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怎麼進攻
① 二戰時期日軍是如何攻佔新加坡的
1941年下半年,德軍轉向東線進攻蘇聯,大英帝國本土所受的壓力已逐漸減少,同時日本南下太平洋的意圖日趨明顯。丘吉爾決定派遣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反擊號戰列巡洋艦和護航艦只組成新太平洋艦隊(Z艦隊)奔赴遠東。 12月4日,Z艦隊達到新加坡。 Z艦隊也就是防守新加坡的海軍全部主力。這時馬來半島和新加坡陸軍部隊共有約8.8萬,由英國、澳大利亞、印度和馬來軍組成,帕西瓦爾中將負責指揮陸軍。空軍有約150架老式飛機,如美國淘汰的F2水牛式戰斗機。
日軍的實際戰略目標是盛產石油的荷屬東印度群島(現印尼),襲擊珍珠港也只是戰略支援任務。為取得荷屬東印度,必需要經過英屬的馬來半島。日軍對馬來半島的進攻兵分兩路:一是陸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已經進佔印支南部的近衛師團,從陸上進入泰國,佔領曼谷後,沿馬來半島南下;另一路是山下奉文中將率領的第5和第18師團,分批從海上登陸。新加坡的防禦是針對海上進攻的,岸炮只有極少數可以作大角度旋轉,所以對付後面的登陸毫無用處。此時新加坡還有英、澳、印聯軍約8萬人,糧食彈葯雖較為充足,士兵士氣低落,無制空、制海權。
整修一周後,馬來虎山下奉文向獅城發出了致命的吼聲。42年2月8日晨,日軍炮兵和航空兵對新加坡島上的火炮陣地、機場等設施進行了猛烈轟炸。隨後,近衛師團在新加坡東北角的開闊地帶佯裝登陸,使守衛在東北部的英軍主力第18師不能向其他處調動。2月8日夜,日軍主力第5和第18師團乘沖鋒舟在長堤以西灌木和沼澤地登陸,守在這里的是疲憊不堪且疏於防範的澳大利亞軍。日軍登陸後,著手建立並鞏固登陸場,隨後近衛師團也向西轉移並在登陸場登陸。日軍3個精銳師團並肩向南推進。至2月14日,日軍先後佔領了武吉知馬高地、因保丁水庫和加冷機場等要地,並對城區造成三麵包圍之勢,同時加緊空襲。2月15日,在日軍登陸一周後,帕西瓦爾簽定了無條件投降書,這座「東方第一堅城」落入日軍之手。
帕西瓦爾用了9周的時間最終將大英帝國苦心經營的獅城交給了日本帝國,其中戰略處於被動當然是主要原因,但防禦戰術的失誤也不可忽視的。
② 二戰時日本對中國派兵路線
二戰(抗戰時期)日軍對中國出兵總體戰略上基本是這樣走的,僅供參考:
日本發動「9.18事變」占據全東北後,進而向熱河(現東北、內蒙、河北的部分區域)進犯意圖向華北發展的企圖昭然若揭。於是爆發了「長城抗戰」。戰爭結果,中國軍隊戰敗日軍進入河北,並以《塘沽協定》為基礎組織「華北自治」,實際上是在東北建立侵華基地,在河北構築侵華橋頭堡。河北西可沿長城進犯山西陝西,並進入河南、四川直接包抄中國戰略大後方。河北向南可以入山東、蘇北,逐鹿中原。
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主力兵鋒直指山西和隴海線。
為了防止日軍走外族入侵中國的經典路線:由晉陝越過秦嶺進入四川,或從河南南下突破襄陽、棗陽重關奪取湖北湖南,從總戰略上奪取中國戰略大後方並由西向東包抄中國,國府利用日本求勝心切以及總兵力不足的特點,決定在上海發動戰爭,引誘日軍主力把重點投向東線與我軍決戰。同時嚴令山西進行激烈抵抗。淞滬會戰、忻口會戰爆發。
