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日本是怎麼來的嗎
1. 日本這個國家的歷史是怎麼來的,十分鍾全知
找到一個戲說版的日本史,很有意思。
很久很久以前,日本列島跟大陸還連在一塊,從非洲來的移民一路向東,一直走到了日本列島,呆了一陣,發現完全沒辦法呆下去,又沿著來路回到了大陸。也就是中國的中原。所以,論原始人,日本島上的可能還要更久一點。
接下來,冰雪融化,日本列島就真的成島了。
島上的原居民叫阿伊努人,後面搬到了北海道,北海道古稱蝦夷,所以他們也叫蝦夷人,他們曾遍布在日本列島。
大概處在中國東周時期,他們的陶器上勒出一道道繩紋,所以這時期的日本文明稱為繩文時代。
繩紋時代的日本人平均身高一米五,到了中國戰國末年,日本進入彌生文化,這時期的陶器就不再那麼幼稚的勒繩紋了。
它們最早被發現於東京都彌生町,所以稱為彌生文化。
最顯著的變化除了陶器,還有身高。日本人平均身高突然達到了一米六。
這是神馬原因呢?
東亞大陸的移民來了,尤其是中國的移民。戰國末年,中原大亂,很多諸侯國的人打不贏嬴政這小子就往外跑,後面,秦始皇還派了一個尋丹團隊徐福大隊。據說徐福就跑到了日本。
外來人佔領了日本,把原本的阿伊努人趕到了一言不合就下雪的北海道。日本集體換了主人,人體海拔自然就高了。
因為是中原過去的,等天下安定了,他們就想著跑回中原看看情況,大漢朝很不見外的封他們為倭國。倭就是順從的事情。
日本適應良好,一直倭了很多年。此時,日本國內出現了一個叫邪馬台的國家。這個國名我不敢大聲念出來。國王是一個會巫術的女神。
邪馬台時期,正是三國老曹家當家作主的時候。老曹家也毫不客氣的封他們親魏倭王。
不知道此時的倭國跟老曹家學了什麼,大概是聽了點曹操搞摸金校尉盜墓的故事。
日本人馬上從彌生時代進入到古墳時期,全國上下的大貴族開始流行起修古墳。家裡有沒有錢,夠不夠范,就看家裡有沒有資格修一座大墳。據統計,日本在這個時期一共修了十萬座古墳。
而這一時期,在日本的大和地區產生了大和民族,老大叫大王,顯然是跟中國學的。因為曹操劉備們就叫大王。去中原多了,可能發現大王等級比較低,上面還有皇帝,他們隨即開發了山寨產品天皇。
據說天皇擁有三神器:天叢雲劍(草薙劍),八尺瓊勾玉,八咫鏡。
裝備上去了,膽子也大了,隋朝時期,日本派來一個叫小野妹子(為免不必要的紙巾消耗,特註明小野妹子是男的),國書中稱「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
也就是說,日本已經對倭國這個稱呼感到不適,要求中國稱他們為日本。
楊廣的答復是:好的,倭國。
到了唐朝,朝鮮半島三個政權高句麗跟百濟合夥欺負唐朝最心疼小弟新羅。唐朝大哥出馬,將百濟跟高句麗一起捧趴,然後順便在白江口收拾了一下打醬油路過感覺自己萌萌噠的日本。
日本第一次開眼看世界。立馬派遣唐使到中國來山寨。
佛教不錯。順走!
圍棋不錯。順走!
茶道不錯。順走!
文字不錯。順走!
伙食不錯。順走!
長安洛陽不錯。打包順走!
日本在京都整個復制了洛陽城。如果要看唐朝建築,最好的地方已經不是中國,而是日本。
現在,我們去了日本。
嗯,馬桶蓋不錯。順走!
