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戰死的日本人埋在哪裡
1. 2戰日本侵略中國,在中國死的日本人屍體放哪去了
大部分尤其是在早期,會被同伴火茄啟櫻化後將骨灰帶回顫叢國內
後期就不行了,很多屍體旁如被拋棄,被當地人就地掩埋
2. 日軍在大興安嶺埋藏了寶藏真的假的
在最初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民國政府選擇不抵抗政策,這導致東三省很快就淪陷了。日本在東三省站穩腳步之後,很快侵略全中國的野心就顯現出來了。在中國無下限的燒殺搶奪,無數的珍寶被他們搶走運回了日本。這筆財富讓他們在戰後很快就恢復了過來。因為資金龐大,所以還有一部分沒來得及運走。
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日本老兵說,他們知道那些黃金在哪裡,但是因為涉及到軍事機密,所以他們不能說。
怕不是裡面藏著什麼不可見人的東西,怕我們揭開的罪行,所以日本老兵不敢說。只要東西在中國,總有一天會被找到。是我們的總局是我們的,誰也搶不走。
對此各位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3. 為什麼抗日影視劇都說把小日本趕出中國,沒有說讓他們死在中國
即使按照日本方面的統計,抗戰時期死在中國的日本人也不會低於100萬。可能中國人覺得日本人比較骯臟,殺的正猛太多埋在中國一方面浪費人力物力,另一方面會污染環境,還有中國人也不願意多造殺孽(畢竟中國舉桐橋是佛教國家),所以後來提出把他們趕出中國吧!
僅是我個人猜測,不一定準確啊!
另外,有的影視劇叫《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一個鬼子也不留》輪清,明顯是要殺光的節奏啊,不存在趕出中國的想法,就是要殺光的。
4. 有關中國抗日戰爭的資料
抗日戰爭,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
戰爭背景
1、日本對外擴張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便是其對外擴張侵略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一次。這次戰爭是日本的對外擴張政策、日中兩國國力的懸殊對比以及國際社會綏靖主義政策等多種因素作用的後果。
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後國力的迅速強大,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並逐漸發展成為軍國主義國家。
1894年甲午戰爭後,中國與日本簽署了《馬關條約》,日本利用條約中從中國奪得的賠款2.3億兩白銀中的80%來發展軍事,開始走上對外侵略的道路,並把「大陸政策」定為基本國策。[20]
1900年,因為庚子事變問題,日本作為八國聯軍的主力之一,佔領天津、北京,並利用《辛丑條約》在京、津一帶駐屯重兵。
1904年到1905年,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獲勝,攻克俄國建立的旅順口要塞,並於對馬海戰中重創俄國波羅的海艦隊,段跡從俄國手中奪取了在中國東北的特權,更加加強了日本的野心。1910年日韓並合,更使日本有朝鮮作為侵略中國的跳板。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對德國宣戰,入侵膠州灣的德國勢力,進而占據山東。1915年,跟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徹底取代德國在山東的特權。
1927年,中國國民革命迅速發展,日本一面策劃「滿蒙」獨立,一面出兵濟南阻止國民革命軍北伐。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內閣在東京召開有外務省、陸海軍省、參謀本部、關東軍及有關中國問題專家等人參加的「東方會議」,制定了《對華政策綱領》,確立了先佔東北、內外蒙古,進而侵佔全中國的擴張政策。
隨後,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又向天皇上奏了《田中奏摺》,明確提出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擴張總戰略藍圖。《對華政策綱領》和《田中奏摺》的出籠,標志著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不可避免。
1928年6月4日,奉系軍閥張作霖的專車開到皇姑屯車站以東的京奉、南滿兩鐵路交叉點的橋洞時被日本人事先埋在橋下的炸葯炸得粉碎,張作霖身受重傷後不治身亡。這就是轟動中外的「皇姑屯事件」。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了中國東北,從而在世界東方形成第一個戰爭策源地。
1936年11月25日,日本與德國在柏林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翌年義大利也加入這個協定,形成「柏林——羅馬——東京」的軸心國聯盟,標志世界法西斯國家侵略聯盟正式建立。
