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多少畝耕地
① 日本主要的農業分布
日本水稻種植業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區,林果和蔬菜分布在丘陵地區。稻米能夠自給,其他農產品需進口。
② 日本的人均耕地面積大還是中國大
當然是中國的耕地面積大。日本的國土面積只有37·5平方公里,只有中國的二十五分之一,中國的耕地面積要比日本大得多。
③ 日本農業
1、耕地較少
1999年日本的耕地為487萬公頃,都府縣每家農戶平均擁有的耕地面積不足1.2公頃,北海道每家農戶平均擁有的耕地面積也僅為16.2公頃,和歐美的大規模經營相差甚遠。
2、耕地利用效率高
穀物大量進行集約化生產。大米1年種植2季。蔬菜等採用塑料大棚和溫室栽培。1998年每公頃穀物的產量達5,849公斤。
3、農業技術進步
通過保溫育苗、品種改良、農葯和化肥改良等技術,日本的農作物畝產量大幅上升,通過塑料大棚、溫室技術,使日本的蔬菜1年四季均可耕種。今後日本還將進一步發展轉基因等生物技術,開發新品種。
4、肥料和農葯使用下降
1997年肥料年度(當年7月至次年6月)日本肥料使用量151萬噸。最近為生產高質米,肥料使用下降。為培植無農葯和少農葯作物,農葯的使用從1985年開始下降。
5、農業機械化
戰後日本年輕勞動力不足,農業機械化以大米為中心迅速普及。目前日本大部分農業生產已實現機械化,農業機械大型化和高性能化不斷發展。
6、地力下降
隨著農業機械化和全年耕種,日本耕地土壤中的微生物和養分不足,地力下降。
7、農戶減少、農業人口老齡化
1999年日本農戶324萬戶,比1950年的600萬戶減少了一半。在1999年農業就業人口中,65歲以上的約佔50%,農業人口老齡化嚴重。
8、農戶重新分類
近年,傳統日本農戶的子孫開始從事其他行業的情況不斷增加,日本的農戶被重新分類,主要分為專職農戶和兼職農戶。
9、借地耕種增加
農戶為提高競爭力,紛紛增加耕地,但近來借地耕種的情況已超過買地耕種。
10、公司和團體參與農業生產
由於農戶和農業勞動者力減少,農業法人不斷增加,農戶開始成立公司、組合、農協等團體,進行大規模生產,1999年農業團體達6,860個,這些團體主要從事養雞、種稻、養牛、養豬等。另外,為大米生產和流通服務的團體達13,120個。
11、糧食自給率低
日本有自給生產能力的糧食和畜產品僅限於大米和雞蛋。1998年度大米自給率為95%,雞蛋自給率為96%。但是由於國外農產品價格低廉,日本從海外進口農產品增加,國內生產下降。1998年度水果自給率49%,肉類55%,魚貝類66%,蔬菜84%,小麥9%,大豆3%。
12、糧食大量進口
1997年日本進口玉米世界第一。此外,大豆、小麥、砂糖、牛肉等也大量進口。世界農產品貿易額的1/10是日本進口的。
④ 日本的耕地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多少
只有12%日本土地是可耕地.為了彌補此一缺點日本使用系統化耕作零碎地. 使得日本有世界最高的精密農業成果也就是單位土地產量世界第一,達到糧食自給率50% 只用了56,000 km�0�5 (1400萬英畝) 農地。農業在日本是高補助與保護產業,鼓勵小規模耕作,而不是美國的大規模耕作.尤其稻米是高保護產業,訂定了超高490%關稅阻擋外國米1988年之前還限制進口配額7.2%總消耗量以下. 新規則公布後關稅更提高到778%。但是小麥、黃豆之類還是和外國購買,日本也是歐盟最大的糧食出口對象。
⑤ 日本、德國、法國的耕地面積
日本耕地最少:52884.72平方公里
法國耕地面積達3350萬公頃德國耕地面積1183萬公頃
⑥ 日本國土面積和耕地面積
日本國土面積: 377,835 平方公里
日本耕地面積: 52,884.72 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