了調整,其中日元對美元匯率從1 美元兌換360 日元調整到1 美元兌換308 日元,但行情仍不穩定,又於1973 年2 月轉為浮動匯率制,即各國通貨的比價不再固定,而由市場機制來決定。
1973 年10 月爆發了第四次中東戰爭,石油輸出國將油價從每桶約2—3美元提高到4 美元、8 美元、12 美元,從而引發了所謂「石油危機」。石油價格大幅度上漲對石油消費國的經濟造成了很大影響,引起了通貨膨脹、經常收支惡化等問題,尤其是對進口中東石油依賴很大、號稱「油上樓閣」的日本經濟的沖擊更大。
在石油危機的影響下,日本國內投機盛行,物價暴漲,甚至出現了家庭婦女搶購衛生紙的現象。為此,政府採取了強有力的金融緊縮政策,結果雖然控制了物價上漲,但卻導致設備投資停滯,經濟增長明顯減速,僱用減少,失業增加。
日本政府於1975 年春解除了金融緊縮,又於1977 年底採用了財政刺激政策,同時推進產業結構高度化,促使勞動與資本密集型產業結構向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結構轉變。由於出口持續擴大,填補了國內需求的減少,結果經濟開始穩步回升,同時物價保持穩定,失業率趨於下降,經濟增長率的上下擺動也不大。
為了克服石油危機,努力推行生產與經營合理化的民間企業功不可沒。它們依靠市場原理,一方面大力節省資源能源,並實行「減量經營」以節省各種費用,一方面通過技術革新實現了產品、特別是出口產品的高附加價值化。通過推進生產與經營合理化,企業的素質與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
在發生尼克松沖擊與石油危機以後,人們曾經預計日本經濟承受不了這樣的雙重打擊:擔心進入浮動匯率制以後,日元升值會導致民間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下降;擔心石油價格上漲會帶動物價全面上漲,導致經常收支惡化,總之,擔心日本會進入「零增長」的經濟蕭條時代。
但是,到了70 年代後半期,人們逐漸發現,盡管油價上漲,在西方國家中受打擊最大的日本經濟卻恢復得最快;盡管匯率浮動,民間企業卻能在困境中頑強地恢復其活力。整個日本經濟由於產業結構的高度化與企業素質的增強而加強了對外部沖擊的抵抗力。因此,盡管在1978—1979 年爆發了第二次石油危機(石油價格從1978 年中期的每桶13 美元暴漲到1980—1981 年的每桶 40 美元),1981—1983 年又出現了世界性經濟危機,日本經濟所受影響甚小。總之,日本經濟走上了穩定增長的道路,其經濟表現在發達國家之中實屬上乘
8. 闡述日本工業分布的特點及其原因
日本主要工業區大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主要形成了京濱、阪神、中京、北九州4個主要的工業區。日本工業高度發達,工業結構向技術密集型和節能節材方向發展。主要部門有電子、家用電器、汽車、精密機械、造船、鋼鐵、化工和醫葯等,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機械工業一直處於重化學工業的中心地位。
製造業:
日本工業集中於幾個工業區的方式發展,例如關東地方和東海地方,東京和福岡之間。一個狹長型的工業地帶擁有亞洲最悠久的工業史。許多產業在日本高度發展,包含消費性電子、汽車、半導體、光纖、光電、多媒體、影印機、高級食品。
礦業:
因日本屬於火山活動多發地域,所以埋藏的礦物資源種類豐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礦業比較發達。但到了戰後,對礦業危害的環境對策,以及從業人員的安全對策造成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導致了行業衰退。仍在出產的有:成本較低的可以露天挖掘的石英、石灰石,以及純度高,有國際競爭力的金、銀、石油、天然氣等。
科技業;
20世紀80年代日本確立了「技術立國」戰略,日本的科學研發能力位居世界前列,應用科學、機械、及醫學等領域尤為突出,日本政府把電子技術、生物技術和新材料技術列為國家的3大支柱產業技術,並把3大支柱產業的關鍵技術細分為16項。每年的科研經費達1300億美元,高居全球第二。
服務業:
日本的服務業,特別是銀行業、金融業、航運業、保險業以及商業服務業佔GDP的最大比重,且處於世界領導地位,首都東京是全國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世界金融、航運和服務中心之一。日本有世界資產最龐大的銀行郵儲銀行,三菱UFJ金融集團、瑞穗金融集團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團在世界金融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東京證券交易所是僅次於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世界第二大證券交易所。
文化業:
日本的文化產業在音樂、電影業、動漫產業、出版業、廣告業、體育用品產業、旅遊業、教育培訓業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外貿業:
外貿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日本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確立了貿易立國的發展方針。「入關」後,日本開始取得和其他締約方同樣的平等地位。按照關貿總協定中的最惠國待遇的基本原則,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進行自由貿易,為日本對外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創造了有利的國際市場條件。此後,日本對外貿易迅速增長,主要貿易對象為美國、亞洲國家和歐盟國家。
拓展資料:
日本的交通:
日本交通運輸業發達,已形成以海運為主,海、陸、空密切結合的現代化交通運輸體系。國際航運中,貨運以海運為主;客運以航空為主。國內客運以鐵路和公路為主;貨運以公路和海運為主。日本擁有龐大的海洋船隊,與世界各地都有航線相通。著名的海港有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等。
首都的羽田機場和成田機場是日本的空中大動脈,在2008年世界機場服務質量的排名中,東京羽田機場位列第一,函館、福岡、大阪、關西、北九州、那霸的機場都是日本的空中交通樞紐。日本航空、全日空、北海道國際航空、天馬航空(SKY)是日本四大航空公司,是日本空中交通的重要標志。
日本的陸路交通大部分依賴地鐵、輕軌、鐵路等軌道交通,日本鐵路的客運服務始於1872年,包括JR和私鐵在內的鐵道的總運行距離為27929公里,新干線是日本的高速鐵路客運專線系統,以「子彈列車」聞名。2015年,運送旅客人數達到240億人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日本
9. 日本的經濟類型是什麼
外向型經濟至少基礎是國內有較強大的資源支撐吧,日本是資源小國,它靠的是技術加工
10. 日本的經濟類型
有啊,日本本國國土狹小,資源稀缺,市場消費能力也不足。所以她必須高度依賴於外部的資源與市場。是為外向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