經過學習,日本也學會了以山為陵的高尖端墳葬術,從而告別了古墳時代,進入了飛鳥時代,概因統治中心在日本的飛鳥地區。這時期最重要的政治人物叫聖德太子。
一萬元的日幣上就曾經印有他的頭像。
此後,日本在平城京山寨了整個長安,然後把都城搬到這里,因為平城京屬日本奈良地區,所以後面這個時期稱為奈良時代。
奈良時代,日本完成了大擴張,把以前趕跑的蝦夷人也征服了。不過,過多的土地導致了一項新政。貴族可以自由開墾一定數量的土地,就是平民也有份。皆大歡喜,最後的結果是天皇不高興。
貴族擁有大量土地後,開始追求不輸權,就是不交稅,然後是不入權,就是這地盤是我的,天皇沒事就別來了。而農民想要獲得這種特權,一個方法是想得美,另一個方法是掛靠大地主。大地主稱為領家,如果領家覺得自己的胳膊還是不夠粗,就找更大的靠山,更大的靠山稱為本家。
而為了不交稅以及不讓天皇偷窺,本家開始組織私人武裝,這些人就是日本的武士。
漸漸地,日本大土豪產生了,連一些寺院也成了超級地主,寺里的和尚個個跟少林寺的一樣,一不開心就跟天皇叫板,尤其是奈良的佛院。
惹不起還躲不起?天皇決定再次搬家,從奈良搬到了平安京,另一座復制長安的城市。日本進入平安時代。有人說,日本從中國偷走了兩座名城,長安跟洛陽。這不怪人家偷啊。
但是,搬家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因為土地關系沒理順,無論日本天皇怎麼折騰,權力還是落到了大臣的手裡。分別是源氏跟平氏手裡,兩大家族各有一批砍瓜武士,沒事就約到後海野湖打兩架。
兩方開撕最終以源氏大獲全勝而告終。
為了穩固勝利,源氏搞了一個「御家人制度」,把戰爭中奪來的土地分給家臣,家臣則要效忠領主,還要自掏腰包,打裝備保護領主。大概相當於西方的騎士制度。
最終,源氏的源賴朝受封為第一代征夷大將軍,這一職務也成為了幕府將軍的標配。源賴朝跑到鐮倉自己建了一座辦公樓,開啟了日本歷史上的第一個幕府時代:鐮倉時代。
鐮倉時代最重要的事情是元朝進攻日本,結果半夜碰到大風,無敵艦隊大半掉進海里。日本把這股風稱為神風,日本避免了本土淪陷的悲劇。這說明,新聞聯播後面放天氣預報是有必要的。
鐮倉時代一共統治了一百多年,有一位醍醐天皇發動逆襲,消滅了鐮倉幕府,短暫的把權力搶了過來,不過,因為自己人內斗,導致了日本南北分裂,進入南北朝時期,一些沒人管的日本武士開始跑到中國打劫。這就是臭名昭著的日本倭寇。
鐮倉時代結束半個世紀後,曾經幫助天皇奪位的足利家族再次暴走,宣布天皇可以下去領盒飯了。
幕府將軍足利義滿任在京都室町修了一座名字很麗春樓的豪宅「花之御所」,日本幕府進入2.0:室町幕府。
著名的一休和尚就生活在足利義滿的領導之下。
足利義滿還曾經派人到中國,接受朱元璋冊封為日本國王,可能看到明朝跟唐朝不是一回事,回去就不認帳了,不願意當中國的屬國。
室町幕府一共產生了15位將軍。鐮倉時代的武士關系是很強的御家人關系,室町時代則成為比較輕的守護,等同於中國的節度使。這些守護擁有更大的權利,後面都發展為了大名守護,最後導致了日本戰國的爆發。
室町幕府是對武士控制最弱的時代,所以到中國打劫的日本武士也是最多的。
到了明朝的中後期,權利越來越大的大名終於開戰了。但主力已經不是守護們,而是守護下面的實際掌握兵力的武將。
戰國時期,一共出現了三名大神(日本戰國三英傑)。
一位是戰無不勝,最後卻被屬下迫死在本能寺的織田信長。
另一位是長相拉低日本平均顏值十個點,專業泊鞋十多年,人稱猴子的豐臣秀吉。
另一位是日本司馬懿德川家康。
他們的順序是這樣的,先是織田信長沖出來,見誰滅誰,最終把足利幕府給滅了。正准備一統天下時,被部下反火,自焚而死。
