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時期日本稱為什麼
❶ 日本在唐朝叫什麼名字東
從中國的史書里來找。
中國史書:一說是日本自己改稱;另一說是武則天改稱,時間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
前者,倭國自己改稱,見於《舊唐書·東夷·日本國》,其文曰:「日本國者,倭國之別種也。以其國在日邊,故以日本為名。或曰:倭國自惡其名不雅,改為日本。」此即指出有兩種說法:一為依據其地理位置,以為在太陽的(東)邊,所以改稱為「日本」。杜佑《通典》卷一八五《邊防典·序》注說:「倭國一名日本,在中國直東。」同書《邊防典·東夷上·倭》也說:「倭一名日本,自雲國在日邊,故以為稱。」另一說法,以為原來用「倭」字不雅而改稱。但《唐會要》卷一百《日本國》條曰:「日本,倭國之別種。以其國在日邊,故以日本國為名。或以倭國自惡其名不雅,改為日本。或雲日本舊小國,吞並倭國之地。其人入朝者,多自矜大,不以實對,故中國疑焉。」《新唐書·東夷·日本國》的記載與《唐會要》雷同,但與《舊唐書》稍異,其文曰:「(高宗)咸亨元年(670),遣使賀平高麗。後稍習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國近日所出,以為名。或雲日本乃小國,為倭所並,故冒其號。使者不以情,故疑焉。」此即指出改稱「日本」的原因有三種說法:近日所出或惡倭名不雅兩說,均同《舊唐書》,時間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這時日本第七次遣唐使,以河內鯨為使至唐賀平高麗。惟《新唐書》認為「惡倭名,更號日本」一事,是在「咸亨元年(670),遣使賀平高麗。後稍習夏音」的結果,也就是更號為日本的時間,至少在咸亨元年(670)以後。但從其他諸書的記載看來,670年倭使還沒來賀平高麗之前,在國內似已經先改用「日本」,所以「使者自言」 「自雲」。至於近日所出之說,又見於《三國史記》卷6《新羅本紀》文武王十年(670)十二月條曰:「倭國更號日本,自言近日所出以為名。」當取材自《新唐書》。
❷ 中國唐代時日本叫什麼
東瀛 倭人 倭國 扶桑
國名由來
最早對日本有確切記載的歷史著作是東漢史學家班固寫的《漢書》。該書《地理志·燕地》稱日本列島為「倭」,當時日本列島的人接受了這一稱呼。公元645年(大化元年)日本孝德天皇即位,通過大化革新,完成了日本全境的統一,將國名正式定為日本國。倭更名為日本。《新唐書·日本傳》中有記載:咸亨元年(670年),倭國遣使入唐,此時倭國已「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可見,日本得名老胡與日出有關系,至少在公元670年已改用現在的國名。
中國文人過去喜歡稱日本為「東瀛」或「扶桑」。首含斗「東瀛」者磨一看就知,是東面的海洋國家,而「扶桑」據說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里的「太陽樹」,因為日本在最東面太陽升起的地方,所以稱之為「扶桑」。
❸ 日本人為什麼稱中國為唐土和漢土
首先,我們得知道日本這個民族的特點:總是向強國學習。比如近代日本向西方學習一樣。至於日本人為什麼稱中國為唐土和漢土。則是中國當年的唐王朝。安史之亂以前,唐朝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當時的朝鮮為三國時期,百濟統治者用於日本血統,新羅當時臣服於大唐,而百濟和日本為盟友。他們兩國發生戰爭的時候,日本集全國之力侵入朝鮮半島和唐軍對陣。結果日本慘敗,特別是海軍盡沒。自此日本開始向唐朝學習,派遣唐使到唐朝。
所以中古時期日本在政治、經濟、文化、生產生活各方面受到中國唐朝的深刻影響。
一、日本學習中國隋唐制度進行「大化改新」,日本逐步建立起封建制度。日本頒田制度效法中國的均田制,日本也有租庸調制。仿照隋唐的官制,改革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參照隋唐律令,制訂了《大寶律令》。
二、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設完全模仿長安。日本的建築風格也是學習中國唐朝。日本的法隆寺、唐招提寺都是效法唐代建築的典範。
三、日本留學生吉備真備和學問僧空海和尚,仿照漢字創造了日本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大大推動了日本文化的發展。
