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對我巨大沖擊是什麼
① 去日本之後,最大的文化沖擊是什麼
今天,就讓果媽帶大家去看一下只有去過日本才能體會到的文化沖擊吧~
1.聽到旁邊的人吃拉麵發出聲音
第一次去日本的人踏進當地的拉麵店時可能會被日本人吃拉麵的聲音嚇到,但其實在日本吃拉麵發出聲音更能展現出你真的非常享受這碗拉麵喔!
2.第一次上日本的廁所
日本跟中國一樣有兩種廁所,坐式廁所跟蹲式廁所。但是他們的坐式廁所跟中國非常不同的地方是,從飯店到公共廁所幾乎全部都是噴水馬桶。在某些人傾向可以讓屁屁享受最高級待遇的同時,應該也有一些人很不習慣使用高級馬桶吧!
3.各種澡堂跟溫泉
想要享受極致的日式風情當然就是要泡溫泉,但如果你預算不足的話來試試看路邊的澡堂也不錯。澡堂文化從幾百年前就存在,至今依然深受日本人喜愛,結束後別忘了喝一瓶冰冰涼涼的牛奶!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身上有刺青可能就不能進入澡堂哦!
4.垃圾桶都跑到哪去了?垃圾分類太復雜了吧?
日本是個非常方便的國家,到處都有販賣機、超商的存在。但是在丟棄垃圾的時候可能就沒那麼方便了,90年代的恐怖攻擊事件過後,垃圾桶幾乎就從日本街道消失了!在這邊提供幾個可能會有垃圾桶的地方:便利商店店內或門口、地鐵站月台以及地鐵站進出閘門處。而垃圾分類分成: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瓶罐(玻璃瓶、鋁瓶)以及保特瓶。千萬別丟錯哦!
5.他們都不怕東西被偷嗎?
當你在咖啡廳坐坐休息時,可能會看到有些人直接把隨身物品放在桌上就離席。日本的治安非常好,犯罪率為全球前幾低。除此之外也經常能看到低年級學童獨自搭乘電車上下學。
6.水果貴死啦!
吃完美食後你可能會想來點新鮮的水果,但是當你走到超商買水果時可能會被嚇到,因為每個水果都爆貴!有些哈密瓜甚至一顆就賣(1萬到2萬日幣),但是這種哈密瓜不是用來買回家吃的,主要用途其實是送禮。如果你想買便宜的水果可以去新宿ALTA百貨,在那邊只需要(100~120日幣)就能吃到美味新鮮的水果哦!
7.日本人都是小鳥胃嗎!
食量比較大的人可能會覺得日本每間餐廳的食物份量怎麼都這么小!很多日本餐廳都沒有提供剩飯打包的服務,因此都會剛好提供一人份的份量,但是每個人的飯量都不一樣,如果你真的很餓的話不妨點飯或面類料理,然後選擇大盛(Oomori)就能吃到大碗的份量了。
8.怎麼都沒有地方可以坐下來休息?
當你因為觀光而疲勞時,可能會發覺怎麼到處都沒有椅子坐,尤其在東京真的很難找到提供休息的公共長椅。甚至連火車站月台都只有少數幾個椅子。所以如果你真的走累了想要休息,還是直接在咖啡廳或是麥當勞買杯飲料休息吧!如果你人在東京還可以直接跳上山手線坐好,就能夠在一個小時之後繞一圈回到你現在的地鐵站了。
9.日本人也太愛排隊了吧!
東京是個人潮擁擠的城市,也因此到處都有人排隊,無論是在火車、手扶梯、餐廳都能看到排隊行列。總之,來到東京就作好排隊的心理准備吧!如果你真的很討厭排隊,那就不要把假期安排在周末或假日的日子吧!
10.失物招領區什麼都有!
