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風俗是什麼課

日本風俗是什麼課

發布時間: 2023-02-21 03:09:49

㈠ 日本的風俗習慣

日本的風俗習慣有忌送梳子、見面互施鞠躬禮、相撲、三道、禁忌口含或舌添筷子等。

1、忌送梳子

送禮物的時候忌送梳子,因為梳子的發音與死相近,在日本這是不吉祥的意思。

2、見面互施鞠躬禮

日本以「禮儀之邦」著稱,講究禮節是日本人的習俗。平時人們見面總要互施鞠躬禮,並說「您好」,「再見」,「請多關照」等。

3、相撲

相撲是日本的國粹,在日本很受民間喜愛,也很受政府推崇。其次,一旦相撲打成一定名氣的話,經濟方面的收益也是很豐厚的。在日本男相撲運動員很是受到日本女性的青睞。

4、三道

在日本有著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間的茶道、花道、書道。

茶道是一種獨特的飲茶儀式和社會禮儀。日本的茶道最終是由中國唐朝貞觀年間傳到日本的。在古代,日本與中國造有往來。盛唐時期,日本曾派大量使臣來中國,受中國影響較深。日本人民稱「中國是日本茶道的故鄉」。

花道作為一種在茶室內再現野外盛開的鮮花的技法而誕生,在賓館、百貨商店等各種場所,可以欣賞到裝飾優美的插花藝術。忌諱荷花,認為荷花是喪花。忌用山茶花,菊花是皇室家族的標志。