四、日本人的生活習尚、節日風俗,也都受到唐朝的影響。唐詩廣泛流傳,深為日本人所欣賞。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的詩,尤為受到喜愛。日本士大夫熱衷學習中國書法。日本宮廷愛用唐式菜餚。日本吸取了唐朝的樂制,並派留學生學習唐樂。唐朝的繪畫也深受日本人的喜愛,唐人繪畫經日本畫家仿效摹繪者,稱為「唐繪」。
五、社會生活方面:唐人打馬毬、角抵、圍棋等體育活動,亦先後傳入日本。日本人學習改進唐朝的飲茶方法,形成獨具特色的茶道。唐服傳入日本為日本人所喜愛,經改進為「和服」。端午節、重陽節,都由唐朝傳入日本。
總之,唐朝是中國和日本的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達到空前繁榮的時期。日本從博大精深的唐文化中吸收、借鑒,參考、改良,其影響深遠至今。
所以日本人習慣將中國稱之為唐土和漢土。
❹ 唐朝稱呼日本為什麼
日本。三國時期魏國皇帝曹睿曾御封當時日本的君主卑彌呼為親魏倭王。直到7世紀後半葉(唐時期),倭國對外國號修正為日本。
從東漢到隋以前,朝廷和倭國總體上講是冊封與被冊封關系。《宋書》上記載,倭王贊死後,珍、濟、興、武四個繼任者都曾經遣使貢奉,並求朝廷授予倭國自己提出的封號。7世紀初,倭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國力的增長也使得當時倭國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這種變化體現在了當時隋倭兩國的交往當中。《隋書·東夷傳》「倭國條」記有倭國的國書:「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雲雲」。唐高宗時,倭國還與唐發生戰事。
倭國從決定修改對外使用的國號,主要原因是因為覺得自己的國名不雅,原因是因為中國古代,中華民族對周邊少數民族有「夏民居中, 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的概念,倭國人認為自己的國家的地理位置「近日所出」。所以,更改國名為「日出之國」,即日本。
倭國從決定修改對外使用的國號到向唐朝通告更號事宜再到最終獲得唐朝的承認,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了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
(4)中唐時期日本稱為什麼擴展閱讀
白江戰役倭國慘敗後,最遲在天智八年(公元669年),倭國已經決定把對外的國號改為日本。至於改號的原因,往遠說,可能是與隋唐以來倭國爭取對等外交的願望有關;往近的說,也不排除通過改變對外的國號來消除白江戰役後其在東亞國際格局中的消極影響這種可能。
所以,在公元668年高句麗被唐所滅之後,日本在公元669年遣使入唐朝賀,這次遣唐使在朝見唐朝官方時,很可能就已經向唐朝提出倭國對外改稱「日本」的事。此事在《古今圖書集成》上有記載:「咸亨元年,倭人始更號日本,遣使賀平高麗。」
但是,倭使的提議可能最初並沒有被唐朝所承認,有日本學者認為是日本國內有意篡改了公元671年唐朝國書中「倭王」的稱謂。天武天皇上台後,中斷了與唐的外交關系。只是到了文武天皇大寶元年(公元701年),日本才決定與唐朝恢復外交關系,派出了以粟田朝臣真人為首的代表團使唐。
可能正是從此次往來開始,中國朝廷才正式承認了日本這個國號。由於當時是武則天主政,所以才有唐人張守節《史記正義》上「武後改倭國為日本國」的記載。
❺ 唐朝人把日本稱作什麼,不是扶桑吧
「倭國」,實際上中國古代大部分時間都稱日本為「倭國」
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史將其國名改為日本,意核喚為「太陽升起的地方」其後沿用,成為日本的正式國名。《新唐書·日本傳》中有記載:咸亨悶世元年(670年),倭國遣使入唐,此時倭國已「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 。《二十四史》中的《舊唐書》記載日本人由於不喜歡「倭國」的名稱,因此將國家的名字改作「日本」螞氏肢。而在公元8世紀的《史記正義》中又有另一說法,指武則天命令日本將國名改作「日本」。
在漢語中,「扶桑」、「東瀛」也是日本國名的別稱。
❻ 日本在唐代叫做什麼
提起歷史,我國在古代的面積與現在完全不相同。我國在古代的地域面積是十分廣闊的,擁有著許多附屬的小國,比如今天的朝鮮與日本,那麼你知道日本在唐朝時叫什麼嗎?