在國外旅行的時候弄丟東西是最可怕的事情之一,但如果你在日本把東西弄丟,那可能不需要這么擔心,因為找回來的機率很大。如果是在地鐵站遺失的請直接向地鐵站工作人員詢問,如果在其它地方遺失可以尋找最近的派出所。只要用這句話當開場忘物(wasuremono wo shimashita)意思是我有東西不見了!就可以了。
② 日本文化在哪些細節方面影響了你
1,刻板。日本人的刻板是很有名的,恪守規矩,一是一二是二,不知變通。這點還是國人厲害。。。
2,不添麻煩(迷惑)。在行走是無意碰到或者擦到他人,都會下意識的對不起;排隊時絕不緊貼前面後背;吃飯時盡量不會影響旁邊的人,不勝枚舉。
3,日本人很愛干凈,他們的素質一般都很高,很愛惜自己生活的環境,在路上看到垃圾(這種情況很少見),即使不是自己扔的也會撿起來。
4,人性化的細節追求。乘坐日本地鐵或者電車,會有無數的機會看到無數的標示或圖形。有這些指示,可以知道幾號車廂出來是幾號出口,幾號出口出來是什麼地方。夏天老人孩子受不了一冷一熱,於是有弱冷房車,可是車來了也不知道幾號車廂,於是站台對面的牆上就有標示,站在標示對面等著,弱冷房車就會停在跟前。
5,有精神潔癖。對自己要求過高,於是對別人要求也很高。日本是全世界最愛讀書的民族之一,隨時隨地都在讀書學習,大家都在奔命,不進則退。
6,工作上,日本人的科研風格極其嚴謹。日本人對產成品幾乎喪心病狂的苛刻追求,一直覺得這才叫工匠精神。
7,在日本大街上,經常可以看到有人穿和服。若是我們也能把穿漢服看成一種很泛泛的事,那麼漢文化才真實的積厚流光。
8,日本規定,老師必須和學生一起進餐,並且吃同樣的飯菜。校長也一樣。
最後,想要說的是,雖然深受日本文化影響,並不是最喜歡這個民族,因為了解太深就會知道有很多的劣根性在裡面,(中國文化也一樣)。
可是,別老把侵華,反日放在嘴上,有本事在各個領域擊敗日本人,人家會真心佩服你崇拜你。強者為尊,這也是日本文化的一個特性。
日本茶杯為什麼沒有把手呢?
答案,喝日本茶時,最好的溫度是60℃,剛好是手握住茶杯略燙一點點的溫度,用肌膚接觸出的是最直觀的感受,此時,才能品嘗到日本茶最佳的口感!
日本小學生的名牌為什麼要反轉?日本的小學生,身上都會別一個姓名牌,以前是這個樣子的。但是現在,很多姓名牌,變成了下圖這樣。那麼問題來了,一個姓名牌,為什麼要弄成轉來轉去的款式?
答案,孩子上下學的路上,簡單地把姓名牌翻轉過來,壞人就不會看到孩子的名字並記住??雖然是極小概率事件,但小小的改變,也可以給孩子更多一點的保護。
文件夾下方三角形的小孔有什麼用處?塑料文件夾,在日本無處不在,又方便又便宜。圖片里很明顯,側面的半圓孔是為了拿文件更方便而設計的。那麼問題來了,下方那個三角形的孔是做什麼的呢?
答案,文件夾打開時,力直接作用在下方三角小孔這個地方,如果沒有這個三角孔,多次開合後,文件夾會從下方的粘合處裂開,進而報廢。但是只要開一個小孔,作用力就會被分散,大大延長了文件夾的使用壽命。一百日元一大包的東西也做得很用心。
日本的自動售賣機為什麼有地址?大家平時可能沒有注意過,日本的自動販賣機側面,有它所在地的標注。但一個自動販賣機為什麼標地址?難道還有人要給它寫信嗎?你會猜到正確答案嗎?
午餐夾餡包為什麼是充氣包裝?
?1?
午餐夾餡包,在日本很受歡迎,一天的銷售額就是1億日元。雖然包裝簡單,卻充氣充得鼓鼓的。這樣包裝成本和運輸成本都會大大提高,看起來都是缺點啊。那麼為什麼午餐夾餡包的包裝要設計成充氣的呢?
