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羅馬音樂有什麼用
Ⅰ 古羅馬音樂具有什麼性質及為什麼具有這種性質
在音樂上也是如此,古羅馬音樂文化主要來自古希臘、巴比倫、埃及猛侍、敘利亞、西班牙等地,但卻失去希臘文化全民的、健康清新的性質。古羅馬音樂崇尚娛樂性,擁有龐大的歌隊和樂隊,軍隊中用以炫耀軍威,宮廷貴族們用以炫耀權勢或將音樂淪為純娛樂的工具。他們擁有水壓風琴和納碼閹人歌手,大商人還擁有奴隸樂隊。在民間,伴有歌唱和喧鬧的樂隊伴奏的假面即興滑稽戲和獨舞洞知哪啞劇也獲得發展,演出於露天。之所以如此,與統治階級對有民主傾向的文藝進行鎮壓有關,在公元前450年公布的《十二銅表法》中就有處死編造或歌唱含有誹謗或侮辱他人的歌詞的人的條律。
Ⅱ 古羅馬音樂是怎樣的
古羅馬的地理范圍包括,義大利半島及其南端的西西里島,羅馬則位於義大利半島中部。氣候與土地均適宜發展農業(西西里有「古代歐洲的糧倉」之稱),但良港甚少,不如希臘。其居民主要是在義大利中部的印歐人種之一的拉丁人。他們在公元前2000年代初講入義大利,公元前10世紀末進入鐵器時代,出現了「微蘭諾瓦文化」。大約在公元前8世紀,比當地居民文明程度較高的伊達拉里亞人來到義大利,一度統治羅馬,建立了城市並發展了農業和手工業,生產了許多精美的藝術品,形成曾對羅馬產生過深遠影響的「伊達拉里亞文明」。
據說羅馬城建於公元前753年(一說為公元前600年左右)。傳說羅馬的「王政時代」大約為公元前753年~公元前510年,傳有7個國王。該時代是從原始社會的公社制度向國家過渡的時期。公元前509年人民起義推翻了王政,進入共和制時期,以任期制的執政官取代了國王。
羅馬原是一個小邦,伊達拉里亞人勢力衰落後,於公元前406年起通過不斷的戰爭,終於於公元前278年後在除波河以外的全部義大利建立了霸業。隨後,羅察激馬開始擴張,公元前6世紀時其領土已囊括北非西部沿岸、西班牙南部、巴利阿里群島、撒丁島、科西指沒局嘉島和西西里島。後又進行了3次「布匿戰爭」(羅馬人稱腓尼基人為「布匿人」),公元前146年羅馬對迦太基居民進行大屠殺並夷平該城,60萬居民僅剩下5萬婦幼老殘(還被賣為奴隸),一座曾繁榮昌盛的名城從此消失。與此同時,羅馬又進行東擴,於公元前146年攻克科林斯城,希臘被征服。從而羅馬人控制了整個地中海周邊地區,版圖跨越歐亞非三大洲,建立了龐大的帝國。經過公元前146年到公元前30年的社會轉型期,逐步從共和向帝制演變。在開明貴族與保守元老、改革與反改革、共和與獨裁的斗爭中,爆發了數次大規模的奴隸起義,其中「斯巴達克起義」沉重地打擊了羅馬元老政治,加速了共和國滅亡的進程,公元前48年愷撒成為羅馬事實上的第一個皇帝(公元前44年被共和派貴族刺殺)。公元前31年屋大維總攬軍政大權,結束了長期動亂的局面,開創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時代,成為羅馬帝國第一個皇帝。
在羅馬帝國前期約兩個世紀中,手工業和商業得到發展,城市也逐漸興起和繁榮。中國東漢(2世紀)漢恆帝延熹九年(166年),羅馬帝國皇帝安敦感尼派使臣出使中國,中國絲綢遂經過「絲綢之路」遍及歐洲,極受珍視。但從2世紀末至3世紀末,羅馬帝國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爆發了全面危機(史稱「3世紀危機」),帝國開始衰落並逐漸滅亡。中雖經君士坦丁大帝(306-337年在位)等人的努力,也未能挽救羅馬帝國的滅亡。君士坦丁即位後即將帝國首都從羅馬遷到東方的拜占庭,並取名為「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羅馬帝國正式分列為以君士坦丁堡為都城的東羅馬帝國和以羅馬為都城的西羅馬帝國。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
這里應提及對歐洲音樂產生很大影響的基督教。「基督」英文Christ意為「救世主」,源於古希伯來語(意為「受膏者」),彌賽亞一詞的拉丁文為Christus(意為「救世主」),其音澤為「基利斯都」,簡稱為「基督」。公元1世紀以來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以信仰耶穌為「基督」的各個教派的總稱。它產生於羅馬統治下的猶太人信仰的猶太教的一個教派。據說耶穌是被羅馬帝國駐猶太總督彼拉多處死的。其經典著作成書於一世紀後半葉至二世紀之間以希臘文寫成的《新約全書》。
羅馬文化雖比不上希臘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卻是希臘文化的傳播者。羅馬人的系統健全的法律體系、拉丁文學成就以及基督教等,均對西方政治、法律、價值觀念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其建築以宏偉庄嚴著稱。
