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什麼時候過年最冷
『壹』 日本大阪最冷在幾月
日本大阪最冷是在毎年的1月30日至2月1日。
最低気溫大概在1.6℃左右。
『貳』 在日本長住的人,請問東京冬天冷嗎特別是1月
以下內容及數據來自本人的體驗及日本氣象廳:
1、東京年平均気溫:16.3 ℃;年降水量:1528.8 mm;統計期間:1981年~2010年;比上海還是暖和一點兒的(我在上海也待過) --- 1月份最冷,最低気溫2.5℃,最高気溫9.9℃;雖然日本人說日本的冬天是乾燥的,我個人覺得屬於陰冷或濕冷(可能因為我是北方人的緣故)。2月份最低気溫2.9℃,最高気溫10.4℃,12月份最低気溫5.1℃,最高気溫12.4℃。1月份的氣象記錄為:最低気溫-9.2 ℃(1876/ 1/13 ),最高気溫22.6 ℃(1969/ 1/27 )。近年來,0度以下很少,我在東京這些年,記憶中,出現過一兩天-1 ℃的時候,也不是每年都有。
2、冬天一般會有一兩場雪;冬天晴天居多,即使是雨天,衣服曬不幹也沒有中國南方某些內陸城市那樣嚴重。當然 --- 冬季的香港、廣州、重慶、武漢等等我是去過的,差別也有點兒大....
3、東京的住宅沒有集體供暖,室內取暖使用空調、電暖器、天然氣、或燈油(一種石油的副產品,在汽車加油站販賣)。
4、一般3月份就進入春天了,賞櫻期白天穿個外套一般來說就沒問題,怕冷的人,早晚穿個薄毛衣足夠。3月份最低気溫5.6℃,最高気溫13.3℃,4月最低気溫10.7℃,最高気溫18.8℃。3月份氣象記錄為:最低気溫-5.6 ℃(1928/ 3/ 6),最高気溫25.3 ℃(2013/ 3/10);4月份氣象記錄為:最低気溫-3.1 ℃ (1883/ 4/ 1) ,最高気溫29.2 ℃(1922/ 4/28) 。
『叄』 日本是四季分明的季風氣候,哪個季節去旅遊最好
日本各地的自然景觀一年四季都很美,各有風格。前往日本的不同時間會給您帶來不同的驚喜。這是一個真正適合全年玩兒的國家。日本是一個島國,屬於海洋性氣候。它受季風和洋流的影響很大,氣候非常復雜。
春季(3月-5月)
每年從3月底到4月初,都是一個短暫而絢爛的櫻花季節。這個時候是日本的常規旅遊季節,各地的日本櫻花節都人滿為患。櫻花首先在沖繩開花,通常在1月底,最後在北海道開花,通常在4月底。
冬季(12月-2月)
日本的冬天是從十二月到次年二月,這是日本氣溫普遍高於0攝氏度的時候。天氣乾燥,也是日本最冷的季節,各地普遍會下雪。這也是泡溫泉享受冰雪的最佳時機,中央、東北和北海道地區有許多滑雪勝地供您體驗。北海道還有世界著名的札幌冰雪節等節日。
『肆』 我喜歡看動漫,日劇,有打算學習日語,我想詳細了解一下日本一年四季有哪些節日啊
日本重要的節日
春季:
立春(「節日」)
根據1873年採用的陰歷 ,月份的計算比現代歷法滯後一個半月左右。春天的到來即立春(「立春」或「節分」)被指定在新年第二個月份的第三或者第四日。立春的紀念活動有些在二月三日或四日舉行,雖然這個時候剛好是日本最冷的冬日。日本人在這個節日,開門開窗、人們一邊喊著「鬼出去,福進來」,一邊撒豆子。據說,在這天吃掉與年齡數相等數目的豆子,會有利於健康。這種習慣原來是在宮廷裡面,在陰歷的最後一天舉行,象徵著將鬼、冬天寒冷和陰郁驅逐出去,並且歡迎新的明亮的春天的到來。
偶人節 (「雛祭」)
玩偶節是在3月3日慶祝,這個時候離春天已經不遠了。這是一年一度的為年輕女孩乞求幸福和健康成長的日子。在這個日子,家家戶戶擺放著穿著傳統宮廷裝束的玩具娃娃和桃花,還有供奉一種鑽石形狀的米餅和干米團。玩偶節來源於古代的關於儀式滌罪的信念。人們相信,人類的罪行和污穢可以通過在河邊的凈化儀式中沖洗干凈。後來,人們在這些儀式上使用紙做的玩偶;在江戶時期(1600-1868)之後,這些玩偶被設計成現在的玩具的樣子。
春分
春分大約是在3月21日左右。人們在這天必須去掃墓,吊念故人靈魂,還要請佛教和尚念經。 與此相似的節日叫做秋分,每年的九月二十三日紀念。