唐朝時期不僅是我國軍事力量的一個頂峰,也是文化禮儀的一個頂峰,其文化傳播度流傳其他國家,讓其他的很多國家認識到我國的存在,也學習我國的文化。因此有喜歡的朋友可以去研讀一下唐朝的歷史,這可以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❼ 日本在唐代被稱為什麼
日本在唐代被稱為倭。
日本古稱西潘戈
在隋唐以前日本稱為倭國
後來,有些中國文人過去歡稱日本為「東瀛」或「扶桑」。
東漢稱倭國、三國魏國稱邪馬台國,前兩者時日本不是統一國家,有近70—100個國家,其實應稱為部落,邪馬台為大部落有實力的,地點在今日的北九州地區。後唐稱扶桑國,東瀛是指方位地區。
❽ 唐朝時稱呼日本為什麼
硫球不是日本也不是台灣,而是指太平洋琉球群島上曾建立的硫球國,硫球一度是古代中國,日本爭奪的附屬國.
唐武則天時,日本的稱呼由倭改為日本.
我國古代,起先稱日本為「倭」,較早見於文獻的有:蓋國在鉅燕南、倭北。倭屬燕。(《山海經·海內北經》)成王之時,越裳獻雉,倭人貢暢。(王充:《論衡·恢國篇》)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雲。(《漢書·地理志》)自西晉陳壽在《三國志》中為倭立傳以來,史不絕書,中國人對東方海中倭國的情況,逐漸有了具體而深入的認識,中日兩國的友好往來也益見頻繁起來。
我國古代何以最初稱日本為「倭」,上引文獻均未作說明,按「倭」字早已有之,如《詩經·小雅·四牡》雲:「四牡��周道倭遲。」《說文》釋倭:「順貌,從人,委聲。」有人說,倭字從人又從禾、從女,蓋由倭人素以稻米為主食,女多男少而來。這種解釋,顯然是一種無稽之談,純屬附會。一些學者認為,古之稱日本為「倭」,可能同「匈奴」、「鮮卑」一樣,只是一種音譯;因為日本民族稱「和」,「和」為「倭」的諧音字。這個說法,似乎比較有道理。
然而,現在日本語中的「和」、「倭」二字均讀為yamato,與「和」、「倭」二字原來的發音迥異,這又作何解釋呢?
在日本語中,「倭」讀為yamato實始於日本現存最早的古史《古事記》(公元712年)和《日本書記》(公元720年),二書均為安萬侶所著,比我國最早記載日本「邪馬台」王國和「卑彌呼」女王的《三國志》晚了400餘年。安萬侶誤以為《三國志》所載「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就是日本傳說中的神功皇後,但神功皇後與卑彌呼的年代不符,於是將神功皇後以及她以下諸皇的年代拉長,以合卑彌呼的生活年代;《三國志》說邪馬台王國的人「壽考或百年,或八、九十年」,這或許就是安萬侶任意拉長的根據。日本古史紀年與中國史籍相符始於推古天皇十五年(公元607年)小野妹子遣隋一事,此前32代(神武天皇至崇峻天皇)純屬口頭傳聞,那時既無文字,又無歷法,怎麼可能有精確的歷史紀年呢?所以,日本國內研究日本古史的學者,關於崇峻天皇以前的歷史,寧肯相信中國正史的記載,也不輕易引證日本古史中那些傳說。
既然安萬侶誤認為神功皇後就是卑彌呼,而卑彌呼的都城是邪馬台,於是神功皇後的都城也變成邪馬台了。這樣,日本平安朝奠都以前歷代天皇所居的畿內即「大和」地方,只好與九州島的邪馬台合二而一。而中國原來稱「倭」,日本素來名「和」的這兩個字,在發音上非讀yamato不可了閉乎。日本語「倭」、「和」二字之所以要改變原來的讀音,其奧秘就在這里。至於安萬侶這樣做究竟出於什麼用心,那不是這里所要探討的問題。