在賓館、百貨商店等各種場所,可以欣賞到裝飾優美的插花藝術。忌諱荷花,認為荷花是喪花。忌用山茶花,菊花是皇室家族的標志。

5、禁忌口含或舌添筷子

在日本有許多關於筷子的禮儀,把筷子插在食物上面、對著食物舉筷不定、又或者用嘴咬著筷子等這些行為,都是沒有禮貌的使用方式。

㈡ 日本的習俗有哪些

日本有許多傳統的送禮時節,而不同的送禮時節,禮品價值和種類也不同。歲暮是最大的送禮時節,中元、歲暮禮品以食品為主,其它節日,非食品比例相當高。遇到送禮時節,往往是某些商品促銷的好時機。各送禮時節禮品價值和禮品種類舉例如下: (l)中元節(7月15日)。禮品價值3000~10000日元,平均5120日元,禮品種類有糖果、酒、奶製品、食用油、咖啡、茶葉、襯衫、圍巾、禮券等。 (2)歲暮。禮品價值5000~10000日元,平均5520日元。種類有食品、酒、茶葉、咖啡、食用油、襯衫、羊毛毯等。 (3)結婚。禮品價值2~10萬日元(受邀參加婚禮)或價值3000~10000日元(不參加婚禮)。禮品種類有電壺、烤麵包機、微波爐、拖鞋、睡衣、手提袋等。 (4)成年(20歲)。 禮品價值l~2萬日元。種類有皮帶、袖扣。領帶夾、化妝品、衣服及配件、皮包、鞋子等。 (5)情人節。禮品價值400~1000日元。種類有糖果和餅干,女人送男人巧克力。 (6)母親節。禮品價值3000~5000日元。種類有化妝品、花、衣服等。 (7)父親節。禮品價值5000~10000日元。種類有衣服、配件如領帶、領夾、襪子、打火機等。 (8)聖誕節。禮品價值5000~20000日元。種類有玩具、衣服配件、游樂器、貴金屬、體育用品、激光唱片等。 (二)重要節日 日本的國定節假日共有14個,另有5個重要節日,簡介如下: 元旦:1月1日。按照日本一般風俗,除夕前要大掃除,並在門口掛草繩,插上桔子(稱「注連繩」),門前擺松、竹、梅(稱「門松」,現已改用畫片代替),取意吉利。除夕晚上闔家團聚吃過年面,半夜聽「除夕鍾聲」守歲。元旦早上吃年糕湯(稱「雜煮」)。 成人節:1月15日。凡年滿20歲的男女青年在這一天要身穿節日盛裝參加各級政府為他們舉辦的成人儀式和慶祝活動。 建國紀念日:2月11日。據日本神話,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統一日本,建立日本國。 女孩節 日本稱「雛祭」,亦稱「桃花節」。每年3月3日,家長為女孩過節,屆時為女孩穿上鮮艷的和服,在家裡擺上人偶,祝其擺脫惡運、災難,幸福成長,並帶女孩走親戚,外出遊玩。關西帶還有「流雛」習俗,將「小人偶」放入河中,讓其隨流而下,沖走惡運。 春分:3月21日。是天皇祭祀祖宗、老百姓祭祀祖先的日子。 植樹節:4月29日。 憲法紀念日:5月3日。紀念1947年5月3日日本國憲法的實施。 國民節:5月4日。 男孩節(又稱「兒童節」和「端午節」):5月5日。這天有兒子的家庭房前均懸掛布制大鯉魚(稱「鯉幟」)。日本以陽歷5月5日作為端午節。端午節與男孩節同日,所以這天家家戶戶門上還擺菖蒲葉,屋內掛鍾馗驅鬼圖,吃糕團(稱「柏餅」)或粽子。 盂蘭盆節 7世紀由中國傳入日本,675年齊明天皇供奉父母,始成為宮廷節日活動,後廣為流傳民間,類似中國陰歷7月15日的鬼節。日本原為每年陰歷7月15日舉行活動,後改為陽歷7月15日,祈悼親友亡靈、供奉祖靈、上墳掃墓,有時舉辦「盆舞」等悼念活動。這是日本較為普及的主要民俗節日之一,目前又成為城裡人返回家鄉會見親友的節日。 中元節 亦在7月15日,古時是祀農業地神的節日,現與盂蘭盆節合在一起,成為供奉祭祖之日。每至此時,即向親友、長者、施惠之人贈送禮品,目前甚至發展為單位與單位或個人之間也相贈禮品。這種禮品被稱為「中元」,成為一種新式禮俗。 敬老節:9月15日。各市、町、村紛紛集會慶祝,並向老人贈送紀念品。 秋分:9月23日。是天皇秋季祭祖的日子。 體育節:10月10日。紀念1964年第十八屆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日本東京開幕。 文化節:11月3日。對文化事業有卓越貢獻者在這一天被授予「文化勛章」。 七五三 是每年11月15日日本社會及各家庭為7、5、3歲兒童祝歲的習俗節日。始於平安時代,當時貴族家庭為5歲男孩舉行祝賀儀式。到了鐮倉、室町時代,發展為公卿大臣為二、三歲男孩舉行穿和服的儀式。江戶中期以後,形成目前的習俗。每至此日,家長為男女兒童進行祝福,祝神靈保佑其健康成長,並為其穿上漂亮的和服,帶其到神社參拜,為他們登記注冊,領取氏子牌,以示可以開始參加一些社會活動。 勤勞感謝節:11月23日。 天皇誕生日:12月23日。明仁天皇1933年12月23日出生,1989年1月7日即位,年號「平成」。 如果去日本作商務旅行,一年中應避開的時間是12月中至次年1月中(歲暮歡度新年時節)、4月29日至5月5日(黃金周假日,日本人一般外出旅遊,許多商店都停止營業)、7~8月(這期間商人們要去度假)。 聖誕節 這並非日本傳統的民俗節日,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日本日益流行,特別是在城市裡過聖誕節者日增,成為現代日本一種習俗。

㈢ 日本有什麼習俗

一、信仰

日本人大多數信奉神道和佛教。日本人喜歡的圖案是松、竹、梅、鴨子、烏龜等。日本人不喜歡紫色,認為紫色是悲傷的色調;最忌諱綠色,認為綠色是不祥之色;忌諱3人一起「合影」,認為中間的人被左右兩人夾著是不幸的預兆。

忌諱荷花,認為荷花是喪花;忌諱在探望病人時用山茶花及淡黃色、白色的花。此外,日本人不願接受有菊花或菊花圖案的東西或禮物,因為它是皇室家族的標志。

二、語言

日本人有不少語言忌諱,如「苦」和「死」,就連諧音的一些詞語也在忌諱之列,如數詞「4」的發音與死相同,「42」的發音是死的動詞形,所以醫院沒有4和42的房間和病床。在婚禮等喜慶場合,忌說去、歸、返、離、破、薄、冷、淺、滅及重復、再次、破損、斷絕等不吉和凶兆的語言。

商店開業和新店落成時,忌說煙火、倒閉、崩潰、傾斜、流失、衰敗及與火相聯系的語言。交談中忌談人的生理缺陷,不說如大個、矮子、胖墩、禿頂、麻子、瞎聾、啞巴等字眼,而稱殘疾人為身體障礙者,稱盲人為眼睛不自由者,稱失聰者為耳朵不自由者等。

三、行為

日本有紀律社會之稱,人們的行為舉止受一定規范的制約。在正式社交場合,男女須穿西裝、禮服,忌衣冠不整、舉止失措和大聲喧嘩。

四、社交

日本人接待客人不是在辦公室,而是在會議室、接待室,他們不會輕易領人進入辦公室。日本人沒有互相敬煙的習慣。進入日本人的住宅時必須脫鞋。在日本,訪問主人家時,窺視主人家的廚房是不禮貌的行為。在日本,沒有請同事到家與全家人交往的習慣。