賞櫻花
三月末四月初,在日本的大多數地方,象徵日本國家的櫻花盛開了。日本人民在櫻花樹下舉行野餐,盡情游樂。從江戶時期以來,在櫻花樹下野餐的習俗一直在日本普通百姓當中十分流行。
黃金周
四月對於剛剛開始新學年的學生、新的公司雇員來說,是緊張的時候,四月也剛好是日本財年的開始。 但是,從四月末開始,許多人都有機會休息一周到10天,因為,這段時間剛好有許多節日: 四月二十九日的 綠化節, 五月三日的憲法節,以及五月五日的兒童節。 另外,自從1985年以來,五月四日也被指定為公共節假日。因此,這段時間被稱為黃金周。這段時間,天氣溫暖晴朗,適合短途旅行。全日本的旅遊勝地都擠滿熙熙攘攘的遊客。黃金周期間因交通堵塞而著名。
兒童節(「端午節」)
日本的兒童節在黃金周的五月五日。傳統上稱作男孩節,是特別為男孩設立的節日,用意在祈禱健康成長和將來事業成功。插鯉魚旗、武士服裝的玩偶、吃粽子、柏餅等習俗在日本非常流行。古代,五月被認為是一年之中最糟糕的月份,而五月的第五天更是不吉利。「端午節」一開始是作為一種凈化儀式而來,驅邪除穢。在這天,日本人還有在泡有菖蒲(一種植物)的盆里洗熱水澡的習俗。傳統認為,這種葉子具有療效而且可以驅邪。
夏季:
七夕(乞巧節)
這是中國的傳說與日本古老的習俗的融合。牛郎和織女被隔在銀河的東西兩岸,只能在每年的7月7日相會。據說在日本,七夕節始於聖武天皇天平六年。這一天人們把寫有詩歌,心願的色紙系在竹竿。這天許下的願將會得以實現。今天,在日本許多地方都慶祝七夕。 最著名的地方是京都府的北野天滿宮、香川縣的金刀吡羅宮、神奈川縣的平冢市和富山縣的高崗市。 另外,仙台七夕的慶祝在日本其它地方為七夕之後一個月,也就是8月7日,這更接近按照陰歷本來應該是七夕的日子。
焰火
夏天整個日本的夜空點綴著色彩斑斕的焰火,許多地方都舉行焰火表演。日本焰火技術據說是世界之最,是從江戶時代相傳下來的。今天,焰火表演經常是由計算機控制,其精確性和壯觀效果可得到保證。在東京,沿著隅田川河的煙火表演,從江戶時代起就非常有名。
盂蘭盆節 (「盆」)
「盆」是一年一度的迎接和安慰祖先亡靈的日子。據說,祖先的亡靈在這個日子來到家裡。按照傳統,「盆」是在陰歷7月的第17日紀念。現在,部分人在7月13日到15日進行有關活動,其他人在8月13日到15日。13日,人們點火歡迎祖先的亡靈。到16日,人們點燃送別火,送祖先的亡靈回去。在「盆」期間,許多公司和商店都休假,因為在異地工作的人得與老婆孩子一道回去。如同在黃金周一樣,這個時候交通會非常擁擠。
秋季:
中秋(「月見」 )
根據陰歷,月圓的時候大約是9月中夜就是中秋。 人們在這天聚會賞月。 這個習俗最初起源中國,平安時期(794–1185)傳播到日本。在這個節日,人們把房子芒草用裝飾一番,並把自己做的米粉團和秋收的農作物一道奉獻給月亮。
七五三
11月15日是三歲和五歲男孩、五歲和七歲的女孩參拜神社的日子。按照傳統,小男孩身穿男式和服,小女孩身穿和服。但是現在,孩子們也穿別的服裝。這天,孩子的父母親會到商店裡購買一種叫做千歲糖的糖果給孩子,據說此種糖果為孩子帶來長壽。全家熱熱鬧鬧,吃紅豆米飯和帶頭尾的鯿。
冬季:
年末聚會(「忘年會」)
年末聚會 從12月開始,日本人喜歡在酒吧和飯館舉行很多年末聚會,叫做「忘年會」。這些聚會的用意是感謝人們的勤奮工作,忘掉不快,在年末盡情享樂。 日本人非常喜歡這類聚會,不同年齡不同團體的人包括學生和公司雇員,都忙碌著計劃這些活動。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聚會由公司出面並出錢舉辦。
聖誕節
在日本,聖誕節越來越流行, 無論是不是基督徒,人們都喜歡裝點聖誕樹,吃聖誕蛋糕、互相交換禮物。 這是孩子的快樂時光,他們等待聖誕老人帶來禮物。
除夕(「大晦日」)
過了聖誕節和隆重的年末聚會,很快就是12月31日,這就是日本的除夕。 在午夜之前,全國的佛教寺廟敲響新年鍾聲,這種儀式叫做「除夜鍾」。鍾聲敲108下,象徵108種世俗的慾念得到凈化。 然後,隨著正月的慶祝活動拉開序幕,新的一年開始了。