在音樂上也是如此,古羅馬音樂文化主要來自古希臘、巴比倫、埃及、敘利亞、西班牙等地,但卻失去希臘文化全民的、健康唯讓清新的性質。古羅馬音樂崇尚娛樂性,擁有龐大的歌隊和樂隊,軍隊中用以炫耀軍威,宮廷貴族們用以炫耀權勢或將音樂淪為純娛樂的工具。他們擁有水壓風琴和閹人歌手,大商人還擁有奴隸樂隊。在民間,伴有歌唱和喧鬧的樂隊伴奏的假面即興滑稽戲和獨舞啞劇也獲得發展,演出於露天。之所以如此,與統治階級對有民主傾向的文藝進行鎮壓有關,在公元前450年公布的《十二銅表法》中就有處死編造或歌唱含有誹謗或侮辱他人的歌詞的人的條律。
Ⅲ 古希臘古羅馬時期音樂對人們的作用
按照歐洲歷史學家的劃分,上古時期的古埃及、西亞、希臘和羅馬藝術,被稱之為古典藝術。作為一種文化現象,這些古典藝沒鎮逗術,都對歐洲文化與藝術的發展,產生過巨大影響。也可以這樣說,沒有地中海沿岸的古代文明——古埃及文明、西亞文明、古希臘文明和羅馬文明,也就不會有歐洲的現代文明。據說德國人就很是認同他們與古希臘文明的傳承關系。事實上,在無數的考古發掘中,也能夠看到古埃及文化、兩河文化對古希臘文化的影響,以及古希臘文化對後來羅馬文化的影響。僅僅從藝術角度上分析,我們就可以看到他們之間的傳承關系。
古羅馬文化與藝術,主要繁榮於共和末期和帝國時期,古老的義大利土著文化,深受伊達拉里亞文化的影響。伊達拉里亞人早在公元前8—3世紀,就創造了拱券建築和具有東方風格的裝飾壁畫,以及有力而寫實的雕刻,這些對古羅馬藝術具有強有力的影響。
古羅馬人雖然征服了古希臘,但在文化上卻被古希臘人征服。古羅馬人是古希臘藝術的崇拜者和摹仿者。古希臘藝術對古羅馬產生了重大影響,但是由於不同的社會環境和民族特點,古羅馬藝術也有其不同於古希臘藝術的獨特之處。相比之下,羅馬人的藝術更傾向於實用主義,在內容上多為享樂性的世俗生活,在形式上追求宏偉壯麗,在人物表現上強調個性。古羅馬文化與藝術的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築、壁畫、肖像雕刻方面。
最能夠體現羅馬文化輝煌成就的,仍然是它的城市、建築和藝術。當古羅馬成為地中海霸主以後,古羅馬的統治者就以空前的城市建設規模,形式眾多的建築,炫耀其國力的強盛。神廟、大會堂、柱廊、拱門等,林立於羅馬廣場四周。龐培建築了第一所石造大劇院。奧古斯都自稱把泥磚的羅旅沒馬建成了大大理石的羅馬。帝國繁盛時期的建築,更滲透了奢侈豪華的炫耀風氣,為宣揚和肯定現存制度服務。凱旋門、紀功柱、宏大的會場、浴場、劇場、競技場,以及由枯賣許多石拱構築的水道,都先後建立。
Ⅳ 為什麼很多日文歌都有羅馬發音。日文和羅馬語有什麼聯系么。
羅馬拼音就是有點像我們的拼音一晌銷梁樣,拚鬥虧出來就是那些歌詞的讀音,就比如,日本人說「紅色」會念成「あかい」,它的諧音是「阿卡衣」,那麼它的羅馬音就是宴運「a ka i」
Ⅳ 為什麼日本可以出這么多旋律這么好聽的音樂
因為日本的音樂人專心做音樂,歌手的專業素養高,中國的所謂歌手大多上綜藝或演戲,因為圈錢快。
日本擁有世界最大的實體音樂市場。以2011年為例,其實體唱片市場(僅計算單曲,專輯與音樂錄像帶銷量)之年產值約31億美元,佔世界市場之30%,日本音樂的製作水平在世界范圍內都可稱得上是一流水平。
日本的音樂:
日本音樂分為日本傳統音樂和日本流行音樂兩類。日本傳統音樂,日語稱作邦樂。通常都用「洋樂」做為反義詞,指西洋音樂以外的日本傳統音樂。
相對於西洋音樂的七音音階,近世邦樂是五音音階(僅有do mi fa la si),邦樂的節拍多半為兩拍、四拍的偶數拍子,幾乎沒單數的拍子,且聲樂曲繁多,器樂曲顯少。
Ⅵ 古羅馬音樂真的沒有流傳下來么
故羅馬的音樂一般是用於古典戲劇之中的表演和游吟詩人的誦唱詩歌。抱琴(握橋現在樂徽的樣子)是最主要的樂段局猛器。同樓上的說法,那時音樂口耳相傳所以幾乎未能流傳,但很多唱詞都流傳下來《荷馬詩史》即為代表。所以我們現在追溯西方音樂臘姿史只能從中世紀教會調式開始,才能找到「可聽的」資料
Ⅶ 羅馬音是什麼意思啊 好像日語中為啥會有羅馬音
羅馬音也叫羅馬字。就是日語標記方式的一種。
廣義上說,羅馬字是古代羅馬帝國所使用的拉丁文字。
也就是日語用拉丁文字所做的標識,跟中文拼音差不多(中文拼音也可以算是羅馬字,但因為釋義的不同及語言的發展讀音有所不同)
羅馬字的出現是為了讓外國人更容易更快速地學會日語。
最開始的時候是由葡萄牙傳教士去到日本後在教會中使用了羅馬字來標注日語,之後就形成的葡式羅馬字,後被使用在【葡日字典】里對日語的表識。之後經歷了很多變化,直到現在形成了「平文式羅馬字」。
中文的羅馬字(拼音)也是由於中文難學,為了盡量減少學習時間而出現的。與中文不同的是。中文的拼音只是作為標記使用,而日語羅馬字可以作為正式書寫體。但在日本其實單用羅馬字標注的文字並不太多,只有名字,站名,地名等會用羅馬字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