答案,
根據麵包公司的調查,早通勤時間購買午餐包的人最多,很多人購買後匆匆塞進包里就去坐車。為了防止午餐包被包內的其他東西擠扁,所以設計成充氣包裝。
日本施工現場的圍欄為什麼是透明的?施工現場一般都會在未施工完成之前搭建圍欄保護施工,可日本的圍欄為什麼要變成透明的呢?困惑的話,拉起身邊的人一起討論下吧!
答案,圍欄轉角處,看不見轉彎處的情形,容易發生碰撞事件,而透明的圍欄,能提前看到走過來的路人,避免發生碰撞;另一個原因是,大家路過工地時,由於不知道裡面的施工情況,內心都會有一些不安的心理狀態,而透明化後,能讓大家更安心!
郊外的排水溝為什麼這樣設計?日空日本的降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很多時候雨又猛,時間又長,路面沒有積水,得益於道路兩旁的排水溝。在大城市排水溝一般是圖一這樣。但是在郊外的排水溝,卻一面垂直,一面是斜坡,這樣做工程量會變大很多,為什麼要這么做呢?
答案,25年前,日本經過經濟高速增長期,全國的道路建設都基本完成。但是在郊外,因誤入排水溝而被困死的小動物時有出現。
小小的排水溝,對小動物來說卻是懸崖峭壁。考慮到這一點,郊外的排水溝變成了現在這樣一面是緩坡的形式,而且還故意設計成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這樣即使小烏龜也爬得出去。
③ 日本文化對近代中國社會的影響
中國文化,尤其是近現代以來的文化,深受日本的影響。中日兩國的文化交融,是相互的而不是單向的,是積極主動而不是被動的。這當然不是指中國人從抗日戰爭題材的電影中,模仿了幾句「大大的」、「統統的」、「米西米西」、「死了死了的」之類洋涇浜鬼子話。絕非那樣簡單可笑。中國的語言文字,政治軍事,改革革命,科學教育,……乃至風俗禮儀,無一不受日本的巨大影響。一個多世紀以來,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對於中國文化的影響上超過日本。一、語言文字早在1915年,一位署名「將來小律師」的作者在一本《盲人瞎馬之新名詞》的書中說,自戊戌變法以後,日文行於中土,列舉流行的新名詞五十九個。有少數除了歷史題材的作品中還能見到,如支那、哀啼每吞書(哀地美敦書)之類,現在已不大使用。但絕大部分我們至今還廣泛的使用著,並且早已成為現代漢語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試想,如果我們象「抵制日貨」那樣,拒絕使用這些日本詞語,中文將會是一種什麼樣子?——取締、取消、引渡、樣、手續、的、積極的、消極的、具體的、抽象的、目的、宗旨、權力、義務、當事者、所為、意思表示、強制執行、第三者、場合、又、若、打消、動員令、無某某之必要、律、大律師、代價、讓渡、親屬、繼承、債權人、債務人、原素、要素、偶素、常素、損害賠償、各各、法人、重婚罪、經濟、條件付之契約、從而如何如何、衛生、文憑、盲從、同化。這還是民國初年的粗略統計,實際遠不止59個。如果現在再來做這項工作,結果會更令我們驚嘆。如:幹部、代表、壓力、排外、野蠻、公敵、發起、旨趣、什麼什麼族、派出所、警察、憲兵、檢察官、寫真,……簡直俯拾皆是。「經濟學」、「哲學」和「社會學」,中國以前叫「資生學」、「智學」和「群學」,——聽起來這倒是象「日文」,但它們卻是地地道道的中文。這些「日」常用語,有些其實是中國古代既有的名詞,日本人將之賦予新意使用,遂成規范。而中國拿來,也易如反掌。孫中山發動反清起義,初始自稱「造反」,陳少白拿了一份日本報紙給他看,雲「支那革命黨孫文」,孫撫掌曰:「好,好!自今以後,但言革命,勿言造反。」還有「經濟」一詞,原意為治理國家;如今誰還用「經濟」來「治理國家」呢?早就專門用「政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