五、飲食

日本人在用餐時,有「忌八筷」之說:其一,是忌舔筷;其二,是忌迷筷,即不準拿著筷子在飯菜上晃來晃去;其三,是忌移筷,即不準夾了一種菜又換夾另一種菜;其四,是忌扭筷,即不準將筷子頭反過去,吞在口裡;

其五,是忌插筷,即不準將筷子插在飯菜里,或是把它當作叉子,叉起飯菜吃;其六,是忌掏筷,即不準用筷子在飯菜里扒來扒去;其七,是忌跨筷,即不準把筷子跨放在碗、盤之上;其八,是忌別筷,即不準用筷子當牙簽用。

(3)日本風俗是什麼課擴展閱讀

日本的生活常識:

1、貨幣:日本流通單一貨幣日元,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日元,美元、港幣可自由兌換。

2、交通:在日本,須時刻牢記遵守交通規則。日本與中國交通規則最大不同在於,日本是車輛與行人左側通行。在中國,機動車過路口時即使綠燈也要減速,而日本是正常速度行駛。行人隨意橫穿馬路、闖紅燈非常危險,必須走人行橫道。

乘坐電車、地鐵、公交車要排隊,文明禮讓,按順序上下車,防止推搡擁擠。日本的計程車價格昂貴,乘客只需按照計程表付費,無需小費。叫計程車時,應該注意計程車前車窗玻璃右下側表示空車的紅燈,其他顏色則表示為預約車或者載客車。

3、電話:在日本,到處都可以見到公用電話,標有國際、國內電話兼有字樣的電話機(墨綠色)及IC電話機(桔紅色)均可直撥國際長途。此種電話機可使用日元硬幣或電話卡。

4、購物:日本商店內明碼標價,通常不討還價。日本的一般商店和購物商場的營業時間是從上午10時至晚上8時,星期六、星期日以及全國假日也正常營業。百貨公司會在一周中的一天休息,不同的百貨公司的休息日各不相同。

有些專門店在星期日和全國假日閉店。另外百貨公司比其他商店早一小時下班(晚上7時)。購買電氣或者電子用品時,應留意電壓是否可以調節,以便於您在本國使用。各國家的錄放機制式不同,請確認制式是否正確。

5、垃圾:日本生活垃圾實行分類收集,應在規定的日期扔指定的垃圾,具體分類請務必事先確認並嚴格遵守。電池、傢具、電器的丟棄方法與普通垃圾不同。

㈣ 日本的習俗有什麼

1.信仰忌諱 日本人大多數信奉神道和佛教,他們不喜歡紫色,認為紫色是悲傷的色調;最忌諱綠色,認為綠色是不祥之色。還忌諱3人一起合影」,他們認為中間被左右兩人夾著,這是不幸的預兆。日本人忌諱荷花,認為荷花是喪花。在探望病人時忌用山茶花及淡黃色、白色的花,日本人不願接受有菊花或菊花圖案的東西或禮物,因為它是皇室家族的標志。日本人喜歡的圖案是松、竹、梅、鴨子、烏龜等。 語言禁忌 日本人有不少語言忌諱,如苦」和死」,就連諧音的一些詞語也在忌諱之列,如數詞4」的發音與死相同,42」的發音是死的動詞形,所以醫院一般沒有4和42的房間和病床。用戶的電話也忌諱用42」,監獄一般也沒有4號囚室。13」也是忌諱的數字2.農始
正月里開始的新的一年的勞動,格外地受到日本人的重視。他們多選黃道吉日開始工作以討個吉祥。目前日本政府機構、各公司多在初四上班,臘月二十九日放假。農村則有鋤始,是指農民新年裡開始下地勞動的儀式,也稱農始,意喻祈盼豐收。關東地區的日本農民自古以來就有初一清晨到年神所在方位的田頭,挖上三鍬土,在地里豎起一根松枝,松枝下面擺上供品,祈求早中晚三季稻稻穀豐收。日本茨城縣北部地區的農民則通過給鳥兒餵食,根據鳥兒啄米的情形預占年成好壞,更多的地方則是從新年開始往地里施肥,叫作初肥。

山初
在山村有山初、初山踏等說法,是指新年頭一次進山,具體時間各地不大相同。進山時攜帶新編好的稻草繩和年糕等供品,來到准備砍伐的樹木跟前,拴上草繩,擺好供品,敬奉山神。這天砍下的木頭立刻用來供年神或用作烤年糕的燃料,也有的留到正月十五作裝飾用。