至唐代,中國始稱「倭」為「日本」。在《舊唐書·東夷傳》中,「倭」與「日本」分列並敘,《新唐書·東夷傳》則單敘日本,不再有「倭」的名目,並對轎緩悉改「倭」為「日本」作了如下的說明:
咸亨元年,遣使賀平高麗。後稍習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為名。或雲日本乃小國,為倭所並,故冒其號。使者不以情,故疑焉。
《新唐書》為宋歐陽修、宋祁等所修,以上說法當有所據。從這段話看,「倭」改國名為「日本」當在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以後。然而,為什麼要改國名,以及取名「日本」的緣由,其說是值得懷疑的。
為什麼要改「倭」為「日本」呢?說是倭國派到中國的使者略懂「夏音」(漢語)之後,發覺「倭」的含義不好,此後就改稱「日本」了。如前所述,中國古人稱日本為「倭」,原本只是「和」的音譯,本身並無貶義,所以,以其「惡」的說法難以置信。
再是說倭人改國號為「日本」,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國家的地理位置「近日所出」。這種說法也值得懷疑;因為認為日本「近日」,那隻能是中國人的觀念———日本在中國東方遙遠的海上,從視覺上感受,似乎正在太陽升起的地方。《山海經·海外東經》說:「�谷哪拿上有扶桑,十日所浴。」《淮南子·天文訓》也說:「日出於�谷,浴於咸池,拂於扶桑,是謂晨明。」身居日本列島的人,並不見太陽從本土升起。因此,說日本是「日之所本」這種觀念只能產生在中國,後來日本人這樣說,也顯然是受了中國觀念的影響。
還有一種說法是倭國附近原有一個小國叫「日本」,為倭所吞並,後來倭國遣唐使者便對中國人冒用「日本」這個名稱了。這一說法,當時就很可疑,更不足為據了。
倒是唐人張守節的《史記正義》提供了一條罕為人知的證據,或許有助於解開「日本」國名來源之謎:「武後改倭國為日本國。」(《史記·五帝本紀》張守節《正義》)原來,倭國是遵照唐代女皇武則天的意見才改國名為日本的。張守節系玄宗時人,離武後統治時期不遠,他的說法當有所據。如果此說確定無誤,以上種種疑惑也就不復存在了。
❾ 唐朝時日本叫什麼
我國古代稱日本為「倭」或「倭國」。公元五世紀,日本統一後,國名定為大和
❿ 請問"日本"在我們唐代時叫什麼
1、在唐朝的時候,日本叫扶桑,在明朝早期的時候叫東瀛。
2、日本的君主稱為「天此皮皇」。第一個應用「天皇」這一稱號的,應該是在推古朝攝政的聖德太子吧。他在遣小野妹子給隋煬帝的國書中寫道「東天皇敬白西皇帝」,曾引起過隋煬帝的怒火。之前都以的日本統治者「王」或「大王」作為稱呼。我國《宋書·蠻夷傳》里所記載的「倭五王時代」中的「倭贊、珍、濟、興、武五王」,即是指自仁德天皇起至雄略天皇止,除履中天皇外的五位日本統治者。
日鏈扒游本國君使用天皇稱號大概是在唐朝時期。唐高宗曾使用天皇稱號,與天後武則天並稱二聖,棚銷這可能影響到日本天皇稱號的採用。日本天皇最早文字記載是673—688年前後天武天皇的《飛鳥凈御原令》。在日本的歷史上,出現天皇的稱號以後,還有天皇和皇帝的稱號並用的。到了近代明治元年(後,日本致外國首腦信件、國際條約批准書、宣戰詔書使用的還是皇帝稱號。從1936後,對外就完全使用天皇稱號了。
從唐到清,中國一直沒有承認過它的天皇地位,1895馬關條約時,中國因為強烈抗議,條約上也沒有出現過『天皇』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