還有就是...愛喝的應該是清酒不是燒酒吧...(具體怎樣不確定)
『伍』 日本幾月的天氣會冷
日本天氣一般十一月十二月就開始冷。而到了次年的一月二月是最冷的時候。不過想北海道到三四月還是比較冷的。冬天去日本滑雪是不錯的選擇。
『陸』 日本東京十二月份天氣
12月:平均最高溫13.4度,平均最低溫5.8度
從九月份開始,日本的秋季就要來臨了,直到十一月。這兒氣溫開始下降,日本的秋葉開始散發自己獨特的味道,樹林到處是紅色的、橙色的楓葉,美得驚人,你可以在這兒享受著秋的撫摸,那時多麼的愜意。你此時來日本就得穿上長袖衣服了,不過薄的就可以了。
日本的冬天是十二月到來年的二月份。由於臨海的原因,日本的冬天一般的氣溫都在零度以上,不過這兒的降雪卻是非常多的,雪景非常的美,你此時來到日本就必須穿上羽絨服了,棉靴和手套也是必不可少的。
由於北海道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而且冬季全島大部分地區最低氣溫會在0度以上,11月的北海道氣溫在1~10度之間,道北最冷,道南最暖和可達10度,偶爾會下雪,此時應該有一些滑雪場會開放。
『柒』 外國有春節嗎
春節是中國獨有的節日,外國有的也過春節,但大多是華僑華人過的,時間長了,華人多了,熱愛中國,尊重中國民俗的部分外國人也過春節了。當然也是在農歷的正月初一了。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年」的甲骨文寫法為上面部分為「禾」字,下面部分為「人」字。金文的「年」字也與甲骨文相同也從禾、從人。小篆的「年」寫作「上禾下千」,《 說文解字·禾部》:「年,谷熟也。從禾,從千聲。」小篆將「人」字訛變為「千」了,因而許慎用了此說,而「千」字本為有飾的人,此解也並不矛盾。「禾」是穀物的總稱,不能錯解僅為「小麥」。年成的好壞,主要由「禾」的生長和收成情況來決定,而現在已發掘出來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幾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壓彎了腰,可見它象徵著取得穀物生產的大豐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釋呢?從甲骨文看,「年」字好象是人頭上頂著沉甸甸的穀子的樣子。
中國農歷年的歲首稱為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象徵團結、興旺,對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千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春節過去也叫元旦。春節所在的這一月叫元月。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為了區分陽歷和陰歷兩個「年」,又因一年24節氣的「立春」恰在農歷年的前後,故把陽歷一月一日稱為「元旦」,農歷正月初一正式改稱「春節」。
我國的農歷由來已久,其淵源可溯於夏朝,故又有「夏歷「之稱。農歷平年為12個月,閏年有13個月,這已成為人所共知的常識。然而,你可曉得農歷的閏月是怎麼設置的,為什麼閏月設置在夏季的多,設置在冬季的少呢?在大家的記憶中似乎從未有過閏正月,因而也就沒有「閏春節「,這又是為什麼呢?題目還得從地球和月亮的運動情況談起。 年、月、日的定義 自古以來,人類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時間。而要計算時間,就必須引入時間的單位。人類的一切活動又都是在地球這個舞台上進行的,因而晝夜交替、四季更迭的現象自然而然地被人們用作為最基本的時間單位。