船始
漁村新年裡也有船始、漕初的說法。一般正月初二開始出海捕魚或只是舉行出海儀式,歲未將漁船清洗干凈,船正中擺上松枝、酒、淘好的大米和圓年糕,供奉船靈。新年首次捕到的魚叫初漁,要舉辦初漁祝,用這些魚供漁神和船神,祈求四季航海安全和漁業豐收。

初商
做買賣的人家大年三十前收賬回來,初一不開門,初二開始營業,店鋪裝飾一新,並給顧客准備一些象徵吉祥如意的商品。這叫初賣或初商。近年來日本城鎮的百貨商場都已改為初四開張營業。新年最初的魚市、茶市叫初市。第一次上街買東西叫初買。新年提筆寫字叫書初。

某日
公元8世紀中國的許多習俗傳到日本。正月初一為雞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初八為糧日。民間習慣將初一至初八與各種動物或家禽聯系起來。認為當天不能宰殺該動物。

小正月
正月十五叫作小正月,日本人清晨要熬小豆粥供神。說是能驅走一年的邪氣。然後趁熱喝下。這叫粥節供或粥初。過去該習俗在日本十分盛行,現多見於日本東部。日本人自古認為紅小豆里有強化生命的精靈,紅色代表一中咒力,因此赤豆飯往往被用於喜慶的場面。

初晦日
正月最後一天叫初晦日,也稱初三十日。古代日本人認為年神正月期間逗留在人世間,至月底年神要回去,因此十分重視正月的最後一天。

御節料理
為了歡度新年,每家每戶在新年期間都要吃美味佳餚,日本人稱之為"御節料理",意即節日之菜。鯡魚籽也是其中之一。加工之後的鯡魚籽。略呈黃色,拌上砂糖、醬油,不僅顏色好看,而且吃起來味鮮香脆,更重要的是因為鯡魚具有產孵多的特性,象徵著"子孫昌盛"。

書法試筆
在日本,近年來還流行"新年書法試筆"表演的盛會,每到新年的日子,全國各地幾百幾千名書法愛好者前往預定的地點參加表演,他們揮毫疾書,場面十分壯觀。

初午
二月里最初的午日叫初午。初午也是稻荷祭日。屆時在京都市伏見稻荷大社等各地稻荷神社舉行午祭。人們停下手中的活計,向稻荷(五穀神)敬獻炸豆腐,同慶佳節。這個季節恰恰是田神從山上下來到鄉間的日子。日本農民要在此時祭祀田神,祈求豐收並開始春耕。因此,稻荷信仰所具有的農業神因素便與初午結合起來了。
二月初午除舉行稻荷祭以外,日本各地農村還把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牽著他們參拜神社或參拜靈山。也有的去拜馬頭觀音。或將年糕馱在稻草做的馬背上,用來供奉道祖神(日本的道祖神多為石雕的人像。立於村口或路旁,俗信可以驅邪消災。現已成為結緣神或保佑旅途安全的保護神)。在日本長野、群馬等縣的著名蠶桑地區,初午這天則要舉行蠶祭以祭祀蠶神。日本各地民間盛傳不少與初午有關的俗信說法。例如初午來得早的年頭容易發生火災。初午在二月五日以前就一定是好年景。六日以後則會歉收等等。

春祭
日本的春祭其實不一定在二月初午這一天。但一般都在農歷二月。秋祭則集中在九月或十一月。傳統的春祭實際上擁有預祝豐收的含義。後來才逐漸固定在初午。秋祭主要是慶祝豐收,感謝上蒼帶來的恩惠。日本春秋兩次祭祀源於農耕社會的稻作文化。日本人相信山神和田神是早春二月和秋季十月或十一月互相交替著出現的。山神春天變成田神來到田野保佑豐年。秋收後則又變為山神返回山中。所以日本百姓豐收總不忘感謝她們。值得一提的是初午對田神的信仰在沿海漁村則變成漁神,在城鎮又成了經商做買賣的守護神3.過坎
日本人認為不論男女老少,一生中總要過幾個坎。按虛歲算,男子在25和42歲;女子在19歲和33歲。其中男子42歲和女子33歲是兩個大坎。再加上前後兩年,當事人要在整整三年的時間里小心謹慎,以防出意外。有些地方在除夕或立春要舉行過坎儀式,以免除災難。人們在柴薪上標上自己的年齡、姓名及屬相,到神社焚燒象徵厄運的柴薪,尤其以京都市的吉田神社的火爐祭最為著名。

日本民間自古以來就有過坎的風習。過坎的人將裝有與自己年齡相同錢數的錢包故意丟在地上讓乞丐揀走。據說這樣可以祛病消災,延年益壽。直到今天,不少日本人都將預先預備好的木梳、簪子或錢等物故意丟失在丁字路口或十字路口,期待被別人撿去,以便帶走自己命中的厄運。在扔這些東西的路上,即使碰上鄰居和朋友也不得開口說話,否則咒術就會失去效力。不過更多的日本人過坎時要宴請親朋好友和鄰居,且來客越多越好,依靠大家的力量共同趕走惡魔。