淞滬戰役國軍戰敗,日軍從重兵聚集的華北分出一路南下,同時在上海登陸的部隊北上,夾擊南京,企圖佔領中國國家首府,導致政府投降由此宣告戰爭勝利。於是,爆發了象徵意義的「南京(首都)保衛戰」。國軍退出南京後,在徐州地區進行了重兵聚集。
「忻口戰役」失敗,日軍緊跟發動攻取山西首府「太原戰役」,中國再次戰敗。日軍大本營決定與國府在徐州進行最後決戰,速戰速決中國戰爭。因此終止了西部挺進轉而進行割據,牽制中國西北重兵集團無法抽調支援中原。
事實上,國府的意圖從一開始就是收縮兵力、財力、物力於四川做長時間抵抗,以時間換空間。為了爭取最多的時間來運送物資和部署兵力,因此繼南京失陷後立即在徐州地區發動了大規模的戰役,即「徐州會戰」,目的還是吸引日軍在東線與我決戰,爭取時間通過長江運輸線把大量物資充實大後方。日軍發現了這一目的立即命進入山西的日軍主力在開封一線掉頭南下,企圖從河南進入湖北直接經棗陽和襄陽插到武漢背後,截斷國府的收縮部署。由此爆發了「蘭封戰役」。
「蘭封戰役」國軍失敗不僅對尚未完成部署西北面空空如也的武漢形成巨大威脅,更直接動搖了尚在進行中的徐州會戰計劃,不得已炸毀花園口黃河河道直接堵截了北路南下之敵,以及尾隨追擊徐州會戰後撤部隊。
自此,國軍長江以北主力撤到了湖北、武漢、大別山地區,而在山東蘇北留下了韓德勤10萬集團軍;長江以南地區在南昌至長沙一線布防,而在皖南留下了顧祝同20萬敵後集團,形成了計劃中的戰略收縮和敵後投子。真正的阻擊日軍前進的「武漢會戰」爆發。
日軍在武漢會戰中被有力阻擋戰役呈膠著狀態。日軍從上海分兵南下,攻佔廣州這個中國軍援港,直接斷絕了中國戰爭物資的來源。國府只得放棄保衛武漢的計劃,更密集收縮軍隊於長沙進行防禦。同時決定開辟新的國際物資轉運通道 --- 經緬甸港口送到臘戍,在中國修建滇緬公路把物資再從臘戍運往國內。
日軍經武漢戰役後,正因為資源和兵力不足,放緩了進攻以鞏固後方。同時國府利用日軍想誘降國府的心理,運用間諜戰拖延時間。於是戰爭在湖北湖南中日雙方出現膠著狀態。
對於四川大門難以攻破,而國府缺糧少彈急需補充的問題,日軍乘勢在南方發動戰役,意圖避實就虛,從南方西進雲南,繞過湖南湖北的長江入川口進入四川。於是爆發了「昆侖關戰役」,以及後來日軍做拼力一搏的「豫湘桂戰役」。但日軍都沒有能夠達到預期的戰略效果,曾短時進入過貴州而最終還是退出了。中國戰場自武漢保衛戰後,一直呈僵持狀態。
日軍為了奪取東南亞的石油維持戰爭,以及改變在中國戰場的膠著態勢,他們利用太平洋戰爭進入緬甸再次截斷中國生命通道,接著一路向北直至被怒江所阻。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終於認識到中國戰場對太平洋戰場的重大意義,主導開辟駝峰航線,從英軍控制的印度把物資送往中國。日軍已經無力逆轉中國戰場的局面。
自此,日軍在中國國內雖然1943年還發動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但已經是強弩之末,取得了一些戰果,終因戰略上無法扭轉頹勢,而最終失敗了。
③ 二戰中,日本是如何侵略中國的