地球的自轉給大家帶來了時間的第一個自然單位,這就是「日「。地球繞軸自轉一周為一「日「,它是晝夜交替的周期。地球繞太陽的公轉運動帶來了第二個計時單位,就是「年「。地球公轉一整周為一「年「,這是四季變化的周期。最後,月亮繞地球的運動為大家建立了第三個時間單位「月「。
任何運動都是相對的,天體的運動也不例外。無論是地球的自轉、公轉,還是月亮的運動,都需要相對於一些參考點來加以觀測。所以,在天文學上由於所用參考點的不同便有不同的「年「、「月「、「日「。大家生活中所用的「日「天天長度相等,稱為平太陽日。平太陽日已經不是一種自然的時間單位,它是假定地球公轉軌道為一正圓形、地球自轉軸與公轉軌道平面相垂直時,地球相對太陽自轉一周所經歷的時間。決定四季變化的時間周期稱為回歸年,它的長度即是365.2422平太陽日。最後,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稱為朔望月,長度即是29.5306平太陽日。顯然,年和月的長度並不正好是日的整數倍,這就給日常生活中的計時題目帶來了一些麻煩。怎麼利用年、月、日這三個單位來計算時間的方法稱為歷法,其中包括一年的日數,一年中不同月份的日數怎麼確定,以及置閏的規律等內容。 陽歷和陰歷 歷法中年和月的長度是日長的整數倍,它們不再是時間的自然單位,分別稱為歷年和歷月。陽歷又稱太陽歷,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周期所定出來的歷法。陽歷的每一歷年都接近於回歸年。在一長時間內,歷年的均勻長度應盡可能與回歸年相等。在這一條件下,每年劃分為12個歷月,它們沒有天文學上的意義。所以,在陽歷中,便採用與回歸年最相近的整日數來計算年的長度,一年365日。
很明顯,假如陽歷的歷年長度每年都為365日,那麼由於每一歷年比回歸年長度短0.2422日,長此以往,差數不中斷積累,季節就會不中斷向後推遲。比如,經過720年後,積累差數達到半年左右,那時春分出現在十月,而七月則成為一年中最冷的月份。這樣,必然會造成寒暑顛倒,歲時混亂。為了克服這一點,陽歷劃定設置閏年,閏年為366日,而把含有365日的年份稱為平年。置閏的規則可用三句話來表示:非世紀年的公元年數能被4整除的為閏年,世紀年(如1900年,2000年)的公元年數能被400整除的為閏年,其餘的年份為平年。於是在400年內計有閏年97年,平年303年,均勻長度為365.2425日,和回歸年的長度只相差26秒,經過三千多年後才相差1日,這是很精確的了。現行的陽歷為羅馬教皇格里高里八世在公元1582年所頒布的,並且從第二年起陸續為世界各國所採用,因而又有格里高里歷或格里歷之稱。
陰歷又稱太陰歷,是依據月亮運行的周期所定出的一種歷法。制訂陰歷的原則是使每一歷月都接近於朔望月,歷月均勻長度應即是朔望月。然後,使歷年的長度盡可能接近回歸年。由於朔望月的長度為29.5306日,陰歷的歷月是大月30日,小月29日,交替相間,以使歷月均勻長度接近於朔望月。當然,這樣做還是存在著不小的差異,所以在目前伊斯蘭教徒所採用的回歷中,劃定在360個歷月(即30個歷年)中大月佔191個,小月為169個,從而在歷月和朔望月的配合上作了很大的改進。
純粹陰歷的歷年也有平年和閏年之分。平年354日,包括六個大月和六個小月。閏年355日,在十二月末增加一天,包含七個大月和五個小月。這種歷法並不照顧到歷年均勻長度和回歸年長度的配合,久而久之,兩者相差甚大。比如說,對於用陰歷記年的一個68歲回族老人來說,說實話他只過了66個春。
由於陰歷的根本特點在於歷月均勻長度即是朔望月,每個日期就必然與一定的月相相對應,比如陰歷十五大致就是滿月。陽歷的月是不能反映這一自然現象的。但陰歷的歷年則不能反映出季節的變化,和農業生產及人們的日常生活脫節,因而已很少為人所用。
陰陽歷和節氣:
陰歷的歷法完全根據月亮的運動,陽歷則完全依據地球的繞日公轉。我國沿用已久的農歷並不是完全用陰歷,也不是完全用陽歷,而是兩者並用。一方面,農歷以月亮繞地球運行一周為一月,均勻歷月長度即是朔望月;這一點與太陰歷原則相同,所以也叫陰歷。另一方面,農歷設置閏月以使歷年均勻長度盡可能接近回歸年,同時設置24節氣以反映季節的變化特徵。農歷集陰、陽兩歷的特點於一身,所以稱為「陰陽歷「。
陰陽歷的歷月長度和回歷一樣,有大小月之分:大月30日,小月29日,就是所說的月建。但農歷歷月的安排卻不同於回歷,回歷中大小月機械地相間排列,而農歷的月建大小則要經過推算後決定,比回歷更為精密。農歷劃定月初必合朔,月朔之日定為初一。月建的大小取決於合朔的日期,即根據兩個月朔中所含的日數來決定。由於兩個朔望月的長度並不正好為59天,因而一年中的大、小月數也不一定相等,有時可能連續出現兩個大月或小月,以使歷月的均勻長度盡可能與朔望月相近,其剩餘的差數則依靠閏月以及閏月月建的安排來調節。
朔望月和回歸年是兩個難以相合的周期,它們的余數都很零碎,而我國的農歷卻把作為陰、陽兩歷基礎的這兩個自然周期調和的十分成功。早在春秋時代就已發現,假如在19個陰歷年中插入7個閏月,那麼總長度便和19個陽歷年長度幾乎相等。這種「十九年七閏法「在古歷中稱為「閏章「。說實話19個回歸年=6939.60日,而235(12×19+7)個朔望月=6939.69日,兩者僅差2小時9分36秒。為了進一步說明農歷置閏月的規則,大家先要來對節氣作一番解釋。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農歷的一大特點。由於長期以來把農歷稱為陰歷,因而不少人都誤以為節氣屬於陰歷,說實話節氣完全取決於地球的公轉,可以稱為是陽歷的一部分。節氣反映了地球在軌道上運行時所到達的不同位置。由於運動的相對性,它們也就是太陽在黃道上運動時所到達的不同位置。劃定太陽黃經即是零時稱為春分,以後黃經每隔15°設一節氣,共有24個節氣。從春分開始,依次為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蜇。正由於如此,節氣在陽歷中的日期比較固定。例如,春分總在3月21日或22日。少量變動由陽歷歷月長度不等以及閏年增加一日而引起。相反,節氣在陰歷中的日期卻是變化不定,同一節氣在陰歷不同年份中出現的日期前後可相差達一個月。現在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節氣屬於陽歷而不是陰歷。 農歷的置閏規則 24節氣又可以分成「節氣「和「中氣「兩大類,簡稱為「節「和「氣「。古時侯人從冬至起中氣、節氣相間安排,於是小寒為節氣,大寒為中氣,依次類推。一年共12個中氣和12個節氣,一般情況每月各有一個中氣和一個節氣。每一中氣都配定屬於某月,不能混亂。
節氣的定法有兩種。古時侯歷法採用的稱為「恆氣「,即按時間把一年等分為24份,每一節氣均勻得15天有餘,所以又稱「平氣「。現代農歷採用的稱為「定氣「,即按地球在軌道上的位置為標准,一周360°,兩節氣之間相隔15°。由於冬至時地球位於近日點四周,運動速度較快,因而太陽在黃道上移動15°的時間不到15天。夏至前後的情況正好相反,太陽在黃道上移動較慢,一個節氣達16天之多。採用定氣時可以保證春、秋兩分必然在晝夜平分的那兩天。
農歷置閏的方法同中氣的劃分和採用定氣方法密切相關。由於兩個節氣的長度均勻約為30.5日,而陰歷歷月均勻約只有29.5日,因而每月中節氣所在的日期必然會較上一個月推遲1~2天。如此下去,總會有一個月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這一個月被劃定為「閏月「,作為該月所在農歷歷年多餘的第13個月。既然節氣嚴格按回歸年長度周而復始地出現,根據上述劃定來設置閏月必然能保證農歷歷年的均勻長度與回歸年十分接近。十九年七閏法就是這樣來置閏的。