追儺節(2月3日或4日):每年立春的前一天。在這一天的晚上,日本家庭要舉行傳統的驅鬼儀式。家家戶戶一邊念 著"鬼出去,福請進"的咒語,一邊在屋內屋外,遍撒豆子,預示著新春來臨之前驅趕一切魔鬼和災難,迎來風調雨順的新生活。

女孩節(3月3日):這是祝福女孩將來幸福的日子。這天,人們模仿古代宮庭的風俗,用精美的人偶和桃花來裝飾女孩的住房,並暢飲用糯米製成的白甜酒,祈禱小女孩的一生猶如米酒般甜密醇香。

男兒節/端午節:五月初五是日本的男兒節。這一天人們要在戶外掛鯉魚旗,在家裡擺放武士人偶。相傳這種風習始自武士時代。五月初五端午日本人要製作粽子和柏粘糕。有個別人家還要把粽子掛在天井上,傳說可以消除難疾。還有的地方稱五月初五為女家。這一天婦女可以逞威風。將菖蒲、艾草鋪在屋檐下的習慣是從我國傳入日本的。

七夕:日本的盂蘭盆會是從七夕開始的。日本的七夕是從我國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發展而來的。日本人稱其為七夕。從日本民間舉行的儀式來看,其中祓禊的成份更多一些。每逢這一天早上,日本女孩子要洗頭發、洗硯、洗祭品,清掃佛具。這一天在東日本各地人們用茅草或者真菰製成兩匹馬,早上帶上兩匹馬去葯田吃草,然後將草馬帶回,掛在屋檐上。這里的人們認為,這一天祖先之靈會騎著這兩匹馬來到人間。日本的七夕是與迎接新年的煤祓禊相對應的,即相當於宣布盂蘭盆會開始的祓禊。

中元節/盂蘭盆會 三元 除了過年以外,在日本影響最大的節日恐怕就是中元節了。農歷一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是中國道教所稱的上、中、下三元。流傳到日本的中元節與古代日本宮廷祭典盂蘭盆結合後,發展成了民間祭祀祖先的重要節日。根據《日本書紀》記載,中元節在日本植根是公元7世紀中葉。後來逐漸發展為包括兼顧掃墓、做法事、放河燈等在內的盂蘭盆會。

盂蘭盆會
盂蘭盆之名源於佛教經典《盂蘭盆經》。盂蘭盆會的主要內容都是日本特有的。日本的寺院每逢7月均詠頌盂蘭盆經。盂蘭盆經正好從理論上解釋了日本人原始的祖靈祭祀。盡管從佛教的角度來看盂蘭盆會並不是什麼盛大的法會,但日本民間卻將它視為盛大的祭祀祖靈的儀式。

日本古代慶祝盂蘭盆節的儀式之一是把供佛時擺放過的供品,如白米、白面、粘糕、砂糖、水果等食品,分別贈給親朋好友享受,以祈祝生活順利平安。雙親健在者,按習慣必須送魚給父母親,配合這種生見玉儀式,又衍生出中元時以蓮葉飯宴請賓客的禮俗,使中元節彌漫著一片送往迎來的熱鬧氣氛。

中元禮俗
開始中元被視為善心施主饋贈寺院供佛祭品的一個節日。後來逐漸成為武士於中元和年終時節給領導階層送禮的習慣。

在江戶文化處於鼎盛時期的十八九世紀,中元節的送禮習慣便在市井商人中間普及開來。他們往往在每年的中元節和年終專程拜會、送禮給店裡的重要顧客。不論是普通百姓、武士或商人送禮,最大的特點即透過每隔半年的送禮拜會活動拉近彼此間的距離。特別是對武士而言,中元節的送禮儀式更具?quot;並未與人懷有任何敵意"的和平意義,對幕府將軍顯示"今後仍是麾下的忠誠部下"。商人則利用中元送禮為借口,請求客戶依舊給予支持,並經常惠顧。他們對這種買人情做生意的做法百做不厭。

㈤ 日本人的習俗有哪些

一、鞠躬禮

日本人見面多以鞠躬為禮。一般人們相互之間是行30度和45度的鞠躬禮,鞠躬彎腰的深淺不同,表示的含義也不同,彎腰最低、也最有禮貌的鞠躬稱為「最敬禮」。男性鞠躬時,兩手自然下垂放在衣褲兩側;對對方表示恭敬時,多以左手搭在右手上,放在身前行鞠躬禮,女性尤其如此。