日本妄圖把中國東北變成其擴大侵略戰爭的後方基地。1932年,在中國東北實行「保甲連坐法」,加強戶口調查和報告制度,發放居住證、身份證,把東北人民置於法西斯的恐怖統治之下。為「掃盪」和鎮壓抗日武裝,日軍建立了各級「清鄉委員會」,瘋狂「討伐」東北抗日聯軍。他們把群眾趕出村莊,集中編成「集團部落」,以切斷抗日武裝同人民群眾之間的聯系。到1938年,日本強行在東北建立的「集團部落」有12565個。在建立這些「集團部落」時,日偽當局大批破壞燒毀民房,迫害、屠殺群眾。1937年至1938年2月,日偽當局在偽三江省的樺川縣南部地區燒毀村屯120多個,燒毀或拆掉民房2.4萬余間,殺害與凍、餓死群眾1.3萬餘人,荒蕪土地2100多垧。1941年4月,日本改組了東北的法西斯組織「滿洲帝國協和會」,把它同各級行政機構合為一體,加強對東北人民的恐怖統治。日本還在中國東北建立代號為「731」部隊的細菌研究所,用中國軍民以及朝鮮、美國和荷蘭等國的反法西斯戰士作細菌實驗,共殺害1萬餘人。在華北,日本從1938年底開始推行所謂「治安肅正運動」和「治安強化運動」,在華中推行「清鄉運動」,日軍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實施瘋狂「掃盪」,對抗日根據地實行慘絕人寰的「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為加強對華北地區的法西斯統治,日本還在華北建立法西斯組織「新民學會」,它的各級組織均由偽官吏把持。1939年,「新民學會」成立了1840個分會,擁有245599名會員,到1941年9月底增至3548個分會,674057名會員。據不完全統計,在抗日戰爭期間,由於日本的侵略和殘暴統治,給中國人民造成3500萬人的重大傷亡。
④ 二戰,日本是怎樣從緬甸進攻中國雲南
日本從緬甸進攻中國最主要的是要全面封鎖中國,不讓援華物資進入中國。日本人攻佔緬甸部分區域,部隊在仰光登陸然後攻佔了曼德勒、臘戍斷了中國遠征軍歸路逼使杜聿明的第五軍進入野人山。日軍沿滇緬公路進攻中國但是受到國內部隊阻敵於雲南境內怒江天險,最後形成長期對峙,粉碎了日軍從緬北進攻中國西南大後方的企圖。從出兵緬甸到敗走野人山只有半年的時間,10萬遠征軍傷亡5萬餘人,英軍傷亡1.3萬餘人,但日軍卻只損失了4500人,可悲啊!
⑤ 二戰中,日軍是如何攻佔新加坡的
英軍原計劃在新山州搶築工事,構成新加坡北方屏障,固守待援。但由於英軍前線迅速潰敗,被迫於1月31日將部隊全部撤往新加坡,炸毀新、馬之間的長堤。日軍奪取了除新加坡外的全部領土。
1月31日,日軍下達准備進攻新加坡的命令。2月8日24時,日軍第18、第5師分兩路渡過柔佛海峽,在新加坡登陸。當天,日軍攻佔丁加機場,並推進至天格機場。10日,第5師攻進頻尖。11日,第5、第18師從東、西兩側進攻英軍基地提馬。12日夜,近衛師佔領曼台山。14日,奪取水庫,切斷了新加坡和英軍基地的水源,開始向市區炮擊。15日,日軍進抵新加坡城市郊,英守軍無力再戰。午後,英軍司令官帕西瓦爾中將率守軍投降,至此,印度洋的門戶已經向西敞開。
⑥ 二戰時日本進攻馬來亞的具體作戰計劃是什麼
日軍進攻馬來亞的具體作戰計劃是,登陸部隊主力第5師在馬來亞半島頸部以南實施登陸,主攻方向集中在宋卡、北大年。第56師跟進,在關丹至豐盛港地區登陸,向新山方向推進,協助主力作戰。同時,第18師的倫美支隊在哥打巴魯登陸。近衛師進攻泰國,循陸、海兩路逐次從北向馬來方向進攻。戰役開始第8天,第二批登陸部隊從金蘭灣出發,繼續在宋卡、北大年、哥打巴魯登陸,增援第一批登陸部隊。待進至新山水道一線後,集結全部登陸部隊攻佔新加坡。
⑦ 二戰時日軍進攻東南亞的具體情況是什麼
日本在東南亞發動全面進攻,並且勢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