由於定氣方法的採用,冬季一節一氣的均勻長度約為29.74天,比朔望月長不了多少,節氣逐月向後推遲得很慢,所以冬季設置閏月的可能性就很小。相反,夏至四周地球運動得慢,交節氣也慢,一氣可達16天之多,因而夏季及其前後幾個月,如農歷三、四、五、六、七月,閏月設置較多。在公元1821年到2020年的200年中共有農歷閏月74個。其中閏正月、閏十一月、閏十二月一次也沒有,而閏五月最多,達16次。無怪乎大家碰不到閏正月,也過不到「閏春節「了。
『捌』 日本冬天最冷多少度
問題一:日本冬天冷嗎?多少度? 最冷的時候是1月份和2月份,兩三度左右,極少數時會降到零下。
問題二:日本大板冬天最低氣溫為零下多少度 大阪和東京的氣溫基本上相同。冬天不是很冷。大概最冷也就是零下1,2度。不會超過10度的。所以日本的年輕人冬天就只穿一條褲子,裡面連球褲也 *** 的,女孩子光著大腿穿裙子。
問題三:日本東京冬天最低氣溫是多少? 一般零下2、3°
問題四:日本名古屋的冬天是啥溫度。最冷能有多少度 名古屋是個盆地,夏天熱冬天冷,類似於成都。夏天最熱接近四十度,冬天最冷零下五度左右。
問題五:在日本長住的人,請問東京冬天冷嗎?特別是1月? 以下內容及數據來自本人的體驗及日本氣象廳:
1、東京年平均菸攏16.3 ℃;年降水量:1528.8 mm;統計期間:1981年~2010年;比上海還是暖和一點兒的(我在上海也待過) --- 1月份最冷,最低菸2.5℃,最高菸9.9℃;雖然日本人說日本的冬天是乾燥的,我個人覺得屬於陰冷或濕冷(可能因為我是北方人的緣故)。2月份最低菸2.9℃,最高菸10.4℃,12月份最低菸5.1℃,最高菸12.4℃。1月份的氣象記錄為:最低菸-9.2 ℃(1876/ 1/13 ),最高菸22.6 ℃(1969/ 1/27 )。近年來,0度以下很少,我在東京這些年,記憶中,出現過一兩天-1 ℃的時候,也不是每年都有。
2、冬天一般會有一兩場雪;冬天晴天居多,即使是雨天,衣服曬不幹也沒有中國南方某些內陸城市那樣嚴重。當然 --- 冬季的香港、廣州、重慶、武漢等等我是去過的,差別也有點兒大....
3、東京的住宅沒有集體供暖,室內取暖使用空調、電暖器、天然氣、或燈油(一種石油的副產品,在汽車加油站販賣)。
4、一般3月份就進入春天了,賞櫻期白天穿個外套一般來說就沒問題,怕冷的人,早晚穿個薄毛衣足夠。3月份最低菸5.6℃,最高菸13.3℃,4月最低菸10.7℃,最高菸18.8℃。3月份氣象記錄為:最低菸-5.6 ℃(1928/ 3/ 6),最高菸25.3 ℃(2013/ 3/10);4月份氣象記錄為:最低菸-3.1 ℃ (1883/ 4/ 1) ,最高菸29.2 ℃(1922/ 4/28) 。
問題六:日本三重最冷多少度 也就是0度左右。不會特別冷。很少下雪。但是總感覺會有點濕冷。。
問題七:日本東京冬天冷嗎?下雪不 1. 東京的「緯度」
「東京」的「緯度」和中國的「青島」差不多。
2. 東京冬季的「氣溫」
一年中最冷的季節是在冬季1月-2月。氣溫在零上7度至零下1度左右。
3. 東京冬季的「濕度」
雖說氣溫不是很低,但是東京屬於溫帶海洋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所常「濕度」很大。
室內一般沒有暖氣,民房多是輕型鋼架木板結構的,所以,冬季室內很「濕冷」。
4. 東京冬季的降雪多少
一般降雪一兩次,大雪很少。因為氣溫不是很低,所以,城市積雪也不是很厚。
問題八:日本靜岡縣濱松市冬天天氣怎麼樣?最冷多少度 靜岡h浜松市月別菸攏
1月:2.3-10.1度;2月:2.3-10.6,3月:5.2-14度;4月:10.3-18.9度,5月:14.5-22.7度;6月:18.8-25.5度;7月:22.6-28.9度;8月:23.7-30.7度;9月:20.6-27.7度;10月:15-22.8度鼎11月:9.6-17.7度;12月:4.5-12.6度。
問題九:日本石川全年冬季最冷時多少度 查了日本官方公布的近三十年的氣象數據,每年的一,二月份,最低氣溫0.7 - 0.9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