2、日本經濟危機
1929年10月,由美國開始的經濟危機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日本在危機中遭受沉重打擊,國民經濟虧損,黃金不斷外流,工業萎縮,農業告急。為了擺脫世界經濟危機造成的深重困擾,轉移國內的注意力,日本帝國走上侵略道路,日本軍國主義者加緊實施其既定啟燃橘的侵華政策。
3、國際環境
九一八事變後,國際局勢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特別是各主要國家對日本侵略中國所採取的綏靖政策,客觀上縱容了世界法西斯勢力的發展和相互勾連。
中國政府曾將希望寄託於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然而西方政治家們此時主要精力集中於歐洲戰場,未向中國伸出援手。國聯的綏靖主義態度使日本對國際社會不再心存忌憚,它向日本發出了一個錯誤的信號,嘗到了甜頭的日本從此在侵略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抗日戰爭期間,在華日軍人數最多時有近200萬,協助日軍的中國「偽軍」最多時超過100萬(整個抗戰期間「偽軍」總人數約為210萬)。
日軍在侵華戰爭中死亡的人數約為44萬人(日本厚生省1964年調查後統計)(不包括印緬戰場上中國遠征軍和駐印軍和美英協同殲滅的約16萬日軍及蘇軍在東北消滅的日軍。);另一說日軍損失48萬3708人,而傷者更達193萬4820人(中華民國國防部1946年統計)。
《中共抗日部隊發展史略》記載:中共抗日部隊人員損失共計58萬4267人,其中傷29萬0467人、亡16萬0603人、被俘4萬5989人、失蹤8萬7208人。《抗日戰爭8年敵我兵力損失統計》載:「中共軍隊負傷29萬人,陣亡16萬人,被俘4.6萬人,失蹤8.7萬人,合計58.3萬人。」
(4)抗日戰爭戰死的日本人埋在哪裡擴展閱讀
抗悄團日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戰爭史上的奇觀。
第一,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它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受帝國主義奴役和壓迫的恥辱,極大推進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抗戰的最強音和主旋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勤勞勇敢,不畏強暴、血戰到底,自強不息,開拓創新。
第三,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抗擊日軍最多,付出代價最大,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中國抗戰的勝利創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打敗帝國主義強國的奇跡,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斗爭。中國參與發起成立聯合國並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顯著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有力地維護了世界和平。
美國總統羅斯福在致國會的咨文中指出:「我們也忘不了中國人民在七年多的長時間里怎樣頂住了日本人的野蠻進攻和在亞洲大陸廣大地區牽制住大量的敵軍。」
5. 2戰日本侵略中國,在中國死的日本人屍體放哪去了
大部分尤其是在早期,會被同伴火化後將骨灰帶回國內。
後期就不行了旁如,很多屍體被拋棄,被當地人茄啟櫻就顫叢地掩埋
6. 抗日戰爭時,侵華的日本人的屍體埋哪了
戰爭時期,軍隊居無定所,敵對雙方的交火隨時都會發生。為了減少行動中的麻煩,許多陣亡士兵的屍體都會就地掩埋。侵華日軍的屍體也不例外。戰斗間隙,他們會自己動手掩埋自己的士兵屍體,如果所在地區比較安全,他們會找燃料焚化那些屍體,然後草草撿幾塊骨頭運回國內;如果時間和環境不允許,他們會割下陣亡士兵的耳朵(或者剪點頭發和指甲類的東西)寄回日本以告慰家屬,屍體則丟給中國人掩埋。至於埋葬這些日軍屍體的位置,則沒有人刻意的去記錄它。
7. 日本二戰中在中國哪個省吃虧最多,死傷慘重
日本二戰中在中國湖南和河北省吃虧最多,死傷慘重。
抗戰後期,湖南是正面抗日戰場後期交戰最集中的地方三次長沙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湘西反攻戰的主戰場都在這里,還有一系列的會戰和湖南戰區有關系,日本在這里的傷亡最為慘重關內日軍最大的野戰集群11軍就在這里作戰敵後戰場中,讓日本人最頭疼就是河北區域,幾塊根據地都在這里,游擊戰讓日本人很頭疼尤其是冀東地區,岡村寧次也說過,到了冀東,如入苦海。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從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結束,歷時八年,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抗戰。