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海軍為什麼打敗日本
⑴ 清朝最鼎盛時期為什麼會敗給日本呢
人們可以把鴉片戰爭的失敗歸咎於當時清朝生產力的落後,畢竟,英國的工業革命在19世紀中期已經進入尾聲,清英於英國對抗就像是工業國家與畜牧業農業國家的對抗,軍事技術的時代差距是當時任何因素都不能彌補的。
可是,《甲午戰爭》的失敗就不能說是產力的落後了,因為當時的清政府與日本都處於起跑線上,都是靠購買西方武器來打仗的,就拿富和金錢而言,中國當時遠超過日本9倍,這是一個恐怖的數字,為什麼這樣強的經濟實力,還是敗給了日本呢。,原來當時清政府為了穩固政權,硬是把可用於國防建設的金錢用來防止國內自己的同胞暴亂,給慈禧修繕圓明園,用於慈禧誕辰的開銷了。
就算是這樣清朝還是有能力建設了北蔽嫌洋、南洋、福建、廣東四個水師,其中艦船超過82隻,水雷艦25艘,總噸數超過85000噸,其中一部分主戰艦從德國、英國著名艦船廠購買。值得一提的是北洋水師,是中國清朝後期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同時也是中國清代政府建立的四支近代海軍中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一支。當時排名世界第九,實力曾是東亞第一,。
為什麼還是打不過日本呢,因為由於清朝海軍後勤系統腐敗,蔽陵主要表現在當時兵工廠製造的炮彈質量太差,以次宏並戚充好成為普遍的現象,在戰爭中炮彈竟然無法裝入炮堂之中,士兵需要拿著搓來搓掉毛邊,更有甚至許多炮彈中竟然放了沙子,導致不戰而敗。更是有內部斗爭,導致1894年威海衛之戰中,北洋艦隊孤立無援,困守劉公島長達一個月余,抵住了日本聯合艦隊7次進攻,而援兵遲遲不到,最後全軍覆沒。
⑵ 中日甲午戰爭清廷為何會戰敗,兩國海軍之間的差距在哪
中日甲午戰爭是一場 “國運對賭”的戰爭,這一場看似清政府必勝之戰,卻輸得一塌糊塗,盡管清政府已經擁有北洋水師這雹段樣亞洲第一的海軍,而這對於清政府來講,卻是一場從一開始就註定會敗 的戰爭。
兩國建立海軍根本目的不同清政府的海軍與日本的海軍幾乎同時代而建立,在同一歷史背景下,最初的動機、前期准備工作:如設廠造船,培養人才、購買戰艦等都有許多 相似之處,但兩國的戰略目的卻差異明顯。
所以中日甲午海戰的失敗,看似偶然,其實必然。
⑶ 甲午戰爭參戰清軍達63萬,戰敗因什麼呢
甲午戰爭參戰清軍達63萬卻依舊戰敗,戰敗原因主要有冊明以下幾點:
最後,依賴求和也是甲午戰敗的重要原因。當時,慈禧太後是真正掌握實權和話語權的人。她是主和派,見到帝國主義來勢洶洶,她自己先慌了神,最早派出了李鴻章去與之談判。即使後來有些許的戰爭勝利,慈禧也絲毫沒有堅守到底的意思,而是更加急迫地求和。最終她也是答應了對方的各種不公平的條件,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當時的大眾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帝國主義侵犯中國越來越猖狂。慈禧等人不僅不積極抵抗,反而一再退讓,卑微求和,歷史永遠不會原諒他們。
⑷ 中日甲午戰爭清廷為何會戰敗,兩國海軍之間的差距在哪
甲午中日甲午戰爭是一場“民族運動對賭博”的戰爭,看似是清政府的勝利,實則徹底失敗。雖然清政府已經有了亞洲第一海軍,比如北洋海軍,但這是一場從一開始就註定要失敗的戰爭。
中日戰爭紀念館保障展品
日本方面,1870年就明確指出,要建立一支裝備精良、超過英國的海軍。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日本提出了一個“八年計劃”,花費2664萬日元,將大大小小的船隻和魚雷快艇數量增加32艘。為此,日本將煙酒業的所有稅收都用作軍費。日本為了提高軍費,發行海軍債券,甚至皇室還削減了溫飽,發動全國各地貴族和富人捐款。並下令將政府官員工資的1/10用作海軍軍費。
