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怎麼成為工業國家
A. 日本的工業在明治維新之後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日本在明治維新完成後工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這當中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為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兩部分。
從內部原因上來說:
幕府統治早已腐化,不得民心。早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國內就出現了反對幕府統治的呼聲。日本擁有著獨特的地理條件,身為一個島國,面積狹小,因此無論是政策還是技術都比較容易普及全國,並且狹小的地理環境也使日本比較容易形成統一的市場環境。這些條件為之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推動了之後工業的發展。
從外部原因上來看:
當時世界處於自由競爭資本時期,顯然,相對於日本來說,疆域廣闊中國的吸引力更大,
所以西方列強在掠奪資源的侵略過程中將主要力量放在了中國,這為之後日本的發展營造了一個相對有利的國際環境。
總結:
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頁,它為日本政治、經濟的近代化發展掃除了障礙,為日本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這次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當時有利的國際環境以外,還有日本內部的歷史原因。
這場改革告訴我們在改革時不可盲目借鑒,在學習先進技術時要有選擇、有批判。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要舍棄文化本身消極落後的部分。
B. 20世紀60年代以來,日本是怎樣調成工業布局的
20世紀60—70年代,日本的鋼鐵、電力、機械和石油化學等基礎工業設備投資向巨型化、大容量化發展,增強日本工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同時,日本獨創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日益增多,在民用消費品領域(特別是高檔家用電器等)尤為明顯。到20世紀70年代初期,日本在生產技術上達到了世界水平。1965年以後,日本的對外貿易繼續大幅度增長,在對外貿易方面已基本上可保持順差局面,並呈穩定增長趨勢。外貿順差的結果導致了日本資本輸出的迅猛增長。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促進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日本資本輸出主要集中在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投資范圍遍及輕紡、化學工業等,由於日本資源匱乏,缺乏重工業發展所需的礦產品,所以,對采礦業的投資比重最大。日本向礦產資源豐富的第三世界國家轉移先進的采礦技術和資金,再將生產出的礦產品返出口到日本國內,扶助重工業的發展。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企業對海外的直接投資開始快速增長。這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尼克松沖擊」、石油危機、總需求增長的減速使日本國內維持高速經濟增長的條件逐漸喪失。日本重工業遭嚴重打擊,耗能型的重工業向節能型改進,同時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下降。勞動密集型的組裝加工產業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上升。二是由於貿易摩擦,如北美和歐洲汽車市場的案例,而將生產轉移到海外。三是由於日元匯率走高而將生產向海外轉移,特別是電氣和電子產品的生產商,為尋求高質量、低成本的勞動力紛紛將生產轉移到東南亞和中國。四是為了開拓需求增長潛力大的市場(如中國)而將生產設施轉移到其他國家。這一時期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資大部分流向北美和歐洲。
20世紀80年代,隨著日本人口高齡化社會問題加深,勞動力老化現象日趨嚴重,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消費品市場增長乏力,日元升值且在國際匯率市場上幣值極不穩定。上述種種因素導致老的組裝加工業在日本漸失生存與發展的比較優勢。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組裝加工業開始加快向海外轉移步伐,轉移的方向是歐美和東亞。
進入20世紀90年代,日本直接投資的重心已轉移至東亞和中國。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日本對歐美投資不斷減少,對東亞投資卻逐年上升。自1993年開始直接投資表現為「清一色亞洲格局」。日本對亞洲的投資雖然在整體規模上不如其在美、歐的投資,但始終保持比較平穩的上升態勢。這是因為日本在美、歐的投資存量很高。日本對亞洲海外投資的案例數在整體上高於日本對美、歐的投資案例數。這就表明,由於近年來東亞各國經濟飛速發展,東亞各國政府通過制定相關法律、政策營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使得亞洲吸引日資的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但值得關注的是,日本對亞洲投資的案例數與日本對歐洲海外投資案例數的變化趨勢成顯著的反向關系。這可能是由於日本一改以往利用豐富廉價勞動力為主要目的的投資活動,開始轉向偏重於注重亞洲需求的快速增長和轉化。此外,以降低成本為目的的海外投資,在產品特色化分工、工序間分工方面獲得了實質性發展,並有將部分產品設計、研發中心轉移到東亞、中國的趨勢,而非歐洲、北美。
C. 日本什麼時候有農業國變為工業國
明治維新之後
明治維新是指19世紀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沖擊的背景下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面西化與現代化改革[1]運動。這次改革始於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進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經濟上推行「殖產興業」,學習歐美技術,進行工業化浪潮;並且提倡「文明開化」,社會生活歐洲化,大力發展教育等措施。這次改革使日本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2]道路,對亞洲鄰國造成了沉重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