二、稱呼

稱呼日本人時,可稱之為「先生」、「小姐」或「夫人」,也可以在其姓氏或名之後加上一個「君」字,將其尊稱為「某某君」。只有在很正式的情況下,稱呼日本人才使用全名。

(5)日本風俗是什麼課擴展閱讀

日本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待人處事彬彬有禮, 微笑相迎精神歡喜; 見面問好鞠躬行禮, 謙讓禮貌講求規矩; 語言文明說話客氣, 交談樂於輕聲細語; 白色、黃色受人愛昵, 綠色、紫色民間為忌;烏龜、鶴類長壽吉利, 狐狸和獾人人厭棄。

日本人在生活細節上有如下特點:

1、日本人在社交活動中,愛用自謙語言,並善於貶己怡人。「請多關照」、「粗茶淡飯、照顧不周」等,是他們經常使用的客套話。

2、他們很重視衣著儀表的美觀,在公開場合,一般都要著禮服,以西裝套服較為常見。他們最喜愛的服裝是和服。

3、他們有崇拜、敬仰「7」的風俗,據說這與太陽、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給人間帶來了光明、溫暖和生命有關。

㈥ 日本的風俗文化習俗有哪些

對於西方國家來說,亞洲文化十分繁榮,尤其是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傳統漢文化,其中古漢文化在亞洲的韓國與日本都有很好的繼承與發展。由於日本在歷史時期有很長一段時間與中國是互相隔絕的,所以它也發展出了自己獨特的民俗風情和傳統文化。今天夏小米就為大家介紹一些日本的傳統文化習俗。

1. 茶道

茶道也叫作茶湯(品茗會),自古以來就作為一種美感儀式受到上流階層的無比喜愛。茶道是一種獨特的飲茶儀式和社會禮儀。

現在,茶道被用作訓練集中精神,或者用於培養禮儀舉止,為一般民眾所廣泛地接受。日本國內有許多傳授茶道各流派技法的學校,不少賓館也設有茶室,可以輕松地欣賞到茶道的表演。但日本的茶道最終是由中國唐朝貞觀年間傳到日本的。在古代,日本與中國早有往來。盛唐時期,日本曾派大量使臣來中國,受中國影響較深。日本人民稱「中國是日本茶道的故鄉」。

2. 花道

花道作為一種在茶室內再現野外盛開的鮮花的技法而誕生。因展示的規則和方法的有所不同,花道可分成20多種流派,日本國內也有許多傳授花道各流派技法的學校。

另外,在賓館、百貨商店、公共設施的大廳等各種場所,可以欣賞到裝飾優美的插花藝術。忌諱荷花,認為荷花是喪花。忌用山茶花,菊花是皇室家族的標志。

3. 書道

書道,提起書法,相信不少人會認為它是中國獨有的一門藝術。其實,書法在日本不僅盛行,更是人們修行養性的方式之一。

古代日本人稱書法叫「入木道」或「筆道」,直到江戶時代(十七世紀),才出現「書道」這個名詞。在日本,用毛筆寫漢字而盛行書法,應當是在佛教傳入之後。僧侶和佛教徒模仿中國,用毛筆抄錄經書。

4. 和服

和服是日本傳統民族服裝的稱呼。它在日本也稱「著物」。和服是仿照中國隋唐服式和吳服改制的,所以在日本被稱為"吳服"和"唐衣"。

和服是西方人對吳服的稱謂,現在日本人已經接受的這個稱謂,但是很多賣和服的商店,還是寫著"吳服"。公元八至九世紀,日本一度盛行過「唐風」服裝。雖然今天日本人的日常服裝早已為西服所替代,但在婚禮、慶典、傳統花道、茶道以及其他隆重的社交場合,和服仍是公認的必穿禮服。

㈦ 日本風俗與文化是個什麼課=.=

從字面上了解應該是學習本土風俗和文化的課堂

㈧ 日本的風俗文化有哪些

四面環海的島國這一特殊的 地理 環境造成了日本獨特的 民俗 。日本風俗 文化 傳承於我國,發揚於日本本土,你對這些文化有多少的了解呢?下面是我分享的日本的風俗文化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日本的風俗文化

1、社會習俗

日本對禮貌禮節看得很重,所以跟日本朋友交往一定要注意這一點,一點很輕微的失禮都有可能使對方不快。鞠躬禮是日本最普遍的 禮儀 ,大多數情況下,只需淺淺鞠躬即可,對於長者或者地位較高的人,則應該深鞠躬。在日本朋友家裡作客時,一定要主動脫鞋,即使是拖鞋也要脫在外邊。日本人吃面條時發出的聲音很大,表示對所食用的食物十分滿意。