在日本政界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甲午戰爭前日本共有31艘軍艦和24艘魚雷快艇,總排水量63373噸,正在製造6艘排水量3330噸的軍艦和兩艘排水量165噸的魚雷快艇。
北洋海軍“致遠艦”
兩國在如何使用海軍上的看法不同,清政府將“制海權”拱手相讓
在海軍的使用中不是進攻就是防守。它的根本目的是控制大海,採取什鏈迅么樣的攻勢決定了它能否奪取大海。
清政府對海權完全沒有概念,包括李鴻章在內,海軍的定義只是“鎮守”,可以保衛領土,不需要主動進攻。豐島海戰中,北洋水師提督丁率領10艘戰船主動出擊,李鴻章卻為了保船讓他把握住了進退的機會。雖然李鴻章手下很多官員主張變防禦為進攻,甚至公務員提出兩國開戰誰掌握“海權”誰就贏,但這些建議
日方提出了“作戰總方針”。第一,如果海戰贏了,軍隊掌握了黃海的海權後直接進攻北京。第二,如果海戰失敗,就撤退到平壤,艦隊維持在朝鮮海峽的海上控制權,方便軍隊增加兵力。第三,如果海戰失敗,海權被清政府獲得,那麼所有的軍隊都會撤到朝鮮。因此,日本認為,這場戰爭的關鍵是誰獲得了海洋控制權。兩國之間的文化差異導致了海戰的不可避免的發生
中國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我們的祖先在塑造人物的時候,提倡“為武而戰”,“兵不侵”,提倡“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軍事境界。幾千年來,對和平的追求讓中國習慣了預防。比如長城就是防禦的象徵。在漫長的歷史中,中國以這種防禦性的意識形態,使其人民與和諧的鄰國建立了和平繁榮的關系。但在19世紀,清政府並沒有繼承和發揚國防政策,反而變得保守僵化。
阿哈瓦基地布局
中國背靠高原草原,東臨大海,地理空間廣闊,物質資源豐富,可以實現自給自足,使中國形成了重農輕商,以手工業和農業為主的社會結構。人們形成了有錢就是安全的思想,而沒有想到海洋,中國的邊防一直不重視海防,形成了重土輕海的觀念。晚清政府對來自海上的危險反應消極。海戰發生時,它想到的是海防而不是海權,不重視西方海軍戰術的研究,對海軍戰略缺乏足夠的認識。
日本是一個島國,經濟孤立,空間狹小,資源有限,決定了其對外依賴尋求資源,形成對外擴張的進取意識。島國的地理位置使得日本需要海權的安全感,所以日本在海上有很強的進取心。
日本明治天皇
對於海外需求,日本明治天皇以強兵為富國的前提,以大力發展海軍為頭等大事。在這種思想下,日本建立了進攻性海軍,以控制海上霸權,控制東亞乃至世界。
甲午戰爭前30年,清政府和日本處於同一立場,兩國發展既有機遇,也有挑戰。此時,世界各國海軍正在從帆船向蒸汽船和裝甲船過渡。海軍的實力建設取決於統治集團的眼光和素質。
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的20多年間,清朝也抓住機遇,建設海軍,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一度領先日本。但最終清政府腐朽短視,錯失百年難得的機遇,阻礙了海軍的發展,使得清政府的海軍信心不足,防禦趨於被動和薄弱。
所以甲午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看似偶然,實則必然。
⑸ 亞洲第一的晚清海軍為什麼會在甲午戰爭中慘敗呢
甲午戰爭,晚清慘敗日本,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最桐睜恥辱的一幕之一,也是清朝最終滅亡的導火線,自此以後,我國延續千年的對亞洲的絕對宗主地位就此瓦解,積貧積弱上百年。很多人對甲午戰爭失敗的解釋是晚清自鴉片戰爭以後戰鬥力本來就非常的弱,而日本經過改革實力超強於大清!