農民出身的豐臣秀吉先是給武士拎鞋,後面投靠織田信長,最終成為織田信長的接班人,統一日本。但因為農民出身,一直拿不到幕府將軍標配職稱:征夷大將軍。所以異想天開,跑到朝鮮打架。朝鮮差點亡國。最終萬曆皇帝掏私房錢,組數萬精銳鐵騎入朝,把日本趕了出去。豐臣秀吉一口氣沒接上來就掛了。
豐臣秀吉帶著日本人到朝鮮茬仗時,一直處於吃瓜狀態的德川家康保存了實力。最終清台,結束了戰國。並組建了日本最後一代幕府:江戶幕府。
說起戰國,總是嚇死人,中國戰國光長平就死數十萬。不過,日本的戰國更像村級械鬥,參與人數不多,而且還很默契,從來不在農忙時打架。幹完地里的活,大家才出來練一練。而且為了招點兵,還沒事開墾土地,搞得戰國一打完,日本不但沒有退步,反而進步了。日本從此進入到闊國地步。
人一闊,這不想理別人。中國在進入明清時就開始封關閉國。日本闊得晚一點,到了江戶幕府,終於也成土老財了,也學中國開始不跟外面人玩。還發布了一個《夷國船打拂令》。外國船一出現,咱們就打炮!
日本過了一段好日子。直到1853年,美國司令培理率四艘塗成黑色的軍艦闖入東京灣,嚇得幕府趕緊打開東京大門。
因為太著急,幕府將軍跑到天皇那裡求幫助。被天皇抓住機會,搞了一回倒幕線下活動,一下把幕府關張了。
八百年後,天皇滿血復活,可沒等多久,天皇自動辦了退休手續提前玩了。
為什麼呢?
倒幕之後,天皇派人到歐洲各國講數,要求更改一下幕府跟他們簽的不平等和約,當然,沒有一個人鳥他們。不過,日本人再一次開了眼。世界竟然是這樣的。
回來以後,馬上全面山寨。
這事情他們有經驗,一千四百年前就干過,所以沒過多久,就把西方的一套里里外外學得差不多,包括君主立憲。
天皇就此成為符號,當然,這位天皇就是明治天皇。
山寨了西方的日本開始叫板亞洲,先是在甲午戰爭打敗亞洲一哥,又為了爭地盤跟俄國打了一場日俄戰爭。最終發動侵華戰爭,太平洋戰爭,直到美國給他扔了兩個蛋蛋。
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門清,就不再復述了。
2. 日本國是怎麼來的
日本這一稱呼的使用最遲不晚於7世紀後期。其來歷在日本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但中國《新唐書》則記載道:「咸亨元年(670年),遣使賀平高麗。後稍習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為名。」
意思是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倭國派使者祝賀唐朝平定高麗,因為懂點漢語,所以討厭「倭」這一名稱,因此改國號為日本,使者自稱這是因為地理位置靠近日出之處而命名的。
唐代張守節在《史記正義》中記載「武後改倭國為日本國」。
而「日本」國名正式記載於史冊是公元720年。這一年,日本用漢語紀傳體編寫成《日本書紀》,把「大和」和「倭」等日本古稱都改為「日本」。
現代日本的正式國名為日本國。自明治維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的國名為大日本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1946年頒布的日本新憲法中,改成現今的名字。
(2)你想知道日本是怎麼來的嗎擴展閱讀:
歷史上日本曾有大和、東瀛、扶桑等別稱。
據史書記載,公元3世紀時,日本叫大和國,那個時候它是中國的藩屬國,每年都向中國朝貢。據《後漢書》記載,當時東漢的漢光武帝劉秀接見來中國朝拜的大和國的使者時,親自冊封它的國家的國王為倭王,此後大和國便改成了倭國。