送禮方面,中國的字畫、文房四寶等很受歡迎,但需精心包裝,而且數量方面應該避免出現偶數,日本人通常用1、3、5、7等奇數。

日本忌諱「4」和「9」兩個數字,因為在日語的發音中「4」同「死」,而「9」同「苦」。另外日本人忌諱綠色,討厭荷花。

2、服飾

當代日本人的服裝可以分為傳統式服裝即和服和現代式服裝兩類。。現在,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某些專門從事茶道、花道的教師等特殊工作的人外,絕大多數日本人大部分時間都身著現代式服裝,傳統式和服禮服只在 節日 或舉行某些儀式時才穿用。

和服又叫做「著物」,其含義可以因定義的寬窄有很大區別。狹義的「著物」只指「長著」(類似於我國的長袍),廣義的則應包括「襦袢」(內衣)、「羽織」(短大衣外套)、裙褲、腰帶等等。男式和服的色彩比較莊重、單調,多在背後飾有「家紋」即家徽。女式和服比男式和服更為艷麗,腰帶更寬,打結處好像是一個小包袱。女式和服花色繁多,高檔禮服用絲綢作原料,飾以 刺綉 或手繪的圖樣,價格十分昂貴。這種和服是我們在影視音像媒介中經常可以看到的。

3、茶道

日本茶道舉世聞名,是日本具有悠久 歷史 的茶文化的一種儀式,也是日本人接待貴賓的一種禮儀。日本茶道來源於茶葉之鄉中國,茶葉剛傳到日本的時候,非常貴重,喝茶成為上等階層的時髦擺闊行為,後來經過幾位茶道大師的改造,把佛教的「禪」引入茶道中去,使茶道逐漸完善,最終演變為貴族階層的一種禮儀。

隨著日本國內茶樹的 種植 ,茶走進了尋常百姓的家中,茶道也因而得以普及,現在日本的茶道人口達到上千萬之多。茶道作為日本文化的一個代表,其內核在於用繁瑣而莊重的禮儀來磨礪人心,熟練而嚴格的禮法使人超然物外,苦澀的茶味使人沉思人生,從而達到悟禪的境界。

4、民居

日本的民居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傳統式住宅,即所謂「獨門獨院」 型住宅,日語稱作「一戶建」型住宅,房子的建築材料主要是木頭,一般都具有「土間」、「居間」、「寢間」、「床間」、「應接間」、「浴室」等部分。;另一種是公寓式住宅,日語稱作「共同住宅」,多為鋼筋水凝土結構,其內部格局也與我國的公寓式住宅大同小異;還有一種是舊式公寓式住宅,日語稱作「長屋建」型住宅,外型狹長,多為木造一層或二層建築,由房主建造後出租給他人居住。據日本政府統計,至1998年止,日本共有有人居住的住宅4389.2萬套,其中,傳統式住宅2527.8萬套(其中一層型628.6萬套);公寓式住宅1645.8萬套,「長屋建」住宅194.8萬套。

5、婚姻

日本人的婚姻習俗雖然也受到海外影響,但更主要的是在本民族的傳統習俗的基礎之上逐漸發展起來的。隨著時代的變遷,特別是近代以來的巨大社會變革,日本人的婚俗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按照 法律 規定,日本人在男滿18周歲、女滿16周歲後即可結婚。實際上,當代日本社會已經流行晚婚。1990年,男子初婚年齡為28.6歲,女子為25.9歲。1998年,共有784596對新人結婚,婚姻率為0.63%。當代日本人的婚俗基本上屬於「嫁入婚」,即一般是女方出嫁到男方家庭,也有少數男子由於女方家庭無合適繼承人等原因而入贅,即採用了「婿入婚」的形式,婚嫁的地域范圍也已比原來擴大。他們的婚姻方式大體可以分為「戀愛結婚」和「介紹結婚」兩種。不過,即使是戀愛結婚,一般也都要採用介紹結婚的形式,即都要有介紹人,都要經過相親、定婚、送彩禮、舉行結婚儀式和婚宴等程序。

在現代日本,男女雙方在離婚問題上的權利是平等的,可以雙方協議離婚,也可以經過家庭法院的調解或裁決離婚,還可以起訴到法院,由法院判決離婚。二戰以後,日本的離婚率逐漸增加。1998年,日本共有243183對夫婦離婚,離婚率為0.194%,接近於結婚率的三分之一。

6、葬禮

簡言之,當代日本人的葬禮大體上可以分為在寺院舉行的佛教式、在神社舉行的神道式、在教堂舉行的____式、在葬禮儀式場舉行的無宗教式等4種。殯葬方式則可以分為土葬、火葬、風葬等三種。現代日本人多用火葬,但火葬後還是要把骨灰埋入本家的墓地里。風葬只存在於沖繩等西南海島的一部分地區。