⑹ 分析晚清與日本淪為國恥「甲午海戰」究竟敗在哪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以清朝的慘敗告終。後來者分析這場戰爭時,常會說,清朝北洋艦隊軍力強於日本,失敗是由於清 *** 腐敗無能,軍紀渙散,軍費被慈禧挪用等等因素導致。誠然,以上這些因素確實存在,也確實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北洋水師的失敗,然而,深層次的原因卻不僅僅如此。
要理解甲午之敗,首先得了解我們的「壞鄰居」日本的民族性,其一心想要侵佔我國,妄圖稱霸世界。更加重要的是,他們尚武好戰。日本時刻做好對外作戰准備。早在唐朝時,日本發動了侵略唐朝屬國百濟,新羅(今韓國)的戰爭,後被唐軍在白江口擊退。
至明代中期,日本又兩次發動入侵明朝屬國朝鮮的戰爭,均被明朝擊退,此外,日本倭寇對中國沿海地區進行了長達兩個世紀的滋擾,再到1895中日甲午海戰。後面的大家都熟悉了,1910侵略朝鮮,1931入侵東北,1937年全面侵華戰爭。由於日本地處太平洋地震帶,時刻處於危機之中,日本但凡有機會,就會對外侵略,這樣的民族性即便在今天,也沒有改變。
再來看清朝時中國蔽岩的民族性,閉關鎖國自以為是,因此從來不強調輸出,文化上的優越感使清朝始終相信自己是天下的中心,認為領邦應該四海來朝,再加上晚清由來已久的傳統儒家道德觀,對周邊各國奉行的都是你給我朝貢,我給你保護的心態,有誰欺負你報我大清名兒的策略,很少去入侵他國。
清朝的這種民族性導致的結果是,在歷史的兩千宏鍵御年裡。清朝之前都強於日本,但是歷史上中原王朝比日本強的時候,沒有侵略他們,甚至幫助他們(語言和體制都是),一旦他們強於我們,馬上反咬一口。是的,日本就是這種白眼狼。
理解了這種民族性之後,我們回到甲午的問題上來。這種民族性的差異在這場戰爭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具體來說,就是戰略問題,這也是甲午海戰敗北的真實的,深層次的原因。
清朝的洋務運動和日本的明治維新,幾乎是同一時期進行的。日本在這一時期,可算是卧薪嘗膽,放低身段,虛心學習列強先進的科技和體制。這是真正的學習和變革。清朝的學習呢,則是一種天朝上國的心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根兒上,還是覺得自己牛。
學習只是為了可以自保,缺乏進取心。所以,清朝買來軍艦後,自認為已經亞洲無敵,於是可以安心繼續做天朝上國的美夢了,而日本呢?不斷學習,不斷進取,到甲午海戰時,日本仍然在不斷購買和建造新艦,甚至大批日本婦女下南洋當 *** ,賺取外匯用於買軍艦。而北洋水師,已經有七八年沒有購買新船了,更不談自己建造了!
慈禧為什麼挪用軍費?一個原因是,說到底,還是覺得這個夠用就行了,沒有必要深入的去研究和發展。清朝的軍艦買回來,覺得可以自保了,高枕無憂,沒有想過要去入侵誰,而日本呢?