該場戰爭是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有社會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黨派、抗日團體、社會各階層愛國人士和海外僑胞廣泛參加的全民族抗戰。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的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1931年,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沖突,國民政府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在戰爭初期,中國投入大量軍隊以遏制日軍的進攻;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的羅斯福政府正式對日宣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8. 二戰時期日軍戰死多少人,死在中國戰場的二百多萬日軍,誰擊斃的最多,是蘇聯么
日本厚生省援護局1964與1977年先後發表統計數據,稱日軍(從 37年7月7日到45年8月14日),在中國大陸(包括香港、台灣但不包含與東北關內)共死亡45.6萬人(陸海軍)。
是正面主戰場的國民黨軍隊擊斃日軍最多,蘇聯是在德國投降大局已定後才向日本正式宣戰。如滿意請殲喊採納。 下面加點網上找的資料
日本在抗戰中死亡的人數,說法一直不統一,本文也就是想作一點探討。
一、日軍二戰中作戰死亡的總人數:
根據服部卓四郎的「大東亞戰爭全史」,日軍在二戰中陸軍死亡(包括失蹤)一共是1439101人,海軍一共是419710人,該數據被中 國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世界軍事史研究室副主任劉庭華編著的《中國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系年要錄·統計薈萃 (1931——1945)》轉錄,是日軍在二戰中作戰的總死亡數,鑒於日本人認為參加二戰是從1941年12月7日開始,因此可將本數字看作日軍在1941年12月7日以後各戰場的總死亡數
1439101+419710=1858811人
二、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死亡人數:
根據日本經濟安定本部的調查,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陸軍搜斗一共死亡1140429人,海軍一共死亡414879人,該數據同樣被載於中 國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世界軍事史研究室副主任劉庭華編著的《中國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系年要錄·統計薈萃 (1931——1945)》(海潮出版社1995年1月第2版)第367頁。
此數字可看作日軍在1941年12月7日以後太平洋戰場同英美作戰的死亡人數:
1140429人+414879人=1555308人
三、日軍1941年12月7日以後在中國戰場的死亡人數:
拿日軍在1941年12月7日以後各戰場的總死亡數1858811人,再減去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英美作戰的死亡1555308人。
1858811人-1555308人=303503人
其中再除去滿洲戰役死亡約9萬人,就可以得出日軍1941年12月7日後在中國大陸的死亡人數
303503人-90000人=213503人
四、二戰前日軍中國戰場戰死人數:
再從日 本靖 國 神 社的牌位數來驗證,從其它網友拍攝的日 本 靖 國 神 社內的照片來看,關於所謂「支 那 事 變」(即日本全面侵略中國到世改磨珍珠港事件之前)和「滿 州 事變」(日本侵略東三省)中日軍死亡人員的牌位分別是191215個和17174個,該圖片見下,
可以作進一步的計算從1937年7月7日開始日軍在中國死亡數字:
213503人+191215人=404268人
五、驗證: 日本陸海軍事典 或 帝國陸海軍事典
出版:東京 新人物往來社
《日本陸海軍事典》(原書聲稱資料來源為日本厚生省援護局1956年3 月調
查數據)
1937年7 月7 日到1945年8 月14日(蘆溝橋事變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前)
中國大陸本土地區:陸軍損失:三十八萬五千兩百人(385200 )海軍損失:一萬九千四百人(19400 )合計損失:四十萬零四千六百人(404600 )
404268人對404600人, 二者基本一致。
(因懷疑日本滿洲事變死亡數字包括對蘇諾門坎事變等死亡數字,所以暫不計算918事變到抗戰勝利的日軍死亡數字)
六、結論:
從日方材料證明,抗日戰爭日軍在中國死亡40萬人。
特別說明:
因xiaya引用劉庭華編著的《中國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系年要錄·統計薈萃 (1931——1945)》時明確,日軍數字均寫明是「死亡」,而非「戰死」,因此本文用日軍數字統一用「死亡」,對xiaya後來所謂「戰死」的詭辯不與考慮。