因為當時的日本人普遍都生長的矮小,個子矮矮的,而叫矮國又不好聽,倭這個字形似矮字,所以就取名為倭國。後來,漢代的皇帝還賜給了倭國金印,印文曰:漢倭奴國王印。從引文上看,當時的倭國並沒有獨立的主權,其地位就相當於中國的一個諸侯國。後來在日本也出土了這枚金印。
隨著時間推移和中國文化滲透,倭國派遣唐使來到中國,乞求武則天賜他們國家的國名為「日本」。武則天起初不同意,一次倭國使者來求見,哀求武則天賜日本國名,那時武則天正在喝酒,倭國使者來打擾,朦朧之時有醉意,就勉強點頭答應了。於是倭國就正式的改名為「日本」了,一直沿用至今。
3. 日本是怎麼來的歷史
關於日本列島上被確認過的人類歷史,大約可追溯到10萬年乃至3萬年前。約1萬2千年前左右,因末次冰期結束而開始急劇溫暖化,使得人們的文化與生活產生極大變化,除了琉球群島以外,全島進入下個繩文時代。約1萬2千年前左右開始被稱為繩文時代。分為草創期、早期、前期、中期、後期、晩期這6期。這個時候的人們製作繩文式陶器、早期以後邁向定居化,大部分住在半地穴式房屋(豎穴式住居)。使用弓箭狩獵、貝冢漁撈、採集植物等經營生活,使用打制石器、磨製石器、骨角器等等。也進行栽培,後期到晩期間種植稻。公元前3世紀左右至公元後3世紀前後的期間被稱為彌生時代。時代劃分的名稱,是由這個時期被視為代表特徵性的彌生式陶器而來。1884年,在東京都文京區彌生町,這種陶器首次被發現,故名。古墳時代主詞條:大和時代、古墳時代盛行修築古墳的時代。前方後圓的大小古墳,以奈良縣為中心,散布在北起福島縣、南至熊本縣和大分縣的 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 [6] 廣大地區。5世紀又從宮城縣擴展到鹿兒島縣。古墳只埋葬部族首長,由部族成員共同修築。4世紀後期,在近畿地方逐漸興起了大和國,經過長期的擴張,並且逐漸征服了日本中部大部分地方,其首領最初稱為「大王」,後來改稱天皇。飛鳥時代主詞條:飛鳥時代 日本遣唐使 [7] 飛鳥時代得名於奈良縣的飛鳥地方(現在的明日香村,當時的都城藤原京)。佛教在這一時期通過百濟傳來,587年,衣折戰役中,蘇我馬子擊敗物部守屋,取得對朝廷的控制權。592年,和蘇我氏有姻親關系的皇族女性豐御食炊屋姬即位為推古天皇。她提名聖德太子(馬廄門王子)為攝政進行了以加強皇權為核心的政治改革。聖德太子制定了十二階冠位和十七條憲法;同時還派遣使節和留學生到隋朝學習。蘇我入鹿還殺害了聖德太子的兒子山背兄皇子,645年,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和中臣鐮足(藤原鐮足)合謀刺殺蘇我入鹿,結束了蘇我氏的專權。同年,孝德天皇即位,頒布大化改新詔,推行大化革新。672年,天智天皇駕崩,兒子大友皇子即位弘文天皇。天智天皇的弟弟大海人皇子與其爭位,爆發戰爭,史稱壬申之亂。710年,元明天皇遷都平城京,飛鳥時代結束。奈良時代主詞條:奈良時代以奈良(平城京)為都的時代。自710年(和銅三年)定都平城京,至784年(延歷三年)遷都長岡京,共 平城京 [8] 計74年。是律令制社會的繁榮鼎盛時期,表現在政治經濟制度、階級關系、文化以及對外關系等方面。光仁天皇及桓武天皇時期,朝廷力圖整頓混亂的政治形勢,縮減財政開支,改革兵制,向東北地區擴展疆域,謀求整形和重新加強律令制。平安時代主詞條:平安時代以平安京(京都)為都城的歷史時代,始於794年(延歷十三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終於1185年(文治元年)鐮倉幕府成立,歷經400年。