北洋水師最大的兩艘軍艦「定遠」「鎮遠」號,於1887年由國外買回來,而日本,1888年開始,隨即開始委託法國建造了三艘專門克制「定遠」「鎮遠」的「嚴島」「橋立」「松島」號,這三艘艦分別在1891-1894年期間建造完成,可見日本之處心積慮。日本對於科技是真正的重視,清朝則截然不同。
說了這么多的清朝民族性的東西,回來看看甲午海戰中日真正的力量對比。當時清朝海軍號稱世界第六亞洲第一,日本排在亞洲第二,很多人由此說甲午海戰日本以弱勝強雲雲。事實真是如此嗎?其實這個排名比的是噸位,而且清朝是四大水師都算進去了,而實際參戰的僅僅是北洋水師,而日本,可是整個聯合艦隊出動!這還僅僅是噸位,還沒算性能上的天差地別。
具體到甲午海戰實力對比是這樣,清朝對日本:參戰艦數12對12,總噸位34000噸對41000噸,總馬力42000匹對69000匹,編隊航速10節對14.5節,大口徑火炮58門對104門,速射炮3門比97門,每分鍾可發射炮彈數23發對232發。
結果令人大吃一驚,這完全是兩個級別的較量。而實際上,我們說的腐朽落後的清軍,命中率居然還高於日軍一倍左右!軍事科技的鴻溝不是人力或者精神所能逾越的,而這種科技鴻溝,在同時維新的中日身上怎麼會如此大?
筆者以為作為日本千百年的鄰居,了解日本的歷史,知道日本的民族性,不難知道日本就像一隻躲在暗處的狼,你強的時候,它遠遠看著,等你受傷了,它就會毫不猶豫的撲上來咬你一口,對於這樣的民族,永遠不能大意,在比它強的時候,甚至不能憐憫,因為它不懂得感恩,亮攜要麼遠遠甩開它,要麼「你懂的」。
⑺ 清朝的北洋水師為何會在甲午海戰中敗給日本
當代人普遍將北洋水師在甲午戰爭中戰敗的根本原因歸結為清政府政治上的腐敗無能,北洋陸海軍將領指揮不當,海軍武器裝備落後,缺乏快速巡洋艦和速射炮,陸海軍協同作戰不利等等。
具體到各個戰役,則認為,豐島海戰中,北洋水師將領輕敵,護航軍艦力量單薄,寡不敵眾;黃海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在總噸位、航速、速射炮等方面占優勢,敵強我弱,北洋水師難逃厄運;威海衛保衛戰中,清軍陸軍未能擊退從榮成登陸進犯的日軍,致使炮台失守,加上援軍未至,北洋水師遭到日軍水陸夾擊,殘部最後被迫投降。
其實,北洋水師在總噸位、航速、速射炮、新式艦船方面雖然不及日本聯合艦隊,但是在裝甲艦防護能力、克虜伯大炮射程威力和炮台工程技術方面佔有一定優勢,並非完全不堪一擊。
黃海海戰戰至最後,北洋水師巨炮均受傷,定遠只有三炮,鎮遠只有兩炮,尚能施放。威海衛保衛戰,炮台上的火炮一旦被日軍炮火擊壞,也只能放棄和作廢,鮮有能自行修復的。
最後,北洋水師艦艇彈葯配置不足也是海戰失利的另一大因素。
據統計,在定遠和鎮遠發射的197枚12英寸口徑炮彈中,半數是固體彈,不是爆破彈。在黃海海戰的最後階段,日本聯合艦隊向東南撤退,北洋水師兩艦追擊,相距二三海里處,日艦本隊調頭應戰,當時的的炮戰相當激烈,然而鎮遠射出48發炮彈後彈葯宣布告竭,之剩下12英寸鋼鐵彈25發,榴彈已發都沒有了,定遠的情況也是如此。
那麼,彈葯不足的情況是不是應該歸結為當時負責供應彈葯的天京軍械所呢?其實,在1894年12月,查驗北洋水師的彈葯情況,存庫炮彈中,僅開花彈就有3431枚,供305毫米口徑炮使用的油403枚,210毫米的油952枚,150毫米1237枚,120毫米362枚,6英寸的有477枚。而在黃海海戰後,又撥付給了北洋水師360枚開花彈。
然而,這批開花彈並沒有用於黃海海戰!
為什麼不用,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這些開花彈沒有在艦上。而之所以不在艦上,主要責任在丁汝昌身上。中日雙方開戰後,丁汝昌執行李鴻章保船制敵的方陣,消極避戰,心存僥幸,以至於出海護航時連彈葯都沒帶足,致使北洋水師在彈葯不足的情況下與日艦進行了一場長達5個小時的海上會戰,結果極大地影響了戰鬥力的發揮,也加重了損失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