至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時間,國際上沒有什麼「中國定義」,現在我國教科書和軍事科學院編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以及《中國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系年要錄·統計薈萃 (1931——1945)》仍然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時間是1939年9月1日。擴大到亞洲、太平洋地區是1941年12月7日。所謂「中國定義」只是某些人用來苟言殘喘的遮羞布而已。
----------------------------------------------
還有資料這樣說:
二戰期間日軍的死亡人數(不含平民)-----日本厚生省援護局1956年3月調查數據
《日本陸海軍事典》(資料來源為日本厚生省援護局1956年3月調查數據)
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14日(蘆溝橋事變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前)
滿洲地區:陸軍損失:兩萬六千人(26,000)海軍損失:五百人(500)合計損失:兩萬六千五百人(26,500)
中國大陸本土地區:陸軍損失:三十八萬五千兩百人(385,200)海軍損失:一萬九千四百人(19,400)合計損失:四十萬零四千六百人(404,600)
緬甸、印度地區:陸軍損失:十六萬零四百人(160,400)海軍損失:一千五百人(1,500)合計損失:十六萬一千九百人(161,900)
台灣地區陸軍損失:兩萬七千二百人(27,200)海軍損失:一萬零兩百人(10,200)合計損失:三萬七千四百人(37,400)
1945年8月15日以後(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
洲地區:陸軍損失:一萬九千九百人(19,900)海軍損失:三百人(300)合計損失:兩萬零二百人(20,200)
中國大陸本土地區:陸軍損失:五萬零四百人(50,400)海軍損失:七百人(700)合計損失:五萬一千一百人(51,100)
緬甸、印度地區:陸軍損失:兩千六百人(2,600)海軍損失:零(0)合計損失:兩千六百人(2,600)
台灣地區陸軍損失:一千三百人(1,300)海軍損失:四百人(400)合計損失:一千七百人(1,700)
日本在二次大戰中各戰場的陸海軍人死亡合計兩百一十二萬一千人(2,121,000)
該資料中把死亡統計時段分為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前),和1945年8月15日以後(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兩個時段,是因為前一個時段是戰場上的戰死,而在後一個時段日本已經投降。這期間的軍人死亡則是屬於戰俘死亡等其它原因,嚴格說不應算為戰死。
--------------------------------------------------------
其中提到這本書:
中國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系年要錄·統計薈萃
先後出了兩版:
《中國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系年要錄·統計薈萃 (1931——1945)》
作者:劉庭華編著 頁數:451 出版日期:1995年1月第2版 SS號:10293034
《中國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系年要錄·統計薈萃 (1931-1945)》
作者:劉庭華 頁數:563 出版日期:1988年5月第1版 SS號:10120205
9. 抗戰中有多少日軍死在中國呢
抗日戰爭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一段非常沉重的歷史。因為我們的先輩們,在這場戰爭中,付出了極大的犧牲。根據初步統計,超過3000萬炎黃子孫犧牲在這場戰爭之中。
而這個數字還只是初步統計出來的,很多人都相信在這場戰爭中我們真正的傷亡,可能要超過這個數字。那麼在這場戰爭中,有多少日軍死在了中國呢?
實際上關於日軍公布的數字與實際不符的原因,很好理解。他們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安撫日本民眾,讓他們認為他們是無所不能的。同時也是為了恐嚇一下對手。但即便如此,還不是被我們中華民族打敗了嗎?
10. 浙江哪個位置以前死的日本人最多
浙江省日本人死亡人數最多的是杭州。1937年日本侵略中國,杭州被佔領,杭州的抗日戰爭蘆頃的極其殘酷,在此期間,日本人殘忍地屠殺當地旦悉的中國人民,大量的日本人死於當地的抗日戰爭。據陪遲陸統計,當時日本人在杭州死亡的人數最多,約有2.5萬人,其次是寧波、溫州、義烏、台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