庄園制度讓開墾耕地的人永久擁有耕地,他們結合成利益集團,更武力兼並庄園,漸成各地武家實力的來源。鐮倉幕府主詞條:鐮倉時代源賴朝平定平氏後,建立以鐮倉為全國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權時代。始於1185年(文治元年)鐮倉幕府成立,終於1333年(正慶二年,元弘三年)幕府滅亡,歷經149年。始期另有1180年說、1183年說、1192年說(源賴朝出任征夷大將軍)。在北條時宗在位的時候,元世祖忽必烈曾兩次侵日未果。後期,幕府的統治日漸衰敗,無法維持,終於後醍醐天皇舉兵,然後被討伐大將、上野大族足利尊氏的倒戈而滅亡。南北朝時代主詞條: 南北朝時代後醍醐天皇消滅了鐮倉幕府後,就進行了第一次的王政復古,推行新政,史稱建武新政。足利尊氏迫後醍醐天皇退位。新天皇光明天皇策封他為征夷大將軍,是為北朝。 後醍醐天皇退位後持著天皇象徵的三神器退往大和的吉野(今奈良縣),是為南朝,至此南北朝終於形成。室町幕府主詞條:室町幕府、戰國時代足利氏原是上野豪族,而且更是鐮倉幕府將軍源賴朝同族,足利尊氏在京都的室町開設幕府,是為室町幕府。南北朝的統一是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進行的,他統一了以後,曾企圖篡奪皇位。但在他死後,第四代將軍足利義持阻止了此事。由於當初足利氏為了對付南朝,必須於京都開設幕府,而在鐮倉設公方府,引來了關東大亂。在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在位的時候,因繼承權問題爆發了應仁之亂,自此幕府的權威日下。原本受幕府策封於各地的守護大名,有的漸漸被守護代(副官)、家臣、國人篡奪政權,有的可以保持政權至戰國時代。從應仁之亂開始,至足利幕府滅亡,稱為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主詞條:安土桃山時代天正元年(1573年),織田信長放逐了末代將軍足利義昭,足利幕府宣告滅亡。後逐漸成為全國最強大的軍 豐臣秀吉 事首領,並開始積極拓展統治版圖,直到天正十年(1582年)消滅甲斐大名武田氏為止,已幾乎完全控制近畿與東海地方,並將勢力延伸至中國地方、甲信越地方、四國地方以及北陸地方,此時的全國實際政治中心也轉移到安土城的織田氏手上。同年,部將明智光秀發動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死去(或說失蹤),其長子兼織田家家督織田信忠敗給明智光秀後自殺,整個織田氏頓時陷入混亂。1584年,羽柴秀吉與東海地方大名德川家康爆發會戰,雙方經過一番對峙後進行和解並結為同盟,同年,大坂城完工,羽柴秀吉以此為根據地,開始進行統一全國的計劃。經歷四次的大規模討伐後,1590年,接受天皇賜姓豐臣的秀吉完成全國大致上的統一,使日本進入百年來首見的和平時期,全國的實際政治中心也轉移到大坂城的豐臣氏手上。1598年,豐臣秀吉去世,全國再度陷入混亂。江戶幕府主詞條:江戶時代1603年(慶長8年)至1867年(慶應3年)間被稱為江戶時代,於江戶設置了江戶幕府。政治一安定經濟也跟 德川幕府 著發展,在德川綱吉時代景氣良好,商人與町人盛行元祿文化(元祿文化)。 江戶時代中葉,幕府財政陷入困境,德川吉宗實行享保改革暫時恢復了財政,卻又再度惡化。幕府末年被歐美各國逼迫開國,經由培里來航而簽下了日美神奈川條約等不平等條約使得鎖國崩裂。隨著開國與尊王攘夷思想強盛,幕府大老遇刺身亡與薩英戰爭都令幕府的權威一落千丈,最終德川慶喜先後把政權與領地交還朝廷。明治時代主詞條:大政奉還、明治維新明治年間(1868年-1912年)稱為明治時代。