猜你感 興趣 :

1. 日本的禮儀與習俗

2. 日本的禮儀文化

3. 日本有哪些傳統的祭典活動

4. 日本的禮儀與風俗

5. 日本人送禮的禮儀講究有哪些

6. 日本國家送花的習俗

㈨ 日本的風俗習慣和禁忌

一、風俗習慣

1、稱呼:稱呼日本人時,可稱之為「先生」、「小姐」或「夫人」,也可以在其姓氏或名之後加上一個「君」字,將其尊稱為「某某君」。只有在很正式的情況下,稱呼日本人才使用全名。

2、打招呼:日本人的打招呼,基本上是以鞠躬來表示的,其來自於唐朝文化。站著的時候,雙腳合攏、直立,彎腰低頭。從一般性行禮到上身至90度的鞠躬。

根據禮節輕重程度的不同,低頭的角度是各種各樣的。在鋪著「たたみ」(榻榻米)的房間里,必須要坐著行禮。

3、飲食習慣:日本的冷麵是放在竹製盤上,用筷子夾起一口的數量放在冷湯里進食。有些餐館沒有附上湯匙,日本人習慣拿起來喝湯。

4、垃圾分類

日本公共場所的垃圾一般均分類處理,垃圾箱上一般都有明顯標記。基本分為可燃和不可燃兩大類。如果是在車站,垃圾的分類更為詳細,有雜志報刊類、飲料玻璃瓶易拉罐類、可燃類、不可燃類。不隨便扔垃圾是每一個日本人所遵守的公共道德之一。

二、禁忌

1、日本人大多數信奉神道(日本固有的宗教,即崇拜皇祖神天照大神)和大乘佛教;有「過午不食」的教視。

2、日本人不喜歡紫色,認為紫色是悲傷的色調;最忌諱綠色,認為綠色是不祥之色。

3、日本人忌諱「4」,主要是「4」和「死」的發音相似,很不吉利;他們對送禮特別忌諱「9」,會誤認你把主人看作強盜。還忌諱3人一起「合影」。他們認為中間被左右兩人夾著,這是不幸的預兆。

4、勺子禁忌

日本人忌諱正在吃飯的時候,一邊拿著勺子,一邊去招呼客人。而一定要先把勺子規規矩矩的放好,然後再起身去招呼客人,就算客人此時已經走到了身邊,也一定要先將勺子放在桌子上,然後再和客人說話,否則這就是一種極其不禮貌的行為。

網路-日本

網路-日本禮儀

㈩ 日本的文化風俗是什麼

日本的文化風俗是:

1、社會習俗

行禮在日本是一種很普通的禮節,一般只是淺淺地鞠躬。對年長或地位高的人,則應深深鞠躬。當你在日本朋友家作客的時候,要主動脫鞋,連拖鞋都要脫在外面。日本式面是日本人大聲地吃,表示對自己所吃的食物非常滿意。

2、服飾

男子和服的顏色較為莊重.單調,後背多飾有"家紋飾"。女性的和服比男式和服更加艷麗,腰帶更寬大,縫合處彷彿是個小包。女和服種類繁多,高檔服裝以真絲為原料,飾以綉花或手工圖案的圖案,價格十分昂貴。這一套和服,在影視和視聽媒體中隨處可見。

3、茶道

日本茶道聞名於世,是日本歷史悠久的茶文化的一種儀式,也是日本人款待貴賓的禮節。來自中國茶葉的日本茶道,它剛剛傳入日本,十分珍貴,飲茶成了上等階層流行的擺闊行為,後來經過幾位茶道大師的改造,將佛教的「禪」引入茶道中,使之逐漸完善,最後演變為貴族階層的一種禮儀。

日本人的禁忌:

1、語言禁忌

日本人有不少語言忌諱,如「苦」和「死」,就連諧音的一些詞語也在忌諱之列,如數詞「4」的發音與死相同。在婚禮等喜慶場合,忌說去、歸、返等不吉和凶兆的語言。

2、行為禁忌

日本有紀律社會之稱,人們的行為舉止受一定規范的制約。在正式社交場合,男女須穿西裝、禮服,忌衣冠不整、舉止失措和大聲喧嘩。通信時,信的折疊、郵票的貼法都有規矩,寄給戀人信件的郵票不能倒貼,否則意味著絕交。

3、社交禁忌

日本人沒有互相敬煙的習慣。進入日本人的住宅時必須脫鞋。在日本,訪問主人家時,窺視主人家的廚房是不禮貌的行為。在日本,沒有請同事到家與全家人交往的習慣。日本人從來不把工作帶到家裡,妻子也以不參與丈夫的事業為美德。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8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2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7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9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9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