經過王政復古大號令及戊辰戰爭後,擁戴朝廷的諸藩,成立了明治大日本帝國政府。舊藩士在新政下生活困 明治維新時的日本武士 [9] 苦,演變成西南戰爭,後來漸漸恢復秩序。新政府積極引入歐美各種制度及廢藩置縣等等,這些各項改革被稱為明治維新。一方面,新政府確立國家制度,如設立帝國議會及制定大日本帝國憲法;一方面,又以培植產業及加強軍力(富國強兵)為國策推進,急速地發展成近代國家。此外,1879年染指清朝朝貢國琉球國,並改設為沖繩縣。日本又在1894年甲午戰爭及1904年日俄戰爭中取得勝利,1910年吞並韓國。文化上,日本從歐美傳入了新的學問,藝術;帶有未曾在日本出現過的個人主義小說,文學開始出現,與江戶時代以前不同的文化展開了。宗教上,改變了以往神佛合流的現象(神佛分離),出現了打壓佛教(廢佛毀釋)等等的運動。大正時代主詞條:大正民主運動大正年間(1912年-1926年)稱為大正時代。 大正天皇 [10] 明治天皇於1912年駕崩,子嘉仁繼位,改元大正,是為大正時代。大正元年,因為陸軍倒閣而引起了第一次護憲運動(即:大正民主運動,日語:大正デモクラシー),開始出現政黨政治。大正時代前期,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國力最高峰的盛世,但1921年,大正天皇因病而由太子裕仁攝政,1923年發生關東大地震,以及一戰後在國際和平會議中節節敗退,使日本日漸艱難。權貴與政黨不斷抗爭,發生了第二次護憲運動,實行了全民普選(1925年)。亦由唯一的元老西園寺公望推薦首相,提倡「憲政之常道」。昭和時代主詞條:二二六兵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戰爭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駕崩,皇太子裕仁繼位,是為昭和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經濟景氣。 裕仁天皇一家 [11] 皇道派軍人漸漸掌握政權。皇道派軍人掌權後,日本開展了對中國的大規模侵略。日本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遠東以太平洋戰場上的主要侵略者。1945年向盟軍投降。戰後的政黨如雨後春筍一樣大量成立。聯合政府倒台。吉田茂再次重登相位,連續四次組閣,合共第一次組閣為日本史上唯一的。舊金山和約簽定後,日本恢復了國家主權。佐藤組閣後,日本的經濟進一步上揚,而美國交還沖繩。戰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經濟大國。平成時代主詞條:平成時代昭和天皇於昭和64年(1989年)1月7日駕崩,子明仁繼位,駕崩隔日起(1月8日)改元平成,稱為平成時代(1989年至今)。1993年,由於自民黨未能實現政治改革,羽田派在不信任案中造反引致大選。在羽田派、武村正義等人離黨競選下。2012年安倍晉三當選為首相。
4. 日本是怎麼來的
關於日本民族的起源,或日本人的起源問題,學界至今仍聚訟不決。
從體質結構來看,諸種見解大致可分三類:
(一)「人種更替說」,認為在日本列島曾發生一次乃至兩次人種更替。如在19世紀80年代,解削學家小金井良精認為,在繩紋時代生活於日本列島的原住民是阿伊努入,繩紋時代後他們被大陸來的其他人種驅趕往北方。
(二)「混血說」,認為「原日本人」(舊石器時代的日本人)在繩紋時代之後,與大陸或南洋諸島移居來的其他人種混血,逐漸形成現代日本人。醫學家清野謙次首先提出「混血說」,直至20世紀30年代,仍為學界主流。
(三)「演變說」(或稱「連續說」),認為繩紋時代的日本人由於生活方式的變化,其體質逐漸演變,成為彌生時代人、古墳時代人乃至現代日本人。它更為重視人種的繼承性,既不贊同「人種更替說」,也不大重視混血對日本民族構成的影響。
二戰後,東京大學人類學研究室的長谷部言人和鈴木尚教授持此說,至今對學界仍有影響。
(4)你想知道日本是怎麼來的嗎擴展閱讀:
日本原本沒有名字。在古代日本神話中,日本人自稱其為「八大洲」或「八大島」等。
據《後漢書》記載,我國古代稱日本為「倭」或「倭國」。公元五世紀日本統一後,定名為「大和」。
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使根據中國皇帝國書中的稱呼將其國名改稱為「日本」,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一直沿用至今。日本人也一直是視太陽為圖騰的。
隋唐之後,日本開始大規模接受漢文化,隨著對中國文化的了解越來越多,日本對「倭國」稱呼越來越不滿意。
據《新唐書·日本傳》記載:咸亨元年(670年),倭國遣使入唐,此時倭國已「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所以,日本國的國名,當是中國隋朝皇帝無意賜予的。
日本文化由來:從1996年開始中日兩國考古學和人類學多次證實日本民族是主要由西伯利亞通古斯人、古代中國漢族、古代中國南方沿海人和少量的長江下游的吳越人、少量南洋群島的馬來人以及中南半島的印支人融合而來。
5. 日本是怎麼來的
日本人
日本人(Japanese)
東亞日本的基本居民。自稱大和民族。屬蒙古人種東亞類型。使用日語,語言系屬未定,多數學者認為屬阿爾泰語系。受漢語影響極大。以東京話為標准語,在全國推廣。信仰比較普遍 ,流行多種宗教 。大乘佛教自6世紀由中國經朝鮮傳入後,迅速普及全國。固有的神道教也很普遍,明治維新以後曾被定為國教,全國城鄉皆有神社。很多人都有神 、佛並重的雙重信仰,或同時兼信幾種宗教。一般在生育、婚姻、節慶等現實生活方面遵照神道教儀式;對喪葬、祭祀 、法事等方面則遵照佛教信仰。民間多流行祖先崇拜,信仰多神。基督教於16 世紀 40 年代傳入日本,信徒約佔全國人口1%。此外還有新興宗教二、三百種。
關於日本人的民族來源,尚無定論。多數學者認為系由不同來源的人們雜交而成。日本人是人類史上少有的雜種人種。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當日本列島尚與亞洲大陸相連時,便有原始人在此生息,其後裔為今阿伊努人。約至 1 萬多年前,日本列島開始與亞洲大陸分離,先後又有多批移民自海上遷入,成為大和民族的基礎。其中主要包括來自西伯利亞和中國東北的通古斯人、南洋群島的馬來人、中南半島的印支人、長江下游的吳越人,以及公元前後遷入的漢人和朝鮮人等。由於各批移民遷入的時間和定居的地點不同,雖經幾千年的混合而形成統一民族,但在傳統文化、生活方式和體質特徵上仍存有許多地方性差異。公元前數千年,日本列島上的居民以漁獵、採集或刀耕火種農業為生,在歷史上屬繩紋文化時代。公元前3世紀~公元2世紀,中國大陸的金屬工具、窯式燒陶 與水稻栽培技術,經朝鮮半島傳入日本九州,是為彌生文化時代。公元3~4世紀以今奈良為中心建立大和國,統一日本各部落。從此始有大和民族之稱。公元7~8世紀時,日本吸收中國盛唐時代的農業、工藝、建築、佛教等文化,同時吸收朝鮮、印度文化,社會經濟迅速發展。明治維新後又大量吸收歐美文化,形成東西方多種文化的大融合。